螺母环形凸焊工艺

螺母环形凸焊工艺
螺母环形凸焊工艺

维普资讯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1660417.html,

不锈钢薄板容器的焊接方法

不锈钢薄板容器的焊接方法 摘要:对6~8mm薄板不锈钢容器的焊接进行了实践,提出了“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组合焊接法,解决了焊缝外观成形较差、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不锈钢薄板;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组合焊接 工艺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锈钢板材在化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不锈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几乎所有的熔焊方法都可以焊接。从实用和技术性能方面考虑,在不锈钢薄板的焊接方法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焊条电弧焊。但是实践证明,焊条电弧焊焊接有诸多缺点,如易夹渣、对清根要求高、焊缝外观成形较差、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因此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埋弧自动焊轻松地解决了该类缺点问题。但因埋弧自动焊热输入大,熔池高温停留时间长,有促进不锈钢元素偏析和组织过热倾向,容易导致焊接热裂纹,同时焊接变形大。在综合考虑焊条电弧焊及埋弧焊的特点后,对不锈钢薄板(6~8mm)的焊接采用了“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组合焊接工艺。

1焊接依据 1.1母材的焊接性分析 不锈钢在任何温度下焊接时不发生相变,焊接接头在焊态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因此不锈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几乎所有的熔焊方法都可以采用,故在不锈钢的焊接上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是可行的。 1.2焊接工艺评定 黑龙江化工建总公司已具备不锈钢焊条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两项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故在不锈钢的焊接上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组合焊法在技术上无障碍。 2 焊接工艺 2.1 坡口加工 为了控制焊缝金属的成分,应降低母材在焊缝中的比例;为减少熔合比,应采用小坡口。 2.2焊材的选用 通常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工作条件(工作温度、接触介质)和焊接方法来选用焊接材料,原则上选用焊缝金属的成分与母材相同或相近的焊接材料;因含碳量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影响很大,在选材时尽可能选含碳量低的焊材。同时为了保证与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焊材一致,故焊条选用A132,焊丝为HOCr20Nil0Ti,焊剂为HJl07。需要说明的是,在焊剂的选用上HJ260也适用,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经反复试验,采用HJ260焊

螺母与螺栓凸焊(翻译)

I. GENERAL 概述………………………………………………………………..……….. Scope of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 General Statement ………….……….…. 总体说明,本规范适用范围 Process Description ……………………………………………….………..……. 焊接过程描述 Design Guidelines 设计准则……………………………………………………………..…. Size Relative to Base Sheet Metal Thickness 紧固件对板材厚度的相对尺寸 Size in Base Sheet Metal 板材上孔的尺寸 Strength 紧固件强度 of Base Sheet Metal 板材的平面度 of Fastener 紧固件的位置 Applicable Materials 适用材料……………………………………………………… Joint Identification Symbols 焊接接头识…………………………………………………… II. SUMMARY OF PRODUCTION VALIDATION AND IN-PROCESS TESTS …….. 生产验证及过程测试总述 III. TEST PROCEDURES AND REQUIREMENTS ……………………………… 试验过程及要求 Applicability of Test Procedures for PV- and IP-Test Phases …………………. PV试验阶段及IP试验阶段的适用性 Weld Parameter Monitoring 焊接参数监控……………………..…...………………… Introduction 简介 Welding Current over Time [A] 焊接电流 Electrode Force [N] 电极力 Dimensional and Visual Inspection of the Welded Fastener …………………… 被焊紧固件的尺寸校核及目视检查 Introduction 简介 Gap between Fastener and Base Sheet Metal 紧固件与板材的间隙 Burn Through into Base Sheet Metal 板材的烧穿 Deformation of Fastener Body 紧固件的变形 Cracks 破裂 Flash on Threads 螺纹上的毛刺 Metal spatter 金属飞溅 Position of Nut on Component 螺母在部件中的位置 Perpendicularity of Bolt 螺栓的垂直度 Inspection of Section Cuts 剖面切割检查…………………………………………… Introduction 简介 Gap between Fastener and Base Sheet Metal 紧固件与板材之间的间隙 Penetration into Base Sheet Metal 板材的焊透率

不锈钢焊接技术交底

1、焊接施工程序 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2.1 施工方法 2.1.1 焊接材料的选择 2.1.1.2 304L之间:焊丝采用H00Cr21Ni10;焊条采用A002;2.1.1.3 316L之间:焊条采用A022;焊丝采用H00Cr19Ni12Mo2; 2.1.2 焊接方法 2.1.2.1Φ≤114mm 均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 2.1.2.2Φ>114mm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2.1.3 对焊工要求

2.1. 3.1焊工必须按国家《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中规定进行考试,从事合格项 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2.1. 3.2焊接人员施焊过程中必须执行焊接方案、焊接过程卡及焊接工艺规程,见附表。 2.1.4 焊接工艺要求 (1)不锈钢宜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用砂轮切割或修磨时应用专用砂轮片。 (2)焊接接头组对前,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清理其内外表面,在坡口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 (3)定位焊焊缝两端,宜磨成缓坡形。 (4)定位焊:Φ≤57mm的焊口,点焊不能少于三点(包括三点)。Φ>57mm的焊口,点焊最少点四点。 (5)对于不锈钢等收缩性大的焊口,点焊前采用t=2mm的不锈钢板条放在焊缝间,保证组对间隙。为防止点固收缩,只有当焊接本焊口时方可取出不锈钢板条,否则不可将不锈钢板条抽出,以保证焊接质量。 (6)壁厚相同的管子或管件组对时应内壁齐平,对口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mm。 (7)定位焊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15mm,高度不 应超过2/3,焊点数应根据管径和壁厚确定。 (8)焊接层次的要求 (9)在运输、存放及组对时,不要与碳钢接触,也不要损伤其表面。 (10)不锈钢焊接时,采用DC+、小电流的快速焊。焊条尽量不做横向摆动。 (11)多层焊时,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必要时可采用强制冷措施,以避免焊缝 过热而引起严重的变形和产生晶间腐蚀,但强制冷却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合金元素, 在焊接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 (12)氩弧焊打底时,管内必须用氩气保护以确保焊缝成型,使管内壁平整光滑

螺母螺栓焊接强度检验控制方法.

螺母螺栓焊接强度检验控制方法 1.螺母螺栓来件检查 1.1由操作者负责螺母螺栓来件检查,并在焊接之前实施。 1.2检查内容及频率 1.2.1螺母螺栓外观检查(首先检查外观) 焊接前,对螺母螺栓的外观进行100%的目视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清洁度、锈蚀、外形、焊脚及丝牙。若发现不良品,立即通知品检确认处理。 螺纹的通过性检查 对来件进行每批次20颗的抽检,采用通止规检查通过性。若发现有不能通过者,立即通知品检确认处理。 2. 钣件来件检查 焊接前由操作者目视全检钣件外观,焊接面是否清洁,底孔是否有毛刺,或进行必要的清洁清除。发现不良,应立即通知品检处理。 3.电极的点检 由操作者负责电极的点检工作,品检巡查。 电极点检内容及方法 螺母电极的点检 电极是否漏、渗水;螺纹是否滑牙;电极头是否达到寿命限;绝缘垫片及绝缘衬套是否被烧坏失去绝缘效果;弹簧是否失效;电极头端面是否水平;上下电极是否对正。 螺栓电极的点检 电极是否漏、渗水;螺纹是否滑牙;电极头是否达到寿命限;绝缘胶木是否破损或烧损失去绝缘效果;电极内孔深度是否满足螺栓的长度。 4.核对参数 特别提醒应核对焊接参数,包括减压阀指针是否指向所需要压力值或电子比例阀是否显示所需压力值,其余参数通过编程器核对。各种螺母螺栓的焊接参数参考表一至表四。 表一三凸点或四凸点螺母焊接参数参考表 表二环形焊脚螺母焊接参数参考表 表三三凸点或四凸点螺栓焊接参数参考 表

表一至表四仅为经验参考值,实际生产时,应以作业指导书为准。 5.螺母螺栓焊接强度的全破坏检验 全破坏方法 敲击法:对于焊接螺母,用螺栓带入焊接螺母,垂直敲击螺栓至螺母脱落,观察焊点断裂情况来判断焊接强度;对于焊接螺栓,直接敲击螺栓至脱落来判断焊接强度。压溃试验:使用WE300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对螺母或螺栓进行压溃,通过压溃力大小判断焊接强度。调试时可以以试片替代零件做测试作为参考,调试后正式生产前必须以实际零件测试结果为准。压溃力参考标准详见表五、表六。 全破坏时机 人,机,料,法,环,测等任一因素发生变更时,需重新做全破坏进行强度评估。日常生产时,螺母原则上只打扭力来判断焊接强度,一般不做全破坏试验,但无法打扭力的或高风险零件需用试片做全破坏;螺栓首件生产时,以试片做全破坏试验,并用胶榔头敲击零件半破坏来判断焊接强度。 表五螺栓压溃力参考标准MES CH 401D 单位: N(kgf) 表六螺母压溃力参考标准MES CH 400F或MES CH 400G (单位:KN)

薄壁不锈钢板的TIG焊接

薄壁不锈钢板的TIG自动焊接 陈春阳 昆山华恒焊接设备技术有限公司215301 摘要:随着我国不锈钢市场的不断扩大,不锈钢板的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薄壁不锈钢板也已经深入到各种生产制造领域中,因此薄壁不锈钢板的焊接也就成为生产制造中一个重要工序,由薄壁不锈钢板自身的焊接工艺特点决定了其焊接存在的难度,本文着重介绍薄壁不锈钢板的TIG焊接工艺。 关键词:薄壁不锈钢板TIG焊接焊接工艺 前言: 不锈钢在我国的使用量正逐年增加,不锈钢的使用量由1988年的3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65万吨,年增长率为15.26%。而在不锈钢的使用中以薄板为主,2000年薄板的消费量为91万吨,占到使用总量的一半。而且薄壁不锈钢板也已经应用到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食品加工行业,主要制造食品加工机械;压力容器行业,主要是机电和化工部门;电力工业。另外还有一些其它行业:厨房设备、建筑装潢、家用电器和汽车行业等。在这些行业中,不锈钢的焊接是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在不锈钢的TIG焊接过程中主要存在板材变形、焊缝表面氧化、焊接速度慢的缺陷,本文主要在焊接工艺和焊接工装两个方面来阐明薄壁不锈钢板TIG焊接方法。 1.TIG焊接工艺 TIG焊又称钨极氩弧焊,是一种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其工艺过程: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通过钨极与薄壁不锈钢板之间产生电弧产生的热熔化钢板的对接而形成熔池来产生焊缝,属于自熔化焊接。不锈钢薄板采用钨极氩弧焊比其它焊接方法有非常好的优越性能:焊缝质量高;电弧热量集中,功率密度大,热影响区小;单面焊双面成型,明弧操作,便于对电弧熔池的观察;板材表面及焊缝质量好。 因此,采用TIG焊接方法对薄壁不锈钢板进行焊接适应了现代产品高质量的要求,是焊接生产由手工向自动化发展的标志。 a)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是钨极氩弧焊最主要的工艺参数,电弧热量正比于焊接电流,要改变电弧功率主要通过改变焊接电流的大小来实现。焊接时,增加焊接电流可以增加熔深和熔宽,即可焊的板厚增加。在焊接条件和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一定厚度的薄壁不锈钢板的焊接电流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超出此范围,就会产生焊接缺陷。 b)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与线能量有关,线能量反比于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决定着对每单位长度焊缝所提供的能量,同时影响熔深和熔宽,焊接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如果提高焊接速度,线能量将会降低,可避免金属过热,减少热影响区,熔深和熔宽也减小。因此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焊接速度。但焊接速度过快会产生保护效果差,焊缝正反面不均匀和未焊透等缺陷。所以在钨极氩弧焊的时候,焊接速度比较才能保证焊接质量。 c)电弧电压和电弧长度 电弧的热量也正比与电弧电压,根据钨极氩弧焊的电弧静特性,焊接过程中电弧电压只与电弧的高度有关,而对焊接电流影响很小。因此,在焊接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改变电弧电压可以电弧的功率。电弧电压和弧长存在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关系,当弧长增加时,电弧电压成正比增加,电弧功率增加。但电弧长度超出一定的范围后,在弧长增加的同时,弧柱的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1.1 我国双相不锈钢的应用 双相不锈钢是根据石油化工中强酸强碱造成的局部点蚀、应力腐蚀以及孔穴式腐蚀现象,一般不锈钢难以胜任的容器、管道以及零部件等而研制的,但由于

M12螺母凸焊工艺探讨

M12螺母凸焊工艺探讨 【摘要】介绍了凸焊螺母M12与5mm厚B510L钢板焊接的试验过程,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 关键词凸焊螺母正交试验工艺参数 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凸焊螺母、螺栓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汽车行业。好多资料对凸焊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后来者提供了具有非常实用的参考价值,但采用的试件多为2mm~2.5mm板料和M6、M8螺母,而在底盘大梁、变速箱、安全带等重要部位好多采用大厚度钢板和M10、M12的大螺母,国内一些小厂,主要是一些小的配套厂,由于工艺参数选择不正确,导致凸焊螺母焊接不牢,半成品件在运输过程中或转运过程中凸焊螺母容易脱落,有时不得不采取CO2气体保护焊进行加固,不但浪费人力、财力,也使凸焊失去了本来意义。 1大螺母、厚板凸焊的主要质量缺陷 焊接不牢,半成品件在运输过程中或转运过程中凸焊螺母脱落,继续增大电流,螺纹退火严重,精度下降甚至烧毁螺纹。 2原因分析 在压力作用下,螺母凸点被压溃,通电后,结合面处产生的巨大热量一部分用来加热板料和螺母形成熔核区,另一部分通过板料和螺母表面、板料和螺母传导到电极过程中散失掉。由于板料表面积大,熔合区热量散失快,板的熔透率低,而螺母凸点处由于面积小得多熔透率高,在板件和螺母之间造成熔核偏移,甚至板料上不能形成熔核,影响焊接强度。 3解决办法 3.1降低螺母在结合面处的熔透率 采用强规范,在被焊件上通以大电流、短时间。大电流产生热量保证凸点足以熔化,短时间缩短了产热过程,减少了热量散失,利于厚板熔核形成。根据分析试选用以下参数:焊接时间为3或4周波,焊接电流20kA,试焊后测其扭力强度,结果都在90N·m左右。再以大电流、短时间方式变化参数,效果不明显,但此时电流已足够大,继续增加电流,螺纹严重烧损、螺母发红。 3.2选择预热脉冲电流(电流1) 焊核的产生需要强大的热量,因为此时电极是“冷”的,螺母及板材是“冷”的,焊核在凸脚尖端形成最有利,关键是要让板材参与焊核的形成,所以强大的热量

不锈钢板焊接工艺

不锈钢板焊接工艺 1、使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以各种不锈钢为复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材总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2、焊接材料的选择 2.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1)复层材料的选用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材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2)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25%Cr-13%Ni型或25%Cr-20%Ni型以补充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用25%-13%Ni-Mo型焊条。 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材料可按下表选取。 表—1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表—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3、焊前准备 3.1 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3.2 坡口加工及检查 a.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 照图3.2-1选用。 b.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 作。 c.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 方法开制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3.3焊前清理 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3.4 焊件装配

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5-1 表3.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 δ0为基层厚度 c.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d.复层一侧附件的焊接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要求复层测附件焊在基层金属上时,应先将复层部分剥开,采用过渡层焊条将不锈钢托架焊在基层壳体上,焊缝表面采用与焊复层相同的焊条进行焊接。 4、焊接 当产品技术条件要求焊接工艺评定时,须在开工前由施工单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要求制定焊接工艺评定,并取得质量监督部门的认可。 4.1 焊接方法 基层的焊接推荐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复层和过度层的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也可采用

凸焊工艺规范

凸焊工艺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司常用标准件凸焊工艺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规划和设计部门对凸焊工艺的审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术语 3.1 凸焊 凸焊是在焊接件的接合面上预先加工出一个或多个凸点,使其与另一焊接件表面相接触,加压并通电加热,凸点压溃后,使这些接触点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1)。凸焊的位置精度取决于定位销与被焊接对象之间的配合精度,奇瑞公司的凸焊理论定位偏差最大为:(螺母)0.2mm(螺栓)0.25mm。 ——————————《焊接工程师手册》 陈祝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 第四章 凸焊工艺

3.2凸焊设备 8 1.上电极臂 4.下电极夹持器 7.定位销2) 2.下电极臂 5.上电极 8.凸焊标准件 3.上电极夹持器 6.下电极 9.钣金件 图1 螺栓凸焊 螺母凸焊

图3 图2 图4 4内容 4.1 螺母凸焊 4.1.1 凸焊电极需要的空间 螺母凸焊面必须为平面。 图1螺母凸焊下电极直径大小有Φ32、Φ35、Φ38、Φ42,常用为Φ32;上电极直径有Φ16、Φ20、Φ27,M5常用为Φ16,M6、M8常用为Φ20。所以普通螺母的下电极至少要预留Φ32的圆平面。 保险带安装螺母(如图2)上电极与下电极直径相同,有Φ38、Φ42两种。所以对于安全带螺母上下电极需要至少预留Φ38的圆平面。 4.1.2 凸焊定位底孔 为降低凸焊电极制造成本,凸焊螺母底孔统一定为(M+1)mm,其中M为焊接螺母的公称直径(螺纹大径)。 英制螺母螺纹大径加1后取整。如:7/16螺母(QR366716),螺纹大径约Φ11.1125mm,其螺母底孔直径为Φ12mm。 4.2 螺栓凸焊 螺栓凸焊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承面凸焊,钣件对应位置开孔(如图1,3);另一种为端面凸焊,钣件位置无孔(如图4),目前奇瑞公司基本为承面凸焊。 4.2.1 凸焊电极需要的空间 螺栓凸焊面必须为平面。 图3 螺栓凸焊下电极直径大小有Φ25、Φ32,上电极大小有Φ16、Φ20; M5、M6下电极常用深度为30mm,M8下电极常用深度为38mm。 4.2.2 凸焊定位底孔 为降低凸焊电极制造成本,凸焊螺栓底孔统一定为(M+0.5)mm,其中M为焊接螺栓的公称直径(螺纹大径)。 英制螺母公称直径(螺纹大径)加0.5后取整。 4.3 对凸焊钣件的要求 4.3.1凸焊钣件的焊接可操作空间 在焊接状态下,待凸焊钣件不能与焊机相干涉,焊机尺寸依据奇瑞公司目前设备状况要求如下(如图5,6,以“南京TN-400”为例): 零件凸焊位置点沿与凸焊螺母、螺栓轴线垂直方向,距零件边缘最小尺寸要小于焊机喉深C(奇瑞公司焊机喉深为420~770mm),以避免与焊机干涉; 其它尺寸A、B、D 因各种焊机的结构相差很大,详细请参看附录A。 在用普通直电极无法满足特殊设计要求时,可以考虑制作变形电极。目前奇瑞现场的变形电极请参看附录B。(特殊电极的制作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而且焊接质量没有保证,应尽量不采用)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规程 1、使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以各种不锈钢为复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材总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2、焊接材料的选择 2.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2.1.1 复层材料的选用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材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2.1.2 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25%Cr-13%Ni型或25%Cr-20%Ni型以补充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用25%-13%Ni-Mo型焊条。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材料可按表2.2-1、2.2-2选取。 表2.2-1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表2.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3、焊前准备 3.1 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3.2 坡口加工及检查 a.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照图3.2-1 选用。 b.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作。 c.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方法开制 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3.3焊前清理 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 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3.4 焊件装配 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 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手弧焊 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5-1 表3.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 δ0为基层厚度 c.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d.复层一侧附件的焊接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要求复层测附件焊在基层金属上时,应先将复层部分剥开,采用过渡层焊条将不锈钢托架焊在基层壳体上,焊缝表面采用与焊复层相同的焊条进行焊接。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1、φ1.5、φ2.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 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5.8.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5.9.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11.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不锈钢产品加工制造工艺规程规范

不锈钢产品制造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不锈钢产品的制造工艺原则,当产品使用在耐腐蚀要求很高的工况特殊时,在相应的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卡上再另行明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和不锈复合钢零部件等产品的制造。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Q/AXL J 3013铆工管工通用工艺守则 Q/AXL J5010钢制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Q/AXL J0801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工艺规程 3一般要求 不锈钢产品的制造应具备制造场地通风、清洁、文明生产条件。不锈钢材料及零部件应防止长期露天存放、混料保管。要求按时投料、集中使用、及时回收、指定区域存放保管。

工件存放制造场地应铺设防铁离子污染的专用地板或橡胶板。滚轮架上配挂胶轮。 防止在不锈钢表面踩踏。如果不可避免应穿没有铁钉的软底鞋并带脚套,过后应将表面擦扫干净。 使用工具,如铜锤、木锤、不锈钢铲或淬火工具钢铲等,尽量使工件不和铁器接触。磨削磨轮用纯氧化物制成。 材料标记用墨水或记号笔应不含金属颜料、硫、氯含量要≤25PPm. 防止磕碰划伤 钢板或零部件在吊运制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钢板表面、设备及胎具的清洁,防止将焊豆、熔渣、氧化皮压入工件表面。 3.6.1 吊具应加铜垫,吊带首选尼龙吊带且为不锈钢产品零部件专用,绝不允许与其它碳素钢混淆,如用钢丝绳外套必须套胶管或用麻绳。 3.6.2 钢管切割应在锯床上铺垫木板或橡胶板,采用专用锯条。 除切割线外其余标记线不应使用“划针”划线及“冲子”冲孔。可使用硬色笔或记号笔。也可以使用不含金属颜料及硫氯含量小于25PPm的墨水划线作标记。 不锈钢零部件应尽量采用冷成形。当采用热成形时,材料不得与焦碳炉中焦炭接触,加热温度510~1150℃,热成形过程中加热次数中得超过二次。 板材应用剪切或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后的溶渣应清除干净。

焊接螺母和焊接螺钉拧紧检测.doc

焊接螺母和焊接螺钉拧紧检测 前言 焊接螺母和焊接螺钉的拧紧装置需要保证安装过程中的拧紧质量。另外,为了检测焊接质量和过程可靠性,需要在安装过程中检测安装强度。 为了提供安装过程可靠性的证据,其他质量保证测量工作也会安排到生产过程中去,而后续的焊接螺母和焊接螺钉检测可能会被放弃。 目录 1概述 2其他应用文件 3缩写,定义和符号的使用 4规范的物质和循环 5描述 6安装分类 7非破坏性检测 过程顺序的描述 外观检测 扭矩检测 8破坏性检测 接地螺母的破坏性检测 扭矩的破坏性检测 压迫检测 压迫检测力列表 剔试检测 特殊的金属截面检测 9扭矩检测表 10检测文件 对缺陷的修补措施 11检测工具 附件A A.1 补充说明 1概述 这个针对钢板焊接螺母和焊接螺钉拧紧的标准文件涉及到了螺栓的安装过程。 描述了整车的焊接的安装条件。相关部门负责进行这些检测。不能使用文件中没有提到的检测方法。 制造部门需要检测过程。在遇到质量问题时,质量部可以增加随机检测。为了质量和系统的改进和针对质量问题,需要进行车身框架的破坏性检测。 2其他应用文件 MBN 73B 六角形螺母 MBN 73C 方形螺母 MBN 75 螺纹焊钉 MBN 10176 有边缘的六角形螺母 MBN 10369 圆形螺母 MBN 10390 圆形螺母(拱型)

MBN 10391 带焊环的焊钉 N13008 有边缘螺母 DIN EN ISO 14270 焊点,焊缝的机械剥落检测的样本尺寸和检测过程 DIN EN ISO 14272 焊点的交叉拉紧检测的样本尺寸和检测过程 DIN EN ISO 14273 焊点,焊缝的剪切检测的样本尺寸和检测过程 3缩写,定义和符号的使用 边界焊:结合焊是一种不完整的融焊,焊钉只是粘连在金属部件上而没有所需的强度。 4 规范的物质和循环 为了控制物质和循环,所有的材料,方法,过程,零件和系统都应该符合适用的合法规范。 5描述 以下的内容只能应用与钢板焊接。 6安装分类 钢片螺母 A类 B类 样式 方形螺母(MBN 73C 或者DIN 928) 六角形螺母(MBN 73B 或者DIN 929) 圆形焊接螺母(MBN 10369) 样式A 样式B 带边缘的六角螺母(MBN 10176) 圆形螺母 焊钉 A类 B类 例子,MBN 75 MBN 10391 7非破坏性检测 7.1过程顺序的描述 所有通过参数监控发现有缺陷的焊接(比如颜色标识)必须被修复。额外检测的样本必须与正在生产的规定的随机检测试片分离开。在检测焊钉,焊接螺母时需要参考相关的工艺文件。检测部门需要详细记录检测过程,比如如何辨别试片的缺陷。 7.2外观检测 7.2.1检测过程 外观检测必须符合评估标准。必须由经过培训的考核员在合适的距离和灯光条件下进行外观检测。 7.2.2检测记录 外观检测必须记录在清单中。 已经被确认的缺陷,比如焊点趋向边缘,必须马上对生产系统或者焊接装备进行修正。 7.2.3评估标准 焊接螺母的检测必须符合下表标准

【CN109848525A】一种35mm不锈钢板单面焊双面自由成型焊接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26603.9 (22)申请日 2019.02.20 (71)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学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 122号 申请人 武汉艾森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汪选国 张威 张华 韩少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崔友明 闭钊 (51)Int.Cl. B23K 9/173(2006.01) B23K 9/23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3-5mm不锈钢板单面焊双面自由成型焊 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 5mm不锈钢板单面焊双面自由成型焊接方法。该 方法首先对待焊工件进行铣平、清洁等预处理, 然后手工点焊进行定位和固定,接着通过压板将 待焊工件固定在焊接工作台上,最后采用CMT mix(CMT+PMC)焊接工艺完成焊接。该方法焊前准 备采用人工方式,操作简单且劳动强度低,焊缝 焊接采用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程度高,大幅提高 了焊接效率,焊接变形更小,保证了焊缝一次单 面焊双面自由成型,能够精确控制焊缝的热输 入,减小了焊接热影响区,焊接飞溅小,大大提高 了焊缝质量。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109848525 A 2019.06.07 C N 109848525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48525 A 1.一种3-5mm不锈钢板单面焊双面自由成型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待焊工件进行预处理; (b)对焊缝进行点焊; (c)通过压板和夹具将待焊工件固定在焊接工作台上,使焊缝位于焊接工作台的成型槽上方; (d)通过冷却水通道和保护气通道分别将冷却水和保护气输送至焊接工作台内部,然后对待焊工件进行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预处理包括对待焊工件的待焊端面进行铣平、高压气体吹扫、有机溶剂清洗擦拭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采用手工MIG焊对待焊工件沿焊缝进行点焊,点焊电流(130-160)A,电弧电压(15-20.5)V,氩气流量(8-10)L/min,对接间隙控制在(0.5-1)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压板的长度L1比焊缝的长度L2大5mm左右,压板的宽度D=25mm,压板的厚度δ=1mm,左右两块压板靠近焊缝的端面与焊缝中心的距离均为13mm,夹具的装夹点位于压板的几何中心,装夹力度适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冷却水通道和保护气通道的数量分别为至少2个和至少1个,贯通焊接工作台两端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形成了冷却水通道,焊接工作台成型槽两端的进气孔和出气孔形成了保护气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水通道的半径R=5mm,冷却水通道的长度比焊缝长度L2大10mm左右,冷却水流量为(6-8)L/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采用的焊接工艺为CMT mix。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焊丝型号为φ1.2,送丝速度为(5.7-6.7)m/min,焊接速度为(390-460)mm/min,PMC mix高电流时间修正-2±2,弧长修正系数为2%-4%,低能量周期5-10,低能量时间(1-4)ms;正面保护气体按照体积百分比计的组成为96%Ar+4%CO2,其流量为20-24L/min;背面保护气体为纯Ar,其流量为1.5-2.5L/ 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槽为V型。 2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 《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3.1.1.2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寒等有效措施。 3.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见图1。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全)

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南京首勤) 一、不锈钢复合板下料: 一般用机加工或等离子切割。用等离子切割时方向是从复层往基层,即复层朝上。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将切割熔渣溅落在复层表面上。对剪切不锈钢复合板的,也是复层朝上。但无论用等离子还是剪切下料,都要留有余量,以便后面加工去掉受影响部分。坡口加工一般用机加工制备。 二、材料: 无论板材还是焊材都应符合相关规定。一般用于壳体不锈钢复合板板材(特别是用于封头的板材)都应进行复验(主要是检测钢板的弯曲性能)。 三、焊工资格: 过渡层和复层焊接应由有堆焊资格的焊工焊接,即SMAW-(N12)-II-1G-F4。 四、(A、B类焊缝)焊接顺序: 1.基层碳钢内焊缝焊接; 2.在基层外进行清根和打磨; 3.基层外焊缝焊接; 4.对基层焊缝进行100%RT;

焊道凹陷深度不大于1.5mm,焊缝金属与母材应平缓过渡,不能形成台阶。对不符合要求的焊缝可以用小直径焊条补焊再用砂轮修磨。 6.基层焊缝和过渡层焊缝焊后应有一定凹陷,以便后面焊接,不然就要砂轮打磨。 7.对于封头拼缝,可按A、B类焊接,复层焊缝焊完后只进行100%PT,在封头成型后再进 行100%RT(即两次100%RT)。若有要求复合层焊完进行100%RT,则在封头成型后仍必须进行100%RT(即三次100%RT)。

接管与壳体接头的两种坡口形式示意图 9.对分层或有其他缺陷的不锈钢复合板,在取得设计者同意后可进行补焊。一般可按下图将 基层去掉1.5~2.5mm,再焊过渡层和复层,焊后磨平修光。一般情况下可开长圆孔或圆孔,但最好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便于焊接时熔合良好。 复层焊条 过渡层焊条

德国螺母凸焊报告

Schwei?technische Lehr-und Versuchsanstalt München –Niederlassung der GSI mbH Untersuchung zum Anschwei?en von Widerstandsschwei?muttern an Bleche aus h?her-bis h?chstfesten Werkstoffen SLV München NL der GSI mbH Dipl.-Ing. Thomas Bschorr Dr.-Ing. H. Cramer

Widerstands-schwei?en gro?e Anwendung in blechverarbeitender Industrie neue Stahlwerkstoffe: CP, TRIP, 22MnB5 ?Mischverbindungen problematisch (Rissbildung, hohe Aufh?rtungen,hohe Streuung der Festigkeit)?keine allgemein verfügbaren Erkenntnisse Erfahrungen hohe Wirtschaftlichkeit kostengünstig Befestigungs-u.Anschlussteile: Muttern,Bolzen Ausgangssituation Qualit?t u.a. abh?ngig von: ?Werkstoffeigenschaften ?Buckelgeometrie ?Schwei?maschine ? Schwei?parameter angeregt aus der Arbeitsgruppe AGV3.2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不锈钢焊接工艺技术要点及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规范。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1.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件用细焊条。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平焊对接时焊条直径的选择如表4-3所示: 表4-3焊条直径的选择(mm) 工件厚度 2 3 4~7 8~12 ≥13 焊条直径~~~~~ 2.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电流过大,金属熔化快,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确定焊接电流时,应考虑到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是焊条直径。一般,细焊条选小电

流,粗焊条选大电流。焊接低碳钢时,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的关系可由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I=(30~60)d ( 4-3 ) 式中:I为焊接电流(A),d为焊条直径(mm)。 焊接速度是指焊条沿焊缝长度方向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它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焊速过快,易产生焊缝的熔深浅、熔宽小及未焊透等缺陷;焊速过慢,焊缝熔深、熔宽增加,特别是薄件易烧穿。确定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值,在保证焊透且焊缝成形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施焊,以提高生产率。 手工电弧焊重要的工艺及参数 1.焊条直径主要依据焊件的厚度,焊接位置,焊道层数及接头形式来决定。焊接件厚度较大时,选用较大直径焊条。平焊时,可采用较大电流焊接。焊条直径也相应选大。横焊、立焊或仰焊时,因焊接电流比平焊小,焊条直径也相应小些。多层焊的打底焊,用较小直径焊条。最后收焊时可选用较大直径焊条。 焊件厚度与焊条直径推荐值见表(㎜) 焊件厚度~2 ~3 ~ 5~8 10~12 >13 焊条直径~2 ~4 4~5 5~6 2.焊接电流焊接电流大小,主要依据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依据焊条型号、焊条直径来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