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论文

通信网论文
通信网论文

排队论在ATM通信网中的应用

研电1307 高波113220123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ATM通信网络的发展史并分析排队论在ATM虚通道连接中原理、 ATM交换机中的缓冲排队论以及ATM 通信网中的排队分析的应用,最后对排队理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做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排队论;ATM;通信网

The Application Of Queuing Theory In The A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Class7 GaoBo 1132201231

(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Beijing 102206 )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he A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queuing theory in principle ATM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s, ATM switch buffer queuing theory and queuing A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alysis, the last of queuing theor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do future prospects.

Key words: Queuing theory;A TM ;Communication Network

引言

在通信网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利用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外,利用排队论的结果对通信网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进而加以改进,是通信网自身发展并提高利用效率和满足用户需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篇论文研究排队论在ATM通信网中的应用。

1 ATM 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现有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在实现宽带高速的交换任务时,都表现有一些缺点。对于电路交换,当数据的传输速率及其突发性变化非常之大时,交换的控制就变得十分复杂。对于分组交换,当数据传输速率很高时,协议数据单元在各层的处理成为很大的开销,无法满足事实性很强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特别是,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不能保证服务质量。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和服务质量都很好而分组交换的灵活性很好。

异步传递方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就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在ATM中这种定长分组叫做信元。ATM与以往技术相比较,它具有以下优点:选择固定长度的短信元作为信息传送的单位,有利于宽带高速交换;能支持不同速率的各种业务,它允许终端有足够多比特时就去利用信道,从而取得灵活的带宽共享,来自各终端的数字流在链路控制器中形成完整的信元后,即按先到先服务规则,经统计复用器,以统一的传输速率将信元插入一个空闲时隙内,链路控制器调节信息源进网的速率,不同类型的服务都可复用在一起,高速率信元就占有较多的时隙;所有信息在最底层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传送,保持了电路交换在保证实时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优点;ATM使用光纤信道传输,由于光纤信道的无码率较低,其容量很大,因此在ATM网内不必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空载(放在高层处理),因而明显提高了信元在网络中的传送速率。虽然在今天看来B-ISDN并没有成功,但是ATM 技术还是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并在因特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2 ATM虚通道连接中的排队分析

2.1 ATM基本概念

ATM的协议数据单元采用53字节固定长的报文分组,称为信元(cell)。其中5个字节用作信元头,48字节用作负载信息,如图2.1。ATM层有两种信元头格式:B-ISDN的用户与网络接口信元头格式和网络与网络接口信元头格式。这两种信元头包括:

一般流控标志域(GFC),虚通路标识符(VPI),虚通道标识符(VCI),负载类型(PT),信元丢弃优先级(LP)和头部差错控制(HEC)。如图2.2所示。

2.1

图2.2 ATM信元头格式

ATM的网络设备包括用户与网络之间的端设备和网络与网络之间的中间设备。ATM的信元传输是面向连接的。ITU把ATM连接分成二级:虚通道连接(VCC)和虚通路连接(VPC)。VCC是基本类型的端到端连接,一个VCC由多个虚通道链路VCL组成。建立VCC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机制:(l)永久式连接。虚通道一经建立起来,就予以长期保存,其上实现信息交换可在需求时刻立即开始。(2)交换式虚电路连接。其连接随用户及设备的要求动态地建立和关闭。VPC连接是由一组具有相同VPI值的VCC组成,这些VCC进行统一交换,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2.2 ATM虚通道连接排队分析

ATM信元传输是面向连接的。ITU把ATM连接分成虚通道连接(VCC)和虚通路连接(VPC),一个VCC是由多个虚通道链接VCL组成。在ATM通信网的排队分析中,为了便于计算,把由源节点产生的信元经过媒质传输到目的节点的过程当作一个服务系统的服务过程,源节点产生信元相当于顾客的到达,目的节点接收信元相当于顾客离开系统,信元在虚通道连接中的传输过程相当于顾客在服务台接受服务的过程。利用此服务系统的各项排队指标来分析通信网的性能,是对通信网业务量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节研究带有两个优先权的M/M/s排队模型在通信网性能分析中的应用。M/M/s 排队模型是一个经典排队模型。在实际的通信网应用中,为了满足使用通信网的客户的需要或进行拥塞控制,有效纠错等,有必要对输入的信元赋予优先权,本节考虑的就是带有优先权的排队交换系统,通过对状态转移方程的分析,给出了输入输出线上的稳态队长[3]。

模型描述如下:系统有N条输入线,在每条输入线上,控制信元(分组)与数据信元(分组,分别

独立地

n

λ与为

n

'λ为参数的泊松到达[2]。到达的信元先在缓冲器集中,然后输送到ATM网络传输到M 条出线上,来不及传输的信元在缓冲器等待,缓冲器容量无限。其中控制信元具有非强占优先权,同一优先级按FCFS接受服务。假设网络有S个传输线路,信元可以通过任意线路进行传输,信元通过每个传输路的传输时间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传输过的信元到达目的节点输出,当同时有超过一个信元到达同一传输线路时,在一个信元时隙内(cell Slot)只有一个信元输出,其余的在缓冲器排队等待。所有的线路与节点都相互独立,信元在各线路及节点的传输时间不超过一个信元时隙。如图2.3所示。

图2.3 M/M/s排队模型信元传输示意图

由于两种信元输入相互独立,所以控制信元和数据信元的总输入仍为泊松分布且相互独立,其参数分别为'

λ。

系统的部分状态N(t)的转移图为

:

图2.4 系统的部分状态转移图

利用输入输出线上平均队长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得出通信系统的阻塞率、误码率及延时等,据此设计或改进系统,满足用户需要,对通信网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3 一类开关输入过程的排队分析

在ATM通信网中,由于交换机速率的限制或信道资源的不足,在进行交换或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采用轮询排队方式,即先对其中的一条输入线路进行服务,再对另一条输入线路进行服务,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此过程可以用一类开关输入过程来近似它。本小节节就是考虑输入为开关泊松

过程的ATM 虚通道连接中的排队分析。

模型描述如下:假设系统有N 条输入线,每条输入线上的信元包按开关泊松过程到达信元汇总器,不能及时传输的信元在汇总器排队等待,汇总器容量无限。泊松过程的参数第i 条输入线为i λ,开关合上的平均时间为1

-i c ,开关断开的平均时间为1

-i w ,i=1,2,…N 。所有信元包经汇总后进入网络进行传输,传输时间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

[4]

。如图2.5所示。

图2.5 ATM 网中开关输入过程传输示意图

首先分析第i 条输入线路顾客到达即发生时间的时间间隔分布。有关记号如下:

n W :输入线路i 从t=0开始直到有n 个事件

发生的时间,其分布函数为)(t W n 。

)(t N :输入线路i 在(0,t)内到达的顾客数。)(t P k :k t N =)(的概率。

)(1t P k :输入线路i 在t=0开关合上的条件下,

在t 时刻开关合上时,在(0,t)内有k 个到达的概率。

)(0t P k :输入线路i 在t=0开关合上的条件下,

在t 时刻开关断开时,在(0,t)内有k 个到达的概

率。

)(*s P kj :)(s P kj 的L-S 变换。

k P :汇总器内有k 个信元的稳态概率。此输入

过程满足如下的方程组:

)(0)1)(()()(010001t t w t t P t c t P t t P i i i ?+?-?-+?=?+λ

(2-1)

)

(0)()1)(()()(1110t t t P t w t t P t c t k t t Pk k i i k i k ?+?+?-?-+?=?+-λ (2-2)

)(0)1)(()()(10t t c t P t w t P t t P i ko i k k ?+?-+?=?+ (2-3) 初始条件为:1)0(01=P

对式(2.1)一式(2.3两边进行L 一S 变换:

1)(*)()(*)(*010001++-=s P w c s P s sP i i i λ

(2-4)

)

0)((*)(*)()(*)(*1101>++-=-k s P s P w s P s sP k i k i i k k λλ (2-5)

i k k i k w s P s P c s sP )(*)(*)(*100+-= (2-6)

下面求经汇总后信元到达的时间间隔分布。 因为

{}{}

t X X X X t X X X X N N >-=≤),...,,,min(Pr 1),...,,,min(Pr 321321 (2-7) 如果N X X X X ,...,,,321相互独立,则

{}{}{}{}{}{})

Pr 1)...(Pr 1)(Pr 1(1Pr ...Pr 1),...,,,min(Pr 211321t X t X t X t X t X t X X X X N N N ≤-≤-≤--=>>-=≤

(2-8) 因此经汇总后信元到达的时间间隔分布为:

∏=--+-=N

i t

a t a k e K t W 1

2

1)(1)(21 (2-9)

因此,汇总器中信元的队长分布为:

,...1,0**)1(=-=k P k k σσ (2-10)

信元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

1(*

σμσ-=

W (2-11)

3 ATM 交换机中的缓冲排队

换机技术是ATM 网络的核心技术,其设计对ATM 网络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功能是将输入线上的信元快速交换到输出线上。一个ATM 交换机一

般是由若千个输入控制器、输出控制器、一个交换单元及一个管理控制器组成。见图3.1。

图3.1 ATM 交换结构示意图

输入端口控制器有以下功能:缓冲输入排队,广播时的信元复制,虚通道标识符的翻译,路径连接请求等。

输出端口控制器有以下功能:缓冲输出排队,虚通道标识符的翻译、合并,报文选择等。

交换机在交换过程中,由于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元,他们虽然输往不同的输出端口,但由于内部链路冲突而造成阻塞,这样的交换机称为有阻塞交换机,否则称为无阻塞交换机。即使是内部无阻塞交换机,由于输入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元在同一时隙输往同一输出端口,这样也会引起输出阻塞。为了提高交换机的性能,可以加速交换机的处理速度,如果交换机的内部交换速率是外部线速率的S 倍,则称交换机的加速因子为S 。

提高交换机的性能,除了改进交换机的结构外,采用合适的缓冲排队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章就对输入排队、输出排队及共享排队等几种方式进行分析,据此来改良交换机的性能,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解决通信网发展的瓶颈。

4 ATM 通信网中的排队分析

4.1 ATM 通信网分析

前面分析的几种模型都只把通信网简化为只有一个节点,在此节点上进行存储排队并进行转发信元。实际的ATM 通信网和别的通信网一样,信元在传输过程中,要经过ATM 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在每个节点上都进行存储和转发,这就构成了多个连接的排队模型。尽管具有多个连接的排队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无限多样的变化形式,但它不外乎是由排队模型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组成的,求解这些由排队模型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组成的排队模型,就可对ATM 通信网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般的ATM 网中都存在两个平行的网络:一个是传输网,为ATM 信元提供传输通路,对ATM 通信网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就是对传输网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另一个是控制网,负责信令信元的传递。传输网中的ATM 交换机,包括本地ATM 交换机和汇接ATM 交换机,是ATM 网中的主要节点,信元就是在这些节点进行存储排队和转发。用户通过本地ATM 交换机接入ATM 网,网中的一些业务提供点(信息中心、视频会议服务中心等)负责向用户提供业务。ATM 网中还有一些网桥和网关,实现不同通信网互通时的协议转换。传输网中还有多个ATM 复用器和交叉连接,以便于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及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效率。ATM 复用器提供虚通道VP 的复用和分路,交叉连接根据虚通道识别符VPI 和网管中心提供的信息,实现虚通道VP 的交叉连接。ATM 复用器和交叉连接是不固定的,无需实

时控制功能,其实现比交换机简单得多[5]

。ATM 网络的控制由七号信令组提供,智能网业务提供点SCP 和操作维护中心通过七号信令连到ATM 网的各个节点上,使通信网智能化,并实现集中维护。如图4.1所示;

图4.1 ATM 网组成

为了便于分析,上述ATM 网络中的传输网排队模型可以简化为图4.2的形式。

图4.2 TM 交换网中的排队模型

业务提供点提供的信元,经过存储、交换等过程由网络传输到用户,如果用户和用户之间互通信息,那么用户就是业务提供点,一个用户发出的信元同样也可经由网络传输到另一用户。此模型可以认为是一种开放型排队网络,如果信元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丢失的话,那么业务提供点产生的净到达率必等于用户的净离开率。

4.2 具有两个节点的ATM 网中的排队分析

ATM 通信网是由多个具有存储、转发功能的节

点通过串联、并联和混联组成的拓扑结构,由于输入过程和每个节点的传输过程都是随机的,对此网络进行分析非常复杂,经典的排队分析是假定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都具有负指数分布的Jackon 网络,利用负指数分布的无记忆性来获得乘积形式的解。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具有两个节点的串联系统,并且大多假定是在重负荷的条件下得出的近似解[6]

模型描述如下:系统由节点1和节点2串联组成。到达的信元形成单个队列,按FIFO 的顺序依次经过节点1和节点2然后输出。节点1是带有启动时间和休假的N 策略M//M/1排队模型,平均服务时间是[]1S E ,各种参数与3.3节的描述相同。信元经节点2的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服务时间是[]2S E 。假定两个节点的缓冲器容量都是无限大。

由前面分析可知,节点1的忙期长度为:

[][][

λπ-+=1)

()()

1(,S E U E X E B E N Q (4-1) 节点1的闲期长度为:

[][]

[]U E X E I E N

Q +=λπ)1(, (4-2)

因此,信元到达节点2的输入过程是开关泊松过程,泊松过程的参数为[]1S E ,开关合上的平均时间为[]B E ,开关断开的平均时间为[]I E 。

信元到达节点2的时间间隔分布为:

)1()1()(2121t

a t

a e

k e

k t W ---+-= (4-3)

W(t)的L 一S 变换为:

2

22111)(*a s a

k a s a k s W +++=

(4-4)

将上式代入方程:

[]21S E )(*=-=-μμσμσ其中W (4-5) 解此二元一次方程,得出σ在(0,1)内的一个根

*σ。

因此,信元在节点2的队长分布为:

,...1,0**)1(=-=k Pk k σσ (4-6) 信元在节点2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

1(*

σμσ-=

W (4-7)

5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本文就是研究排队系统在高速ATM 网络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不同输入及不同服务时间的排队,对ATM 网络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对ATM 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据用户服务质量的要求,改进或重新设计网络,满足用户需求。

5.2 展望

排队论是本世纪兴起的一门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兴学科,而排队论应用到通信网中对通信网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目前,排队论在通信网中的应用只局限于网络中个别节点的性能分析,超过两个以上节点,特别是具有很多节点的大型网络的综合研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排队论在此方面的研究还只局限于指数分布网络中,离开指数分布的假设只能得到一些近似的结果,这大大制约了对大型通信网性能的分析和评估,减缓了通信网的发展进程。为此,采用全新的数学工具,对大规模串、并联及混联网络进行排队分析以获得比较精确的结果就成为排队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展望未来,此问题的解决,一定是排队论发展的一座历史里程碑,一定会大大推动通信网的发展。

6 参考文献

[1]华兴.排队论与随机服务系统.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7

[2]胡根生.朱翼隽.带有两个优先权M/M/s排队的通信网交换性能分析.江苏大学学报.2002(4) [3]陈鑫林.现代通信中的排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黄当征,吕雪梅.带输入缓冲的ATM交换机的吞吐量分析.通信技术.1999(1):75一77

[5]卢锡城.ATM网络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6]王承恕.通信网基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1999

计算机通信网期末试题

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通信网》考试试题 课程号:67119305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通信11、电信11 任课老师:高丽丽 考试时间:备注: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单独处理的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再建立虚电路 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2、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3、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IPv6具有高效IP包头 B.IPv6增强了安全性 C.IPv6地址采用64位 D.IPv6采用主机地址自动配置 4、ISO关于开放互连系统模型的英文缩写为,,它把通信服务分成层。() A.OSI/EM ,5 B.OSI/RM ,5 C.OSI/EM ,7 D.OSI/RM ,7 5、网络上唯一标识一个进程需要用一个() A.一元组(服务端口号) B.二元组(主机IP地址,服务端口号) C.三元组(主机IP地址,服务端口号,协议) D.五元组(主机IP地址,本地服务端口号,协议,远程主机IP地址,远程服务端口号) 6.路由器的缺点是() A.不能进行局域网联接 B.成为网络瓶颈

C.无法隔离广播 D.无法进行流量控制 7、如要将138.10.0.0网络分为6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A.255.0.0.0 B.255.255.0.0 C.255.255.128.0 D.255.255.224.0 8、用集线器链接的工作站集合()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9、下面哪些设备不能隔离冲突域() A.中继器 B.网桥 C.交换机 D.路由器 10、对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 A.AR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ARP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 C.ARP是用于IP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D.发送ARP包需要知道对方的MAC地址 11、在802.3以太网中,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帧的长度可以小于64Bytes B.冲突只可能在一帧的前64字节内发生 C.帧长度小于64字节时,在发送过程中将无法检测出冲突 D.长度小于64字节的帧(碎片帧)都是无效帧 12、对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描述不正确的有() A.ICMP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ICMP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 C.ICMP是IP协议的必需的一个部分 D.ICMP可用来进行拥塞控制 13、下面有关网络互连设备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物理层实现网络互连的主要设备有HUB

通信导论结课论文

通信导论论文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对通信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信导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下面我来简要的介绍下通信导论。通信导论的课程目的和任务即为建立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加深专业认识,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跟踪最新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下为我对通信的了解,作为大一新生,肯定存在好多不足,还望多多指教。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 1通信的实质是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换。 2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 3通信的范畴:语音、图像、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更广泛来说,雷达、遥控、遥测等也属于通信。 4.包含信息的消息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不同的消息形式形成了不同的通信业务。 5传输一般是远距离的,可以是无线或有线传输。 二、通信系统的构成: 1通信系统:指传输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合。 2在大多数场通信系统需要进行多路复用、双向进行,信源兼为受信者,通信设备包括发信设备和收信设备。此外,通信系统除了完成信息传递外,还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换,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乃至通信

网。通信网中还涉及信令、协议和标准。 3信息源与受信者:信源是消息的产生者,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4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使信源和信道匹配,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信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 5传输、复用、交换、网络为现代通信的四大技术。 三、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象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载波调制(连续波调制),脉冲调制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发展的主流) 4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无线广播,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载波、电缆、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调幅、调频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空间遥测、雷达导航、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系统) 四、通信方式 1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对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2按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现代通信原理期末考试A卷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考试试卷A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原理 使用班级:无线网专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共3页,共五道大题 空白答题纸4页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成绩无效(如果无答题纸,此内容可以删除。但不允许试卷、答题纸都有答题,不便存档。) 一、 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具体可用信道的信息传送速率来衡量,传输速率越高,系 统有效性就越好。一般数字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有三种定义方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息传输速率。 2.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可用差错率来衡量,常用码元差错率又称_________ 和信息差错率又称为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 通信系统没有固定的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如按传输信号的性质 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工作方式不同又可分为___________通 信、半双工通信和_________________通信。 4. 模拟调制是指用来自信源的模拟基带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使该基带 信号被“装载”到这个高频载波上。根据载波受控参数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调相三种。 5. 角度调制是将调制信号附加到载波的相角上。角度调制已调信号的频谱不是调制 信号频谱在频率轴上的线性搬移,而是使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 化。因此,角度调制也称为非线性调制,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两种。 6. 一个实际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尽管进行了精心设计,要使其性能完全达到理想 要求也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克服码间串扰或减小其影响,可以对基带系统进行 实验测量和调整。用实验法测量基带传输系统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法,而对系统性能的调整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器进行。 7. 数字调制是用载波信号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征所传送的数字信息,也称数字调制

计算机通信网复习提纲

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复习提纲 题型:单项选择、判断(不改错)、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含简单计算) (友情提醒:注意教材中的黑体字、常用英文缩写) 仅列出教材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教案中有而教材没有的仍属于考试内容;教材中有而教案没有的,大部分不属于考试内容。 第一章概述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对“自主”的理解)* P1 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 P2~4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传输技术:广播式、点到点式 P12~13 从覆盖范围: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P14~17 4、什么是协议、协议的作用* P23 5、什么是协议体系* P23 垂直分层 P23、协议栈 P24、封装P25、解封P25、接口 P23、服务访问点(教案)、实体 P23 6、服务方式: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服务质量 P27(主要是特点和对比) 7、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P30 8、OSI模型* 七层结构和各层功能 P32~33 互连设备:中继器 P231、桥P267、路由器P290(工作层次教案) 9、OSI模型与TCP/IP模型* TCP/IP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 P35~36 OSI与TCP/IP模型的关系 P37~41(教案有很好的总结) 10、计算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与距离有关的(传播)延迟、位长、封装的开销等有关的计算。 第二章物理层 1、物理层功能* P76 2、傅立叶级数与数据传输速率的限制(不要求傅立叶级数公式及推导)P72~73 教案 3、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公式(要求公式和计算)* P75 4、传输介质:分类、特点(带宽、距离、应用特点等)* P75 5、电话系统: 结构:(本地回路、交换局、干线)P100 干线上的多路复用技术(分类:FDM、TDM、SDH等)P115~117

现代通信新技术小论文

学号《现代通信新技术》课程论文题目: 下一代网络技术(NGN) 作者班级 院别专业 完成时间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NGN概况;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opening of the controlle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P network and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for new business , new challenges are supposed to b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and makes explanationins for all the technologies invol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 detail ,which concludes the technologies need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Keywords:NGN profile NGN components suppor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t

计算机通信网复习题.

ARQ 1.在连续ARQ 中,若采用3比特对数据帧进行编号,则发送窗口的尺寸最大为( A A.7 B.8 C.127 D.128 2.数据链路层采用连续ARQ 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5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1、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个数是( C A.2 B.3 C.4 D.5 3.在计算机通信网中,可以解决因数据帧丢失而造成的死锁问题的方法是( C A.设置缓冲区 B.发送端发完一帧后等待确认 C.设置定时器 D.使每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 4.关于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发送端可以连续地发送多帧 B.通过设置超时定时器解决帧丢失的情况 C.为减小开销,没有对帧进行编号 D.若接收到重复帧,直接丢弃,不做其他处理 1.在连续ARQ 协议中,只有当接收到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落在__接收______窗口内,才允许接受该帧。 2.在停止等待协议中,WT 等于 1 。 一、在使用连续ARQ 协议时,发送窗口W T =5,采用最少比特位进行编号,发送4帧后收到连续2帧的确认,此时发送窗口后沿指向序号1,试计算: (1进行帧编号的比特数? (2发送窗口的初始前、后沿分别是多少? (1因为, 21N T W -≥ 215,3N N -≥≥ 所以N=3 (2根据滑动窗口协议,发送端发送4帧后,发送窗口后沿向前移动4, 所以初始发送窗口后沿为1+8-4=5 所以初始发送窗口前沿为5+5-1=1(mod8 二、在使用连续ARQ 协议时,采用7比特序号编码方式,设初始窗口后沿指向序号32,前沿指16,试问: (1发送窗口多大? (2发送100帧,接收到100帧应答后,发送窗口前后沿各指向什么序号?

计算机通信网论文

计算机通信网论文 班级:11018P 姓名:李赟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有效、更可靠地传递、处理信息,计算机通信网应运而生。因此我们也有必要理解计算机通信网的概念及发展过程,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主要任务,计算机通信网的分类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主形成发展要涉及问题. 关键字:计算机通信网发展分类组成 1.概述 计算机通信网设计通信与计算机两个领域,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是计算机通信网产生的主要条件一方面,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和交换提供了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的各种功能。以下说明了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分类及应用。 2.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 计算机通信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第一代 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人们将远程终端通过电话线路与计算机相连,以实现相互传递数据信息。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串、并变换以及简单的差错控制。早期的线路控制器只能和一条通信线路相连,随着远程终端数量的增多,为了避免一台计算机使用多个线路控制器,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了多重线路控制器,它可以和许多个远程终端相连接。 姓名:李赟班级:11018P 学号:11018P05 兴趣爱好:在空闲时,喜欢随便写写东西,喜欢幻想。

2.2第二代 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通信网。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不适合计算机数据的传输,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的交换方式大都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为了适应计算机通信网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数据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2.3第三代 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是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涉及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为了设计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早在最初ARPANET的设计时就提出了分层的方法。所谓分层就是将完成计算机通信全过程的所有功能划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对应一些独立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将庞大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个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容易研究和处理。 3.计算机通信网的分类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特点:传输速度通常低于局域网,连接以非永久性布线居多。覆盖范围:几十千米~几千千米。

现代通信网试题及答案..

西安邮电学院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姓名学号 《现代通信网》期末考试试题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 分) 1.电信网是为公众提供电信服务的一类网络,具有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和。 2.七号信令网的TUP消息的路由标记由,,和 三部分组成。 3.数字通信网中,要实现,和三 种同步。 4.等级制结构的电话网中,根据路由选择原则以及链路上所设计的阻塞 概率,可以将路由分为,和三种。5.ATM网络中,VBR的中文含义是,传统电话业务在ATM 网络中规类为业务。 6.IP地址中,全1代表地址,全0代表地址。主 机部分全0代表,主机部分全1代表。 7.在Internet上,将服务器域名转化成IP地址使用协议,将IP地址转化为MAC层地址使用协议。 8.Internet体系结构的传输层包含和两个协议。9.Internet的路由协议按使用的区域分类为和两类;其中OSPF属于,BGPv4属于。 10.在Internet上发送一封邮件时,自应用层到网络层使用到的协议依次是,,和。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画出七号信令消息信令单元的格式,并说明TUP中如何标识一条MSU 属于哪一条电路。

2.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第N层协议实体包含几部分内容?画出对等层之间通信的过程。 3.简要说明网同步的主要方法,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我国采用哪种方式?4.ATM网络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有什么不同?流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5.简要说明Internet路由器收到一个IP分组后,转发处理过程。 三.请画图描述TCP的连接建立与释放过程。参数如下: 连接建立:A到B的ISN=X;B到A的ISN=Y 连接释放:A到B的SN=Z;B到A的SN=V(10分) 四.描述电话网中固定等级制选路规则。并在图示网络中,给出A局到D局所有可能的路由选择顺序。(10分) B局C局 D局A局DC1 DC2 基干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五.某单位网络结构如图,该单位只有一个C类地址222.118.128.0,预计每个子网主机数不超过30台,请用该地址进行子网划分并给出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 子网掩码。(10分) Internet 子网1子网2子网3 路由器 六.在互联网的某个自治域内,采用OSPF协议,假设网络拓扑结构如图。请用Dijkstra算法计算节点2的路由表,要求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10分)

现代通信新技术论文

现代通信新技术 报告 班级:电子(2)班 姓名:陈波 学号: 1005074026 指导教师:张倩 成绩: 合肥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下一代网络技术 摘要: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 NGN概况 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 1引言 NGN(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希望通过NGN来解决目前各类网络中的许多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QoS问题、网络融合等。研究组对此进行了不少标准化工作推进,明确了一些问题,取得不少进展,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网络NGN出现了。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是基于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NGN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 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 NGN概况 2.1 NGN的基本概念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NGN的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 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哪种数据通信中 A、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 B、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2.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3.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使用了虚电路?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4.虚电路方法在传输数据前 A、必须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B、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 C、收发两站的发送接收设备必须同时可用?? D、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5.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介质的典型传输率最高?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 6.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 A、大于+3V????? B、小于-3V??????? C、大于+15V???? D、小于-15V 7.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8.使用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9.OSI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11.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软件称为 A、操作系统????? B、工作站??????? C、客户机??????? D、外设12.Windows?NT为管理用户帐号提供的使用程序叫做 A、服务器管理器??????????????????????? B、用户管理器 B、域用户管理器???????????????????????D、帐号管理器 13.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A、?????????????????????????? B、C、??????????????????????D、 14,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均错 15.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6.IP协议提供哪种服务?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服务??????????????????????? D、以上都不是 17.DNS必须具有一个 A、动态IP地址??????????????????????? B、静态IP地址 C、动态计算机名?????????????????????? D、固定的计算机名 18.下面哪个网络技术最适合多媒体通信需要?

电子通信网络论文通信学论文

电子通信网络论文通信学论文 基于Simulink的本原多项式验证模型 摘要:伪随机码是扩频通信的关键,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m序列。构成m序列发生器需要判断本原多项式,文章提出了一种本原多项式验证模型,较传统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Simulink;m序列;本原多项式 扩频通信由于其抗干扰、抗噪音、具有保密性、隐蔽性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的运用于移动电话、微波通信、遥测、监控等系统中。而这种通信方式的本质是利用伪随机编码对将要传送的信息数据进行调制,以实现频谱的扩展;在接收端再采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相关解调。所以伪随机码可以说是一个扩频通信系统的核心。常见的伪随机序列有m序列、GOLD序列、M序列、Walsh序列等。m序列由于容易产生,以及优良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被广泛的运用于扩频领域。 1m序列 m序列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图1是一个三级移位寄存器。 设它的起始状态为全“1”,那么输出端输出一个周期的序列为1 110 010。而三级移位寄存器能产生的最长周期为23-1=7,即这个移位寄存器是一个m序列发生器。并不是所有移位寄存器都可以产生m 序列,这跟线性反馈逻辑是直接相关的,找出能产生m序列的移位寄存器,对通信系统有重大意义。这项工作我们一般通过特征多项式

来完成。 2本原多项式 一般形式的n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如图2所示。 图2中Ci表示反馈线的连接状态,“1”表示接通,“0”表示断开。由此,可得表达式: Dn=C1Dn-1C2Dn-2…CnD0=CiDn-i 由此可定义一个与上式相对应的多项式:F(x)=Cixi,称之为特征多项式。而当此多项式满足下列条件时,称为本原多项式:F(x)是既约的;F(x)可整除xm+1,m=2n-1;F(x)不能整除xq+1,q <m。 只要找到本原多项式,就可以由它得到m序列发生器。所以求得一个本原多项式,或者判断一个特征多项式是否为本原多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移位寄存器的级数变得较高时,这样判断工作的计算量会变得非常大。由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Simulink仿真的形式,来判断本原多项式的方法,来简化这一过程。 3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设计一个根据特征多项式构建的移位寄存器,通过监测它的输出序列周期是否为最大周期,来判断是否为本原多项式。所以整个模型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移位寄存器,周期判断部分和波形显示部分。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具体的仿真过程。设有一个特征多项式为x9+x4+1,判断它是否为本原多项式。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学习目标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之前,首先应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本章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分类、功能和应用等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定义也不尽相同。从目前计算机网络现状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将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以通信线路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要更好地理解定义,应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首先,从数据处理能力方面来看,计算机既可以单机工作,也可以联网工作,并且计算机在联网工作时,网内的一台计算机不能强制性地控 制另一台计算机;其次,从计算机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计算机是独立的个体, 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 →网络协议:处于计算机网络的各台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网络规定,这样才能够实现各个计算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通信线路:计算机网络必须使用传输介质和互连设备将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其中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电波等,这些设备和传输 介质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线路。 →资源共享:处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任一计算机,都可以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共享给其他处于该网络中的计算机使用,这些被共享的资源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 和信息资源等。 提示: 用户透明性观点定义网络:使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来管理用户任务所需要

现代通信网络论文

现代通信网络论文名称:FTTH在中国最新进展与趋势

摘要: 光纤到家庭(FTTH)一直是光纤接入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技术方向,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运营商竞争的需要、对收入的追求,以及设备本身价格的下降,FTTH 出现可迅速发展的势头。文章综述了FTTH所走过的历程和最新进展,分析了FTTH 发展的主要解决方案,并对FTTH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FTTH 技术及最新研究进展出发,分析了国际上FTTH 的应用发展,阐述了我国发展需考虑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纤到家庭;宽带接入;光接入网 前言: 光纤到家庭(FTTH)是20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梦想和探索的技术方向,但由于成本、技术、需求等方面的障碍,至今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与发展。然而,这种局面最近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于政策上的扶持和技术本身的发展,在沉寂多年后,FTTH网再次成为热点,步入快速发展期。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网络建设计划不断推出,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很多有识之士把FTTH网(特别是光纤到家、光纤到驻地)视为光通信市场复苏的重要转折点。预计今后几年,FTTH网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1 、FTTH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 FTTH是光纤接入网发展的一种最终形式,光纤接入网(统称FTTx)以光网络单元(ONU) 的位置所在,分为FTTH、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驻地(FTTP)和光纤到路边(FTTC)等几种情况。光纤接入网的正式名称是光纤用户环路(FITL,Fiber in the loop),对于住宅或者建筑物来讲,用光纤连接用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光纤直接连接每个家庭或大楼;另一种是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用分光器把光信号进行分支,一根光纤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日本是世界上对FTTH最热衷的国家,在FTTH上一直非常领先,他们于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发布过覆盖全国的宏伟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计划,其中接入网主要采用FTTH.NTT曾经设想通过著名的π系统将广大用户接入,并期望在2000年实现光纤到家。但是,由于技术与经济的原因,日本的B-ISDN 计划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迟并被随后的E-Japan等计划所代替。尽管如此,日本在光接入网上的领先程度一直没有变化。

计算机通信网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通信网》学位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计算机通信网中,可以解决因数据帧丢失而造成的死锁问题的方法是( C ) A.设置缓冲区 B.发送端发完一帧后等待确认 C.设置定时器 D.使每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 2.关于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发送端可以连续地发送多帧 B.通过设置超时定时器解决帧丢失的情况 C.为减小开销,没有对帧进行编号 D.若接收到重复帧,直接丢弃,不做其他处理 3.X.25协议中,哪个控制通信用语是没有用到的? ( D ) A.REJ B.RR C.RNR . D.SREJ 4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 A.APPANET B.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 5.属于A类IP地址的是(D) A. 167.30.20.0 B. 223.0.10.3 C. 245.3.56.2 D. 60.8.234.0 6.采用子网划分后,IP地址的组成结构是(A) A.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B.子网号+网络号+主机号 C.网络号+主机号+子网号 D.主机号+网络号+子网号 7.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 B ) A.RIP B.ICMP C.BGP D.OSPF 8.在OSI/RM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什么( B ) A.第N+1层把从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 B.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9.下面关于网络互连设备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转发器和集线器 B.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网桥 C.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网桥,工作在网络层 D.路由器用来互联不同的网络,是网络层设备 10 . 关于MAC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 MAC是由软件设置的,子网中不要求唯一 B. MAC是为每个网卡设置的全球唯一的识别号 C. MAC相当于中断的识别号 D. MAC设置的目的是为了CPU可以找到自己的网卡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计算机通信网阶段作业全部正确答案图文稿

计算机通信网阶段作业全部正确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阶段作业二 一、多项选择题(共2道小题,共20.0分) 1.以下关于千兆位以太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千兆位以太网的标准是IEEE 802.3z标准 B.可提供1Gbit/s的基本带宽 C.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D.不支持全双工工作模式 2.(错误)TCPMIP是一个协议组,其中包括以下哪几个协议__ABC_。 A.TCP B.UDP C.IP D.OSI 3. 二、单项选择题(共8道小题,共80.0分) 1.对于多路访问协议,以下选项中,()是正确的 A.CSMA协议适用于时延大的场合 B.CSMA/CD协议是在CSMA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检测机制 C.CSMA/CD协议是在CSMA的基础上增加了冲突避免机制

2.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物理层 D.应用层 3. A.数据链路层 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 D.应用层 4.在Internet网中IP地址由______位二进制数组成。 A.16? B.24 C.32 D.64

5.域名系统DNS的作用是____。 A.存放主机域名 B.存放IP地址 C.存放邮件的地址表 D.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 6.有一台计算机它的IP地址为:,它的子网掩码为:,哪麽这个IP 的主机号是? 7. A.245 B.31.245 C.117 D.63 8.所对应的点分十进制为? A. B. C. D.

9.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寻址是通过___层协议实现的。 A.PMA B.LLC C.MAC D.PLS 10. 一、多项选择题(共2道小题,共20.0分) 1.VPN可分为哪几类() A.Access VPN B.Intranet VPN C.Internet VPN? D.Extranet VPN

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试卷

北京邮电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现代通信技术》期末考试试题(A) 试题一:(共35分) 1.(6分,每题1.5分)选择题:请在括号内填入你的选择。 (1)无论怎么设置子网掩码,IP地址为()的两台主机肯定不在同一个子网内。 a)46.15.6.1和46.100.6.150 b)128.255.150.1和128.255.5.253 c)129.46.200.5和129.46.200.95 (2)在Internet中,由主机名字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不涉及()。 a)ARP b)DNS c)RARP (3)如图所示,已知交换网络A由B、C两级交换网络构成,B交换网络的出线等于C 交换网络的入线。如果A的连接函数为δ(x2 x1 x0)= x0 x1 x2,C的连接函数为δ(x2 x1 x0)= x1 x0 x2,那么B的连接函数应当是()。 a)δ(x2 x1 x0)= x0 x1 x2 b)δ(x2 x1 x0)= x1 x2 x0 c)δ(x2 x1 x0)= x2 x0 x1 (4)已知A和B是两个TST型电话交换网络。A方案满足T接线器的容量为1024,S 接线器为16?16矩阵;B方案满足T接线器的容量为512,S接线器为32?32矩阵。在上述两种情况下,S接线器电子交叉矩阵的所有控制存储器需要的存储单元总数和每个存储单元至少需要的比特数的乘积M符合()。 a)M A>M B b)M A=M B

c)M A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IEEE80 2.3u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IEEE80 2.5 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与10.110.1 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 A、10.110.12.0 B、10.110.12.30 C、10.110.12.31 D、10.110.12.32 1.17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 B、255.255.255.128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24 1.18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C)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9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20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1.21255.255.255.224可能代表的是( C)。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22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论文:通信网的历史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论文:通信网的历史发展 学号: 姓名: 专业:通信工程

通信网的历史发展 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接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