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四字词语摘抄大全

史记四字词语摘抄

1、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2、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3、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4、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

6、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7、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8、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9、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12、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13、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14、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17、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18、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19、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22、捉襟见肘:见,同“现”。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23、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24、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27、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删去。)

28、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29、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32、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33、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4、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37、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3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39、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40、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42、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43、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44、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45、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47、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

48、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49、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50、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52、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53、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54、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55、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57、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58、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59、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60、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见异思迁: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62、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63、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64、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贬义词)

6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多用作贬义。

史记四字词语摘抄大全

史记四字词语摘抄 1、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2、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3、馨竹难书: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4、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 6、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7、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8、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9、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多用作贬义。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12、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13、管中窥豹: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14、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17、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18、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多用作贬义词。 19、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司马迁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太史记》。以下是史记好词好句摘抄,欢迎阅读史记好词1) 白虹贯日: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2) 变化有时:去就有序,变化有时。《史记秦始皇本纪》3) 拔剑论功: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4) 不绝如带: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史记袁盎晁》5) 败军之将: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6) 百金之士:百金之士十万。《史记冯唐列传》7) 不经之谈: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其语闳大不经。《史记孟子荀卿列传》8) 不可奈何: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史记淮南衡山列传》9) 不可胜计: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10) 不可胜言: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史记大宛列传》11) 北面称臣:君主宜郊迎,北面称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12) 鞭墓戮尸: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史记伍子胥列传》13) 白马素车: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史记秦始皇本纪》14) 本末相顺:本末相顺,终始相应。《史记礼书》15) 不名一钱:竟不

得名一钱,寄死人家。《史记佞幸列传》16) 变名易姓: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史记货殖列传》17) 避面尹邢: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与邢夫人,诏二人不得相见。尹夫人向武帝请求见邢夫人。相见后,尹夫人“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见《史记外戚世家》。1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19) 卑论侪俗: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史记游侠列传》20) 补漏订讹: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史记好句NO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NO2、其志不在小。NO3、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NO4、溪壑可盈,志欲无满。NO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NO6、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NO7、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NO8、楚虽三户,亡秦必楚。NO9、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NO10、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NO11、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NO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NO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NO1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NO1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NO16、迷而知返,得道不远。NO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NO18、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NO1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NO20、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四字词语摘抄大全

史记四字词语摘抄大全 《史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著作,由司马迁撰写,共分为十二卷,记录了从夏朝到汉朝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其中,四字词语是《史记》中常见的表达方式,简洁而有力,能够准确地概括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特点。以下是《史记》中的一些四字词语摘抄大全: 一、政治 1. 太平盛世:指太平繁荣的岁月。 2. 德才兼备:德行与才能兼具,指人品和能力都很出众。 3. 明察秋毫:形容人能够精确地观察到很微小的细节。 4. 令行禁止:指命令得到严格执行,不容违背。 5. 以德报怨:用仁义来回报仇恨,表示善恶有报。 二、军事 1. 以弱胜强:用弱小的力量击败强大的敌人。 2. 一鼓作气:在第一次鼓动中充分施加力量,决胜致败。 3.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指善于战斗的人无需夸口,只需取得胜利。 4. 兵不厌诈:战争中,对敌方进行欺骗,取得胜利。 5. 废寝忘食:形容人为某事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三、经济

1. 富国强兵:一个国家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2. 寸土必争:指在有限的领土上也要争夺每一寸土地。 3. 和平共赢:各方和睦相处,共同获益。 4. 进退有据:在行动中有充分的准备,有退路。 5. 货真价实:形容货物质量真实可靠,价值恰当。 四、文化 1. 以文乱武:国家治理以文化为主导而不采用武力。 2. 古为今用:借用古代的经验和教训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3. 文治武功:国家通过文化建设和军事力量维持治理国家。 4. 文如其人:人的文章可以反映出其为人的品质和性格。 5. 文章经典:指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传播和传承的文化作品。 五、人物 1. 苦心孤诣:表示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十分苦心。 2. 才高八斗: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 3. 精忠报国:指忠诚地为国家作出贡献。 4. 舍己为人:为了帮助他人或为了大众利益,牺牲自己的权益。 5. 志存高远:指一个人的志向或目标非常远大。 以上是《史记》中的一些常见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不仅能够恰当地概括人物和事件的特点,而且能够体现古代中国人的智

出自史记的四字成语

出自史记的四字成语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纪传体史书之一,由司马迁撰写于西汉初年。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瑰宝,史记不仅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 军事、社会、经济等重要事件和人物,还流传下来许多成语,成为我 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出自史记的四字成语,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故事和寓意。 1. 弄璋之喜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一段事迹,他曾经在璧城的璧台上弹琴,引来了周洪的嘲笑和讥讽。然而,孔子并没有因此恼怒,反而 非常镇静地回答:“我只是弄璋之喜,却不知其琴也。”这句话意指趣 味之余,未必有高深的琴艺,形容人对自己才能的深浅不计较,只以 欢乐为最。由此衍生出的成语“弄璋之喜”意指自娱自乐、喜悦无忧的 心情。 2. 肆意妄为 《史记·荆轲刺秦王》中有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记载。当时,秦王嬴政统治酷暴,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愤怒的荆轲决心刺杀秦王。在刺杀秦 王的过程中,荆轲以身殉国,表现出无畏和大无畏的精神。从此,人 们将荆轲舍己为国的精神称为“肆意妄为”,意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任意胡为。 3. 面面俱到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讲述了刘敬叔与孙通的故事。刘敬叔和孙通都非常聪明,思维敏捷。在进行辩论时,他们的思考非常全面,不 但能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回应,还能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做 到“精于辞令,辩于义理,面面俱到”。由此,人们把处理事务全面周到、考虑问题全面的能力称为“面面俱到”。 4. 言简意赅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与韩信的一段对话。当时,项羽问韩信:“若让你带兵作战,如何做好才可以?”韩信回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韩信几个简练的字句,道出了防御的策略。这种简洁而有 力的表达方式,使得韩信的回答既能明白传达自己的意思,又给人以 启示。因此,人们将这种言辞简练、意思明确的表达方式称为“言简意赅”。 5. 一分为二 《史记·纪年》中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的一段经历。当时,赵共主卂瑕被自家人杀害,夏昭王知道此事后,非常愤怒,下令将杀害赵共主 的人全家处死。然而,赵公主的妻子求情说:“我丈夫真的是天下最好 的人,他杀主不是恶意,而是应该为天下做贡献才对。”夏昭王听后感 到震惊,改变了主意,于是任命赵共主的儿子为赵国的新君。从此,“一分为二”成语就被广泛使用,表示将一个整体分为两部分,各自独 立存在。 通过对以上出自史记的四字成语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 历史智慧和见解。这些成语除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是

史记摘抄四字成语

史记摘抄四字成语 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下无双、海市蜃楼、卧薪尝胆、相见恨晚、破釜沉舟、国士 无双、随波逐流、负荆请罪、纸上谈兵、指鹿为马、高屋建瓴、四面楚歌、诸子百家、相 得益彰、多多益善、一飞冲天、完璧归赵、沐猴而冠、围魏救赵、韦编三绝、一诺千金、 毛遂自荐、运筹帷幄、睚眦必报、一鸣惊人、高楼大厦、门可罗雀、脱颖而出奇货可居、 不约而同、逐鹿中原、春秋笔法、约法三章、平步青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分庭抗礼、 荦荦大端、夜郎自大、所向披靡、声名狼藉、王侯将相、熙熙攘攘、劝百讽一、钟鸣鼎食、暗度陈仓、白虹贯日、首鼠两端、兔死狗烹、正襟危坐、靡靡之音、鸡鸣狗盗、危如累卵、期期艾艾、酒池肉林、萧规曹随、胯下之辱、一言九鼎前倨后恭、不寒而栗、百步穿杨、 刎颈之交、胶柱鼓瑟、歃血为盟、怒发冲冠、博闻强识、得意洋洋、强弩之末、抱薪救火、流言蜚语、鸿鹄之志、作壁上观、无可奈何、独当一面、身先士卒、因势利导、平易近人、侧目而视、周公吐哺、一饭千金、不遗余力、碌碌无为、死灰复燃、助纣为虐、孺子可教、三令五申、杀妻求将、屡见不鲜、利令智昏、一抔黄土、不赞一词、一意孤行、暴戾恣睢、短小精悍、彬彬有礼、无出其右、为民请命、秋毫无犯、相提并论、陈陈相因、民不聊生、因人成事、趾高气扬、善始善终、力能扛鼎、倒行逆施、三足鼎立、面如冠玉、弹丸之地、忠言逆耳、方枘圜凿、鸟尽弓藏、博闻强记、明珠暗投、对簿公堂、数见不鲜、风度翩翩、节衣缩食千变万化、深思熟虑、妇人之仁、如胶似漆、以貌取人、旁若无人、得意扬扬、 人心难测、肝脑涂地、沾沾自喜、擢发难数、恋恋不舍、不经之谈、怏怏不乐、积毁销骨、衣锦夜行、乐善好施、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杯盘狼藉、名不虚传、荒诞不经、便宜行事、一日千里、以暴易暴、青云直上、网开一面、心向往之、兼容并包、瞋目切齿、目不交睫、江东父老、劳苦功高、坐山观虎斗、深文周纳、捷足先登、唯唯连声、网开三面、熙来攘往、一败涂地、一去不复返、季布一诺、一狐之腋、鼎足而立、决胜千里、功高震主、丧 家之犬、虚左以待、价值连城、言人人殊、请自隗始、取而代之、改过自新、篝火狐鸣、 大逆不道、白头如新、以一当十、两败俱伤、日暮途穷。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卖骨(郭隗)讳疾忌医 (蔡桓公)卧薪尝胆(夫差)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 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愁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史记四字成语大全

史记四字成语大全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 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 (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 (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 (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 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 (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 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 成竹(文与可)。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 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 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 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 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 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 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 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南辕北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 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关于出自《史记》的成语大全

关于出自《史记》的成语大全 篇一 1、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依据兵书办,不知道... 2、面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3、如胶如漆:《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4、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真。” 5、坐上琴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7、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文君新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 9、美如冠玉:《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10、低回不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篇二 1、不赞一词:《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3、文君新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 4、相得益彰:《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史记里面的四字成语

史记里面的四字成语 《史记》中的四字成语非常丰富: 百二河山:形容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不可奈何:指没有办法。 必操胜券: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酒肉池林:形容穷奢极欲的生活。 左支右绌:指财源不顺,比喻为人或做事勉强应付,难以周全。 沐猴而冠:比喻外表装饰得很华丽但本质上没有价值。 鸟尽弓藏:指事成之后,用人之贤被抛弃。 一狐之腋:比喻珍贵的东西。 招摇过市: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奇货可居:指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能或物品为资本,获取巨大的利益。指鹿为马:指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先发制人:指做事抢先一步行动,占据主动或先机。 破釜沉舟:指为了达到目标而做出极端的决定,表示决心全力以赴。鸿门宴:指暗藏杀机的宴会或政治交易的场所。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指表面做一件事,实际想达到另一个目的。 毛遂自荐:指自己推荐自己承担某项任务或工作。 一知半解:指对事物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只了解一些皮毛。

纸上谈兵:指只在书本上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一字千金:形容文字或书法的价值极高。 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整归还。 奇货可居:指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能或物品为资本,获取巨大的利益。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显露出来。等等。以上是部分出自《史记》的成语,仅供参考。 焚书坑儒:指秦始皇焚毁书籍和坑杀儒生的历史事件。 约法三章:指订立简单的法律条款,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故意做出一种姿态,以掩盖真实的意图。 运筹帷幄:指在帐篷里制定作战计划,也比喻拟定处理事情的策略。高屋建瓴:指在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或指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鸟尽弓藏:指事成之后,用人之贤被抛弃。 招摇过市: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苦心钻研。 鸿鹄之志:指远大的志向。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一败涂地:形容惨败后的狼狈景象。 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整归还。 负荆请罪:指主动向人认错赔罪。 背水一战:形容在绝对危险的条件下,拼死一战。 萧规曹随:形容按照先前的规定或制度办事,墨守成规。

史记好词摘抄大全_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史记好词摘抄大全_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史记好词摘抄大全相关内容。 史记好词摘抄精选 1)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 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 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4) 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5) 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6) 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 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10) 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1) 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2) 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3) 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

纪》 14) 案甲休兵: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史记•淮阴侯列传》 15) 按辔徐行: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6) 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记•秦始皇本纪》 17) 必操胜券: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世家》 18) 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史记•龟策列传》 19) 不得要领: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史记•大宛列传》 20) 百二河山: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史记•高祖本纪》 21) 百二山河: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史记•高祖本纪》 22) 变风易俗: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3) 不甘后人: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4) 悲歌击筑: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25) 悲歌慷慨: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史记•项羽本纪》 26) 变古乱常:晁错为家令时,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 27) 兵贵先声: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28) 变故易常: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史记•逸周书》

史记中的好词摘抄3篇

史记中的好词摘抄3篇 史记中的好词摘抄1 1、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4、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5、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6、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兵挫地削:疏屈*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

五宗世家》 10、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1、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2、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3、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4、案甲休兵: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史记淮阴侯列传》 15、按辔徐行: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6、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记秦始皇本纪》 17、必操胜券: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世家》 18、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史记龟策列传》 19、不得要领: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史记大宛列传》 20、百二河山: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

史记里的成语

史记里的成语 《史记》,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它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书中的许多典故成语、警句格言,广为流传。这里为大家精选了20个出自《史记》的成语,带你看看成语背后的故事。 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解释:是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2. 韦编三绝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后来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3. 酒池肉林

解释: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生活糜烂,他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 出处:《史记·殷本纪》:“大冣乐戏于沙丘,(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4. 网开一面 解释: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5. 一字千金 解释: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6. 一饭千金 解释:韩信未得志时,曾受到漂母赠饭数十日。后来,韩信显贵后,赠漂母千金为谢。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史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史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好词 1、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4、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5、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6、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10、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1、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2、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3、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4、案甲休兵: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史记淮阴侯列传》 15、按辔徐行: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6、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记秦始皇本纪》 17、必操胜券: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世家》 18、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史记龟策列传》 19、不得要领: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史记大宛列传》 20、百二河山: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史记高祖本纪》 21、百二山河: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史记高祖本纪》 22、变风易俗: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3、不甘后人: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4、悲歌击筑: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史记刺客列传》 25、悲歌慷慨: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史记项羽本纪》 26、变古乱常:晁错为家令时,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 27、兵贵先声: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28、变故易常: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史记逸周书》 29、杯羹之让: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史记项羽本纪》 30、不寒而栗: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史记酷吏列传》 31、白虹贯日: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32、变化有时:去就有序,变化有时。《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篇1 1.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7.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8.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9.其志不在小。 10.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13.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4.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1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6.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1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18.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好词好句摘抄篇2 1)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2) 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3) 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

4) 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5) 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6) 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 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 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10) 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1) 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2) 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3) 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4) 案甲休兵: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史记淮阴侯列传》 15) 按辔徐行: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6) 安土息民:安土息民,以待其敝。《史记秦始皇本纪》 17) 必操胜券: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世家》 18) 不成三瓦: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室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史记龟策列传》 19) 不得要领: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史记大宛列传》 20) 百二河山: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

出自史记的四字成语

出自史记的四字成语 约法三章 法:法律。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定出三条简单法令。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玉器。赵:指战国时的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戴上帽子扮人。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实际并不像。 破釜沉舟 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锅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不再回来(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运筹帷幄 《汉书·高帝纪》:“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因以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纸上谈兵 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先发制人 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四面楚歌 楚:古代楚国。四周都是楚人的歌声。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陷入绝境。 多多益善 不嫌多,越多越好。 图穷匕见 图:地图。穷:尽。见:同“现”,显露。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终于露出了真相或来意。也作“图穷匕首见”。 怒发冲冠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招摇过市 指故意在众人面前虚张声势,炫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拔山扛鼎 扛:举起。鼎:古代用来烹饪的器皿,为青铜所制。形容力大无比。也作“拔山举鼎”。 网开一面 本作网开三面。《史记·殷本纪》记载,汤走到野外,看见打猎的人,四面都张满了网。并且祷告说,天下四方的鸟兽,都到我的网里来。

汤说,这样一来,就把鸟兽都搞光了。于是把网收起了三面给鸟兽留下一条生路。现多比喻从宽处理罪犯... 围魏救赵 指袭击敌人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夜郎自大 夜郎:汉代时西南部的一个王国。比喻妄自尊大。[近]自命不凡。[反]妄自菲薄。 脱颖而出 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门可罗雀 罗雀:张网捕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抱薪救火 比喻因为方法错误,虽然有心解决问题,结果却使问题更加严重。 后来居上 居:处在。原表示用人不当,不满于资历浅的人反居资格老的人之上。现多用来称赞后来的人或物超过了先前的。也作“后来处上”、“后来者居上”。 拔山盖世 拔山:把山拔起来。形容勇猛无敌。 百步穿杨 杨:杨树,这里指杨柳叶。能在百步之外射中选定的杨柳叶。形容射击的技术高超。

描写史记词语

描写史记词语著名的有: 轩辕天子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史记中的好词好句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史记中的好词好句史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 赤身裸体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风止雨停晴空万里随风飘荡得意洋洋若无其事和和气气野心勃勃兴高采烈百发百中拈弓搭箭兴风作浪作威作福荒淫奢侈勃然大怒同归于尽富丽堂皇眉开眼笑昏庸残暴不约而同惨无人道大逆不道势如破竹土崩瓦解沸沸扬扬披肝沥胆顾全大局蠢蠢欲动满不在乎敲诈勒索忍无可忍千方百计闷闷不乐惊慌失措落花流水拈弓搭箭合情合理胸有成竹张牙舞爪摩拳擦掌耀武扬威奋勇当先雄心勃勃乘胜追击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恍然大悟风马牛不相及兵强马壮趾高气扬指手划脚七零八落天罗地网无可奈何全军覆没窝窝囊囊心甘情愿赶尽杀绝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垂头丧气莫名其妙寡不敌众浩浩荡荡一败涂地咬牙切齿睡眼蒙胧不计其数随波逐流忧国忧民完璧归赵同心协力纸上谈兵毛遂自荐豪言壮语仗势欺人三番五次如梦初醒推三阻四手忙脚乱六神无主稀里哗啦排山倒海晕头转向死心塌地势孤力单举世闻名恭恭敬敬不计其数怨声载道同心协力震天动地横冲直撞安居乐业劳苦功高剑拔弩张举世无双咬牙切齿大失所望重重叠叠愁眉不展闷闷不乐马不停蹄密密麻麻里应外合直言不讳无拘无束提心吊胆愤愤不平赞不绝口雄心勃勃信以为真寡不敌众将功赎罪勃然大怒走投无路虚张声势先发制人土崩瓦解怒气冲冲 好句好段: 1、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2、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