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氢沸点来历计算

液氢沸点来历计算
液氢沸点来历计算

液氢沸点来历的计算

摘要:本文中,笔者对氢元素由液态转为气态的临界状态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液氢沸点,并指出,液氢状态时原子之间是由磁场力吸引在一起。

关键词:原子结团玻尔模型磁场势能液氢原子分离右边原子

中图分类号:0571.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8-0199-01

1 初步分析

笔者实验测得,氢元素的沸点是零下252.77度,转化成热力学温度,是:

t=20.36开(1)

对于这个数据,它的来历是怎么回事,或者说为什么氢的沸点是这么多,我们可由微观结构和运动算出来。以下,我们就推导这一过程。

从逻辑上推断,氢原子呈电中性,而液氢原子是聚合在一起的,因而,液氢原子之间不可能靠电场力而吸引。但是,液氢原子之间是有磁场力的,它们可由磁场力结合。

因为根据玻尔氢原子模型,电子在绕核运动,其存在电流i,且i=e/t。其中e 是元电量,t是周期。这个电流要产生磁场,因而两氢原子之间会发生磁力作用。我们又知道,两块磁铁靠近作用,总会转到吸引状态,且是最大吸引状态,因此,两氢原子也一样,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修订稿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熔点、沸点、凝固点与压强的关系原因分析 一、熔点、沸点、凝固点 1、凝固点 点是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液-固共存温度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凝固 2、沸点 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与此压力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现象。 液体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浓度高,沸点高,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几种不同液体的沸点/(在下) 液态铁:2750 液态铅:1740 (汞):357 亚麻仁油:287 食用油:约250 :218 煤油:150 :111 :100 :78 :35 液态氨:-33 液态氧:-183 液态氮:-196 液态氢:-253 液态氦: 所谓沸点是针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腾时的温度。 液体开始沸腾时的温度。沸点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低,沸点也低。 沸点:发生沸腾时的;即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当液体沸腾时,在其内部所形成的气泡中的饱和蒸汽压必须与外界施予的压强相等,气泡才有可能长大并上升,所以,沸点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强的温度。液体的沸点跟外部压强有关。当液体所受的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例如,里的蒸汽压强,约有几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又如,在高山上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这是由于大

设计实验—沸点升高法测定苯甲酸的摩尔质量(个人设计)

设计性实验 实验9 沸点升高法测定苯甲酸的摩尔质量 Ⅰ.目的要求 一、了解沸点升高法测定非挥发性溶质摩尔质量的方法和原理; 二、掌握苯甲酸乙醇溶液沸点的测定方法; 三、进一步熟悉沸点仪的使用方法 Ⅱ.基本原理 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根据Raoult 定律,在定温时当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溶质时,溶液的蒸汽压总是比纯溶剂低,所以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高。沸点升高是稀溶液依数性的一种表现。如果已知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k b ,并测得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值?T b ,以及溶剂和溶质的质量m A ,m B ,则溶质的摩尔质量由下式求得:b b B T A m B m k M ?= )() ( 其中:b T T T ?=-溶液乙醇 Ⅲ.仪器和试剂 沸点测定仪,调压变压器,电热丝,温差计,50.00ml 移液管,压片机,冷凝管,无水乙醇(分析纯),苯甲酸(分析纯) Ⅳ.实验步骤 一、安装沸点仪 参照Ⅱ-5-2所示,将已洗净、干燥的沸点仪安装好。检查带有温差计的软木塞是否塞紧。电热丝要靠近烧瓶底部的中心。温差计要泡在液面下,但不要碰到烧瓶和电热丝。 二、沸点的测定 1、乙醇沸点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无水乙醇50.00ml 加入沸点仪中,根据情况适当调节温差计热电偶和电热丝高度。电热丝和温差计都要泡在液面下。打开冷却水,接通电源。用调压变压器由零开始逐渐加大电压,使溶液缓慢加热。液体沸腾,温差计读数稳定后读数,切断电源,让液体冷却至室温。 2、苯甲酸乙醇溶液沸点的测定

将沸点仪中的乙醇冷却至室温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约2.4g 苯甲酸加入(先粗称,压片后再精称),按照乙醇沸点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沸点。再按照此法分两次加入(每次精确称取约2.4g )苯甲酸,测定溶液沸点。得到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沸点。 Ⅴ.数据记录及处理 要求:1、根据三个不同浓度苯甲酸溶液的b T ?,求出三个M 苯甲酸,取平均值M 苯甲酸 2、根据M 苯甲酸理论值,求出相对误差 提示:乙醇(分析纯)的密度0.789/g ml ρ=乙醇,沸点升高常数 11.19b k K m o l k g -=??。 实验注意事项: 1、电热丝一定要浸没在液体里; 2、温差计的热电偶不要碰到烧瓶和电热丝; 3、加热时,电压要由小到大,使液体缓慢升温。 1.此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溶质相对分子质量 2.此实验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什么?使用的主要测量仪器是什么? 温度 数字式温度计 3.使用电热丝加热时要注意什么?读取沸点温度时应注意什么?测完一个溶液后在测下一个溶液时,需要将沸点仪底部冷却,这时要切记的是什么? 电阻丝不能露出液面,一定要被待测液体浸没,通过电流不能太大,只要能使待测液体沸腾即可。一定要使体系达到气液平衡,即温度读数恒定不变。停止通电。 4.此实验选用的溶剂是什么? 随着测量溶液浓度的增大,沸点升高值发生什么变化? 乙醇, b b B T k m ?= () ()B B m B m m A M = 沸点升高值增大 5.沸点升高值如何计算?根据沸点升高值如何计算苯甲酸的摩尔质量? b T T T ?=-溶液乙醇 b b B T A m B m k M ?= )()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原理,了解蒸馏及沸点测定的意义; 2.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操作及沸点的测定。 二、原理及意义 (一)蒸馏 1.原理:蒸馏是将液态有机物加热到沸腾状态,使该液体变成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从而使两种沸点不同的组分得到分离。 2.意义: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在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是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沸点的测定(重点) 1.沸点的定义:当温度不断升高时,液体的蒸汽压也随着增大,当等于外界大气压时,即有大量的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的沸点。 2.沸程:蒸馏时接液管开始滴下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为初馏温度;蒸馏接近完毕时的温度为末馏温度,两个温度之差为沸程。 3.原理:纯液态有机物的沸程很小,仅0.5~1.5℃,若有杂质时则沸点有所变化,沸程增大,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测出其沸程,则可定性判断液态有面物的纯度。 4.意义:根据被测有机物沸程的大小,定性鉴定液态有机物的纯度。 三、操作步骤(重点) (一)蒸馏 1.安装蒸馏装置 (1)由气化、冷凝、接收三大部分组成。 装置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和接受瓶。 (2)安装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要求:平稳,各装置处于同一平面,蒸馏烧瓶的支管与冷凝管应在同 一直线上。 (3)注意温度计的安装位置

2.投料 加入25ml丙酮和25ml水到蒸馏烧瓶中 注意:加入2~3粒沸石,如忘加沸石,应先停止加热,冷却后再补加。 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加热时由孔中排出的气泡成为沸腾中心,防止爆沸。 3.检查气密性,开始蒸馏 注意观察温度变化,控制蒸馏速度为1~2滴/秒。 4.每隔30秒记录一次温度数据,直至液体快蒸干。 5.数据处理:(1)记录初馏温度t 1与末馏温度t 2 ,并计算沸程(t 2 -t 1 ); (2)根据所记录的数据绘制沸程曲线图,横坐标为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勿以秒为单位),纵坐标为温度(纵坐标注意选取适当的温度范围,以使图形直观漂亮); (3)回收酒精,计算回收率。 (二)沸点的测定 按蒸馏的操作进行。注意加12ml丙酮。 记录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t 1,接近完毕时的温度t 2 ,则丙酮的沸点为(t 2 – t 1 ):______。 四、注意事项(重点) 1.牢记安装和拆除时的顺序,整套装置要处于同一平面; 2.别忘记在加热前加入沸石,操作时注意观察。 3.安装装置时,注意烧瓶不可抵住电热罩,以免烧瓶受热膨胀引起爆裂; 4.连接接头操作:两手力矩尽可能短,即两手距离接头处尽可能近,以免力矩大引起玻璃破裂;接头处沾水润湿后,易操作;受热后,接头不易拆卸,可剪断后再拆卸。 5.就近选用水龙头 6.开水龙头时注意不要开得太猛太大; 7.先开水后开电,先断电后断水。

沸点升高法测定苯甲酸的摩尔质量

设计实验 沸点升高法测定苯甲酸的摩尔质量 Ⅰ.目的要求 一、了解沸点升高法测定非挥发性溶质摩尔质量的方法和原理; 二、掌握苯甲酸乙醇溶液沸点的测定方法; 三、进一步熟悉沸点仪的使用方法 Ⅱ.基本原理 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根据Raoult 定律,在定温时当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溶质时,溶液的蒸汽压总是比纯溶剂低,所以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高。沸点升高是稀溶液依数性的一种表现。如果已知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b k ,并测得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值b T ?,以及溶剂 和溶质的质量m A ,m B ,则溶质的摩尔质量由下式求得: 其中b T T T ?=-溶液乙醇。 Ⅲ.仪器和试剂 沸点测定仪,调压变压器,电热丝,温差计,50.00ml 移液管,压片机,冷凝管,无水乙醇(分析纯),苯甲酸(分析纯)。 Ⅳ.实验步骤 一、安装沸点仪 参照Ⅱ-5-2所示,将已洗净、干燥的沸点仪安装好。检查带有温差计的软木塞是否塞紧。电热丝要靠近烧瓶底部的中心。温差计要泡在液面下,但不要碰到烧瓶和电热丝。 二、沸点的测定 1、乙醇沸点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无水乙醇50.00ml 加入沸点仪中,根据情况适当调节温差计热电偶和电热丝高度。电热丝和温差计都要泡在液面下。打开冷却水,接通电源。用调压变压器由零开始逐渐加大电压,使溶液缓慢加热。液体沸腾,温差计读数稳定后读数,切断电源,让液体冷却至室温。 2、苯甲酸乙醇溶液沸点的测定 将沸点仪中的乙醇冷却至室温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约2.4g 苯甲酸加入(先粗称,压片后再精称),按照乙醇沸点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沸点。再按照此法分两次加入(每次精确称取约2.4g )苯甲酸,测定溶液沸点。得到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沸点。 Ⅴ.数据记录及处理 50.00ml 溶剂 苯甲酸质量 0 m1 m1+m2 m1+m2+m3 T b /℃ m 苯甲酸/g M/g.mol -1 M A b B b B m T m k M ??=

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

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2009-12-13 08:07:43| 分类:工作|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ztx_heart的常用有机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012528745.html,/data/2006/0831/article_770.htm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

MVR蒸发含盐有机废水过程中沸点升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2528745.html, MVR蒸发含盐有机废水过程中沸点升高研究 作者:仲涛张东洋沈光波肖华明倪伟泓夏江兵 来源:《当代化工》2016年第06期 摘要:在MVR系统设计中料液的沸点升高作为一项关键数据来进行操作。沸点升高直接关系着各效的料液质量浓度的分配及蒸发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对含盐有机废水蒸发过程中沸点升高及在不同的蒸发温度下浓缩相同倍数时沸点升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倍数的增加料液的沸点升高逐渐增加,而且随着系统蒸发温度的升高溶液的沸点升高也在逐渐增加。 关键词:含盐有机废水;MVR设计;沸点升高;蒸发温度 中图分类号:X 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6)06-1123-03 MVR是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简称,是用蒸发系统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及其能量,经蒸汽压缩机压缩做功,提升二次蒸汽的热焓值,经过加热的蒸汽再次用来蒸发系统的物料,产生冷凝水循环预热物料。如此循环向蒸发系统提供热能[1]。MVR相较于传统的多效蒸发,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技术,相比传统工艺大大降低了碳排放,使经济发展更环保更绿色[2]。由于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蒸发操作,从而可以对热敏 性的物料进行低温蒸发,有利于保护产品本身的稳定性。 本文讨论了在不同蒸发压力条件下浓缩到相同倍数的物料沸点升高的变化,并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验证实验的准确性。溶液的沸点升高主要与溶液的类别、组成及操作压力有关,一般由实验测定。有时蒸发操作在加压或减压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求出各种组分的容易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升高,当缺乏实验数据时,可以用下式先估算出沸点升高值, 即?′=f?a′ 式中:?a′—常压下由于蒸发压力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即温度差损失); ?′—操作压力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沸点升高,℃; f—校正系数量纲为1,其经验计算式为: f=0.0162(T′+273)2/r′ T′—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温度,℃;

沸点计算相关工具软件

沸点计算相关工具软件 初学有机化学时,实验教材附录中有张沸点与压力关系的经验图,用尺子连线找交叉点,估计化合物在某压力下的沸点值。后来才知道出处是Science of petroleum,Vol.II.p.1281(1938)。尽管方便,但是不怎么准确。 某日发现小木虫有个叫“减压蒸馏沸点查询.exe”的flash,用起来还顺手。 之后通过网络检索找到CCEBBS上挂有Vapour pressure applet的在线查询页面,使用非常方便。不过需要使用者在电脑中预先安装JRE。 这个名为Vapour pressure applet的java程序,源于Goodman小组。程序特点如下: ?蓝色- 水蒸汽压力曲线 ?黄色- 用Trouton规则计算的蒸汽压曲线 ?灰色- 甲烷蒸汽压曲线 ?绿色- 用Trouton-Hildebrand-Everett规则计算的蒸汽压曲线,最为准确两种使用方法: (1) 在左上方输入初始压力、及该压力下的沸点,用鼠标点击曲线。 (2) 在左上方输入初始压力,及该压力下的沸点,在右下方输入压力或沸点,然 后按计算按钮 让人高兴的,有人将页面程序提取出来了,只需安装Java虚拟机就行了。 顺藤摸瓜深度检索后发现原来这个Goodman小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原文如下: Trouton's rule ( F. Trouton. Nature 1883, 27, 292.) states that the entropy of vaporisation has almost the same value for many different liquids. Starting from this rule, and a liquid's boiling point at a particular pressure, the boiling point at any other pressure can be estimated. The yellow line on the applet shows the result of this calculation. Some common substances deviate from Trouton's rule. Water and

高考化学溶沸点比较

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 ①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原子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NaCl>NaBr>NaI。晶体的问题: 我们所常用的物质分为金属晶体(所有金属都是,例如铁、铜、镁、锌等)、原子晶体(金刚石、金刚沙等)、离子晶体(氯化钠、氯化铯等)、分子晶体(干冰等)、混合型晶体又叫过渡型晶体(石墨等),还有人造晶体,总之,晶体从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具有几何形状的固体,对光有拆射率,例如红宝石、蓝宝石、硫酸铜晶体、纯金属有光泽所以金属是晶体、雪花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所以雪花是分子晶体,单质碘有金属光泽所以单质碘是分子晶体,有很多的晶体的颗粒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它的几何形状,但仍是晶体,例如白沙糖,很小很小的颗粒,但它是分子晶体,我们常用的食盐,晶体颗粒很小,但它是离子晶体。还要指明的是有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一但隆温到它成固体时它是晶体了,例如二氧化碳就是这

液体沸点与海拔高度关系式的推导

液体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的推导 【引理】大气压强P与海拔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P0是标准大气压, M是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R是气体常数,T是大气的平均温度。 证:取底面积为S的竖直空气柱进行研究,如图。 考虑空气柱中高度为h ,厚度为dh 的一层空气。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可得,这层空气的空气 分子数 n(h) = P(h)V RT -=P(h)S RT -dh 这层空气的重力 G(h) = Mg·n(h)=MgS·P(h)RT -dh 所以,在这层空气之上的大气层的总重 G = ∫h +∞ G(h) dh =∫h +∞MgS·P(h)RT -dh 这层空气所受到的上层大气的压力,等于上层大气的重力: S·P(h) = G S·P(h) = ∫h +∞MgS·P(h)RT -dh 等号两端对h 求导得 S dP dh -= -MgS·P(h)RT -约去S并分离变量: P(h)-dP Mg RT --dh =积分: ln(CP) = -Mgh RT -P = 1C -exp(Mgh RT --)由于当h = 0时的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所以P(0) = P 。0C = 易得P 0-1 exp(Mgh RT --)P 0 P(h) =

所以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 exp(Mgh RT --)P 0P(h) = 引理证毕 下面推导液体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 根据Clausius-Clapeyron 方程式,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T 之间的关系为 ln P`P - = △vap H m θ-R ()T`-1T -1-其中△vap H m θ是液体的摩尔蒸发潜热。 若令T`等于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P 下的沸点 T ,则有θ0 ln P P - = △vap H m θ-R ()T -1T -1-θ0P = P 0exp []△vap H m θ-R ()T -1T -1-θ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等于海拔h处的大气压时,液体就会沸腾。由引理,海拔h处的大气压为 exp(Mgh RT --)P 0P = ......① ......②由①、②液体沸腾的条件为 exp(Mgh RT --) = P 0P 0exp [] △vap H m θ-R ()T -1T -1-θ经整理得 T(h) = T -1θ+Mgh T -△vap H m θ-10上式将大气平均温度加上了下标0,以便与液体沸点T 加以区分。 ③即为液体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引申】将③式等号两边对h求导得 dT dh - - T -△vap H m θT θMg T -△vap H m θT θMg + h - =() 2000一般说来,T 0与T θ为同一数量级,△vap H m θ为104数量级,mg为10-1 数量级。因此,......③

沸点测定(精)

熔点、沸点测定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熔点、沸点测定的原理和意义。 2.掌握测定熔点、沸点的操作技术 二、预习内容 1.熔点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2.沸点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3.b形管、熔点管、酒精灯的使用。 4.熔点管装填固体。 三、基本操作 1.酒精灯的使用。 2.b形管的使用。 3.熔点管的使用。 4.温度计读数。 5.熔点管中装填固体样品。 四、实验原理 1、熔点的测定 化合物的熔点是指在常压下该物质的固—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但通常把晶体物质受热后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时的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熔点。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在一定的外压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若混有杂质则熔点有明确变化,不但熔点距扩大,而且熔点也往往下降。因此,熔点是晶体化合物纯度的重要指标。有机化合物熔点一般不超过350℃,较易测定,故可借测定熔点来鉴别未知有机物和判断有机物的纯度。 在鉴定某未知物时,如测得其熔点和某已知物的熔点相同或相近时,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还需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的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此种混合熔点试验,是检验两种熔点相同或相近的有机物是否为同一物质的最简便方法。 熔点装置图: 2、沸点的测定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当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

判断有机物熔点沸点的规律

有机物熔沸点规律 中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强,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但对于其物理性质总觉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其实有机物的熔、沸点高低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有机物的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取决于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结构(有无H键、有无极性基团、饱和程度)、分子量等有关。主要分为下面四个情况: 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所以有机物中的同系物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在通常状况下分子中含四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是气体,含四个碳原子以上的是液体,含更多碳原子的是固体。 2.分子式相同时,直键分子间的作用力要比带支键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支键越多,排列越不规则,分子间作用力越小。如: 分子间作用力: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沸点: 30.07℃>27.9℃>9.5℃ 3.分子中元素种类和碳原子个数相同时,分子中有不饱和键的物质熔、沸点要低些。 如: C2H6 C2H4 硬脂酸油酸 熔点:-88.63℃>-103.7℃ 69.5℃>14.0℃ 4.分子量相近时,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大于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中极性基团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如: 分子间作用力:C2H5OH>CH3OCH3 C2H5Cl>CH3CH2CH3 沸点: 78.5℃>34.51℃ 12.27℃>0.5℃ 苯同系物看取代基位置 相同的取代物,邻位>间位>对位 如: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这些分子看作一个球体,这三种分子的体积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也增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减小,熔沸点就降低。因此它们的沸点依次降低。 分子量相同看分子极性

压强与沸点关系

压强与沸点关系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压强沸点关系实验仪; 2、测定在压强小于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强和沸点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压力下的液体在其所占液体容积内自由运动,少数分子由于速率较大,从而可以克服液体表面张力进入气象空间,这种现象就称为蒸发。蒸发是一种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若对液体加热则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繁,液体受热使空气溶解度降低,内部产生气泡,液体会向气泡空间蒸发,当液体分子向气象空间的汽化速度与气体分子回到液体中的凝结速度相等时,汽化和凝结过程仍在不断进行,但总的结果使状态不再改变。这种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液体上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对应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当蒸汽压力达到饱和压力时,继续加热,气泡增大,上升到液面破裂,释放蒸汽,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沸腾是一种同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只有液体温度达到外界压力所对应的沸点温度时才能发生。 沸点温度随外界压强而变化,水的沸点T(C)随压强P的变化的经验关系式为T=100+0.0367(P-1.01310)-0.0023(P-1.01310) 其中压强P的单位取Pa。在一个密闭的装有水的空间内,当散失的热量远远小于从外界获取的热量,并达到沸腾时,如果改变水蒸气的压强则水的沸点也随之改变,饱和蒸汽压与沸点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552 三、实验仪器 压强与沸点关系实验仪外形见图1。整个仪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为稳压器,它的主要工作原理: 当P P

0时,由于稳压器(稳压调节阀开启)内外压强存在压强差ΔP,使得稳压器内稳压气囊紧贴,真空蒸汽发生器中水蒸气无法通过稳压器,此时P会慢慢增大,由于回路内空间减小(真空蒸汽发生器被封),真空度增加,P 0相应的会减小,待稳压器内ΔP=0时(内外压强趋向一致)稳压气囊恢复正常状态;当P P 0时稳压气囊鼓起来,同时P会慢慢减小,P 0会慢慢增大,稳压器内外压强存在压强差ΔP,经过一段时间ΔP=0时压强稳定,稳压气囊恢复正常状态。稳压器就是通过稳压气囊的伸缩或扩张调节真空蒸汽发生器内水蒸气压,使其中的压强通过一段时间可以趋向稳定。由于此种稳压器的ΔP/P 0有±0.3%的稳定性,因此饱和水蒸气压强会在某一相对稳定数值处有小幅度的波动。 利用机械泵可对一个密闭空间(回路)抽气,使真空蒸汽发生器内为负压(真空度可达 0.08 MPa),通过调节“压强调节”阀的可变范围(阀泄漏量的大小),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任意的保持蒸气压的稳定,并调节“稳压调节”阀(使阀处于开启状态),在“压强调节”阀处于某一固定状态不变时,经过一段时间,稳压器将使真空蒸汽发生器压强达到某一相对稳定的数值不变。此时观察温度显示窗口,若温度显示相对稳定,则该温度就为此压强下饱和水蒸气的沸点压强。将真空度和对应的温度记录下来,通过计算或与标准“压强沸点关系曲线”对比,即可验证水的压强与沸点的变化规律。图1仪器外形图 压强与沸点关系实验仪结构如图2,当真空泵工作对真空蒸汽发生器进行抽气时,调整“压强调节阀”,经过一段时间,使真空蒸汽发生器内保持一定的气压(此时稳压调节阀应处于全关闭),真空表上也显示某一相对稳定的压强读数,经过一段时间,真空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处于沸腾时,温度显示窗口显示的温度也相对稳定,每改变真空蒸汽发生器内的气压,必将改变其内部水沸点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与水处的压强必将一一对应。通过本实验可验证水的压强与沸点的变化规律。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方法

物质熔沸点大小的比较 方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 陕西吴亚南主编 物质熔沸点的大小比较通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而关于物质熔沸点的大小比较方法介绍的却又较少,且不集中。现将有关规律一并总结如下。 一、先将物质分类:从物质的晶体类型上一般分为分子晶 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不同物质类别 熔沸点的比较方法不同。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 子晶体﹥分子晶体 1、对于分子晶体: a、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 强其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 CH4﹤C2H6 ﹤C3H8﹤C4H10 b、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时熔沸点陡然增高。如:H2O ﹥H2Te﹥H2Se﹥H2S(能形成氢键的元素有N,O,F) c、当形成分子内氢键时熔沸点降低。如:邻羟基甲 苯的熔沸点低于对羟基甲苯 d、对于烃类物质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低。 e、都能形成氢键时要比氢键的数目和强弱。如: H2O﹥NH3﹥HF

f、组成和结构不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 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如:CO﹥N2;CH3OH﹥C2H6 g、芳香烃中临﹥间﹥对 2、对于离子晶体:a、要看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 荷的多少,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离子 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NaCl﹤ MgCl2< MgO 3、原子晶体:要看原子半径的大小,原子半径越小作用 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如:金刚石﹥二氧化硅﹥碳化 硅﹥单晶硅 4、金属晶体:比金属离子的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 少。如Na﹤Mg﹤Al 二、也可从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去分析。 常温常压下固体﹥液体﹥气体(熔沸点)如:碘单质﹥水﹥硫化氢 三、易液化的气体沸点较高。 四、注意: 1、熔点高不一定沸点也高。如I2和Hg 2、MgO和Al2O3由于晶格类型不同,氧化镁的熔沸点 高于氧化铝。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3.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蒸馏的原理与意义。 2. 初步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与操作。 二、沸点和蒸馏的意义、测定方法 沸点是指液体的表面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纯净液体受热时,其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当达到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就是该液体物质的沸点。由于外界压力对物质的沸点影响很大,所以通常把液体在101. 325kPa下测得的沸腾温度定义为该液体物质的沸点。 在一定压力下,纯净液体物质的沸点是固定的,沸程较小(0.5~l℃)。如果含有杂质,沸点就会发生变化,沸程也会增大。所以,一般可通过测定沸点来检验液体有机物的纯度。但须注意,并非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就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有时某些共沸混合物也具有固定的沸点。沸点是液体有机物的特性常数,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1. 常量法测定液体有机物的沸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616—88《化学试剂沸点测定通用方法》规定了液体有机试剂沸点测定的通用方法,适用于受热易分解、氧化的液体有机试剂的沸点测定。 将盛有待测液体的试管由三口烧瓶的中口放入瓶中距瓶底2.5 cm处,用侧面开口橡胶塞将其固定住。烧瓶内盛放浴液,其液面应略高出试管中待测试样的液面。将一支分度值为0.1℃的测量温度计通过侧面开口胶塞固定在试管中距试样液面约2 cm处,测量温度计的露颈部分与一支辅助温度计用小橡胶圈套在一起。三口烧瓶的一侧口可放人一支测浴液的温度计,另一侧口用塞子塞上。这种装置测得的沸点经温度、压力、纬度和露颈校正后,准确度较高,主要用于精密度要求较高的实验中。

图3-1沸点测定装置 1三口烧瓶;2试管;3,4胶塞;5测量温度计; 6辅助温度计;7侧孔;8温度计 2. 微量法测定液体有机物的沸点 图3-2微量法测定沸点 沸点(微量法)测定装置沸点测定装置无论是主要仪器的装配还是热载体的选择都与熔点测定装置相同。所不同的是测熔点用的毛细管被沸点管所取代。沸点管有内外两管。内管是长4~6 cm,一端封闭、内径为1mm的毛细管,外管是长8~9 cm,一端封闭、内径为4~5 mm的小玻漓管。外管封闭端在下,用橡皮筋把外管泵在温度计旁。外管和温度计两底相平,橡皮筋要系在热载体液面合适位置上(要考虑到载体受热膨胀)。被测液体(3~4滴)放在沸点管里,将内管开口向下插入被测液体内。然后像测熔点装置一样装入提勒管。 测定时,先在沸点外管内加几滴待测液体,将测沸点内管倒插,做好一切推备后开始加 热提勒管。由于沸点内管里气体受热膨胀,很快有小气泡缓绥地从液体中逸出。气泡由缓缓

沸点升高法测定苯甲酸的摩尔质量

Ⅰ.目的要求 一、了解沸点升高法测定非挥发性溶质摩尔质量的方法和原理; 二、掌握苯甲酸乙醇溶液沸点的测定方法; 三、进一步熟悉沸点仪的使用方法 Ⅱ.基本原理 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根据Raoult 定律,在定温时当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溶质时,溶液的蒸汽压总是比纯溶剂低,所以溶液的沸点比纯溶剂高。沸点升高是稀溶液依数性的一种表现。如果已知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b k ,并测得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值b T ?,以及溶剂和溶质的质量m A ,m B ,则溶质的摩尔质量由下式求得: 其中b T T T ?=-溶液乙醇。 Ⅲ.仪器和试剂 沸点测定仪,调压变压器,电热丝,温差计,移液管,压片机,冷凝管,无水乙醇(分析纯),苯甲酸(分析纯)。 Ⅳ.实验步骤 一、安装沸点仪 参照Ⅱ-5-2所示,将已洗净、干燥的沸点仪安装好。检查带有温差计的软木塞是否塞紧。电热丝要靠近烧瓶底部的中心。温差计要泡在液面下,但不要碰到烧瓶和电热丝。 二、沸点的测定 1、乙醇沸点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无水乙醇加入沸点仪中,根据情况适当调节温差计热电偶和电热丝高度。电热丝和温差计都要泡在液面下。打开冷却水,接通电源。用调压变压器由零开始逐渐加大电压,使溶液缓慢加热。液体沸腾,温差计读数稳定后读数,切断电源,让液体冷却至室温。 2、苯甲酸乙醇溶液沸点的测定 将沸点仪中的乙醇冷却至室温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约苯甲酸加入(先粗称,压片后再精称),按照乙醇沸点的测定方法测定溶液的沸点。再按照此法分两次加入(每次精确称取约)苯甲酸,测定溶液沸点。得到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沸点。 Ⅴ.数据记录及处理 A b B b B m T m k M ??=

元素周期表熔沸点的递变规律

首先,判断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要先判断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晶体类型不同,决定其熔沸点的作用也不同。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键能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离子晶体由离子键键能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由共价键键能的大小决定。 所以 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 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 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

熔沸点他们是最高的,其余的按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排列。如氧族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是:H2O>H2Te>H2Se>H2S;卤素:HF>HI>HBr>HCl。 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的。 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次是金属钙,最后是分子晶体氯化氢。 还有原子晶体的: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沸点,那就要看共价键了,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故熔沸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2

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

创新演示2-1-1:液体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写开头语:我们都知道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在海拔很高的地方会发 现水在没有达到100摄氏度就开始沸腾了。这表明水的沸点与气压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实验我们来探究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学习大气压强以后,为了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包括大气压的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本节课按照“回顾学过的大气压相关知识——猜想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实验证明大气压对液体沸点影响——适当拓展大气压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顺序,整节课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式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并利用该知识点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实验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液体的沸点跟表面气压的关系。 (3)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4)观察大气压与沸点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对沸点的影响。 (5)通过认识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对气压对沸点影响的了解,养成细心观察习惯,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仪器和器材】铁架台(配有铁圈,试管夹和10cm左右的铁棒),平底烧瓶(双孔橡皮塞),15cm长的橡胶软管,酒精灯,石棉网,医用注射器50ml,温度计,水槽,毛巾,两暖水瓶热水,坩埚钳。 【实验原理】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内容和步骤】通过用注射器对沸腾过后又稍有冷却后又不沸腾的水进行向外抽气来观察烧瓶里面的水的情况来探究液体的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大气压更形象地理解。具体步骤如下: 1,检查器材是否完整,等待备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免造成因气密性不好造成实验效果的不明显或者失败。 3,按照如图甲组装实验器材,用酒精灯对平底烧瓶里的水加热沸腾,并记下温度计(注意温度计不要碰到平底烧瓶的瓶壁)。 4,移走酒精灯,待水停止沸腾后1分钟左右,在瓶口插入双空橡皮塞然后插入温度计和注射器。 5,如图丙,开始抽气,在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观察平底烧瓶中的现象并记下此刻温度计的示数。 6,分析实验现象并整理仪器。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所有规律及原因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判断规律及原因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 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D ), 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 B、钠、钾、铯 C、干冰,氧化镁,磷酸 D、C2H6,C(CH3)4,CH3(CH2)3CH3 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 1、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 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高熔点单质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l;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同一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例如:SiO2>NaCL>CO2(干冰)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镓、铯等. 二、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1.同属分子晶体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例如:I2>Br2>Cl2>F2.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例如,熔点:HI>HBr>HF>HCl;沸点:HF>HI>HBr>HCl. 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