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以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探析《呼啸山庄》主题

读书心得——以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探析

《呼啸山庄》主题

一、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概述

德里达(1930-2004)是解构主义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学术生涯的早期曾一度将结构主义奉为圭臬。然而,他不久便发现结构主义在解决主流文化问题上表现得过于屈从和软弱,无法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也无法有效摆脱官方话语的控制。因此他把矛头指向结构本身,试图拆解结构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德里达认为,“二元对立”是根植于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要素之一,要达到解构的目的,就要从结构的源头,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入手。他借此提出“延异”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解构主义的思想内涵。时至今日,“解构”作为一种不拘一格的批评方法和研究手段,在诸如美学、政治、符号学、语言学以及文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充分实践,并提供打破陈规的创新思路和超前于时代主流的独特视角。

然而,“解构”作为概念本身却很难被定义。因为作为一种消解概念的手段,一旦它具有明确的定义,便会消解自身。也正因为这种特性,解构便如同幽灵一般始终游离于有形之外,亦不具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去指导实践,它的全部价值都处于流动之中。对“解构”下定义,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评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具体思想比直接讨论“解构”更加实在。

(一)延异(Différance)

“延异”是德里达在研究解构主义时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汇,该词本身也是解构主义不拘一格的最好写照。从词语本身来看,它结合了“延宕”(defer)

和“相异”(differ)的概念,具体来说,则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区分、散播和延展。德里达通过解构柏拉图的思想来解构整个西方哲学体系,首先拆解的是“说”与“写”的二元对立。他认为,把说放在首位而把写放在次要地位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在《散播》(1972)中,他用“药”这一概念阐述其具体观点:古埃及传说中的特乌斯古神向国王泰莫斯推崇自己发明的文字,表示文字能够增强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记忆力,是丰富其精神的“药”。然而,德里达指出,“药”本身兼具“良药”和“毒药”的双重属性,它没有办法获得准确的定义。这一例子不仅表现了西方形而上学推崇“说”的原因,也揭示了“说”与“写”之间潜在的优劣关系。只要写下的文字离开了语境,它便成为了无主之物,意义也变得含混不清。德里达利用了“父”与“子”的比喻来说明这种关系:“说”就像父亲,而写下的文字就像被父亲遗弃的孩子。孩子原本需要依赖父亲而存在,一旦被遗弃,则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关系,正如同文字丧失了它本来的含义,可以被随意解读。然而,正因为这一点,文字也在意义上获得了更加自由的延展空间。这种改变既是对原本含义的“亵渎”,也是对原本含义的“再创造”。柏拉图认为“写”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多余的要素,玷污了“说”原本的纯洁性,所以“写”的地位始终不及“说”。德里达正是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借此发现文字中蕴含的反叛和创新精神。这种精神重新定义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文字拥有了超越话语并且延展话语原本含义的功能。这个过程是自发的,也是永恒的,文字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形成新的含义。德里达将其看作“子”对“父”的反叛和超越,在这一恒久的过程中,“说”的地位不断降低,“写”的地位不断提高,两者间的优劣关系不复存在,它们融为一体,原本的二元对立也随之被消解。

(二)签名(signature)与反签名(countersignature)

德里达认为,文学离不开重复,即通过“签名”这一过程体现其背后的普适性。“签名”本身具有合法性和可重复性,文学作品的表达也具有这一规律。文学作品多有表达某种东西的意图,而这种东西则是对其背后某种母题的演绎,否则它就没有意义。若是将“母题”比作签名者,将作品比作签名,那不难发现许多作品中蕴含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文件上签下相同的名字道理相同。然而,签名作为一种“写”,其自身的含义也会在历时和共时的维度上发生延异,由此便形成德里达的“反签名”概念。尽管签名者始终是同一人,在不同文件上签下的也是同一个名字,但人不是机器,每一次签名在笔触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在某些情况下,签名者也可能用不同的字体进行签名。对同一个签名的不同形态进行分析,不同的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签名”与“反签名”是始终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每一次签名的本身,既是签名者的确认,同时也是对于上一次签名的反签名。

二、《呼啸山庄》主题思想探析

《呼啸山庄》在当代文学界收到了空前的赞誉,这和它细腻的角色刻画和独到的叙事手段不无关联,但最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诚然,爱与恨、苦难与复仇都是构成这部名著的一些精神要素,它们还不足以构成这部伟大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尼古拉斯·马尔什在《文学分析》一书中,利用洛克伍德的梦为切入点,将全书的主题思想分为“表层”和“深层”两部分。表层是通过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直接为读者所感的思想,例如上文提及的精神要素;而深层则是《呼啸山庄》的精神内核,马尔什将其定义为“绝对”(absolute)和“限制”(limitation)。从解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表层的爱与恨还是深层的绝对与限制,都是严格的二元对立概念,正是这种概念构成了《呼啸山庄》主题思想的现有结构。马尔

什在《主题》一篇中,提出“绝对”和“限制”在某些情况之下可以互相转化,部分体现了解构主义的思想,但没有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爱与恨作为贯穿全文的两条主要线索,可以通过一种延异关系来消解彼此的二元对立。从一开始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爱,伊莎贝拉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再到最后小凯茜和哈里顿和解之后萌生出的爱,无一不发生在“复仇”的大背景之下。爱生于复仇、兴于复仇,最后反过来推翻了复仇的主导地位,即希斯克利夫最终选择了和凯瑟琳永远地沉睡在一起,而不是持续自己对两个家族无休止的报复行为。从这一点来看,“爱”与“复仇”的关系正如德里达所描述的“写”与“说”之间的关系——当爱从复仇的源头之中脱离出来,它便能够自发地实现延异,其内涵也随着叙事的进行而变得愈加丰富。对于复仇来说,爱既是产物,也是它的反叛者。因此,表层主题结构上的二元对立被拆解,爱与恨在《呼啸山庄》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对于《呼啸山庄》深层次的主题结构,我们可以沿用马尔什的“绝对”与“限制”思想进行分析,而在整部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层次的是小凯茜与哈里顿之间的关系。哈里顿被希斯克利夫刻意培养成了一个目不识丁、粗鲁不堪的人,然而他对小凯茜的爱可以说是“绝对”的。但如果没有契机,他们之间巨大的文化与性格差距使这一感情变成了不可能。小凯茜在一开始也是处处嘲讽、侮辱哈里顿,使这一感情被“限制”在单相思的范围内。这种“绝对”与“限制”的关系也是文学与影视作品中人物冲突的来源,从签名的概念来看,它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夫人与保罗之间畸形的关系、《白鲸》中亚哈船长力图杀死白鲸却终将不敌的宿命等,均体现了“绝对”与“限制”的鲜明对比。可是当这种对比在《呼啸山庄》里演绎的时候,却又表现出一些与

众不同的东西,即两者的互相融合。小凯茜对哈里顿的一吻不仅打破了限制,也成为《呼啸山庄》相比于其他作品在安排两者关系时作出的创新。这一对母题的“反签名”从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这部作品的成功,它深化原有主题,再主动将其进行解构,使这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同时拥有丰富的思辨色彩。

三、结语

《呼啸山庄》的成功绝非偶然,其主题思想之丰富远远超过情感的范畴。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思想出发,这部作品的一切表面的对立冲突均可被消解,转而形成对人类终极哲学命题的诘问与思考。更重要的是,作品并不止步于此,一次绝妙的反签名过程成功扬弃了先前的绝对概念,使整部作品的理念不再固定僵化,而是流动起来,为主题思想的延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呼啸山庄》三种批评视角下的观点综述

《呼啸山庄》三种批评视角下的观点综述 ZLB 13级BLCU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称为“一部奇书”以及“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充满魅力,吸引无数学者、批评家对其进行了多视角、多样化地解读。本文就简要选取相关评论文章从结构主义叙事学、马克思主义以及女性哥特视角三个方面就针对《呼啸山庄》的批评观点进行综述,以期在这些理论分析下,获得对《呼啸山庄》更多、更深的了解。 一、结构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呼啸山庄》 不同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其他作品,《呼啸山庄》打乱了传统的叙述时序,出现了多个叙述者并相交错转换,展现出多层次、多视角、结构复杂的叙述方式。有人认为这使得小说有庞杂繁复之感,“乱七八糟、拼拼凑凑,不成体统”,但也有人认为这使得小说的故事叙述富于跳跃性和戏剧性,表现了艾米莉·勃朗特在构思和手法上的超前性与独创性,由此突出的新奇独特之感也是小说的一大魅力所在。因此,学者们就《呼啸山庄》叙事的解读在小说的研究方面也颇为突出。 毛姆对于《呼啸山庄》的叙事安排就有所分析,认为其“结构臃肿笨拙”[1]。他主要从艾米莉的生平和性格方面对小说叙事进行阐释。在他看来,艾米莉选择让奈莉·丁和洛克乌徳来讲述故事,而抛弃了当时作者普遍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是因为“她那爱走极端的性格,她的病态心理,她的羞见生人和沉默寡言” [2]。如果她采用第一人称、一种全能的视角,那么这样一个狂暴恐怖的故事就完全得、真切得像是她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会使她那严峻的不妥协的道德感到惶悚不安”[3]。并且,那样也会使得她与读者过分接近,“她那战栗的敏感受不了”[4]。因此,她让洛克伍德和奈莉来展开故事,而自己藏在这双重面具之后。 之后的学者们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真正地从艾米莉的构思和手法出发,具体分析了《呼啸山庄》的叙事安排。他们认为小说存在三个层级的叙述,洛克乌徳的叙述、奈莉·丁的叙述以及奈莉叙述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的独白和信件[5]。因此叙事技巧,“作者完全从场景中移开”[6],达到了两个目的:“保证我们看到的戏剧和当时的旁观者所看到的一样是新鲜的现实”,并且由于“这些旁观者是超然和正常的”,“我们所看到的是没有经过那些置身事件之中的人物的情感歪曲的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析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析 时间:2009年9月23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室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论题: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析——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矛盾和调和参加者:副院长王鲁男教授,研部各年级各方向学生,学院中青年教师 翻译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意义的确定性与否,而对于意义问题的探讨又深入到哲学问题的最核心:本原。德里达的一系列解构主义理论正是对本原问题的分析中得出的。因此,对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的探讨成为理解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关键之关键。本次讨论围绕德里达的2篇重要论文:Des Tours de Babel和What is a “Relevant” Translation?和德里达的一个重要概念:il n’y pas de hors-texte对德里达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探讨。 本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1.引言 2.本原中心主义 3.德里达个人成长经历简介 4.巴别塔之旅:Babel的词源谈起 5.什么是“确切的”翻译?( What is a “Relevant” Translation?) 6.文本之外无物(Il n’y a pas de hors-texte ) 7. 结语 8.问题及思考

引言 德里达的所有写作,不拘泥“主题”和有问题的文本,是不断围绕着附属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问题展开的。根据德里达,所以的哲学都紧紧关注着翻译的概念:“哲学的概念是翻译或者说可译性的论题”。 1.Des Tours de Babel:Babel的词源谈起 德里达于1980年发表的Des Tours de Babel,对翻译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解构。德里达首先从语言的起源和分散说起,以对Babel的词源探究开始。他用哲学词典的注释和《圣经》故事证明“Babel”不仅代表着语言的多样性,而且代表着建构或完整的不可能性,传说中未建成的巴别塔工程也成为了混乱、尤其是语言混乱的象征。德里达引用伏尔泰的话指出“Babel”的本义是指“上帝”、“人的圣父”和“上帝之城”,但由于出现了“变乱语言”的那个事件,这个词就有了“混乱”的含义,于是“混乱”就成了对“Babel”的翻译。这样,专名“Babel”在“巴别语言”的起源时就产生了意义和所指的混淆。在巴别塔这个命名行动中(或者说争夺命名权的斗争中),它以双重混淆的方式被混同于实际意味“混乱”的一个普通名词。然而专门是以命名对象的唯一性为前提的,它不表示任何意义,只能指称而不能描写它的所指,因此这混淆了指涉行为和意义概念。德里达认为“巴别”混乱代表着语言间的混乱和言语中的混乱,其混乱之处就在于那个词超越了当初产生它的语境,在语言表达上无法实现连贯而完整的叙述。(谢天振主编,巴别塔之旅,333-334) 于是,德里达说: (自巴别塔后)这个语言本身就带有混乱的标记,错误地意指错误的东西(it improperly means the improper),即Babel,混乱也。于是翻译就成了必需而不能完成的任务,它就像是由一场关于名字占用问题的争夺战引起似的。在两个绝对专有的名词之间,翻译任务为人所需,但却又无法完成。(《巴别塔之旅》,陈浪译) 德里达将雅科布逊对翻译的3种划分做了分析: 语内翻译:语内翻译,即在同一种语言里用符号解释符号。很明显,这个定义预设了人们从根本上是知道如何去严格界定语言的整体和身份的,也就是该语言界限的确定形式。

读书心得——以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探析《呼啸山庄》主题

读书心得——以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探析 《呼啸山庄》主题 一、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概述 德里达(1930-2004)是解构主义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学术生涯的早期曾一度将结构主义奉为圭臬。然而,他不久便发现结构主义在解决主流文化问题上表现得过于屈从和软弱,无法有效推动社会进步,也无法有效摆脱官方话语的控制。因此他把矛头指向结构本身,试图拆解结构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德里达认为,“二元对立”是根植于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要素之一,要达到解构的目的,就要从结构的源头,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入手。他借此提出“延异”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解构主义的思想内涵。时至今日,“解构”作为一种不拘一格的批评方法和研究手段,在诸如美学、政治、符号学、语言学以及文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充分实践,并提供打破陈规的创新思路和超前于时代主流的独特视角。 然而,“解构”作为概念本身却很难被定义。因为作为一种消解概念的手段,一旦它具有明确的定义,便会消解自身。也正因为这种特性,解构便如同幽灵一般始终游离于有形之外,亦不具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去指导实践,它的全部价值都处于流动之中。对“解构”下定义,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评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具体思想比直接讨论“解构”更加实在。 (一)延异(Différance) “延异”是德里达在研究解构主义时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汇,该词本身也是解构主义不拘一格的最好写照。从词语本身来看,它结合了“延宕”(defer)

和“相异”(differ)的概念,具体来说,则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区分、散播和延展。德里达通过解构柏拉图的思想来解构整个西方哲学体系,首先拆解的是“说”与“写”的二元对立。他认为,把说放在首位而把写放在次要地位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在《散播》(1972)中,他用“药”这一概念阐述其具体观点:古埃及传说中的特乌斯古神向国王泰莫斯推崇自己发明的文字,表示文字能够增强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记忆力,是丰富其精神的“药”。然而,德里达指出,“药”本身兼具“良药”和“毒药”的双重属性,它没有办法获得准确的定义。这一例子不仅表现了西方形而上学推崇“说”的原因,也揭示了“说”与“写”之间潜在的优劣关系。只要写下的文字离开了语境,它便成为了无主之物,意义也变得含混不清。德里达利用了“父”与“子”的比喻来说明这种关系:“说”就像父亲,而写下的文字就像被父亲遗弃的孩子。孩子原本需要依赖父亲而存在,一旦被遗弃,则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关系,正如同文字丧失了它本来的含义,可以被随意解读。然而,正因为这一点,文字也在意义上获得了更加自由的延展空间。这种改变既是对原本含义的“亵渎”,也是对原本含义的“再创造”。柏拉图认为“写”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多余的要素,玷污了“说”原本的纯洁性,所以“写”的地位始终不及“说”。德里达正是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借此发现文字中蕴含的反叛和创新精神。这种精神重新定义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文字拥有了超越话语并且延展话语原本含义的功能。这个过程是自发的,也是永恒的,文字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形成新的含义。德里达将其看作“子”对“父”的反叛和超越,在这一恒久的过程中,“说”的地位不断降低,“写”的地位不断提高,两者间的优劣关系不复存在,它们融为一体,原本的二元对立也随之被消解。 (二)签名(signature)与反签名(countersignature)

《德伯家的苔丝》简写本与原著的语篇比较——基于倒装句的分析视角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2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3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4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 5 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 6 西方吸血鬼与中国鬼的文学形象比较 7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 8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 9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10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 11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 12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13 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记忆训练研究 14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15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6 英语旅游广告的文体分析 17 论《小妇人》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18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9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20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21 中式菜名的英译 22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23 认知语境在语言交际理解中的作用 24 美国校园俚语发展的促动因素看美国的自由精神 25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26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27 从中西方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 28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29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30 中式菜肴名称的语言特点及其英译 31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2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33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34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35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36 参与式教学法与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37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 38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39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 40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开题报告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命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女性主义视角下浅析《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专业名称英语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14 年04 月02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选题依据: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在当时具体指妇女解放。后期传播到英美地区随即逐渐流行,主要指妇女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中应与男人享有平等权利的一切活动。随着文学发展,女性主义也作为重要的文化流派而发展起来。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一部著名小说,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呼啸山庄》1847年首度出版时,在当时由于小时内容对人性丑恶的描写而遭到非议,被称为是一本“可怕而野蛮”的书,不被大众所熟知。小说中女主人公代表人物凯瑟琳的鲜明人物特点也体现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面临的困境。凯瑟琳对困境的抗争和对幸福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女性主义中女性意识的成长。在小说女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对自己权利的追求,体现了小说中女性主义的精神。而最终凯瑟琳的悲剧结局则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而且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萌发。 选题意义: 《呼啸山庄》在出版之初,由于所描写的环境和人物特征都阴郁而幽暗,并不为读者为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小说中对世界的感悟,对荒原的依恋和描写,小说中独特的审美韵味,使得《呼啸山庄》最终被社会接受和欣赏,其小说所反映的情节故事已成为经典之作,并被搬上荧幕为大众所欣赏研究。 《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凯瑟琳展现了一位不同于其他任务的女性。凯瑟琳敢于挑战父权拥有自己的个性,向往自由,却无法接受贫穷的婚姻带给自己的地位低下而最终妥协了婚姻嫁给了不爱的人。凯瑟琳的悲剧因她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女性困境所决定,无法改变自己的悲惨结局。《呼啸山庄》通过对凯瑟琳的描写树立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所处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摆脱和挣扎,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促进新时代女性的自强与幸福最求权利进步。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国外现状: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 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

读书心得——《呼啸山庄》希思克利夫的人格结构分析

读书心得——《呼啸山庄》希思克利夫的人格结构分 析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十九世纪西欧文学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但其出版之时并不受读者理解,甚至被认为是道德败坏之作。直到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在《呼啸山庄》再版序言中为其正名,舆论才开始认识到这本小说的独特魅力,进而展开了对该小说全方位的研究。时至今日,有关《呼啸山庄》的学术成果不胜枚举,其中从作品主题内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魅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文章较多。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切入,将希思克利夫不同阶段的人格内部结构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相对应,旨在从不同角度分析、呈现人物形象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弗洛伊德与人格结构分析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但该理论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甚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精神分析的痕迹。弗洛伊德一生著述丰富,提出了关于精神层次、人格结构、心理防御机制、梦的解析、性本能等方面的诸多新见解。 在人格结构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所谓本我,是指人格结构的最底层,处于无意识状态,代表本能欲望,是人类活动最原始的内驱力。本我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将避苦求乐作为人类行动的基本动机。所谓自我,是指调节本能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之间不平衡的机能,依据现实原则去压制、调节本能活动,以避免不愉

快和遭受痛苦。而超我则是指通过奖惩、权威、道德、律令和自我理想等原则阻止本能的冲动和现实的妥协,从而把全部能量投入到至善至美的追求上。其中,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这三者有重要区别同时又紧密联系。自我和超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衍生物,同时,自我平衡和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三者密切配合,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人就能够心智健全,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得以满足,崇高理想与目的得以实现。反之,如果人格结构三大系统相互冲突,就会引发精神疾病和人格异常。 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探讨并非弗洛伊德一人,其中著名的有新精神分析流派的人格理论汉斯·艾森克的人格层级模型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等等。与这些理论不同,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分析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人为研究对象,揭示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并认为人格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 二、希思克利夫的人格结构分析 《呼啸山庄》以女管家丁耐莉(Nelly Dean)之口讲述了五十年来发生在两个庄园、三代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其中涉及到大大小小十余位人物,但希思克利夫个性丰满的人物塑造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也是这部作品的重中之重,因为整部小说的故事皆因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而起,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爱恨纠葛的情节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地展开也与希思克利夫分不开。如果将希思克利夫的心理轨迹和人生阶段与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相对应的话,那么凯瑟琳·恩肖在向奈莉倾诉自己决定嫁给林顿,希思克利夫听到后大伤自尊负气出走

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角解读马丁·瓦尔泽的短篇小说《屋顶上的一架飞机》《充满危险的居留》和《寻觅一妇人

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角解读马丁·瓦尔泽的短篇小说《屋顶上的一架飞机》《充满危险的居留》和《寻觅一妇人》本文将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视角解读马丁·瓦尔泽的三篇短篇小说《屋顶上的一架飞机》《充满危险的居留》和《寻觅一妇人》。本文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德里达认为,千百年来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本质是确定了意义的在场,而他通过其创造的核心概念“延异”否定了符号意义在场的可能性,从而颠覆了被称为西方形而上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消解西方传统思维模式中二元对立的等级地位。 在系统地阐述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之后,本文将根据所述理论分析瓦尔泽的这三篇短篇小说是如何体现了德里达的延异观。在瓦尔泽的这三篇短篇小说中表现出了诸多现代社会中人类面对的问题,如两性之间的不和谐,人类的异化及去人格化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文本结构及意义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屋顶上的一架飞机》中,文本随着两性关系的转变不断重复着建构—解构—重新建构—再次解构这一运动,意义则随之不断地向后延异。 在《充满危险的居留》中,随着人及人际关系的异化,文本的二元对立结构被颠覆,而大众社会中的人也由独立的个体变为无差别的整体,由自由人变为经济社会的消费者,这正体现了意义的延异。在《寻觅一妇人》中,对于“我”而言,组织中的妇女变成了数字,而在寻找的过程中由于妇女的不在场,使得符号在一开始便失去了所指。而对于“组织”这一符号,叙述者和读者一直没有得出清晰的认知,随着其对大众的开放,使得文本中组织内与组织外这对二元项趋于消解。 另一方面,从文学体裁上看,因为短篇小说具有的开放性,使得这些文本本身总是与其他的文本相互指涉,互为联系,这又再一次陷入到延异的游戏之中。最后,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呼啸山庄》汉译本中三维观的应用探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呼啸山庄》汉译本中三维观的应用探究 一、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及意义 生态翻译学是指研究翻译与生态之间关系的学科。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翻译 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生态翻译学在翻译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出了翻译不仅是 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传递,同时也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生态翻译学的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对环境和自然的 需求,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呼啸山庄》的三维观分析 《呼啸山庄》是一部以自然、人性与社会为主题的小说。在小说中,自然被赋予了独 特的人格化特征,成为人物思想与情感的反映,同时也影响着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 地理解并传达原著中的生态主题,我们需要运用三维观来分析《呼啸山庄》中的自然、人 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1. 自然维 在《呼啸山庄》中,自然被描绘得极为美丽与野性交织。山庄周围的自然景观既给人 以浩瀚之感,又使人心生寂寥之情。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感,其中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在原著中的特殊地位,传达出原著中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2. 人文维 人物关系是《呼啸山庄》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小说的精髓。 自然与人物之间的互动、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都展现了人文维的立体性。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准确传达出原著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变化,以 及这些与自然之间的感应。 3. 社会维 《呼啸山庄》中的社会维主要表现在人物之间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上。 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对人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翻译中,需要充分体现原 著中社会地位和阶级之间的对比,以呈现出小说中隐含的社会批判和阶级冲突。 三、《呼啸山庄》汉译本中三维观的应用 在《呼啸山庄》的汉译本中,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观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3. 社会维的展示

品味《呼啸山庄》的经典视角

品味《呼啸山庄》的经典视角 学界对于《呼啸山庄》这部经典的讨论几乎集中在欧肖、林敦和希克厉三家的纠葛上,但不论是情节、叙述,还是人物、主题等分析,都鲜少提到作为第一叙述者的管家耐莉·丁恩和老神棍约瑟夫。可是在艾米莉·勃朗特精心营造的这个封闭叙述环境和复杂的叙述结构里,耐莉和约瑟夫各自承担了不容忽视的角色作用,一方面是女管家的不可靠叙述视角,另一方面是看似完全抽离于山庄事务的伪教徒形象,二者在相互拉扯中,恰到好处地把关于“人性”的讨论通过不完全的经典视角叙述出来。 围绕人性探讨的形象设置 著名文学批评家伍尔芙在对比勃朗特姐妹的作品时,给予了《呼啸山庄》这样的评价:“那不仅仅是‘我爱’,‘我恨’,而是‘我们——整个人类’,‘你们——永恒的力量’……”。但《呼啸山庄》与《简·爱》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没有比较的意义。不论是在当时不被看好的《呼啸山庄》,还是现在被认为艺术深刻性不如它的《简·爱》,“问题不在于给予多高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怎样去深入理解”。与其纠结于爱情力量的高下之分、深刻与否、正邪对立,不如享受一种“强烈”。不论是“强烈的爱”,还是“强烈的恨”,都是为《呼啸山庄》关于人性力量的探讨服务的。 呼啸山庄那些被压抑着树性的狂风下的瘦削的、歪歪斜斜的树木,从一开始就以局外人洛克乌先生的造访受挫揭示了此处的压抑与阴沉;而画眉田庄的恬静与舒适,又如同另一个极端,把这种张力往相反的一端极力拉去,终于如同一块上好的布,出现了丝丝裂痕。而这些裂痕,名为希克厉,或者卡瑟琳,抑或是林

敦、欧肖。但在这些裂痕中间,还有两处耐人寻味的地方,一处是承担了全书叙述者的女管家耐莉·丁恩(Nelly Dean 文中有时候也称为爱伦),另一处是伪教徒约瑟夫。作为一个封闭环境里的非主要人物,关于他们被设置的讨论同样离不开作者希望表达的“人性”大主题。因为艾米莉·勃朗特正是意图借助呼啸山庄这片试验田,在小心翼翼地构筑人性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张力与极限;即上文伍尔芙的评价,这是一种关于整个人类的永恒力量的探究。 耐莉和约瑟夫在文中各自的角色作用 一般分析《呼啸山庄》中的耐莉·丁恩,都是把她置于叙述视角中进行讨论的。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她的不完全叙述中,外来者洛克乌先生(后者因为实际上并没有接触到呼啸山庄的历史和故事,被认为是可信的转述者)借助她恰到好处的全知视角了解到了这几十年的历史。所以,后3 年(1801—1803 年)由洛克乌和耐莉·丁恩共同经历的故事一般被认为是可信的。而这之前的年份,既不能指望日趋疯癫的希克厉先生,也不能指望一心只有自己的约瑟夫的证明与复述,那么便只剩下耐莉的叙述,可因此这便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偏向性。例如,“耐莉用自己的价值判断主导了希克厉和卡瑟琳的爱情别离”;她叙述往事时总带有对希克厉一贯的厌恶以及对小欧肖幼年的偏爱;她不可避免地在评判各色人物时带上了自诩的“仆人中读过东家很多藏书”的所谓好品质和道德标准。最具反差和矛盾的当是,在女管家离开呼啸山庄前,她对林敦先生的叙述使读者感觉到其酷似一位纨绔的富家子弟,待到她前往画眉田庄服侍他的时候,林敦先生又以一个好丈夫和慈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呼啸山庄》中宗教形象缩影——约瑟夫之探析

《呼啸山庄》中宗教形象缩影——约 瑟夫之探析 摘要:《呼啸山庄》中的人物约瑟夫,是英国19世纪着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维多利亚时期宗教形象的缩影。通过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细察,可以读出作者艾米莉·勃朗特不满当时社会现实的宗教反叛 思想。文章从作者对这一人物命名的用意,凭借不同叙述者的多维视角对这一人物的 叙述和刻画,以及运用文学方言构建其个性等层面,对作者塑造约瑟夫这一人物的意图进行剖析,揭示小说作者创作这一人物的真正意图,即对宗教制度的厌倦与批判。 关键词:《呼啸山庄》小说作品人物宗教形象约瑟夫 Abstract: Joseph, an old servant in the novel of Wuthering Heights by the famous English female writer Emily Bronte in 19th century, is the epitome of the religion in Victorian Age.

Scrutinizing this figure, one can realize Emily Bronte’s rebelliousness against 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reality at that time. Emily’s intention of creating this characte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ree factors: naming of the character, multi-dimensional narrations and the usage of literature dialect. As a result, the true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unfolds as weariness and criticism of the religious institution. Key words: Wuthering Heights; epitome of religion; Joseph 作为牧师的女儿,勃朗特姐妹的生命从始至终是被无所不在的基督思想浸润着的,这对她们作品的影响毋庸置疑,无需赘述。对于艾米莉·勃朗特来说,宗教根植于思维中,自然地流露在文字的表达里,在她唯一的一部作品《呼啸山庄》中,宗教的影子处处可见,甚至有人认为《呼啸山庄》的情节,叙述模式和场景都可用圣经原型加以剖析。那么,对于宗教,艾米莉·勃朗特在她唯一

从品钦的《V.》看后现代小说“追寻”主题的独特性

从品钦的《V.》看后现代小说“追寻”主题的独特性 作者:赵洁琼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摘要:托马斯·品钦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多数作品都采用了追寻的叙事模式,且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独特性。《V.》的两位主人 公的追寻经历和结局,突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这一特征。这一独特性的追寻为那一 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驰骋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舒展压抑的心灵,其目的是消解森严的 社会等级秩序,还人类一个伊甸园。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托马斯·品钦;不确定性;追寻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02-02 追寻,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追踪寻找”,其英语释义是quest,也可理解为追踪、探 寻等。从人类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人们就留下了许多追寻的足迹,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究其根 源可追溯到《圣经》的伊甸园,从那时起人类的始祖因为犯错而被驱逐出园,从此便踏上了追 寻的旅途。于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随即出现了主人公追寻的故事。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一些美国学者。这个概念首先发生在建筑、艺术等领域,后来延伸到了文学的领域中。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 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诸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 一代等等。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特征:主题、人物形象及情节的不确定性;叙事采用混杂、拼贴等手法,即后现代作家们故意打破传统文学作品结构的整一性,呈现出时空混乱性,使得 后现代主义文学具备了零散性、开放性、无序性等特征;主张语言游戏,即昔日作为媒介和工 具的语言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一跃而成为本体和中心。托马斯·品钦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 作家。本文将以其处女座《V.》为个案分析并探析后现代主义作品“追寻”主题的创新性和独 特性。《V.》是品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63年。整部小说中,两个主人公本尼·普鲁费恩和赫伯特·斯坦西尔组成两条平行又偶尔交错的发展线索。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们追寻的过程和结果基本是千篇一律的,皆为经历种种磨难、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令人欣慰、令人开心的结局。比如,荷马笔下的奥德赛始终坚定回家的念头,在外漂泊十年终回归;骑士英雄贝奥武夫 不畏艰险战胜恶龙取得胜利;鲁滨逊身处荒岛,历尽艰辛但其坚定信念,终归家园。中国的文 学宝库中亦不乏此类作品,《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经历八十一种磨难之后终于取得真经,回归国土。这些作品中描绘的都是主人公对某一或某些确定目标的追寻,且最终都获得了成功。后现代主义文学继承了传统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追寻叙事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 创新之处在于主人公所追寻目标的不确定性。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是后现代主义追寻式模式的 典型,他的几部代表作《V.》、《拍卖第49批》、《万有引力之虹》全部采取了以主人公对某一不确定目标追寻的叙述模式。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主人公们对某一确定目标的追寻都是有一定意义的,而在后现代主义 作家们眼里则不然。后现代主义学者们认为,“意义”只不过是各个语言符号组合之后呈现出 来的东西。著名的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曾经说过:“文本之外并无他物”。①换句话说,即 读者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并不能找到语言符号组合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基本意义。“意义是能指潜 在的无休止的游戏的副产品,而不是和某一个具体的能指紧紧固定在一起的概念。”②由此看来,

《呼啸山庄》的生态解读

摘要:《呼啸山庄》是一部多层次主题的小说,许多学者用各种文艺批评理论解读了其主题。本着为《呼啸山庄》的研究添砖加瓦的目的,本文用生态批评理论对小说中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描写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对文明的批判,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往,以及对生态平衡探索的主题。 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于1847年出版,但随后却遭遇到普遍的冷淡甚至曾被严厉地抨击。小说中桀骜不驯的人物性格以及那吞噬生命本身的恋情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难以找到其容身之处,它甚至被指责为阴森恐怖,具有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的小说。但随着第一篇肯定艾米莉艺术才华的评论《柯勒·贝尔》的出版,艾米莉的声誉便蒸蒸日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部小说。而对《呼啸山庄》主题的解释更是层出不穷,近几年,国内有少数学者开始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再次分析该小说的主题,一致认为它表达了自我的回归,体现了自然与文明的较量。 严格来说,《呼啸山庄》的生态解读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早在1934年,英国评论家戴维·塞西尔在他的评论文集《早期维多利亚小说家》中就指出“呼啸山庄是艾米莉的自然哲学的象征性表露,其中的冲突不是人间善恶的冲突,而是宇宙间风暴与宁静两种力量的冲突”。本着为《呼啸山庄》的主题分析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本文结合小说文本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小说的生态智慧,挖掘小说中寻找生态平衡之印记。一、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作为一种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欧美学者确立的。文学的生态批评主要研究自然和文学的关系。它带着一种强烈的解构主义色彩,试图打破人类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坚实堡垒,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和谐格局。中国学者鲁枢元把生态批评分为三个层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在他的《生态文艺学》中写道:“我想,生态学是否大体上可以这样划分: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这也是本文进行生态解读的依据。 二、自然生态之体现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自然是一个不同于与她同时代的小说家的世界。在她的小说中,人们基本上保存着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一样的生活传统,从事着简单质朴的活动,人们的生活就和受风雨摧残的荒野和寂寞的山谷一样一成不变。在她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宛如第一自然再现,在小说开篇之处洛克伍德就称它为“绝好的去处”,“一个与尘嚣隔绝的地方”,“厌世者的天堂”。当然,倘若仅因小说中有大自然的描写,我们就称其具有生态意识是不够说服力的。我们要意识到,艾米莉笔下的狂风怒吼的荒原和清新怡人的山谷景色并不是用来点缀沉闷乏味的文字,也不是为了卖弄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它们通常都饱含着情绪:一个怒气冲冲的人和发怒的天空不仅仅是比喻上的相似,而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只不过是同一个精神现实的不同表现。艾米莉描写的自然背景不是静物写生,而是一个有呼吸力的自然生态。她笔下的荒原象个动物似的享受阳光,“荆棘的枝丫都朝着一个方向生长,仿佛热切地伸手去接受太阳的施舍”,狂风是夹杂着雪花“野蛮地呼啸而过”,山谷的溪水会发出柔和的声音,“抚慰着人的心灵”,秋天渐渐消逝时最后的花朵是带着不安的忧伤垂下了头。从以上这些描写我们注意到艾米莉抛弃了同时代作家的构思基础,即人和自然的对立。她认为人和自然同样是有生命的,并且以一样的方式活着,这种以生命实体体现自然生态的观念与生态研究中坚持自然是有生命的观点是相吻合的。除了描写有生命的自然之外,小说中还或明或暗地暗示了自然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小说的文本中多处出现人与荒野的结合,当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心情不愉快时,他们总想方设法跑到荒野去;在凯瑟琳

(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倾城之恋》和《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中美价值观比较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 Cultural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n the Cultural Signific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Animal Idioms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西性教育方式对比折射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 浅析莎士比亚《辛白林》中的女性形象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天才的悲剧人生——论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一个典型垮掉的一代的形象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 从精神分析理论分析《莎乐美》的人格特征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 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An Analysis of the Gothic Horrors in A Rose for Emily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On t he Female Influences on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s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幽默语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中美文化中吉祥与不吉利数字的文化心理 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中介语石化现象原因分析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杨苡《呼啸山庄》译本分析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杨苡《呼啸山庄》译本分析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杨苡《呼啸山庄》译本分析 李飞燕丁志斌 摘要:外国小说汉译能否再现原作的神韵,一直是中国翻译家们所关注的焦点。Wuthering Heights一经引入,就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翻译潮流。在众多翻译版本中,以杨苡翻译的《呼啸山庄》最神似原文、广受好评。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其它翻译理论相比,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它具有体验性、语篇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在翻译时,译者需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它要求尽量在保留原文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又能让译入语读者感同身受。因此,此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分析杨苡在其译本中是如何将自己与原作者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融为一体的,这对于外国小说的汉译和中国小说的外译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呼啸山庄》;杨苡;译本分析 一、概述 Wuthering Heights(1)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广为人知的佳作,一经引入就引起了翻译界的注意,中译本也层出不穷,尤以杨译本最为突出、最为传神,但针对译本本身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所以本文基于杨译本的分析是极具必要性的。(2)此外,资料查找发现基于杨译本的研究角度大部分都是从女性主义视角下出发,本文从全新的角度,避开了女权主义的角度——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杨苡的《呼啸山庄》进行了解读。这也是本文的最大亮点之处。 近几年来,各种理论层出不穷,针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研究也随之不断增多,但是基于此翻译观视角下的文本研究却很少。大量资料的查阅也只发现了于潘红、姜诚在《语文学刊》上发表的《翻译认知视角下的林徽因〈夜莺与玫瑰〉译本分析》。(3)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解析杨苡的《呼啸山庄》译本,详细展现杨译本在翻译认知模式下是如何展现其体验性、语篇性和创造性特点的,这对于译本质量要求很高,但这却是外国文学作品汉译的必然结果。 本文对于今后翻译理论的运用和译文与原文之间如何转译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当今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地区与地区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学作品作为世界各国文化传递的桥梁,对于文学作品的互译的传神性和

复仇中的错位——《呼啸山庄》与西方复仇文学中的错位结构关系研究

复仇中的错位——《呼啸山庄》与西方复仇文学中的错位结构 关系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复仇中的错位——《呼啸山庄》与西方复仇文学中的错位结构 关系研究 姓名:赵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李晓卫 2008-06 摘要 艾米莉?勃朗特用埃丽斯?贝尔的笔名在1847年12月出版了《呼啸山庄》。笔者对贯穿小说的复仇情结印象深刻。论文主要对历史上复仇文学的渊源以及艾米莉对历史的继承进行研究,同时对复仇文学的错位现象作一探讨。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引言:简要介绍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人物、情节,以及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界对它的阐释情况,并针对其阐释中存在的缺陷提出自己的阐释构思。 第一部分:以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俄瑞斯忒亚》和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为例,来对照《呼啸山庄》在主题、叙事手法和复仇精神、复仇者形象等四个方面对古希腊复仇剧的继承。 第二部分:以莎士比亚的一系列作品为范本,突现了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复仇剧的两个特征,即“外来者”形象和“塞内加”元素。并围绕着这两个特征具体分析了《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和恐怖血腥气氛,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伊丽莎白时期复仇剧的继承。 第三部分:以《俄瑞斯忒亚》、《哈姆雷特》和《呼啸山庄》为例,具体分析了复仇文学的错位结构,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假设的艺术,

因此笔者大胆地推断如果没有某个人物的出现,或者如果没有某次复仇行为,其他人物的人生命运和性格走向又会如何,“错位说”是这种推断的结果,是想利用错位的视角造成的巨大反差来警醒读者重新审视悲剧反映的人类愚蠢、私欲和狭隘导致的恶果。虽然这三部作品错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作为复仇剧,“错位”是这三部作品共同蕴含的因素。“错位”经历了神谕—性格—精神这样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西方文学发展的一个脉络。 小结:总结复仇文学的产生根源。 关键词:呼啸山庄;复仇文学传统;错位结构关系 Abstract Emily Bronte published Wuthering Heights in December, 1847 by her pseudonym. Revenge complex which runs through the novel impressed me deeply. In my thesis, I will study the origins of revenge play in history and her inherit of revenge play in history, simultaneously; I will discuss the malposition phenomenon of revenge literatur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Introduction: briefly introduce the author Emily Bronte, the characters and plot in Wuthering Heights, its interpretation from western literature critical circus in 1900s, and present my own interpretational concept based on the deficiency in its interpretation. The first part: taking the ancient Greek tragedy, Αισχυλο?’s Oresteia, and Ευριπ?δη?’s masterpiece Medea for example, the author intends to compare Wuthering Heights’s inherit of the ancient Greek traged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theme,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spirit of vengeance and the image of revenger. The second part: with a series of Shakespeare’s work as model, Wuthering Heights highlights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