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XXX*

(XXXXX)

摘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规律的科学。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助于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和对植物性状的定性改造和利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ESTs;SAGE

Summarize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XXX

(XXXXX)

Abstract: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studies provide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ome-wide gene expression. It is currently being widely focused on the gene expression by transcript profiling and takes us rapidly forward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biological traits. In 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 of concepts,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ologies regarding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ranscript profiling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ESTs; SAGE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Genomics)是20世纪最后10年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 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基因组学研究分为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 和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 以建立生物体高分辨率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为主, 以研究基因序列为目标。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的研究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 genomics)研究,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和产物,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对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研究。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植物后基因时代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发展和应用整体的(基因

组水平或系统水平)实验方法分析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基因功能,其特点是采用高通量的实验方法结合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策略是从研究单一基因或蛋白质上升到从系统角度研究所有基因或蛋白质。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最常用的模式植物。目前, 功能基因组学在水稻、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取得了较快进展, 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植物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工作[2], 获得了结构基因组数据, 且遗传背景清楚, 易于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已率先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2、1基因组多样性研究[1]

*联系人Tel:XXXXX;E-mail:XXXXX

生物多样性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通过研究生物多样性, 可以获得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情况, 揭示不同个体存在差异的原因, 进而获得有经济价值的高产、优质、抗病、抗虫及抗逆基因等。其基本方法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完成不同个体重测序, 通过寻找序列差异, 克隆相关基因。这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克隆方法, 同时还可以进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将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基因组多样性研究对了解生物的进化、起源和迁徙有重要作用, 能反映生物进化过程和物种传播过程中基因组内的变化、基因组与外部环境的互作, 将对整个生物学产生重要影响。

2、2基因功能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主要是通过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序列, 应用相应的实验手段和生物信息软件,系统分析基因位点, 克隆功能基因。基因功能研究主要从生化、细胞学和发育方面进行研究:生物化学功能以蛋白质合成和修饰为研究重点,如作为蛋白质激酶对特异的蛋白质进行磷酸化修饰;细胞学功能如胞内外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研究;发育功能包括器官形成及形态建成等系统发育相关基因研究[3]。目前,获得一段DNA序列的功能信息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该DNA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如利用BLASTn和BLASTx 两种软件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等。同源性比较的结果大体可以分为如下类型:与生化和生理功能均已知的基因具同源性;与生化功能已知的基因具同源性,但该基因的生理功能未知;与其他物种中生化和生理功能均未知的基因具同源性;虽与生化和生理功能均已知的基因具同源性,但对该基因功能的了解尚不深入,仍停留在表观现象上。上述同源性检索分析方法仅仅为该DNA片段的功能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对基因功能的直接证据还需要实验证明[4]。

2、3 植物基因组的表达及时空调控的研究

一个细胞的转录表达水平能精确而特异地反映其类型、发育阶段以及反应状态。功能基因组学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反映基因在不同植株、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不同生理状态以及体外培养的细胞中mRNA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等的转录水平, 进而特异性地反映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抗性、组织器官形成、系统发育、光合作用等的关系,通过对基因表达的研究可望调节与抗性、品质、产量等对人类有价值基因的表达, 从而达到对生物的定向调控。

2、4 蛋白质组学研究

由于基因功能的最终体现是以其编码的蛋白质实现的, 只有极少部分是以RNA形式体现的。所以,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必然要涉及到蛋白质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蛋白质组的研究具有动态性、时空性和可调节性, 其实质上是在细胞水平上对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的平行分离和分析, 往往要同时处理成千上万种蛋白质。依赖于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研究技术平台, 研究技术远比基因组学复杂和困难。蛋白质组学可以为基因组学提供细胞和组织分布、定位, 基因表达产物的修饰和表达丰度等信息, 可为基因功能深入分析提供信息。

3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方法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也日趋完善。主要包括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转座因子、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

3、1 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5]

AFLP是指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分子标记的一种新技术,也是1992年由荷兰Keygene公司Zabeau等发展的一种将RFLP与PCR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兼有RFLP标记技术的可靠性和PCR技术的高效性,而且快速、灵敏、稳定,所需DNA量少,多态性检出效率高、重复性好,不管所研究的基因组有多么复杂,用该方法都可以检测出任何DNA之间的多态性。现已广泛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和品质鉴定等方面。

AFLP技术原理是对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使用双链人工接头与基因

组DNA的酶切片段相连接作为扩增反应的模板,接头与接头相邻的酶切片段的几个碱基序列作为引物的接合点,根据基因组中被扩增DNA片段两端的序列设计合成相应的引物,引物 3端包含有选择碱基,其作用是延伸酶切片段区,以保证那些能与选择碱基配对的限制性片段被扩增,扩增片段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检测。

3、2 表达序列标签

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是研究植物基因表达的一个有效方法。表达序列标签主要用于新基因克隆、基因组图谱绘制、基因组序列编码区的确定等,它在新基因资源中扩展最为迅速,是从cDNA克隆两端获得的短的cDNA部分序列,通过分析基因组序列能够获得基因组结构的完整信息,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基因间的间隔区结构,启动子的结构以及内含子的分布等[6]。公共数据库(NCBI等)中有来自19 种植物的大约160000 个植物EST[7]。ESTs 提供了一个在植物中发现基因的方法,即模式基因组和其它植物之间的一种同态现象。因此, 当一个已知功能和特征的基因从一个植物中克隆出来后, 就可以通过EST数据库去鉴定另一种植物中的具有同样特征的直向同源基因。ESTs 也可以标记多基因家族中的单个成员。但是, 这些基因的准确功能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方法去验证[8] 。

3、3 SAGE技术

Velculescu等人1995年发明了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即SAGE(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法[9]是同时定量分析大量转录本的另一种方法。这是一种高通量且快捷有效的基因表达研究技术,可用于研究任何一种由细胞转录变化引起的生物现象,而无须对基因性质和生物系统预先有所了解,因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10]。利用SAGE可以在短期内得到丰富的表达信息,与直接测定cDNA克隆序列方法相比减少了大量的重复测序,从而大大节省了研究时间和费用[6]。

SAGE是以转录子(cDNA)上特定区域9-10bp的寡核苷酸序列作为标签(tag )来特异性代表该转录子。然后通过连接酶将多个标签(一般为20-60个)随机串联并克隆到载体中,建立SAGE文库。通过对双标签的序列分析,可获得基因转录的分布以及表达丰度的情况(尤其是可检测到低丰度表达的基因),从而可充分了解基因转录组的全貌[11]SAGE技术原理:(1) 以转录物内特定位置的9-10bp短核苷酸序列即SAGE标签所含信息足以代表其相应的转录物。(2) SAGE标签经随机连接、扩增并集中在一个克隆中测序,标签重复出现的次数代表该转录物的拷贝数[12]。

SAGE技术已广泛用于全面获取生物基因的表达信息,定量比较不同状态下的基因表达,寻找新基因等研究领域

3、4 反向遗传学技术

反向遗传学是在已知基因序列的基础上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一般通过创造功能丧失突变体并研究突变所造成的表型效应。研究手段包括基因的互补实验、超表达、反义抑制、基因敲除、基因诱捕、基因激活等手段。其中基因敲除技术(又称为无义突变,null mutations)可为基因产物的功能提供直接证据,其它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如基因芯片等多数只是相关性,不能证明基因序列和基因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基因功能的直接证据仍是来自对缺失相应基因的突变体进行的功能分析。基因敲除包括定点敲除、T—DNA或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现在发现一种新的生物机制——RNAi.对于致使植物基因沉默有很高的效率,对于研究植物基因功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生突变体的方法。

3、4、1 诱导产生突变进行功能基因分析的技术(转座因子) 通常要获得未知基因的功能信

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断目的基因与其表型的联系,制造出功能缺失突变株并研究突变株的表型。随着外源序列的插入,导致内源基因表达受阻,出现突变体表现型,大规模的转座

因子突变已成为功能基因纽学研究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植物转座因子,又叫转位因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的一段可自我复制和位移的DNA序列。转座因子的转位插入作用,使被插入的目的基因发生突变,失去活性,而转座因子的删除又可使目的基因恢复活性。因此,利用转座因子的转位插入作用可对被插入的目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的研究,这就是转座因子标签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已成为植物基因鉴定、分离最有效的方法。

3、4、2 基因剔除基因剔除(gene knock out)是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的一种方

法。鉴定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基因剔除技术在模式生物中进行功能丧失(1oss of function)分析,即观察基因表达被阻断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所产生的表型变化。但这一技术亦存在一些问题,如费用太高、周期较长,而且许多基因在剔除后并未产生明显的表型改变,可能是这些基因的功能为其他基因代偿所致。近年来有人利用组合化学的方法尝试针对蛋白质的化学剔除试剂,用来激活或失活各种蛋白质。

3、4、3 VIGS技术[13]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是一

种RNA介导的抗病毒防御反应机制,目前在植物反向遗传学领域已经表现出巨大的潜力。VIGS 技术不仅优于传统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简便,高效耐用,而且具有高通量特性。在功能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中,这些优越性已经使VIGS技术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首选技术手段。目前,VIGS体系应用最成功的植物是病毒学家常用的模式植物-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与此同时,也在努力改良VIGS技术,使其能够在包括单子叶植物在内的其它物种中得到广泛应用

3、4 蛋白质组学研究

蛋白质组学是连接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生理学的一门科学。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研究物生物科学各个领域的必不可少的方法。细胞生命活动多发生在蛋白质水平而不是RNA 水平, mRNA的信息不足以阐明细胞内基因的实际功能, 基因在生物体整体水平上的功能最终由其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水平上体现出来。蛋白质组是指一种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组织在精确控制其环境条件下,特定时刻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基因组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 而蛋白质组是动态的, 具有时空性和可调节性, 能反映出某个基因的表达时间、表达量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发展较快。例如:用于蛋白质分离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用于蛋白质鉴定的Edman降解法测N端序列技术、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MS)等。

利用蛋白组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信息:从基因序列预测的基因产物的翻译情况; 基因产物的相对浓度;基因产物翻译后的修饰程度。这三方面的信息弥补了从核酸序列研究功能基因组的不足[14]。蛋白质组学将基因表达的数据与植物代谢的问题和植物表型的问题紧密连在一起, 这个方法既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生理机制, 又可以用于研究未知功能的蛋白质。

3、5 生物信息学[3]

生物信息学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用数理及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生物信息学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是基因组信息学,包括基因组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分配、分析和诠释。基因组信息学的关键是“读懂”基因组的核苷酸顺序,即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以及各DNA片段的功能;同时在发现了新基因信息之后进行蛋白质空间模拟和预测,然后依据特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药物设计;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根据生物分子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描述生物体生理生化反应的内在规律。

生物信息学由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三大部分组成。结构基因组学提供了巨大

的核酸和氨基酸数据,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数据库来研究基因功能。应用生物信息学可获取一段DNA序列的功能信息,其方法是将该DNA序列与数据库中收集的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用相关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3、6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来源于计算机芯片。借用了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化特点,把生物活性大分子(目前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或细胞等,密集排列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形成微型的检测器件,因此狭义的生物芯片也称微阵列芯片,主要包括cDNA微阵列、寡核苷酸微阵列、蛋白质微阵列和小分子化合物微阵列。广义的生物芯片是指能对生物成分或生物分子进行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厘米见方的固体薄型器件,将微阵列技术与生物微机电技术相结合,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基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 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生物芯片主要特点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芯片上集成的成千上万的密集排列的分子微阵列,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使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样品中的生物信息,效率是传统检测手段的成百上千倍。生物芯片和传统仪器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和试剂少等诸多优点。

4 展望

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已经进入对所有植物的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快速研究的时代。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基因的功能,而且更有助于我们利用这些研究结果对植物性状进行定性改造。在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发主要经济植物的基因组资源,即表观遗传学、植物基因组序列的综合比较、新模式基因组的确立和植物多样性的挖掘;推进植物系统生物学研究,即植物生长的关键过程和调控植物的结构和组织;完成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建立国家遗传性状指南;开发数据获取和分析的研究工具;加强教育、培训和扩大服务项目和社会影响[15]。

功能基因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物理学、化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都在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上述各种研究技术的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在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的工作中研究者应综合考虑和使用各种技术,不能单一的片面的采用某一方法进行研究。随着植物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完善现有研究手段的同时,还必须与一些新的基因功能研究技术相补充结合,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建立全球共享的植物基因组数据库系统,以最终阐明植物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调控规律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农业的高产、优质育种等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毅,黄三文.功能基因组学在蔬菜中的应用[J].中国蔬菜,2009(2):1-6

[2] Jun Y,Hu Songnian,Wang Ju, et aL. A draf t sequence of the rice (Oryza sativa L.ssp.indica) genome.[J].Science,2002,

295(5565):79

[3] 岳思军,郑蕊,陈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5(3):217-220

[4]李子银,陈受宜.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遗传,2000,22(1):57

[5] 王章建,高伟,杨宝,常泓.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20):9375—9376

[6] 常敬礼,郭玉双,杨德光,李丽文.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8,16(2):56—59

[7] 周晓馥,肖乃仲,白云峰,王兴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6):13-17

[8] Quackenbush J, Liang F, Holt, et al. The TIGR gene indices: reconstruction and represent ation of expressed gene sequence. Nuc Acids Res, 2000, 28: 141- 145

[9] Velculescu VE, et al. Science,1995, 270(5235):484-487

[10] 王雪景,孙毅,徐培林,仪治本,杜建中,孙丹琼.生物技术通报.2004(1):18-22

[11] 熊勇华,许杨. 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生物工程学报,2002,18(3):377-380)。

[12] 李靖等.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的新进展.生物工程学报,2001,17(6):613-616)

[13]姚丹青,张微微,原丽华,蔡润等.VIGS: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革命.分子植物育种,20097(1):155-161)

[14] Thiellement H, Bahrman N, Damerval C, et al. Proteomics f or 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studies in plants.Electrophoresis,1999, 20:2013- 2026)

[15] 杜艳艳.美国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资助情况分析.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4):131-134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技术_崔兴国

第9卷 第1期2007年3月 衡水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g s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9,N o.1 Ma r.2007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技术 崔兴国 (衡水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衡水053000) 摘 要:植物基因组的研究已经由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转向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积累的数据,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阐述D N A序列的功能,从而对所有基因如何行使其职能并控制各种生命现象的问题作出回答.近年来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技术主要包括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D N A微阵列和反向遗传学等.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和对植物形状的定性改造和利用. 关键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中图分类号:Q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07)01-0023-04 基因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决定细胞的生物学形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最终是由大量的基因表达完成的.随着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结构基因组学转移到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特别是模式植物拟南芥(A r a b i d o p-s i s t h a l i a n a)和水稻(O r y z a s a t i v a)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公共数据库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基因序列信息,获得了许多与植物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在此基础上应用实验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和计算机分析来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并相应诞生和发展了一批新的研究技术,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而有效的技术支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解析所有基因的功能,即从基因水平上大规模批量鉴定基因的功能,进而全面研究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环境变化的遗传机制,在基因组序列与细胞学行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共同承担起从整体水平上解析生命现象的重任.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一部分形态建成和功能按一定次序而进行的一系列生化代谢反应的总合,反应在分子水平上,它要求相应的遗传代谢途径必须按照特定的时空次序严格进行以保证正常发育.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就是要利用植物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通过发展和应用系统基因组水平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和鉴别基因组序列的作用;研究基因组的结构、组织与植物功能在细胞、有机体和进化上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间的调控关系;从表达时间、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3个方面对目的基因在植物中的精细调控进行系统研究.当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一年生的拟南芥与水稻两个物种上,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遗传背景清楚,基因组较小,基因结构简单而且易于进行分子生物学操作.拟南芥研究组“2010计划”的宏伟目标是充分利用拟南芥基因组计划获得的序列信息并结合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来获知其25000个基因的全部功能,例如开花的诱导过程是植物生活周期中最奇妙的过程,目前从拟南芥中鉴定了提早开花和延迟开花的多种突变体,显示植物开花受多个遗传基因的控制,如延迟开花的两个突变体是由等位基因 C O(C O N S T A N S)和L D(C O L D L U M I N I D E P E N- D E N S)突变引起,这两个基因均已被克隆,并使其在转基因植物的叶片中进行表达,将C O基因转移到拟南芥中,高效表达C O蛋白的转基因植株即使处于短日照条件下也会开花,这说明C O基因具有激活开花基因的作用.对模式植物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将有助于整个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 目前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 D N A全长克隆与测序;(2)获得D N A芯片 ①收稿日期:2006-10-12 作者简介:崔兴国(1963-),女,河北冀州市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XXX* (XXXXX) 摘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规律的科学。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将助于我们对基因功能的理解和对植物性状的定性改造和利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植物;功能基因组学;ESTs;SAGE Summarize of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XXX (XXXXX) Abstract: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studies provide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ome-wide gene expression. It is currently being widely focused on the gene expression by transcript profiling and takes us rapidly forward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biological traits. In 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 of concepts,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ologies regarding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ranscript profiling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ESTs; SAGE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Genomics)是20世纪最后10年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 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基因组学研究分为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 和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结构基因组学代表基因组分析的早期阶段, 以建立生物体高分辨率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为主, 以研究基因序列为目标。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的研究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 genomics)研究,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和产物,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对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研究。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植物后基因时代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发展和应用整体的(基因 组水平或系统水平)实验方法分析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基因功能,其特点是采用高通量的实验方法结合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策略是从研究单一基因或蛋白质上升到从系统角度研究所有基因或蛋白质。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最常用的模式植物。目前, 功能基因组学在水稻、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取得了较快进展, 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植物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工作[2], 获得了结构基因组数据, 且遗传背景清楚, 易于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已率先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2、1基因组多样性研究[1] *联系人Tel:XXXXX;E-mail:XXXXX

植物基因组测序

千年基因将应邀参加第十六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第十六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将于2015年8月19日-22日在陕西杨凌召开,千年基因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将在会场学术交流区设立展台。届时千年基因的技术团队会向大家展示我们最全面的测序平台、一站式的基因组学解决方案以及近年来在植物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欢迎广大科研人员莅临指导交流! 在测序平台方面,千年基因目前拥有国内最全面的测序平台,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以PacBio RS II三代平台为例,千年基因自去年提供PacBio RS II测序以来,通过项目经验的积累及严格的质量控制,目前各项数据指标已达国内最高水平。数据产出已稳步升级至1.4Gb/ SMRT cell,读长最长可达42 Kb,reads N50高达18Kb,远超PacBio官方提供的数据标准!在植物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研究中,千年基因提供的超长读长测序可更好地跨越基因组高重复序列、转座子区域以及大的拷贝数变异区域和结构变异区,从而实现对高杂合及高重复基因组的完美组装。在植物转录组测序的研究中,千年基因提供的超长读长测序无需拼接即可获得全长转录组序列信息,同时可获得全面的可变剪切、融合基因以及Isoform信息。另外,千年基因提供的HiSeq 4000及HiSeq 2000/2500测序可解决研究人员在植物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测序、小RNA测序等方面的科研需求。 在项目经验方面,千年基因与来自全球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量植物基因组项目,相关成果已发表于Nature、Nature Genetics、Science等杂志。例如,油棕榈基因组项目在Nature 杂志同时发表两篇文章,辣椒基因组项目的成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玉米基因组项目的成果发表于Science。在国外合作方面,千年基因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Patrick Schnable教授领导的国际玉米基因组团队合作开展的上万份玉米样本重测序项目也正在进行中;千年基因与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正在开展上千份木豆、鹰嘴豆及高粱样本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同时千年基因与华盛顿大学的Evan Eugene Eichler院士及佐治亚大学的Jeffrey Lynn Bennetzen院士也有大量基因组项目合作。在国内合作方面,千年基因与广东省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共同启动的花生基因组项目已全部完成de novo测序及数据挖掘,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实验报告 植物基因组的提取和检测

四川大学实验报告 题目:的提取与检测植物基因组DNA一、实验目的 1.了解真核生物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原理; 2.掌握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在液氮中对植物组织进行研磨,破碎细胞; 2.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DNA游离出来; 3.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 4.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缓冲液中,即得植物基因组DNA溶; 5.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带电荷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称为电泳。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分离长度为200bp至近50kb的DNA分子。DNA的迁移率(U)的对数与凝胶浓度(T)之间存在反平行线性关系。因此,要有效地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选用适当的琼脂糖凝胶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材料 1.设备 移液器,台式高速离心机,水浴锅,陶瓷研钵,1.5ml离心管 2.材料 植物幼嫩叶片 3.试剂 (1)细胞提取液:100mmol/L Tris-HCl, pH8.0, 5mmol/L EDTA, 500mmol/L NaCl, 1.25% SDS,1%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 (2)氯仿:异戊醇(24:1) (3)其它试剂:液氮、无水乙醇、 TE缓冲液、异丙醇、洗涤缓冲液 四、方法和步骤 0C水浴(金属浴)中加热备用;μ500L细胞提取液于651、取2、研钵用液氮预冷,新鲜植物叶片(自来水清洗,蒸馏水冲洗干),去除叶脉,剪成细条状,置于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状(越细越好); 0C预热的细胞提取液中,迅速摇匀,65500、取0.1g粉末(大约两勺半)转移至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植物基因组学的发展,植物研究的热点转向了功能基因组学。如何确定大量的基因序列的功能,并进而了解基因与基因之间通过其代谢产物而形成的控制生物体代谢和发育的调控网络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多摒弃原来传统的技术而采用新发展的方法,既省力又节源的研究基因的功能。 关键词:功能基因组学;表达序列标签技术;代谢组学;RNA干扰 二十一世纪以来,基因组学在各种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基因组学已经产生很多个分支,比如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其中,结构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建立生物的高分辨率遗传图和物理图为主。功能基因组学则代表基因组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所提供的信息,发展和应用新的研究方法,从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多基因和多蛋白质的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植物后基因时代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发展和应用整体的实验方法分析基因组序列信息、阐明基因功能,其特点是采用高通量的实验方法结合大规模的数据统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最常用的模式生物,近年来小麦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也在进行,主要集中于基因组中转录表达的部分。 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分子标记 如何快速高效的从基因组中获取生物信息,是一个急迫并且有挑战性的课题。然而,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 Sequence Tags,EST)的出现成为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连接重要依据。EST是从cDNA序列中获得的有特异性特征,能特指某个基因,它的发展成为功能基因组学发展的基础,Genbank中积累的大量EST序列不仅为新基因的发现提供帮助,而且为开发基于PCR的各种分子标记提供资源,如EST-SSR,CAPS,SNP,SRAP和TRAP等。截止2000年数据库dbEST中的主要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

十字花科植物TPS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十字花科植物TPS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萜类化合物(terpenoid)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结构最为复杂的天然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作用和药用价值。它们可以作为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例如独角金内酯(strigolactones)、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等,能够吸引授粉者以及抵御病原菌与植食性动物,例如(E)-a-香柑油烯、(E)-β-金合欢烯等。 萜类合成酶(terpenoid synthase,TPS)是在萜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在植物体内,萜类化合物可通过两条不同途径合成,即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与甲基赤藓糖磷酸 (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MEP)途径。 目前己在拟南芥、葡萄、杨树、水稻、番茄、棉花、高粱、玉米、大豆、小立碗藓以及江南卷柏等植物中对TPS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了鉴别与分析。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包含了芸薹属、萝卜属等油料与蔬菜作物,桂竹香属、紫罗兰属等观赏植物,以及菘蓝属、糖芥属等药用植物。 目前已经有很多重要的萜类化合物在十字花科植物中被识别,比如(E,E)-香叶基芳樟醇、橙花叔醇等。鉴于十字花科植物萜类化合物的重要性以及TPS在萜类合成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己经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进行了系统研究,而对其它十字花科植物研究尚少。 越来越多十字花科植物基因组的测序完成,为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TPS进行系统鉴定和比较基因组分析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12种己测序完成的十字花科植物阿拉伯岩芥(Aethionema arabicum)、拟南芥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课程论文 题目: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姓名:秦冉 学号:11316040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关于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式植物在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The recent progress in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genome sequencing ofthe model plant-- Arabid opsis and rice,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plant genomics emerge in recent yea r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2 important model plant--Arabidopsis and rice in structural genomics,comparative genomics,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echnology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Keywords: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dvances 前言 基因组是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的概念。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的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本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自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发展成了一门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领域。而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其他真核生物和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不同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即使在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种类之间差别也很大; 其次,很多植物是异源多倍体,即便是二倍体植物中有些种类也存在较为广泛的体细胞内多倍化( endopolyp loidy)现象[1]。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结构基因组学,以全序列测序为目标,构建高分辨率的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的遗传图谱和以DNA 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物理图谱。②功能基因组学,即“后基因组计划”,是结构基因组研究的延伸,利用结构基因组提供的遗传信息,利用表达序列标签,建立以转录图谱为基础的功能图谱( 基因组表达图谱),系统研究基因的功能,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当前植物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③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因为基因的功能最终将以蛋白质的形式体现。 近来,以水稻( Oryza sativa)和拟南芥(Arabadopsis thaliana)为代表的植物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植物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已经在植物基因组的组织结构和基因组进化等方面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植物基因组物理作图和序列测定的研究集中于拟南芥和水稻上; 植物比较基因组作图证实在许多近缘植物甚至整个植物界的部分染色体区段或整个基因组中都存在着广泛的基因共线性,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同源性对各种植物的基因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和利用。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

植物基因组学

1.基因组的结构和变异 2.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基因 3.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4.QTL精细定位 5.基因和QTL的可隆 5.1插入突变方法 5.2图位克隆的方法(含比较图位克隆) 5.3候选基因法 6.资源评估和利用 7.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含分子设计育种) 8.转基因 8.1转基因体系和实证研究 8.2转基因的生态学安全研究 9.比较基因组 9.1标记水平比较基因组 9.2序列水平的比较研究 9.3性状水平的比较研究 9.4功能比较研究 10.***优势研究 10.1遗传学解释 10.2分子生物学解释 11.分子进化(主要是玉米进化) 12.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 12.1实证研究 12.2方法学研究 13.基因组研究中的一些新技术运用 13.1DNA芯片技术 13.2 DNA shuffling 13.3Gene Trap 13.4 Gene therapy in plants 13.5 TILLING 技术 1.植物基因组的结构和变异 在越来越多的植物基因组被测完后,该研究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该方面的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在玉米方面该领域的大牛是Buckler, ES; Messing, J, Dooner HK, Doebley J ; Gaut, BS. 1. Buckler, E. S., Gaut, B. S. and McMullen, M. D. (2006)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maize. Curr. Opin. Plant Biol. 9, 172-176 这是关于玉米基因组结构的REVIEW文章,先了解大概,在细读研究文章.其任何2个玉米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变异大于人和大猩猩之间的差异的经典论断充分说明玉米变异的广泛性.最近因为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而似乎可以改写. 2.Messing J, Dooner HK. Organization and variability of the maize genome. Curr Opin Plant Biol.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7, 24 (2): 200?207, 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82831.html, 收稿日期: 2006-05-26; 接受日期: 2006-08-26 * 通讯作者。E-mail: yuanbeauty@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82831.html, .专题介绍.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 摘要 芸薹属(Brassica )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经过十几年的研究,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个层次的研究均发现, 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和拟南芥之间都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表明拟南芥信息在芸薹属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内存在着多个拷贝的共线性区域, 支持二倍体芸薹属作物起源于多倍体祖先的假设。 关键词 芸薹属, 比较基因组, 拟南芥, 宏观共线性, 微观共线性 李媛媛, 傅廷栋, 马朝芝 (2007).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4, 200?207.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又称比较遗传学, 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利用共同的标记构建图谱或对不同物种基因组相应部分(或全部)区域进行测序, 比较它们之间的基因数目、相对位置、结构关系等, 以揭示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家族成员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异同。一般来讲, 比较基因组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基于遗传图谱的宏观共线性和基于物理图谱或测序的微观共线性。目前, 禾本科植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最为透彻,而芸薹属(Brassica )植物则是双子叶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经过十几年的历程, 芸薹属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已在宏观共线性和微观共线性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1 芸薹属植物基因组概况 芸薹属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中最重要的一个属,包含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料、蔬菜和饲料作物。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讲, 芸薹属栽培种包括白菜(B. rapa ;AA , 2n = 20)、甘蓝(B. oleracea ; CC , 2n = 18)和黑芥(B. nigra ; BB , 2n = 16) 3个二倍体基本种以及甘蓝型油菜(B. napus ; AACC , 2n = 38)、芥菜型油菜(B.juncea ; AABB , 2n = 36)和埃塞俄比亚芥(B. carinata ; BBCC , 2n = 34) 3个四倍体复合种。种间人工合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白菜、甘蓝和黑芥为3个基本染色体种,它们通过相互杂交和自然加倍而形成了现在的四倍体种,这就是著名的禹氏三角(U, 1935)。通过对核DNA 含量的计算, 推测二倍体芸薹属基因组约为拟南芥基因组(125 Mb)的3-5倍, 而四倍体芸薹属基因组则是拟南芥基因组的10倍左右(Bennett and Sm ith, 1976;Arumuganathan and Earle, 1991)。 2 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图谱 比较遗传作图是利用一个种的基因或者基因的部分片段或者遗传标记, 通过遗传学的方法在其它的物种中寻找其同源序列及构建相应的遗传标记图。芸薹属植物比较遗传图谱研究可对芸薹属植物之间的结构、亲缘关系及其进化演变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特别是芸薹属和拟南芥的比较遗传作图, 将大大增加芸薹属中可供利用的遗传标记。近年来, 芸薹属植物之间以及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之间的比较遗传作图研究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 2.1 芸薹属植物之间的比较作图 芸薹属不同种基因组的比较研究首先是在白菜和甘蓝之

已基因组测序植物列表

编号中文名拉丁名 发表时间 刊物科、属基因组大小1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2000.12 Nature 十字花科、鼠耳芥属125 Mb 2水稻Oryza sativa. ssp. indica 2002.04Science 禾本科、稻属466 Mb 3水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 2002.04Science 禾本科、稻属466 Mb 4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2006.09Science 杨柳科、杨属480 Mb 5葡萄Vitis vinifera 2007.09Nature 葡萄科、葡萄属 490 Mb 6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2007.01Science 衣藻科、衣藻属130 Mb 7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tens 2008.01Science 葫芦藓科、小立碗藓属480 Mb 8番木瓜Carica papaya 2008.04Nature 番木瓜科、番木瓜属370 Mb 9百脉根Lotus japonicus 2008.05DNA Research 豆科、百脉根属472 Mb 10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2008.11Nature 褐指藻属27.4 Mb 11高粱Sorghum bicolor 2009.01Nature 禾本科、高粱属730 Mb 12玉米Zea mays ssp. mays 2009.11Science 禾本科、玉米属2300 Mb 13黄瓜Cucumis sativus 2009.11Nature Genetics 葫芦科、黄瓜属350 Mb 14大豆Glycine max 2010.01Nature 豆科、大豆属1100 Mb 15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2010.02Nature 禾本科、短柄草属 260 Mb 16褐藻Ectocarpus 2010.06Nature 水云属 196 Mb 17团藻Volvox carteri 2010.07Science 团藻属138 Mb 18蓖麻Ricinus communis 2010.08Nature Biotechnology 大戟科、蓖麻属350 Mb 19小球藻Chlorella variabilis 2010.09Plant Cell 小球藻科46 Mb 20苹果Malus × domestica 2010.09Nature Genetics 蔷薇科、苹果属742 Mb 21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 2010.12Nature Genetics 蔷薇科、草莓属240 Mb 22可可树Theobroma cacao 2010.12Nature Genetics 梧桐科、可可属430- Mb 23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2010.12PNAS 豆科、大豆属915.4 Mb 24褐潮藻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 2011.02PNAS 57 Mb 25 麻风树 Jatropha curcas 2010.12 DNA Research 大戟科、麻风树属 410 Mb s c i e n c e n e t .c n : G r a n t l u j i a n g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定性定量分析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利用CTAB法从植物组织中提取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DNA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实验原理】 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是一种阳离子型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在高离子强度下(大于0.7 M NaCl),与蛋白和中性多糖形成复合物沉淀出来。利用液氮对植物组织进行研磨,从而破碎细胞。然后加入CTAB缓冲液将DNA溶解出来,再用酚、氯仿抽提的方法去除蛋白,最后经乙醇沉淀得到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常用技术。把DNA样品加入到一块包含电解质的多孔支持介质(琼脂糖凝胶)的样品孔中,并置于静电场上。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 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DNA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分子量小的DNA分子比分子量大的DNA分子迁移速率快,迁移距离远,由此得到分离。凝胶电泳也可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构型不同的DNA分子,超螺旋质粒DNA(cccDNA)泳动最快,其次为线状DNA(L DNA),最慢的为开环质粒DNA(ocDNA)。 核酸分子(DNA或RNA)由于含有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共轭双键,在260 nm波长处有特异的紫外吸收峰,其吸收强度与核酸的浓度成正比,这个物理特性为测定核酸溶液浓度提供了基础。1 OD260相当于dsDNA 50 μg/mL,ssDNA 33 μg/mL和ssRNA 40 μg/mL。可以此来计算核酸样品的浓度。紫外分光光度法不但能确定核酸的浓度,还可通过测定260 nm和280 nm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教程文件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 究进展

基因组学课程论文 题目: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姓名:秦冉 学号:11316040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关于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式植物在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The recent progress in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genome sequencing ofthe model plant-- Arabid opsis and rice,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plant genomics emerge in recent yea r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2 important model plant--Arabidopsis and rice in structural genomics,comparative genomics,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echnology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Keywords: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dvances 前言 基因组是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的概念。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的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本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自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发展成了一门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领域。而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其他真核生物和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不同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即使在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种类之间差别也很大; 其次,很多植物是异源多倍体,即便是二倍体植物中有些种类也存在较为广泛的体细胞内多倍化( e ndopolyploidy)现象[1]。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结构基因组学,以全序列测序为目标,构建高分辨率的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的遗传图谱和以DN A 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物理图谱。②功能基因组学,即“后基因组计划”,是结构基因组研究的延伸,利用结构基因组提供的遗传信息,利用表达序列标签,建立以转录图谱为基础的功能图谱( 基因组表达图谱),系统研究基因的功能,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当前植物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③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因为基因的功能最终将以蛋白质的形式体现。

动植物基因组概述

技术参数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展开,全球已有几百种的植物和动物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人们可以获得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从而为该物种后续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诺禾致源团队多年来专注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测序领域的应用,以李瑞强博士为首的技术团队先后开发了SOAPdenovo,SOAPdenovoII等组装软件,并针对复杂基因组开发了全球领先的NO - VOheter软件,在全基因组测序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已成功完成多个物种的全基因组从头测序工作,相关文章多次发表于Nature、Science等期刊杂志。 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发展及相应软件的开发,几乎所有物种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来完成基因组图谱,但对于复杂基因组来说,能够较好地完成其基因组图谱仍然是个难题。诺禾团队在动植物复杂基因组测序方面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部分成功案例展示如下: 研究对象 发表时间 期刊 影响因子 合作单位 四倍体陆地棉2015年4月Nature Biotechnology 41.514南京农业大学金丝猴29.3522014年11月Nature Genetics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大豆泛基因组 41.5142014年9月Nature Biotechnology 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藏猪29.6482013年10月Nature Genetics 四川农业大学地山雀 10.742 2013年7月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注:以上均是由诺禾作为通讯单位发表的文章,其中,陆地棉和金丝猴的基因组文章为期刊封面文章。 种类 物种 基因组大小 基因组特征 组装结果 进展 复杂基因组 杂合率1.2%;重复率80% 复杂基因组 杂合率1.1%;重复率68% 复杂基因组 杂合率1.62%;重复率47% 复杂基因组 杂合率0.8%;重复率64% 复杂基因组 杂合率0.8%;重复率76.5% 复杂基因组 重复率56%;污染率40% 经济作物 水产类水果类林木类昆虫类藻类 4.5 Gb 1.4 Gb 360 Mb 750 Mb 2.9 Gb 571 Mb contig N50=25 Kb;scaffold N50=475 Kb contig N50=37 Kb;scaffold N50=830 Kb contig N50=34 Kb;scaffold N50=770 Kb contig N50=36 Kb;scaffold N50=579 Kb contig N50 =22 scaffold N50= 468 Kb ccontig N50 =18.1 Kb;scaffold N50= 319.7 Kb 某裸子植物 某水生动物某果树某树木某昆虫某藻类后续分析 审稿中 后续分析 后续分析 后续分析 文章撰写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

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摘要:比较基因组学是利用某些基因组图谱和测序获得的信息推测其他生物基因组的基因数目、位置、功能、表达机制和物种进化的学科。近10年来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发展迅速,并获得了一些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甚至使我们对生命和生命科学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作图、比较生物信息学,比较遗传图谱的制作及对微观共线性的研究。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有:比较基因组学在进化和分类研究上的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在其它遗传研究和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研究方法应用植物比较遗传图谱作物改良微共线性 一.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1.比较作图和比较生物信息学 比较作图和比较生物信息学是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有两大支柱。基本方法是先用相同的一套cDNA探针对不同物种进行作图,然后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现在发展成为用DNA 序列来比较基因组的方法,尽管这对研究大多数种总基因组间的宏观共线性不太适用,但对研究部分区段的微观共线性还是有效的。 使用同一套探针,可以确定关系较远的基因组间的同源区域,也可比较不同实验室的作图结果。美国康乃尔大学曾确定了一套探针,在过去的几年中向50多个研究单位进行了发放[2]。这套探针包括152 个cDNA(67 个来自水稻、63个来自燕麦、21个来自大麦、1个来自小麦)。这些cDNA满足了以下要求:(1)在Southern 分析中能与大多数禾谷类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和甘蔗)基因组杂交;(2)在水稻中为单拷贝或低拷贝;(3)基因组覆盖面大。这些探针的5’和3’端均已测序,序列已送到Gen Bank(序列号为 AA231638-AA231938。其中78%的DNA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与已知基因的蛋白质序列有相似性。 在禾谷类作物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水稻常常也被当作模式植物,因为水稻上已有非常密集的分子标记及其他标记,基因组小。研究发现,其它基因组的连锁群包含有与水稻连锁群同源的区段,只是伴有复杂的重排而已。 同等重要的是比较生物信息学,因为要把不同基因组当作一个整体遗传系统分析和处理还必须开发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美国开发出了一个交互显示软件以确定和显示不同种间的保守连锁区段(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82831.html,:8300),另一个互联网站 也提供了水稻基因组的比较图谱(https://www.360docs.net/doc/402482831.html,/rice/quickqueries)。该软件综合了水稻、玉米、燕麦和小麦的比较图谱资料,用户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一些方法研究进化关系、基因组结构及发现新基因。但比较生物信息学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已适应更高层次的研究需要。

植物基因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知识讲解

植物基因组特点及其 研究进展

植物基因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宋剑灵 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核)中的全部DNA,植物基因组具有大小相差较大,呈多倍性的特点。目前对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草本植物模式植物上,尚需发展和健 全。国鲜见内关于对基因组研究的的报道。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基因定位方法的开发利用国外关于基因组的研究朝着连锁图谱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的方向推进。目前,关于基因组的研究机遇和挑战并存,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应把握时机,选准目标,尽快开展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特点研究进展 1、植物基因及其组特点 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核)中的全部DNA,包括所有的基因(gene)和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region)。植物基因组由重复序列和低(单)拷贝的DNA组成。重复序列分为两类:串联重复(tandem repoats)和散布重复(dispersed repeats)。基因组较大的植物,DNA序列重复的程度高,单拷贝序列较短(<2kb);基因组较小的植物,低拷贝序 列则较长,如在拟南芥中可长达120kb。 细胞是不停地进行着维持植物生存所必须的基本代谢活动的生命小宇宙,小宇宙当中的大部分代谢活动受制于细胞核。细胞核是生命赖以维持的基本装置,其中遗传信息物质(DNA)的总和称为细胞核基因组(nucleic genome)。植物细胞中还有另外两种类型的基因组,即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本文中的基因组如不加特殊说明即指细胞核基因组。高等植物的基因组具有物种特异性,每个植物种拥有固定数量和形态的基因组[1,2]。光学显微镜下基因组呈可视的染色体(chromosome)状态,如果将细胞核比作地球,染色体就好比地球之大陆。染色体大陆上布满了类似于崎岖山脉的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并分布着不便于行走的类似于沙漠的各式各样重复序列(repeated sequence)。与地球大陆大峡谷相对应的是染色体着丝粒(kinetochore),相互连锁着的基因相当于平原上和沿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大都市,而染色体上的特定碱基序列基序(specific basesequencemotif)可以看作是大都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3,4]。 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各具特点。人类基因组拥有大约80000个基因,但基因编码区 域仅仅占整个基因组的3%。酵母基因组仅含有6000个基因,构成极为紧密[5]。某些植物的 基因组则主要为重复DNA序列所组成。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非常小,基因与基因之间很少 留有闲置区域。了解各种基因组序列所包含的信息无疑将成为21世纪生物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2、植物基因研究现状

EST_SSR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选取体重18~20g健康小白鼠5只,皮下注射多联菌苗0.5ml,逐日观察至第7d,应无由毒性物质而引起的症状或死亡为合格。 1.2.7 异常毒性试验 选取体重18~20g健康小白鼠5只,腹腔注射多联菌苗0.5ml,注射前称取体重,观察7d。观察期内,小白鼠应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7d后小白鼠体重增加,判为合格。 1.2.8 免疫力试验 多联菌苗免疫体重14~16g小白鼠30只,皮下注射0.5ml,注射2次,间隔7d,末次免疫后10d进行毒菌攻击。免疫组小白鼠腹腔注射1M LD的毒菌,同批饲养体重与免疫组相同的小白鼠3组(每组5只)作为对照,分别于腹腔注射2、1及1Π2M LD的毒菌,观察3d,对照组小白鼠感染2及1M LD者应全部死亡,感染1Π2M LD者要有部分死亡,观察免疫组小白鼠的存活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力试验 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力最强的菌株是S018,M LD为3.0×108Πml;9株大肠杆菌中毒力最强的菌株是E004,M LD为1.5×108Πml;5株无乳链球菌中毒力最强的菌株是W002,M LD 为9.0×108Πml。 表1 生产菌株毒力试验结果 菌株最小致死量(M LD) S018 3.0×108Πml E004 1.5×108Πml W0029.0×108Πml 2.2 安全试验 逐日观察至第7d,全部实验小白鼠均存活,无由毒性物质引起的症状,因此判定菌苗安全试验合格。 多联菌苗安全试验结果 小白鼠01号02号03号04号05号 死亡----- 皮肤毒性症状无无无无无 2.3 异常毒性试验 观察期内,实验小白鼠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7d后每只小白鼠体重均增加,因此判定多联菌苗异常毒性试验合格。表3 多联菌苗异常毒性试验结果 动物编号W0(g)W1(g)W2(g)W3(g)W4(g)W5(g)W6(g) 变化值 (g) 0118.7418.8219.0519.3319.7320.3020.95+2.21 0218.6618.7518.9919.2619.6420.2520.81+2.15 0318.5718.7018.9419.2819.6920.4021.00+2.43 0418.7018.7919.0119.2619.6720.2120.75+2.05 0518.7319.3419.6119.7720.1520.8421.59+2.86 2.4 免疫力试验 对照组小白鼠感染2及1M LD者全部死亡,感染1Π2M LD 者有部分死亡,免疫组小白鼠的保护率为83.3%,超过70%的指标,因此判定多联菌苗免疫力试验合格。表4 多联菌苗免疫力试验结果 组别免疫组2M LD组1M LD组1Π2M LD组首次免疫剂量(ml)0.5--- 末次免疫剂量(ml)0.5--- 金葡菌攻击浓度(Πml) 3.0×108 6.0×108 3.0×108 1.5×108金葡菌攻击剂量(ml)0.50.50.50.5 实验动物数(只)30555 死亡动物数(只)5552 存活动物数(只)25003 死亡率(%)16.710010040 保护率(%)83.3--- 3 讨论 3.1 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有150多种,其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为主,约占整个病例的90%以上[2]。作者从167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筛选出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大肠杆菌、5株无乳链球菌,通过毒力试验选取毒力最强的菌作为生产菌株。 3.2 制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毒素及菌体蛋白、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灭活菌苗,将上述成分合理配伍制成多联菌苗。3.3 通过安全试验、异常毒性试验和免疫力试验证实所研制的多联菌苗是一种安全、无毒、高效的新型生物制剂,对免疫组小白鼠的保护率为83.3%,此新型生物制剂完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这一结论与石冬梅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6]。当然,仅仅依靠疫苗预防接种是不可能达到完全控制乳房炎的发生,需要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才能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11]。 参考文献: [1]Harm on R.Sym posium.mastitis and genetic evaluation for s omatic cell count [J].J Dairy Sci,1994,77:2103-2122. [2]王冰,刘明春,吴聪明,等.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3):29-30. [3]代敏,王雄清,王红宁,等.绵阳市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3):33-34. [4]Charls N,Bbins J R.M astitis losses[J].J Am V et Med Assoc,1997, 170:1129-1132. [5]石正,王根云,凤英,等.生物活性浴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J].中国动物保健,2007,3:58-59. [6]石冬梅,皇甫和平.奶牛乳房炎疫苗预防效果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0):65-67. [7]G iraudo J.A.,A,Calzulari,et al.Field trials of a vaccine against bovine mastitis.1.Evaluation in heifers[J].Dairy Sci.,1997,80:845. [8]Calzulari A LDO,A.G iraudo,et al.Field trials of a vaccine against bovine mastitis.2.Evalustion in tw o commercial dairy herds[J].Dairy.Sci.,1997, 80:854. [9]刘朝,王京仁,张成栋,等.湖北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奶牛,2007,(7):35-38. [10]王耕,王振刚,杨广林,等.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兽医临床,2007,7:92-94. [11]叶芬,曹杰,魏学良.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 2007,33(5):53-55. 专题综述 RE VIEW ARTIC LES EST-SSR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卫国,常天俊,龚红梅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摘要:数量迅速增加的表达序列标签已经成为开发分子标记的重要资源。EST-SSR是基于表达序列标签开发微卫星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与基因组SSR相比,EST-SSR具有在植物物种之间可转移性的优点。目前,EST-SSR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如遗传图谱构建、比较作图、遗传多样性评价、种质鉴定、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等方面。该文介绍了EST-SSR原理、引物开发、实验方法,并对其物种间通用性以及其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