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系统构成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是由:系统控制中心、数据转接处理机、空调智能终端以及展示平台组成的,其相互之前的数据转接是通过以太网(有线或无线)、电力载波、3G无线通讯技术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实现的。

如图:

1.无线: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第一种是使用电力载波技术,通过原有的电网进行信号传输,第二种是使用单位原有的网线进行传输(485线中有八根线,而日常的网络需要六根线,也就是说还有两根线是闲置的,可以使用这两根线进行信号的传输,同时也不会影响该区域原有的网络速度)。

2.有线:通过重新布置网线,设置空调物联网系统的专属网络,通过这个网络进行信

号的传输。

系统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控制的互联网”:第一,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该系统可以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

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物联网这一概念的严格定义还存在分歧,但是,关于物联网的基本特征是非常明确的。

物联网就是指通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它包含了三个基本的要素,搭载在物品上的传感器、用于传输和存储信息的网络系统以及安装了应用软件的终端设备。传感器可以是条形码、RFID卡、电量表、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其它能够用设备识别的信息载体;而根据应用系统的规模,网络系统可以是局域网(LAN),也可以是广域网(WAN),可以是有线网,也可以是无线网或各种总线及其综合系统;终端设备可以是PC、PDA,甚至是手机。利用物联网的这些特征,可以建立起包括中央空调机组、空调用户及室外环境的物联网,从而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管控一体化,达到高效管理和节能运行的目的。

什么是物联网空调?

物联网空调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直接对空调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空调。有别于原有的端到中端再到终端的传统网络空调,物联网空调是利用更强大的网络直接端到端的智能服务,快捷服务用户的智能网络空调。

什么是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概念的设计,以健康、时尚、节能为理念,根据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模糊理论和智能系统集成技术相结合,通过智能优化单元,改变并优化空调压缩机的运行曲线,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提高利用效率,延长空调使用寿命的目的。

物联网在空调产业的首次应用

2011年8月,恒凯能源科技宣布,首台具有智能安防、远程运行监控、管理等功能的空调物联网节能控制终端——“爽帝”在新研发基地研制成功。

这是首家企业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成功应用,标志着省在空调产业发展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物联网作为一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新智能技术,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与模式,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细致入微的协调与帮助,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助手。

而基于物联网概念设计研发的物联网空调,其智能与便捷不言而喻。无论是白天黑夜,抑或是海角天涯,只要通过互联网与家中或办公室的空调相连接,不但可以随时监控室的安全状况,还可以随时调节空调的运行状态,一旦空调反生异常情况,系统将自动联系公司售后服务部,进行上门维修,同时通过物联网,用户还可以随时掌握空调的耗电量以及室外温差等情况。

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家电领域的逐步深入,作为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的“物联网”也开始从战略高度走向了产业化应用。随着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物联网发展已驶入快车道,物联网与空调的结合不但顺应了全球物联网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而且这一创新之举还具有划时代意义。

系统功能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设置、规划、控制、统计、分析、记录、查询、提示、报警等功能,实现在不同领域对各个空调智能终端的个性化管理,根据不同需求(开启时间、关闭时间、房的实时温度、适度、负离子含量等)实时智能启动相应的程序,同时,用户可以自由设置访问权限,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

系统特点

采用温度和时间为输入输出混合控制源,与温度自动补偿技术相结合,使得设备运行始终处在监控之下,充分提高节能效率;

采用可编程智能化控制,操作简单便捷,和原有的使用习惯不相冲突,同时,无须对设备进行重新安装调试,更无须拆卸重组,改变空调的原有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冬季制热、夏季制冷功能全部智能化自动控制,省去了使用传统空调对各种复杂的附加功能的设定与调节,无需人工操作,简易方便;

智能监控室温度、湿度、负离子含量,有效预防和减少空调病的发病率。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与生活习惯进行模式设定,始终提供最舒适与最健康的环境,提高工作与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智能调控空调压缩机的运行曲线和空调智能终端的辅助补氧与补湿功能,不仅起到了最大化节能的效果,对负氧离子的释放与湿度的调控都对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具备基于物联网的GPS定位计算机远程控制功能,采用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进行全球无死角全覆盖全程全天监控,随时掌握系统动向;

全智能调节操作,完全不必通过调节温度的方式来达到节能的效果,因此不影响人体的舒适度,系统的综合节能率可达到5%-40%;

智能环境模式选择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适合工作或生活环境下的运行状态,达到舒适、健康、节能的多重保障;

每个人对于空调的使用方法并非都是最高效、最科学的,不良的使用习惯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也会降低和损坏空调的使用年限,而且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越来越多的空调病的产生便是佐证。而系统通过智能监控与调节运行状态,可达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运营成本,防止空调类疾病的产生。

节能原理

利用人体对温度的模糊感知理论,来达到节能效果

人体对温度的模糊感知理论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围,人体皮肤对温度的轻微变化不是很敏感。具体来说,在26°C和28°C之间,人体几乎感觉不出温度的变化,一旦温度超过了28°C,人体对温度的变化就会特别敏感。利用这个原理,在不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情况下,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拉长空调压缩机启动的时间,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智能化实时控制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是系统采用可编程智能化自动控制,可以实现各个空调的实时远程控制,随时掌握空调的运行状态。

优化压缩机的运行曲线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防止空调启动时大电流的冲击,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了压缩机的启动时间,优化了压缩机的运行曲线。

充分利用室制冷或制热的余量

空调的使用是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当空调压缩机停止运转之后,室各个地方的温度已经达到了相同及平衡的水平,压缩机停止运转之后,风机仍以小功率继续工作,促进室空气的轻微流动,从而使室的冷/热空气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制冷/热的效果。

规避不良使用空调习惯造成的浪费

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识别和调控功能能够把周围的环境控制在对人体适宜的围,从而避免了人们对空调使用的不良习惯造成的浪费,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及空载现象的发生。

充分利用不同环境、生活习惯智能调节压缩机的运行状态

人体在不同的状态需要不同的环境温度。据调查,人体在工作状态下的最适温度是26°C,而在睡眠的状态下最适温度是28°C,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人体所处的状态进行智能化调控,不但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同时也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健康原理

营造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无论人们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身体与心情都处于非常健康与愉悦的状态,让人们在工作中精神饱满,做事事半功倍,在日常的生活中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与休息,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工作。

研究表明,无论是干燥的空气还是潮湿的空气都对人体有负面的影响。除了容易诱发皮肤、鼻炎、关节炎与感冒类疾病外,还容易滋生病菌。系统特有的智能调控湿度功能,能够让室保持对人体最有益的湿度围,比,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负离子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够产生头脑清新,呼吸舒畅的感觉。同时,负离子还有净化空气,促进人体新代,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据科学研究证明,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近30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负离子在医学界被称为是“空气维生素”。传统的空调运行常常会消除负离子,因而导致空调病的发生。而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则可以做到检测和释放负氧离子,预防空调疾病的发生。

时尚原理

科技改变人生。不断发展的科技将人们的生活带入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全新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乃之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无不在悄无声处受到科技文明进步的影响。世界上有相当多的人享受到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生活便利,而互联网则是现今社会中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为一体,完全不可分割、不接替代的事物。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自不待言,而以互联网为纽带进行全新升级的物联网,则必将使人们的生活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人性化。空调与物联网的结合必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现代化、科技化、前沿化,在现代社会,新科技的应用与融合变得越发迅捷,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越发快速,人们常以拥有一件最新科技产品为潮流时尚。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科技应用产品,一定会引领人们对此新鲜事物的强烈追捧热潮。

工矿企业

工矿企业是众所周知的耗能耗材型企业,对于此类企业而言,如何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消耗是企业最关注也最为头疼的问题。

通过对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工矿企业可达到综合节能30%以上;同时,由于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应用,无须人工实时监控操作,相应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工成本;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编程化智能控制,可应用于对设备的保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调节室的温度、湿度、负离子含量,保证办公场所的正常健康指数与舒适度,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政府事业单位(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等)

对于政府事业单位来说,上级单位交代下来的节能减排任务经常给执行者造成巨大的压力,改造工程经常面对资金、时间、节能效果等多方面的困难。

通过对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但可以顺利及时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达到综合节能30%以上,同时还彰显了政府的办公能力;通过系统的智能设定,保证健康与节能并重,非操控人员不得所以调节,避免了其他人员因不良使用习惯所造成的的浪费;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所提供的智能化管理,还可以节约财政开支,提高对各部门的管理效率;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调节室的温度、湿度、负离子含量,保证室人员的健康指数与舒适度,为不同人群提供最适宜的室环境。

私企公司类(酒店、宾馆、招待所等)

对于私营的酒店、宾馆类企业来说,节能与健康舒适是企业负责人非常重视的两个问题。

通过对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达到综合节能25%以上,节约了成本,等同于相应加大了投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扩大;空调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为住客提供提供更舒适更健康的住宿环境,必然能够提高入住率,提高企业利润;同时,对于新科技的应用,能够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创造更大的收益空间。

物联网智能浇灌控制系统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4), 329-335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10.12677/csa.2017.74040 文章引用: 冯雨轩, 王圣玥, 杨丹丹, 郭仁春, 赵立杰, 邢杰. 物联网智能浇灌控制系统[J].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Intelligent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Yuxuan Feng, Shengyue Wang, Dandan Yang, Renchun Guo, Lijie Zhao, Jie X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Liaoning Received: Apr. 4th , 2017; accepted: Apr. 17th , 2017; published: Apr. 27th , 2017 Abstract Traditional orchard cultivation is inefficient and heavy work,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 traditional orchard cultivation mod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orchard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ith STM32 series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2.4 G wireless mod-ule, and Unity3D engine mobile development platform, we design and develop an orchard planting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ternet of Things + Unity3D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vir-tual reality.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bottom part and the top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The bot-tom part of the design uses soil moisture sensors and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to detect the soil temperature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ruit soil moisture settings, the controller adjusts the solenoid valve and controls the amount of irrigation. The top part of the design establishes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scene to achieve roam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The bottom part estab-lishes protocols with the top part, then we can investigate fruit tree farming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to set the intelligent watering, and establish remote manual control watering, which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staff at any time to view the data and remotely control watering, thus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orchards maintenance. Keywords Smart Orchards, Remote Control and Detection, Internet of Things, Virtual Reality 物联网智能浇灌控制系统 冯雨轩,王圣玥,杨丹丹,郭仁春,赵立杰,邢 杰 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通讯作者。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说明 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的重点[1]。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十分庞大,反应速度较慢、滞后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不理想。传统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影响及控制品质不够理想。而智能控制特别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存在已知算法和变动性大的系统的控制。“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是:环保、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控制系统涉及面广,而要实现的任务比较复杂,需要有冷、热源的支持。空调机组内有大功率的风机,但它的能耗很大。在满足用户对空气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以下将从控制策略角度对与监控系统相关的问题作简要讨论。 2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2] [3]:

(1) 新风部分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 空气的净化部分 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空调净化系统中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的简单净化系统,也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的一般净化系统,另外还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装置的高净化系统。 (3) 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 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的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在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程中,采用表面式空气换热器(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热水或水蒸气的称为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简称为空气的汽水加热器)。设置在系统的新风入口,一次回风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一次加热器;设置在降温去湿之后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二次加热器;设置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设计(江森自控)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 HVAC暖通空调自控系统 技术方案设计书

一.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用户对项目要求,并结合沈阳建筑智能化建筑现状,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是屹今为止整个沈阳所有建筑物厂区当中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里面分布着大量的暖通空调机电设备。 ?如何将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集中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给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如何能够使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经济的运行,既能够节能,又能满足工作要求,并在运行中尽快的将效益体现出来; ?如何提高综合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将现代化的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管理上提高效率。 这是目前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所侧重的。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子系统: 冷站系统 空调机组系统 本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设计是依据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的设计要求配置的,主体的设计思想是结合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为准。 1.1冷站系统 (1)控制设备内容 根据项目标书要求,暖通自控系统将会对以下冷站系统设备进行监控:监控设备监控内容 冷却水塔(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却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却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冷水机组(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冻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冻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回水流量; 分集水器分水器压力、集水器压力、压差旁通 阀调节; 膨胀水箱高、低液位检测; 有关系统的详细点位情况可参照所附的系统监控点表。 (2)控制说明 本自控系统针对冷站主要监控功能如下: 监控内容控制方法 冷负荷需求计算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自动计算建筑空 调实际所需冷负荷量。 机组台数控制根据建筑所需冷负荷自动调整冷水机组运行台数,达到最佳节 能目的。 独立空调区域负荷计算根据Q=C*M*(T1-T2) T1=分回水管温度,T2=分供水总管温度, M=分回水管回水流量 当负荷大于一台机组的15%,则第二台机组运行。 机组联锁控制启动:冷却塔蝶阀开启,冷却水蝶阀开启,开冷却水泵,冷冻 水蝶阀开启,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停止:停冷水机组, 关冷冻泵,关冷冻水蝶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蝶阀,关冷 却塔风机、蝶阀。 冷却水温度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并且自

小议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

小议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及探讨 摘要:由于能源十分紧张, 同时暖通空调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生活水平的提高, 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所以开发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 使中央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不同工况条件下, 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 并且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暖通空调;低效运行;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TM9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最消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耗能的50%以上。但目前实际情况是,空调系统是按满足用户最大需求而设计,所有的空调系统长时间处在低负荷下运行。由于能源十分紧张,同时暖通空调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开发中央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在不同负荷下、不同工况条件下,都能以最佳效率运行,并且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是非常迫切的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暖通空调系统 1. 整体工艺。暖通空调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剂在制冷机组的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量的交换而汽化, 从而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 然后, 被汽化的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 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流经制冷机组的冷凝器时被来自冷却塔的冷却水冷却, 又从气体变成了低温低压的液体, 同时被降温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水泵送到空气处理单元的热交换器中, 与混风进行冷热交换形成冷风源, 通过送风管道送入被调房间。如此循环, 在夏季, 房间的热量就被冷却水所带走, 在流经冷却塔时释放到空气中。 2. 供水系统。常用的冷冻水( 水为载冷剂) 系统的冷冻水管道均为循环式系统。变流量系统根据其组成装置不同, 又可分为“相对的变流量系统”, 即冷量制备环路是定流量, 而冷量输送环路是变流量的; 和“真正的变流量系统”, 即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系统, 流过蒸发器的水量由负荷端的需求来确定, 后者能够充分发挥变流量系统的节能潜力。 3. 空气处理单元。在暖通空调空气处理单元中,首先是新风与部分回风混合, 形成混风, 混风经过热交换器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形成送风, 在冬天, 混风吸收能量温度提高, 在夏天, 混风温度降低, 送风在风机的作用下经过送风管道进入房间, 与房间内的空气进行热量的传递, 最

智能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属于智能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包括:用户端,用于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控制端,用于输入温度值;还用于输入温度值后,用预设的模型对输入的温度值和用户的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当分析结果为输入的温度值对用户存在致病风险时,对输入的温度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温度值;还用于得到修正温度值后控制空调送风。使用本系统,当用户的主观判断温度存在问题时,控制端能够对其输入的温度进行修正后,再控制空调送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尽量避免出现用户因为主观判断的温度不当而导致生病的情况发生。 技术要求 1.一种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端,用于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 控制端,用于输入温度值;还用于输入温度值后,用预设的模型对输入的温度值和用户 的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当分析结果为输入的温度值对用户存在致病风险时,对输入的温 度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温度值;还用于得到修正温度值后控制空调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端还用于当分析结果为输入的温度值对用户存在致病风险时,发出提醒,提醒的内容包括温度提醒及健康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还用于选择模式,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时,用户端还用于每隔N分钟采集一次用户体征数据并发送给控制端,控制端还用于基于预设的调节模型,根据用户最新的体征数据对当前 温度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端有多个,当多个用户端同时给同一控制端发送用户的体征数据时,控制端分别根据每组体征数据得到预估调节 温度值后,选择数值最大的调节温度值作为实际调节值进行温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端还用于分析用户的体征数据。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 V 目录............................................................................................................ I 前言.. (1) 1绪论 (2) 1.1空调的概述 (2) 1.2空调的发展历史 (2) 1.3空调的发展趋势 (4) 1.4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5) 2系统硬件的选择及其功能特性 (6) 2.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及其功能 (6) 2.1.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6) 2.1.2AT89C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 (7) 2.1.3时钟震荡器 (10) 2.1.4闲散节电模式 (11) 2.1.5掉电模式 (12) 2.1.6程序存储器的加密 (13) 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 (13) 2.2.1 DS18B20概述 (13) 2.2.2 DS18B20测温操作 (14) 2.2.3报警操作信号 (15) 2.3 LED数码管 (16) 3硬件电路的设计 (18)

3.1时钟电路 (18) 3.2显示电路的设计 (19) 3.3按键电路设计 (20) 3.4温度传感器电路 (21) 3.5复位电路的设计 (22) 3.6系统总电路 (22) 4软件系统设计 (24) 4.1概述 (24) 4.2主程序流程图 (24) 4.3程序源代码 (25) 总结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空调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A T89C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调节、控制的空调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设计。 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在通过单片机控制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

PLC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中央空调现已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商场、办公大厦等场所中,传统控制系统中在控制较适宜的温度的同时,却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央空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央空调冷冻泵机组控制系统,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及有效节能提供了技术条件。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了传统中央空调的缺点,即冷冻泵、冷却泵不能自我调节负载,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随着变频技术日趋成熟,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达到节能目的。该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PLC作为主控制单元,利用传统PID 控制算法,通过西门子MM440 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转速度,保证系统根据实际负荷的情况调整流量,实现恒温控制,同时又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理论分析,验证了以出回水温差为根据对其进行变流量控制的可靠性。对变频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为实现温度信号远距离传送,设计了基于USS 协议的RS-485总线通讯的网络。通过西门子TD200 文本显示器实现人机界面的设计,最后使用MCGS 工控组态软件进行了系统的组态设计研究。 关键词中央空调;PLC;变频器;PID;RS-485 - I -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中央空调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2) 1.2.1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发展 (2) 1.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发展 (3)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工作 (4) 第2章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 (5) 2.1 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5) 2.1.1 概述 (5) 2.1.2 制冷原理 (5) 2.1.3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 (5) 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原理及特点 (5) 2.2.1 变流量空调系统概述 (5) 2.2.2 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的实现方式 (7) 2.2.3 中央空调系统变流量系统的特点 (9) 2.3 电机的软启动原理及应用 (10) 2.3.1 软启动设备介绍 (10) 2.3.2 软启动器的应用场合 (10) 2.3.3 软启动器与变频器之间的区别对比 (10) 2.4 PID控制的设计 (11) 2.4.1 PID控制原理 (11) 2.4.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12) 2.4.3 PID的反馈逻辑 (12) 2.4.4 P、I、D参数调整原则 (13) 2.4.5 对空调系统的PID变频控制 (13) 2.4.6实现设定值的自动调节 (13) 2.4.7 PID控制器设计及实现 (13) 2.5 本章小结 (14) 第3章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5) 3.1 变频器的原理 (15) 3.2 西门子MM440变频器性能介绍 (15) 3.2.1 主要特征 (16) 3.2.2 控制性能的特点 (16) 3.2.3 保护功能 (16) 3.2.4 变频器运行的环境条件 (16) 3.2.5 使用变频器设计系统时需注意的问题 (17) - II -

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

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 在全国各地区,现代化的农场种引进物联网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农业的重要体现。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温室内,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正在在紧罗密鼓的安装中。 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对温室内外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利用相关设备,对温室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该套智能监控系统具有自动开启关闭卷帘、补光、滴灌等功能,并凭借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技术,调节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种植户可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随时随地查看温室内实时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实现对温室大棚的网络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在地区农业的发展中,引进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有利于建设该地区的科技农业设施,起到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水平,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另外通过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追溯,可以改善市民的食品安全条件,增强市民的购买信心,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精确化、信息化的有力保障,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温室大棚的普及推广,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对于规模化的温室种植而言,借助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和时间,并且存在难以避免的 人工误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托普温室种植监控系统,改变了传统温室种植管理在技术上的桎梏状态。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概要

自控系统介绍 一、概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建筑物迅速崛起及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必然条件。而现代化建筑物的大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必然导致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技术性能复杂,维修服务保养项目的不断增加,管理工作已非人工所能应付。因此,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技术及计算机管理已成为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它可以大量的节省人力、能源、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提高建筑物总体运作管理水平。 建筑自动化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实质上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Central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简称CCMS),有时称为综合中央管理系统。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领域,以提供对各类建筑物内设备进行高效率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 BA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对机电设备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 以运行状态监视和计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 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自动化; 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智能建筑设备控制中机房设备相对比例较大,控制流程和技术较复杂,涉及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图形及显示技术等。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它不仅涉及对大厦的电、风、水等设备进行控制,而且与大厦的IT(信息技术)应用了有紧密的联系。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控制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给楼宇控制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机房集中监控系统是智能化工程中投资较大的部分。 1、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环境设备(供配电、 UPS、暖通设备、等)必须时时刻刻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一旦机房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如事故严重又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机房的集中管理更为重要,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自控方案实现了机房设备的统一监控,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机房的科学管理。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2) 第一节设计原则 (2) 第二节设计依据 (2) 第三章中央空调系统 (3) 第一节中央空调系统原理与结构 (3) 第二节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4) 第三节中央空调系统的冷负荷计算 (4) 第四章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 (8) 第一节系统构成 (8) 第二节监控设计的注意事项 (8) 第三节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9) 一、机房监控点位的布置 (9) 二、控制部分设计 (9) 第四节测点一览表 (11) 第五章新风系统监控设计 (11) 第一节系统功能及组成 (11) 一、系统功能 (11) 二、系统组成 (12) 第二节主要设备及选择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3)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系统尤其是中央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像宾馆、办公楼等这类对舒适性要求较高的建筑,普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可以达到经济节能,环保,节约空间,个性化,简化管理,提升档次,投资方便等优点,是未来空调的发展方向之一。其统一的管理,良好的舒适度,高档的品位,广阔的利用空间一定能使用户的生活提高一个档次。而统一供冷供暖的方式,可以节约一大部分能量,环保的特质也会让用户感到特别满意。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一商贸综合楼,共10层,建筑面积5997平方米,主要功能有餐饮、客房、办公室等。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餐饮、客房、办公室等的多联机空调设计;空调系统采用MDV智能变频控制多联式空调系统,无论从经济、使用寿命,还是从美观、清洁的角度讲,该系统都很符合建筑用途的要求。 在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之前,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要求,配合建筑专业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进行了详细计算。通过计算使建筑热工设计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为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第一节设计原则 1)设备保证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执行标准,须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并通过国家、行业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设备。 2)产品及其所有零部件应是技术先进、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节省能源、遵守机械、电器及建筑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维护方便。制造产品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性能,且为原厂生产,并有该厂商标。产品必须是最新制造生产,不得有生锈、陈旧、过时的配件。 第二节设计依据 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等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实现了智能化家居系统主要任务。 【关键词】智能家居;ZigBee无线通信;CC2530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家居环境的舒适度特别是家居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 系统整体结构 系统主要分五个部分组成,供电部分:供电部分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室内系统部分供电。系统远程通信部分:系统远程通信部分主要是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控制家居设备。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中央控制器接收由各个功能子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数据做出相应的指令。功能子模块:每个功能子模块实现自己特定的功能。系统室内通信部分:系统室内通信部分主要是各功能

子模块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选择的无线组网技术是ZigBee无线技术。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中央处理器型号 中央处理器采用CC2530芯片,CC2530所使用的是一个单周期的8051兼容性CPU内核。 2.2 LCD液晶显示屏接口硬件电路 本设计中人机交互界面选择LCD液晶显示屏,采用以ST7920控制芯片的12864。 2.3 温度传感器硬件节点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中室内环境的温度是我们进行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室内温度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结果传送到中央处理器,根据当前温度值做出相应的处理,控制空调等设备进行温度的调整。本设计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的采集。DS18B20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2.4 湿度传感器硬件节点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中室内环境的湿度同样也是我们进行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湿度传感器进行室内湿度的采集,将采集到的结果传送到中央处理器,根据当前湿度值做出相应的处理,控制加湿器进行湿度的调整。本设计湿度传感器模块中采用的湿敏电阻是

浅谈智能空调模块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浅谈智能空调模块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7-18T11:35:16.19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6期作者:李昊 [导读] 模块化开发流程体系和技术在空调上的应用成果明显,这是一种解决研发设计效率和产品开发周期困境的有效方法。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随着大气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如何提供清洁的优质空气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空调制造行业,特别是商用机领域,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是客户非常关注的需求。而在空调箱领域的市场,由于门槛低,技术优势不明显,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这一产品的竞争中。模块化开发流程体系和技术在空调上的应用成果明显,这是一种解决研发设计效率和产品开发周期困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模块化;智能空调;系统设计;功能实现 引言 为满足家用空调的现代审美要求和功能需求,引入系统设计方法,把智能空调系统设计因素分解为内部和外部系统元素,并运用系统化设计程序,模块化成套设计可以用最少量的模块,组合出满足不同用户群需求的差异化产品,能够依靠用户大资源去换取供应商的一流模块资源,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业务过程简化,为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奠定了基础。模块化是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以解决复杂系统快速响应设计、供货和制造的高级标准化形式。模块化设计主要从平台基本型着手,通过在基本型基础上进行变型和不同模块的组合配置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差异化产品。由于模块化装配是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前提,因此在模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制造工艺标准化、减少过程检验和延迟差异化生产,尽可能通过接口的标准化和结构协同性来满足装配效率要求。 1.智能空调模块化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依据满足用户需求的模块管理架构把相关零部件按照其影响的产品设计参数和模块驱动因子进行模块聚类。以面板模块为例,它包括面板、装饰板、装饰条、面板框4类基本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共同影响了内机宽度、深度、高度、罩壳、面板、骨架造型和面板自动升降等7类设计参数,这些参数在影响用户需求的评价方面比较相近,面板造型影响度略高、面板自动升降影响度略低。模块化产品架构中的模块通常由数种零件组合而成,高层级的模块包含着低层级的模块。由于模块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因此可单独生产、采购、检验和装配。有的模组由模块商直接供应组装好模块,有的模组由厂内的预装线完成模块预装,以模组型式上总装线生产。罩壳模块和其他模块的接口数量最多,在设计时应注意罩壳模块的接口标准化设计,以避免产生过多模块,提升装配效率。 2.NB—IOT网络智能控制设计 2.1NB—IOT模块控制系统框架 NB-IoT主要服务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连接需求,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具有广覆盖、大连接、低成本、低功耗四大特点,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NB-IoT模块所实现的功能是通过UART接收主控制器的数据并上传到云平台;接收从云平台传输的空调控制命令并通过UART下发给主控制器。空调远程控制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云平台将电脑客户端或者手机移动端的控制命令通过NB-IoT模块下发到主控制器,进而下发给空调,实现对空调的控制。主控制器将定时采集到的空调运行状态数据通过NB-IoT模块传输到NB-IoT基站,经核心网传送到云平台,用于Web界面展示和手机移动端的访问,从而实现用户通过手机或Web界面对空调运行状态的查询及空调的远程控制。 2.2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主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串口接收中断服务程序等。主程序首先对STM32进行初始化,以及NB-IoT模块初始化,主要负责定时向空调发送运行状态査询命令,完成空调状态参数的定时采集,并按规定的协议将空调状态数据上传云平台。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雅士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指南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指南 1.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基本类型 (1)空调系统的控制要求 空调的用户或工艺条件不同,空调系统的控制要求也往往不同,但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空调机组的起停控制和安全保护 2)空调房间温度(或回风温度、或送风温度)的自动控制 3)独立空调系统的温湿度(室内、回风或送风)控制 4)区域内多个空调系统的集中管理与控制(集散式控制或分布式控制) 5)其它控制要求,如风量控制(变风量或定风量)、压差控制(过滤器压差、洁净室正压或负压、缺风保护等)等 在以上几种情况中,第5)类控制要求一般不会独立提出,一般伴随第2)~4)几种情况同时出现。第1)种控制要求独立提出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范畴,应该归于低压配电系统更为贴切。 在目前国内的空调自动控制类项目实施中,大部分按照目前的专业分工情况,对强弱电分柜制作和安装,即由独立的起动控制柜(配电箱)负责空调机组的起停控制和安全保护,弱电控制器及其相关部件则集成于另一个独立的弱电控制柜中。在雅士的标准中,我们倾向于强弱电一体的集成方案,即将空调机组的起停控制单元与弱电控制单元集成于同一个控制柜中,可有效减少外部接线,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当然,采用强弱电一体的方案时,必须消除强电部分对弱电部分的电磁干扰。 (2)空调自动控制设备系统的基本类型 按照空调设备系统前述的不同控制要求,就有了以下几类典型的空调自动控制设备系统: 1)起动控制柜(配电箱)ASP 起动控制柜内集成了设备的供电控制回路(主回路)和保护控制回路(二次回路),其主要功能有二:手动或自动通断设备的供电电源,以控制设备的起停;提供过载、欠压、失压、缺相、短路等多种保护功能,保证受控设备及供电系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 (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 )、网络家居(Network Home )、智能屋(Wise House, 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智能家居系统体系结构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 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家居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 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能总线开关来控制。本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通信控制方式,分为主从机两大模块,当主机触 发后,通过CPU将信号发送,进行编码后通过总线传输到从模块,进行解码后通过CPU触 发响应模块。因为主机模块与从机模块完全相同,所以从机模块也可以进行相反操作控制主

智能空调系统设计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电子技术综合实践报告题目名称:智能空调控制系统 姓名:xxx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2012级2班 学号: 201201050503 同组人:xx 指导教师:xxx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2015年7月 24日

指导教师评语

摘要 本系统以STC89C51为核心,采用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响铃模块、指示灯模块、键盘输入模块、实时时钟模块,实现了基于空调温度控制系统。 本设计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片,控制各项功能。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采集室内温度,当采集温度超出温度阈值发出警告,并通过继电器控制220V的大电压,使空调工作。采用DS1302 构成实时时钟模块,设定初始时间后,可进行计时。然后采用两块共阴极4位七段数码管构成显示模块,可将时间、温度等数据显示出来,又用了4个普通的非自锁按键,可自由切换显示的数据。采用的存储器是AT24C02,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关键词:STC89C51、温度采集、数据显示、温度调控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设计要求 (6) 第二章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系统的组成 (6) 2.2、系统的工作原理 (6) 2.3、系统各模块功能的实现 (7) 2.3.1、按键切换功能及显示功能 (7) 2.3.2、按键调节功能 (8) 2.3.3、指示灯指示及响铃功能 (8) 2.3.4、存储功能 (8) 2.3.5、空调自动启动和关闭功能 (8) 第三章电路设计 (9) 3.1、单片机最小系统 (10) 3.2、显示模块设计 (11) 3.3、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12) 3.4、实时时钟模块设计 (13) 3.5、继电器模块设计 (15) 3.6、响铃模块设计 (15) 3.7、键盘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16) 3.8、存储模块设计 (17) 3.9、指示灯模块设计 (18) 3.10、系统原理图 (19) 第四章系统仿真与调试分析 (20) 4.1、系统仿真模型 (20) 4.2、仿真结果 (20) 4.2.1、室内温度在阈值范围之内及之外仿真结果 (20) 4.2.2、按键S1切换显示内容仿真结果 (21) 4.2.3、按键S2、S3、S4切换调节阈值仿真结果 (24) 4.2.4、掉电存储功能仿真结果 (26)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尹海蛟 空调的硬件电路只是起到支持作用。因为作为自动化控制的大部分功能,只能采取软件程序来实现,而且软件程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既经济又灵活方便,而且易于模块化和标准化。同时,软件程序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来说比硬件电路的开销要小得多。同时,与硬件不同,软件有不致磨损、复制容易、易于更新或改造等特点,但由于它所要处理的问题往往远较硬件复杂,因而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及维护往往要花费巨大的经历及时间。但相比之下,这些代价所取得的功能远优于仅依靠硬件电路所实现的功能。 1.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思想 在硬件电路设计好以后,软件设计则是最重要的一个设计部分,由于空调自动控制的大部分智能化功能都是软件来完成,这样就使得硬件电路设计的简化和成本低可以得到实现。然而,8051单片机采用的是与其物理地址联系非常紧密地汇编语言来进行编程的。我们知道汇编语言相对于高级语言而言,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它的指令代码也非常简单,但前提是编程人员要对8051单片机内部硬件电路非常熟悉。这对编程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在进行软件编程时,我们仍然要采用结构化模块方式编程,从而可以把一些非常大的程序逐步分解为几个小程序,这对于编程人员非常重要的。对于本课题而言,由于它最终要设计成样机形式。因此,我们就得对整机进行监控,这个监控程序中应包括各种芯片的初始化程序、自诊断程序及许多中断子程序等事实上,在对空调器上电后,它应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自动转入监控程序的执行。我们在编制时把监控程序作为本机的主程序来进行工作。任何故障都会从监控程序的执行中得到响应,而且任何故障给予的响应方式和代码不同,因此这很方便的可以查找到该故障部位。显然,这只对硬件电路的故障有效。对于软件程序的执行故障,我们目前只能通过软件程序的调试安装及仿真来判别它是否正常运行。因为单片机毕竟不是微机或上位机。它所能容纳的程序能力也是有限的。当然,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技术进行优化,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直至软件程序的出错运行。各种子程序模块都挂接在该主程序上。编制它时,我们尽可能充分利用8051单片机的软件资源及内部寄存器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其运行速度。 硬件和软件式空调温度控制的核心设计方面,本课题把研究重点特别投向软件设计,毕竟自动控制功能大部分都要靠软件程序来完成。在本课题设计过程中,软件调试要花大量时间来调试运行,而硬件电路我们只需简单调试。因此可见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很大区别,而且在总体调试中还要对其进行调整。这都是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了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初步了解到该研究项目主要的研究工作内容和其采用的优点。倘若要具体进行各个细节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软件工程与应用, 2014, 3, 23-2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journal/sea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10.12677/sea.2014.32004 Design of the Smart Hom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Yi Wang, Hui Qi School of Autom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Email: greenbluenature@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 qihui528@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 Received: Feb. 19th, 2014; revised: Mar. 20th, 2014; accepted: Apr. 2nd,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rise of popularity of GPRS and embedded system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mart home will be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our smart home control system, you can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erminal and control other actuator terminals such as lighting equipment and cleaning robot actuator ter-minal by operating on controller at home, which is based on ARM11 and Linux. They are con-nected by Zigbee. In the outside, you can know and control the household conditions using andro-id applications. The phone communicates with the control center by GPRS. The control interface is quite friendly and our system works stably and can be very easily expanded.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GPRS, Zigbee, Android, Linux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 王祎,祁慧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 Email: greenbluenature@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 qihui528@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16631.html, 收稿日期:2014年2月19日;修回日期:2014年3月20日;录用日期:2014年4月2日 摘要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GPRS的普及和嵌入式系统的崛起,智能家居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本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