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打造美丽乡村

凝心聚力 打造美丽乡村
凝心聚力 打造美丽乡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7634881.html,

凝心聚力打造美丽乡村

作者:盛小溪

来源:《中国经贸》2017年第17期

赫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各中全会精神,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按照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把赫山区农村建设成为具有赫山特色的现代文明、民主和谐、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建设目标

竹泉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扩面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立足实际,把握好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紧扣“生态菱湖、秀美竹泉”这一创建主题,完成竹泉山区域内五个片区(即新河沿线区域、竹泉农牧基地、村部周围、菱角岔湖和原蒿草佬村老片区)提质扩面任务,将泉交河镇竹泉山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并通过以点带面,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路子、创造经验、树立样板。

二、主要成效

竹泉山村的美丽乡村创建,在投入上,坚持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在实施中,坚持了群众主体,政府指导;在工作中,区综改办扎实努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有序有效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通过创建活动,竹泉山村实现了三个变化:

1.基础更牢了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整修衬砌了沟渠5500米,全村沟渠衬砌率达90%;清淤护坡整修6口骨干山塘,全村水利灌溉设施齐全,实现了旱涝保收。绿化、美化、亮化村级主干道4.7千米。硬化通组通户公路12.8千米;对村入口至楚鱼渔业休闲基地3.5千米、竹泉农牧入口至蔬菜基地约200米道路铺设沥青路面,村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到组道路硬化率达100%以上。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到位,生产生活用电得到全面保障。网络、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2012年以来,通过上级帮扶、群众自筹,目前村里改厨改厕率达95%以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全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2.村庄更美了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考察报告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乡村休闲旅游理论: 城市人都在做着“返乡”的梦。 都市人,都很向往乡村自然的慢生活,向往乡野趣味,休闲式旅游市场是将来的关注重点。 以乡村元素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生活、生产”体验,让一大批周边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连忘返。 现代城市人对休闲乡村的渴望,包括田园绿色景观、无污染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有机健康食品、朴实的民风、适当参与体力劳动等。 “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休闲资源70%集中在乡村。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打造“全域旅游”,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以景点的要求来建设农村。美丽乡村的公共配套服务程度和城市是一样的。农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没差别,而农村却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居所。 二、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经过对浙江省桐庐县县城及4个村庄的考察,总结桐庐县美

丽乡村建设在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供辽宁学习参考。 (一)结合旅游的全域乡村布局 中国已经从观光旅游时代,进入到休闲旅游时代。而桐庐正是经过休闲乡村游成功实现美丽乡村梦。 结合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将县域内183个美丽乡村统筹规划,特别是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路线组织上,将美丽村庄贯穿在旅游线路中,如慢行绿道线路等。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来到农村,品味其美丽乡村,感受慢调生活。 (二)整洁舒适的优美乡村环境 1、基础设施 经过基础设施打造清洁村庄,污水处理是关键,而卫生厕所是农村污水收集的源头。经过生态污水处理方式将村庄原有水体恢复洁净,是村庄生态环境的基础。 安全饮用水。普及了自来水。 垃圾收集。实现了密集的定点收集和初步分类。 村庄道路及附属设施。主要交通道路采用黑色路面,并施划白色道路标线。所有道路上的架空线路均采用埋地敷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路面采用当地乡土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 一、编制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

美丽乡村项目介绍

美丽乡村建设(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概念: 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等具体要求。 在2013年,主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作出指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设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 新农村建设与建筑节能 民用建筑和单位面积的商品能耗量都高于城市建筑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谭明交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下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县许多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状况令人堪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排放不畅,夏日蚊蝇乱飞,冬日垃圾乱堆。环境脏乱差直接影响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农民群众改善环境状况的意愿日益强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协调推进并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坚持不懈地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环境卫生治理美丽乡村 一、目前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村居环境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村民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绝大多数农村中的“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1、垃圾随处乱丢。由于受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存在随地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或丢在村前的渔塘边,或丢在村前的路边,或丢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过去演戏、放电影、开社员大会、打篮球的的空旷地方,现在居然成了倒垃圾的场所,垃圾足有一米多高,日晒雨淋,臭气熏天,村民无不掩鼻而过,这是很多农村的卫生状况的一个缩影。 2、建筑余物乱堆乱放。目前不少农村村民新屋建成后,由于缺乏自觉性,缺乏管理和监督,余物没有做到及时清理,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典型做法汇报.doc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典型做法汇报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xx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努力创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坚持“三管齐下”,加强组织抓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近年来,xx镇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分别成立了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求突破,整合相关站所、管理区及村级职能和资源,不断统一思想,强化组织保障。二是探索机制推进。推进工作必须有部署有调度,有落实有回音。首先是利用每周党政联席会和每月党员活动日等固定平台,及时汇总解决困难问题,重要节点随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其次是以现场会的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努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三是严格督导考核。按照“五化两提升”要求,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村集体主体责任,稳定保洁员队伍,形成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的责任体系和网格化管理制度、月打分评比机制及曝光通报机制,并将此作为常规工作纳入季度考核中,

不断提高全员参与度。 坚持“三力合一”,强化措施求实效。 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中,xx镇按照上级要求,重点围绕“如何建起来”“如何美起来”“如何好起来”下功夫。一是打造样板。对全镇所有村按“示范村、达标村和重点整治村”进行划分,按照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xx村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建设“宜居宜业魅力xx”为目标,投资xx余万元重点打造“一街两园三点”。xx村健全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突出村庄管理常态化,打造幸福和谐村庄。xx村突出改善居住环境,投资xx余万元对占地xxx平的广场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太极拳、广场舞等群众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整治路域。下大力气打造路域环境。首先规范驻地管理。对驻地店外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四级监管,社会第三方每天巡查清理,镇执法所联合相关部门每周两次抽查,严格落实三级罚款制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驻地容貌大幅提升。其次集中整治沿线路域。以管理区为单位,包管理区班子成员和管理区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全员上阵,集中攻坚,积极整改存在问题,彻底清出了镇域内近20公里的“底子”。三是扮靓环境。按照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集中利用一月的时间对农村陈年垃圾、三堆、杂草进行彻底整治,顺利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托管交接。取缔村庄内原始的垃圾池、地埋箱,配备更方便清运的垃圾桶和收集转运车辆,稳定保洁员队伍,加快垃圾清运效率,真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坚持“三个提升”,全力为民增福祉。

打造美丽乡村宣传标语大全

打造美丽乡村宣传标语大全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 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 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抓手。 群策群力共建美丽乡村,同心同德打造清洁家园。 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建新机制,树立新风尚。 共建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的中国幸福乡村。 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

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 用自己的双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齐心共创环境优美乡村,协力打造和谐美好家园。 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人人学雷锋,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 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乡村。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民心工程。

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 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 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抓实抓出成效。 增强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抓出成效。 同心同德建设美好乡村,群策群力共创秀美建设。 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 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文化强乡 自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上下学习讨论的热情高涨。开展这场教育活动事关肥东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凝聚创业合力的必然要求,认识到解放思想是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水平的迫切需要。和大家一样,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场教育活动中,接受时代的洗礼。经过集中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我对外地经验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加快发展怎么办等重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学习的先进经验是什么? 一、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乡镇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波开浪涌,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在把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的同时,要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小农水项目,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改路、改河、改田、改山、改房等改造扩建项目,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塘坝清淤等工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只是其一,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按时保洁、及时清运。开展“三线三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每月检查评比制度。坚持对保洁员开展岗位职责培训工作,全乡实行网格化管理,并按照要求开展了市场化运作招标工作,进一步科学厘定了管

理模式。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及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落实了“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实行创建常态化,治理了“脏、乱、差”现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称赞。 辛勤耕耘结硕果,美丽乡村满园香。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乡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过上了殷实富足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使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完善新农村文化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全面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抓手,落实村级一块广场、一个舞台、一个农家书屋、一个讲堂、一支宣传队伍、一群好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突出文化惠民、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包公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等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村,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加接近地气的文艺作品,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作品中,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以文化育人。同时,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以被动文化宣传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 将建成的中心村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结合

村里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简报_New

村里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简报

村里集镇 “蓬莱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简报今年以来,村里集镇立足实际,创新推进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 一、明确总体思路,绘制美丽乡村创建蓝图 呼应全市“南山北海”大旅游框架,紧抓文旅集团打造艾山森林公园契机,主打“生态牌”,从点到线, 成片立面,分步、有序、立体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山、林、泉”旅游要素为主题,立足“艾山胜景、南北崮山、度假温泉、西周文化”四大资源优势,打造“东线艾山旅游、中线温泉度假、西线生态体验”三条旅游线路,做活“山”、“水”、“路”、“林”、“地”五要素文章,集“土”、“洋”、“雅”、“俗”于一体,把美丽新农村、农家乐、生态种养殖基地和生态休闲体验农业等一切与“农”相关的元素都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各区域之间逐渐形成“既术业有专攻又相互合作”的格局,汇聚成一幅充满浓郁山水风情的美丽乡村画卷,将艾崮山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成为一处山清水秀、休闲度假的仙境桃源旅游圣地。 二、强化工作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创建进程 (一)早发动,营造氛围,全民参与。镇级层面,去年12月份就研究确定了今年的重点创建村;村级层面,积极与包村部门对接,及时召开村两委、村民代表和全体党员会议,鼓励全体村民参与创建工作。截止目前,每个重点创建村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最少的12次,其他美丽乡村示范片内的村最少的召开了8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镇级层面共组织

100余人次,外出参观4次;村级层面共有12个村,累计626 人次外出参观学习。村宣传栏、大喇叭、镇宣传车实施地毯式宣传,组织集中宣讲4次,培训镇村干部50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刊(播)发报道20多次,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牌17个,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 (二)重规划,因地制宜,龙头引领。坚持以规划先行,发挥 龙头引领作用,组织相关部门深入镇村充分调研,听取镇村干 部群众意见,坚持“保留村庄原貌,不大拆大建,不贪大求洋”和“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一村一预算”、“ 一村一特色”的要求,统一邀请规划部门进行了细致的规划设计并确定工程项目,让每个村清楚建什么,明白怎么建。 (三)抓项目,细化任务,重点推进。确定3个巩固提升村工程项目15项,3个美丽乡村重点创建村创建项目25项,其他 6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创建项目36项。同时,对于像硬化、旱厕改造、电网改造及自来水等改造项目,排好先后施工次序,合理优化项目流程,避免重复施工,加快重点创建村建设推进进度。通过建立项目台账管理制度,将项目建设任务形成配档表,分解到每一个实施项目,排定工期,限制时间节点,按照镇、村、户三级网络责任体系,卡定责任人,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建立分工明确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班子成员包联到村、结对共建制度,实行派单式任务分解,战役式推进,曝光式督查,倒逼机制问责 ,快速推进。另外,我们实行一周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精)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

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2013年第3期 一、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生态”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房屋或环境,19世纪中叶以来被更多地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意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在当代,生态文明作为生态和文明的结合体,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建设,进一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哲学层面上,生态文明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态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民族、阶级、国家的人类社会全方位、系统、科学的文明,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建设等。[2]简言之,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

美丽乡村规划居民问卷调查(全面)

美丽乡村规划居民问卷调查 乡(镇)村 一、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 1.您家有__________口人,家庭人口结构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人在外务工, 家里60岁以上老人__________人,不满14周岁的__________人。 2.您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A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外出打工 E本地乡村企业收入F自己的企业H其他 3.您的家庭目前人均年收入?() A10000元以下B10000—15000元C15000—25000元D25000以上 4.您的庄稼田种植什么经济作物?用途是什么? A 水八仙 B 大棚蔬菜 C油菜 D水稻 E其他(__________) 5.您家平均每个人亩地?每亩地产量?每亩地收入? 6.您家的支出主要用于哪方面?() A维持基本生活水平B儿女的教育费用C购车建房D其他 7.本村农忙时大概什么时候? 农闲时干什么? (1)如某家庭年轻人均外出务工,家中耕地采取何种方式耕种? A家中父母亲耕种 B出租给种植大户 C抛荒

三、住房、环境建设 1.您拥有________套住房?住房的建筑结构为? A土坯房 B砖瓦楼房 C砖混楼房D其他结构 2.您对目前的住房感到满意吗?();若不满意需要改变哪些___________ A很满意B一般 C不满意 3.您的房屋建造于什么时候___________?现在质量如何?___________ 4.在新屋建设时,您是喜欢采用哪种方式?()喜欢什么颜色?_________ A 划定宅基地,自己设计,自己建设 B划定宅基地,统一设计,自己建设 C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D其他 5.院落布置属于以下哪种布置形式: A前院B后院C前后院D内院 E院落在房屋一侧F其他(自行绘制) (1)您觉得这种布置模式舒适吗? A很不舒适 B比较不舒适 C一般 D比较舒适 E很舒适 (2)您喜欢什么形式的? A前小院后大院 B前大院后小院 C只有前院 D 只有后院 6.您希望庭院用做什么用途? A.种菜 B.种花草 C.养殖 D.晾晒经济作物 7.您用的卫生间情况是: A水冲式公共厕所 B集中旱厕 C自家(旱厕)

5种产业模式打造“美丽乡村”

5种产业模式打造“美丽乡村” 产业 “美丽乡村,产业先行。”昆明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美丽”不仅指乡村水清、山绿、路洁、房美,更关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道德之美、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之美。因此,“美丽乡村”背后,必须要产业先行。 同时,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据首批27个市级示范村的优势资源和特色,昆明拟通过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5种产业模式打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人文道德素养的提升。 鼓励企业进行整村开发 据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政策导向上,昆明仍坚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方向,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路径,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宜花则花、宜游则游。 不过,在参与的建设方式鼓励多元化。例如,鼓励工商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示范村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企业进行整村开发建设经营、发展都市农庄、家庭农场等也是鼓励的。这些参与方式,有助于推动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转变农民就业培训方式,扩大就业途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据初步统计,今年规划建设的市级示范村平均概算接近1000万元,27个市级示范村投入概算预计达3亿元左右,建设项目多数集中在“水电路气房、绿亮洁净美”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实施乡风文明“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项主题教育、一项德育计划、一个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一批“星级文明生态户”评选,一批文明村创建,全面提高农民文明素养。以农村基层活动场所为依托,建立一批农村业余文体活动队伍,组织“欢乐进农家”等系列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2、促进乡村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保障等公共事业配套能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民主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1X年1月至3月)。积极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发动全镇各村委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美丽乡村”创建质量和参与度。第二阶段: 推进创建阶段(201X年4月至9月)。全镇各村委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环境整治持续改善,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富民工程全面实施。第三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201X年10月至201X年12月)。积极打造我镇“美丽乡村”典型,巩固改造成果,形成长效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镇党委、政府是实施主体,村“两委”是创建主体。镇里建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计划安排、指导协调和督查考评,同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由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负总责,各网格组长、驻村干部要负责指导联系村各项工作的落实,镇各站、办负责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加大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推行项目化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上级将给予精品村、特色村一定的资金补助。此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捐赠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 篇三: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XX镇XX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现状问题: 1、交通现状: ***除北大街外,道路现状宽度为6-7 米不等,路面为水泥路面,质量一般;现状设有一处城乡公交站点。 现状自然村内均没有专门的车行道路,几乎不能通车,只能步行,且路面宽度高度不等,质量一般。 2、景观风貌及产业,特色资源现状 ***四面环山,离县城较近,有煤炭资源和瓷技术。 不足:①村庄内绿化不足,几乎没有宅间绿化;②村庄现状地势起伏较大,存在多处驳坎,坎上局部设有水泥墙、栏杆等,形式杂乱,景观风貌较差;③现状山体上树林偏少。 因有悠久的煤炭和瓷文化,因此可以设置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条件。 3、配套设施现状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村民不重视公共用地和空间的预留和协调,建筑间距较小,使得公共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均显得局促和不足,现有各种村民设施不全,因此直接导致村民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另外,村庄内部卫生条件较差。如果未来发展特色旅游,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如旅游接待、停车场、餐饮、宾馆等。 4、建筑风貌 村庄的建筑都是均为村民自发建设的老房子,建筑风格色彩较为老旧,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建筑风貌杂乱而不统一,影响整体景观,另外,村民辅房乱搭乱建情况严重,且质量差、风貌差,尤其是作为猪圈或厕所使用,普遍存在脏、乱、臭的现象。 二、总体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 1、从发展的角度着眼,强调动态的建设观,正确处理村庄整治与村民生活、旅游开发 的关系; 2、抓住村庄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人、自然、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 环境特色,将村庄质朴、厚拙、自然的原始风貌及乡土文化加以保护,同时融入时 代特色,强化下姜村特色新农村的感染力。 3、以科学的态度对现有文化、建筑及其环境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在完全尊重村庄现 有发展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整治。 (2)规划原则 1、将村庄综合整治和产业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分片实施,同时加强重点地段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保持村庄现有的自然肌理,拆除建筑违章,梳理开放空间,对部分建筑外貌局部进行改造,对建筑内部可以整修。 3、重点整治与一般整治相结合,建筑整治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4、对村民的私有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尊重与引导并重的原则。 5、建筑整治兼顾建筑样式的多样性和整体协调性的原则。

2020年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典型做法汇报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典型做法汇报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典型做法汇报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xx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努力创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坚持“三管齐下”,加强组织抓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近年来,xx镇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分别成立了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求突破,整合相关站所、管理区及村级职能和资源,不断统一思想,强化组织保障。二是探索机制推进。推进工作必须有部署有调度,有落实有回音。首先是利用每周党政联席会和每月党员活动日等固定平台,及时汇总解决困难问题,重要节点随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其次是以现场会的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努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三是严格督导考核。按照“五化两提升”要求,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村集体主体责任,稳定保洁员队伍,形成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的责任体系和网格化管理制度、月打分评比机制及曝光通报机制,并将此作为常规工作纳入季度考核中,不断提高全员参与度。 坚持“三力合一”,强化措施求实效。 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中,xx镇按照上级要求,重点围绕“如何建起来”“如何美起来”“如何好起来”下功夫。一是打造样板。对全镇所有村按“示范村、达标村和重点整治村”进行划分,按照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xx村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建设“宜居宜业魅力xx”为目标,投资xx 余万元重点打造“一街两园三点”。xx村健全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突出村庄管理常态化,打造幸福和谐村庄。xx村突出改善居住环境,投资xx余万元对占地xxx平的广场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太极拳、广场舞等群众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整治路域。下大力气打造路域环境。首先规范驻地管理。对驻地店外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四级监管,社会第三方每天巡查清理,镇执法所联合相关部门每周两次抽查,严格落实三级罚款制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驻地容貌大幅提升。其次集中整治沿线路域。以管理区为单位,包管理区班子成员和管理区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全员上阵,集中攻坚,积极整改存在问题,彻底清出了镇域内近20公里的“底子”。三是扮靓环境。按照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集中利用一月的时间对农村陈年垃圾、三堆、杂草进行彻底整治,顺利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托管交接。取缔村庄内原始的垃圾池、地埋箱,配备更方便清运的垃圾桶和收集转运车辆,稳定保洁员队伍,加快垃圾清运效率,真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坚持“三个提升”,全力为民增福祉。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最终落脚点是在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一是提升项目抓质量。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是保障。镇党委政府围绕“项目”作文章,农业项目建设成果丰硕。xx村流转土地xxx亩入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工商企业投资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xx村通过招商引资新发展蔬菜基地1000亩,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增积累。二是提升素质抓民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外在”和“内在”共同蝶变,推动形成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在全镇各村深入开展“文明家庭”、“优美庭院”创建活动和“寻找最美宁阳人”活动,按照四德标准深入挖掘事迹感人、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激发凝聚正能量。同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活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群众素质,推动形成良好村风民风。三是提升阵地抓设施。xx个村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优化升级完成,xx个村文化一条街打造已实现全覆盖,指导建设民俗馆1处,对上争取xx个村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项目、xx个村文化大院优化升级项目、xx个村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送戏下乡xxx场、农村公益电影xxx场等共计xxx万元设备物资,举办镇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并承办了全县广场舞大赛决赛,不断提升为民服务阵地,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打造美丽乡村宣传标语大全

打造xx乡村宣传标语大全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 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 美好乡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抓手。 群策群力共建美丽乡村,同心同德打造清洁家园。 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建新机制,树立新风尚。共建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的中国幸福乡村。 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打造整洁秀丽美好乡村。 用自己的双手把世代居住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热爱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乡村。 齐心共创环境优美乡村,协力打造和谐美好家园。 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保护乡村风情,培育特色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人人学雷锋,处处讲公德,家家树新风,村村更和谐。 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乡村。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1 / 4 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 项民心工程。发展特色经济,突出特色产业,用产业提升农业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富裕农民。 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 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全市美好乡村建设抓实抓出成效。增强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切实把美好乡村建设抓出成效。 同心同德建设美好乡村,群策群力共创秀美建设。 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走科学发展之路,促循环经济发展,建乡村生态文明。 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作用 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 用足群众xx,舞好规划龙头 管住脏乱差,留下xx! 改水改厕改不良习惯,林绿地绿有绿色心情。 全民动员,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建设美好乡村。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最显著的亮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源于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发展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认识也不断进入新的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章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一词开始出现在党的文件中。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理论化和系统化地赋予了生态文明新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脉络日益清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诠释也愈发深刻,生态文明的理念正逐步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物质成果上讲,贫穷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既要“青山郭外斜”,还得“仓廪俱丰实”。我们提倡的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从精神成果上讲,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但人类中心主义、人定胜天并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制度成果上讲,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的实现制度。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锦上添花式的自然递进,而是客观要求下的主动求变。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准确把握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