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丁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正丁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正丁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氯化镁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镁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magnesium chloride liquid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MgCl2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及含量:MgCl2 32.0%以上 CAS No.:7786-30-314989-29-8是正确的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误服有导泻作用。若肾功能有障碍可出现镁中毒,表现为胃痛、呕吐、水泻、无力和虚脱、呼吸困难、紫绀等。长期接触本品粉尘,眼睛和上呼吸道可 发生炎症。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 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 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 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达旦黄比色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水透明液体。 PH: 熔点(℃):无意义 沸点(℃):无意义 相对密度(水=1):1.29(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硝酸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硝酸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硝酸锌 CAS No.: 10196-18-6 分子式: Zn(NO3)2.6H2O 分子量: 297.4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硝酸锌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有腐蚀性。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有刺激和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吸入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硫、磷、炭末、铜、金属硫化物及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氧化锌。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护目境,穿胶布防毒衣,

硝酸锌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酸锌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硝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zinc nitrate;nitric acid zinc salt,hexahydrate 分子式:Zn(NO3)2.6H2O 相对分子量:297.51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CAS No:10196-18-6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腐蚀性。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有刺激和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吸入引起中毒。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硫、磷、炭末、铜、金属硫化物及有机物接触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

服,戴橡胶手套。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露区。大量泄漏: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露区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28℃,相对湿度不超过75%.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完整密封,防止吸潮。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护目境。 身体防护:穿隔绝式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9)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潮解 pH值:6(1%水溶液) 熔点(℃):36~37 沸点(℃): 105 (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0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0.3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三正丁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正丁胺 标识 中文名:三正丁胺 英文名:Tri-n-butylamine 分子式:C12H27N 分子量:185.35 CAS号:102-82-9 RTECS号:YA0350000 UN编号:2542 危险货物编号:82510 IMDG规则页码:8238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中间体、杀虫剂、乳化剂等。 熔点:-70 沸点:216.5 相对密度(水=1):0.78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0.32/5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丙 闪点(℃):86 自燃温度(℃):210 爆炸下限(V%):1.4 爆炸上限(V%):6.0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 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 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 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废弃:处置前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物储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溶于易燃溶剂或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

CN105336500A一种ZnO纳米棒薄膜原位改性处理方法及其获得的改性薄膜

---------------------------------------------------------------最新资料推荐------------------------------------------------------ CN105336500A一种ZnO纳米棒薄膜原位改性处 理方法及其获得的改性薄膜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910672461.8(22)申请日2019.10.16H01G 9/20 (2006.01)H01G 9/042 (2006.01)B82Y 30/00 (2019.01)B82Y 40/00 (2019.01)(71)申请人景德镇陶瓷学院地址 333001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陶阳南路景德镇陶瓷学院(72)发明人孙健王艳香黄丽群范学运杨志胜陈凌燕(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代理人李玉峰(54) 发明名称一种 ZnO 纳米棒薄膜原位改性处理方法及其获得的改性薄膜(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ZnO 纳米棒薄膜原位改性处理方法,首先将二水乙酸锌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并将溶液搅拌均匀,得到二水乙酸锌甲醇溶液;然后将预先制备的 ZnO 纳米棒薄膜放入二水乙酸锌甲醇溶液中,在密封情况下进行恒温反应,反应温度60℃;反应结束后进行清洗、干燥、煅烧,即得到原位改性的ZnO纳米棒薄膜。 此外,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改性处理方法获得的改性 ZnO 纳米棒薄膜。 本发明通过对ZnO纳米棒薄膜进行表面改性,增加了比表面积、同时改善了薄膜的光电等性能,从而有效提高了其适用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成本低、ZnO 纳米棒结构不 1 / 13

一正丁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一正丁胺;1-氨基丁烷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Butylamine;1-Aminobutane 分子式:C4H11N 企业名称: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府西路48号 邮编:311604 网址: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86(区号)0571(电话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86(区号)0571(电话号码) 技术说明书编码:J1319 生效日期:2009年1 月1 日 国家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86(区号)0532(电话号码)388909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一正丁胺 有害物成分:一正丁胺浓度:≥99.5% CAS N O. 109-73-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肺水肿、昏迷。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甚至引起灼伤。口服刺激和腐蚀消化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能有燃烧、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清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食者立即给引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具有腐蚀 性。 建规火险分级:甲 有害燃烧物:CO、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二水氯化钙msds 中文

氯化钙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钙化学品俗名:二水和氯化钙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化学式:CaCl2·2H2O CHLORIDE 执行标准:HG/T 2327-2004 CAS No.:10035-04-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含量 氯化钙 %≥74 总碱金属氯化物氯化物 %≤3 氯化镁含量 % ≤0.2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粉尘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粉尘会灼烧、刺激鼻,口、喉,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干粉会刺激皮肤,溶液会严重刺激甚至灼烧皮肤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5分钟;必要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若感不适,就医 食入:若患者清醒,可给饮水,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 灭火方法: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固体泄漏,扫起(注意应避免粉尘飞扬);液体泄漏物,用干砂、蛭石等吸附剂吸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避免产生粉尘。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储存在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禁忌物运输:无特殊要求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护工作服。 手防护: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固体易潮解 熔点(℃):782相对密度(水=1):1.71(25) 沸点(℃):>1600 溶解性:溶解度:74.5(25) 主要用途:用作多用途干燥剂,重要的致冷剂,建筑防冻剂,食品中凝固剂,钙质强化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三氟化溴、碳酸与石灰的混合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刺激性:刺激鼻腔、口、喉,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

【CN109824713A】一种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4567.5 (22)申请日 2019.03.05 (71)申请人 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 (沙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72)发明人 陈其 王欣 阮少阳 甘俊  甘书官 陈圣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42216 代理人 蔡昌伟 (51)Int.Cl. C07F 7/1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 制备方法,属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一 定压力条件下,将长链烯烃与三烷氧基氢硅烷在 催化剂及助剂作用下加成为长链烷基三烷氧基 硅烷,以本发明方法制备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 烷,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效率高,且反应过程 中避免了具有腐蚀性的HCL产生,降低了对设备 的要求,同时减少了对于环境的压力,安全环保, 同时,以本发明方法制备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 烷,产生的废料少,由此降低了后处理的难度,进 而降低了成本, 适用于工业生产。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9824713 A 2019.05.31 C N 109824713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24713 A 1.一种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长链烯烃加入压力反应器中,向体系内通入干燥氮气1mim; 2)、将与长链烯烃摩尔比1:1.3~1.5的三烷氧基氢硅烷加入压力反应器中; 3)、通过微量进样器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长链烯烃摩尔量0.0001%~0.01%的催化剂,再加入长链烯烃摩尔量1%~5%的催化助剂; 4)、开启搅拌,并将体系温度升至90℃~150℃,控制反应器内压力为0.2~0.8MPa,在该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1~3h;得到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粗品; 5)、将所得的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粗品按常规工艺进行蒸馏,以回收过量的三烷氧基氢硅烷,得,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铂、钯、钌催化剂,如:氯铂酸或氯化钌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助剂为醇、胺、酯、羧酸盐类,如:甲醇、乙醇、三乙胺、三正丁胺、醋酸盐或N,N-二甲基苯胺。 2

二水氯化钙msds 中文[新版]

二水氯化钙msds 中文[新版] 氯化钙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钙化学品俗名: 二水和氯化钙化学品英文名称: CALCIUM CaCl?2HO 化学式: 22 CHLORIDE 执行标准: HG/T 2327-2004 CAS No.: 10035-04-8 成分含量 氯化钙 %? 74 总碱金属氯化物氯化物 %? 3 氯化镁含量 % ? 0.25 侵入途径: 粉尘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粉尘会灼烧、刺激鼻,口、喉,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干粉会刺激皮肤,溶 液会严重刺激甚至灼烧皮肤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皮肤接触: 用清水冲洗5分钟;必要时就医 眼睛接触: 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若感不适,就医 食入: 若患者清醒,可给饮水,立即就医 危险特性: 本品不燃 灭火方法: 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

应急处理: 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固体泄漏,扫起(注意应避免粉尘飞扬);液体泄漏物,用 干砂、蛭石等吸附剂吸收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避免产生粉尘。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储存在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禁忌物运输:无特殊要求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 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护工作服。 手防护: 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固体易潮解 熔点(?): 782 相对密度(水=1): 1(71(25) 沸点(?): ,1600 溶解性: 溶解度:74(5(25) 主要用途: 用作多用途干燥剂,重要的致冷剂,建筑防冻剂,食品中凝固剂,钙质强化剂。 稳定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三氟化溴、碳酸与石灰的混合物 刺激性: 刺激鼻腔、口、喉,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

化学实验室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办法

化学实验室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的检测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造成的事故及危害,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做好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领用、使用和处置废弃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工作,保证实验室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及其暂存点(公司化学品库)。 3 术语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指其本身不属于爆炸品但是可以用于制造爆炸品的原料或辅料的危险化学品。 种类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1 年版。 4 职责 实验室是负责其所采购使用的所有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涉及实验室的危化品采购申请、使用管理工作;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入库、储存、出库登记工作;编制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资材管理负责实验室暂存于公司化学品库房的危化品的监管工作;防止暂存化学品的遗失。 采购部在采购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时,应向取得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生

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采购,并向供应商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 管理要求 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实验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国际化工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国际化工管理制度,结合本实验室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对本实验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相应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应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自动联锁和自动报警等设施。 实验室从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取得上岗证。 公司采购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时,应向供货方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标签。 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危险物品的包装容器必须执行《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氯化镁库房区改造项目策划施工组织设计

大连盐化集团五岛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镁库房区改造项目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大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部署 (9) 三:分部分项施工技术方案 (12) 四:施工进度打算及保证措施 (31)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5)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41) 七:施工现场治理及文明施工措施 (43) 八:环境爱护措施 (46)

一、工程概况 1、编制依据 1 大连盐化集团五岛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镁钢结构库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 2现行建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现场调查资料; 4相关工程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大连盐化集团五岛化工有限公司氯化镁钢结构库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厂房位于公司院内。 2建筑物耐久年限:25年。 3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 4建筑结构类型:混凝土钢排结构+实腹钢梁体系。 5 2017年月号开工 2017年月号竣工施工总工期天

6要紧技术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5)《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7-201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程》(GB50046-2008) (11)《岩土工程勘探报告》(KC016-11-03) 3、施工条件: 该库房工程位与厂区内,必须加强现场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按流水作业的方式组织施工。现场拆迁平坦已完成,施工用

硝酸锌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硝酸锌 化学品英文名: Zinc nitrate 企业名称: 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 企业地址: 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 传真: 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 联系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吞咽有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固体类别 2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 2 严重眼损伤/ 眼刺激类别 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72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H302 吞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H411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 可能加剧燃烧;氧化剂。 健康危害: 吞咽有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环境危害:

硝酸银 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酸银的特性 标识中文名: 硝酸银 CAS号: 7761-88-8 分子式: AgNO3 危险性类别: 英文名: silver nitrate 危险货物编号:51063 化学类别: 相对分子质量: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斜方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有苦味。 熔点 (℃) 212 相对密度(水=1) (纯品) 沸点(℃)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溶解性易溶于水、碱,微溶于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车间 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WA OSHA mg/m3 前苏联MAC(mg/m3)美国TLV-STEL ACGIH 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 康 危 害 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服和眼灼伤。长期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广泛的色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质沉着造成眼损害;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稳定性稳定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危险 特性 无机氧化剂。遇 可燃物着火时,能助 长火势。受高热分解, 产生有毒的氮氧化 物。 灭火 方法 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泄 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 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体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硝酸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硝酸银 化学品英文名:silver nitrate; lunar caustic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硝酸银7761-88-8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服和眼灼伤。长期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表现包括: 全身皮肤广泛的色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质沉着造成眼损 害;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 沸溅。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 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 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 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 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 物、还原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 TLV-TWA(mg/m3): 0.01[按Ag计]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硝酸银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酸银安全技术说 明书

硝酸银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硝酸银 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ver nitrate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580 CAS No.:7761-88-8 分子式:HgNO3 分子量:169.8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硝酸银7761-88-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服和眼灼伤。长期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广泛的色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质沉着造成眼损害;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能够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

岗位安全作业标准

焊工岗位安全作业标准 ZB-AQGL.BZ-01.2014 1、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全面实现岗位人员安全标准化作业,确保按标操作和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四[2011]82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国家通用《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制订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焊工岗位作业。 3、本标准规定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职业资格(上岗)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作业资格证书。 4、作业人员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必须先对作业内容进行判定,其作业属于常规作业还是非常规作业,并按本标准第 5、6条规定流程进行操作。 5、常规作业: 5.1准备好相应的工、器具,正确穿戴好与作业要求相符的劳动保护用品。 5.2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进行签字确认,作业现场岗位责任人向作业人员作出安全提示和相关安全要求。 5.3双方共同明确作业现场安全监护人员,安全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一同到达现场实施作业和进行安全监护直至作业结束。 5.4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焊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和工艺技术标准进行作业。 5.5作业完毕后,作业人员清理现场,并经双方人员签字同意现场验收后交接工作结束。 6、非常规作业: 非常规作业,根据作业性质不同分别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6.1较大的检(维)修作业: 6.1.1必须先对作业项目进行风险分析,评价作业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制订安全作业方案或安全措施(含应急预案)。 6.1.2将安全作业方案或安全措施(含应急预案)报本部门或报相关部门审批。 6.1.3审批同意后,作业人员准备好相应的工、器具,正确穿戴好与作业要求相符的劳动保护用品,到作业现场进行签字确认,作业现场岗位责任人向作业人员作出安全

钙盐染色试剂盒(Von Kossa硝酸银法)使用说明

钙盐染色试剂盒(Von Kossa硝酸银法)使用说明 货号:G3282 有效期:6个月 产品内容: 名称规格保存 试剂(A):Von Kossa硝酸银溶液50ml4℃避光 试剂(B):海波溶液50ml RT 试剂(C):Von Kossa对照液10ml4℃ 产品说明: 钙在人体内大量存在,构成骨骼作为支持人体的支架,在分泌、运送、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也起重要作用。许多染料可以于钙形成螯合物,包括茜素红S、红紫素、核固红等。茜素红S属一种蒽醌类衍生物,是茜素磺酸钠盐,它能与碳酸钙或磷酸钙中的钙盐螯合形成橙红色复合物。钙盐染色常用方法有硝酸银法和茜素红S法,钙盐染色试剂盒(Von Kossa硝酸银法)原理在于该法是一种金属置换法,硝酸银溶液作用于含有不溶性钙盐的切片时,钙被银所置换,银盐在光的作用下被还原为黑色金属银,适用于大量样本的钙盐组织染色。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组织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5μm,常规脱蜡至水。 3、蒸馏水洗1min。 4、切片入Von Kossa硝酸银溶液强光照射15-60min。 5、蒸馏水洗1min。

6、入海波溶液处理2min。 7、HE染色液或Van Gieson复染细胞核。 8、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阴性对照(可选): 取另外一张连续切片脱蜡至水,置于Von Kossa对照液处理20min,流水冲洗5min.与实验片一同入Von Kossa硝酸银溶液,其余步骤同上。 染色结果: 钙盐黑褐色至深黑色 细胞核根据复染液不同而不同 背景红色 注意事项: 1.钙盐组织固定以中性福尔马林为佳。 2.作用时间取决于阳光照射时光的强度和时间。 3.若暴露于紫外灯下,则应缩短照射时间,一般5-10min即可。 4.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三正丁胺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 国标编号: 82510 102-82-9 S: 中文名称: 三正丁胺 英文名称: Tri-n-butylamine 别名: 三丁胺 分子 分子式: C12H27N;CH3(CH2)3N(CH2CH2CH2CH3)2 185.35 量: 熔点: -70℃ 沸点:216.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8 蒸汽压: 86℃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无色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 状: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用途: 用作溶剂、中间体、杀虫剂、乳化剂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可致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40mg/kg(大鼠经口);250mg/kg(兔经皮)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暴露于910mg/m3,6小时/次,19次,动物表现不安,动作不直辖市,震颤及鼻刺激症状。体重未见增加,脏器组织学无异常。220mg/m3仅有轻嗜睡状态。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 22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硝酸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硝酸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硝酸银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ver nitrat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服和眼灼伤。长期接触本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表现包括:全身皮肤广泛的色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质沉着造成眼损害;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 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