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案》期末考试[20]及标准答案解析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脚注)形式出现在正文中。(1.0
分) A、参考文献 B、文献综述 C、研究方法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A
2.合著者应该按()排名,且事先必须征得所有合著者的同意。(1.0 分)
A、字顺或音序 B、职称高低 C、年龄长幼 D、贡献大小 正确答案: D
3.()在正文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致谢,表达对老师、同学和其他对论文有贡献的人的感谢。(1.0
分) A、会议论文 B、学位论文 C、科学技术报告 D、学术论文 正确答案: B
4.高校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一般是在论文作者()。(1.0 分)
A、毕业后 B、论文开题前 C、论文答辨前 D、论文答辩后 正确答案: C
5.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1.0 分)
A、科学技术报告

WORD 整理版分享
B、会议论文 C、查新报告 D、学位论文 正确答案: C
6.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1.0 分)
A、校长 B、学位授予单位 C、学校学术委员会 D、教育部 正确答案: C
7.()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将他人的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或研究观点,经过编辑、拼凑、修改后
加入到自己的论文、著作、项目申请书、项目结题报告、专利文件、数据文件、计算机程序代码等材料
中,并当作自己的成果而不加引用的公开发表。(1.0 分) A、重复发表 B、剽窃 C、抄袭 D、盗版 正确答案: B
8.按《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是否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1.0 分)
A、可以,但应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B、不可以 正确答案: A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著录项?()(1.0 分)
A、主要责任者 B、获取或访问路径 C、题名 D、出版社 正确答案: D
10
下列哪个序次语或编号后搭配的符号是错误的?()(1.0 分) A、首先,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B、一、 C、1、 D、1.1.1
正确答案: C
11.()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
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1.0 分) A、会议论文 B、科学技术报告 C、学位论文 D、学术论文
正确答案: C
12.()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1.0 分)
A、道德规范 B、技术规范 C、政策规范 D、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 D
13.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1.0 分)
A、相应的学籍 B、免于 C、罚款
正确答案: A
14.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秦志强.科研成果[J].现代情报,2003(8):47-49.
(1.0 分) A、学位论文 B、期刊 C、电子文献 D、专著
正确答案: B
15.《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
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 30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1.0 分)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A、高等学校 B、教育部 C、法院 正确答案: A
16.学术道德是学术团体或个人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种特殊的()。(1.0
分) A、研究规范 B、职业道德 C、个人修养 D、职业习惯
正确答案: B
17.SCI 是指()。(1.0 分)
A、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B、科学引文索引 C、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D、国际科学引文索引
正确答案: B
18.如果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1.0 分) A、校长 B、学位授予单位 C、学校学术委员会 D、教育部
正确答案: B
19.雷同学引用了一本外文书的内容,在做参考文献时是否应该将原著的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
社等)翻译成中文?(1.0 分) A、翻译成中文 B、不必翻译成中文
正确答案: B
20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非涉密学位论文需向()提交。(1.0 分)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A、研究生院 B、档案馆 C、图书馆 D、博物馆
正确答案: C
21.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越大。(1.0 分)
A、学术影响力越大 B、发行量越大 C、版面费越高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A
22.()是指为进行某项科学研究而开展的全面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的活动。(1.0 分)
A、田野调查 B、文献综述 C、文献调研 D、调查说明
正确答案: C
23.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1] 李德华.学术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M].成都: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0 分) A、学位论文 B、期刊 C、电子文献 D、专著
正确答案: D
24.2016 年 6 月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了()。(1.0 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C、《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C
25.《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属于()。(1.0 分)
A、强制性标准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B、推荐性标准 C、规定性标准 D、基本型标准 正确答案: B
26.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说:“我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维护你发表意
见的权利”。由此而论,我们在学术批评时应遵循()原则。(1.0 分) A、学术性 B、平等性 C、客观性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B
27.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自然科学以()为基础的获取方式。(1.0 分)
A、对比 B、计算 C、观察 D、实验 正确答案: D
28.《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高等学校预防与
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属于() (1.0 分) A、
政策规范
B、
技术规范
C、
道德规范
D、
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 A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29.《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定,举报人或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
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高等学校提出异议或者复核申请。(1.0 分) A、30 天 B、60 天 C、365 天
正确答案: A
30
布赖恩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采血职员,他在参与的一项儿童血液铅含量的调查项目
中,把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血液样本标记为被调查儿童的血液样本。请问这属于哪类学术不端行为?
()(1.0 分) A、破坏研究工作 B、篡改数据 C、伪造实验样本 D、违反人体受试者规范
正确答案: C
31.下面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作者的著录哪个格式是对的:(1.0 分)
A、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王凯,曲筱绡,樊胜美,关雎尔,邱莹莹.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8.
B、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C、蒋有绪,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D、蒋有绪,郭泉水,马娟,et al.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正确答案: B
32.只要是涉及国家机密的学位论文,()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更不能公开发表。(1.0 分)
A、永远 B、未经学校同意 C、在规定期限内 D、十年以内
正确答案: C
33.论文检测是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的比较与揭示的分析。(1.0 分)
A、引用率 B、差异性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C、分辨率 D、相似度 正确答案: D
34.下列属于文献类学术成果呈现方式的是()。(1.0 分)
A、设计的产品 B、软件 C、论文 D、多媒体 正确答案: C
35.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对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能起到
积极的作用。(1.0 分) A、一个第三方的独立审查平台 B、隶属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 C、一个学术机构创办的 D、非营利机构的 正确答案: A
36.()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当作自己作品发表。(1.0
分) A、重复发表 B、剽窃 C、抄袭 D、盗版 正确答案: C
37.()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工具与规则对社会领域和人类经验进行研究,通过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观察
与测量,寻求对现存事物的解释,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1.0 分) A、实证研究方法 B、思辨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类比研究法 正确答案: A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38.以下是一条什么类型文献的著录格式?() [2]刘仁文.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值得重视
[EB/OL].[2014-7-22]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8077766.html,/oldnews_653/20060615/t20060615_183753.shtml.(1.0 分) A、学位论文 B、期刊 C、电子文献 D、专著 正确答案: C
39.科技查新是对()进行检索的基础上出具报告。
(1.0 分) A、
文献
B、
新闻报道
C、
前两者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40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教育部规定()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举报。(1.0 分) A、公安机关 B、高等学校 C、信访部门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B
二、 多选题(题数:5,共 10.0 分)
1.审稿专家对稿件的处理主要包括:(2.0 分)
A、修改后录用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B、修改后再审 C、改投他刊 D、退稿 正确答案: ABCD
2.学位论文是指()。(2.0 分)
A、学士学位论文 B、硕士学位论文 C、博士学位论文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BC
3.国外许多国家都立法对实验动物使用伦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主要依据来自于
3R 原则。3R 是指()(2.0 分) A、替代(Replacement) B、减少(Reduction) C、重复(Repetition) D、优化(Refinement) 正确答案: ABD
4.下列哪些情况是不需要做引注的:(2.0 分)
A、当你复制了别人的图片、表格时; B、当你需要对自己论文先前介绍的重要观点进行总结归纳时; C、当你陈述一个事实或公理时; D、当你从网上直接复制内容,且找不到作者信息时。 正确答案: BC
5.教育部于 2016 年 9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是根据以下哪几
个法律法规制定的:(2.0 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正确答案: ABC
三、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1.学位论文检测只针对论文,无须实名制。()(1.0 分)
正确答案: ×
2.学位论文是作为公开发表前评审用的学术论文。()(1.0 分)
正确答案: ×
3.三线表是卡线表的一种,它由三条线组成。这种说法对吗?
(1.0 分)
正确答案: ×
4.通常认为在单位时间内超出最高阅读或浏览速度下载文献即为超量下载。()
(1.0 分)
正确答案: ×
5.在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中泄露秘密事项,不属于侵犯《保守国家秘密法》。()(1.0 分)
正确答案: ×
6.《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主要针是对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制定的。(1.0 分)
正确答案: ×
7.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对话性特点。()(1.0 分)
正确答案: √
8.费孝通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在江苏吴江县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主要运用的是解释研究方法。()(1.0
分)
正确答案: ×
9.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框架和技术细节问题,一般不会影响正常毕业。()(1.0 分)
正确答案: ×
10
在呈现历史观点或公认“常识性”内容时要做引注。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WORD 整理版分享
(1.0 分)
正确答案: ×
11.在科研成果未正式发表之前,可以不必保护原作者的合法权益。()(1.0 分)
正确答案: ×
12.抄袭和剽窃在法律上为同一性质的侵权行为,它们在侵权方式和程度上没差别。
(1.0 分)
正确答案: ×
13.亚里士多德的 “三段论”都是思辨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1.0 分)
正确答案: √
14.非项目负责人在其学术研究活动中有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不会影
响科研项目的实施。()(1.0 分)
正确答案: ×
15.“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但在形式上有所区别”,此说法对吗?
(1.0 分)
正确答案: √
16.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其提纲、思路、观点到最后定稿参加学位论文答辩,都凝聚了导师大量的
心血,所以导师可以做为合作者署名。 (1.0 分)
正确答案: ×
17.科研经费可以用于报销个人家庭消费支出,项目参与者可以把科研经费当作个人的生活补贴。()
(1.0 分)
正确答案: ×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解析几何试题库完整

解析几何题库 一、选择题 1.已知圆C 与直线x -y =0 及x -y -4=0都相切,圆心在直线x +y =0上,则圆C 的方程为 A.2 2(1)(1)2x y ++-= B. 22(1)(1)2x y -++= C.2 2(1) (1)2x y -+-= D. 22(1)(1)2x y +++= 【解析】圆心在x +y =0上,排除C 、D,再结合图象,或者验证A 、B 中圆心到两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2即可. 【答案】B 2.直线 1y x =+与圆221x y +=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切 B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 .直线过圆心 D .相离 【解析】圆心(0,0)为到直线1y x =+,即10x y -+= 的距离2d = = ,而012 < <,选B 。 【答案】B 3.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 A .2 2(2)1x y +-= B .2 2(2)1x y ++= C .2 2(1) (3)1x y -+-= D .2 2(3)1x y +-= 解法1(直接法):设圆心坐标为(0,)b 1=,解得2b =,故圆的方程为22(2)1x y +-=。 解法2(数形结合法):由作图根据点(1,2)到圆心的距离为1易知圆心为(0,2),故圆的方程为2 2(2)1x y +-= 解法3(验证法):将点(1,2)代入四个选择支,排除B ,D ,又由于圆心在y 轴上,排除C 。 【答案】A 4.点P (4,-2)与圆2 24x y +=上任一点连续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 ) A.2 2(2)(1)1x y -++= B.2 2(2) (1)4x y -++= C.2 2(4) (2)4x y ++-= D.2 2(2) (1)1x y ++-= 【解析】设圆上任一点为Q (s ,t ),PQ 的中点为A (x ,y ),解得:? ??+=-=224 2y t x s ,代入圆方程,得(2x -4)2 +(2y +2)2 =4,整理,得:2 2(2) (1)1x y -++= 【答案】A 5.已知直线12:(3)(4)10,:2(3)230,l k x k y l k x y -+-+=--+=与平行,则k 得值是( ) A. 1或3 B.1或5 C.3或5 D.1或2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时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

食品质量管理期末考试试卷1及答案

1 / 3 玉溪师范学院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课程名称:《食品质量管理》(编号:0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方式:□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理论部分 □其他) 系(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食品药品监督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写出下面缩写的中文名称(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 10分) 1、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2、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3、GMP 良好操作规范(规程)。 4、CIP 就地清洗。 5、SSOP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规范); 或者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规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题,每空0.5分,共 15分) 1、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性危害有( 细菌 )、( 病毒 ) 、( 寄生虫 )。 2、质量的特点包括( 经济性 )、( 广义性 ) 、( 相对性 )、( 时效性 )。 3、管理的基本功能( 计划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4、质量波动分为( 正常波动 )和( 异常波动 ),前者是由( 偶然性 )原因引起的,后者是由( 系统性 )原因引起的。 5、食品企业常用的消毒剂是( 次氯酸钠 ),在消毒手时其浓度是( 50PPM ),消毒工器具时其浓度是( 100PPM )。 6、食品企业常见的虫害有( 苍蝇 )、( 蚊子 )、( 蟑螂 )、( 老鼠 )。 7、HACCP 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GMP )和( SSOP )。 8、PDCA 循环又叫( 戴明循环 ),它的特点是( 周而复始 )、( 阶梯式上升 )和 ( 大环套小环 )。 9、动物的( 健康状况 )和( 兽药 )的使用都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如奶牛乳腺炎可以导致牛奶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改变。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方框内,本大题共 20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 .日本 C.美国 D .德国 2、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 .利润 C .质量 D .效益 3、“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 .全过程 C .全企业 D .多方法 4、质量原始记录来源于( A )。 A.班组 B .车间 C .管理层 D .决策层 5、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 C )。 A.鉴定成本 B .内部故障成本 C.工序和成品检验费 D .工序控制费 6、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C )。 A.5% B .10% C5%-10% D .15% 7、供应商调查是对供应商( B )的一种预测。 A.水平 B .能力 C .效益 D .信誉 请 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食品工艺学考试复习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 1.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关系? 答:(1)水分吸附等温线,BET吸附等温线,S形, 第一转折点前(水分含量< 5%), 单分子层吸附水( I 单层水分); 第一转折点与第二转折点之间, 多分子层吸附水( II多层水分); 第二转折点之后,在食品内部的毛细管内或间隙内凝结的游离水( III自由水或体相水) 要会画书上图2-2 2.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 答:对微生物:大多数新鲜食品的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大多数重要的食品腐败细菌所需的最低aw都在0.9以上,肉毒杆菌在低于0.95就不能生长。只有当水分活度降到0.75以下,食品的腐败变质才显著减慢;若将水分降到0.65,能生长的微生物极少。一般认为,水分活度降到0.7以下物料才能在室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贮存。对酶:呈倒S型,开始随水分活度增大上升迅速,到0.3左右后变得比较平缓,当水分活度上升到0.6以后,随水分活度的增大而迅速提高。Aw<0.15才能抑制酶活性 对其他:氧化反应:呈倒S型,开始随水分活度增大上升迅速,到0.3左右后变得比较平缓,当水分活度上升到0.6以后,随水分活度的增大而迅速提高。Aw<0.15才能抑制酶活性 对褐变反应:见书上p31 3.食品水分活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答:取决于水存在的量;温度;水中溶质的种类和浓度;食品成分或物化特性;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 4. 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答: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 滞后现象的几种解释 (1)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 (2)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 5.简述食品干燥机制 答: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 表面水分扩散到空气中。 6. 简述干制过程中食品水分含量、干燥速率和食品温度的变化,画出曲线图 答:食品水分含量: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燥初始时,食品被预热,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AB段),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是直线下降(BC),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C点)时(第一临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趋于平衡,达到平衡水分(DE)。平衡水分取决于干燥时的空气状态 干燥速率:食品被加热,水分被蒸发加快,干燥速率上升,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到最高值;是食品初期加热阶段; 然后稳定不变,为恒率干燥阶段,此时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快,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恒定,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的速率,是第一干燥阶段; 到第一临界水分时,干燥速率减慢,降率干燥阶段,说明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小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干燥速率下降是由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决定的;当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就停止。 食品温度:初期食品温度上升,直到最高值——湿球温度,整个恒率干燥阶段温度不变,即

解析几何第四版吕林根期末复习课后习题(重点)详解

第一章 矢量与坐标 §1.3 数量乘矢量 4、 设→→→+=b a AB 5,→→→+-=b a BC 82,)(3→ →→-=b a CD ,证明:A 、B 、D 三点共线. 证明 ∵→ → → → → → → → → → =+=-++-=+=AB b a b a b a CD BC BD 5)(382 ∴→ AB 与→ BD 共线,又∵B 为公共点,从而A 、B 、D 三点共线. 6、 设L 、M 、N 分别是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证明:三中线矢量AL , BM , 可 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证明: )(21 AC AB AL += Θ )(21 += )(2 1 CB CA CN += 0)(2 1 =+++++=++∴ 7.、设L 、M 、N 是△ABC 的三边的中点,O 是任意一点,证明 ++=OL +OM +ON . [证明] +=Θ MB OM OB += NC ON OC += )(OM +++++=++∴ =)(CN BM AL ON OM OL ++-++ 由上题结论知:0=++ ON OM OL OC OB OA ++=++∴ 从而三中线矢量CN BM AL ,,构成一个三角形。 8.、如图1-5,设M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中心,O 是任意一点,证明 OA +OB ++OD =4OM . [证明]:因为OM = 21 (OA +), OM =2 1 (OB +), 所以 2OM =2 1 (OA +OB +OC +) 所以 OA +OB ++OD =4OM . 10、 用矢量法证明梯形两腰中点连续平行于上、下两底边且等于它们长度和的一半. 图1-5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2.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3.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 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4.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5.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6.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7.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 8.无结构型问卷的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是不将资料,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9.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数量化或测验编制程序化的各类教育测验。 10.用专业语言来说,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情况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情况称次数分布。 1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分析。 12.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13. 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14.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型。 15.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l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要点 还原糖易于氨基酸和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对产品的颜色和风味带来影响。为什么糖液浓度一般控制在55%-65%? 糖液浓度大于70%时,粘度较高,生产过程中的过滤和管道输送都会有较大的阻力,在降低温度时容易产生结晶析出; 浓度较低时,由于渗透压较小,在暂存或保存时产品容易遭受微生物的污染。淀粉: 防止糊状措施: 1、控制好原料的成熟度 2、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P10——果胶种类及其加工特性 种类: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根据果胶分子中的羧基被甲醇酯化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 加工特性: (1)果胶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 (2)果胶是亲水性的胶体,其水溶液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凝胶。 (3)果汁的澄清、果酒的生产 P14——单宁的加工特性 加工特性:涩味 变色 与蛋白质产生絮凝 P22——糖苷类物质及其相关特性 (一)苦杏仁苷 1、存在:多种果实的种子,核果类原料的核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较多。 2、特性:产生氢氰酸,加工时应除去。C20H27NO11+2H2O→2C6H12O6+C6H5CHO6+HCN (二)橘皮苷(橙皮苷) 1、存在:柑橘类果实中普遍存在,皮和络含量较高,其次在囊衣中含量较多。 2、加工特性: 1)柑桔类果实果味的来源,含量随品种及成熟度而异。 2)水解 C8H34O15+2H2O→C6H14O6 + C2H12O6 + C6H12O5 补充:桔皮苷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三)黑芥子苷 1、存在:普遍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芥菜、辣根、萝卜中含量较多。 2、加工特性 1)具有特殊苦辣味 2)水解:C10H16NS2KO7+H2O→CSNC3H5 + C6H12O6 + KHSO4 (四)茄碱苷 1、存在于马玲薯块茎、番茄和茄子中。 2、特性: 1)水解:C45H73O15N+3H2O 酶或酸 C27H43ON+C6H12O6+C6H12O6+C6H12O5 2)溶解性:茄碱苷和茄碱均不溶于水,而溶于热酒精和酸的溶液中。 3)茄碱苷剧毒且有苦味,含量达0.02%即可引起中毒,故贮存与食用块茎时应注意。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44; 适用专业及层次: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9日。 一、判断题 1.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2.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3.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4.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5.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6.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答案]对 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8.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9.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0.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2.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教学提纲

食品毒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

精品文档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食品毒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B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C 6.A 7.A 8. D 9.C 10. C 11.B 12.C 13.B 14.C 15.B 16.A 17.A 18.B 19.D 20.D 二、名词解释 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协同作用: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 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定的重要机制。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可经代谢转化以代谢产物或者以未经代谢转化的原形母体化学物排出体外,但是当化学物反复多次给予动物染毒,而且化学物进入机体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的速度与排出机体的速度和总量时,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就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存在某些部位。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DNA序列发生的可遗传改变,可分为三个类型:碱基置换、移码和大段损伤。 致畸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作用于发育期的胚胎,引起胎儿出生时具有永久性的形态结构异常。 危险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二、简答题 1.食品毒理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哪些? 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 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食品毒 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食品外源化学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食品外源化学物毒理学安 全性评价程序和危险度评价的概念和内容;食品中各主要外源化学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和对 机体毒性危害及其机理。 2.什么是毒物、毒性、毒作用、半数致死量和每日容许摄入量?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外源化学物质;或 剂量虽微,但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干扰或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 的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 力。 毒作用是指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靶器官内达到一定浓度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毒物对动物机体所引起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半数致死量是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死亡一半时所需要的 剂量。 每日容许摄入量是指每个人终生每天摄入某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可测知的不 良影响的剂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 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 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 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4. 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5. D 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D 值与菌种有关、与环境条件有关、与杀菌温度有关。D 值越大,表示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令b = a10-1,则 D=t) 6. Z 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7. TDT 值:(Thermal Death Time ,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8. TRT 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9. 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10. 传热曲线:将罐内食品某一点(通常是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值用温-时曲线表示,该曲线称传热曲线。 11. 热力致死温度:表示将某特定容器内一定量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2. 热力致死时间曲线:又称热力致死温时曲线,或TDT 曲线。以热杀菌温度T 为横坐标,以微生物全部死亡时间t (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表示微生物的热力致死时间随热杀菌温度的变化规律。 13. F 0值:单位为min ,是采用121.1℃杀菌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 杀菌锅的类型:间歇式或静止式杀菌锅:标准立式杀菌锅、标准卧式杀菌锅 1. 影响罐头食品中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及作用。 答:(1)热处理温度:可以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提高温度可以减少致死时间。(2)罐内食品成分:①pH :微生物在中性时的耐热性最强,pH 偏离中性的程度越大,微生物耐热性越低,在相同条件下的死亡率越大。②脂肪: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③糖:浓度很低时,对微生物耐热性影响较小;浓度越高,越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④蛋白质:含量在5%左右时,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含量到15%以上时,对耐热性没有影响。⑤盐:低浓度食盐(<4%)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高浓度(>4%)时,微生物耐热性随浓度长高明显降低。⑥植物杀菌素:削弱微生物的耐热性,并可降低原始菌量。 (3)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①种类:菌种不同耐热程度不同;同一菌种所处生长状态不同,耐热性也不同。②污染量:同一菌种单个细胞的耐热性基本一致,微生物数量越大,全部杀死所需时间越长,微生物菌群所表现的耐热性越强。 2. 果蔬罐头食品原料护色的目的和方法? 答:目的:维持果蔬本身的颜色,防止变色; 方法:(1)防止酶褐变方法:①选择含单宁、酪氨酸少的加工原料②创造缺氧环境,如抽真空、抽气充氮③钝化酶:热烫、食盐或亚硫酸盐溶液浸泡;(2)防止非酶褐变的方法①选用氨基酸或还原糖含量少的原料②应用SO 2处理。对非酶和酶都能防止③热水烫漂④保持产品低水分含量,低温 Z T t F 1 .121l g 10-=-

解析几何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析几何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0分)写出下列方程在空间所表示的图形名称. 1.13212 22-=++z y x 虚椭球面 2.02 22=++-z y x 二次锥面(圆锥面) 3.1321222=++-z y x 单叶双曲面 4.y z x 22122=+ 椭圆抛物面 5.y x 22 = 抛物柱面 . 二、(10分)试证:对于给定的四个向量}3,5,1{=a ,}2,4,6{--=b ,}7,5,0{-=c , }35,27,20{--=d ,总可以确定三个实数l ,m ,n ,使得a l ,b m ,c n ,d 构 成封闭折线. 证明:假设a l ,b m ,c n ,d 构成封闭折线,则 =+++d c n b m a l (4分) 于是 ??? ??=-+-=+--=-+0 357230275450206n m l n m l m l (6分) 解出 2=l ,3=m ,5=n 所以命题成立. (10分) 三、(15分)设向量a ,b ,c 两两互相垂直,1||=a ,2||||==c b ,并且向量c b a r -+=,证明: 1,cos ,cos ,cos 222>=<+><+>====<+><+>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 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 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 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 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期末考试答案

成绩: 97.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
在()的加热过程中可以形成丙烯酰胺。(1.0 分)
1.0 分
?

A、
?
脂肪
B、
?
C、
碳水化合物
?
蛋白质
D、
我的答案:C
2
“痛痛病”是由于()引起的。(1.0 分)
1.0 分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C
3
加热过程中会形成杂环胺,是因为成绩: 97.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 在()的加热过程中可以形成丙烯酰胺。(1.0 分)1.0 分 A、 糖 B、 脂肪 C、 碳水化合物 D、 蛋白质 我的答案:C 2“痛痛病”是由于()引起的。(1.0 分)1.0 分

A、 铅 B、 锡 C、 镉 D、 铬 我的答案:C 3 加热过程中会形成杂环胺,是因为这个食品体系里有()的存在。(1.0 分)1.0 分 A、 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碳水化合物 我的答案:B 4 日常生活中腌菜时,最好避开亚硝酸盐高峰期再吃,该周期一般是在腌菜后的()内。 (1.0 分) 1.0 分 A、

5至9天 B、 3至7天 C、 2至5天 D、 1至3天 我的答案:B 5 人体流行病学证明丙烯酰胺会引起()症状,其具有流行病学的证据。(1.0 分)1.0 分 A、 潜在致癌性 B、 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 C、 神经毒性 D、 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C 6 有些食物适量摄入后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比如()。(1.0 分)0.0 分 A、 发芽的大蒜 B、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

食品工艺学复习提要 热烫:生鲜的食品原料迅速以热水或蒸气加热处理的方式,称为热烫。其目的主要为抑制或破坏食品中酶以及减少微生物数量。 巴氏杀菌:在100℃以下的加热介质中的低温杀菌方法,以杀死病原菌及无芽孢细菌,但无法完全杀灭腐败菌,因此巴氏杀菌产品没有在常温下保存期限的要求。 商业杀菌:將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敗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溫无冷藏狀況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胀罐:加工工艺不合理或违章操作而使罐头的罐盖或罐底向外凸出的现象。 平盖酸坏: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可以下降到0.1-0.3 D值: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某细菌数群中每杀死90%原有残存活菌数时所需要的时间。 Z值:热力致死时间按照1/10,或10倍变化时相应的加热温度变化(℃) F值:在一定的致死温度(通常为121.1℃)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顶隙:罐盖内表面到食品内容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杀菌公式:(t1-t2-t3)P/T (t1-升温时间、t2-恒温时间、t3-冷却时间、T-杀菌温度、p-反压) 超高温杀菌(UHT):采用132-143℃温度对未包装的流体食品短时杀菌。 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一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复原性: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或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p0)之比。 导温性:水分扩散一般总是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扩散,亦即是从内部不断向表面方向移动。这种水分迁移现象称为导湿性。 导湿温性: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从高温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性。 冻藏:就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冷藏: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冷害: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送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现象就是寒冷收缩 回热:出货前或运输途中,保证空气中水分不会在食品表面上冷凝的情况下,逐渐提高食品温度,最后达到与外界空气相同的温度的过程,即冷却的逆过程 速冻:迅速冷冻使食物形成极小的冰晶,不严重损伤细胞组织,从而保存了食物的原汁与香味,且能保存较长时间 返砂:当糖制品中液态部分的糖在某一温度下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呈现结晶现象,亦称晶析,流汤:如果糖制品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高湿季节,形不成糖衣而发粘。 转化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在稀酸与热或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栅栏技术:把存在于肉制品中的这些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半干半湿食品:水分含量20-25%,Aw0.70-0.85,处于半干半湿状态,中等水分含量食品 卤水:在食盐的渗透压和吸湿性的作用下,使食品组织渗出水分并溶解其中,形成食盐溶液

小学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带答案

小学教育-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20分) 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2.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文献查阅,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等7部分。 4.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5.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6.观察法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自然性和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直接性等特点。 7.随机化和配对法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8.研究日志一般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和深度反思四种。 9.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 10.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合计10分) 1.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a )。 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分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顺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等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等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d )。 A.问题、目的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筹备观察资金 4.“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c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5.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区分度指标等于o.2时,题目评价为优良 B.难度在o.5时,区分度最大 C.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内在效度的分析D.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l时,难度越大。 6.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的优点是有了两次测定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由于先后两次是在不同的时间测定的,因而对于测量工具、评价人员标准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不会降低结果解释的效度 B.区组设计是将被试按区组分类,使每一区组的被试尽量保持同样数量,然后将区组内被试随机分派到各个实验处理中去 C. 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模拟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实验员用等臂天平称量10g的样品来实验,实验有5个平行样,但是由于实验员的粗心大意,称量前没有校正,结果称量结果偏低,由这个引起的误差应该属于误差。 2 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一般要先用乙醚和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预处理,然后在进行测定。其中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乙醇洗涤目的是。 3 液态食品相对密度测定方法通常有、等方法。 4 折光仪是利用原理测定物质折射率的仪器,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折光仪有 、等。 5 化学分析法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 6 食品分析样品预处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等。 7 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的含量。

8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重金属的原理是:样品经过消化后,在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双缩脲生成有色稳定络合物,然后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采用比色法测定。其中铅、镉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锌、汞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 9 比旋光度定义为 ;比旋光度和旋光度的换算公式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采样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 A 原始样、检样、平均样 B 检样、原始样、平均样 C 检样、平均样、原始样 D 检样、原始样、试验样 2( A 准确度好,精密度好 B C准确度不好,精密度好 D 准确度不好,精密度不好 3()ISO是指。 A 国际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 D 地方标准 4()下列不属于干法灰化法优点(与湿法消化相比)的

是。 A 试剂用量少 B 空白值低C不需工作者经常看管D 时间短,温度低 5()用pH计测定某样液的pH值,该酸度为。 A 总酸度 B 有效酸度 C 外表酸度D真实酸度 6()下列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中,哪个不是专门用于测定乳脂肪的? A 氯仿-甲醇提取法 B 罗素-哥特里法C巴布科克法D 盖勃法 7()薄层层析法测定瓜子中糖精钠含量时,在提取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A 增加糖精钠在水中溶解度 B 增加糖精在水中溶解度 C 转变糖精钠为糖精,使其溶于乙醚 D 以上都不是 8()过氧化值是测定的重要质量指标。 A 脂肪 B 淀粉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9()某物质与染料2,6-二氯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溶液颜色消失,氧化的染料量与该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该物质为。 A 氨基酸 B V A C 葡萄糖 D V C 10()某物质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络合物,在62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

食品工艺学期中复习

第四章干制及浓缩食品加工工艺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关系? 答:各类微生物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分活度,只有食物的水分活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特定的微生物才能生长。一般说来,细菌为aw>0.9,酵母为aw>0.87,霉菌为aw>0.8。一些耐渗透压微生物除外。 2.水分活度与酶活性的关系? 答: 1)影响稳定性低水分活度,酶制剂保藏过程中能保持最高的稳定性; 2)影响催化活性低水分活度下,酶的催化活性较低。因此,在加工中改变食品的水分活度可以控制不期望的酶的活力。 3.什么是干缩,在食品加工中干缩会对食品造成的影响? 答:食品在干燥时,因水分被除去而导致体积缩小,肌肉组织细胞的弹性部分全部丧失的现象称作干缩。 导致食品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4.为什么食品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表面硬化,硬化的后果? 答:1)食品干燥时,内部的溶质随水分不断向表面迁移和积累而在表面形成结晶所造成的; 2)食品表面干燥过于强烈,内部水分向表面移动的速度滞后于表面水分汽化速度,从而使表层形成一层干硬膜所造成的。 表面硬化后,食品表层的透气性将变差,使干燥速度急剧下降,延长了干燥过程。另外,在表面水分蒸发后,其温度也会大大提高,将严重影响食品的外观质量。 5.干燥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色泽、风味产生哪些影响,各举一例? 答: 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的减少、脂肪氧化、蛋白质脱水变性、维生素的损失,尤其水溶性维生素损失严重。-牛肉干 色泽会发生褐变、褪色、颜色变淡等。-龙眼干 风味的变化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损失、脂肪类物质氧化形成的异味和异臭、产生某些特殊香味。-葡萄干 6.什么叫食品干制的恒速干燥阶段、减速干燥阶段,此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趋势是如何的? 答: 恒速干燥阶段:食品水分含量呈直线下降,外界供给食品的热量恰好用于水分的蒸发,食品的温度维持不变,干燥速率恒定。该阶段蒸发掉的水分主要是游离水。 减速干燥阶段:食品的表面水分蒸发量大于内部水分的扩散量,原来的蒸发扩散平衡遭到破坏,由于食品水分蒸发速度减慢,若单位时间里热能的供应量保持不变,则食品的温度上升。 7.影响食品干燥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物料的组成与结构、物料的表面积以及干燥剂(空气)的状态(湿度、温度、流速、大气压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