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在这一章中,

马克思详细介绍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机制和资本运作的方式。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是通过资本家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首先,马克思明确了剩余价值的概念。他认为,剩余价值是在劳动过

程中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但它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被资本家占有。

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工资,而资本家则利用劳动者创

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家如何通过生产过程来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在与资本家签订雇佣

合同后,劳动力被卖给了资本家。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来占有劳动过程

中创造的剩余价值。他利用这个剩余价值来补偿他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并获得利润。

此外,马克思还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在早期的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主要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实现剩余价

值的生产,这被称为绝对剩余价值。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

的提高,资本家开始采取更为高效的生产方式,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

缩短劳动时间,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增长,这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不仅仅局限于生产领域,还延伸到了商品交换领域。资本家通过购买商品和劳动力来实现对剩余价

值的占有,并通过出售商品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总的来说,在第七章中,马克思详细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剩

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的具体形式。他通过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和不同形式的

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和资本运作的方式。这一章的内容为后续章节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 ①形式不同。 第一、流通公式不同。 商品流通公式是W —G —W ;资本流通公式是G —W —G 。 第二、买卖的顺序不同 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 第三、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商品流通中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流通中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第三、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 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物的是货币;资本流通中充当媒介物的是商品。 ②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量相等的另一种使用价值,以满足消费。 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增殖了的价值。因此资本流通的公式应该是G —W—G’。其中的G’=G +△G,△G就是剩余价值。如果货币在运动中获得了剩余价值,这个货币就变成了资本。所以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③流通的界限不同 商品流通是有限度的,资本的流通是无止境的。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是指价值规律与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①剩余价值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第一、等价交换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第二、不等价交换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A.低价购买;B.高价购买;C.欺诈) ②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第一、货币退出流通储藏起来,其价值永远不可能发生增殖。 第二、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商品必须通过流通才能购买,而且剩余价值也只能通过流通才能实现。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1.劳动力的涵义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第二、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①劳动力价值 A.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 B.劳动力价值的构成: 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C.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特殊性。——劳动力价值的决定保护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A.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涵义——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 B.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第一、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创造商品新价值的能力。 第二、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剩余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作用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因而它与如何劳动过程一样都需要劳动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通过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进行的。因此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与其他劳动过程不同的特点。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第一、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 2.价值增殖过程 ①价值形成过程——指新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价值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第7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习题及答案)

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综合选择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A.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C.利润率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利润率决定剩余价值率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形成: A.商品个别价值 B.商品生产价格 C.商品垄断价格 D.商品社会价值 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竞争形成: A.平均利润率 B.生产价格 C.垄断价格 D.商品平均价值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 A.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因此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C.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否定了价值规律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生产价格规律代替了价值规律 5.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 A.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B.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C.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D.以市场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6.利润率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是: A.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低 B.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高 C.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低 D.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高 7.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A.并不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B.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的下降 C.也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 D.也不意味着资本总量在不断增加 8.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成本价格的作用是: A.资本家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 B.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 C.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 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9.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A.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余额 B.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商业店员的劳动 D.商业资本家的欺诈手段 10.商业资本的利润率应: A.高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B.低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C.相当于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D.与产业资本的获利水平无关 11.商业资本中,能创造价值的有: A.为购买商品而预付的资本 B.商品的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 C.广告费、簿记费、开办办事处的费用 D.商业雇员的工资 12.商业流通费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A.生产性的流通费用 B.运输费用 C.簿记费用 D.纯粹流通费用 13.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借贷资本:

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七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在这一章中, 马克思详细介绍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机制和资本运作的方式。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是通过资本家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首先,马克思明确了剩余价值的概念。他认为,剩余价值是在劳动过 程中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但它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被资本家占有。 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工资,而资本家则利用劳动者创 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家如何通过生产过程来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在与资本家签订雇佣 合同后,劳动力被卖给了资本家。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来占有劳动过程 中创造的剩余价值。他利用这个剩余价值来补偿他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并获得利润。 此外,马克思还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在早期的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主要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实现剩余价 值的生产,这被称为绝对剩余价值。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 的提高,资本家开始采取更为高效的生产方式,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 缩短劳动时间,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增长,这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不仅仅局限于生产领域,还延伸到了商品交换领域。资本家通过购买商品和劳动力来实现对剩余价 值的占有,并通过出售商品来实现利润的增长。 总的来说,在第七章中,马克思详细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剩 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的具体形式。他通过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和不同形式的

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和资本运作的方式。这一章的内容为后续章节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 借贷资本与银行资本

{第七章 借贷资本与银行资本} 【名词解释】 1. 借贷资本: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一种通过货币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资本形式。其运动形式是G —G' 2. 利息:借贷资本家凭借货币资本的所有权从货币使用者(职能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剩余价值。 3. 利息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 100?=借贷资本量利息量 利息率 4. 银行资本: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5. 银行利润:来自于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归根结底也是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概念明晰】 1. 借贷资本的特点: ①商品的资本(资本商品):把资本当作商品一样转让; ②所有权资本(财产资本); ③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G —G')。 2. 借贷资本的来源:闲置资本 ①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 ②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 ③预定用于积累部分的(尚未投资的)剩余价值。 3. 利息与企业利润: 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即利息和企业利润。 平均利润=利息+企业利润 利率的界限:0 → 平均利润率 4. 影响利息的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平均利润率构成了利息率的最高界限); ②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5. 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不参与平均利润形成,但利润量与平均利润量要相等,否则会发生银行资本转移。银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地租}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P -m 地租{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名词解释】 1. *产权:即财产产权。指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的权利。完整的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包括权能和利益两个方面。) (*此处注意区分土地产权和土地所有权。前者强调土地的财产权利,后者仅仅强调归属权。前者更加具体。) 2.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资本主义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大土地所有者投入资本雇佣农业工人,或者把土地转让给农业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收益权体现为地租,农业资本家的收益权体现为平均利润。 大土地所有者 → 地租 农业资本家 → 平均利润 3. 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取的收入。实质是农业资本家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部分。 (此处注意:在第六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农业作为一个C:V 相对比较低的部门,这个部门的生产的剩余价值是高于平均利润[m >平均P]的。) 【概念明晰】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①资本主义地租是由资本主义所有权决定的。 ②资本主义地租体现农业雇佣工人、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层间的经济关系: 农业雇佣工人:以工资的形式获得自己的收入(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 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 土地所有者:获得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即农业超额利润。 ③资本主义地租本质上是租地资本家为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平均利润以上的剩余价值。 体现以下数量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名词解释】 1. 级差地租:同土地自然等级(肥沃程度、地理位置)差别相联系的地租叫做级差地租。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具体区分为: 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沃程度或者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从而形成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超额利润。 2. 绝对地租:由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获得的地租。 3.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4. 土地价格: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 = 地租÷利息率。 【概念明晰】 1. 级差地租 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完整版)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4、生产要素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三、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3、资本有机构成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4、借贷资本和利息 5、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6、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7、股份资本和股息 8、土地价格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首先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表现在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相区别。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即:W-G-W(W代表商品,G代表货币);资本流通公式即:G-W-G。 这两个流通公式的区别是:第一,流通形式不同。具体表现在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即前都是为了买而卖,后者是为了卖而买;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即前者两级都是商品,后者两级都是货币;流通的媒介不同,即前都是货币,后者是商品。第二,流通内容不同。前者的实际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而后者的实际内容是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流通公式实际上是G-W-G' (G'=G+△G)。第三,流通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在G-W-G'中,G'=G+△G,即预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G)称为剩余价值(用字母m表示)。第四,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前者在获取使用价值时目的就达到了,流通过程就结束了,而后者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它的运动是无止境的。

剩余价值

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ⅱ.剩余价值的含义: 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工人)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ⅲ.历史观: 剩余价值的生产并非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后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一直存在。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除满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余,故能生产少量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明显的便是战争得胜者不再将战俘杀掉,而是将其用作奴隶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封建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广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国家收的各种捐税,皆来源于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众所周知,其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及国家的财政收入皆来源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上文已有论述,广泛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更加离不开剩余价值的生产,因那时会出现更多的职业种类,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密,更多的人将离开物质生产部门而从事文教、卫生、公共服务等工作,如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用机器操纵机器,代替

第七章剩余价值分配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利润与利润率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1)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构成。 商品价值(W)包括:已消耗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 W=C+V+M 对全社会来说,C+V+M是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即商品的生产费用。对资本家来说,他自己不从事劳动,仅支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至于商品中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并没有任何支付。 (2)成本价格的概念。 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即C+V。也叫资本家的生产费用,或叫生产成本。用K表示:K=C+V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随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W=C+V+M K=C+V W=K+M M=W-K 这样,剩余价值表现为成本价格的一个附加额,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直接关系被掩盖了,成本价格的实质在于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资本主义成本价格与生产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是两个不同的量。 (5)成本价格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资本家经营企业时赚钱或的亏本的标志。所以,成本价格是资本家出售商品的价格最低界线。 第二、成本价格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能力大小和成败关键。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由于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表现为生产成本,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剩余价值也就表现为生产成本心服上的一个增加额,即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而且还进一步地表现为全部所用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形态。(利润用P表示) (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前面各章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本章的任务是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具体形式,从总体上进一步揭露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之间进行瓜分的。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 1、对资本家个人来说,他在生产商品时所支付的费用只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资本家并没支付任何代价,是无偿占有的。所以,c+v就成了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也叫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原来的公式:W=c+v+m,就变成W=k+m的公式了,这样一来,剩余价值完全表现为成本价格的一个附加额,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直接关系被掩盖了。 2、成本价格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 第一,从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来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是物化劳动的耗费,是旧价值的转移;而劳动力的消耗则是活劳动的消耗,它创造了新的价值。但是,在成本价格的形态上,生产资料和劳动消耗被资本耗费所掩盖。 第二,从价值的增殖过程来看,资本家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是不变资本,它只能转移原有的价值;而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却会增殖价值。但是,在成本价格的形态上,这两种不同的资本都同样作为资本价值耗费被支出,再作为成本价格周转回来,这又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抹煞了,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是可变资本以上的增加额。但是,资本家却把它看作是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即全部所费资本价值的增加额。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则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产物。这样,原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公式:W=c+(v+m),就变成了W=(c+v)+m即k+m。 1、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看作是他的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而且也看作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即全部所用资本的增加额。这样,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也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2、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正因为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只是在观念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便把利润称之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用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W=c+v+m=k+m的公式便转化为W=k+p的公式,即商品价值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不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这就掩盖了剩余价值同工人剩余劳动的联系,它表现为资本自行增殖的结果。同时,由于商品价值的公式进一步转化为W=k+p(成本价格加利润)。于是资本家把成本价格(k)看作是商品的内在价值,而剩余价值(或利润)则表现为商品出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即: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买和卖、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工资及其形式等,认清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制度。 本章重点: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2、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3、劳动力价值的决定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本章难点: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价值的形成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3、剩余价值率和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4、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教学时数:10学时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最初发端于十四、十五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 ⑴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连工人的劳动力也成为商品。商品货币关系囊括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部领域。 ⑵生产的直接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㈠货币转化为资本

1、货币与资本的关系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 A、从流通形式上看,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不同的。 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 马克思说:“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只是在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B、在两种流通形式上的区别背后,是两种流通的本质区别。 第一、两种流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第二、两种流通的内容和实质不同。 第三、两种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A、G—W—G′是资本总公式,因为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共同特点。 B、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带来了剩余价值,但按照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资本不可能在流通过程中增殖,这个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 C、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资本的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要分析价值增殖究竟发生在哪里?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㈡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必备基本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生产成本 1.生产成本的含义 生产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2.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亏的标志。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这一具体形态。 2.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1)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都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二者在数量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2)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润率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2)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同一剩余价值量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在于:①二者在质上不同。m'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P′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②二者在量上不等。由于c+v总是大于v,因而P′总是小于m' 。 4.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1)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追求较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 (2)部门之间竞争的目的是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的部门。 (3)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进而引起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结果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预付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是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

第二节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二节资本和剩余价值 辨析题 1,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劳动力都是作为商品出现的。 答:此观点错误。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一无所有,不出卖劳动力就无法生存。二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只在资本主义才存在。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2,资本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因此,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就是资本。 答:此观点错误。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他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虽然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才能成为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要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这个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才存在。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把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看成资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答:此观点错误。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商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过是不表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物质形式,但不能说可变资本就是劳动力,不变资本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中的人和物的要素,只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成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存在的物质形式。 问答题 1,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答:(1)资本的总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这一公式既适应于商业资本,也适用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的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硬按其价值等价交换。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不论是在流通领域还是不再流通领域,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表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劳动力商品有何特殊性? 答:(1)劳动力是人们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具备这两个条件,从而劳动力才成为商品。 (2)从劳动力的价值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此外,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还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3)从劳动力的价值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是剩余价值的源泉。3,作为货币的货币和做诶资本的货币有何不同?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 答:(1)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只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二者的不同可以从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表现出来。商品流通公式为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本章将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 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资本家有一定量的货币才能去购买,进入生产过程。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用货币采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货币是资本家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一)从流通形式看,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不同的: 1、商品流通形式:W—G—W。目的在于获得其它消费品。 2、资本流通形式:G —W—G ' 。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货币。 (二)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 1、形式不同:顺序—先卖后买与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商品到商品与货币到货币、 媒介不同—货币与商品。W—G—W';G—W—G'。 2、内容不同:商品流通是价值量相等的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流通的主体是不同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是用货币换回更多的货币,流通的主体是价值。 3、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形式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资本流通形式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价值G =G+^ G 作用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三)资本运动的总公式及矛盾 1、资本运动的总公式:G-W—G,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它概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2、资本运动的总公式矛盾: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值,带来了剩余价值,但按照 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资本不可能在流通领域中增殖的;W也不可能在流通过程中使价 值增值。 3、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是从何处产生的 (1)剩余价值不可能从流通领域产生。剩余价值的总量可以在资本家之间分配,但绝不可能通过贱买贵买而使价值增殖。 (2)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劳动创造并在流通领域中得以实现。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一)劳动力含义即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把它作为商品出卖。 2、是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政治经济学考点笔记】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上)

【政治经济学考点笔记】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上) 重点: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2、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新变化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生产成本 劳动者视角:商品价值是W= c+v+m(劳动耗费)。 资本家视角:资本耗费是c+v(生产成本——K),因此W= K+m。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P):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此时商品价值W=c+v+m=K+m=K+P。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a.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a.生产成本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价值的源泉归因到全部资本上,抹杀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劳动力的价值采用工资的形式,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得到了报酬,那么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的产物。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计算公式:p′= m/C=m/(c+v),其中,C = c + v。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计算公式:m′= m/v。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a.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b.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利润率影响因素:剩余价值率(正向)、资本有机构成(反向)、资本周转速度(正向)、不变资本的节约(正向)。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形成背景: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使得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但资本家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矛盾: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

平均利润形成直接原因: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 竞争原因:各部门利润率的不同与利润的性质之间的矛盾。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内容:资本家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手段: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直接结果: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结果: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总结: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通过竞争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 关系: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量)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计算公式:平均利润(p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影响因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特:a.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一般会趋于下降,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只是一般趋势,不是利润的绝对平均化。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其结果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c.平均利润形成以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不一致。d.它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经济关系,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还受到整个资本阶级的剥削。 e.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实质: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政治经济学课本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关及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 •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从事生产活动要相互结成的一定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要素是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工具,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们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达和主要标志。 •经济规律: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一切经济规律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这一点是与自然规律相同的; 自然规律,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或是生物的等,都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的存在。 经济规律,是人们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即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运动的规律,虽然与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它具有客观性。 〔2〕经济关系具有客观性,但不代表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从自然属性来看,商品具有的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从社会属性来看,商品又可以被它的所有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相交换 3、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了商品的价值 4、商品就是二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不可能具有价值,因而不会是商品;另有些东西虽然是劳动商品,但未形成使用价值,也不能形成商品;还有些东西,既是劳动产品,又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己消费的,也不是商品。 对立性:一切商品对于购买者,才具有实用价值;对于生产者,拒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不能既占有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这种劳动目的、劳开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这种臭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异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

资本论知识点

绪论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而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的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是资本论研究的对象。 生产关系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 交换关系是指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 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是内在于生产关系的问题。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 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商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等) 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1、抽象力,是指用理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的能力。 2、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3、矛盾分析法(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 第二节资本论中的商品价值理论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辩证关系: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一定的比例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 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量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 劳动创造价值,但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辩证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三、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