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多晶非晶微晶纳米晶准晶孪晶概念剖析

•要理解这几个概念,首先要理解晶体概念,以及晶粒概念。我想学固体物理的或者金属材料的都会对这些概念很清楚。

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此处指一般物质,未包括“第四态”等离子体——成锡注)。固体又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

晶体共同特点:

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熔化时,各部分需要同样的温度。

规则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对晶体的研究,固体物理学家从成健角度分为: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显微学则从空间几何上来分,有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点阵,230种空间群,用拓扑学,群论知识去研究理解。可参考《晶体学中的对称群》一书(郭可信,王仁卉著)。

与晶体对应的,原子或分子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性无对称性的固体叫非晶,如玻璃,非晶碳。一般,无定型就是非晶,英语叫amorphous,也有人叫glass(玻璃态)。

晶粒是另外一个概念,搞材料的人对这个最熟了。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凝固理论。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程叫晶粒的成核长大。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多个晶粒,每个晶粒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且取向也是凌乱的,没有明显的外形,也不表现各向异性,是多晶。英文晶粒用Grain表示,注意与Particle是有区别的。

有了晶粒,那么晶粒大小(晶粒度),均匀程度,各个晶粒的取向关系都是很重要的组织(组织简单说就是指固体微观形貌特征)参数。对于大多数的金属材料,晶粒越细,材料性能(力学性能)越好,好比面团,颗粒粗的面团肯定不好成型,容易断裂,所以很多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一直在开发晶粒细化技术。

科学总是喜欢极端,看得越远的镜子叫望远镜;看得越细的镜子叫显微镜。晶粒度也是这样的,很小的晶粒度我们喜欢,很大的我们也喜欢。最初,显微镜倍数还不是很高的时候,能看到微米级的时候,觉得晶粒小到微米数量就是非常小的了,而且这个时候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好。人们习惯把这种小尺度晶粒叫微晶。然而科学总是发展的,有一天人们发现如果晶粒度再小呢,材料性能变得不可思议了,什么量子效应,隧道效应,超延展性等等很多小尺寸效应都出来了,这就是现在很热的,热得不得了的纳米,晶粒度在1nm-100nm之间的晶粒我们叫纳米晶。

再说说非晶,非晶是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无对称特征,原子排列无序,没有一定的晶格常数,描叙结构特点的只有径向分布函数,这是个统计的量。我们不知道具体确定的晶格常数,我们总可以知道面间距的统计分布情况吧。非晶有很多诱人的特性,所以也有一帮子人在成天

做非晶,尤其是作大块的金属非晶。因为它的应力应变曲线很特别。前面说了,从液态到到固态有个成核长大的过程,我不让它成核呢,直接到固态,得到非晶,这需要很快的冷却速度。所以各路人马一方面在拼命提高冷却速度,一方面在不断寻找新的合金配方,因为不同的合金配方有不同的非晶形成能力,通常有Tg参数表征,叫玻璃化温度。非晶没有晶粒,也就没有晶界一说。也有人曾跟我说过非晶可以看成有晶界组成。那么另一方面,我让它成核,不让它长大呢,不就成了纳米晶。

人们都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都是抑制成核长大,那么从热力学上看,很多非晶,纳米晶应该不是稳态相。所以你作出非晶、纳米晶了,人们自然会问你热稳定性如何。

后来,又有一个牛人叫卢柯,本来他是搞非晶的,读研究生的时候他还一直想把非晶的结构搞清楚呢(牛人就是牛人,选题这么牛,非晶的结构现在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他想既然我把非晶做出来了,为什么我不可以把非晶直接晶化成纳米晶呢,纳米晶热啊,耶,这也是一种方法,叫非晶晶化法。

既然晶界是一种缺陷,缺陷当然会影响材料性能,好坏先不管他,但是总不好控制。如果我把整个一个材料做成一个晶粒,也就是单晶,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发现单晶确实会有多晶非晶不同的性能,各向异性,谁都知道啊。当然还有其他的特性。所以很多人也在天天捣鼓着,弄些单晶来。

现在不得不说准晶。准晶体的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晶体学研究中的一次突破。这是我们做电镜的人的功劳。1984年底,D.Shechtman 等人宣布,他们在急冷凝固的Al Mn合金中发现了具有五重旋转对称但并无无平移周期性的合金相,在晶体学及相关的学术界引起了很大

的震动。不久,这种无平移同期性但有位置序的晶体就被称为准晶体。后来,郭先生一看,哇,我们这里有很多这种东西啊,抓紧分析,马上写文章,那段金属固体原子像的APL,PRL多的不得了,基本上是这方面的内容。准晶因此也被D.Shechtman称为“中国像”。

斑竹也提到过孪晶,英文叫twinning,孪晶其实是金属塑性变形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孪生与滑移是两种基本的形变机制。从微观上看,晶体原子排列沿某一特定面镜像对称。那个面叫栾晶面。很多教科书有介绍。一般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材料,滑移系多,已发生滑移,但是特定条件下也有孪生。加上面心立方结构层错能高,不容易出现孪晶,曾经一段能够在面心立方里发现孪晶也可以发很好的文章。前两年,马恩就因为在铝里面发现了孪晶,发了篇Science呢。卢柯去年也因为在纳米铜里做出了很多孪晶,既提高了铜的强度,又保持了铜良好导电性(通常这是一对矛盾),也发了个Science。这年头Science 很值钱啊。像一个穷山沟,出了个清华大学生一样。

现在,从显微学上来看单晶,多晶,微晶,非晶,准晶,纳米晶,加上孪晶。单晶与多晶,一个晶粒就是单晶,多个晶粒就是多晶,没有晶粒就是非晶。单晶只有一套衍射斑点;多晶的话,取向不同会表现几套斑点,标定的时候,一套一套来,当然有可能有的斑点重合,通过多晶衍射的标定可以知道晶粒或者两相之间取向关系。如果晶粒太小,可能会出现多晶衍射环。非晶衍射是非晶衍射环,这个环均匀连续,与多晶衍射环有区别。

纳米晶,微晶是从晶粒度大小角度来说的,再大一点的晶粒,叫粗晶。在从衍射上看,一般很难作纳米晶的单晶衍射,因为最小物镜光栏选区还是太大。有做NBED的么,不知道这个可不可以。

孪晶在衍射上的表现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也最见标定衍射谱的功力,大家可以参照郭可信,叶恒强编的那本《电子衍射在材料科学中应用》第六章。

准晶,一般晶体不会有五次对称,只有1,2,3,4,6次旋转对称(这个证明经常作为博士生入学考试题,呵呵)。所以看到衍射斑点是五次对称的,10对称的啊,其他什么的,可能就是准晶。

(全文完,个别地方略有修正)。

话外音:什么是非晶

转载者:zct互感器

物质就其原子排列方式来说,可以划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物质里面的原子排列是整齐有序的,就象阅兵式上的士兵,这叫做晶体,比如食盐、钻石、普通的钢铁就是这样。也有些物质的原子排列是混乱的,就象一堆钢球的混乱堆积,这叫做非晶体,比如液体、气体、玻璃、塑料等。对于金属材料来说,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例如炼钢后的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因为只有这样,其结构才最稳定。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凝固速度非常快(例如用每秒高达一百万度的冷却速率将铁-硼合金熔体凝固),原子来不及整齐排列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合金。因为非晶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称为金属玻璃。

什么样的物质能够制造成非晶呢?从理论上说,任何物质只要它的液体冷却足够快,原子来不及整齐排列就凝固,那么原子在液态时的混乱排列被迅速冻结,就可以形成非晶(联想非晶薄膜的形成)。

但是,不同的物质形成非晶所需要的冷却速度大不相同。例如,普通的玻璃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则需要每秒高达一亿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由于目前工

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普通的单一的金属难以从生产上制成非晶。

为了获得非晶态的金属,一般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当原子尺寸和性质不同的几种物质搭配混合后,就形成了合金。这些合金具有两个重要性质:

A、合金的成分一般在冶金学上的所谓“共晶”点附近,它们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FeSiB合金的熔点一般为1200度以下,而纯铁的熔点为1538度;

B、由于原子的种类多了,合金在液体时它们的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加容易被“冻结”成非晶。

有了上面的两个重要条件,合金才可能比较容易地形成非晶。例如,铁和硼的合金只需要每秒一百万度的冷却速度就可以形成非晶。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实用非晶合金都是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合金,例如Fe-Si-B,FeNiPB,CoZr,ZrTiCuNi等。

迄今为止,国内外非晶合金开发最多的是作为软磁材料的一类。它们在化学成分上的一个共同点是:由两类元素组成:一类是铁磁性元素(铁、钴、镍或者他们的组合),它们用来产生磁性;另一类是硅、硼、碳等,它们称为类金属,也叫做玻璃化元素,有了它们,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降低了很多,才容易形成非晶。

什么是纳米晶和超微晶

在所說的非晶合金中,原子的排列是混亂無序的。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結構,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其中優良的磁性能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以前的非晶合金在使用時,必須保證它們處於非晶態。下面將提到,一般的非晶合金存在著發生晶化的可能性,一旦在晶化溫度以上退火,材料內部的原子排列就變成了有序的,也就是說成爲晶體,而且晶粒組織很粗大,這時非晶合金原有的磁性能就會喪失。因此,一般的非晶合金都要在非晶狀態下使用。但是,自從八十年代末,日本的吉澤克仁等發現,含有Cu和Nb的鐵基非晶合金在晶化溫度以上退火時,會形成非常細小的晶粒組織,晶粒尺寸僅有10-20納米。這時材料磁性能不僅不惡化,反而非常優良。這種非晶合

金經過特殊的晶化退火而形成的晶態材料稱爲納米晶合金(以前也曾稱爲超微晶合金)。鐵基納米晶合金的磁性能幾乎能夠和非晶合金中最好的鈷基非晶合金相比,但是卻不含有昂貴的鈷,所以被廣泛應用於高頻變壓器鐵芯,替代鐵氧體(Ferrites)、坡莫合金和MPP等。

其他问题

请教:多晶衍射仪与单晶衍射仪

一般大家讲的衍射仪就是多晶衍射仪,需要的样品是多晶体。主要用于鉴定多相样品中的物相,以及定量相分析应力以及晶粒大小,有些多晶衍射仪上还配一些附件如织构仪,用于测量织构,高/低温台,用于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相变化,这是一种原位测量。也有小角散射台,应力附件,微区分析等。

单晶衍射仪的作用主要是测单晶样品的结构,对于已知结构可以进行精修,对于未知结构可以鉴定结构。

多晶衍射用于物相鉴定的原理与单晶衍射仪不同,它主要依据的是一个称为PDF文件的物相数据库,通过查找这个库中与样品衍射谱相同的物相来鉴定某个物相是否存在,因此,鉴定的必须是已知物相。这个库的来源主要通过单晶衍射来鉴定结构,如果没有这个数据库,多晶衍射一般就不能进行物相的鉴定。当然也可以进行指标化,但困难多了。

其他问题2:请问单晶和粉末X-ray衍射仪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我们一般称X射线衍射仪为“粉末衍射”,最初的意思是区别于单晶衍射,实际上也称为“多晶衍射”。从第二个叫法不难看出,我们的衍射样品不一定非得要是“粉末”,只要是多晶就可以。

从这一点来说,准备样品时,样品当然可以是粉末,而且最好是过320目筛的微细粉末,最好是粒度均匀的粉末。但是,实际上很多情况下

不一定能做得出那么好的粉末样品来。如果结成了块,那么就测量块状样品,把一面磨平就可以了,如果结不成硬块,也粘乎乎的磨不成粉,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太稀得成流体(如果是样品台不动的衍射仪,流体也可以)。

所以上面的样品直接用从液体中沉淀出来的就可以,而且没有经过其它处理,是最原始最真实的样品。

粉末粗细度一是影响强度,粗样的强度肯定要低一些;二是影响强度匹配,因为粗样的颗粒数少,产生各向异性的机会大;三是影响峰宽,粗样表面高低不平,可能导致峰形没有那么好看。如果仅是定性分析,粗一点没有关系的,特殊的时候几个小块拼成一个样也可以做出结果来。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学所属专业:材料物理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 (二)课程简介:《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根据材料物理专业先修课程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金属学和金属材料两大部分,其中金属学的内容作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补充和深入,金属材料部分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及应用的关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

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金属材料的初步能力。 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1.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及性能三者间的关系,金属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原理和规律;3.钢的热处理原理以及其与合金化的配合;4.掌握各类铸铁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5.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热处理特点. (三)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主编程晓农主审,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荀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绪论 (一)讲授,2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1.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 2.了解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3.本课程的性质、

准晶、准晶凝固及其在材料工程上的应用(一)

准晶、准晶凝固及其在材料工程上的应用(一) 朱祖昌;杨弋涛;陈思悦 【摘要】准晶是不具有三维周期平移序,而只具有准周期长程平移序和旋转对称性的新固体结构形态.Shechtman发现准晶使人们对晶体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是因为如此,原来的“原子在空间的规则重复排列”的晶体定义已改为“具有本质的明锐衍射花样的任何固体”.准晶绝大多数出现在Al基合金中.准晶按热力学稳定程度分亚稳相和稳定相.在自然界还存在着一些天然态准晶.为此,准晶可由熔体快速凝固或慢速凝固予以制造,并且可以应用Bndgman和CzochrMski等方法制取准晶单晶.准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准晶在材料工程上应用的核心点是在材料组织中出现准晶会使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对铝基合金相应的方法可获得以准晶相为主体的组织和在固溶体的基体上出现准晶相.对钢铁材料是通过合金成分设计和热处理方法研究使在材料基体上弥散析出准晶相. 【期刊名称】《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年(卷),期】2017(038)001 【总页数】7页(P68-74) 【关键词】准晶;凝固;铝基合金;马氏体时效钢;弥散析出;应用 【作者】朱祖昌;杨弋涛;陈思悦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上海大学,上海200072;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11.4 自从Shechtman1982年发现准晶和在1984年发表后,准晶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般地开展。特别在1986年发现了热力学上稳定的准晶相和2009年在自然界存在天然态准晶以后,这就使研究和应用准晶进入了全新的时期。本文对准晶的发现、分类、准晶凝固、准晶相关性能和应用作比较详细论述,使材料工作者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并能从事准晶在材料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 以色列海法(Haifa)市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工程系的材料科学博士丹尼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于1981~1983年参加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访问度假工作时,与美国马里篮州盖瑟斯堡市的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合作研究Al-过渡金属合金快速凝固项目。在1982-04-08上午,他将Mn含量分别为18、22和25.3ω%的Al-Mn钮扣锭切成小块并用感应加热方法获得三种成分的熔融态合金,然后于0.9 atm的He气氛下在直径φl0 cm和转速为6800 rpm的铜轮上进行喷射成形(melt-spining)快速凝固。并制得φ3 mm ×40 μm厚的薄片试样,经制样和电解喷射減薄穿孔后,在120 kV的扫描透射电镜上着重对Al- 25.3ω%Mn(近似Al6Mn成分)材料进行显微组织研究,和由Cu辐射获取X射线衍射花样。为了研究它的热稳定性采用He气氛密封于安瓿瓶中的试样在300~400 ℃下加热1~6 h的不同时间。 该合金按上述方法迅速凝固后的显微组织示于图1(a)[1]。它几乎全部由成分近于Al6Mn的二十面体准晶晶粒组成,应用电子衍射确定图中白色的粒间相为Al。准晶相具有源于中心处的伸长树枝形貌,对每一晶粒的衍射花样示于图1(b)中[1],显然具有5次对称。作者认真分析了一套暗場象和衍射斑点,排除多晶性和大尺寸孪晶的存在可能。他指明选区衍射花样中有6个五重、10个三次和15个二次旋转对称,点群符号为m 。作者根据热稳定性试验指出:这种空间排列呈二十面体的相在300 ℃加热2 h、350 ℃加热1 h以及400 ℃加热小于1 h时都将不发

准晶非晶液晶单晶

结构特点性能应用制备法 准晶 概念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类结构不符合晶体的对称条件,但呈一定的周期性有序排列新的原子聚集状态的固体,这种状态被称为准晶态,此固体称为准晶。 结构 既不同于晶体,也不同于非晶态,原子分布不具有平移对称性,但仍有一定的规则,且呈长程的取向性有序分布,可认为是一种准周期性排列。 一位准晶:原子有二维是周期分布的,一维是准晶周期分布。 一维准晶模型————菲博纳奇(fibonacci)序列 其序列以L→L+S S →L(L,S分别代表长短两段线段)的规律增长,若以L为起始项,则会发现学列中L可以成双或成单出现,而S只能成单出现,序列的任意项均为前两项之和,相邻的比值逐渐逼近i,当n →∞时,i=(1+√5)/2 二维准晶: 一种典型的准晶结构是三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Penrose)。二维空间的彭罗斯拼图由内角为36度、144度和72度、108度的两种菱形组成,能够无缝隙无交叠地排满二维平面。这种拼图没有平移对称性,但是具有长程的有序结构,并且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五次旋转对称性。 三维准晶:原子在三维上的都是准周期分布包括二十面体准晶,立方准晶。 性能 准晶室温下表现为硬而脆,韧性较低,准晶材料密度低于其晶态时的密度,比热容比晶态大。 准晶大多由金属元素构成,由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他们的导电性是人所共知的,金属晶体这些导电性质相比,准晶体一般具有较大的电阻,当温度不太高是,准晶的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实验发现,准晶的导电性随样品质量的改善而降低。其电阻率甚高,电阻温度系数甚小,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应用 准晶材料的性能特点是较高的硬度,低摩擦系数,不粘性,耐腐,耐热和耐磨等,但是准经材料的本质脆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准经材料的应用主要作为表面改性材料或者作为增强相弥散分布与结构材料中,准经材料在表面改性材料中的应用将准晶材料以涂层,耐热,耐磨,低的摩察系数,耐腐,特殊的光学性能,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优化整体材料的性能。此外准晶作为结构材料增强相、作为时效强化相,准晶相、准晶纳米颗粒增强al基合金,准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准经材料在储氢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热值发点材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制备 快速凝固:1 ,急冷凝固:是通过各种急速冷却的方法冷却合金液,金属相在合金液冷却过程中来不及形核和长大,使合金由液态直接转变为非晶态或准静态 图1

金属基

金属基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一、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 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 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 喷射成形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形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和毛坯。 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 二、性能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单晶多晶非晶微晶纳米晶准晶孪晶概念剖析

•要理解这几个概念,首先要理解晶体概念,以及晶粒概念。我想学固体物理的或者金属材料的都会对这些概念很清楚。 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此处指一般物质,未包括“第四态”等离子体——成锡注)。固体又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 晶体共同特点: 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熔化时,各部分需要同样的温度。 规则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对晶体的研究,固体物理学家从成健角度分为: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显微学则从空间几何上来分,有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点阵,230种空间群,用拓扑学,群论知识去研究理解。可参考《晶体学中的对称群》一书(郭可信,王仁卉著)。

与晶体对应的,原子或分子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性无对称性的固体叫非晶,如玻璃,非晶碳。一般,无定型就是非晶,英语叫amorphous,也有人叫glass(玻璃态)。 晶粒是另外一个概念,搞材料的人对这个最熟了。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凝固理论。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程叫晶粒的成核长大。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多个晶粒,每个晶粒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且取向也是凌乱的,没有明显的外形,也不表现各向异性,是多晶。英文晶粒用Grain表示,注意与Particle是有区别的。 有了晶粒,那么晶粒大小(晶粒度),均匀程度,各个晶粒的取向关系都是很重要的组织(组织简单说就是指固体微观形貌特征)参数。对于大多数的金属材料,晶粒越细,材料性能(力学性能)越好,好比面团,颗粒粗的面团肯定不好成型,容易断裂,所以很多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一直在开发晶粒细化技术。 科学总是喜欢极端,看得越远的镜子叫望远镜;看得越细的镜子叫显微镜。晶粒度也是这样的,很小的晶粒度我们喜欢,很大的我们也喜欢。最初,显微镜倍数还不是很高的时候,能看到微米级的时候,觉得晶粒小到微米数量就是非常小的了,而且这个时候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好。人们习惯把这种小尺度晶粒叫微晶。然而科学总是发展的,有一天人们发现如果晶粒度再小呢,材料性能变得不可思议了,什么量子效应,隧道效应,超延展性等等很多小尺寸效应都出来了,这就是现在很热的,热得不得了的纳米,晶粒度在1nm-100nm之间的晶粒我们叫纳米晶。 再说说非晶,非晶是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无对称特征,原子排列无序,没有一定的晶格常数,描叙结构特点的只有径向分布函数,这是个统计的量。我们不知道具体确定的晶格常数,我们总可以知道面间距的统计分布情况吧。非晶有很多诱人的特性,所以也有一帮子人在成天

快速凝固技术概述

快速凝固技术国内外发展及其应用 1.快速凝固技术国内外发展 随着对金属凝固技术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形成了许多种控制凝固组织的方法,其中快速凝固已成为一种具有挖掘金属材料潜在性能与发展前景的开发新材料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了凝固过程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 快速凝固的概念和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Duwez等人的研究,他们发现某些共晶合金在平衡条件下本应生成双相混合物,但当液态合金以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凝固合金液滴被气体喷向冷却板时,则可能生成过饱和固溶体、非平衡晶体,更进一步生成非晶体。上述结果稍后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而且由此发现一些材料具有超常的性能,如电磁、电热、强度和塑性等方面的性能,出现了用于电工、电子等方面的非晶材料。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用快速凝固技术处理的晶态材料,80年代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各种常规金属材料的快速凝固制备上,90年代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快速凝固技术是目前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专业的重要领域,也是研究开发新材料手段。 快速凝固一般指以大于105〜106K/S的冷却速率进行液相凝固成固相,是一种非平衡的凝固过程,通常生成亚稳相(非晶、准晶、微晶和纳米晶),使粉末和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和用途。由于凝固过程的快冷、起始形核过冷度大生长速率高,使固液界面偏离平衡,因而呈现出一系列与常规合金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特征。加快冷却速度和凝固速率所起的组织及结构特征可以近似地用图1来表示。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材料的组织及结构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可以肯定地说,它也将带来性能上的显著变租1]。 快速凝固技术得到的合金具有超细的晶粒度,无偏析或少偏析的微晶组织,形成新的亚稳相和高的点缺陷密度等与常规合金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特征。实现快速凝固的三种途径包括:动力学急冷法;热力学深过冷法;快速定向凝固法。由于凝固过程的快冷,起始形核过冷度大,生长速率高,使固液界面偏离平衡,因而呈现出一系列与常规合金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特征。 冷L.I地化(上・ 屈1快谡澈固引起的定炎蛆炽的变化 1.1快速凝固技术的主要方法 (1)动力学急冷快速凝固技术 动力学急冷快速凝固技术简称熔体急冷技术,其原理可以概括为:设法减小同一时刻凝 固的熔体体积与其散热表面积之比,并设法减小熔体与热传导性能很好的冷却介质的界面热阻以及主要通过传导的方式散热。通过提高铸型的导热能力,增大热流的导出速率可

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一、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 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 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

喷射成形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形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和毛坯。 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 二、性能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三、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的发展已从纯金属、纯合金中摆脱出来。随着材料设计、工艺技术及使用性能试验的进步,传统的金属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高性能金属材料不断开发出来。如快速冷凝非晶和微晶材料、高比强和高比模的铝锂合金、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及机械合金化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定向凝固柱晶和单晶合金等高温结构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形状记忆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贮氢合金等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已分别在航空航天、能源、机电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 镁及镁合金 镁由于优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丰富的蕴藏量,已经被业内公认为最有前途的轻量化材料及21世纪的绿色金属材料,未来几十年内镁将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有色金属。

固体物理答案

固体物理答案 1.“晶格振动”理论是半经典理论。 答:晶体中的格点表示原子的平衡位置,晶格振动便是指原子在格点 附近的振动。晶格振动的研究是从晶体热力学性质开始的杜隆-珀替定理 总结了固体热容量在室温和更高的温度适合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固体的热容 量开始随温度的降低而不断降低,从而进一步发展出了量子热熔理论。但 是经典晶格振动理论知识局限于固体的热学性质,故是半经典理论。首先 只能求解牛顿方程,并引入了格波,而且每个格波的能量可用谐振子能量 来表示。之后进行了量子力学修正,量子力学修正体现在谐振子能量不用 经典谐振子能量表示式,而用量子谐振子能量表示式。 2.声学波和光学波的区别。长光学支格波与长声学支格波的本质差别。格波支数的关系。 定性地讲,声学波描述了元胞质心的运动,光学波描述了元胞内原子 的相对运动。描述元胞内原子不同的运动状态是二支格波最重要的区别。 长光学支格波的特征是每个原胞内的不同原子做相对振动,振动频率 较高,它包含了晶格振动频率最高的振动模式.长声学支格波的特征是原胞 内的不同原子没有相对位移,原胞做整体运动,振动频率较低,它包含了晶 格振动频率最低的振动模式,波速是一常数.任何晶体都存在声学支格波, 但简单晶格(非复式格子)晶体不存在光学支格波. 4.低温时,由德拜模型,V随温度下降而快速下降。当温度趋于零时,V亦趋于零。比热随温度的下降速度T3。 高温时,比热与温度的关系更加符合爱因斯坦模型。比热与温度的一 次方呈正比。当温度T极大时

4,对绝缘体费米能级Ef必处在导带、禁带、价带的哪一个?为什么? 5,原子间的排斥作用和吸引作用有何关系各自起主导的范围是什么 在原子由分散无规的中性原子结合成规则排列的晶体过程中,吸引力 起了主要作用。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原子间的距离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原 子间才出现排斥力。当排斥力与吸引力相等时,晶体达到稳定结合状态。 可见,晶体要达到稳定结合状态,吸引力与排斥力缺一不可。设此时相邻 原子间的距离为r0,当相邻原子间的距离r>r0时,吸引力起主导作用; 当相邻原子间的距离r

高分子物理

一、高分子结晶结构的主要特点与形态特征怎样?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其在高分子结晶研究中的应用怎样? Ⅰ结构与形态: 高分子之所以能够形成结晶,需要两个条件:(1)高分子链的构象要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2)链与链之间要平行排列而且能紧密堆砌。但高分子结晶不同于低分子物质的结晶。主要区别是晶体不整齐、结晶不完全、结晶速度慢及没有固定熔点。其特点有: 1.晶区与非晶区共存。由于高分子为长链结构,链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 连接,因此结晶时链段是不能充分自由运动的,必定妨碍其作规整的堆积和排列,使得在高分子晶体内部往往含有比低分子晶体更多的晶格缺陷。如果晶格缺陷比较严重的话,会导致出现所谓的准晶结构,甚至会成为非晶区。 2.基本结构单元为分子链段。 3.晶区部分与非晶区部分并不是有着明显的分界线,每个高分子可以同时 贯穿几个晶区和非晶区,而在晶区和非晶区两相间的交替部分有着局部有序的过渡状态,即使晶区也存在许多缺陷。 4.对于缨状微束模型,晶区和非晶区相互穿插,同时存在,一根分子链可 以同时穿过几个晶区和非晶区,在晶区中分子链相互平行排列形成规整的结构但尺寸很小,在非晶区中分子链的堆砌是完全无序的;对于折叠链模型,大分子链以折叠链的形式堆砌形成结晶,由于每一根高聚物链在晶区连续折叠,相连的链段在晶片中的空间排列是相邻的;而对于插线板模型,在晶片中,同一分子相连的两链段并不像折叠链模型那样,都是相邻排列的,也有非相邻排列的,或相邻排列的链段可以属于不同的分子。 聚合物在不同的结晶条件下形成的形态极为不同的宏观或亚微观晶体,包括单晶,球晶,树枝状晶,孪晶,伸直链片晶,纤维状晶,串晶,横晶等。Ⅱ影响因素: 高分子的结晶能力主要取决于: 1.链的对称性。高分子链的对称性越高,越容易结晶; 2.链的规整性。对于主链含有手性中心的聚合物,如果手性中心的构型完 全是无规的,使高分子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都被破坏,这样的高分子一 般不能结晶; 3.共聚、支化和交联。无规共聚通常会破坏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从而使 结晶能力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聚合物的结晶形态主要受结晶条件的影响: 1.单晶:通常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极稀溶液,缓慢结晶)得到,是具有规则 几何形状的薄片状晶体,厚度通常约10nm,大小几个至几十μm甚至更 大。 2.球晶:是高聚物结晶最常见的特征形式。当结晶性聚合物从浓溶液析出 或熔体冷却结晶时,在不存在应力或流动的情况下都倾向于生成球晶。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汇总

1、化学键 共价键 离子键 范德瓦尔键 金属键 2、晶体 单晶体 准晶 玻璃体 非晶态金属 微晶合金 纳晶合金 3、空间点阵(点阵) 阵点 晶格 晶胞 晶体结构 4、晶向 晶向指数 晶向族 晶面 晶面指数 晶面族 晶带 晶带轴 5、配位数 致密度 6、合金 相 组元 7、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无限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超结构或超点阵) 缺位固溶体 固溶体的有序化 8、电子浓度 9、中间相 金属间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 间隙相 间隙化合物 拓扑密堆相 稳定化合物 不稳定化合物 10、肖脱基空位 弗仑克尔空位 11、拉应力场 压应力场 拉应力区 压应力区 12、复合(湮灭) 13、位错 林位错 固定位错 面角位错 位错墙 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 混合位错 位错密度 正刃型位错 负刃型位错 单位位错(全位错或完整位错) 部分位错 不全位错 层错 层错能 弗兰克不全位错 正弗兰克不全位错 负弗兰克不全位错 内禀位错 外禀位错 扩展位错 扩展位错宽度 位错反应 14、伯氏矢量(位错强度) 15、保守运动 16、滑移 交滑移(交叉滑移) 滑移方向 滑移面 滑移带 滑移系 单滑移 多滑移

孪生 攀移 正攀移 负攀移 交割 割阶 扭折 取向因子(施密特因子) 软位向 硬位向 几何硬化 几何软化 滑移割阶 攀移割阶 17、比表面能 层错能 18、内吸附 19、失配度 错配度 20、重合位置密度 1/n重合位置点阵 21、晶界 亚晶界 相界 小角度晶界 大角度晶界 孪晶关系 共格孪晶界 共格界面 半共格界面 非共格界面 光滑界面(小平面界面) 粗糙界面(非小平面界面)22、晶界(晶粒界) 晶体 晶胚 晶核 晶粒 核胚 临界晶核 二次晶轴 23、凝固 结晶 24、近程有序25、线张力 派-纳力 26、能量起伏 27、过冷度 动态过冷度 28、形核率(N) 长大线速度(G) 形核功(ΔGC)(能量起伏) 临界晶核半径(rc)(结构起伏) 有效形核温度 平衡结晶温度 29、定向凝固技术 30、变质处理 变质剂 31、垂直长大 32、均匀形核(匀质形核) 非均匀形核(非匀质形核) 33、对称性 34、合金 相 组元 平衡相图 相律 相区接触法则 领先相 自由度数 35、组织 组织组成体 表象点 36、匀晶转变 匀晶相图 匀晶系 共晶体 共晶合金 共晶转变 第一类共晶 伪共晶 不平衡共晶组织 离异共晶 包晶转变 偏晶转变 熔晶转变 共析转变 包析转变

透射电镜测试晶体、非晶、晶粒概念详解

透射电镜测试晶体、非晶、晶粒概念讲解 要理解这几个概念,首先要理解晶体概念,以及晶粒概念。我想学固体物理的或者金属材料的都会对这些概念很清楚. 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 固体又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经过结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中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的排列。 晶体共同特点: 1.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2.各向异性:晶体种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3.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熔化时,各部分需要同样的温度。 4.规则外形:理想环境中生长的晶体应为凸多边形。 5.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对晶体的研究,固体物理学家从成健角度分为: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显微学则从空间几何上来分,有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点阵,230种空间群。与晶体对应的,原子或分子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性无对称性的固体叫非晶,如玻璃,非晶碳。一般,无定型就是非晶英语叫amorphous,也有人叫glass(玻璃态)。

晶粒是另外一个概念,搞材料的人对这个最熟了。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 凝固理论。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长,这个过程叫晶粒 的成核长大。晶粒内分子、原子都是有规则地排列的,所以一个晶粒就是单晶。多个晶粒,每个晶粒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且取向也是凌乱的,没有明显的外形, 也不表现各向异性,是多晶。英文晶粒用Grain表示,注意与Particle是有区别的。 有了晶粒,那么晶粒大小(晶粒度),均匀程度,各个晶粒的取向关系都 是很重要的组织(组织简单说就是指固体微观形貌特征)参数。对于大多数的 金属材料,晶粒越细,材料性能(力学性能)越好,好比面团,颗粒粗的面团 肯定不好成型,容易断裂。所以很多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一直在开发晶粒细化 技术。 科学总是喜欢极端,看得越远的镜子叫望远镜;看得越细的镜子叫显微镜。晶粒度也是这样的,很小的晶粒度我们喜欢,很大的我们也喜欢。最初,显微 镜倍数还不是很高的时候,能看到微米级的时候,觉得晶粒小的微米数量是非 常小的了,而且这个时候材料的力学性能特别好。人们习惯把这种小尺度晶粒 较微晶。然而科学总是发展的,有一天人们发现如果晶粒度在小呢,材料性能 变得不可思议了,什么量子效应,隧道效应,超延展性等等很多小尺寸效应都 出来了,这就是现在很热的,热得不得了的纳米,晶粒度在1nm-100nm之 间的晶粒我们叫纳米晶。 再说说非晶,非晶是无规则排列,无周期无对称特征,原子排列无序,没 有一定的晶格常数,描叙结构特点的只有径向分布函数,这是个统计的量。我

高物概念

脆性断裂:在屈服点前的断裂。试样没有明显变化,断裂面一般与拉伸方向垂直,断裂面光滑。 韧性断裂:有明显的屈服点,常可看到试样上出现与拉伸方向呈45度角的切滑移变形带,或者在材料内部与拉伸方面倾斜一定角度的“剪切带”。 链段指高分子链划分出来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链单元,即高分子链上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 分子结构对链的柔顺性的影响 主链结构全是单键时柔性较好,且Si-O>C-O>C-C。 含芳杂环时呈刚性,如聚苯醚(PPO)。 含双键时 孤立双键使柔性增加如顺1,4-聚丁二烯 含共扼双键时呈刚性如聚苯、聚乙炔 分子内形成氢键则刚性增加。 侧基(取代基) 1极性取代基极性越大,相互作用力越大,分子链内旋转受阻越严重,柔顺性越差如:柔顺性PAN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1.纳米微粒尺寸的评估 在进行纳米微粒尺寸的评估之前,首先说明如下几个基本概念: (1)关于颗粒及颗粒度的概念 (i)晶粒:是指单晶颗粒,即颗粒内为单相,无晶界。 (ii)一次颗粒:是指含有低气孔率的一种独立的粒子,颗粒内部可以有界面,例如相界、晶界等. (iii)团聚体:是由一次颗粒通过表面力或固体桥键作用形成的更大的颗粒。团聚体内含有相互连接的气孔网络.团聚体可分为硬团聚体和 软团聚体两种。团聚体的形成过程使体系能量下降. (iv)二次颗粒:是指人为制造的粉料团聚粒子.例如制备陶瓷的工艺过程中所指的“造粒”就是制造二次颗粒。 纳米粒子一般指一次颗粒,它的结构可以是晶态、非晶态和准晶,可以是单相、多相结构。只有一次颗粒为单晶时,微粒的粒径才与晶粒尺寸(晶粒度)相同。 (2)颗粒尺寸的定义对球形颗粒来说,颗粒尺寸(粒径)是指其直径。对不规则颗粒,尺寸的定义常为等当直径,如体积等当直径、投影面积直径等. 粒径评估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A 透射电镜观察法 用透射电镜可观察纳米粒子平均直径或粒径的分布。 该方法是一种颗粒度观察测定的绝对方法,因而具有可靠性和直观性。首先将那米粉制成的悬浮液滴在带有碳膜的电镜用Cu网上,待悬浮液中的载液(例如乙醇)挥发后,放入电镜样品台,尽量多拍摄有代表性的电镜像,然后由这些照片来测量粒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i)交叉法:用尺或金相显微镜中的标尺任意的测量约600颗粒的交叉长度,然后将交叉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乘上一统一因子(1.56)来获得平均粒径;(ii)测量约100个颗粒中每个颗粒的最大交叉长度,颗粒粒径为这些交叉长度的算术平均值。(iii)求出颗粒的粒径或等当半径,画出粒径与不同粒径下的微粒数的分布图,将分布曲线中峰值对应的颗粒尺寸作为平均粒径.用这种方法往往测得的颗粒粒径是团聚体的粒径,这是因为在制备超微粒子的电镜观察样品时,首先需用超声波分散法,使超微粉分散在载液中,有时候很难使它们全部分散成一次颗粒,特别是纳米粒子很难分散,结果在样品Cu网上往往存在一些团聚体,在观察时容易把团聚体误认为是一次颗粒。电镜观察法还存在一个缺点就是测量结果缺乏统计性,这是因为电镜观察用的粉体是极少的,导致观察到的粉体的粒子分布范围并不代表整个粉体的粒径范围。 B 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谢乐公式) 电镜观察法测量得到的是颗粒度而不是晶粒度.X射线衍射线宽法是测定颗粒晶粒度的最好方法。当颗粒为单晶时,该法测得的是颗粒度。颗粒为多晶时,测得的是组成单个颗粒的单个晶粒的平均晶粒度。这种测量方法只适用晶态的纳

吉林大学考研材料科学基础真题

吉大2012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线型,直链型,交联型高分子 工程应力,工程应变,真应力,真应变 连续脱溶,不连续脱溶 点缺点,面缺陷,线缺陷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金属键 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 扩散, 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 二、简答题 根据电中性原理,分析陶瓷晶体中存在的点缺陷类型 弗兰科里德位错源增殖过程 淬火马氏体经回火后发生哪些变化,生成哪些物质 画出体心立方的一个晶包,并画出<111>面上的原子排布 三、铁碳相图 1画出铁碳相图 2标出关键点的成分温度 3一个有关亚共析钢的计算题,杠杆定律非常简单 4根据第三问计算出的值,判断出为亚共析钢,画出冷却曲线图,并画出不同阶段的成分 四、分析题 画出半结晶态高分子应力应变曲线,并说出它与金属应力应变曲线的异同 亚共析钢CCC曲线图给出了,设计方法如何得到一下成分的材料 (1)100%的马氏体 (2)100%的贝氏体 (3)100%珠光体 (4)珠光体+铁素体 (5)上贝氏体 (4)下贝氏体

吉林大学 二 O 一一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完整版】 1、对比解释下列概念(50 分) 1.1 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 1.2 高子键、共价键和氢键 1.3 扩散、自扩散和异扩散 1.4 热塑性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 1.5 断裂韧性和 KIC 1.6 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1.7 螺形位错长大和二维晶核长大 1.8 熔点和玻璃转变温度 1.9 玻尔原子模型和波动力学原子模型 2.1 2、简答下列问题(40 分) 别 2.2 对比说明单晶材料和多晶材料的组织、性能特点,并讨论纳米 材料的性能特点。 2.3 举例说明沉淀硬化原理,并给出所涉及材料的硬化工艺参数。 2.4 作图表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并画出体心立方的 3、论述题(30 分) 3.1 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低碳钢的(a)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和(b) 真应力-应变曲线,并回答下列问题: 3.1.1 说明两条曲线的异同点: 3.1.2 结合所画应力-应变曲线,论述在塑性变形的那些阶段发生了(1)晶格畸变、(2)大量位错滑移、(3)颈缩。 3.2 列出至少两种细化金属材料组织的热加工方法。说明其适用 材料、大致工艺参数和优缺点。 4、画图讨论题(30 分) 4.1 画出完整的 Fe-Fe3C 相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含碳量(质量百分数)为 0.45%和 3.0%两种合金从液相平衡结晶到室温过程中的相变过程; (2)比较上述两种合金中碳化物的种类、数量和形态;(3)举例说明上述两种合金的组织、性能特点,典型应用。

凝固科学基础复习梗概

一.1. 实验数据 液体结构定性推论 熔化时,约3-5%的体积膨胀。 原子间距增加1-1.5%,排列松散 Lb>>Lm 与固态相比,金属原子的结合键破坏很少部分 熔化时熵增大 排列的有序性下降,混乱度增加 气、液、固相比较,液态金属结构更接近固态 2.衍射图像: 晶体:位置明确的清晰线条或分布规则的亮点。 液体:少数几条宽而模糊的衍射带或漫射光环。 表明:液态中有一些紊乱分布的原子,造成对X 射线的散射 3.径向分布函数 r , 距参考原子的距离; nr ,r+dr ,半径为r 和r+dr 之两球面间的壳层内的原子中心数; ρ(r ),r 处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目,number density 。 4.近程(有)序:在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质点的排列与固态相似,排列有序 5.液态金属配位数:邻近参考原子密集排列的第一球壳原子数。即r-原子密度图中第一单峰下的面积。 6.温度升高,液体径向分布密度的变化:峰值下降 7.液体结构理论: (1)点阵理论:将液体看作是各处被破坏的固体。包括晶胞理论、孔穴或效结构理论。 (2)钢球随机密堆积模型:液体是原子或分子刚球的随机密集堆积物,其中没有晶体区域,也没有大到足以容纳另一原子的空穴。 8.杂质的存在破坏了液体的均匀性,造成分布不均。 由于散热和纯净度影响,存在 1)温度不均匀(能量起伏) 2)成分和浓度的不均匀(起伏) 3)相和结构的不均匀(起伏) 正是这些不均匀,为凝固成核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实际金属凝固时成核更容易。 9.熔化前后:扩散率增加、电阻增加、体积增加、Lb>>Lm , SL>SS 10.流体(fluid):在剪切力作用下(无论多小)可连续变形的物质。 牛顿流体(newtonian fluid):变形速率与剪切应力成正比例的流体。 流体的黏滞性: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度量:黏度。从微观的角度看,其本质是反映质点间作用力大小。描述流动时内摩擦。 影响粘度的因素: 在高出熔点不太多的温度范围内,T 升高,粘度 η下降,流动性好。 一般的趋势是熔点愈高,粘度愈大,但Sb 和Mg 例外。 固态杂质使液态金属粘度升高,因为固态杂质增加流体内摩擦。 11.界面:相与相间的分界。 表面张力:表面上单位长度受的力。使表面变形需要做功。 由于内部分子原子的吸引,在液体自由表面上存在表面张力是最直观的物理现象,它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 界面自由能:单位面积上的界面能量。 表面自由能为σ(J/m2)的表面具有大小为σ(N/m )的表面张力。 一般的趋势是熔点愈高,表面张力愈大,但B 例外。 )(42,r dr r n dr r r ρπ=+σ γ=

金属材料概述

金属材料概述 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材料。一般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等,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一般还包括有色合金。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一、金属的组成与结构 1、金属的原子结构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键,它是大量金属原子结合成固体时,彼此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正离子,而失去的外层电子穿梭于正离子之间,成为公有化的自由电子云或电子气,而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静电吸引力,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除锡、锑、铋等少数几种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以外,绝大多数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主族金属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 s1或n s2或n s2 np(1-4),过渡金属的外围电子排布可表示为(n-1)d(1-10) n s(1-2)。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均比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大。 金属材料都具有相同的原子结合方式,但不同的金属材料性能各不相同,因为材料的性能与原子的结合方式有关,还取决于材料的内部结构。结构即为原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分布。

2、金属的晶体结构 按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固态物质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是指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固态金属等。晶体一般有规则的外形和固定的熔点,在各个方向上原子密度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 非晶体:是指原子在空间无规则排列的物质,表现出各向同性 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常为晶体,其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将原子抽象成一个质点,用直线把这些质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一定形状的空间格子,这个空间格子,称为晶格,能够完全代表晶格中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晶胞中各棱边的长度称为晶格常数。 金属晶格的类型:主要有体心立方晶格,如α-Fe、Cr、V、W、Mo等30种金属;面心立方晶格,如γ-Fe、Al、Cu、Ni等20种金属;密排六方晶格,如Mg、Zn、Be、α-Ti、α-Co、Cd等。 晶体缺陷:在实际金属中,局部原子排列不完整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点缺陷:三维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相当于原子的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子热运动加剧,晶体内点缺陷增多,点缺陷会造成晶格畸变,晶体电阻率升高,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晶体中晶格空位和间隙原子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是金属中原子扩散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热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线缺陷:线缺陷是指在某一方向尺寸较大,而在三维空间内的其他两个方向尺寸很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是位错,主要有刃型位错和

五大材料分类

天然材料 相对于人工合成材料而言。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如砂、石、木材等。 产自天然,未经人手深度加工的材料。这些材料可分为三大类:(1)天然的金属材料,几乎只有自然金;(2)天然的有机材料,有木材、竹材、草等来自植物界的与皮革、毛皮、兽角、兽骨等来自动物界的材料。这些都是人类乐于使用并有很高使用价值的一类;(3)天然的无机材料,有大理石、花岗岩、粘土等。 一般天然材料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强烈的个性;(2)材料的性能、纯度的偏差大;(3)地域性强,表现在不同地区的出产偏差值大,或者产地仅仅局限在少数地区;(4)材料的形状、性能不一,有形状与数量的限制;(5)一般不适宜作为单一品种大批量产品的材料使用,而多用手工工艺产品。但是天然材料是与人及自然最为调和的材料,用它们制作的产品具有高雅质朴的品格,与人之间最具亲和感,是最乐用的材料之一,尤其是天然的有机材料。常将它们加工成加工材料,以改善性能、纯度,减少地域性的偏差,以及形状与数量的限制。在充分保持天然材料个性与品格的基础上使之亦适用于单一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能更好地为工业设计师所利用。 金属材料 百科名片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注: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目录

金属材料定义 金属材料的疲劳 金属材料的塑性 金属材料的硬度 金属材料性能 机械性能 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工艺性能 我国规定哪些金属材料需进行进出口检验 金属材料、金属制品行业发展前景 展开 中文名称:金属材料英文名称:metal material 金属材料定义 意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种类: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 不锈钢 、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