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docx

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docx
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docx

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

摘要:本文建立在大量的有关炼焦的文献之上,综合介绍了我国焦炭的市场和产量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炼焦行业生产技术、产品供求关系、副产回收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并对炼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炼焦;炼焦炉;焦化厂;煤;资源;发展;现状

前言

焦炭是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燃料,其中以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消耗焦炭量最大。尽管高炉富氧喷吹煤粉和直接还原炼铁等技术的发展使冶金工业对焦炭需求量有所下降,但一种普遍的观点是不用焦炭的炼铁工艺至少在今后20年~30年内不会大范围替代目前的高炉炼铁法,焦炭仍然是未来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

世界炼焦工业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容积焦炉、捣固焦炉、干法熄焦等开发较早的先进工艺技术在工业化实际生产运行中日臻完善;日本的型焦工艺、德国的巨型炼焦反应器、美国的无回收焦炉、前苏联的立式连续层状炼焦工艺等近30年来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则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我国炼焦工业近20余年发展较快:以宝钢二期工程6m焦炉为代表的中国焦炉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捣固焦技术及装置、干熄焦技术、配型煤炼焦技术正在加快推广;铸造型焦和热压型焦装置已建成。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1]。

一、国内焦炭市场现状

1.1 焦炭国内市场保持稳定态势

国内焦炭市场保持稳定态势。现各大城市焦炭价格已经达到阶段性高点,焦化厂利润也相对有所提高,为使钢厂正常采购,焦炭市场价不会出现过大波动。一些主导城市焦炭市场还是仍具有市场占有力,市场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现阶段炼焦煤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今日,山西低硫主焦煤含税车板价已达到1700元,焦炭原材料一直处于“货紧”状态,这也促使焦炭市场价格一直保持高价位的原因之一,预计,近期焦炭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月末一些焦化集团制定指导价格也应与市场价相符合。河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在1850~1900元,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在1980~2070元,临汾准一级冶金焦含税车板价在1880元,二级冶金焦含税车板价在1780元,东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主流价格在1900元[2]。

1.2 焦化行业扭亏前景仍不乐观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介绍,由于国内外需求下降,我国焦化行业已经连续9个月限产。根据国家统计局快报,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生产焦炭12641万吨,同比减产1005.64万吨,减产7.4%。其中,山西焦化行业前5个月减产焦炭1220万吨,同比减产32.5%。今年7月份,山西焦化

行业协会仍要求会员单位执行限产50%的措施。当前焦炭市场价格有所回升,独立焦化企业生产逐步恢复,但今年前5个月,国内焦炭企业的总体亏损达7.25亿元,300多家企业仍处于全面亏损的困境中。而预期下半年焦化产品市场仍然难见起色,黄金干表示,煤焦油、粗苯及其深加工焦化产品出口的大幅下降,内销价格低迷,同时受到低价甲醇进口冲击,焦化企业盈利空问将严重挤压,焦化行业整体扭亏前景仍不容乐观[3]。

二、国内焦炭生产现状

2.1 国内焦炭的地位

1993年我国焦炭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随着我国炼焦业的快速发展,还在逐年提高,2005年上升至53.5%,2006年达到57.0%左右2006年,我国出口焦炭1450万t.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5%以上;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为2.83亿t,占世界焦炭表观消费总量的54%以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焦炭生产、消费及贸易第一大国。

2.2 国内焦炭的生产状况

我国焦炭生产遍及全国29个省区.即除西藏和海南外,我国大陆29个省区均有焦炭生产,但产能分布非常不均衡,基本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五大区域。2006年,全国焦炭产量29 768万t,其中机焦26279万t,占88.28%;土焦、改良焦约1450万t,占4.9%;无回收焦炭、半焦1784万t,占6%;石油焦255万t。

我国焦炭产量排前10位的省份中,陕西省基本上是生产半焦.产能占全国半焦产能的58%左右:内蒙古以生产半焦为主,产能占全国半焦产能的近25%:山西及云南两省有少量半焦生产,其他省份均为冶金焦。冶金焦最主要的生产省市是: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四川、云南、上海,产量合计占到我国冶金焦产量的80%左右。

我国半焦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蒙、晋、宁四省区交界地带.并以陕西榆林神府地区和内蒙古伊旗、准旗的产量最大。2006年,全国半焦产量约为1800万t.陕西和内蒙的产量占了近90%[4]。

三、国内炼焦煤资源现状

3.1 已查明资源储量

炼焦煤主要包括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瘦煤、贫瘦煤等煤种,属中变质烟煤,查明资源储量2758.6亿t.占全部煤种查明资源储量的26.24%炼焦煤查明资源储量煤种构成列于表1 由表1可见.最优良的炼焦煤——焦煤仅占我国已查明煤资源总储量的6.2%.而气煤和1/3焦煤储量约为焦煤的2倍。

表1炼焦煤查明资源储量煤种构成

我国炼焦煤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炼焦煤资源占全国资源的56%。

已查明资源量高达1544.54亿t,我国炼焦煤资源分布见表2[5]。

表2 我国炼焦煤资源分布

3.2 预测资源量

根据全国最新的煤炭资源预测结果表明,垂深1000 m以浅的预测资源量为1.844万亿t,垂深2000 m 以浅的预测资源量为4.5521万亿t,其中炼焦煤约占29%。按煤种分布的炼焦煤预测资源量见图1,我国炼焦煤预测量地区分布见表3。由表3看出,华北地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炼焦煤生产地。

四、国内外炼焦技术工艺进展[4]

4.1 无回收焦炉

针对传统的焦炉煤气处理及回收装置环保控制费用较高等问题,美国和澳大利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继推出了新设计的无回收焦炉,将废热用于生产蒸汽和发电。

无回收焦炉的优点:(1)炼焦工艺流程简单,设计和基建投资费用低;(2)取消煤气回收装置,不会产生焦油和酚水等污染物,环保有所改善;(3)负压操作,解决了炉门漏气,使其废物放散能降到最低水平;(4)废热得到利用送去发电。

从炼焦生产的普遍规律和无回收焦炉生产特点出发,无回收焦炉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1)煤耗高,炼焦煤煤源变窄。由于炉顶空间很大,煤在塑性阶段能自由膨胀,造成炉子上部焦炭结构疏松、质量差。这需要用挥发分低、结焦性好的煤料消除这种影响;(2)部分煤和焦炭被烧损,成焦率下降;(3)无回收焦炉仍有大气污染;(4)加热控制手段简单,焦炭的均匀性差;(5)炉龄短,维修量大;

(6)所产蒸汽和电能的出路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山西寰达公司将捣固装煤和无回收焦炉结合起来,在侯马建成了一座l9孔的无回收焦炉。有关专家认为已投产的19孔炉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炉体用高铝砖是错误的;(2)烟道相互联是错误的;(3)炉体内部结构存在多处不合理;(4)装煤车等设备还远不能说已过关。

综合以上情况,有关专家认为,在我国不可能大量建无回收焦炉,也不应用无回收焦炉代替改良焦炉,总之不宜推广。但在某些地区,如有低挥发分的粘结煤,焦炉煤气暂时没有用户,电能有出路等条件下,尽可能少量地建设带有热回收装置的无回收焦炉也是可行的。

4.2 大容积焦炉

近年来,国外焦化企业主要技改途径是用现代化的大容积焦炉取代老损焦炉。

国外资料报道,大容积焦炉的最大优点是基建投资省,然而国内有关专家认为,焦炉并非越大越好,6m焦炉与4.3m捣固焦炉相比无论相对基建投资、改善焦炭质量以及煤种适用范围上并无优势而言。当国内4.3m捣固焦炉投产后,国内炼焦行业也许会重新评价6m焦炉。大容积焦炉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大容积焦炉都出现了砌体过早损坏的现象,美国黑色冶金设计院确定炭化室高6m及以上焦炉平均使用寿命15年;炭化室高7m的焦炉必须供应配煤组成较好的煤料,以保护砌体和保证正常生产操作;大容积焦炉不适用煤预热,美国及英国钢铁公司的雷德卡尔冶金厂也证实了这一点。

显然,大容积焦炉在各方面要求都比常规炭化室焦炉要高。因此;虽然大型焦炉是发展方向,但各国要根据国情、技术水平和设备制造水平来确定焦炉规模和尺寸。

4.3 巨型炼焦反应器

巨型炼焦反应器是为了克服传统室式焦炉大型化所受的多种因素限制,特别是炉墙变形等问题而开发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德国为主的欧洲炼焦专家提出了单室式巨型炼焦反应器和煤预热及干熄焦相结合的方案。

巨型炼焦反应器商业化进程受以下诸因素制约:①随着单个巨型炼焦反应器装置变为由多个巨型炼焦反应器单元组成的炉组,就必须将推焦和出焦操作的机械设计为移动式,将会大幅度增加该机械重量,②随着煤预热装置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随之提高;⑧干熄焦与煤预热联合的大型生产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有关专家认为解决。

上述问题不存在技术障碍,主要问题是需要大量资金并需依托大规模的工程才能实施。

4.4 日本SCOPE21的炼焦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将配入50%的非粘结性煤,在人炉前快速预热到350℃~400℃,使煤接近热分解温度,以改善煤的粘结性,预热煤中的细粉热压成型,而后与粗粒煤混合装炉。故装炉煤的堆密度提高(约850 kg/m ),焦炉用高导热性的70 mm~75 mm的炉墙砖,在焦炉中加热到700℃~800℃的焦饼,放人干熄焦预存段进行再加热使焦饼最终温度达1000℃左右。各国炼焦同行在等待该工艺的工业实践结果。

4.5 捣固焦炉

捣固焦炉的诸多优点,这里不再详述。捣固焦炉过去费用高,现已通过将捣固机操作效率提高一倍和在捣固焦炉上采用大容积炭化室得到补偿。捣固工艺的进一步研究课题是通过捣固箱进一步现代化来减少捣固工艺流程的能耗,缩短捣

炼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炼焦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战略分析报告》 第一篇:2014年2月-2015年6月炼焦焦炭生产量当期值统计 2014年2月-2015年6月炼焦焦炭生产量当期值统计,2014年2月焦炭生产量当期值为3803.39万吨,同比增长4.23%;2014年6月生产量当期值为4109.46万吨,同比增长0.12%;2015年2月当期值为3592.07万吨,同比下降5.56%;2015年6月当期值为3838.00万吨,同比下降6.61%。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2015年我国炼焦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预测2015年我国焦化行业将消耗炼焦洗精煤约5.83亿吨(相当于原煤约10.63亿吨)。同时预测,2015年我国焦炭产量约4.75亿吨,同比减少0.21%;其中钢铁行业消费3.93亿吨,同比减少0.25%。钢铁行业消耗炼焦洗精煤约5.25亿吨(相当于原煤约9.55亿吨)。2015年中国进口炼焦煤约为6000万吨,同比减少3.8%。出口炼焦煤约70万吨,比2014年减少约12%。 根据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与钢材实际消费量之间的消费系数和下游行业消费分析经过加权处理后得出2015年中国钢材需求量约为7亿吨,同比下降0.28%。粗钢产量约为8.14亿吨,同比下降1.09%,生铁产量为7.08亿吨,同比下降0.56%。

炼焦煤行业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为8.23亿吨和7.12亿吨,焦炭产量4.769亿吨。按目前我国每吨焦炭(干)消耗约1.32吨炼焦洗精煤(干基)计,2014年我国焦化行业消耗炼焦洗精煤(干基)应为6.28亿吨。 由于我国约有10%左右的焦炭是半焦(兰炭),是采用一般烟煤(长焰煤或弱粘结性煤等)生产的,不是采用炼焦煤生产的,生产出来的焦炭(半焦)强度不高,主要用于电石和铁合金冶炼。 估计2014年我国炼焦煤产量约13亿吨,与2014年我国焦化行业约需炼焦煤(原煤)10.65亿吨相比,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但从炼焦煤分品种上看,焦煤和肥煤产量与焦化行业所需相比,数量明显不足。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篇:炼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焦炭市场趋势分析 2015年以来,焦炭、焦煤销售压力增大,现货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在销售端压力凸显之时,库存的压力也逐渐累积。与焦炭生产相同,我国焦炭的表观消费量也经历了高速增长,探底回升的整个过程,2010年焦炭消费量为3.65亿吨,同比增长7.56%;同时,焦炭出口量于2010年也出现回升,同比增长513.50%达到355万吨。 近期焦炭港口库存量再度呈现上升趋势,炼焦煤、焦炭库存依旧处于高位。随着终端需

钼矿选矿工艺

钼矿常规选矿工艺 钼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是浮选法,回收的钼矿物是辉钼矿。有时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去除杂质、将钼精矿再进行化学选矿外理。 辉钼矿晶体呈六方层状或板状结构,由沿层间范氏健的S—Mo—S 结构和层内极性共价键S—Mo形成的。层与层间的结合力很弱,而层内的共价键结合力甚强。所以辉钼矿极易沿结构层间解裂呈片状或板状产出,这是辉铜矿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实践证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辉钼矿晶体解离发生在S—Mo—S层间,亲水的S—Mo面占很小比例。但过磨时,S—Mo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虽然此时加入一定量极性捕收剂如黄药类,有利于辉钼矿的回收,但过磨产生的新矿泥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对辉钼矿的选别要避免和防止过磨,在生产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矿和多段选别流程,逐步达到单体解离,确保钼精矿的高回收率。 钼矿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破碎最终产品粒度为12~15毫米。 磨矿通常用球磨机或棒磨-球磨流程。亨德森是唯一采用半自磨流程的。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粗选产出钼粗精矿,粗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或丢弃。钼粗精矿采用两、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选获得最终钼精矿。 钼矿的浮选药剂以非极性油类作捕收剂,同时添加起泡剂。美国和加拿大用表面活性剂辛太克斯(Syntex)作油类乳化剂。根据矿石性质,用石灰作调整剂,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有时加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其他重金属矿物。 为保证钼精矿质量,对钼精矿中所含的铜、铅、铁等重金属矿物和氧化钙以及炭质矿物需进一步进行分离: 一般使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氰化物或铁氰化物制铜和铁;用重铬酸盐或诺克斯(Nokes)抑制铅。如果使用抑制剂,杂质含量还达不到质量标准,尚需辅以化学选矿处理:次生硫化铜用氰化物浸出;黄铜矿用三氯化铁溶液浸出; 方铅矿用盐酸和三氯化铁溶液浸出,均可达到标准含量。 含氧化钙的脉石易泥化,因此,对于含此类脉石的矿石切忌过磨。生产上往往添加水玻璃,六聚偏磷酸钠或有机胶作脉石抑制剂或分散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进入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记录的20%。其中,亚洲机器人增长幅度最为突出,高达43%,如图1所示。

各区域用户工业机器人定购指数(以1996年作为100)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平均单机价格从91年的10.3万美元降至97年的6.5万美元。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问市。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专业:姓名: 摘要: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全球煤炭行业和我国在前十几年里也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煤炭的开采,安全,供需,管理,运输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的主要特征也充分显露出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资源分配差的现状。近期随着经济低迷煤炭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使一些煤炭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本文分析当前煤矿行业概况,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未来任务。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前景分析 一、国内煤矿行业概况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目前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 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亿多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 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 产和消费水平,可以开采使用100年以上.我国各省市煤炭储量分布

疆18037.3 全国45521.0。 煤炭做为一种经济性的能源资源具有一定竞争力,煤炭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煤炭需求仍然在保持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今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给:供需总体平衡。 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出口量减少,进口煤增多,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我国约90%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炼焦工业的发展

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 炼焦配合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 前言 焦炭是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燃料,其中以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消耗焦炭量最大。尽管高炉富氧喷吹煤粉和直接还原炼铁等技术的发展使冶金工业对焦炭需求量有所下降,但一种普遍的观点是不用焦炭的炼铁工艺至少在今后20年~30年内不会大范围替代目前的高炉炼铁法,焦炭仍然是未来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 世界炼焦工业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容积焦炉、捣固焦炉、干法熄焦等开发较早的先进工艺技术在工业化实际生产运行中日臻完善;日本的型焦工艺、德国的巨型炼焦反应器、美国的无回收焦炉、前苏联的立式连续层状炼焦工艺等近30年来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则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我国炼焦工业近20余年发展较快:以宝钢二期工程6m焦炉为代表的中国焦炉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捣固焦技术及装置、干熄焦技术、配型煤炼焦技术正在加快推广;铸造型焦和热压型焦装置已建成。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1]。 一、国内炼焦工业历史和现状 1.1 历史

烟囱。这种炼焦炉不回收化学产品,加热用煤气量不能调节,结焦末期煤气产量小,供热不足。 土法炼焦结焦周期长,成焦率低,煤耗高,焦炭灰分高(燃烧一部分煤造成的).炼焦化学产品或被烧掉或随高温废气流排入大气,不仅不能综合利用炼焦煤,还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1.2 国内焦炭的地位 1993年我国焦炭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随着我国炼焦业的快速发展,还在逐年提高,2005年上升至53.5%,2006年达到57.0%左右 2006年,我国出口焦炭1450万t.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5%以上;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为2.83亿t,占世界焦炭表观消费总量的54%以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焦炭生产、消费及贸易第一大国。 1.3 国内焦炭的生产状况 我国焦炭生产遍及全国29个省区.即除西藏和海南外,我国大陆29个省区均有焦炭生产,但产能分布非常不均衡,基本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五大区域。2006年,全国焦炭产量29 768万t,其中机焦26279万t,占88.28%;土焦、改良焦约1450万t,占4.9%;无回收焦炭、半焦1784万t,占6%;石油焦255万t。 二、国内炼焦煤资源现状 2.1 已查明资源储量 炼焦煤主要包括焦煤、1/3焦煤、气煤、肥煤、瘦煤、贫瘦煤等煤种,属中变质烟煤,查明资源储量2758.6亿t.占全部煤种查明资源储量的26.24%炼焦煤查明资源储量煤种构成列于表1 由表1可见.最优良的炼焦煤——焦煤仅占我国已查明煤资源总储量的6.2%.而气煤和1/3焦煤储量约为焦煤的2倍。 表1炼焦煤查明资源储量煤种构成 我国炼焦煤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炼焦煤资源占全国资源的56%。已查明资源量高达1544.54亿t,我国炼焦煤资源分布见表2[5]。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1、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延续 (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25万台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急剧下滑。20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由2009年的谷底恢复。 2011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自1961年以来的行业顶峰,全年销售达16.6万台。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9万台,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电气电子工业领域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汽车工业机器人销量延续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水平提升,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我们估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9.5%. (2)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2700亿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估计1600亿元。 估计2013年至2017年,包含本体和集成在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3)预计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接近500亿 根据IFR数据,2012年全球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73亿元,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208亿元。目前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走在前面,市场容量更大。 预计2013-2017年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增长率为7%,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接近500亿元。如果智能家居算是广义的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会大很多。 2、全球机器人行业布局:日欧产业优势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存量 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以中欧美日为主。日、美、德、韩、中五国存量占全球比例达71.24%,销量达69.92%。 截至2012年底,全球机器人累计销量达到247万台。机器人平均使用寿命为12年,最长15年。估计现在全球机器人存量在120万台-150万台之间。 分区域看,亚洲/澳洲增幅达到9%。亚洲增幅主要由中国需求拉动,因为中国201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幅达到30%。 分生产地和消费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工业机器人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能,占据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约34%,而且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2)全球工业机器人与机床行业销量的对比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反映各国机器人使用情况。这个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机器人普及水平的提升。我们给出美日德中四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从这个数据和历年的变化趋势看各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况。 美日德三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稳定在一定区间(15%-25%),表明这

钼矿钼矿选矿工艺钼矿浮选工艺样本

钼矿-钼矿选矿工艺-钼矿浮选工艺 一、钼矿的历史及性质 钼是18世纪后期才发现的, 而且在自然条件下没有金属形态的钼存在。尽管如此, 钼的主要矿物-辉钼矿在古代时就早已得到了应用, 只是辉钼矿和铅、方铅矿及石墨都很相似, 不易区分, "molybdos"这个词在希腊文里就是铅的意思。 曾在14世纪的一把日本武剑中发现含有钼。到1778年, 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谢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才证实了钼的存在。她将辉钼矿在空气中进行加热, 从而产生了一种白色的氧化粉末。此后不久, 到1782年, 彼得.雅各布.耶尔姆( Peter Jacob Hjelm) 用碳成功地还原了这种氧化物, 获得一种黑色金属粉末, 她称这种金属粉末为”钼”。 19世纪钼基本上是作为实验品, 后来才逐渐生产。1891年, 法国的斯奈德Schneider)公司率先有钼作为合金元素生产了含钼装甲板, 她们马上发现, 钼的密度仅是钨的一半, 这样以来, 在许多钢铁合金应用领域钼有效地取代了钨。 钼具有较高熔点(2625℃)、沸点(4600℃)、硬度(5.5)和密度(10.2g/cm3),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相对原子量95.94g/g, 在元素周期表中为VI B 族元素, 原子序数42, 原子体积9.42 cm3/mol。 在常温下钼在空气或水中都是稳定的, 但当温度达到400℃时开始发生轻微的氧化, 当达到600℃后则发生剧烈的氧化而生成MoO3 。盐酸、氢氟酸、稀硝酸及碱溶液对钼均不起作用。钼可溶于硝酸、王水或热硫酸溶液中。

二、钼矿的用途 1、钼大量用于合金添加剂、生产不锈钢、工具钢、耐温钢等。 2、钼钢广泛用于金属压力加工行业、冶金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宇航军及工业、核工业、化工纺织工业和农业。 3、钼还可作为化工原料, 生产催化剂、润滑剂、颜料和肥料等。 4、在冶金工业中, 钼作为生产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剂, 或与钨、镍、钴, 锆、钛、钒、铼等组成高级合金, 以提高其高温强度、耐磨性和抗腐性。金属钼大量用作高温电炉的发热材料和结构材料、真空管的大型电极和栅极、半导体及电光源材料。在化学工业中, 钼主要用于润滑剂、催化剂和颜料。 三、钼资源及分布 自然界中已知的钼矿物及含钼矿物约有30种, 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是辉钼矿MoS2 , 其它较常见的还有钼华、钼铅矿、蓝钼矿、铁钼矿等。 钼在地壳中的平含量为1.1×10-4%, 属稀有金属。集中分布在美国、加拿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1.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2.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 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一、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90%和80%以上,2004年煤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6%和67.7%。(一)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显著成绩 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4.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 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418亿元。 (二)行业主要特点 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我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我国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3.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 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从建井到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 4.煤炭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行业 煤炭属于初级产品,煤矿的效益向后续加工工业传递和辐射。单一的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资源保障问题 我国煤炭品种齐全、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我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秦岭、大别山以北,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7%,其中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的65%。

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名:郭晓萍 学号: 2010507345 班级:化工20104班 时间:2013年12月28日

中国炼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炼焦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扩大炼焦煤资源、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改善操作环境、延长焦炉寿命为目标。焦炉仍然以顶装焦炉为主,捣固焦炉等其它炼焦技术逐步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配煤;捣固炼焦;煤调湿;干法熄焦; 一、概述 近几十年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炼焦技术的快速提高,中国炼焦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当前主要的炼焦技术有: 1.配煤炼焦技术(配煤专家系统) 2.煤干燥与煤调湿技术 3.配型煤炼焦技术 4.捣固炼焦技术 5.干法熄焦技术 6.炼焦生产自动化技术 7.焦炭后处理技术 从焦炉炉型来讲主要有: ●顶装焦炉 ●捣固焦炉 ●热回收焦炉 ●近年来正在开发的新炼焦技术: ●日本SCOPE21炼焦技术 ●高性能/巨型反应器

中国1978-2010年钢、铁、焦炭产量(万吨)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焦炭产量随着钢铁产量增加而增加, 2010年全国焦炭产量总计已达3.87亿吨,从品种结构看,供传统冶金焦产量约3.67亿吨、机械制造用铸造焦产量约600万吨、半焦(兰炭)产量约1400万吨。 二、全国炼焦技术现状及特点 炼焦技术的发展主要以扩大炼焦煤资源、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改善操作环境、延长焦炉寿命为目标。 焦炉仍然以顶装焦炉为主,捣固焦炉等其它炼焦技术逐步发展的特点。 1.土焦(改良焦)已基本被取缔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略统计,2010年全国焦化行业已基本实现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土焦(改良焦)基本淘汰。 2.焦炉大型化炉型 1)顶装焦炉(主力炉型)我国主要焦炉炉型简介

我国钼矿业发展现状

我国钼矿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建议 ——姚公一在第四届中国钨钼产业年会的演讲 2014年11月19日河南有色金属网 各位代表:大家好! 金秋十月,东山论钼(钼80%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应泛用于军事工业,既是“战争金属”,也是战略稀有金属)。现将我国钼矿业发展走向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与大家进行讨论,旨在为谋划钼矿业“十三五”(2016-202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建议性信息,供选择时参考。 一、我国钼矿业发展的现状 1.1我国钼矿储量分布及特点 中国钼矿资源丰富,“十二五”以来,资源储量增长幅度大,总保有储量840万吨,居世界第2位。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22处,分布于28个省(区、市)。钼矿大型矿床多,是一个重要特征,如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钼矿均属世界级规模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钼矿和斑岩-矽卡岩型钼矿为最重要,前者如陕西金堆城、江西德兴,后者如河南南泥湖钼矿;矽卡岩型、碳酸盐脉、石英脉型次之;沉积型钼-铀-钒-镍矿床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伟晶岩脉型钼矿无工业意义。从钼矿形成时代来看,除少数钼矿形成于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均形成于中生代,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总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30.1%。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有:山东占6.7%、河北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上8个省(区) 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省就 我国钼矿的第一个特点是探明储量虽多,但其品位与世界主要钼资源国美国和智利相比,显著偏低,多属低品位矿床。矿区平均品位小于0.1%的低品位矿床,其储量占总储量的65%,其中小于0.05%的占10%。中等品位(0.1%~0.2%)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30%,品位较富的(0.2%~0.3%)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4%,而品位大于0.3%的富矿储量只占总储量的1%。 我国钼矿的第二个特点是虽然品位低,但伴生有益组分多,经济价值高。据统计,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钼总储量的14%。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它有用组分的矿床,其储量占全国钼总储量的64%。与铜、钨、锡等金属共生和伴生

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docx

炼焦工业现状和炼焦工艺的发展 摘要:本文建立在大量的有关炼焦的文献之上,综合介绍了我国焦炭的市场和产量情况。分析了国内外炼焦行业生产技术、产品供求关系、副产回收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并对炼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炼焦;炼焦炉;焦化厂;煤;资源;发展;现状 前言 焦炭是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燃料,其中以冶金工业高炉炼铁消耗焦炭量最大。尽管高炉富氧喷吹煤粉和直接还原炼铁等技术的发展使冶金工业对焦炭需求量有所下降,但一种普遍的观点是不用焦炭的炼铁工艺至少在今后20年~30年内不会大范围替代目前的高炉炼铁法,焦炭仍然是未来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 世界炼焦工业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容积焦炉、捣固焦炉、干法熄焦等开发较早的先进工艺技术在工业化实际生产运行中日臻完善;日本的型焦工艺、德国的巨型炼焦反应器、美国的无回收焦炉、前苏联的立式连续层状炼焦工艺等近30年来开发的新工艺、新技术则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我国炼焦工业近20余年发展较快:以宝钢二期工程6m焦炉为代表的中国焦炉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捣固焦技术及装置、干熄焦技术、配型煤炼焦技术正在加快推广;铸造型焦和热压型焦装置已建成。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1]。 一、国内焦炭市场现状 1.1 焦炭国内市场保持稳定态势 国内焦炭市场保持稳定态势。现各大城市焦炭价格已经达到阶段性高点,焦化厂利润也相对有所提高,为使钢厂正常采购,焦炭市场价不会出现过大波动。一些主导城市焦炭市场还是仍具有市场占有力,市场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现阶段炼焦煤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今日,山西低硫主焦煤含税车板价已达到1700元,焦炭原材料一直处于“货紧”状态,这也促使焦炭市场价格一直保持高价位的原因之一,预计,近期焦炭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月末一些焦化集团制定指导价格也应与市场价相符合。河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在1850~1900元,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在1980~2070元,临汾准一级冶金焦含税车板价在1880元,二级冶金焦含税车板价在1780元,东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主流价格在1900元[2]。 1.2 焦化行业扭亏前景仍不乐观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介绍,由于国内外需求下降,我国焦化行业已经连续9个月限产。根据国家统计局快报,今年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生产焦炭12641万吨,同比减产1005.64万吨,减产7.4%。其中,山西焦化行业前5个月减产焦炭1220万吨,同比减产32.5%。今年7月份,山西焦化

钼矿的选矿工艺与药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钼矿的选矿工艺与药剂 钼矿的选矿方法主要是浮选法,回收的钼矿物是辉钼矿。有时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去除杂质、将钼精矿再进行化学选矿外理。钼矿的选矿:辉钼矿晶体呈六方层状或板状结构,由沿层间范氏健的SMoS 结构和层内极性共价键SMo 形成的。层与层间的结合力很弱,而层内的共价键结合力甚强。所以辉钼矿极易沿结构层间解裂呈片状或板状产出,这是辉铜矿天然可浮性良好的原因。实践证明:在合适的磨矿细度下,辉钼矿晶体解离发生在SMoS 层间,亲水的SMo 面占很小比例。但过磨时,SMo 面的比例增加,可浮性下降,虽然此时加入一定量极性捕收剂如黄药类,有利于辉钼矿的回收,但过磨产生的新矿泥影响浮选效果。因此对辉钼矿的选别要避免和防止过磨,在生产上需要采用分段磨矿和多段选别流程,逐步达到单体解离,确保钼精矿的高回收率。 钼矿的选矿:钼矿的破碎一般都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破碎最终产品粒度为12~15 毫米。 磨矿通常用球磨机或棒磨-球磨流程。亨德森是唯一采用半自磨流程的。浮选采用优先浮选法。粗选产出钼粗精矿,粗扫选尾矿回收伴生矿物或丢弃。钼粗精矿采用两、三段再磨,四,五次精选获得最终钼精矿。 钼矿的浮选药剂以非极性油类作捕收剂,同时添加起泡剂。美国和加拿大用表面活性剂辛太克斯(Syntex)作油类乳化剂。根据矿石性质,用石灰作调整剂,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有时加氰化物或硫化物抑制其他重金属矿物。 为保证钼精矿质量,对钼精矿中所含的铜、铅、铁等重金属矿物和氧化钙以及炭质矿物需进一步进行分离: 钼矿的选矿药剂:一般使用硫化钠或硫氢化钠,氰化物或铁氰化物制铜和铁; 用重铬酸盐或诺克斯(Nokes)抑制铅。如果使用抑制剂,杂质含量还达不到质量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3-03-11 10:34 来源:钢联资讯 煤(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公司所在的行业属于采矿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包括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 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国家安监局及煤矿安监局、煤炭工业管理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等。 1、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将突出七个重点。一是要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确保到201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五是要加强节能减排;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七是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在能源开发投资战略上,“十二五”国家将对东部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对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的部分地区,严格控制煤电发展,煤电建设仅考虑支撑电源建设和消耗进口煤炭的电厂建设。东部的电厂建设将以核电和燃气电厂为主。 (2)“十二五”煤炭产业的布局 煤炭工业的“十二五”布局将与“十一五”有较大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产业布局以区域生产为主。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划分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区域。其中调入区为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为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今后五年的煤炭建设将向中国西部转移。 “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将变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在建设方面,东部将接续建设,中部适度建设,西部重点建设。到“十

关于煤炭行业形势及发展心得体会

关于煤炭行业形势及发展心得体会进入2016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继续放缓,煤炭工业发展的形势更为严峻,煤炭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更为艰难;通过学习煤炭行业形势发展,使我进一步对当前的煤炭形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煤炭占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1%~2%。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过多依赖石油或天然气是不利的,因此,一直以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在70%左右,在新的替代能源发展成熟之前,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动摇。虽然煤炭是我国的能源保障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近些年来在煤炭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总量难度增加、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急转直下,产销量下降,库存居高不下,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利润大幅减少,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 据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短期内煤炭市场的供需仍然难有根本性转变,全行业普遍认为煤炭行业低迷的现状已成常态化。这种“常态化”是煤炭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必经的时期,供需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常态化还需要

一段时间才能到来。这需要强有力的相关行业政策和煤炭企业加快自身转变,煤炭行业才能可持续的发挥能源支柱作用。具体应从一下四个层面解决问题: 一是政府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过剩产能,解决人员安置问题,转移优势产能。今年以来,随着中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体系逐步完善,各部门、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能够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推进阶段。 二是区域优化布局,东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矿井推进精采细收;中部推动兼并重组,控制开发规模,提高开采效率;西部对已接续的开发项目,应根据市尝转化输送条件,适度开发煤电一体化项目。 三是煤炭行业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煤炭循环经济是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煤炭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佳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可以说,煤炭企业要想进一步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方向。 四是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煤炭科技和

炼焦行业运行情况及发展态势

炼焦行业2005年运行情况及2006年发展态势 一.2005年,我国焦炭生产和消费继续高增长。 过去的200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十五”辉煌发展,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隆重落笔之年;也是全球钢铁-焦炭市场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快速发展的收笔之年。一年来,我国焦化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方针和落实《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内蒙、山西等省/区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取缔土焦(改良焦)生产,淘汰落后小机焦炉,机焦产量平稳增长,土焦(改良焦)、半焦等产量大幅度下降,焦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焦炉煤气和焦化产品回收综合利用,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的一年。 1.钢铁冶金等生产快速发展,拉动焦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2005年,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34936万吨和33040万吨,同比分别增产6645万吨和6208万吨,增长23.49%和23.14%(按国家统计局工业普查2004年粗钢和生铁产量数据比较),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的粗钢和生铁产量同超3亿吨的国家。生产铁合金1067万吨,同比增产147万吨,增长16.1%,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的铁合金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国家。 中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己分别占全球粗钢和生铁总产量的30.92%和 41.88%。中国的粗钢产量规模己超过世界产钢大国前10名中第二、第三、第四、 第五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和第十名的意大利等5国粗钢产量之和;生铁产量规模己超过世界生铁生产大国前10名中第2名到第10名的日本、俄罗斯、美国、巴西、乌克兰、德国、韩国、印度、法国等9国生铁产量之和。铁合金产量己占全球铁合金总产量的1/3以上。 中国钢铁、铁合金等高耗焦炭产品巨大的产量规模,极大地拉动了焦炭的高消费和高增产。 2.焦炭生产持续高增长,其增幅与结构出现新变化。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焦炭产量快报初步估测,2005年,全国生产焦炭2.43亿吨,同比增产约3700万吨,增长约17.9%,其增幅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十五”的五年中,年平均增幅达14.82%。参见附图表2.3。

选矿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选矿自动化结课论文 选矿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矿加09-3 阮桂林0972146333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9/25 Tuesday

选矿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简单介绍了选矿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单独变量检测,发展到现在的多变量在线检测,并指出了粒度分析仪和品位分析仪等重要选矿分析仪器的最新进展,及选矿自动化近年来的一些新技术以及过程控制、优化控制等先进方法在选矿过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选矿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选矿自动化优化控制过程控制智能化数字化 自动化的发展对选矿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降低选矿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稳定产品质量等。因此,选矿自动化一经进入到生产实践中,就已成为现代选矿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1 选矿自动化发展历程 选矿自动化技术诞生于20 世纪40 年代初期。矿石本身的性质存在很多差异,所以,选矿工艺流程也不尽完全相同。选矿自动化设定的流程或者参数并不能具有普适性。所以,选矿自动化的发展非常缓慢。50 年代初期,选矿自动化主要是对选矿过程的某些单独的变量进行测量,并不能与其他的变量进行关联处理。到了50 年代末期,自动控制水平有了很大发展,这一点也影响到了选矿自动化,这一时期开始了模拟仪表的控制,但并不稳定。60 年代初,一批用于选矿的自动检测仪表研制成功并逐渐应用于选矿过程,比如矿浆浓度计、金属探测器以及矿浆PH 计等,有些仪表现在还应用于选矿生产中。到了70 年代初,自动检测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在线检测仪被发明出来,比如X 荧光分析仪用于在线检测金属含量等。到了70 年代末,选矿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指标矿浆粒度有了在线检测仪器,这种在线粒度计对提高磨矿产品质量和磨矿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0 年代,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方法被提出来,同时电子计算机也有了迅速发展,这种理论应用于电子计算机使得计算机控制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70 年代中期,已经有了基于微处理器的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促进了工

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台Unimate型Robot在美国问世至今已45年了,机器人技术正在以超乎一般人所预料的速度向前发展,对机器人这一概念的理解及定义也在变化。1984年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所谓机器人,就是指那些有特定功能的自动机,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具有人工智能因素的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最有权威和精辟归纳的定义,也为20年来的实践所证实其远见卓识。机器人是人类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据国外专家预测,2l世纪将是机器人技术革命的世纪,机器人作为全面延伸和扩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手段将实现“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作战方式。在非常规和极端制造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是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装备。 一、国外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进入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0年增长率上升到15%,预计21世纪初,工作在各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将突破100万台。正如《2l世纪日本创建机器人社会技术发展战略报告》指出,“机器人技术(RT与信息技术(IT一样,在强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是极为重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培育未来机器人产业是支撑2l世纪日本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战略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近,韩国也将智能机器人作为十大战略产业之一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003~2007年,现正在实施中。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进行焊接、装配、搬运、加工、喷涂、码垛等复杂作业。目前,全球现役工业机器人83万台。过去10年,机器人的价格降低约80%,现在继续下降,而欧美劳动力成本上涨了40%。现役机器人的平均寿命在10年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煤炭资源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发热量大于5700kcal/kg)占总资源的比重较高。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 2煤炭生产 世界煤炭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稳步增长。自70年代后期开始,动力煤占煤炭总产量的绝大部分,而在过去10年中炼焦煤产量下降。自1978年以来,欧洲动力煤产量下降70%,一些经济转型国家下降40%.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强劲增长的煤炭产量弥补了90年代初以来世界煤炭产量的减少。从1996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略有下降,总产量从1996年的45.2亿t降到2000年的41.9亿t.根据各国的煤炭产量,我国煤炭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独联体国家和南非。煤炭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生产成本也是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3煤炭市场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 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 . 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 集团。国外10大煤炭公司的经营特点包括: 1)煤炭生产集中化。 2000年,南非比利顿、安格尔、格伦科和萨索尔4个公司的煤炭产量占南非煤炭产量的87%.美国前6个公司占全美煤炭总产量的51%,排在第一位的皮博迪公司,产煤176Mt,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6.1%.澳大利亚前7位煤炭公司产煤109Mt,占澳大利亚煤炭总产量的46%. 2)煤炭生产跨国经营。 除了阿奇和萨索尔矿业公司外,其余8家煤炭公司都有跨国煤炭生产业务,其中德国RAG 公司的煤炭生产业务分布于5个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