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物设计习题

机织物设计习题
机织物设计习题

习题及思考题

第一章

1.试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的含义。

2.试分别说明组织点(浮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3.试说明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的含义。

4.试分别说明经纱循环数R j与纬纱循环数R w的含义。

5.试分别说明同面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异面组织的含义。

6.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叉与交织的区别。

第二章

1.说明上机图的内容及其排列的位置。

2.穿综应遵循什么原则有那些常用的穿综方法这些穿综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3.为什么经纱密度大时不能采用顺穿法穿综

4.上机图的四个图中,每个图的纵横行各代表什么除穿筘图外,其余三图,已知两图能求出第三图吗请举例说明。

5.相同的组织,如果采用不同的穿综方法,其上机图上的纹板图是否相同请举例说明。

6.试述织物分析的步骤及方法。

7.找一块色织物,鉴别其正反面,确定布样的经纬向,用照布镜测定布样的经纬纱密度,并分析织物的组织结构画出其组织图及色纱的配合。

8.综框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

9.为了使织造顺利进行,每页综上的综丝密度有一定限制,一般综框上每厘米内综丝数不宜大于多少根

10.一般多臂机最多能用几片综,比较常用的为几片综

11.钢筘的作用是什么筘号的含义是什么

12.穿筘图中的每筘齿穿入数一般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

13.什么是空筘空筘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14.试说明穿综图、穿筘图的表示方法。

15.试说明纹板图两种绘制方法各有何特点。

16.相同组织如果采用不同的穿综方法,其纹板图是否相同,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17.试作平纹组织的高支府绸织物的上机图,用综数分别为:(1)4片;(2)6片;

(3)8片。

18.已知组织图如题图2-1,试完成上机图,并说明所采用的穿综方法的原因。

题图2-1

19.如题图2-2,已知穿综图为(a),纹板图为(b)、(c)、(d)、(e),分别求组织图。

题图2-2

20.如题图2-3,已知穿综图、纹板图[(a)~(f)],求组织图。

(a)(b)

(e)(f)

题图2-3

21.如题图2-4。

(1)已知纹板图(a),采用穿综图(c),求组织图。

(2)已知纹板图(a),采用穿综图(d),求组织图。

(3)已知纹板图(b),采用穿综图(e),求组织图。

(4)已知纹板图(b),采用穿综图(f),求组织图。

(a)(b)

(c)(d)

(e)

(f)

题图2-4

22.如题图2-5,已知组织图、穿综图[(a)~(f)],求纹板图。

题图2-5

23.如题图2-6,已知组织图、纹板图[(a)~(f)],求穿综图,并说明穿综方法。

题图2-6 24.如题图2-7,已知组织图、穿综图和纹板图。

(a)(b)(c)

组织图

(a)(b)(c)

穿综图

(a)(b)(c)

纹板图

题图2-7

(1)构成正确上机图。

组织图(a)应配合穿综图,纹板图。

组织图(b)应配合穿综图,纹板图。

组织图(c)应配合穿综图,纹板图。

(2)分别说明穿综方法。

穿综图(a)称法。

穿综图(b)称法。

穿综图(c)称法。

25.试述分析织物的步骤。

26.试说明分析织物时所需的主要仪器、工具、用品等的名称。27.试说明确定织物正反面、经纬向的依据。

28.试说明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拆纱分析法适用的范围。

第三章

1.什么是完全组织

2.平纹组织的结构特点

3.斜纹组织的结构特点

4.缎纹组织的结构特点

5.斜纹组织的斜向与纱线捻向的关系

6.缎纹组织织物的经纱捻向与纬纱捻向的关系

7.缎纹织物的纱线捻度有何要求

8.画出八枚五飞经面缎纹的组织图。

9.画出3/1↖斜纹组织图。

10.比较三原组织的特性差异。

第四章

1.何谓变化组织变化组织是在什么组织的基础上得到的主要有哪几类变化组织2.何谓经重平组织、纬重平组织、方平组织、变化重平组织

3.试绘作3/2及2/1,2/3变化经重平组织图。

4.试绘作3/2及2/1,2/3变化纬重平组织图。

5.试绘作试绘作2/1,2/3及2/1,1/2,2/1变化方平组织图。

6.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主要有哪些

7.试绘作3/2↖,4/2↗,4/4↗加强斜纹的组织图。

8.试绘作2/1,2/3↖;5/2,3/3↖;4/1,2/3↗;3/2,1/2,2/1↗复合斜纹组织图。

9.以4/1,1/4,1/2为基础组织,S j =2作一急斜纹的组织图。

10.以4/1,3/1,4/2,1/2为基础组织,S j =2作一急斜纹的组织图。

11.以4/1,1/4,1/2为基础组织,S w =2作一缓斜纹的组织图。

12.何谓曲线斜纹组织.

13.以4/1,4/3,1/3为基础组织,构作经向曲线斜纹组织,其经向的飞数按下列顺序变化:S j=0、0、1、0、1、1、1、1、2、2、2、3、3、3、2、2、2、

1、1、1、1、1、0、1、0、0、-1、0、-1、-1、-1、-1、-1、-

2、-2、-2、-

3、

-3、-3、-2、-2、-2、-1、-1、-1、-1、0、-1。

14.何谓山形斜纹组织

15.作以2/1,2/3↗为基础组织,K j=8的经山形斜纹上机图。

16.试绘作以3/2↗为基础组织,K j=10的经山形斜纹的上机图。

17.试绘作以2/1,2/3↗为基础组织,K w=8的纬山形斜纹上机图。

18.试绘作以3/2↗为基础组织,K w=10的纬山形斜纹的上机图。

19.何谓破斜纹组织急斜纹和缓斜纹组织

20.作以3/1,3/3,1/3↗为基础组织,K j=6的破斜纹上机图。

21.作以2/1,2/2,1/2↗为基础组织,K j=5的破斜纹组织图。

22.作以2/1,2/3↗为基础组织,K j=8的破斜纹上机图。

23.以2/1,1/1↗为基础组织,K j=K w=7,作菱形斜纹有上机图。(按山形斜纹方式构作)

24.以2/1,1/1↗为基础组织,K j=K w=7,作菱形斜纹有上机图(按破斜纹方式构作)。

25.以4/4↗为基础组织,K j=K w=6,作菱形斜纹有上机图(按破斜纹方式构作)。

26.以2/2,1/2↗为基础组织,K j=8, K w=6,作菱形斜纹有组织图(按山形纹方式构作)。

27.何谓锯齿形斜纹组织

28.试绘作以2/1,1/2↗为基础组织K j=9,锯齿飞数=4的锯齿形斜纹组织图。

29.何谓缎纹变化组织加强缎纹组织

30.作以5/2纬面缎纹为基础的阴影缎纹组织图。

第五章

1.以八枚五飞(三飞)经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绘作一纵条纹组织。

2.以2/2经重平、2/2↗和2/2方平为基础组织,绘作一纵条纹组织。

3.以四枚不规则缎纹为基础组织,R j=R w=16,绘作小方格组织的上机图。

4.以五枚三飞经纬面缎纹组织为基础,绘作R j=R w=10的方格组织。

5.设计绉组织的注意事项有那些方面

6.以2/3,3/2,1/1↗为基础组织,采用经纱排列为1、9、5、7、3、6、2、4、

12、10、8、11构成绉组织。

7.以3/2,2/2↗为基础组织,分别采用经纱次序为:

(1)1、8、3、2、5、4、6、7;

(2)2、1、4、3、5、6、8、7;

(3)1、7、3、5、2、4、8、6;试绘作这三个绉组织图。

8.试自由设计一个R j=36,R w=20,采用6页综制织的绉组织,并说明设计思路。9.试设计一平纹与绉地的条子织物组织。

10.试绘作R j=R w=12的简单蜂巢组织。

11.绘作基础组织为4/4纬重平,固结组织为平纹,两凸条间加两根平纹的基本凸条组织上机图。

12.绘作基础组织为6/6纬重平,固结组织为1/3↗,两凸条间加两根平纹,凸条中间加两根芯线的基本凸条组织上机图。

13.凸条组织凸条形成的原理是怎样的

14.试设计一平纹与透孔的条子组织。

15.纹样如图,黑格处填透孔组织,白格处填平纹,试画该花式透孔组织上机图,要求用综数≤16。

题图5-1

16.以2/2↗为基础组织,色经及色纬循环为:2A2B(重复3次)2B2A(重复3次),试绘作配色花纹图。

17.已知配色模纹及色纱排列如图,试确定各种可能的相应组织图。

(a )(b)

题图5-2

18.试设计一平纹地小提花组织,要求用综数≤16。

19.试设计一缎纹地小提花组织,要求用综数≤16。

20.试设计一斜纹地小提花组织,要求用综数≤16。

第六章

1.何谓重经组织选择表、里组织,确定表里经丝排列比应遵循哪些原则

2.已知表组织为8/3经面缎纹,里组织为1/3斜纹,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绘制重经组织的上机图及经向剖面图。

3.已经表组织为4/1↗斜纹,里组织为2/3↗急斜纹(S j = 2),表、里经纱排列比为2:1,绘制经二重组织图。

4.以八枚缎纹为基础组织,表里经丝排列比为1:1,绘制同面经二重组织图。

5.以3/1↗斜纹为表组织,自己确定里组织和经纱排列比,绘制异面经二重组织图。

6.何谓重纬组织选择表、里组织,确定表里纬纱排列比应遵循哪些原则

7.重经组织主要上机要点是什么

8.已知表组织为1/3破斜纹,里组织为3/1破斜纹,表里纬纱排列比为1:1,绘制纬二重组织上机图。

9.已知表组织为2/2↗斜纹,里组织为3/1↗斜纹,表里纬排列比为2:2,绘制纬二重组织图及纬向剖面图。

10.已知表组织为八枚缎纹,中组织为2/2斜纹,里组织为八枚经面缎纹,纬丝排列比为1:1:1,绘制纬三重组织图及纬向剖面图。

11.从组织结构、上机织造、织造生产率、原料变化、织物外观等方面,对重经组织和重纬组织作比较。

12.重纬组织主要上机要点是什么

13.重经组织主要上机要点上什么

14.何谓双层组织、表层组织、里层组织双层组织按其表、里层接结法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15.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是什么

16.何谓管状织物其构成原理是什么

17.有一管状织物,其直径为10cm,成品经密为200根/10cm,织造时,从左向右投第一梭织表纬,基础组织为平纹,试

(1)计算总经数并加以修正。

(2)画出采用特线的织物组织上机图。

18.已知基础组织为2/2纬重平,Z = 40,织造时,从右向左投第一梭织表纬,计算并修正总经数,画出组织图。

19.何谓表里接结组织表里接结组织的接结方法可分哪几种

20.以3/2↗为表、里组织,1/4斜纹为接结组织,经纬排列比为1:1,作“下接上”接结组织的上机图。

21.已知表里组织为2/2↗,以八枚缎纹为接结组织,经纬排列比为1:1,求作“下接上”双层组织的组织图及经、纬向剖面图。

22.已知表组织为1/3斜纹,采用八枚缎纹接结组织,表里经纬排列比为1:1,试完成其“上接下”双层组织的上机图。

23.已知表、里组织为2/2↗斜纹,以八枚缎纹为接结组织,表里经、纬排列比为1:1,求作联合接结法上机图及经、纬向剖面图。

24.已知表、里组织为2/2↗,四枚斜纹为接结组织,表、里、接结经排列比为1:1:1,表、里纬排列比为1:1,作接结经接结组织上机图及经向剖面图。

25.各种接结组织对表组织、接结组织和里组织有何要求根据哪些条件选择表里接结组织的接结方法

26.何谓表里换层组织

27.以平纹为基础组织,甲乙经、甲乙纬排列比为1:1,按图7-23纹样(b)作出表里换层组织图。每一小方格代表甲乙经、甲乙纬各4根。A区,乙经乙纬在上层;B区,甲经甲纬在上层;C区,甲经乙纬在上层。

28.以平纹为基础组织,表里经、纬排列比为1:1,按图7-23纹样(a)作表里换层组织上机图。A区,甲经甲纬在表层,乙经乙纬在里层;B区,乙经乙纬在表层,甲经甲纬在里层,且表里两层以四枚斜纹为接结组织,采用“下接上”法接结。

29.什么是纬起绒组织绒纬起毛的方法有哪些纬起绒织物有哪些种类30、灯芯绒织物采用平纹地组织、2/1斜纹地组织及平纹变化地组织各有何优缺点

30.比较V型固接和W型固接有何不同

31.花式灯芯绒不起绒部位的组织处理方式有哪些

32.什么是经起绒组织经起绒组织起绒的方法有哪些

33.绘制浮长通割法单层经起绒组织的组织图:要求地组织为平纹,地经与绒经的排列比为1:2,绒经浮长为7根纬纱,采用3纬W型固接。34.杆织法经起绒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35.绘作一单梭口双层制织法经起绒组织的组织图:表、里基础组织采用2/1变化经重平,如图题图6-1(a)(b)所示分别为表、里组织;绒经采用三纬W型固接;投纬比为3表:3里;经纱排列比为2表:2里:1绒;全起毛配置。如果改为双梭口织造法,其纹板图有无变化

(a)(b)

题图6-1

36.试述毛巾组织毛圈的形成过程

37.毛巾组织的地组织与毛组织的配合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38.绘制一个单单经双双毛的三纬毛巾的组织图。

39.用简图表示开放梭口和绞转梭口。

40.某纱罗织物的结构图如题图6-2所示,试作该织物的上机图。

41.某厂生产的纱罗织物的组织图、穿筘图如题图6-3所示,试作出该织物的上机图。

42.已知某花式纱罗织物的结构图如题图6-4所示,试用方格法表示其组织图。

43.已知某花式纱罗织物的组织图如题图6-5所示,共有8个绞组,各绞组的绞、地经排列比均为1∶1,为了增加纱孔的明显性,设各个绞组之间均留有一个筘齿的空隙,试以线条表示法表示其结构图。

题图6-2 题图6-3

题图6-4 题图6-5

第七章

1. 根据客户的仿制实样(10cm×10cm),试简述设计的步骤与需测试的项目。

2. 在设计“薄、挺、爽”织物时,如何进行织物结构设计,以保证其产品的风格。3.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

(1)经面缎纹采用S捻股线作经纱;

(2)纬面缎纹采用Z捻单纱作纬纱。假如希望以上缎纹织物表面光洁平整不显

斜线,试确定相应的缎纹组织图。

4.在制织经面左斜纱卡织物时,为了使织物的斜线明显,试问:织物的密度和经纱的捻向应如何考虑

5.×××283(40S×40S×133×72)提花府绸织物,如果地部经纱为2穿入,花部经纱为4穿入,则地部需占多少百分数,才不失府绸风格

6.×2××2×293×169(21S/2×21S/2××43)纯棉劳动布,现改用相同线密度股线的纯维纶生产,如欲基本保持其原来的结构特征,试概算织物的经、纬密度。(若C =

7.试计算×××283(40S×40S×133×72)棉府绸的经、纬向紧度。

8.中长纤维织物系仿轻薄型精纺毛织物类产品,厚度宜接近或小于0.8mm,目前工厂采用中长涤腈(50/50混纺比)21×2生产凡立丁织物,试问纱线的线密度是否适宜(若纱线的压扁系数为

9.设计轻薄型的细纺棉织物,织物厚度为0.2mm,如纱线在织物中的压扁系数为,求经、纬纱的线密度。

10.某混纺法兰绒,平纹组织,毛纱线密度为100tex(10公支),上机经密×上机纬密为102106根/10cm,现要求改织↗法兰绒,上机紧密程度不变,试求新产品的上机经纬密度。

11.今设计一纱直贡织物,其经、纬纱线线密度为29×36tex,织物组织为五枚经面缎纹,经向密度为503根/10cm,求其纬向最大密度。

12.某↗织物其经纬纱线密度相同,为第五结构相,该织物的实际紧度为50%,求该织物的紧密率K为何值与平纹组织相比何者紧密

第八章

1.简述棉织物、色织物的分类方法,各类织物的风格特征。

2.简述棉织物、色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有哪些规格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工艺计算

3.棉竹节卡其的主要规格为+,三联匹长为90,布幅,地、边组织每筘穿入数分别为3、4根,边经322根,喷气织机织造。试进行相关的规格、技术设计和计算。

4.涤棉(65/35)府绸的主要规格为T/C28 T×T/C36 T,254×152根/10,三联匹长为90,布幅,地、边组织每筘穿入数分别为3、4根,边经60×2根,喷气织机织造,试进行相关的规格、技术设计和计算。

5.何谓劈花、排花劈花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6.色织全棉平纹泡泡织物的规格为275×268根/10,+×2)×,成品幅宽,边纱24×2根,要求进行劈花,并进行相关的规格设计和上机工艺计算。经纱排列为(深蓝①为×2):

黄红漂白红灰绿红漂白红黄深蓝深蓝①深蓝黄

2 7 5 1 6 1 5 7 2 14 16 6 3

深蓝绿深蓝黄深蓝深蓝①深蓝

3 4 3 3 6 16 14

第九章

1.如何理解勃利莱经验公式它与生产经验所得的经纬密度间有何联系

2.平纹全毛花呢的重量要求为260,成品经密288根/10,成品纬密255根/10,经纬纱线线密度为58 N /242 N /1,成品匹长要求60~70,成品幅宽150,试进行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

3.2/2斜纹全毛休闲花呢,上机纬经比为,经纬纱均为67 N /230 N /1,r=95%,成品匹长要求60~70,成品幅宽150,试确定有关规格并进行上机计算。

4.粗纺毛织物与精纺毛织物有何不同它是怎样分类的各自的风格特征

5.粗纺毛织物的整理工艺主要有哪些各有何作用如何确定整理工艺

6.2/1斜纹粗花呢,原经纬125T(8N)毛纱,呢坯上机经密107根/10,呢坯上机纬密102根/10。现织纹与织物紧密程度不变,改用100T(10N)毛纱,求经纬上机密度。

7.采用1/3破斜纬二重组织,经纬均为182T()毛纱的平厚大衣呢,织物紧密程度要适中,求呢坯上机经纬密度。

8.2/2斜纹纯毛海军呢,原料选用二级改良毛60%、60支精短毛15%、(5D)粘纤25%,纺100T(10N)毛纱,要求成品质地较紧密,幅宽143cm,试进行规格设计与上机计算。

9.简述精纺毛织物、粗纺毛织物、丝织物的分类方法,各类织物的风格特征。

10.简述精纺毛织物、粗纺毛织物、丝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有哪些规格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工艺计算

第十章

1.丝织物是怎样分类的说明其编号的具体含义。

2.如何进行丝织物的线型设计

3.双宫绸成品内幅112,边幅,匹长,经密根/,纬密根/,经为(3/20/22D)桑蚕丝,纬为111/(1/100/120D)双宫丝,试进行规格设计与工艺计算。

4.麻织物设计时,如何考虑结构参数与风格的联系

5.麻/棉(70/30)平纹坯布的规格为SB130T+98T SB130T+98T110112,坯布幅宽,其中边纱24根,三联匹长为90,一花经向排列棉SB130T为2根、麻/棉98T为4根,纬向排列SB130T为1根、98T为4根,剑杆织机织造,试进行相关的规格、技术设计和计算。

6.简述丝织物、麻织物的分类方法,各类织物的风格特征。

7.简述丝织物、麻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有哪些规格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工艺计算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业题 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 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 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 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 1<S<R-1 、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2.5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 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巴里纱织物经纬纱采用强捻纱织造,织物密度较小,结构稳定,织物轻薄透明,可做夏季面料。 14.绘制经曲线斜纹时,经向飞数的确定应注意∑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 15.马裤呢织物的组织为急斜纹,双面华达呢织物组织为 2/2↗,横贡缎织物组织为5/3纬面缎。 16.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泡泡纱织物采用双轴织造,织物表面呈现泡条效果。 17.分析织物时,判断织物经纬向的方法有有布边时,与布边平行的为经向、 一般密度大的为经向、筘痕明显的为经向等。 18.欲使斜纹织物的斜纹纹路清晰,应使其斜向与构成斜纹效应的那一系统纱线的捻向相反,单面纱卡的斜向为左斜纹。 19.经纱的平均浮长(Fj)是指组织循环纬纱数(Rw)与经纱交错次数(tj)的比值。 20.斜纹组织中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 21.在纬重平组织的纬浮长线上填加平纹组织作固结组织,所构成的联合组织为纵凸条 _ 组织,织物外观特点为具有纵向排列的凸出条纹。 22.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称为织物的紧度。 23.设计纵条纹组织时应使两组织交界处组织点相反(呈底片翻转关系), 同时保证两组织的交错次数应近似。 24.绉组织织物的外观主要特征织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状外观效应,常用的构成方法有增点法、移绘法、省综设计法等。 25.“下接上”接结法是指里经与表纬作适当接结将两层紧密相连。 26.制织灯芯绒织物时,须采用一个系统的经纱和两个系统 的纬纱,绒毛的固结方式有V型和 W型。花式灯芯绒要求 织物表面部分起毛,部分不起毛,可以采用织入提花法(经重平法) 或飞毛提花法方法。 27.管状组织的投纬比为1:1 ,双幅织组织的投纬比为 2:2 。 5、经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经面组织,里组织是纬面组织,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经面效应,应使里经的(短)经组织点被表经的经浮长线所覆盖。 28.纬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纬面组织,里组织是经面组织, 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遮盖效应,应使里纬的短纬组织点被表纬的 纬浮长线(纬组织点)所覆盖。 29.采用“下接上”法设计接结三层组织时,其各层的连接方法是指里接中、中接表。 30.拷花呢织物采用纬起毛组织进行织造,地组织 主要有简单组织、经二重组织、 双层组织三类。 31.经起毛织物按照形成绒毛的方法分单层起毛杆织造法、 绒经浮长通割法、双层织造法。 32.在织造毛巾织物时,其毛圈是依靠打纬机构的动程、 送经量与送经机构、地组织与毛组织的配合、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三纬毛巾织物是每织 3 根纬纱,形成一行毛圈。33.织造双层织物时,引表纬时表经应按照组织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表纬交织,里经沉于织物下层;引里纬时表经全部提起,里经按照组织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里纬交织。 34.长毛绒织物采用经起毛组织,其经纱采用两个系统,纬纱采用一个系统,常采用双层单梭口织造方法。 35.绉纱织物采用普通捻度的经纱与强捻纬纱交织而成,布面呈柳条绉、雨状绉外观。 36.牛津纺(布)织物经或纬纱其中之一为色纱,另一种为本色(白)纱, 外观具有针点效应,组织常用纬重平(方平)。 37. 普通麻纱织物组织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柳条麻纱则采用 平纹组织,纱线采用精梳细号烧毛的股线,穿筘方法为空筘法。 38.普通麻纱织物组织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柳条麻纱则采用平纹组织,穿筘方法为空筘法。 39.柳条麻纱织物组织为平纹,采用空筘法织造,织物表面特征为具有宽窄不同的清晰直条纹路。

织物结构与设计期末考试问答题(重点)

织物结构与设计期末考试 1.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几个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 组织图:经纬纱的交织规律。 穿综图: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 穿筘图: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 纹板图: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2.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 穿综的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半穿入统一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过来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的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一个穿综循环。顺穿法:密度较小的简单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 飞穿法:织物密度较大二经纱循环较小。 照图穿法(省综穿法):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 间断穿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合组成的条子或格子花纹的织物。 分区穿法:织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 3.如何确定穿筘图的每筘齿穿入数? 每筘筘穿入的纱线根数称揉入数。确定穿筘入数的原则是既要保证织造的正常进行,又要考虑对织物外观与质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以少为宜,影响因素如下: 1经纱的线密度:经纱线密度增大筘穿入数减少。 2经纱的密度:经纱密度增大,筘穿入数增加。 3组织结构:筘穿入数一般等于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或其约数(或倍数)。 4花式穿筘:利用筘穿入数的变化可设计出别致新颖的条形织物,如在同一筘幅采用两种以上的穿筘入数,或者空出若干筘齿,使织物经密发生变化形成新颖的纵条纹织物。 透孔组织筘穿入数为一束经纱数,重经组织双层组织毛巾组织起绒组织的筘穿入数,一半为经纱排列比之和或其倍数,当经纱排列比之和数值较大时可为其约数。对于纱罗组织统一绞组中的绞经与地经必须在同一筘齿中,对于缎条手帕,在同一筘幅中筘穿入数可以不同,如平纹处采用2穿入,缎纹处采用4穿入。 4.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三原组织包括那几种原组织,哪些基本特征? 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三种组织。这三种组织称三原组织。 条件: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2.每个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特征:平纹组织:平纹织物的质地坚牢,其缺点是手感较硬,花纹单调。 斜纹组织:斜纹织物有正反面的区别,比平纹织物紧密厚实,光泽较好,手感松软。 缎纹组织:织物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光泽,质地较柔软。

装饰图案设计方案

装饰图案设计 目录第一章装饰图案的概念 一、艺术的共性与特性 二、图案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三、图案的适应性 四、图案设计的原则 五、图案的装饰种类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简况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三、对比与调和 四、节奏与韵律 五、安定与比例 六、动感与静感 七、渐变与突变 八、统觉与错觉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写生 一、图案写生的步骤及要求 二、写生方法 第五章:图案的变化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与要求 二、图案变化的方法 (1)省略法 (2)夸张法 (3)添加法 (4)变形法 (5)巧合法 (6)寓意法

(7)求全法 (8)拟人法 3、图案题材的变化 (1)植物变化 (2)花卉变化 (3)、动物变化 (4)风景变化 (5)人物变化 (6)文字变化 第六章:装饰图案的组织 一、平面图案的构图 1、图案构图的意义和特点 2、平面图案构图的要点 二、平面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 1、单独纹样 (1)对称式 (2)均衡式 2、适合纹样 (1)形体适合 (2)角隅适合 (3)边缘适合 3、连续纹样 (1)二方连续 (2)四方连续 三、装饰织物图案的表现技法 1、点的表现方法 2、线的表现方法 3、面的表现方法 4、晕染的表现方法 5、退晕的表现方法

6、撇丝的表现方法 7、干笔的表现方法 8、喷绘的表现方法 9、综合表现方法 教案首页 课序:1 (2学时) 课题:第一章装饰图案的概述 目的要求:(1)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和类别; (2)理解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3)掌握装饰图案设计与工艺制作原理。 教案内容: 装饰图案的概念、类别、特征。装饰图案是艺术特征以描绘对象为媒介,不受光感,透视、对象自身结构的限制。设计者根据创意和对物象的感受,追求表现艺术的形式美,而非自然的再现,采用夸张、变化、象征、寓意等抽象的艺术语言,遵循装饰图案是形式美法则,以适合设计特有的需要,变形换色,概括加强,平面化的表现,追求秩序的美感,理想化的景象,与工艺相结合。 重点难点:重点:装饰图案的概念和类别,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难点:掌握装饰图案与工艺 教案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 复习提问题: 1、装饰图案的特点 2、装饰图案适应的范围 3、装饰图案与绘画的区别 作业题目: 1、临摹传统图案一幅(题材不限),规格20X20cm 预习内容:

织物结构设计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织物结构设计》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 1. 重经组织(4 分) 2. 纵条纹组织(4 分) 3. 蜂巢组织(4 分) 4. 凸条组织(4 分) 5. 多层组织(4 分) 二问答题 (共3题,总分值30分 ) 6. 已知蜂巢组织如下图所示,分别指出A,B两点中那个点是下凹的,那个点是上凸的?并解释 原因。

(10 分)7. 为了保证重经组织中表、里基础组织的良好重叠,使里组织点不显露在织物表面,里组织应该如何选择和配置?(10 分) 8. 什么叫绉组织?为了使织物获得较好的起绉效应,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三识图绘图题 (共5题,总分值50分,请根据题意正确作图,若答题需要使用原图的,请在答题卷中画出原图并作答。) 9. 已知表面组织为经面缎纹,反面组织为右斜纹,表里经纱的排列比为1:1,做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0 分) 10. 做重平与平纹构成的透孔组织的上机图,并说明透孔形成的原理。(10 分) 11. 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右斜纹,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是1:1,做下接上双层接结组织的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0 分) 12. 以斜纹为基础组织,作方格组织,并结合绘图说明构作清晰的方格组织,应如何选择基础组织的起点。(10 分) 13. 已知配色模纹图如下,求至少三种可能的基础组织。 (10 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 1. 答案: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经纱重叠组织称为重经组织。 解析过程: 2. 答案:在织物表面沿横向并列配置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组织,从而形成纵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纵条纹组织。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

南通职业大学《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及纺织类专业总学时:74 制定人:靳贺玲审核人:秦姝时间:2009年11月 一、课程性质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纺织产品开发和纺织产品设计的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再结合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对来样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来样进行仿样设计,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当前流行趋势进行创新设计。毕业后,学生可以作为纺织产品开发员和工艺员,在纺织企业从事纺织产品的开发和纺织产品的工艺设计与管理,该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织物分析实验、习题练习及织物试织等,使学生做到: 1.掌握织物结构方面的知识,能分析织物样品; 2.学会织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拟订织物组织规格和织物上机的有关项目。 二、课程定位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是工艺设计、质量检测和产品开发,具体有面料分析员、面料设计员、纺织面料质量检验员、纺织面料质量分析控制员(生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和外贸工作的人员(销售员、跟单员)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其中面料分析员对应来样分析技能、面料设计员对应小样设计技能,销售员、跟单员对应面料质量检验技能,生产管理人员对应面料检验和质量控制等技能。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学生进行不同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单项训练或综合技能训练。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机织技术》、《现代纺纱技术》、《棉纺织工厂设计》、《织物CAD》和《织物打样》等,该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化岗位工作综合能力;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该门课程的铺垫课程是《纺织材料学》与《纺织材料实验》,后续课程是《现代机织技术》。《纺织材料学》是纺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纺织材料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与织物性能的关系,从而为将来学习《织物结构与设计》进行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本门课程又是《现代机织技术》学习的基础,学好本门课程才能根据织物的不同性能进行工艺设计和确定工艺参数,所以,《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三、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面料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小样制织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初步的产品开发能力,应具备以下知识结构: ●掌握织物的基本组织结构(各种组织); ●掌握织物的几何结构(紧度、密度、结构相); ●掌握织物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合理设计织物规格; ●合理选择织造工艺流程; ●正确选择和计算织造工艺参数; ●能制作织物小样; ●能预测所织织物的性能。 2、方法能力 ●纺织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中专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基础图案、色彩构成和装饰画。教学时间是一学年。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装饰画的设计技巧,掌握图案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色彩的配色的基础知识和装饰画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巧,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习到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艺术设计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设计的兴趣和意识,为学好艺术设计专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1.掌握图案设计的艺术规律、基本类型和表现手法。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配色技巧和色彩设计基础。 3.掌握装饰画设计的设计原理、表现手法和材质的运用。 4.在学习中去体会装饰色彩的涵义。 5.掌握装饰色彩绘制的常用工具、材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6.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跨两个学期,分为《基础图案》、《色彩构成》、和《装饰画》三部分。本课程重点是装饰画的设计与运用;掌握图案设计的原理, 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和艺术创造力;难点是对装饰画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外装饰图案的概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一章。 《植物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动物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人物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风景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综合图案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图案的构成》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图案的色彩》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色彩对比知识》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难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图案的配色关系》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图案色彩的表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装饰画的表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难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章。 《装饰造型基础》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难点章节是第三章。 《装饰画的色彩设计》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现代装饰画的设计与制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五章课后题作业: 19.原织物为毛涤纶,平纹组织,经纬纱线密度均为16.7tex ?2,经纬密度为254根/10cm ?216根/10cm ,织物质量为248g/m ,要求改作279/g/m 的毛涤纶,其身骨手感和原织物相仿,求新织物的纱线线密度和密度。 解:由公式1w w j1j 1j 1j 1T T T T P P P P G G ===w w =1 w 1j w11j T 27.16T 27.16216P 254P 279248?=?=== 得:1j P =226根/10cm ,1w P =192根/10cm ,1j T =21?2tex ,1w T =21?2tex 20.原平纹组织的精纺花呢,经纬纱线密度为16.7tex ?2,经纬密度为274根/10cm ?236根/10cm ,现将改作成16.7tex ?2的2/2的左斜纹织物,求织物的密度。 解:j P =274?1.33=365根/10cm ,w P =236?1.33=314根/10cm 21.某精纺花呢织物,组织为2/2左斜纹,经纬纱线密度分别为18.5tex ?2和37tex ?2,求:方形织物的最大密度;如果坯布经密纬为378跟/10cm ,求织物纬密。 解:48.2372 2 3725.1831.11350P t m T CF max =?+??==方 tw tj T T 67.0max max P P K ?=方方=3172.9 tw tj T T j w P K P 67.0-?=方=190.4根/10cm 22.用26.3tex ?2毛纱织造2/2变化左斜纹织物,设计坯布经密为260根/10cm ,纬密为220根/10cm ,问织制是否有困难? 解:2 3.2631.11350P max ??==t m T CF =244根/10cm 67.1max P K =方=97045.41K P 67.0j 方方=?=-K P w =234根/10cm>220根/10cm 所以织造困难 23.用37tex ?2的精纺毛纱织制平纹织物,其经密:纬密=2:1,求织物上机经纬密度。 解:由已知得???==????==??????==-cm P cm P cm K K P P P w j w j w 10/11910/8.23710/157P 8.4646P 21max 67.0j 根根根方方方 24.某精纺毛织物,采用3/3左斜方平组织,经纬纱线密度为25tex ?2,经纱密度为380根/10cm ,求纬纱密度。 解:cm P 10/2922253135039 .0max 根方=??= 5.13097 P K 67.1max ==方方,cm K P w 10/245P 67.0j 根方=?=-

织物结构及设计习题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集一、三原组织及上机图 1-1、试说明织物的含义。 1-2、试分别说明织物组织与织物结构的含义。 1-3、分别说明组织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1-4、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叉和交织的区别。 1-5、试选用一组织图,分别说明下列名词: R)经纱循环数(1j R)纬纱循环数(2w S)组织点的经向飞数(3j S4)组织点的纬向飞数(w1-6、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1-7、用分式表达法写出下列各种常见织物饿组织:府绸、细平、巴里纱、塔夫绸、单面纱卡、横贡缎。 1-8、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 1-9、机织泡泡纱织物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1-10、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棉(或棉型)织物。 1-11、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丝织物。 1-12、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毛织物。 1-13、原组织的斜纹组织主要有什么组织和什么织物? 1-14、在设计斜纹组织织物时,是怎样确定斜纹方向的? 1-15、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飞数?构成组织图时,用到的飞数的定义?16-1. 1-17、缎纹组织的数字表示方法与斜纹组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1-18、构成合理的棉横贡缎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 1-19、试作8枚缎纹所有可能构成的缎纹组织的组织图。 1-20、试作所有可能的7枚纬面缎纹组织的组织图。 1-21、比较7枚缎纹和8枚缎纹组织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2斜纹和5、试比较平纹、枚缎纹组织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1-2211-23、分别计算图1—23a — h组织图的经纱平均浮长,并说明它们各是什F1么组织。 图1-23 1-24、上机图的构成,各个部分的作用? 1-25、平纹组织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 1-26、穿综的原则是什么? 1-27、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 1-28、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 1-29、卡其、华达呢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 1-30、钢筘的作用是什么? 1-31、穿筘图中的每筘齿穿入数,一般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 1-32、提综图的作用是什么?在踏盘式织机上由什么机件实现提综图的作用?在多臂机上又是什么机构实现提综图的作用的? 1-33、每面综上综丝密度有一定限制,否则不得织造,一般综框上100厘米宽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 第一章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1、试分别说明织物、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的含义。 3、试分别说明组织点(浮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4、试说明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纱循环数R j、纬纱循环数R w的含义。 5、试分别说明同面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异面组织的含义。

第二章机织物三原组织 1、什么是飞数?什么是经向飞数S j、纬向飞数S w? 2、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3、说明平纹组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应用织物。 4、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 5、机织泡泡纱织物一般采用什么组织?形成泡泡的原理是什么? 6、如何区分平布和府绸织物? 7、平纹组织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 8、举例说明几种特殊效应的平纹织物及形成原因。 9、原组织的斜纹组织织物主要有哪些品种?试写出它们的表达式。 10、简述织物的经、纬密对斜纹倾斜角度的影响。 11、举例说明如何选择斜纹组织的斜向,使斜纹织物清晰? 12、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3、作出下列组织图及其反面组织图,并画出第一根经、纬纱的剖面图。 (1)1/4↗斜纹(2)3/1↖斜纹(3)7/2j (4)7/3w 14、写出R=8的三原缎纹组织表达式,并说明哪些互为正、反面? 15、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 (1)经面缎纹采用S捻股线作经纱; (2)纬面缎纹采用Z捻单纱作纬纱。 16、举例说明如何配置缎纹织物纱线的捻向,使缎纹织物光泽良好? 17、试比较平纹、2/1斜纹、五枚缎纹的平均浮长。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说明它们的松紧程度。 18、用分式表示法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细纺、平布、巴里纱、塔夫绸、单面卡其、横贡缎、直贡呢、派立司、乔其纱、单面华达呢、凡立丁。 为什么有些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的织物要用反织法? 19、试比较三原组织的特性差异。

管状织物设计方法

管状织物设计 3. 1实例一 某一管状织物的设计意图为: 表组织采用2上1下右斜纹, 要求总经根数为10 左右。即R j= 3, Sw = + 1。 方案一: 第一纬自左向右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4,M j= 3×4- 1= 11。 图1以2上1下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自左向右投第一纬) 如图1 所示, (a) 为表组织, (b) 为采用“底片反转法”得到的里组织, 根据投纬方向、表组织和总经根数, 可作出相应的截面图(c) (图中, 截面图的细实线

表示第一纬; 虚线表示第二纬; 单点划线表示第三纬) , 再根据截面图可得到合理配置的里组织(d) , 将表、里组织按1∶1 配置, 可作出管状组织的组织图(e)。 分析: 根据上面所作的几个图, 我们可以看到,要作出管状组织的组织图, 关键问题是确定表里组织的相互配合。从图中可以得出结果, 合理配置的里组织实际上是将图1—b 中的第二纬作为第一纬而得到的。 方案二: 第一纬自右向左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3,M j= 3×3+ 1= 10。如图2 所示, (a) 为根据投纬方向、表组织和总经根数作出的截面图, 由该图可确定合理配置的组织图为(b) , 该组织的配置与图1 中经过底片翻转法而得到的里组织完全相同。 图2 以2上1下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自右向左投第一纬 3. 2 实例二某管状织物的设计意图为: 表组织为5枚3飞纬面缎纹, 要求总经根数为18 左右。即R j= 5, Sw = 3 (或- 2)。 方案一: 第一纬自左向右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4,M j= 5×4- 3= 17。若Sw 取- 2, 则组织循环个数取3,M j= 5×3- (- 2) = 17, 结果完全相同。

织物结构

织物结构和设计 服装的物态三大构成要素为:设计、材料和制作。其中材料是服装的物质载体,是赖以体现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和服装制作的客观对象。服装材料又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其中面料是服装最表层的材料,决定了服装质地的外观效果,因此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中最起码的物质基础。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纤维和纱线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这一节开始,我们着重了解服装面料的结构以及特点。 织物(Fabric)是由纱线或纤维经过加工制成片状物体而成,按不同的加工分类可以分为:机织物(weaving fabric)、针织物(knitted fabric)、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另外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法,按构成织物原料是否染色分:白坯织物(white fabric)和色织物(yarn-dyed fabric).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颖织物,如粘合布、植绒布、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涂层织物等。 一、机织物: 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纵向纱线称做经纱,横向纱线称做纬纱,它们之间互相沉浮的一定规律叫做织物组织(WEAVES)。(PS:近年来,为了改善普通机织物斜向强力差的缺点,出现了由两根相交60度的经纱和一根纬纱织造的机织物,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比如降落伞) 1、织物组织: 在织物中,经纱浮于纬纱上面或经纱沉于纬纱下面之处均称为组织点或交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则称此交织点为经组织点,反之则为纬组织点。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在每隔一定数目的经纱和纬纱之后,排列次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发生重复,发生重复最基本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又称为一个完全组织,我们用组织图来表示,最常见的是方格纸表示法。 1)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锻纹组织,其他无数组织结构都是由这三种组织为基础变化组合而来,故又称作三原组织。 平纹组织: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共有两根经纱和纬纱,此种织物正反面无明显差异,故把此类组织又称为同面组织,因为平纹组织织物是所有组织中交织点最多的,所以平纹组织织物的断裂强度较大。 府绸:就是一种平纹组织织物,因为经纱密度是纬纱的两倍,所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由经纱形成的清晰的菱形颗粒。平纹的毛织物主要有凡立丁和派力司,都作为夏令衣料,质地薄爽,它们之间主要区别是派力司纱线是色纱,而凡立丁是单色的,因此在派力司呢面上散布均匀的轻微有色细条纹,这就是派力司的风格。 凡立丁:采用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织成的单色股线的薄型织物,其特点是纱支较细、捻度较大,经纬密度在精纺呢绒中最小。凡立丁按使用原料,分为全毛、混纺及纯化纤,混纺多用粘纤、锦纶或涤纶,尚有粘、锦、涤搭配的纯化纤凡立丁。

织物结构与设计试卷

织物组织试题1 一、填空(20分) 1.组织图上,经纬交叉处称为。 2.原组织 有、、三种。 3.平纹组织按起点不同可分 为、两类。 4.上机图 由、、、 四部分组成。 5.角度斜纹的构成方式有、两种。 6.纬面缎纹读作↗读 作。 7.花岗石组织是变化组织。 8.底片法作方格组织时必须选择。 9.透孔组织穿扣时应。 10.配色模纹是 由、配合构成花型。 11.重组织是二组经纱一组 纬重组织是一组经纱二组纬纱。 12.绒毛固接方式 有、、 三种方式。 13.毛巾组织的形成必须 有、两个因数。 14.起绒组织分为、两种起绒组织。

15.组织是 组织。 16.最简单的斜纹组织是,最简单的加强斜纹组织是。 最简单的复合斜纹组织是。 18.角度斜纹分 为、两种,由、两个因数构成。 19.规则缎纹组织构成条 件和。 20.山形斜纹的K j 确定后 , ,则R j = ,破斜纹K j 确 定后,则R j = 。 二、名词解释(20分) 1.飞数 2.浮长与平均浮长 3.组织循环 4.全起毛与半起毛 5.毛倍 三、在下列组织图的括号中填上组织名称(1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求下列组织图的表组织、里组织和接结组织(10分) 五、问答题(10分) 1、透孔织物外观是如何形成的? 2、织造双层织物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六、作图题(30分) =8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1、以↗为基础组织,Kj=K w 2、作R=10的透孔组织的上机图。 3、作↗以为基础组织,从左→右投梭的管状组织的上机图,并作出剖面图。 织物组织试题1标准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 1.组织点 2.平纹、斜纹、缎纹 3.单起、双起 4.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 5.织物密度、组织飞数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图.doc

参考答案 四、作图题 1.试画出13 线卡其织物的组织图,并画出采用飞穿法反织上机织造的上机图。 2.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经面缎纹采用S 捻股线作经纱; 3.试作1212及24变化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4.试作231 2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5.分别绘制下列变化斜纹组织图。 (1)3114 35↗为基础组织,Sj=2的急斜纹。

(2)1361↗为基础,Sw=2的缓斜纹。 (3)基础组织为3111 13,Kj=10的经山形斜纹。 (4)基础组织为211 3,Kw=10的纬山形斜纹。 (5)基础组织为312 2,Kj=8,Kw=8的菱形斜纹。 (6)基础组织为311 3,Kj=8,Kw=8的菱形斜纹(要求交界处清晰)。

(7)基础组织为2312,Kj=8,Sj=4的锯齿斜纹。 6. 以2211 22斜纹为基础组织,以12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6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的规律排列经纱,绘作经山型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7.以221 3↗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 为1,1,0,1,0,1,0,1,0,0,-1,0,-1,0,-1,0,-1,-1。 8.以33 斜纹组织为基础,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左斜的规律作一破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9.已知某织物的基础组织为1221 15↗,经纬纱密度为133×72,其斜纹线倾斜角度 为74°,试作织物的组织图。(tg74°=3.5) ∵ tg74°=Sj*133/72=3.5 ∴ Sj=3.5*72/133=1.89≈2 10.以2/2↗为基础,画一菱形斜纹组织的上机图,Kj=Kw=8。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集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教育 习题集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集. 一、三原组织及上机图. 1,1、试说明织物的含义。1,2、试分别说明织物组织与织物结构的含义。 1,3、分别说明组织点、经组织点(经浮点)、 纬 ... 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 1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集一、三原组织及上机图 1,1、试说明织物的含义。 1,2、试分别说明织物组织与织物结构的含义。 1,3、分别说明组织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1,4、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叉和交织的区别。 1,5、试选用一组织图,分别说明下列名词: R(1)经纱循环数 j R(2)纬纱循环数 w S(3)组织点的经向飞数 j S(4)组织点的纬向飞数 w 1,6、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1,7、用分式表达法写出下列各种常见织物饿组织:府绸、细平、巴里纱、塔夫绸、单面纱卡、横贡缎。 1,8、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

1,9、机织泡泡纱织物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1,10、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棉(或棉型)织物。 1,11、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丝织物。 1,12、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毛织物。 1,13、原组织的斜纹组织主要有什么组织和什么织物, 1,14、在设计斜纹组织织物时,是怎样确定斜纹方向的, 1,15、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16、什么是飞数,构成组织图时,用到的飞数的定义, 1,17、缎纹组织的数字表示方法与斜纹组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1,18、构成合理的棉横贡缎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 1,19、试作8枚缎纹所有可能构成的缎纹组织的组织图。 1,20、试作所有可能的7枚纬面缎纹组织的组织图。 2 1,21、比较7枚缎纹和8枚缎纹组织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21,22、试比较平纹、斜纹和5枚缎纹组织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1 F1,23、分别计算图1—23a —— h、组织图的经纱平均浮长,并说明它1 们各是什么组织。 图1-23 1,24、上机图的构成,各个部分的作用, 1,25、平纹组织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 1,26、穿综的原则是什么, 1,27、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

织物结构设计复习题

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规律打到循环时的组织。 平均浮长:组织循环数与纱线在组织循环那的交错次数的比。 总紧度:织物中经纬纱的总覆盖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之比。 纱哔叽左斜,半线华达呢右斜,线卡其右斜 1.举例3中平纹织物的特殊外观纵横凸条、绉效应、泡泡纱、隐条等。 2.最简单的斜纹组织是1/2↗、1/2↖、2/1↗、2/1↖,最简单的加强斜纹是2/2↗、2/2↖。 最简单的符合斜纹组织循环数是 5 。 3.角度斜纹的构成方式有急斜纹和缓斜纹两种。 4.透孔组织穿筘是应采用空筘或不均匀穿筘,目的是增加透孔组织物每束纱之间的间距, 透孔外观更明显。 5.配色模纹是由织物组织与纱线颜色相互配合在织物表面构成花纹。 6.重经组织是有两组经纱于一组纬纱交织而构成的织物。 7.在双层织物组织图中,符号“o”表示的含义是投里纬纱里层是,全部表经均要提升。 8.形成毛巾组织织物,在打纬机构上分为长打纬打纬短打纬打纬。 9.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10.管状组织的投纬比为1:1 ,双幅织组织的投纬比为2:2 。 11.经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经面组织,里组织是纬面组织,为使织物表面具 有良好的经面效应,应使里经的(短)经组织点被表经的经浮长线所覆盖。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 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 一、穿综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各有什么特点? 穿综原则: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而交织规律不同的经纱必须分别穿在不同的综片中。 1.顺穿法:适用于经纱循环数和经密均较小的组织织物。 2.飞穿法:使用于经纱循环数较小,而经密较大的组织织物。 3.照图穿:适用于组织中经纱运动规律相同的织物。 4.分区穿“适用于经纱有两组,将提升次数多的一组经纱穿入前面的综框。 二、说明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

《织物结构与设计》教学大纲

《织物结构与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结构与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structure and design 学时:55 学分:4 适用专业:纺织品设计、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测、服装工程、服装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任务:全面掌握织物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小样 的能力;实现对织物会设计、会分析、会生产的目标。 前导课程:纺织材料、机织技术 后续课程:纺织品设计纹织设计 二、课程主要内容 知识要求 1.熟练掌握原组织的绘作方法、原组织的特性; 2.熟练掌握织物上机图的绘作方法,穿综和穿筘原则; 3.掌握变化组织的构成方法; 4.掌握联合组织的构成方法; 5.掌握复杂组织的构成方法; 6.掌握配色模纹的作图方法; 7.掌握各种组织织物的品种及其外观特征和服用效果; 8.能运用织物CAD技术设计织物。 技能要求 1.掌握织物设计的步骤; 2.掌握各种组织上机的工艺要求和技巧; 3.具备解决织物小样织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运用织物CAD技术设计织物的能力。 项目1 原组织织物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织物基本知识;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织物设计;织物上机织造工艺的确定;原组织织物CAD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原组织及其织物的基本特征;原组织织物CAD设计方法。 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教学。 项目2 变化组织织物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织的定义、基本特征及特点;掌握组织绘作方法和上机要点;掌握变化组织织物CAD设计方法;掌握变化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变化组织织物CAD设计方法;变化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教学。 项目3 联合组织织物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凸条组织等联合组织的外观特点、构成原理、绘作方法、上机条件;掌握各种联合组织织物CAD设计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联合组织的形成原理及其组织图的绘制作。 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教学。 项目4 配色织物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色线与组织配合的配色模纹的意义和组成;掌握配色模纹图的绘作方法;掌握配色织物CAD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配色花纹和色纱排列,作出可能的组织图;配色织物CAD设计方法。 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教学。 项目5 复杂组织织物设计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业

绪论 1-3,1-4,1-5,1-6,1-8,1-9,1-10,1-11 三原组织 2-1,2-4,2-6,2-8,2-9 1.什么是飞数?什么是经向飞数S j 、什么是纬向飞数S w ? 2.作组织图:13↖,31↗,58经面缎纹,3 5纬面缎纹 变化组织 1.试分别作出 3 1 111223变化经重平、变化纬重平和变化方平的组织图。 3-4,3-5,3-6,3-7 2.试作下列各加强斜纹的组织图。 (1)32 ↗;(2)34↖;(3)53↗;(4)4 4↖。 3.试作下列各复合斜纹的组织图。 (1)2 332↖;(2) 112123↗;(3)3 3 1224↗。

1.以2 2↗、2 2经重平、2 2↖为基础组织,设计一纵条纹组织图。 2.以四枚不规则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组织构成纵条纹组织图。 3.试述透孔组织(假纱罗组织或模纱组织)在织物表面形成孔的原理。 4.试作Rj=Rw=8的透孔组织图,并以“o”标出孔眼所在位置。 5.试作以菱形斜纹(7 1斜纹为基础组织)为基础组织的简单蜂巢组织的上机图。 6.设经纱循环Rj=24,纬纱循环Rw=8,利用2 2↗作为固结组织,试作该凸条组织的上机图及其纬向截面图。 7.已知色纱排列次序,经纬均为2A 、4B 、2A ,试作2 2方平组织的模纹图。 8.试作以 1 1 1122↗为基础组织,色经排列顺序为1乙、1甲,色纬排列顺序为2乙、2甲的配色模纹图。

1.试作表面组织为5 8经面缎纹,里组织为3 1斜纹,经纱排列比为1:1的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 2.某经二重组织,表面组织为2 2方平,里组织为3 1破斜纹,表、里经纱的排列比为2:1,试作出反面组织及织物组织图。 3.已知纬二重组织的表面组织和反面组织均为3 1破斜纹,表、里纬纱排列比为1:1,试作上机图及纬向截面图。 4.试作表面组织为2 2↗,里组织为1 3↗,表、里纬纱排列比为1:1的纬二重组织图及纬向截面图。 5.试作以1 2↗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织物上机图及纬向截面图,Z=5,从左向右投第一梭。 6.设计一管状织物,其表面组织为2 2 纬重平,试作该管状织物上机图,Z=4,从右向左投纬。 7.某双层表里换层组织的基础组织为平纹,表、里经及表、里纬排列比均为1白、1黑,纹样图如图所示,试作该组织图。

织物组织与结构学复习资料..

第四章联合组织 1.条格组织 (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3)设计要点 ①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 ②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 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 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织的纱线 ③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 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如平纹+ 缎纹2入4入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即组织松的张力大组织紧的张力小) 2、方格组织(Square Weave) 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 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 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 设计要求: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 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 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组织图绘作: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组织起始点的选择? 3、格子组织(check weave) 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 组织安排:①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 ②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 ③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 设计要点①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 ②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 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另外,交错处的紧度较大(Pj、Pw大),采用重纬可使紧度减小。 上机①用综:考虑地组织与横条组织的配合及纵条组织所需的综页数 如:五枚缎纹与平纹组织需10页(地、横的最小公倍数)+5(纵条)=15 ②穿筘:纵条宽度在1cm以上时,为使条子明显些,经纱密度要增加,采用花穿。(在1cm 以下,由于地组织紧,条组织松,自然可突出条子) ③卷取:在卷取时,地组织与横条纹组织的卷取不同(因Pw不同)在横条织完,接织地组织时,应停卷,因横条密度大,紧度大,采用停卷以免出现稀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