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设计试卷

织物结构设计试卷
织物结构设计试卷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业题 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 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 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 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 1<S<R-1 、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2.5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 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巴里纱织物经纬纱采用强捻纱织造,织物密度较小,结构稳定,织物轻薄透明,可做夏季面料。 14.绘制经曲线斜纹时,经向飞数的确定应注意∑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 15.马裤呢织物的组织为急斜纹,双面华达呢织物组织为 2/2↗,横贡缎织物组织为5/3纬面缎。 16.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泡泡纱织物采用双轴织造,织物表面呈现泡条效果。 17.分析织物时,判断织物经纬向的方法有有布边时,与布边平行的为经向、 一般密度大的为经向、筘痕明显的为经向等。 18.欲使斜纹织物的斜纹纹路清晰,应使其斜向与构成斜纹效应的那一系统纱线的捻向相反,单面纱卡的斜向为左斜纹。 19.经纱的平均浮长(Fj)是指组织循环纬纱数(Rw)与经纱交错次数(tj)的比值。 20.斜纹组织中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 21.在纬重平组织的纬浮长线上填加平纹组织作固结组织,所构成的联合组织为纵凸条 _ 组织,织物外观特点为具有纵向排列的凸出条纹。 22.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称为织物的紧度。 23.设计纵条纹组织时应使两组织交界处组织点相反(呈底片翻转关系), 同时保证两组织的交错次数应近似。 24.绉组织织物的外观主要特征织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状外观效应,常用的构成方法有增点法、移绘法、省综设计法等。 25.“下接上”接结法是指里经与表纬作适当接结将两层紧密相连。 26.制织灯芯绒织物时,须采用一个系统的经纱和两个系统 的纬纱,绒毛的固结方式有V型和 W型。花式灯芯绒要求 织物表面部分起毛,部分不起毛,可以采用织入提花法(经重平法) 或飞毛提花法方法。 27.管状组织的投纬比为1:1 ,双幅织组织的投纬比为 2:2 。 5、经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经面组织,里组织是纬面组织,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经面效应,应使里经的(短)经组织点被表经的经浮长线所覆盖。 28.纬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纬面组织,里组织是经面组织, 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遮盖效应,应使里纬的短纬组织点被表纬的 纬浮长线(纬组织点)所覆盖。 29.采用“下接上”法设计接结三层组织时,其各层的连接方法是指里接中、中接表。 30.拷花呢织物采用纬起毛组织进行织造,地组织 主要有简单组织、经二重组织、 双层组织三类。 31.经起毛织物按照形成绒毛的方法分单层起毛杆织造法、 绒经浮长通割法、双层织造法。 32.在织造毛巾织物时,其毛圈是依靠打纬机构的动程、 送经量与送经机构、地组织与毛组织的配合、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三纬毛巾织物是每织 3 根纬纱,形成一行毛圈。33.织造双层织物时,引表纬时表经应按照组织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表纬交织,里经沉于织物下层;引里纬时表经全部提起,里经按照组织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里纬交织。 34.长毛绒织物采用经起毛组织,其经纱采用两个系统,纬纱采用一个系统,常采用双层单梭口织造方法。 35.绉纱织物采用普通捻度的经纱与强捻纬纱交织而成,布面呈柳条绉、雨状绉外观。 36.牛津纺(布)织物经或纬纱其中之一为色纱,另一种为本色(白)纱, 外观具有针点效应,组织常用纬重平(方平)。 37. 普通麻纱织物组织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柳条麻纱则采用 平纹组织,纱线采用精梳细号烧毛的股线,穿筘方法为空筘法。 38.普通麻纱织物组织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柳条麻纱则采用平纹组织,穿筘方法为空筘法。 39.柳条麻纱织物组织为平纹,采用空筘法织造,织物表面特征为具有宽窄不同的清晰直条纹路。

《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和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第1章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6.C20表示fcu=20N/mm。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第3章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

稳定系数值越高。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400N/mm2。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2.对于 xh'f的T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按 Asb'来计算。 4.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于改善梁截面的延性是有作用的。 5.双筋截面比单筋截面更经济适用。 6.截面复核中,如果 b,说明梁发生破坏,承载力为0。 7.适筋破坏的特征是破坏始自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 8.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处于梁工作的第Ⅲ阶段。 9.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的确定依据是平截面假定。 第5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1.梁截面两侧边缘的纵向受拉钢筋是不可以弯起的。 2.梁剪弯段区段内,如果剪力的作用比较明显,将会

织物结构设计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织物结构设计》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 1. 重经组织(4 分) 2. 纵条纹组织(4 分) 3. 蜂巢组织(4 分) 4. 凸条组织(4 分) 5. 多层组织(4 分) 二问答题 (共3题,总分值30分 ) 6. 已知蜂巢组织如下图所示,分别指出A,B两点中那个点是下凹的,那个点是上凸的?并解释 原因。

(10 分)7. 为了保证重经组织中表、里基础组织的良好重叠,使里组织点不显露在织物表面,里组织应该如何选择和配置?(10 分) 8. 什么叫绉组织?为了使织物获得较好的起绉效应,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三识图绘图题 (共5题,总分值50分,请根据题意正确作图,若答题需要使用原图的,请在答题卷中画出原图并作答。) 9. 已知表面组织为经面缎纹,反面组织为右斜纹,表里经纱的排列比为1:1,做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0 分) 10. 做重平与平纹构成的透孔组织的上机图,并说明透孔形成的原理。(10 分) 11. 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右斜纹,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是1:1,做下接上双层接结组织的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0 分) 12. 以斜纹为基础组织,作方格组织,并结合绘图说明构作清晰的方格组织,应如何选择基础组织的起点。(10 分) 13. 已知配色模纹图如下,求至少三种可能的基础组织。 (10 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 1. 答案: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经纱重叠组织称为重经组织。 解析过程: 2. 答案:在织物表面沿横向并列配置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组织,从而形成纵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纵条纹组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A及答案

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准永久组合: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5.荷载效应: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二.简答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50分) 1、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作用有哪些,并简述之?(9分)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胶结力)。这种吸附作用力来自浇注时水泥浆体对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以及水化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这种吸附作用力一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时,该力即消失。 (3分)(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摩阻力是由于混凝土凝固时收缩,对钢筋产生垂直于摩擦面的压应力。这种压应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阻力就越大。(3分)(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咬合力)。对于光圆钢筋,这种咬合力来自表面的粗糙不平。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机械咬合作用,改变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粘结强度。对于变形钢筋,咬合力是由于变形钢筋肋间嵌入混凝土而产生的。虽然也存在胶结力和摩擦力,但变形钢筋的粘结主要来自钢筋表面凸出的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3分)

包装结构设计实验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名称:包装结构设计 2、实验课程名称(英文):Packaging Structure Design 3、课程代码:120037 4、实验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5、学时:4 6、学分: 7、适用专业:包装工程 8、先修或同修课程:包装CAD、包装材料学、包装电脑装璜、包装工艺 9、开设单位:工程技术学院 10、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11、本实验课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及作用: 该课程实验是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性,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分析评价体验设计的合理性、表现性,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符合增强“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12、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典型包装容器的设计步骤及方法,了解包装容器常见类型、使用材料及成型工艺,重点掌握纸包装容器设计的方法及制造过程。 13、实验内容: (1)折叠纸盒设计与制作 应用纸盒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折叠纸盒的设计和制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包装纸盒结构设计方法的理解,熟练包装纸盒结构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工艺方法。并通过纸盒的设计熟练掌握TULIC系列公式的应用方法及要点。 (2)瓦楞纸箱设计与制作 应用瓦楞纸箱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纸箱的设计与制作实践,通过设计制作加深对瓦楞纸箱容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的理解,获得瓦楞纸箱结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知识。 14、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考试成绩和设计研究性实验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成绩分级为:优、良、中、及、不及格。 15、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1]宋宝峰,宋翼生主编.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 [2]孙诚,王德忠主编.包装结构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萧多皆主编.纸盒包装设计指南.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 [5]黄虹主编.塑料成型加工与模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五章课后题作业: 19.原织物为毛涤纶,平纹组织,经纬纱线密度均为16.7tex ?2,经纬密度为254根/10cm ?216根/10cm ,织物质量为248g/m ,要求改作279/g/m 的毛涤纶,其身骨手感和原织物相仿,求新织物的纱线线密度和密度。 解:由公式1w w j1j 1j 1j 1T T T T P P P P G G ===w w =1 w 1j w11j T 27.16T 27.16216P 254P 279248?=?=== 得:1j P =226根/10cm ,1w P =192根/10cm ,1j T =21?2tex ,1w T =21?2tex 20.原平纹组织的精纺花呢,经纬纱线密度为16.7tex ?2,经纬密度为274根/10cm ?236根/10cm ,现将改作成16.7tex ?2的2/2的左斜纹织物,求织物的密度。 解:j P =274?1.33=365根/10cm ,w P =236?1.33=314根/10cm 21.某精纺花呢织物,组织为2/2左斜纹,经纬纱线密度分别为18.5tex ?2和37tex ?2,求:方形织物的最大密度;如果坯布经密纬为378跟/10cm ,求织物纬密。 解:48.2372 2 3725.1831.11350P t m T CF max =?+??==方 tw tj T T 67.0max max P P K ?=方方=3172.9 tw tj T T j w P K P 67.0-?=方=190.4根/10cm 22.用26.3tex ?2毛纱织造2/2变化左斜纹织物,设计坯布经密为260根/10cm ,纬密为220根/10cm ,问织制是否有困难? 解:2 3.2631.11350P max ??==t m T CF =244根/10cm 67.1max P K =方=97045.41K P 67.0j 方方=?=-K P w =234根/10cm>220根/10cm 所以织造困难 23.用37tex ?2的精纺毛纱织制平纹织物,其经密:纬密=2:1,求织物上机经纬密度。 解:由已知得???==????==??????==-cm P cm P cm K K P P P w j w j w 10/11910/8.23710/157P 8.4646P 21max 67.0j 根根根方方方 24.某精纺毛织物,采用3/3左斜方平组织,经纬纱线密度为25tex ?2,经纱密度为380根/10cm ,求纬纱密度。 解:cm P 10/2922253135039 .0max 根方=??= 5.13097 P K 67.1max ==方方,cm K P w 10/245P 67.0j 根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docx

一、概念选择题(均为单选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总共40 分) 1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抗压强度设计值 f c=50MPa;B.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50MPa;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 cu,k=50MPa;D.抗拉强度标准值 f tk =50MPa。 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150 mm× 150 mm× 150 mm 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按:( B ) A.平均值μf cu确定;B.μf cu-1.645σ 确定;C.μf cu - 2σ确定; D .μf cu-σ确定。 3.减少混凝土徐变可采用的措施有:(B) A.增加水泥用量; B 蒸汽养护混凝土; C 提早混凝土的加荷龄期; D 增加水用量。 4 .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说法是:(A) (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 (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 (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

A.( 1)、(3)、( 5);B .(1)、( 4);C.(1)~( 5); D .( 1)、 ( 5)。 5.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 0.2表示,即:( D) A.取极限强度的20 %; B .取应变为 0.002时的应力; C.取应变为0.2时的应力;D.取残余应变为 0.002时的应力。 6.检验软钢性能的指标有:( A) (1)屈服强度(2)抗拉强度(3)伸长率(4)冷弯性能 A.(1)~( 4);B.(1)~(3);C.(2)~(3);D.( 2)~( 4)。 7.对于热轧钢筋( 如HRB335),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 B ) A.弹性极限强度;B.屈服极限强度;C.极限抗拉 强度;D.断裂强度。 8.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 因是:( D)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教材设计方案与模块结构

教材设计与模块结构 安徽省淮南市教育局教研室张骏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材、整体统筹、模块结构 有人说,《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实我们还更应该强调“教材”对课程的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虽然教材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但事实上,大部分教师还是研究教材的多,研究课标的少。所以,教材的质量至关重要。 曾经几时,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案曾这样走过。 1.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二进制、DOS、Basic语言…… 2.学习开关机、了解并掌握office、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程序设计等…… 有人把前者称为“信息技术学”;后者称为“学习信息技术”;也有人还把前者称之为“知道教育”,后者称之为“做到教育”。 事实上,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即从传统的计算机教案转为信息技术教案,课程从目标、理念和教案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单纯的从形式上表现为从程序设计教案转到应用软件的学习,而且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技术、人文、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贯穿教材始终。但遗憾的是,一些教材作者本身并没有搞清楚“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区别”,什么都想教,结果呢,却什么都没教好。很多教材为了回避那种“为讲软件功能而讲软件”的窠臼,把一些技术通过任务、案例等分配到多个不同的章节中或不同年级中的任务中去,但从整个教材体系来看,还是以软件为主设计任务还是显得过于生硬。尤为严重的是,编写者明显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并没有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愿望上去考虑,把综合任务设置过大,而技术应用往往却处于一个相对窄的层面上,没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相反,却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综观近年来各种版本教材,大都把小学、中学内容设置的难度区别不大,甚至中学学习的内容小学生早已掌握,以至于出现了信息技术老师讲授的知识,其它学科教师也照样能讲的尴尬局面。这也是教师教着没劲、学生学着没劲的重要原因之一。教材中还存在内. 容重叠的现象。例如,小学以学习OFFICE为主要内容,初中还是OFFICE学习主要内容,高中仍然无法跳出OFFICE学习的怪圈,三个学龄段很难在学习难度上去区分。例如,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设置了要求学生“制作课余计划”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可能涉及到OFFICE相关内容,也就是说借助OFFICE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知道了原来OFFICE这个工具能很好用。到了初中二年级,又再次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与小学这部分的内容相比,二者既不存在难度上的递进,也不存在螺旋上升。学生看到这部分内容往往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却一时却想不起来,也只有“无可夸何花落去”了。 有的教材还追求软件的面面俱到、什么时髦学习什么的倾向。例如“加工图像图形信息”一节,设置了两个软件的学习任务,分别是”photoshop”和coredraw”,表面上看前者是位图图像的处理,后者是矢量图形的处理,而实际上尽管两者处理对象不同,方法各异,但教材中的两个案例没有任何梯度,属于相关软件或相近软件。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前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后者。此章节一共5页左右学习内容,但给人的感觉是图像处理没有学好,图形制作也没有掌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卷B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卷 (20 07 至20 08 学年第 二 学期 期末)(B 卷)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在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中,( )作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f c 。 A. 比例极限 B. 峰值应力点 C. 收敛点 D. 临界点 2. c c c E εσ='的是混凝土的(B )。 A. 弹性模量; B. 割线模量; C. 切线模量; D. 原点切线模量; 3.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中( ) A. 混凝土承载力部分考虑了剪扭相关性,钢筋则没考虑; B. 混凝土和钢筋都考虑了剪扭相关性; C. 混凝土和钢筋均没有考虑剪扭相关性; D. 混凝土承载力部分没有考虑剪扭相关性,钢筋考虑了; 4.条件相同的矩形截面梁加配了受压钢筋后,其实际受弯承载力与不配受压钢筋相比( ) A. 仅在x>2a'的情况下提高; B. 仅在x<2a'的情况下提高; C. 不一定提高; D. 肯定提高; 5. T、I形截面剪扭构件可分成矩形块计算,此时( ) A. 由各矩形块分担剪力; B. 剪力全由腹板承担; C. 剪力、扭矩全由腹板承担; D. 扭矩全由腹板承担; 6. 在双筋梁计算中满足2a'≤x ≤ξb h o 时,表明( ) A. 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B. 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C. 拉压筋均不屈服; D. 拉压钢筋均屈服; 7.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 A. 受拉钢筋及受压钢筋同时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压坏 B. 受拉钢筋先屈服,压区混凝土后压坏 C. 压区混凝土压坏,然后受压钢筋受压屈服 D. 压区混凝土压坏,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或受压均未屈服 8.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钢筋的级别及配筋率一定时,为减少裂缝的平均宽度m W ,应尽量采用( )。 A. 直径较小的钢筋 B. 直径较大的钢筋 C.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 多种直径的钢筋 9.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C )。

织物结构

织物结构和设计 服装的物态三大构成要素为:设计、材料和制作。其中材料是服装的物质载体,是赖以体现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和服装制作的客观对象。服装材料又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其中面料是服装最表层的材料,决定了服装质地的外观效果,因此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中最起码的物质基础。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纤维和纱线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这一节开始,我们着重了解服装面料的结构以及特点。 织物(Fabric)是由纱线或纤维经过加工制成片状物体而成,按不同的加工分类可以分为:机织物(weaving fabric)、针织物(knitted fabric)、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另外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法,按构成织物原料是否染色分:白坯织物(white fabric)和色织物(yarn-dyed fabric).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颖织物,如粘合布、植绒布、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涂层织物等。 一、机织物: 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纵向纱线称做经纱,横向纱线称做纬纱,它们之间互相沉浮的一定规律叫做织物组织(WEAVES)。(PS:近年来,为了改善普通机织物斜向强力差的缺点,出现了由两根相交60度的经纱和一根纬纱织造的机织物,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比如降落伞) 1、织物组织: 在织物中,经纱浮于纬纱上面或经纱沉于纬纱下面之处均称为组织点或交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则称此交织点为经组织点,反之则为纬组织点。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在每隔一定数目的经纱和纬纱之后,排列次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发生重复,发生重复最基本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又称为一个完全组织,我们用组织图来表示,最常见的是方格纸表示法。 1)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锻纹组织,其他无数组织结构都是由这三种组织为基础变化组合而来,故又称作三原组织。 平纹组织: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共有两根经纱和纬纱,此种织物正反面无明显差异,故把此类组织又称为同面组织,因为平纹组织织物是所有组织中交织点最多的,所以平纹组织织物的断裂强度较大。 府绸:就是一种平纹组织织物,因为经纱密度是纬纱的两倍,所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由经纱形成的清晰的菱形颗粒。平纹的毛织物主要有凡立丁和派力司,都作为夏令衣料,质地薄爽,它们之间主要区别是派力司纱线是色纱,而凡立丁是单色的,因此在派力司呢面上散布均匀的轻微有色细条纹,这就是派力司的风格。 凡立丁:采用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织成的单色股线的薄型织物,其特点是纱支较细、捻度较大,经纬密度在精纺呢绒中最小。凡立丁按使用原料,分为全毛、混纺及纯化纤,混纺多用粘纤、锦纶或涤纶,尚有粘、锦、涤搭配的纯化纤凡立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第四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否则打“×”。每小题1分。)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6.C20表示f cu =20N/mm 。( )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 )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判断题答案 1. 错;对;对;错;对; 2. 错;对;对;错;对;对;对;对;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2/400mm N 。( )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判断题答案 1. 错;对;对;错;错;错;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2.对于' 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f b 的

《包装结构设计》实验指导书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 张新昌、王利强、孙昊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 2016.3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主干和核心课程之一。按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主要围绕不同材料的包装容器结构进行讨论,包括纸包装容器(折叠纸盒、粘贴纸盒、瓦楞纸箱)、塑料包装容器(注射、压制容器、中空吹塑容器和其他)、玻璃包装容器、金属包装容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典型包装容器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了解包装容器常见结构类型、所使用材料、成型工艺,同时,结合本学期的相关教学与实践环节(产品包装创新实践及包装设计大赛等,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根据“包装结构设计”卓越课程建设安排,本课程安排了 3 组课内外制作实践的内容,每次所需课时约 4学时(课内/课外各2学时),设计过程由学生在课外进行。 一、纸盒设计与制作 1. 实验目的 学习了各种纸盒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设计方法后,还须进行纸盒的设计与制作实践。通过实际作业才能加深对包装纸盒结构的理解,获得包装纸盒设计制作方面的工艺知识。 要求设计者经过认真构思,设计和制作实样,并听取用户意见做进一步修改。 2. 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制作出合格而有销售魅力的纸包装设计。应该做到: ①适合于内装物的形态和规格; ②其结构足以承受内装物品重量,确保在流通中不破裂,不散落; ③结构形式新颖别致,富有创新性;兼有制作方便打开方便的优点; ④符合对本包装的特别要求(指装箱、分组、流通、携带、销售和使用等)。 确认设计制作的实样符合以上基本要求后,进入生产过程(打样或制作)。 3. 设计选题 表1列出较常见的8种包装盒设计课题,题目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说明均列于表中,学生可根据要求选择1-2种进行设计制作。 表1 包装纸盒设计选题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图.doc

参考答案 四、作图题 1.试画出13 线卡其织物的组织图,并画出采用飞穿法反织上机织造的上机图。 2.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经面缎纹采用S 捻股线作经纱; 3.试作1212及24变化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4.试作231 2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5.分别绘制下列变化斜纹组织图。 (1)3114 35↗为基础组织,Sj=2的急斜纹。

(2)1361↗为基础,Sw=2的缓斜纹。 (3)基础组织为3111 13,Kj=10的经山形斜纹。 (4)基础组织为211 3,Kw=10的纬山形斜纹。 (5)基础组织为312 2,Kj=8,Kw=8的菱形斜纹。 (6)基础组织为311 3,Kj=8,Kw=8的菱形斜纹(要求交界处清晰)。

(7)基础组织为2312,Kj=8,Sj=4的锯齿斜纹。 6. 以2211 22斜纹为基础组织,以12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6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的规律排列经纱,绘作经山型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7.以221 3↗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 为1,1,0,1,0,1,0,1,0,0,-1,0,-1,0,-1,0,-1,-1。 8.以33 斜纹组织为基础,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左斜的规律作一破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9.已知某织物的基础组织为1221 15↗,经纬纱密度为133×72,其斜纹线倾斜角度 为74°,试作织物的组织图。(tg74°=3.5) ∵ tg74°=Sj*133/72=3.5 ∴ Sj=3.5*72/133=1.89≈2 10.以2/2↗为基础,画一菱形斜纹组织的上机图,Kj=Kw=8。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结构设计原理》(上)试题库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 1.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混凝土 【 】 A 不出现拉应力 B 不开裂 C 必须开裂但要限制其宽度 D 开裂且不限制其宽度 2.钢筋作为设计依据的强度指标是 【 】 A 比列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极限抗拉强度 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温度养护条件是 【 】 A C 0)315(± B C 0)320(± C.C 0)515(± D.C 0)520(±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湿度养护条件是 【 】 A80%以上 B85%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5.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试验时,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 【 】 A 涂润滑油时强度高 B 不涂润滑油时强度高 C 涂与不涂润滑油无影响 D 不一定 6.无明显物理流限的钢筋作为设计依据的强度指标σ0.2,它所对应的残余应变是 【 】 A0.2 B0.2% C 千分之0.2 D 万分之0.2 7.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是指 【 】 A 荷载作用下最终的总变形 B 荷载刚作用时的瞬时变形 C 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 D 持续荷载作用下随荷载持续时间增加的变形 8.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共同工作,是因为它们之间有 【 】 A 胶结力 B 摩擦力 C 机械咬合力 D 黏结力 9.同一批混凝土,在不同情况下其抗压强度不同,下列情况中,抗压强度最低的是 【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 B 棱柱体抗压强度 C 局部抗压强度 D 旋筋柱中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 10.下列各方面计算中,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是 【 】 A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C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D 裂缝及变形验算 11.抗倾覆、滑移验算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 【 】 A γG =0.9 B γG =1.0 C γG =1.1 D γG =1.2 12.影响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是 【 】 A.混凝土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钢筋面积和级别 D.构件长度

四川大学-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3套题

四川大学-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3套题

《结构设计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可靠度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其中“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施工、正常使用。 2.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是这样取的: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组合取1.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组合取();对结构有利时,一般取()。 3.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确定,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确定。 4. 砼徐变是指在压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随时间增长的现象,它使受弯构件挠度和柱的附加偏心距()。 的工程意义是(); 5. 适筋梁中规定ρ≤ρ max ρ≥ρ 的工程意义是()。 min 6.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块体和()

强度、块体尺寸、砂浆特性以及砌筑质量等,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 7.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可采用等效矩形压应力图形代替实际的曲线应力图形。两个图形等效的原则是()和()。 8.现行钢结构规范所示轴心受压构件的λ-?曲线是考虑初始缺陷按()理论进行计算而确定的,并根据板厚和截面形式共分为()条曲线。9. 钢筋砼受力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随砼保护层厚度增大而(),随纵筋配筋率增大而()。10. 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32分) 1.按使用功能划分的土木工程结构指以下何项? A. 承重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

织物结构设计复习题

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规律打到循环时的组织。 平均浮长:组织循环数与纱线在组织循环那的交错次数的比。 总紧度:织物中经纬纱的总覆盖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之比。 纱哔叽左斜,半线华达呢右斜,线卡其右斜 1.举例3中平纹织物的特殊外观纵横凸条、绉效应、泡泡纱、隐条等。 2.最简单的斜纹组织是1/2↗、1/2↖、2/1↗、2/1↖,最简单的加强斜纹是2/2↗、2/2↖。 最简单的符合斜纹组织循环数是 5 。 3.角度斜纹的构成方式有急斜纹和缓斜纹两种。 4.透孔组织穿筘是应采用空筘或不均匀穿筘,目的是增加透孔组织物每束纱之间的间距, 透孔外观更明显。 5.配色模纹是由织物组织与纱线颜色相互配合在织物表面构成花纹。 6.重经组织是有两组经纱于一组纬纱交织而构成的织物。 7.在双层织物组织图中,符号“o”表示的含义是投里纬纱里层是,全部表经均要提升。 8.形成毛巾组织织物,在打纬机构上分为长打纬打纬短打纬打纬。 9.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10.管状组织的投纬比为1:1 ,双幅织组织的投纬比为2:2 。 11.经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经面组织,里组织是纬面组织,为使织物表面具 有良好的经面效应,应使里经的(短)经组织点被表经的经浮长线所覆盖。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 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 一、穿综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各有什么特点? 穿综原则: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而交织规律不同的经纱必须分别穿在不同的综片中。 1.顺穿法:适用于经纱循环数和经密均较小的组织织物。 2.飞穿法:使用于经纱循环数较小,而经密较大的组织织物。 3.照图穿:适用于组织中经纱运动规律相同的织物。 4.分区穿“适用于经纱有两组,将提升次数多的一组经纱穿入前面的综框。 二、说明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

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结构设计原理期终试卷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结构的可靠性()。 A、安全性 B、美观性 C、适用性 D、耐久性 1、按照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C D60—2004)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年。 A、30 B、50 C、100 D、150 1、桥梁主要承重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称为()。 A、梁式桥 B、拱式桥 C、钢架桥 D、悬索桥 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上梁承载能力()。 A、相同 B、提高许多 C、有所提高 D、不确定 2、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 D、通常是无裂缝的 2、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防火、防锈 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 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 D、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3、安全等级为一级时,结构重要性系数 γ为()。 A、0.8 B、0.9 C、1.0 D、 1.1 3、当桥梁的破坏后果为严重时,其结构重要性系数 γ为()。 A、0.8 B、0.9 C、1.0 D、 1.1 3、小桥、涵洞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γ为()。 A、0.8 B、0.9 C、1.0 D、 1.1 4、下列哪项不属于作用的代表值()。 A、作用标准值 B、作用频遇值 C、作用永久值 D、作用准永久值 4、若实际工程中以边长200mm作为试件,则所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需要乘以()作为标准件的换算系数。 A、1.10 B、1.05 C、0.95 D、0.90 4、若实际工程中以边长100mm作为试件,则所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需要乘以()作为标准件的换算系数。 A、1.10 B、1.05 C、0.95 D、0.90 5、普通碳素钢中,含碳量越高,则钢筋的强度越[ ],其塑性和可焊性越[ ].()。 A、高、差 B、高、好 C、低、差 D、低、好 5、弯起钢筋主要承受()。 A、拉力 B、压力 C、弯矩 D、剪力 5、纵向钢筋主要承受梁的()。 A、拉力 B、压力 C、弯矩 D、剪力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类T形截面时中和轴在受压翼缘板内,受压区高度 f h x' > B、第一类T形截面时中和轴在受压翼缘板内,受压区高度 f h x' ≤ C、第二类T形截面时中和轴在梁腹板板内,受压区高度 f h x' ≤ D、第二类T形截面时中和轴在受压翼缘板内,受压区高度 f h x' > 6、构件的计算长度 l,当两端均为不移动的铰时取()。[注:l为构件支点间长度] A、0.5l B、0.7l C、l D、2l 6、I类环境下箍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A、20mm B、25mm C、30mm D、40mm 7、下列属于塑性破坏的是()。 A、无筋梁 B、少筋梁 C、超筋梁 D、适筋梁 7、C35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高度系数β为()。 A、0.8 B、0.79 C、0.78 D、0.76 7、C55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高度系数β为()。 A、0.8 B、0.79 C、0.78 D、0.76 8、钢材的含碳量越低,则()。 A、伸长率也越短,塑性越差 B、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C、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D、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8、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是考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