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生殖 生殖的类型

生物的生殖  生殖的类型
生物的生殖  生殖的类型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材料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

1.说地位作用

1.1说本章的地位

本章依旧围绕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和其他章节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尤其为学习第七章《生物的进化》打基础。

1.2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通过生殖可以产生新个体,新个体经过生长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又可以产生新个体。所以,讲清生殖能更好地与本章第二节《生物的个体发育》内容相衔接,为学生学习第二节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组织培养的讲述,又再次让学生回顾加深了第二章有关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全能性知识及第三章有关植物的新陈代谢知识。

2.说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本小节按照生殖方式的进化趋势,先讲述无性生殖,再讲述有性生殖。关于无性生殖,教材讲述了几种无性生殖的方式,为了使教材内容精练,课本做表格概括,然后归纳无性生殖的概念,最后介绍了近年来在农林生产中一些利用营养器官来进行无性繁殖的广泛应用,关于组织培养的讲述,教材主要介绍了组培的基本方法,优点等。接着介绍了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介绍,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这样,就可以把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对比。

因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无性生殖的意义及应用;

(3)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4)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对于无性生殖的概念强调: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不等于“不产生生殖细胞”;

“母体”不等同于“母亲”。

穿插区分“芽体”和“芽”。

对于有性生殖的概念强调:

能进行有性生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

3.说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采用“我们都知道生物体的寿命是有限的,生物体却不会因为某些个体的死亡而灭绝,为什么?”引出课题。

再问“生物的种类很多,生殖方式也很多,但归为两大类,哪两大类?”

讲述:“先学习无性生殖,看无性生殖的类型,比较它们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提问:(1)新个体产生时是否有生殖细胞的结合?

(2)新个体的形状与母体基本相同说明什么?

(3)“芽体”和“芽”的区别。即马铃薯芽眼生出的芽和酵母菌生出的芽有何不同?

比较完总结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自然引出“如果有优良品种,该如何保持?”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一。

讲述:其实在自然界,最常见的是有性生殖,以被子植物为例,来讲述有性生殖。简单讲述: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有性生殖。

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由学生自己比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五、巩固练习

六、教后反思

最好使用多媒体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稿,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整个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要求都是了解层次,重点是要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关注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会辩证的看问题。本节讲的是《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材中以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别以家蚕和蝗虫为例,介绍了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特点。 二、学情分析 昆虫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学生对昆虫也很感兴趣,但绝大多数同学缺乏和昆虫的近距离接触,也就是虽熟悉却不了解,尤其对课本上给出的家蚕更是知之甚少,因为家蚕不是我们这一地区常见的昆虫,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认知材料,图片或者视频资料,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学生发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学生发展) 2.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学生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发展) 四、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家蚕,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 2.描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等活动,描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教学设计 (一)环节安排及目的 1.图片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学基础; 3.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较难的问题,家蚕各发育时期的特点,给发育过程图排序,及古诗名句的合理化改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4.对比家蚕和蝗虫发育图片,总结昆虫的发育方式。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5.对其它昆虫的发育进行分类,巩固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昆虫的发育方式; 6.引导学生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让关注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 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 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7 卵黄:主要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细胞的细胞膜。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含细胞核。 (以上三个为真正的卵细胞) 卵白:含有营养和大量水分。 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系带:固定和减震。 卵壳:保护作用,能进行气体交换。 卵壳膜:保护作用。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物的生殖之生殖的种类

第一节 生物的生殖 一 生殖的种类 教学目的 1. 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B :识记)。 2. 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A :知道)。 3. 有性生殖的概念及其意义(B :识记)。 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 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 有性生殖的意义。 教学过程 【板书】 分裂生殖 类型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无性生殖 营养生殖 生 概念 殖 理论依据 的 方法 类 组织培养 优点 型 应用 花粉粒的结构 实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胚珠的结构 有性生殖 生殖的过程 概念 意义 【注解】 (一)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单细胞如变形虫、草履虫(有丝分裂)细菌(二分裂,不是无丝分裂) 1. 方式 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种子发芽、用植物的芽繁殖等不是) 孢子生殖:霉菌、蕨类(孢子是一种无性生殖细胞) 营养生殖: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繁殖后代 【例析】 .草莓的生殖方式是(C ) A .分裂生殖 B .出芽生殖 C .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 D .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2. 共性:不经过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 特点:新个体含有与母体相同的遗传物质,,因而保持母本的一切性状 4. 组织培养 (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只有有丝分裂) 植物组织???→?人工培养基愈伤组织????→?营养激素光温度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3)优点:取材少,周期短,繁殖率高 (4)应用:快速繁殖花卉,培育无病毒植株 (二)有性生殖 1. 概念: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合子→新个体 2. 过程:(被子植物) 花粉粒??→?萌发花粉管 (两个精子) 一个卵 受精卵(2N )→胚(新个体幼体) 双受精 胚囊 两个极核 受精极核(3N )→胚乳 3.特点、意义: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总结 591up随身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0836307.html,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的类型 名词: 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15、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 语句: 1、凡是种子植物用种乎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因为要产生种子,必须经过双受精作用,即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 细胞的增殖教案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能力方面: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⑵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解决方法: ⑴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 ⑵运用多媒体再现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 化。 解决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再通过表格、曲线图呈现变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启发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第1课时 [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110图讨论: 1、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让学生明确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导言:细胞为什么都那么微小呢?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之。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先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然后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实验按教材P110——111提供的方案。 1、据测量结果计算后填入教材P111表中。 2、写出实验结论。 3、讨论回答教材P111的讨论题。 4、教师总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 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有丝分裂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引言: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学生阅读教材P112) 教师提问: 1、什么叫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 3、什么是分裂间期,什么是分裂期?哪个时期长? 4、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 5、新的细胞周期从什么开始? 6、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采用什么样的细胞比较好?分裂期细胞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 们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师可先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 1、前期:⑴染色质成为染色体(特点见教材P113)⑵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⑶纺缍体形成⑷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缍体的中央(两失两现一散乱)

1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点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填表: A 雌蕊③子房 B 雄蕊④花药 ①柱头⑤花丝 ②花柱⑥胚珠 (2)植物花中与繁殖有关的结构是花蕊。雌蕊的胚珠中有卵细胞,雄蕊的花粉中有精子,精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并发育成种子中的胚,再进一步发育成新个体。 (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本质区别新个体的产生繁殖速度后代特点实例 有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 新个体 慢 具有双亲的 遗传特性 种子繁殖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 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快 只具有母体 的遗传特性 扦插、嫁接 2.无性生殖的应用。 (1)扦插: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等。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将其下部插入土壤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其生根发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株。 (2)嫁接:如柿树、苹果、梨、桃等。嫁接时,应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紧密结合,最终的嫁接苗所结的果实表现为接穗的性状。如将柿子的接穗嫁接到黑枣的砧木上,结出的是柿子。 (3)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

知识点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3.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4.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5.两种发育方式。 类型发育过程举例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家蚕、蚊、蝇、蝴蝶、蜜蜂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蝗虫、蟋蟀、蝼蛄、蜻蜓 知识点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6.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7.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 8.发育方式:变态发育。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知识点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9.鸟卵的结构及功能。 ①卵壳膜;②卵壳;③气室;④卵白;⑤胚盘;⑥卵黄;⑦系带;⑧卵黄膜。 (1)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卵壳和卵壳膜。 (2)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卵黄和卵白。 (3)组成卵细胞的结构是卵黄膜、卵黄和胚盘。 (4)内含细胞核、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胚盘。 (5)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结构是气室。 10.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2)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自我校对】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知识点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生长的原因 (1)细胞的生长 (2)细胞数目的增多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2)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3.模拟实验 (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2)NaOH的扩散速率(深度):随琼脂块的体积增大保持不变。 (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周期

1.细胞的增殖状态 (1)能持续分裂的细胞:红骨髓造血细胞、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2)暂时停止分裂的细胞: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等; (3)不能持续分裂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精子等。 3.细胞周期的判断方法 (1)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2)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知识点3有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分裂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分裂期

3.有丝分裂中规律性变化规律 (1)有丝分裂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 数量变化: 曲线变化模型: (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5.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生殖的类型

生殖的类型 柳州三中生物组陈静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识记无性生殖的概念、方式和实例;能说出营养生殖和出芽生殖的不同;了解营养生殖和组织培养在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学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记忆双受精的过程,并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从几种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实例的比较,训练学生比较分类的能力。 2.通过分析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训练学生辨析能力,归纳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双受精的过程,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引言:展示蒲公英的图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播种)如果这株蒲公英死了,蒲公英会灭绝吗?为什么?蒲公英能产生后代,属于哪一个基本特征? (回答:是由于生物体具有生殖的特点。) 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这就是我们第五章所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看课本) 讲述:我们知道生物的种类很多,生物的生殖方式同样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将生物的生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性生殖,另一类是有性生殖。首先我们来学习无性生殖。 一。无性生殖 我们将要观察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大家要看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性。(展示动画)【学生活动】观察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总结各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找出共性,推导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变形虫的分裂生殖: 水螅的出芽生殖: 根霉的孢子生殖:(注意“孢子”的书写) 草莓的营养生殖: 观察了之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概念的概括:分裂生殖---母体通过分裂的方式产生新个体。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营养生殖:母体→营养器官→新个体 得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为什么不说“不产生生殖细胞”呢?(学生回答,孢子是无性生殖细胞)

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一节生物的生殖类型学案

第27课时生物的生殖类型 知识精华 1、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概念和意义 3、减数分裂 (1)概念 (2)过程:(主要写出染色体行为变化) 精(卵)原→初级精(卵)→次级精(卵)→精细胞→精子 细胞()母细胞()母细胞()(卵细胞)变形 题例领悟: 例1:用P→a→F表示无性生殖模式,P为母体,F为子体,在不同的无性生殖中,a为不同的名称。请回答: (1)在出芽生殖过程中,a表示________;在孢子生殖过程中,a表示__________。 (2)嫁接属_____性生殖,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实验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把任何部位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即能得到一株植物体,并且子代与亲代又具完全相同的性状。两者性状完全相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4)动物细胞也具全能性,目前尚不能将动物组织培养成一个动物体,但若将某动物个体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卵细胞质中后,这个细胞即可在一母体子宫内发育成一个与供核体基本相同的“克隆”动物。这一现象说明遗传信息的表达要受到________的影响。 解析: 考查各种无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过程中以芽体繁殖后代。孢子生殖是以孢子来繁殖后代的。无性生殖的意义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表达受到细胞质的抑制,因此,动物克隆时需将供体细胞核移到去核卵细胞中培养才能表达。答案是:(1)芽体孢子(2)无保持亲本性状(3)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4)细胞质 例2:下面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细胞正在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B、卵巢中可以同时存在这三种细胞 C、甲、乙两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 分子数之比为1:1 D、丙图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是 精子细胞或极体 解析:本题考察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涉及到其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答案C 自我评价: 1、用甲地的高产优质枣树品种改造乙地生长健壮,但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的枣林,最经济、

高一生物 细胞的增殖 第2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一生物 细胞的增殖 第 2 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变化的模型剪贴图。如图 6—1-2。
图 6—1-1 染色体的复制
图 6—1-2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的模型,以供上课用。
[情境创设]
教师:上节课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为什么?
学生:是死的,解离的时候已经把细胞杀死了。
教师:为什么要对视野中的细胞进行计数?
学生:因为细胞已经被杀死,我们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只能用看到的视野中细胞的多少
来说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的长短。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掌声鼓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师生互动]
教师演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动画课件。
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
间期和分裂期。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实验结果怎样呢?
学生:根据实验的计数,我们发现: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大约是其他各期细胞的 8 倍。
教师:非常好!引导学生观察课本 P112 表 6—1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t/h)。在细胞周期里,
哪一个时期长?
学生:细胞分裂间期。
教师: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呢?
1

第一节一、生殖的类型精编版

5.1.1 生殖类型 一、知识结构 花粉粒的结构 胚珠的结构 生殖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B:识记)。 ⑵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A:知道)。 ⑶有性生殖的概念及其意义(B:识记)。 2、态度观念方面 ⑴通过对比几种常见得无性生殖方式,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无性生殖概念得过程,帮助学生确立生物界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⑵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及时得发展史,关注学生科学态度得教育 ⑶通过讨论植物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应用,帮助学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得观点 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培养 3、能力训练 ⑴从几种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实例的比较,训练学生比较分类的能力。 ⑵以被子植物为例阐明精子、卵细胞的存在场所,受精卵及有性生殖的概念,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2)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解决方法] 在自学的基础上点拨讲解,提问巩固。 2.难点及解决方法 [难点] 有性生殖的直义。 [解决方法] 从生物必须与环境相适应,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以及有性生殖的多样性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理解。 3.疑点及解决办法 [疑点]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的区别。

[解决方法] 重在介绍实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通过录像片断,进行情景教学,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教具准备 各种生殖方式的录像或多媒体制作动画设计。 七、学生活动 1.教师进行行导学,学生阅读自学。 2.学生练习反馈。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创设情景:用录像域多媒体教学放映多种生物生殖的情形,通过感知生物生殖的情 提问:为什么生物的种类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 回答:因为生物具有生殖的作用。 学生阅读并思考: ? (2)无性生殖有哪些类型? (3)每—种生殖方式区别于其他种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4)被子植物花蕊的结构如何? (5)这些生殖方式在生产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试题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测试题 班别:姓名:得分: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的答题表内。(每题2分,共100分) 1、“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适于用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繁殖() A、扦插 B、嫁接 C、克隆 D、杂交 2、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变态发育 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3、春暖花开,公园里的蜜蜂又忙着采蜜了。蜜蜂的一生所经历的阶段是() A、卵→蛹→成虫 B、卵→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 4、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将油菜种子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B、水螅和酵母菌以出芽方式产生新个体 C、把大丽花的块根种在土里长成新个体 D、蘑菇和葫芦藓通过孢子萌发产生新个体 5、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6、下列关于鸟的生殖与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鸟类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鸟卵大小不一,结构也不相同 C、母鸡产的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鸟卵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 7、图是龙眼、荔枝上生长的害虫﹣椿象的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为完全态发育 B、该过程与家蚕的发育相似 C、若虫与成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 D、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8、夏初,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尾消失是蝌蚪变为幼蛙的标志 B、蝌蚪都能发育为成蛙

高二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6分)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B.精原细胞复制时 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2.下列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 B.极体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精子 3.已知牛的一个精子细胞核DNA含量为(单位10-9mg),则可推知牛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核中,DNA含量为()A. B.6.8 C. D. 4.下 图是 同一 种动 物体 内有 关细 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有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5.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6.雌蛙的卵巢中有初级卵细胞6000个,从理论上计算,经过减数分裂所生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数分别是()A.6000和6000 B.6000和18000 C.6000和24000 D.12000和12000 7.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 A.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 B.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二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8.只在减数分裂中发生,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发生的是() A.DNA的复制 B.纺锤体的形成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着丝点的分裂 9.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n,则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中的DNA含量应依次为() A.2n、2n 、4n、n、n B.4n、2n、2n 、n、n C.2n 、4n、2n 、n 、n D.n、4n、2n、n、2n 10.某个卵原细胞含有1与2,3与4两对染色体,该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某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1、3 B.2、4 C.1、3或1、4 D.2、4或1、3 11.在养机场里,若要得到10000只小鸡,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个体各为()

生物的生殖 生殖的类型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材料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教材 1.说地位作用 1.1说本章的地位 本章依旧围绕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和其他章节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尤其为学习第七章《生物的进化》打基础。 1.2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通过生殖可以产生新个体,新个体经过生长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又可以产生新个体。所以,讲清生殖能更好地与本章第二节《生物的个体发育》内容相衔接,为学生学习第二节内容打下必要的基础;组织培养的讲述,又再次让学生回顾加深了第二章有关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全能性知识及第三章有关植物的新陈代谢知识。 2.说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本小节按照生殖方式的进化趋势,先讲述无性生殖,再讲述有性生殖。关于无性生殖,教材讲述了几种无性生殖的方式,为了使教材内容精练,课本做表格概括,然后归纳无性生殖的概念,最后介绍了近年来在农林生产中一些利用营养器官来进行无性繁殖的广泛应用,关于组织培养的讲述,教材主要介绍了组培的基本方法,优点等。接着介绍了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介绍,得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这样,就可以把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对比。 因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无性生殖的意义及应用; (3)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4)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对于无性生殖的概念强调: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不等于“不产生生殖细胞”; “母体”不等同于“母亲”。 穿插区分“芽体”和“芽”。 对于有性生殖的概念强调: 能进行有性生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 3.说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根、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秋海棠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有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蜕五次皮)、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三个时期: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蜕四次皮)、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生殖方式: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发育: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第三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的种类_生物论文

生殖的种类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理解生殖方式的进化趋势。2.通过总结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归纳能力。3.通过分析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通过介绍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理解生殖方式的进化趋势,对学生进行适应、进化等生命科学观点的教育。重点、难点分析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理解生殖方式进化的知识基础。分析两类生殖方式的特点,阐明二者对于物种生存发展的不同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分别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密切相关,加强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将巩固有丝分裂的知识,引出减数分裂的知识,做到温故知新。在本课题教学中,应对无性生殖有关内容的教学给予充分重视。特别是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绵羊获得成功,引起了世界的震惊,使无性生殖技术即克隆技术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关心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加重这部分知识的份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2.分析两类生殖方式的特点是教学难点。一方面,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保持亲代的性状,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丰富的变异性,这两类生殖方式的特点分别与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而教材中未加以充分说明,加之还没有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物质基础等关键知识,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特点的差异极大,都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甚至很多物种在生活史的不同时期,分别具有无性或有性生殖方式,这在学生看来似乎有些矛盾和难以解释。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的难度,阐明这两类生殖方式各自的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二、第一课时:1.这节课是“生殖和发育”一章的起始课,可通过提问“生物的‘生’有何含义?”引入指出“生”的含义一是“活的”、“有生命的”,即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二是指“生生不息”即通过生殖繁衍后代、延续种族。上一章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本章研究生殖和发育的规律。这样引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突出生物的两大本质特征。还需要指出,本章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和资源等问题的解决。2.通过设问“生物通过什么方式来传宗接代?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有何不同”,引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即生殖的种类。3.复习高等动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请学生举例说明桃的自然繁殖过程、人类生殖过程。注意要尽可能让学生多次参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学生回答中如有遗漏、错误和模糊的问题,教师应注意补充和纠正,并提供有关图片如桃的生活史图,人类生殖的示意图等直观教具。桃通过开花结实进行有性生殖,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非常复杂,复习时应突出生殖细胞及所在位置、受精过程及特点。还应注意复习子房和胚珠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这些内容是学习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人的生殖过程”讨论有困难,可由教师带领复习。注意复习有关睾丸、卵巢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同时也为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作铺垫。也可以复习青蛙的生殖过程,为学习蛙的个体发育内容做准备。4.指出低等生物也存在有性生殖方式。利用挂图讲解团藻的卵式生殖。5.要求学生归纳:上述三种生殖方式中共同的核心过程是: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指出这类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6.由教师引导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通常有父方、母方;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生活史的某一阶段发生减数分裂。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应注意补充下列内容:(1)有性生殖的“性”在这里不仅是指性别,而且还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通常有父方、母方。(若有同学提出有关“雌雄同体”的问题,应指出雌雄同体的生物也常常是异体受精,如水螅、蚯蚓、大多数开花植物等,只有极少数开花植物进行自花传粉,而自体受精)在师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特征,会产生丰富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2)两性生殖细胞也称为配子。根据雌雄配子形态

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3

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 一、导入 “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延续发展相互作用演奏生命乐章 生物圈生物 环境 二、新授 植物举例: 种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 交配、抱对等 微生物举例: 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忆 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 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 ㈡再现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植物成熟开花雌蕊花柱 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 雄蕊花药花粉精子 花丝 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 ㈢综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由母休直接产生新个体。 ㈣观察与思考 P3观察与思考 1你尝试过图中的方式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点。 二、练习一种子 的胚

课课练相应练习四、作业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 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一、导入 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 二、新授 无性生殖的应用 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 方式:扦插一一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苹果、梨等果树 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接穗一芽或枝一芽接 砧木一同科植物的形成层一枝接完整植物体 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 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 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总结 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

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 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 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 DNA分子,但当染色体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分子。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

初二生物植物的生殖教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一、导入 “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物圈生物延续发展 环境 二、新授 植物举例:种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交配、抱对等 微生物举例: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忆 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 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 ㈡再现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植物成熟开花 雌蕊 花柱 子房 胚珠 卵细胞 受精卵 雄蕊 花药 花粉 精子 花丝 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 ㈢综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由母休直接产生新个体。 ㈣观察与思考 P3观察与思考 1.你尝试过图中的方式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点。 三、 练习 课课练相应练习 四、 作业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一、导入 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 二、新授 无性生殖的应用 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苹果、梨等果树 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 枝—芽接 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 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 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