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

正确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3.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4.使用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5.电子血压计应保证电量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血压测量,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药接通电源进行测量。

6、电子血压计的保养很重要,应每天用有酒精棉球擦洗消毒(避免太湿),使用时动作轻巧避免用力按键和掉落地上。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详解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详解 ?时间:2010-01-21 作者:菜菜浏览次数:所有转载网站必须注明转自百洋健康网 ?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详解 如何测量血压?现代社会的人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在家中也会经常给自己或家人测量血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是经常测量,那么大家在测量之前有没有了解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呢? 了解测量血压的工具 现在测量血压常用的血压计是电子血压计和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其中台式血压计较为常见,是由血压计、气袖带、橡皮球囊组成的,测量时需配用听诊器进行测量。 现在市面上热销的鱼跃血压计听诊器保健盒(A型)里面就包括有自动开关血压计和听诊器了,测血压的部位,一般指测量人体两人臂肱动脉的压力。 测量血压的条件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测量血压时要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情绪应稳定,且要在安静的室内休息10-15分钟以消除疲劳、紧张等对血压的影响,室内温度应以20℃左右为宜,检查血压前半小时内,应避免进食,不吸烟、不饮酒,解小便一次。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血压计的袖带缠于上臂,平服紧贴,气囊中间部位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 步骤二、然后打开血压计开关,快速充气,待触知桡动脉脉搏消灭后再加压30mmHg(4kPa)。 步骤三、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然后放松气阀,使压力以每秒2-3mmHg的速度下降。 步骤四、当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心搏音时数值即为收缩压;当听诊器里心搏音消失时的数值即为舒张压。如果水银柱到零位心搏音仍不消失,则以变音时数值为舒张压。 步骤五、放松气囊阀门,使水银柱回到零位,关闭血压计开关,把所测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记录下来。 以上就是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若测得血压异常或血压的搏动音听不清时,应重复测量。先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稍等30-60秒再行第二次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您可以遵照该方法检查自己的步骤或准备工作是否正确。

血压的评估及测量方法

血压的评估及测量方法 一、血压的评估 ?(一)血压的概念 ?1、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力。一般临床上所谓的血压是动脉血压 ?2、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 ?力最高,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降至最低,称为舒张压。 ?4、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 ?(二)正常血压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1、血压正常值:血压一般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收缩压为90~139mmHg(12~18.5kPa),?舒张压力为60~89mmHg(8~11.8kPa),脉压为?30~40mmHg(4~5.3kPa)。 ?2、生理性变化 ?(1)年龄:动脉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儿童血压比成人低。 ?(2)性别:同龄女性血压比男性偏低,但更年期后,女性血压?逐渐增高,与男性差别较少。

(3)昼夜与睡眠:一天中,清晨血压一般最低,傍晚血压最高,夜 间睡眠血压降低,如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血压 稍有升高。 (4)环境:在寒冷刺激下,血压可略升高;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5)部位:因左右肱动脉解剖位置的关系,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因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多,故下肢血 压比上肢高。 (6)其他: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精神状态的改变,均可致血压升高。此外,吸烟、饮酒、盐摄入过多及药物 等也会影响血压值。 二、异常血压 ?(一)异常血压的观察 1、高血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称为高血压。 2、低血压:成人血压低于90/60~50mmHg(12/8~6.65kPa)称为低血 压。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3、脉压的变化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 化等病人;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主动脉瓣狭窄等病人。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 1、发现血压异常时,应保持镇静,与病人基础血压对照后,给予

正确测量血压值的方法

正确测量血压值的方法 现在我们所广泛使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是应用袖带来压迫血管的测压方法。充气时,一旦袖带内压力超过动脉收缩压,血管被压闭,血流被阻断,血管的远端就听不到动脉的搏动音。放气后,当袖带内压力低于动脉收缩压时血管开放,血流恢复,产生动脉搏动音,听到第一声动脉搏动音(听诊音)时袖带内的压力即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袖带内压力低于舒张压时,血管完全通畅,血流不再被阻断,动脉的搏动音消失,此时袖带内的压力即为舒张压。儿童舒张压以动脉搏动音突然变小时的压力来确定比较准确。由于血压的测量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正确测量血压需做到如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压"。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此外,测压者应受过合格的培训。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正确测量血压需做到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提前校正血压计。 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胱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量血压。 选择正确的测血压步骤: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袖带宽紧以能伸进一个食指为宜。然后开始充气,使水银柱升至动脉搏动消失,开始逐渐放气,速度为 2—3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测血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测血压应注意的是受检查的人上臂与其心脏(右心房)没有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往往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常常偏高。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比如只有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虽然听诊器内可能无声了,但却很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心跳之间有较长的间歇。放气时的速度不恰当。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

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舒张压读数增高。测的次数太少,有的只测一次就得出结论,往往不准确。测量血压至少反复测量三次,每次间隔1分钟左右,取后两次稳定值的平均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第三次较稳定。如若连续测血压,测得的血压值前后相差大于或等于5毫米汞柱时,表示测量错误。需重新测量。同时,每次测前应将袖套中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将越测越高。测血压前患者应静坐休息二十分钟,每次测压时的基本体位应相同,以利于比较。听诊时,听筒应轻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不要压在袖带下面。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2012年实习生带教课件 (2月份)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正确测量血压需做到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测血压应注意的是受检查的人上臂与其心脏(右心房)没有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往往偏低;如果上臂的集团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常常偏高。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比如只有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虽然听诊器内可能无声了,但却很可能是心律不剂患者心跳之间有较长的间歇。放气时的速度不恰当。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并;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舒张压读数增高。测的次数太少,有的只测一次就得出地论,往

往不准确。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第三次较稳定。同时,每次测前应将袖套中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将越测越高。测血压前患者应静坐休息二十分钟,每次测压时的基本体位应相同,以利比较。听诊时,听筒应轻放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不要压在袖带这下。 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1.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发病1~2 h内禁食。 (1)急性期患者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 g/d),钠盐过多储留会加重脑水肿。 (3)食物温度适宜,对于尚能进食者,喂水或食不宜过急,遇呕吐或返呛时应暂停片刻,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d,每次200~300 ml,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定时回抽胃液,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保持口腔清洁。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头15~30度,促进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被动运动训练,从床上到床边到下床活动,循序渐进,时间由5~10 min开始,渐至每次30~45 min,如无不适可2~3次/d,失语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3.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变化。根据病情进行脑科监护,直至病情稳定为止。若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甚至呕吐,则为颅压升高表现,密切注意神志、瞳孔变化,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脱水降颅压处理,防止脑疝发生。

准确测量血压的步骤

准确测量血压的步骤 长期高血压患者学会如何在家准确测量血压很重要。掌握真实的血压值对医生指导降压有决定性帮助。但由于血压受身体、环境影响很大,导致测量结果也会出现偏差。以下是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规范出来的测量血压方法。 第一条,血压计的选择,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血压计。经国际医学认可的听诊法测量原理的血压计,常用的水银血压计以及听诊法自动血压计都可以。听诊法自动血压计以由泰为准,是卫生部在全国推广的NAH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定使用的血压计,在NAH全国各地的网点均可以使用到,也可以自行购买,使用测量。 第二条,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2-13cm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第三条,无论是在家测量血压还是去诊所、医院,测量前有很多“说道”的。至少要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三十分钟不要抽烟、喝酒、咖啡、刺激性饮料,并且排空膀胱。让身体保持“平和”状态。 第四条,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位置,这点很多人都知道,但在实际测量时可能为了刻意保持这个水平而导致坐姿不舒服,在测量过程中又刻意保持而引起紧张导致偏差。这里建议,被测量者坐位,最好是靠背椅,这样会很舒服。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第五条,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第六条,使用由泰听诊法自动血压计的时候,自动加压、自动放气。一键操作即可测量,按照下图示例即可操作。使用水银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操作比较复杂,一般都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水银血压计的具体操作单独列出一条进行说明。 第七条,水银血压计测量步骤,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和第V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12岁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IV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第八条,测量血压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次为佳),平均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每天早上、下午、晚上分别进行测量。

三大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测量血压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但是,如果测量方法不正确,就会影响血压测量值,不能真正反映病人本身血压。不少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家里购置了血压计,进行家庭监护,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常常是患者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有时,还相差很远,这是为什么呢?往往是因为患者忽略啦一些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血压的测量结果与性别、年龄、体位、运动、精神状态和测量方法等因素有关,而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诊断、处理和对治疗结果的判断。 正确测量血压需做到如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 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最大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压”。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测量上肢血压时,袖带下缘要距肘窝2~3cm;测量下肢血压时,袖带下缘要距离腘窝3~5cm,且听诊器胸件均不能塞到袖带内. 第二次测量时袖带下缘包过肘窝,测量血压时袖带缠得过低,所测得的血压值偏低相关药品推荐:清脑降压片(处方药)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目前测量血压常用的血压计是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它由血压计、气袖带、橡皮球囊组成,测量时需配用听诊器进行测量。测血压的部位,一般指测量人体两人臂肱动脉的压力。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以下条件:情绪应稳定,应在安静的室内休息10-15分钟以消除疲劳、紧张等对血压的影响,检查前5分钟内不要做体位变动;室内温度应以20℃左右为宜,太冷、太热对血压高低都有影响;检查血压前半小时内,应避免进食,不吸烟、不饮酒,排空膀胱(解小便1次)。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应分以下几个步骤: 测量前,测量者先将水银式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排出,使血压计汞柱位于“0”。被测者取坐姿,露出左上臂(或右上臂,肘下可垫一小枕)。注意上臂和血压计与被测者的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袖带缠于上臂应平服紧贴,气囊中间部位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 打开血压计开关,快速充气,待触知桡动脉脉搏消灭后再加压30mmHg(4kPa)。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然后放松气阀,使压力以每秒 2-3mmHg的速度下降。 当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心搏音时数值即为收缩压;当听诊器里心搏音消失时的数值即为舒张压。如果水银柱到零位心搏音仍不消失,则以变音时数值为舒张压。 放松气囊阀门,使水银柱回到零位,关闭血压计开关,把所测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记录下来。 参考值: 1.正常: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 2.66-5.3kPa(20-40mmHg)。 2.异常: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者,见于主动脉缩窄。 戴好听诊器,把听诊器的听筒放在动脉搏动处(肘关节的外侧)。关紧打气球上的螺旋帽,用手捏气球将空气打入袖带,使血压计的水银柱上升到16kPa左右(120mmHg),再慢慢旋松螺旋帽,使水银柱慢慢下降,同时仔细听诊,当听到第一次脉搏跳动时,水银柱上的刻度便是收缩压。变音或声音消失时就是舒张压。如用弹簧血压计,可用上述方法记录弹簧血压表上的刻度即可。查完血压后,将袖带中的空气完全放净,然后解下袖带。 注意事项 ①必须选择宽度合适的袖带,约为上臂的1/2~2/3。袖带过宽测出血压偏低,过窄则偏高。 ②需卷起衣袖,露出手臂,取坐位时将手臂放在桌上,取卧位时将手臂放在床边,使上臂与心脏持平,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③检查血压应在安静时进行,因为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改变,如运动后、情绪激动、饱餐、发热等,都可以引起血压暂时升高。 现在我们所广泛使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是应用袖带来压迫血管的测压方法。充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