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公务员申论批改范文申论评分示范

2016年8月1日—8月21日,中公申论批改中心举行了暑期免费批改的活动,活动分为3期,所有投稿均得到了免费批改,以下节选自每期的投稿。从投稿中也能看到自己可能会犯的错误,洞察高分写作的技巧。

●2017年国考免费申论批改第一期[好政策] 此处查看题本

●2017年国考免费申论批改第二期[小微企业创新] 此处查看题本

●2017年国考免费申论批改第三期[智慧旅游] 此处查看题本

第一期点评1:

好的政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文章标题虽然能够体现出“好政策”这一核心词语,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一表述没有能够准确有力地凸显出本文核心思想与观点)

公民是国家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每一位公民的遵纪守法是国家安定的基础,每一位公民的安居乐业是国家兴亡发达的前提。公民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就需要国家颁布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来界定权利和义务,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因此,好的政策应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文章开头从“公民”角度来引出“好政策”这一主题是可行的,但这部分内容中,“好政策”对公民的影响和意义等观点的论述不够深刻。本文开头不论述语言表述还是内容上都不够出彩。因此,从写作形式和语言表述上来看,建议考生可以在本开头基础上加入一些名言警句、俗语或领导人讲话,或者采用一些排比句式等来增强吸引力。从内容层面上来说,对好政策的实质、意义等阐述的可以更加充分、深刻一些。)

一项好的政策,最基本的就是要切中问题要害,解决问题,满足公民的意愿和需求。例如某市市政服务网上设立的“市长信箱”,就是一项旨在解决公民问题、满足公民合理需求的政策服务。当然,政策性的满足并不是完全绝对的,而是要区分公民的意愿是否合理。公民意愿的满足,可以很好的平复公民心中不满的想法,提高政府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除了满足公民的意愿和需求外,好的政策还需要具有前瞻性。政府每颁布一项政策,应该尽可能的延长它的寿命,这就需要政策的制定者具有前瞻性,而不是拘泥于眼前的情况,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而应该把握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以及各项原因之间的关系。一个

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可能就像中医治疗一样,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可以慢慢根治问题,更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另外,好的政策还需要有良好的适应性。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着,而政策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些良好的政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需要修改不适合的内容或增添一些新的内容,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就是指它的适应性。另外,好的政策也必然不会是一刀切的政策,如有些地方出台了整治婚丧类的宴席和“随礼”的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论,它一概而论的禁止就有“一刀切”的的嫌疑。

(整体来看,本文结构较为完整,论证思路和层次较为清晰。文章第二、三、四段主要是对本文核心观点的具体论证。文章分论点较为明确,且论证内容基本上能够围绕分论点来展开。但这里主要还是从议论文的三要素方面来指出本文论证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文章分论点可以更加简洁明确一些。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申论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可以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但在进行分论点拟定和设置时要注意,分论点应简洁明确,避免出现长句形式。如本文分论点一可以直接概括为“‘好政策’可以满足公民的意愿和需求”或者“好政策符合人民意愿”等。相应的,分论点二可表述为“好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分论点三可表述为“好政策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等。采取这样的表述形式也可以使文章分论点简洁、突出,且行文更加清晰、规范。当然了,分论点的设置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内容来灵活把握。

其次,文章论据和论证内容还可以更具针对性,更充分一些。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相结合的论证会更具说服力。文章分论点一虽然谈到了“市长信箱”这一事例,但其并不具有代表性,且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属于一项政策。所以说这一事例针对性较弱。同时,具体论证部分也只是简单的谈到“就是一项旨在解决公民问题、满足公民合理需求的政策服务”。可以说,这部分内容的事例论据使用不够恰当,道理论据不够充分。

最后,文章观点论证来看,考生对本文论证重点把握的不够准确、突出。结合题目要求来看,“请你从对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通过对这句话的分析来看,其论证重点应放在“好政策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但从论证内容和观点来看,本文

并没有能够明确体现出这一论点。因此,建议考生能够对分论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拟定,明确论证重点。

好的政策不仅能满足公众的意愿和需求,还要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政府工作人员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具有长远影响的好政策,以便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公众良好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调动公民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

(文章结尾能够较好地对全文进行总结,保证了结构与内容的完整性,值得肯定。)

点击查看申论批改介绍

第一期点评2:

好的政策造福于民

(投稿:Boby仔批改老师:姚晓燕)

【标题能紧扣题目及材料背景,主题清晰、准确值得肯定。但新颖性有一定的欠缺,若注意措辞用语的雕琢,凸显新颖性会更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能够维持历朝历代生存发展的一大利器便是好的政策。古有苏东坡治理西湖,清淤修堤,开垦除草,造福农民;今有政府改革开放,颁布政策,推出社保,惠及大众。好的政策总是造福于民,满足公民的意愿。不仅如此,好的政策还能焕发公民的理性,滋养公民的德性。【文章首段注意紧扣文章主题来展开,结合古今政策对比,开门见山,明确总论点,并注意与下文分论点相联系,引出分论点,注意衔接,很好。】好的政策能满足公民的意愿。【分论点一紧扣主题“好政策”来拟定,措辞用语简洁,论点清晰明确,值得肯定】如今,跟随者网络发展的脚步,【本句有错别字,正式考试注意细节,避免因小的瑕疵影响整体分值。】不少城市在市政府信息网上设立“市长信箱”,受理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与政府的交流,而且政务的公开让群众及时了解到相关部门的办理情况,进而得出满意的解决方案。由此看来,好的政策倾听民声,立足民意,满足公民的意愿,从而提升社会的治理能力。【“市长信箱”不是一种具体的政策,仅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种方式,这里例证不够准确、恰当,注意例证的精准性】

好的政策能焕发公民的理性。【分论点二用词用语简洁,紧扣主题及题目背景,也是值得肯定的。】2007年限塑令的出台受到广泛的争议,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消费者逐渐理解政策出台的意义,明白承担环保的责任,让自身对于塑料袋的购买和使用更趋于理性。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好的政策能够抓住社会问题的根本,引领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发展中的问题,让民众在理性思考过后找到方向,进而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生活。【申论措辞用语要注意精准性,比如本句“这个案例”改为这一政策从前后用语来看,更为贴切。本段内容结合具体事例来展开,并注意最后紧扣分论点进一步总结,论证比较充分,值得肯定。】好的政策还滋养公民的德性。【分论点三措辞用语也比较简洁清晰,与前两个分论点注意措辞用语的系列性,并注意紧扣文章题目背景,确保精准,也是值得肯定的。】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德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最近政府整治“四风”,出台不少相关政策,有助于解决社会上道德败坏等相关问题。【本句强调政府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若是能具体列举出相关政策有哪些,论证会更为明确、充分,仅一提而过,论证不够充分】由此可见,只有坚守道德的准则和底线,做到情为民所系,才能真正制定出好的政策,彰显出德治理念,发挥出善治效力,才能让公民共同享受社会文明道德之光,让公民的德性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滋养生息。【本段结尾句注意回扣分论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从前后衔接来看,不够自然,例证也不够充分自然,具体如何体现对公民德性的滋养,论证不够充分,与论点联系有些牵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考察时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句话正好揭示了唯有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这句话部分措辞改动下,语句会更为通畅,如改为“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唯有好的政策才能满足公民意愿,才能焕发公民理性,进一步滋养公民德性”】希望政府能够制定越来越多的好的政策,造福人民。相信我们的国家在党和人民共同的建设下,变得更加和谐温暖。【结尾段注意引用,增添亮点是值得肯定的】

满分40分,可得24分

从行文整体来看,对申论文章结构内容安排掌握的不错,结构框架清晰,论点明确。但整体语句来看,部分措辞用语不够精准,部分语句不够通畅。此外文章分论点部分,论证不够充分,内容仍不够充实,例证的贴切性仍有一定的欠缺。文章中注意引用,增添文章亮点,值得肯定,以后行文注意发挥优势,改进不足。

点击查看申论海量题库

第二期点评1:

小微企业需走向创新

(投稿:laomaodegebi 批改老师:赵娟)

(文章拟题简洁得当,观点明确,且能够突出“小微企业”和“创新”两个关键词,符合题目要求。但结合下文分论点和具体论证来看,本标题“小微企业需走向创新”,强调的是“小微企业创新的必要性”,而下文论证则主要是对小微企业走向创新进行对策论证,没有能够紧扣标题,对必要性等内容展开充分论证。标题是对文章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的体现和归纳。因此,建议考生拟题时要注意文题相对应。)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鼓舞人们创业和创新的热情。但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更是面临着诸多难题。不过,为了更有利地发展,(意义和必要性揭示的不够充分、具体)小微企业需要走向创新,需要精准政策的扶持、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优秀人才的培养。

小微企业的创新需要精准政策的扶持。(这一分论点观点较为明确,但“精准政策”这一表述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建议可修改为“精准扶持”)为响应国务院“万众创新”的号召,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旨在帮助小微企业轻装上阵,发展创新。但是有不少的政策活水没能流进企业干涸的田间地头。究其原因,就是政策所覆盖的范围太广,无法达到对个体精准到位的效果。政府可以参考近些年来国家的“精准扶贫”项目,针对不同的小微企业制定不同的帮扶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较为空洞,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对于小微企业创新的精准扶持,考生可结合实际来提出一些诸如“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小微企业名录’,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便捷通道”,或者“通过精准定位,为小微企业争取政策扶持,创新金融服务等。)简化一系列行政审批手续,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实现与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无缝对接。

小微企业的创新需要市场环境的改善。小微企业受困于规模小、资金少、融资难、分布散,通常创新能力也较弱。这时就需要创立小微园这样的高新创业园来解决问题了。小微园

有助于各行各业享受同等的配套服务,优化市场环境,同时激发同行相互较量,刺激企业转型升级,引进先进设备,革新产品技术,最终走向创新发展之路。

小微企业的创新需要优秀人才的培养。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吸纳毕业生实习实践,把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可以创办相关比赛如设计大赛等,使得获奖人才进驻企业并使获奖项目落地转化,推动企业创新;还可以与高校专家教授形成合作关系,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这一系列举措都在于培养各类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产生良好效益。(这部分论证主要是进行了一些对策措施的列举,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分析与实策相结合。)

整体来看,文章这三个分论点简洁明确,符合申论写作要求。但考生要能够认识到,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在进行分论点拟定时要结合本文立意和文章拟题来进行准确设置.正如开头说到的,本文三个分论点没有能够很好地凸显出标题中的核心内容与思想。所以,针对本文来讲,比较简单的修改和完善方法是:可以直接修改标题,或者在分论点论证之前,先对小微企业走向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一些简要分析和论证。这样能够使文章标题和内容联系更为紧密,论证也更加自然流畅。

从三个分论点的具体论证来看,本文还存在着论证不够充分的问题,没有能够很好地将理论分析与实策相结合。申论文章可以以分析论证为主,也可以以对策论证为主,但要注意两者的结合。如文章分论点三主要就是进行了一些对策的罗列和阐述,内容论证不够充实。因此,建议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分论点提出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简要论证之后,再提出一些解决之策;或者也可以结合一些社会实际与具体事例来充实论证内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微企业在精准政策的扶持之下,在市场环境的改善当中以及在优秀人才的培养之后,将继续蓬勃发展,遍地开花,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稳步增长的生力军。(文章结尾能够引用材料中的名言警句,采取的结尾形式是对分论点的总结,这一写作方法是可行的。但针对本文来讲,文章首段亦是对分论点的归纳。所以说,这样的结尾和开头略显重复。)

整体来看,本文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要注意文题对应,论据充分,内容充实。同时,要想提分,还需要提升文章的可读性。考生可以在文章显著位置恰当的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俗语或领导人讲话等内容,也可以在具体论证中结合一些热点、事例或政策等来充实论证内容。

点击查看申论一对一文章精细批改

第二期点评2:

小微企业推动科技创新

(投稿:敖茂溢批改老师:石岩)

(题目给定主题为“小微企业与创新”,文章标题突出了小微企业这一话题,立足点为“科技创新”,属于摘取了一个小的角度来进行写作,贴合立意,为一种合理的立意方法。)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仅是对年轻人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鼓舞,也是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对经济发展方向的一次有力探索。(文章破题能够结合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双创”政策背景,引申出经济新常态这一当前流行词,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理论政策深度,体现出了考生的知识积累,紧密扣题,背景阐述准确到位。)而小微企业正是这次探索的重要产物,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贡献巨大。(表述存在问题:文章标题为科技创新,而答案中的表述则围绕着小微企业的影响意义,从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三个角度来进行论述,属于观点与文章标题有出入,前后的逻辑关联性不强。文章标题选择围绕着科技创新这一具体的角度来进行论述,那么观点方面就需要注意与其相结合照应。)

小微企业是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孵化器。经济发展至今,市场已被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占据大半江山,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小、资金少的小微企业进入市场十分困难。也因此,小微企业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凭借着更先进、更便利、更廉价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另外,高校的科研成果也需要通过小微企业来进行孵化,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二者互惠互利。小微企业以涓涓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巨大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分论点明确到位,扣题准确。分论点指出了小微企业对于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阐述了小微企业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到位。但建议论点写作可以采用“论证例证”的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补充出相应的案例,如材料中“赢在广州”的案例,这样整个论点分析到位,例证充分,整个论点内容才更加充实和有说服力。)小微企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微企业规模虽小,能力却一点也不小。小微企业在大多数国家中都占全国企业总量的大部分,产值也占了不少的份额。小微企业们万涓成海,充满活力,是各国经济的细胞,自然也包括我国。因

此,大力扶持小微企业使其蓬勃发展,必能推动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放缓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分论点围绕着小微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来分析,与标题中指出的“科技创新”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

小微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主要力量。增加就业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而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发展已臻成熟,企业内部结构比较稳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而众多的小微企业正在起步阶段,对于各行各业人才需求巨大,可以提高较多的就业岗位。综上所述,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本论点与第二条论点一样的问题,围绕着小微企业对于就业的作用来进行分析,分析合理,但与文章标题中的“科技创新”有偏差,缺乏针对性。)

总而言之,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我们要保障简政放权的落实,使小微企业尽量少的受到政府部门手续繁杂的影响;其次要健全与小微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最后,出台具体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如发放小额贷款、补贴和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通过以上种种举措来促进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本段为对策思路表述部分,对于如何促进小微企业发展阐述了方法对策,表述上简洁明了,对策合理有效,紧密结合材料中的表述。但同样的问题,对策中并未能明确体现出如何去实现科技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发展小微企业可以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一大步。(结尾写作与首段观点相照应,能够引用国家领导人讲话,提升了文章的理论层次和政府观念,但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表述还是不够恰当合理,与标题有一定的出入。)

总评:

文章整体结构把握规范合理,段落层次清晰,分析透彻,论证合理。同时,文章内容方面比喻修辞手法、理论政策、领导人讲话等使用也很好地提升了文章的理论性和文采性,属于写作的亮点。但文章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标题与文章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内容的前后照应和逻辑关联性不强。题目给定的主题为“小微企业与创新”,标题选择的角度为“科技创新”,那么整个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方向就需要围绕着小微企业如何来体现和促进科技创新来进行写作,而答案除了第一条分论点外,其他两条论点都在围绕着其影响意义从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来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偏题。

文章标题的作用需要起到一个纲领性的指导作用,也就是确立了整个文章写作的角度和思路,因此在审题、立意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答案中的标题则略为草率,导致内容前后脱节。

建议文章围绕着小微企业发展需要创新思路来进行写作,在立意方面留出更广泛的空间,以此立意,就可以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三个方面来进行写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后两条分论点内容方面还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体现出“创新”这一关键主题。如第二条围绕着小微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内容上就可以分析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困难,指出“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创新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后可以从行政审批、政策、税收优惠、补贴等方面来指出创新性的做法。第三条论点围绕着就业来进行表述,同理,内容方面“创新”则体现在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将“创新”这一关键词时刻体现在论点内容里面,而这些观点思路在材料中都有相应的体现。

文章如何来更好的立意,是多数考生所遇到的问题,如果角度选的大了,谈问题的时候难免空泛;如果角度选的小了,自己在角度的创新层面又能力有限,很难把握一个准确恰当的切入点,同样这种难度也会延伸到分论点的确定上。因此在立意选择方面,需要结合着自身的知识积累来进行选择判断,要确保选定的文章立意能够“有话可说”,可以进行展开分析论述,有一定的内容深度和见解看法,做到“量力而行”。

点击查看申论一对一语音批改

第三期点评1:

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智慧旅游

(投稿:杨琳批改老师:赵娟)

(文章拟题较为新颖,观点较为明确)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信息化席卷而来的今天,无论是坐拥众多旅游资源的著名旅游城市还是曾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沉寂多年的旅游胜地;无论是线下传统旅行社亦或是新兴的在线旅游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是墨守成规、无所作为还是把握住时代脉搏,站在信息化

浪潮之上顺势而为,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智慧化、信息化?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部分观点表述还可以更加明确一些,建议可以直接进行观点陈述)

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旅游业智慧化、信息化不仅是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文的整体论证思路和内容来看,建议这一段可以与下文的两点论证合并在一起,简化论证语言和内容,突出论证重点。)——以科技和文化为两翼的智慧旅游可以促使旅游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考试中,建议尽量避免采取这种书写形式。)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较为粗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现有的旅游业缺少精品旅游项目。智慧旅游实现了对信息、科技和文化的充分利用,不仅增加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而且促使旅游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段内容中,前后两句话缺少一定的衔接与过渡,行文不够自然、流畅。)

——实现智慧旅游顺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要求,提供更优质的游客体验。

智慧旅游全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旅游业中的应用创新,从而在应对游客实际需求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同时,智慧旅游以顾客满意度为衡量尺度,力图使旅游业成为满足人民需求的高端服务业。(这部分观点强调的是“实现智慧旅游顺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要求”,但具体论证中并没有能够明确体现出这一论点,没有明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质以及与“智慧旅游”的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智慧旅游作为新兴项目,其仍旧面临着起步和发展完善的问题,应如何促使其顺利成长并发展壮大呢?(建议避免采取这种疑问句形式来引出下文对策,申论文章不同于小题作答部分所采用的一问一答形式。)

起步要稳,加强合作,注重成果分享。各个城市及旅游企业与其在黑暗中自行摸索不如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如在南京举行的智慧旅游成果发布会、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论坛就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各城市间不仅可以通过定期的交流会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城市间代表团互访、进行交互式体验等更直观的方式交流经验。此外,对于传统旅行社与线上旅游服务合作来说,不仅有利于传统旅行社整合其碎片化的产品资源,利用线上旅游服务的品牌优势而且,对于线上旅游企业来说,可以促使其渗透到传统旅行社拥有的客户资源及朋友圈中,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发展要快,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智慧化旅游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信息化、科技化方面,还体现在对旅游资源的智慧开发、有效利用方面。如充分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广西省以及利用当地历史悠久的晋商文化激发当地旅游业活力的山西省。除了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之外,还可以综合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等现有条件发展旅游业,如位于日本东京的迪士尼乐园综合利用了当地市场需求大、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条件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里重点来点评一下文章具体论证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从本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来看,文章虽然结构完整,但论证重点把握的不够明确。申论文章写作中常用的两种文体是政论文和策论文。政论文以分析论证为主,而策论文则以对策论证为主。针对本文来讲,前文的分析论证和后半部分的对策论证缺少主次之分,论证重点不明。如果考生采取策论文的写作形式,则本文前文铺垫较多,进入正题较慢;而如果考生采取的是政论文的写作形式,则文章分析论证有不够充实。因此,建议考生在动笔写作之前,先理清写作思路和论证重点。

其次,对策论证部分要能够紧扣本文主题来展开,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考生的论证观点和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智慧旅游的发展来进行对策论证,没有能够紧扣“互联网发展下的旅游业”来进行相关对策论证。同时,从本文对策论证来看,其谈到了“起步要稳、加强合作”、“发展要快、因地制宜”等倾向于是一些万能对策。对策论证要注意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如针对互联网和旅游业发展,可以提出一些诸如“把握‘互联网+’的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快o2o平台建设,实现全市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将线上与线下的品牌展示、产品推广、游客互动、景区串联等相融合,带动相关产品及周边配套产品的整合”等明确可行的对策内容。)

可以说,智慧化旅游的出现顺应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召唤,其在改变旅游业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旅游行业只有扎实起步,飞速发展才无愧于这个变革的伟大时代。

【总评】

整体来看,文章论证能够实现理论分析和实策相结合,且具体论证部分还能够结合一些事例来展开,使文章有一定的理论与事实依据。文章结构较为完整,基本上能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写作,层次分明,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些都是本文的写作优势,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但本文不论在结构还是观点论证上也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这

些也都是本文写作的硬伤。因此,建议考生能够认真阅读评语,及时修正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还可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评论文章等,学习一下作者是如何确定论点,并对论点展开充分论证的。

申论批改app,拍照就能交作业,申论热点免费看。

申论一对一批改:https://www.360docs.net/doc/421541766.html,

第三期点评2:

举互联网技术之旗推动智慧旅游发展进行时

(投稿:流年批改:石岩)

智慧旅游是在当今社会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发展项目,是指全面运用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旅游业中的应用创新。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从产业供给链和过程形态上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文章开头对智慧旅游的概念进行分析,指出了智慧旅游的特点和方式,紧扣主题,话题介绍到位。)全面发展“智慧旅游”,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文化增加旅游业的附加值,为旅游插上文化和科技的翅膀,促使旅游业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需高举互联网技术的大旗,推动智慧旅游全面发展。(在引申出智慧旅游概念之后,对其优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得出文章的观点,与文章标题相照应,逻辑思路清晰,首段写作整体规范到位。)

然而,智慧旅游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较短,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战略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譬如传统旅游模式和新兴线下旅游之间的矛盾、资金的缺乏以及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等等。(文章作为策论文写作格式,第二段过渡分析部分意在强调智慧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路很好,但却没能很好地结合着材料来进行分析。首先,材料中关于智慧旅游的问题表述,只指出了传统旅游企业和在线旅游企业之间的矛盾摩擦,而资金的缺乏这一点并没有指出。其次,问题中指出的“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表述不够恰当。材料中指出“而在线旅游网站大佬们以前都是做标准化产品,旅游产品却是一个非标产品”,由此可见,智慧旅游自身是没有衡量标准的,因此这一表述不够准确。)走出智慧旅游中陷入的困境,成

为我们现期应当解决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大力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我们应当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城市之间的经验交流、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制度体制。(文章过渡分析提出的三个方面做法与前面的问题照应性还不够,也就是观点缺乏针对性。针对资金缺乏指出了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而其他两个方面则不够合理有效。)

举互联网技术之旗,需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智慧旅游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但是,智慧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度面临资金缺乏的窘境,不少城市因为投入与利润无法形成正比而被迫放弃。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广大民众感受到智慧旅游的魅力以及它的前瞻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彻底革新互联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互联网技术能够实时跟进,保证技术与旅游业能够完美融合,让旅游业发展得更加绿色健康可持续。(论点明确,分析到位,但作为策论文来说,在分论点写作时,做法需要更加具体,指出具体的措施,答案中表述有些笼统。)

举互联网技术之旗,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作为智慧旅游中的先驱城市,南京在继续实施对智慧旅游项目优化完善的基础之上,以应对实际需求为目的,以游客满意度为衡量尺度,让旅游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现代服务业。放眼全国,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城市之间缺乏成功经验的交流。以南京的例子为依托,让更多的文明古城得到这类经验的启发,势必在中国形成一股互联网技术的学习狂潮。从而推动的不仅仅是智慧旅游的发展,更加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本论点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材料中介绍了南京、山西、广西等省市的案例,其中都是从正面介绍了其如何来开展智慧旅游,而城市之间的交流问题并没有明确指出,因此论点的针对性不强。申论文章写作,可以进行适当的引申发挥,但是观点需要立足于材料,从材料中来提炼,以此来保证其针对性。)

举互联网技术之旗,需要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制度体制。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道新的增长活力的同时,存在着一些制度体制上的漏洞。技术专利保护问题、技术与旅游业结合的新产品质量问责等等,在智慧旅游的发展道路中都不容忽视。因此,继续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制度体制建设,建立精简高效、分工合理明确的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在推动智慧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事半功倍。(本论点与第二条论点一样,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属于个人的主观发挥,且做法措施的表述不够具体。)

曾经一位哲人说:“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会给一个国家巨大的改变。”凭借着互联网技术的东风,新兴的智慧旅游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希望。相信,二者的融合与碰撞,

不仅仅在经济发展层面,更多的将会是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服务业的腾飞。(文章以名言警句作为结尾的表述,并结合主题对智慧旅游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扣题到位,写作规范。)总评:

文章结构安排为标准的策论文写作格式,开头、过渡、论点、结尾整体结构安排规范准确,符合策论文的写作要求。但文章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论点的选择过于主观发挥,而忽视了给定材料的表述,导致论点的针对性不强,内容与材料有所脱节。

结合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强调的就是智慧旅游形式的多样性,如对于影视作品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建筑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慧旅游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在论点选择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充分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智慧旅游服务角度来进行写作。

同时,材料中也指出了传统旅游企业与在线旅游企业之间的矛盾摩擦,提到了“传统旅行社没有把客户资源互联网化,没法像在线旅游网站一样运营客户,在互联网上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资源碎片化,虽然可以相互采购,但是效率非常低;而在线旅游网站最大的难点是怎样才能渗透到旅行社拥有的客户体系和朋友圈。”因此在论点方面,也可以补充指出,完善旅游模式,如利用O2O进行产品与平台的合作;传统旅行社应该结合线上服务进行转型等方面来进行论述,保证论点与材料的契合度。

文章写作包括以对策为主的策论文和以分析为主的政论文,在考试中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来进行写作,但是必须要紧密结合材料,明确写作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