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

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white asfungus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白极

了”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层意思。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阶段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描写语言学。他成功地把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了翻译理论中。他从语言的本质入手,运用语义学理论对词汇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在奈达看来,各种语言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深层结构远比表层结构有共性。因而,翻译中通过语际间深层结构的转换,能最大程度上保证译文的忠实,同时由于译文的表层结构是通过深层结构转换而来的自由表达,能尽可能地保证译文的通顺。既忠实又通顺的译文为读者反应的对等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得功能对等有了实现的可能。

第二阶段,建立在信息论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他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信息的活动,也就是把一种代码编码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代码的信息,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起到交际的作用。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奈达注意到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力不同,特别是如果原语和译语分属于不同语系和不同文化。

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奈达强调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以增强译文的理解。

第三阶段,建立在社会符号学基础上的“功能对等”理论。奈达认为译即翻译意义,而符号学是分析意义的最全面的系统。在《语言、文化、翻译》一书中,奈达指出,社会符号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代码和符码,而重点研究的是人类所使用的最综合、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因此,在解码和编码方面,没有哪一种翻译法有社会符号学译法那么全面。

三、“功能对等”理论贡献及局限

“功能对等”理论将现代语言学、交际学、信息论、符号学和美学带入了翻译领域,宏观上打破了传统思想束缚,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角度,从多个角度对翻译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将新思维、概念和方法注入到了翻译中,为翻译研究

提供了许多新方法,为现代翻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必需强调的是,“功能对等”对文学翻译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微观角度考虑,“功能对等”解决了长期

以来2

“意译”与“直译”之争。“功能对等”给了翻译家们许多建设性意见,要求目的语在不同语言结构中尽可能完满地再现源语的意义,限制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

同时,它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缓和了翻译家们归化和异化争论,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找“归化”和“异化”的平衡点。

然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并非尽善尽美。

首先,他的理论使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了原文信息,还掩盖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客观上起到了文化归化的作用。实际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必然的,相同则是相对的、偶然的。若非要在不同文化间找一种对等的表达方式,往往会造成文化意象的歪曲,如英国翻译家在翻译《红楼梦》时为了回避“红”字在西方文化中所蕴含的危险、极端等情绪,把原书名译为“The Story ofthe Stone”,这样的译名使原书中所隐含的“富贵、排场、人生如梦”等隐含情绪荡然

无存。

其次,文化负载词的概念空缺是功能对等的又一明显的缺憾。众所周知,原语中的文化负载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在译语中有时是不存在对应的。一种文化中浅显通俗的词语在另一种文化却难以理喻。比如,对西方人来说“精神文明”一词就很让人费解,无论是译成“spiritual civilization”或是“social ethnic”,似乎都无法传达其中蕴含的意义。

最后,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是很难实现的。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所表达的意义往往流于字面,溢于言表,是全民语言所共有的语义,可以凭借社会文化环境、按照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了解;但是属于艺术范畴的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则可能藏于字里行间,蕴于语言深层。通常,一部文学作品的特有意义往往不能按约定俗成的规则加以了解,而要通过对作家个人风格和作品的特殊语境的探讨才能把握。对于文学语言来说,一望而知、一览无余还不能称为佳作,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才算上乘。而这种艺术意境译者很难把

握,很难在译文中传达出来。再说有一些文学作品,意义晦涩,形象朦胧,其可译性本来就很少,当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功能对等问题了。

四、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科学评价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整个翻译界的重大影响有目共睹,但它决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理论。对“功能对等”理论的优点和缺陷应辩证地看待,

3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一些与当代翻译理论不相吻合的地方。我们也应该以全面的观点对待奈达的翻译理论。他作为当代西方学界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活跃、不囿成见,对翻译理论时有新的阐发。因此,从整体上看,奈达的翻译思想不失为西方翻译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宝石。

4

最新奈达 功能对等理论 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埃米尔里厄(E.V.Rieu 1887)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Eugene A.Nida 1914)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 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火花中蓬勃

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 白之(Cyril Birch 1925)是美籍英裔著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著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 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 例1:原文:“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第十 出惊梦P.43) 译文:“perplexed to find that my mirror stealing its half-glance at my hair has thrown these 'gleaming clouds'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white as fungus 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白极了”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层意思。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第10卷第1期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10No .1 2010年3月 JOURNAL OF CHANGS HA AERONAUTI C AL VOC ATI O NAL AND TECHN I C AL C OLLEGE Mar .2010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朱蓝辉(1982-),女,湖北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朱蓝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论述应用文体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即译者应准确推测原文意思,充分了解读者的认知语境,用译入语准确写出相应的应用文,达到最佳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应用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0)01-079-04 Appli ca ti on of N i da ’s Theory of Functi ona l Equ i va lence to Prag ma ti c Tran sl a ti on ZHU Lanhui (Heyuan Polytechnic,Heyuan Guangdong 517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 oduces N ida’s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g matic English .It als o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can be app lied t o Prag matic Translati on . Key words:N ida;Functi onal Equivalence;Prag matic Translati on 应用文体翻译是一种功能性和目的性很强的 翻译品种。它涉及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包括政府文件、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讲座通知、租房广告、住户须知、景点介绍、借阅规则、商店指南等文本。广告翻译是想把产品卖到国外去;景点介绍翻译,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参观游览;超市的英语翻译,则是为了方便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饮食起居。一般说来,翻译读者感兴趣的,是产品的性质、功能,景点有哪些个“卖点”。[1] 读者不会在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译文文采如何。只要产品卖得好,大批外国游客来了,功能就达到了,翻译也就成功了。这与文学翻译在功能、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如何实现应用文体的准确性交际功能以及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应用文体翻译呢?随着我国应用文体翻译市场急剧扩大,翻译数量与日俱增,这个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 功能对等理论,结合应用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应用文体翻译中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一、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流行为。翻译界前辈已创立了许多翻译理论,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仍在不断地涌现。1969年,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func 2ti onal equivalence )”概念。翻译意味着交流,它取决于听译文或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些什么,所以,谈功能对等最根本的是必须比较:接触原文的人怎样理解原文以及接触译文的人怎样理解译文。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应和动态等值。形式对应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信息本身,与建立在“等值效应原则”上的动态等值不同。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中最切近的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 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 余本著作和250 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 年代中期之后, 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 ,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 。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 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 white as fungus 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 白极了” 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阶段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埃米尔里厄()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Eugene 1914)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 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着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着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

火花中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 白之(Cyril Birch 1925)是美籍英裔着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着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 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 例1:原文:“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第十 出惊梦) 译文:“perplexed to find that my mirror stealing its half-glance at my hair has thrown these 'gleaming clouds' into alarmed disarray.”()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讲义埃米尔里厄()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 Eugene A.Nida 1914) 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 个国家和地区,并着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 多部书,比较着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 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火花中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白之( Cyril Birch 1925) 是美籍英裔着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着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埃米尔里厄()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Eugene A.Nida 1914)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 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着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着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火花中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 白之(Cyril Birch 1925)是美籍英裔着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着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 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 例1:原文:“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第十 出惊梦P.43) 译文:“perplexed to find that my mirror stealing its half-glance at my hair

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认知和理解

浅谈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认知和理解 【摘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引进的最早、影响最大的理论。本文以构建“功能对等”的概念理论发展为视角,在对“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做比较的基础上,以期对“功能对等”理论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功能对等原则 understanding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wang yumin 【abstrac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hich was brought up by eugene a. nida, was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1980s. it has already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western theories among chinese scholars of translation field. the whole thesis tries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theory properly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formal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keywords】eugene a.nid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principal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直译与意译的选择一直是译界争论的问题,是决定译者译文走向的根本问题。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根据翻译的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的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奈达“功能对等”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奈达的翻译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随即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其“功能对等”理论更是为人们所极力追捧。 总结奈达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理论,其主要将传统意义上翻译,即原文与译文的比较,转移到二者的过程比较。翻译的目的是不再是追求形式的对等而是转向“功能对等”,即译文接受者与译文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与原文的关系大体一致。换言之,功能对等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其次功能对等要达到的翻译目标是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Nida & Taber, 1969),把原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转换成译入语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由此看出奈达主张意译,主张“归化”。 掌握了功能对等的基本定义及要求,那么在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上,奈达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6个条件(原书38-38页),当然若直译或形式对等可以达到指称意义与关联意义在功能上的对等,则无须在形式上进行调整。在此指称意义(designative meaning)指“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是“指附加在指称意义上的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收讯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简而言之,指称意义指词的确切和字面意义,而联想意义往往指词的情感与隐含意义。 第一条:当形式对应可能导致指称意义传递错误时,则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或可保留直译,但需加脚注解释可能造成的误解。 例如: SL:Nevertheless we are at a critical time for this species.(选自China’s Panda Reserves)。 TL1:但是,我们正处在熊猫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TL2:然而大熊猫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这一例中,原文的意义指熊猫这一濒危物种处境不佳的现状,而译文按照形式对应的方式译,表达的意义却是“人类正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指称意义,因此应在译文中做出调整,应译为“大大熊猫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第二条:当形式对应造成内容无法理解,如指称意义模糊难辨,译文需做出一定调整,除非原文故意造成模糊难辨,则可以保留直译,但需加脚注说明保留模糊难辨的原因。 例如: SL:I’m the youngest son, and youngest son but two. TL: 我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我下面还有两个妹妹。(董秉山译)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2009年12月第4期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iliNormalUniVersity(S0cialScienceEdition) Dec.2009 N0.4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陈永红1,苗锦燕2 (1.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新疆伊宁835000:2.农四师第二中学。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从广告语言的特.hA.手。说明如何在广告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分析了广告翻译的三个基本对等原则,并结合实例提出实现对等原则的三个基本翻译策略。 关键词:广告翻译;功能对等:对等原则;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争一1076(2009)04—009卜-03 一、广告语言的特点 广告语篇有其特有的格式及要求.广告语言在词汇、句法、篇章、修辞等方面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广告语言的特点。 首先,AID—MA(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ndaction)被看作是经典的广告创作原则。广告的语言最重要的是“eye-catching”/“ear—catching”.冈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去读或者去听该广告。如雀巢咖啡的广告词:“Goodtothelastdrop.t9译文:“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译文做到了意、音、形三者兼顾,实在妙不可言。 其次,广告的语言还必须要有可读性。广告用语的这两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在选词、语法、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广告中的词汇变化无穷。可是也相对稳定。 最后,广告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双关、押韵、拟人等等。这样能更加形象生动地传达信息。分别举例如下: 1)SmoothassilkisThai. 译文:泰航飞行,平滑如丝。 这是一则泰国航李公司的广告。短小精悍的比喻使泰航I{‘行的安全平稳的形象跃然纸上。译文通过增词法添加“飞行”二字,加深了读者对泰航优质服务的印象。使用比喻,可以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美。 2)Iammoresatisfied.AskforMore. 译文: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吸摩尔。 这是摩尔香烟在广告语中树立的一个双关典范。它巧妙地使用more一词的双重意义:more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大写之后,变成了品牌名称。这则广告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时又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该产品优于同类产品,能使消费者更满意。双关语义被拆成两层,在译文中分别表述。而且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 3)Whereverithurts,we’11healit. 译文:不管它哪里伤痛.我们都将使之愈合如初。 这是一则提供皮包修理服务的广告。在广告词中.作者把坏的手提包比作受伤的人,把修理皮包比作愈合伤痛。拟人手法使广告中所提供的服务极富人情味,形象贴切,译文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神韵。 二、广告翻译的目的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实现预期的销售目标,因此广告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的问题,更是一个突出广告功能的再创造过程。其侧重点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的功效。广告原文和译文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因此要求广告翻译功能上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做到广告翻译功能上的对等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尤金?A?奈达是功能翻译理论的倡导者,在他的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奈达提 收稿日期:2008—12—10 作者简介:陈永红(1968一).女,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苗饰燕(1963-一)。女,农四师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法。 万方数据

奈达_功能对等理论_的局限性及其原因

大 众 文 艺大 160中西文化研究 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的不同、译者个人因素的差别三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论”;文化差异;异质同构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论”。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切入点,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一致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该理论实际上是主要运用于《圣经》的翻译。而中国的翻译界不是把它当作《圣经》翻译理论,而把它当作普通的翻译。甚至把它当作是文学翻译理论,这显然是对奈达的翻译理论的误解。在文学翻译中,这一理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1.不同的文化会导致读者的反应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各个文化都有其独有的特征。这种特征会对文化之间的翻译产生障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读者的反应是不可能相同的。这种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历史文化的不同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它发展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中国和英国的不同的历史决定了各自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譬如在英语中非常熟悉的表达“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英语中的这一谚语体现出了罗马帝国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所经历的辉煌与壮丽这一历史文化。它所蕴涵的意思是做什么事都不是容易的。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也有一个相似的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是指要想做成某事需要经过长期的辛苦工作。那么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读者对“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理解应该是相同的。就考虑读者的容易理解的角度来看,把“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译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归化的翻译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但英语中,这一谚语就其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体现的是一个富裕而又强大的国家,它代表了罗马帝国是一个大国。这一大国是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艰苦斗争与残酷的对外扩张而形成的。但中国的这一谚语却来自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体验。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当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翻译成“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时,中国的读者的反应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中国读者读到的是它的字面意义,而无法体会它在文化方面的意义。 1.2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宗教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或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中国人受三种宗教的影响:儒教、道教及佛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当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说“God save me”。有一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雪芹,《红楼梦》)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Tr.David Hawkes) 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结构和读者的理解力方面来说无疑是恰当的。但是“天”这个词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指“天国”、“天堂”的意思。而“God”这个单词在基督教里是“上帝”的意思。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概念是不同的,那么反应也不会相同。 1.3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由于历史、社会、宗教、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国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有差异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作出的反应。比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就很明显。“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尊贵吉祥、力量和威严,被赋予至尊神圣、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憎的动物,它常常代表邪恶,让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表示此人飞扬跋复,令人讨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碰到“龙”这个字时,我们怎能期望中外读者的反应是一致的呢? 2.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也会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应 奈达认为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异质同构的现象。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就认为用异质同构的表达方式进行的翻译真的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上面提到的“雨后春笋”应该译成to grow like mushrooms, 理由自然是竹子不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植物,英美读者无法获得与中国读者相同的语义反应。那么,shed crocodile tears 应该译为“猫哭老鼠,”而不能译成“鳄鱼的眼泪了”。因为鳄鱼在中国是不常见的动物。在中国有描述古代形体语言的“拱手道别”,是不是也要译作英语中的“kiss sb goodbye?”很显然,这样的翻译无法引起处于不同文化中的读者的相同反应。 3. 译者的因素 翻译是通过译者这个中介进行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译者的目的、喜好、表达方式、翻译策略使得原文会有很多不同的译本,比如有部小说名字是《迦因小传》,在该译本中凡是有违中国伦理道德的男欢女爱的情节,特别是女主人公未婚先孕的情节都被译者隐去了。这样符合中国的伦理标准受到文人的欢迎。试想中国的读者读到这样的译本怎么会和原文的读者反应一样呢? 简而言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圣经》的翻译理论,不是普通的翻译理论,更不是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时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 翻译通讯,1984 , (I):66 [2]Nida, 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on. [M]. Leiden: E.J. Brill, 1964:59. [3]谭载喜: 文化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 中国翻译,1988(5):9-10. [4]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 外国语1997,(6):118. 作者简介: 薛璟琰(1976-),女,汉族,山西省文水县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外语部,讲师,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原因 薛璟琰 (山西省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033000) 应当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宜春市民间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新局面,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平安宜春作出努力。 作者简介: 1.尹经民(1951-),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担任作曲理论课程教学。 2.缪从军(1975-),女,江西萍乡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3.丁庆(1980-),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省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肖曾艳.略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J]. 肇庆学院学报,2008,(1). [3]华春霞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