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

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

(一)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的形态结构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1.心的位置和外形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周围包有心包。约2/3在身体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至第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至第8胸椎。心有一底,一尖,前、下两面和左、右、下三缘和四条沟。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部由左心房构成,小部由右心房构成。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在体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摸到心尖搏动。前、后两面包括:①胸肋面(前面),隔心包与胸骨体下部和左侧第4至第6肋软骨邻近,约3/4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1/4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②膈面(下面),贴于膈上,该面约2/3由左心室、1/3由右心室构成。三缘包括:①右缘,近似垂直,由右心房构成;

②左缘,圆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③下缘,近似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心的表面有三条沟,冠状沟靠近心底处,是心房与心室分界的标志;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分别在胸肋面和膈面上,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切迹的纵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会合处稍凹陷,称为心尖切迹。房、室间隔与人体正中平面约成45°。因此,左半心位于右半心的左后方。右心室是最靠前方的心腔,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腔,左心房是最靠

后方的心腔,左心室是最靠左侧的心腔。

2.各心腔的形态结构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1)右心房:右心房前上部突出称为右心耳,固有心房壁的腔面有梳状肌。腔静脉窦的腔面光滑,上、下分别有上腔静脉口和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右心房后内侧壁为房间隔,其下部有一浅凹称卵圆窝。

(2)右心室:右心室内的室上嵴将右心室腔分为窦部和漏斗部两部分。窦部(流入道)室壁腔面不光滑,有纵横交错的肉柱。室壁有突向室腔的乳头肌,分为前、后和隔侧乳头肌,前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的肌束,称为节制索(隔缘肉柱),内有心传导系右束支通过。右房室口周缘有三尖瓣环,三尖瓣附于该环,各尖瓣借腱索连于乳头肌。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是防止右心室的血液反流回右心房的装置。漏斗部(流出道)形如倒置的漏斗,称为动脉圆锥,室壁腔面光滑无肉柱。右心室出口为肺动脉口,口周缘的肺动脉瓣环上附有三个肺动脉瓣,当心室舒张时,瓣膜被倒流的血液充盈而关闭,阻止血液反流回右心室。

(3)左心房:左心房前部为左心耳。左心房后部两侧各有两个肺静脉入口,开口处无瓣膜。左心房的出口为左房室口,下通左心室。

(4)左心室:左心室腔以二尖瓣前瓣为界分为窦部(流入道)和主动脉前庭(流出道)两部分。入口即左房室口,口的周缘有二尖瓣环,二尖瓣附于该环,二尖瓣分为前尖瓣和后尖瓣。各瓣借腱索连于前、后两个乳头肌。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与乳头肌是左心室防

止血液反流回左心房的装置。主动脉前庭是左心室的前内侧部分,其出口即主动脉口。口的周缘有三个主动脉瓣环。每瓣相对的主动脉壁向外膨出,称主动脉窦,可区分为左、右、后三个窦。其中,主动脉左、右窦分别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当左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防止血液反流至左心室。

(二)心传导系的组成

心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出的左、右束支和浦肯野(Purkinje)纤维网等。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的心包脏层下。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心内膜深面。房室束沿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前行,至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再经Purkinje纤维网分布至心肌。

(三)左、右冠状动脉心冠状窦

1.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左窦,主干向左行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至冠状沟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前降支)主要分支分部于左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部,旋支主要分支分布于左心房和部分左心室。

2.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右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右冠状动脉分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和部分左心室后壁。右冠状动脉还有分支至窦房结和房室结。

3.冠状窦位于心膈面的冠状沟内,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其右端开口于右心房。心的绝大部分静脉血回流至冠状窦,其属支有心

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心脏周围组织及心脏解剖学发展展望 一、心脏解剖 一)、心脏位置与外形: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中纵膈,外裹心包,前面大部分被肺与胸膜覆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与第4~5肋软骨相邻。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一般如自己拳头大。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一尖即心尖。一底即心底。两面:前面与胸骨体与肋软骨相连,称胸肋面,下面位于膈上,称膈面。三缘: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外侧缘构成,左缘圆钝,斜向左前下,下部由左心室构成,上部由左心耳构成。下缘接近水平,由右心室与心尖构成。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交汇处称房室交叉点,为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膈面的临界区域,临床常用作手术标志。 二)、心脏各腔结构:右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右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三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肺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室上嵴动脉圆锥 左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肺静脉入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主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与乳头肌主动脉窦 三)、心壁的构造:由内向外分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 四)、心脏的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的四个瓣环的纤维三角与连接主动脉瓣环与肺动脉之间的圆锥韧带组成心脏支架结构,心肌及瓣膜均附着在纤维支架上。详见如下:1、右纤维三角:就是主动脉后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之间的纤维连接区,主要由胶原纤维与纤维软骨组成,内有房室束通过。2、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环与左房室环之间的纤维结构区,小且薄。3、圆锥韧带三角:位于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之间。 五)、房间隔与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并以卵圆窝处最薄。卵圆窝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室间隔下部较厚由肌性部分构成,称室间隔肌部,上部近心房处卵圆形区域缺乏肌层,菲薄呈膜状,称室间隔膜部,室缺多发于此。 六)、心脏瓣膜:1、三尖瓣:分为膈瓣、前瓣、后瓣。前瓣最大,就是维持三尖瓣功能的主要部分,后瓣最小。此外,圆锥乳头肌由室上嵴下缘发出其腱索,分布在膈瓣-前瓣交界附近,就是右心室内手术的主要标志。2、肺动脉瓣:三个半月形袋装瓣膜,每个瓣膜游离缘中央都有半月板结。3、二尖瓣:并非完全分割的瓣叶,而就是一条连续的宽窄不等的膜性组织。4、主动脉瓣:三个半月形膜片,每个瓣与相应主动脉壁构成向上开口的袋装凹陷称主动脉窦。 七)、心脏传导系统: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2、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房间隔下部,心内膜深面。手术中应以冠状窦口为标志,避免损伤。 3、结间束(His束):房室结前部发出的一组排列整齐的平行传导纤维,经右纤维三角在三尖瓣膈瓣附着处,穿过瓣环中点偏前方达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偏于左心室侧走行。室缺修补术中应予注意。 4、左右束支及蒲肯野纤维:由房室束分出左右束支,左束支走行于室间隔左侧心内膜下,呈扇形分出前后两组分支。左束支分部分散,较少发生完全阻滞。右束支为一单束,在室间隔右侧心内膜下向前下方行走,达右心室前乳头肌底部。右室高度扩张时,右束支易受损害而发生传导阻滞。左右束支经反复分支,最后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结构,称蒲肯野纤维,并与心肌纤维吻合。 八)、心脏的冠脉循环: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窦,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达左冠状沟,分为左前降至与左回旋支。尚有一部分人自两支之间发出对角支。左前降至沿前室间沟下行,途中分别向左右分出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室间隔支。最后绕过心尖,终于后室间沟下1/3处。左回旋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左缘至膈面,多以左室后支终于左室膈面。其间发出左房前支、左缘支。左优势型的心脏,窦房结、

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

解剖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 (一)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的形态结构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1.心的位置和外形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周围包有心包。约2/3在身体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至第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至第8胸椎。心有一底,一尖,前、下两面和左、右、下三缘和四条沟。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部由左心房构成,小部由右心房构成。心尖朝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在体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摸到心尖搏动。前、后两面包括:①胸肋面(前面),隔心包与胸骨体下部和左侧第4至第6肋软骨邻近,约3/4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1/4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 ②膈面(下面),贴于膈上,该面约2/3由左心室、1/3由右心室构成。三缘包括:①右缘,近似垂直,由右心房构成; ②左缘,圆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③下缘,近似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心的表面有三条沟,冠状沟靠近心底处,是心房与心室分界的标志;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分别在胸肋面和膈面上,自冠状沟向下至心尖切迹的纵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标志。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的会合处稍凹陷,称为心尖切迹。房、室间隔与人体正中平面约成45°。因此,左半心位于右半心的左后方。右心室是最靠前方的心腔,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腔,左心房是最靠

后方的心腔,左心室是最靠左侧的心腔。 2.各心腔的形态结构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 (1)右心房:右心房前上部突出称为右心耳,固有心房壁的腔面有梳状肌。腔静脉窦的腔面光滑,上、下分别有上腔静脉口和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右心房后内侧壁为房间隔,其下部有一浅凹称卵圆窝。 (2)右心室:右心室内的室上嵴将右心室腔分为窦部和漏斗部两部分。窦部(流入道)室壁腔面不光滑,有纵横交错的肉柱。室壁有突向室腔的乳头肌,分为前、后和隔侧乳头肌,前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的肌束,称为节制索(隔缘肉柱),内有心传导系右束支通过。右房室口周缘有三尖瓣环,三尖瓣附于该环,各尖瓣借腱索连于乳头肌。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是防止右心室的血液反流回右心房的装置。漏斗部(流出道)形如倒置的漏斗,称为动脉圆锥,室壁腔面光滑无肉柱。右心室出口为肺动脉口,口周缘的肺动脉瓣环上附有三个肺动脉瓣,当心室舒张时,瓣膜被倒流的血液充盈而关闭,阻止血液反流回右心室。 (3)左心房:左心房前部为左心耳。左心房后部两侧各有两个肺静脉入口,开口处无瓣膜。左心房的出口为左房室口,下通左心室。 (4)左心室:左心室腔以二尖瓣前瓣为界分为窦部(流入道)和主动脉前庭(流出道)两部分。入口即左房室口,口的周缘有二尖瓣环,二尖瓣附于该环,二尖瓣分为前尖瓣和后尖瓣。各瓣借腱索连于前、后两个乳头肌。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与乳头肌是左心室防

大一解剖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大一解剖学考试重点知识点解剖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一的解剖学考试中,掌握一些重点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解剖学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骨骼系统 1. 骨骼组成:包括骨头、关节和韧带。主要的骨骼包括头骨、躯干骨骼和四肢骨骼。 2. 骨头分类:根据形状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骨盆解剖:了解骨盆的解剖结构、骨盆的生理变化和骨盆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4.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掌握骨骼系统在胚胎期和儿童期的发育和生长过程。

二、肌肉系统 1. 肌肉类型:了解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的特点和功能。 2. 肌肉命名规则:掌握肌肉的命名规则,包括命名依据和命名方法。 3. 主要肌肉:熟悉人体常见的主要肌肉群,包括上肢肌肉、下肢肌肉和躯干肌肉等。 4. 肌肉运动和运动学:了解肌肉与骨骼之间的关系,以及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三、循环系统 1. 心脏解剖:熟悉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心房与心室的功能。 2. 血管系统:了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

3. 循环路径:掌握心脏的循环路径,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心脏与全身各部分的血液供应等。 4. 淋巴系统:了解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液的循环等。 四、消化系统 1. 腹腔解剖:熟悉腹腔的器官,包括胃、肠道和肝等。 2. 器官结构和功能: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胃的酸性环境、肠道的吸收功能和肝脏的代谢功能等。 3. 神经支配:掌握消化系统神经支配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五、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了解大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脑的不同区域和脊髓的解剖。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一)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一)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人体的所有器官、组织和结构。考试重点涉及了许多难点和重点知识点,一般来说,学生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笔记来备考。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总结人体解剖学考试的重点笔记。 一、胸腔和心脏: 胸腔包括肺、心脏、胸膜和胸部骨骼。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学习肺和心脏的解剖结构,如心脏四个腔室,肺结构和呼吸系统。此外,如何确定心电图的位置,理解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各个阶段,知道心脏瓣膜的功能和位置也是考试重点。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涉及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学习大脑的位置和不同区域的功能,理解脊髓的主要结构,神经元和神经元的传递方式如何工作,配合周围神经如何工作等等。 三、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喉、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等。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学习每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如何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如何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发生联系。 四、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的生理和解剖,如卵

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学习重点则包括 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和解剖,如尿道和阴道的位置和功能,射精和排卵 的过程等。 五、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和韧带等组成。在这个模块中,需要 学习骨骼系统的基本知识,如骨骼的位置和功能,关节的类型和移动 方式,肌肉的位置和功能,知道如何区分肌肉不同的功能区域和面部 肌肉的名称等。 六、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在这个模块中,需要学习心脏的 四个腔室和循环系统的解剖构造,如大血管的位置和功能,血栓形成 和心脏病的预防等。 以上便是人体解剖学考试的重点笔记,通过总结上述的知识点,并配 合适当的练习,相信考试成绩会越来越好。总之,学生应该将重点内 容进行整理,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针对容易错的知识点,加强复习,最终在考试中获得优秀的成绩。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① 心血管系统又叫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构成的闭路系统。血液经循环路径连续不断地从心脏流向动脉,进入毛细血管后再进入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心脏、血管与呼吸系统协同作用,为人体组织输送氧气与营养物质,并将废物(如二氧化碳和代谢副产物)排出体外。 血液是心血管系统中的液体组分,为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及各种细胞和组织输送各种物质,从而实现内、外环境的衔接。血液中的液体组分叫做血浆,负责在全身运载激素、血浆蛋白、食物原料(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类)、各种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气体(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血液中血浆以外的部分叫做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各种白细胞及血小板。 由于血液几乎为全身所有组织输送养分,因此血液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此外,心血管系统在体温调节与酸碱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② 血液经血管被输送至人体各部。人体血管分为以下几类: 1.动脉与小动脉:携载心脏泵出的富氧血静脉 2.小静脉:携载贫氧血返回心脏。 3.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间进行气体、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的场所。 血液离开心脏后,经动脉运载对机体细胞进行滋养。大动脉(如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管径较粗且富有弹性,当血液从心脏中射出时,它们会被动舒张。动脉粥样硬化(即动脉变硬且斑块沉积于动脉壁引起动脉狭窄)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能引起动脉变硬并引起动脉舒张能力降低。 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血压升高,后者通常与年龄有关。动脉离开心脏后,不断以“树状”形式分支形成更细的结构,叫小动脉。最终,小动脉形成更小的“床状”结构,叫做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因此,物质能在血液、间质液与细胞间进行交换。血液离开毛细血管床后进入细小的静脉血管,叫做小静脉。在

心脏解剖笔记

心脏解剖笔记:左房左室篇 室间隔是右室和左室共有的部分,右室的解剖讲解在这里结束,而左室的讲解又从这里开始。 室间隔既是右室的组成部分,也同样是左室的组成部分。在心肌缺血的定位中,左室的概念包括室间隔(前间壁+ 后间壁)、左室前壁、左室侧壁、左室后壁、左室下壁。下图剥离右房、右室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单独把左室提取出来进行展示。(图1-25) 心电图上的缺血简要定位为V1V2 间壁、V3V4 前壁、V5V6 侧壁、V7V8 后壁、II/III/AVF 下壁,这个心电图上的定位和解剖位置大体相当(图1-26)。这里再强调一下心脏空间观念,如果你发现心尖正对着你,那一定不是前后位,这是左前斜45-60 度的左前斜位,注意右上角那个题注。

这个图和二维超声心电图左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分析的16 分法模型一致。心肌严重缺血或梗死后相应心肌出现运动减弱、停止或矛盾运动,其定位对冠心病的定位诊断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把左室划分成几部分,怎么划分最有利于节段性室壁运动分析? 2000 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左室壁16 分法,这种分法最符合临床特点与心肌供血分布,也和心电图心肌缺血定位相互呼应。就是把这个模型用超声束再切成 3 部分,但似乎出问题了。三六一十八,怎么多出两块?在心尖部前后间隔融合为一段,下壁消失,所以减去两段就是十六段(图1-27)。

所以心脏大体形态解剖是所有造影解剖、断层解剖、超声切面解剖的基础,打好基础我们才容易理解其他解剖方式。心脏各部位供血将在心脏血管及造影解剖篇中介绍。 下面,我们挖开左室,看一看他的内部结构,左室和右室一样有流入道和流出道。注意一点,二尖瓣前叶是左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天然的分隔屏障,这个不必用过于复杂语言去描述,大家还是感性认识一下(图1-28)。

解剖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解剖学各章知识点归纳总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通过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的研究,揭示了人体的内部构造和生理机制。下面将对解剖学各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章:总论 解剖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生物学基础:人体结构的层次、器官系统和生物基本组织。 第二章: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骨的形态、生长和修复。 人体骨骼的分类和解剖特点。 第三章:关节系统 关节的分类和结构。 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 人体主要关节的解剖特点和功能。 第四章:肌肉系统 肌肉的分类和结构。 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 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液循环。 主要血管和心脏的解剖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 第六章: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淋巴结和淋巴管的解剖特点。 淋巴系统在免疫和排除废物方面的作用。第七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和肺的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第八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解剖特点。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第九章: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肾脏、尿液形成和排泄的解剖特点。 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第十章: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主要内分泌器官的解剖特点。 内分泌系统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第十二章: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 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节。 通过对解剖学各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对于医学、生物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 构与循环机制 为了满足内容需求,我将在下文中准确描述人体解剖学中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请注意,这是一个示例标题,实际文章可能不同。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循环机制 一. 引言 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是保证血液循环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通过周密的结构和复杂的循环机制,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至全身各个组织,同时将代谢产物及废物排出体外。本文将对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循环机制进行整理和探讨。 二.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两个主要部分。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两部分的解剖结构及其相关特点。 A. 心脏解剖结构 1. 心脏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间的纵隔,稍偏左,贴近胸骨,胸腔膈脏的最低点。 2. 心脏结构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心房负责收集静 脉血液,心室负责将动脉血液推送至全身。心房和心室之间由瓣膜分隔,保证血液流动的正常。 B. 血管解剖结构 1. 勃朗奇管 勃朗奇管是心脏与全身组织之间的连接通道,分为动脉和静脉。动脉将富氧血液从心脏输送至组织,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 液返回心脏。 2. 动脉 动脉是从心脏分出的血管,将氧合血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 主要动脉有主动脉、肺动脉和各个分叉的动脉。 3. 静脉 静脉是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全身组织返回心脏的 血管。主要静脉有上、下腔静脉以及肺静脉等。 三. 循环机制 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循环机制可分为两个部分:循环系统和肺循环。 A.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指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经动脉输送至全身组织, 再经静脉回流至心脏的循环过程。

八年级解剖心脏知识点

八年级解剖心脏知识点 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核心,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在八年级生物学教学中,解剖心脏是必修内容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掌握心脏的知识点呢? 心脏的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脏的功能。心脏位于胸腔中心,左右两侧各有一房一室。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含有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同时从组织中收集含有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再次回到心脏进行再循环。心脏的工作节奏由心脏起搏器——心房结和房室结控制,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结构 了解心脏的结构是掌握心脏功能的基础。外表上,心脏呈三角形,上部宽大,下部狭长。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右两侧各有一心房和一心室。心房的收缩使得血液进入心室,心室的收缩则将血液推入循环系统。而左右心室壁厚度不同,左室壁较厚,因为它需要承担泵送血液到全身的工作。

心脏血管 心脏与循环系统相连的是冠状血管,它是一组分支众多的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心肌。冠状血管若发生狭窄或阻塞,就会导致冠心 病的发生,进而产生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威胁身 体健康。 心脏疾病 了解心脏疾病是学习心脏知识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心脏病有 许多种类,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其中,冠心病是 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冠状血管出现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产 生一定程度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预防心脏疾病的方法主要是 通过合理膳食、适量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等方式来提高心脏健康 水平。 结语 学习心脏知识点,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了解人体运作 的机理和保护健康。在学习心脏的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了解心 脏的结构和功能,还要掌握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掌握这 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健康意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 对身体健康问题。

解剖生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解剖生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我们人类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基础科学。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解剖生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在此将对相关知 识进行汇总和梳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人体解剖学 1. 人体组织与器官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组织成为组织,不同组织形成了不同的器官。人体主要的器官系统有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等。每个器官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如骨骼系统提 供支撑和保护,肌肉系统实现运动,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等。 2. 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 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非常重要。 例如,心脏位于胸腔中,由心房和心室组成;肺位于胸腔中,左肺有 两叶,而右肺有三叶;胃位于腹腔中,有贲门、小弯曲、大弯曲等不 同部位。 3. 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协调的整体。 例如,心脏将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而肺则负责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中的氧分子得到更新。 二、人体生理学

1.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 经系统。其中,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负责思维、感觉和 运动的调节。外周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息,使身体各部分能够协调工作。 2.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负责将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各种营养物质,以供身体 吸收。它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组成部分。胃主要进行 食物的化学分解和消化,而小肠则负责吸收主要的营养物质。 3.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人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系统。它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通过鼻腔 进入的空气被加热和湿润,然后进入气管,最终到达肺部。 4.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将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松弛,将血液推 送到全身。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浆等成分,通过血管输送 给身体各个部分。 5. 泌尿系统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一、导言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机 制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血管系统的关键解剖学知识点。 二、心脏的解剖结构 1. 心脏的位置和形状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前后位于胸骨后面和脊柱前面,呈锥形。 2. 心脏的外周结构 心脏的外周有两个上腔静脉和两个下腔静脉,它们将血液从全身 各组织和器官返回心脏。 3.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脏内部可分为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室是最强壮的腔室,主要负责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4. 心脏的瓣膜结构 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起到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作用。 三、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 1. 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

动脉系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静脉系统将血液从器官回流到心脏。 2. 主要动脉和静脉 主要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和体循环动脉。主要静脉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中静脉。 3. 微循环 微循环由毛细血管组成,将氧和营养物质传递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四、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控 1.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来维持循环平衡。 2. 内在节律调控 心脏拥有独立的兴奋和传导系统,能够自主地产生心搏和传导冲动,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五、心血管系统的发育 1. 胚胎期心脏的发育 心脏在胚胎早期由心管和心脏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形成成熟的心脏结构。

2. 胚胎期血管系统的发育 血管系统的发育主要包括原始血管形成、血管分支和血管重塑等过程。 六、常见心血管疾病 1. 冠心病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2.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疾病,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3.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4.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幼儿期或胎儿期发生的心脏结构异常,需要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 七、总结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神经调控、发育和常见疾病的了解,

心脏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心脏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不断的跳动将氧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心脏解剖学是研究心脏结构和组织的学科,对于医学生和心血管专业人士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心脏解剖学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概述。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心脏位于胸腔中,靠近胸骨的左侧,大致呈倒置的梨形。它的顶部称为心尖,底部称为心底,前后两侧分别为心前面和心后面。 二、心脏的组成和分区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部,而左心室和右心室则位于下部。这四个腔室之间由心间隔分开,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 三、心脏的循环系统 心脏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来完成血液的循环。体循环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肺循环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两个循环通过主动脉和肺动脉相连,由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流动。 四、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是心脏中起关键作用的组织,它们位于心腔和大血管之间,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主要的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 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可以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控制血液的流动,并保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五、心脏的血供和神经控制 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供应,它主要通过冠状动脉来获得血液。冠状 动脉分布在心脏表面,并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此外,心脏 也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这些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心率和心脏收缩的力度,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 功能。 六、心脏疾病与常见病理情况 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在解剖学方面,了 解心脏疾病的病理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例如,心肌梗死是 由于冠状动脉的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这会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产 生严重的影响。 心脏解剖学是心血管领域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心脏, 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所以,对于医学生 和心血管专业人士来说,深入学习心脏解剖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解剖指导:心脏的结构与解剖学简述

解剖指导:心脏的结构与解剖学简述 心脏heart位于胸腔的纵隔内,膈肌中心腱的上方,夹在两侧胸膜囊之间。其所在位置相当于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之间的范围。整个心脏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心脏的形状略呈倒置的圆锥形,大小约相当于本人的拳头。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底部自右向左有上腔静脉、肺动脉和主动脉与之相连。心脏外表有三个浅沟,可作为心脏分界的外表标志。在心底四周有环形的冠状沟,分隔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心室的前、后面各有一条纵沟,分别叫做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外表分界的标志。左右心房各向前内方伸出三角形的心耳。心脏是肌性的空腔器官。与壁的构成以心脏层为主,其外外表覆以心外膜(即心包脏层),内面衬以心内膜,心内膜与血管内膜相续,心房、心室的心外膜、心内膜是相互连续的,但心房和心室的心肌层却不直接相连,它们分别起止于心房和心室交界处的纤维支架,形成各自独立的肌性壁,从而保证心房和心室各自进展独立的收缩舒张,以推动血液在心脏内的定向流淌。心房肌薄弱,心室肌肥厚,其中左室壁肌最兴旺。 成体心脏内腔被完整的心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每半心在与冠状沟全都的位置上,各有一个房室口,将心脏分为后上方的心房和前下房的心室。因此心脏被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分隔左、

右心房的心中隔叫房中隔;分隔左、右心室的叫室中隔。右心房、右心室容纳静脉性血液,左心房、左心室容纳动脉性血液。成体心脏内静脉性血液与动脉性血液完全分流。 右心房通过上、下腔静脉口,接纳全身静脉血液的回流,还有一小的冠状窦口,是心脏本身静脉血的回流口。右心房内的血液经右房室口流入右心室,在右房室口生有三尖瓣(右房室瓣),瓣尖伸向右心室,尖瓣藉腱索与右心室壁上的*肌相连。留神室收缩时,瓣膜合拢封闭房室口以防止血液向心房内逆流。右心室的出口叫肺动脉口,通过向肺动脉。在肺动脉口的周缘附有三片半月形的瓣膜,叫肺动脉瓣,其作用是留神室舒张时,防止肺动脉的血液返流至右心室。 左心房通过四个肺静脉口收纳由肺回流的血液,然后经左房室口流入左心室,在左房室口处生有二尖瓣(左房室瓣)。左心室的出口叫主动脉口,左心室的血液通过此口入主动脉,向全身各组织器官分布,在主动脉口的周缘也附有三片半月形的瓣膜,叫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外形、构造及作用与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根本全都。 房室口和动脉口的瓣膜,是保证心腔血液定向流淌的装置,留神室肌舒张时,房室瓣(三尖瓣、二尖瓣)开放,而动脉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左、右心房流向左、右心室;心室肌收缩时则相反,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左、右心室泵入主动脉和肺动脉。这样形成了心脏内血液的定向循环,即:上、下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右心房→

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构造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构造和功能心脏是人类身体中的一颗重要器官,为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心脏的构造和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病和预防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心脏构造 首先来了解一下心脏的构造。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心脏的外层由心包包裹,保护心脏并使其能够在胸腔中自由移动。进入心脏内层后,我们可以看到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由心房间隔隔开,而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则由心室间隔隔开。 心脏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主动脉,左侧的主动脉分叉为冠状动脉,这些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以使心肌能继续收缩。这也是为什么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脏病的原因。 心脏的功能

那么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来详细地了解一下心脏的工作过程: 心脏的工作始于心房的收缩,这使得心脏中的血液能够进入心室。之后,心室也会开始收缩,将血液从心脏中泵出,流入主动脉。这场由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协同完成的精细运动,合称为心脏收缩。 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到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心脏舒张。心脏收缩是由心肌肌纤维的收缩引起的,而心肌肌纤维的松弛则是心脏舒张的原因。通过心脏舒张,心房和心室能够重新扩张,让血液再次充满心脏,为下一轮心脏收缩做准备。 为了能够在心室和主动脉之间建立充分的压力差,从而将血液顺利地泵出心脏,心脏内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构造:心瓣。心瓣分为左心房二尖瓣、右心房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心瓣在心脏的舒张和收缩过程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保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与心血管系统

当我们研究心脏的构造和功能时,还要考虑到心脏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紧密关系。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它的功能是为身体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作为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心脏的健康对身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心脏健康不良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些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因此,确保自己的心脏健康,成为了每个人的任务。定期去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控制血压和血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等,都是为了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做出的努力。 结语 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构造和功能,是一门复杂而重要的学问。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生命安全意识,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希望本文让您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体生理学中的这个奇妙器官。

解剖学100个重点知识点

解剖学100个重点知识点 由盲肠始到肛门。 分为盲肠、结肠、① 直肠三部分构成。 吸收水分、形成粪。 排泄体外废物残。 注释] ①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S形结肠。11肝脏(概况) 肝脏在膈下右上方。 重量约为一千克。 形如楔形,前窄后宽。 上面为膈面,下面凸出。 改写] 肝脏位于膈下的右上方,重约1000克。它呈楔形,前部较窄,后部较宽,上面与膈相接,下部微凸。12肺(概况)两肺位于胸腔内。 左右各一形不同。 右肺分三叶,左肺二。

内有支气管、血管通。 改写] 人体内有两个肺,分别位于胸腔内的左右两侧,形态不同。右肺分为三个叶,左肺分为两个叶,内部有支气管和血管通道。13心脏(概况) 心脏在胸腔中央。 重约三百克左右。 分为四个心房室。 血液循环其中走。 改写]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重约300克左右。它分为四个心房和心室,是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14胰腺(概况)胰腺在腹腔内。 位于胃的后方。 分为头、体、尾三部。 主要分泌胰液汁。 改写] 胰腺位于腹腔内,靠近胃的后方。它分为头、体、尾三个部分,主要分泌胰液来帮助消化。15脾脏(概况) 脾脏在胃的左上方。

重约150克左右。 外形呈扁平状。 主要参与免疫功能。 改写] 脾脏位于胃的左上方,重约150克左右。它呈扁平形,主要参与人体的免疫功能。 文章中存在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已删除。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的形态、位置、关系及其功能。下面介绍一些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点。 肛门是排泄系统的一部分,由肛柱、肛窦、肛管等组成。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连接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线下方色浅蓝,肛梳下缘称白线,内外括约分界环。肛窦底部有肛腺开口,窦内往往积存粪,易感染形成肛窦炎。

人体解剖学 33心脏(二)

(四)心壁的微细构造 心壁由内到外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构成(图8-10)。 1.心内膜(endocardium) 是衬在心腔内面的一层光滑的薄膜,由内到外可分为三层: ①内皮,薄而光滑,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内皮相延续。②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含丰富弹性纤维。③心内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血管、神经和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心瓣膜(cardiac valves)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是由心内膜向腔内凸起折叠而构成的薄片状结构。心瓣膜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基底部含平滑肌纤维和弹性纤维。 2.心肌膜(myocardium) 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肌膜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两部分。心室肌可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外斜行三层。心房肌较薄,心室肌肥厚。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分别附着于左、右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上,因此心房肌和心室肌可不同时收缩。 心的纤维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它们构成心壁的纤维性支架,又称心纤维骨骼。心纤维环共有四个,分别位于肺动脉口、主动脉口、左房室口和右房室口的周围,环上除附有心房肌和心室肌外,还附有心瓣膜。 3.心外膜(epicardium)是被覆在心肌膜外面的一层光滑的浆膜,为浆膜心包的脏层。其表面是一层间皮,间皮深面为薄层结缔组织。心外膜中含血管和神经,并常有脂肪组织。 图8-10 心内膜和心肌膜 (五)心的传导系统 心的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主要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传导冲动,维持心正常节律性搏动的功能。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图8-12)。 1.窦房结(sinuatrial node)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呈长椭圆形。窦房结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同时还包括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和防御。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由心肌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 2.动脉: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管道。 3.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末梢的管道。 4.静脉:运送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大循环):从左心室开始,通过主动脉、各级 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和上、下腔静脉,最终回到右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从右心室开始,通过肺动脉、肺毛 细血管、肺静脉,最终回到左心房。 三、血管吻合 1.动脉间吻合:包括借交通支吻合的两动脉干间,多条动 脉吻合成动脉网和动脉末端吻合成动脉弓等。 2.静脉间吻合:形成静脉网和脏器周围或壁内形成的静脉 丛等。 3.动脉-静脉直接连接:在肢体尖端存在,调节局部血流 量和温度。 四、侧副支、侧副吻合和侧副循环 1.侧副管:主干发出与之平行的血管。 2.侧副吻合:相邻的侧副管吻合在一起。 3.侧副循环:在主干受阻时通过侧副吻合建立的循环。 心位于中纵隔内,2/3居正中线左侧、1/3居正中线右侧。其形态为倒置的锥体形,包括心尖、心底、两面、三缘和三沟。

心尖指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心底位于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构成。心轴是心底与心尖间的连线,与正中线成45°角。心的周围毗邻着胸骨体、胸椎、肺、胸膜、胸主动脉、食管、迷走神经和膈等组织。 心脏结构 心腔 心脏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组成。右心室和左心室由房室瓣分开,而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右心室和左心室之间有室间隔。 右心房 右心房分为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入口。固有心房内面不光滑,形成梳状肌,前壁向前内呈锥形突出,形成右心耳。腔静脉窦入口包括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右房室口是右心房的出口。卵圆窝位于房间隔右房侧下部,卵圆孔闭锁而成,房间隔缺损多发生于此。

解剖心脏丨心脏解剖笔记(图解)

解剖心脏丨心脏解剖笔记(图解) 文章来源:心血管时间 心脏解剖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掌握心脏形态解剖有利于理解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心病等疾病。 我们心电图中的心梗定位、室早、室速、预激旁道的大体定位、房扑房颤的折返机理这些都离不开心脏解剖学知识。 近十几年来随着二维超声、心脏 CTA、心脏磁共振、PCI、射频消融、腔内电生理这些新兴诊治项目的开展,在心脏解剖学层面上对心血管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既往经典解剖上本来不十分重要的部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随着心血管新兴的诊治进展很多新的解剖名词也应运而生,既往解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心血管进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对心脏的解剖学知识不能再停留在既往系统解剖学的层面,需要在心脏大体解剖、心脏血管造影解剖、心脏断层切面解剖、心脏超声切面解剖这四个层面海、陆、空全方位剖析心脏解剖。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的虫哥说图系列将从这四个层次,把心脏解剖与临床应用最密切的知识点介绍给大家,以开启一扇了解心脏解剖与临床之门。 艰辛而又充满乐趣的心血管探索之路还要靠大家自己去远征,希望这些零星散落的路标,能让各位在心血管探索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正式开启!

先上副图,大家热热身,解剖名词都已经标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展开。 照例,这个不是亮点,下面才是虫哥要告诉大家的心得——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行走江湖,人生观错了,他就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同样,在心脏解剖中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 所以在虫哥说图篇的开始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解读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

正常人体解剖学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 知识、试题和答案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八章心血管系统知识、试题和答案 第一节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容 1、脉管系的组成 2、心血管系的组成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 3、心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 4、心传导系统的构成。 5、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分布。 6、心包的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 7、主动脉起始与分布及主动脉弓的分支。 8、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 9、颈外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布。 10、上肢动脉主干的名称。 11、胸主动脉的分支。 12、腹主动脉的分支。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及分布。 13、子宫动脉的起始,行程,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14、下肢动脉主干的名称。 15、全身主要动脉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16、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组成。 17、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18、下腔静脉的合成,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部位。 19、肝门静脉的组成、位置、主要属支及其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和临床意义。 二了解内容 1、心壁的构造(心外膜、肌层、心内膜),房、室间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2、冠状窦的位置和开口。 3、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形成。 4、上肢动脉干的位置。 5、掌浅、深弓的组成。 6、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下肢动脉干的位置。 7、静脉系的组成概念、回流的因素。 8、上腔静脉的收集范围,颈内静脉的行程,奇静脉的起始,收集范围和注入部位。 9、下腔静脉的收集范围,大隐静脉的临床意义,小隐静脉的起始,行程和注入部位。 第二节基本内容 学习方法:本章内容较多,应有顺序,有规律的记忆。若能根据文字绘图,图文结合效果更加。如根据心的各腔,体循环,肺循环的文字描述可绘出自己的简易的图,并在相应的位置标上其名称,便于理解,也可为再次复习使用。 一、总论 心血管系统 心: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并具内分泌功能; 动脉:运送血出心的管道,管壁厚、弹性好、逐渐分支; 静脉:引导血回心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差,容量大,逐渐接受属支; 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管道,彼此吻合成网,数量多,管壁薄,血流缓慢。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是静脉的辅助管道。 (一)血液循环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