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7)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7)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2)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15)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8)

2.5电子监察系统 (18)

2.6行政执法系统 (22)

三、公众服务平台 (2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23)

3.2出行服务系统 (23)

3.3在线呼叫系统 (25)

3.4联网售票系统 (26)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28)

3.6物流信息系统 (29)

四、智能监控平台 (31)

4.1视频监控系统 (31)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36)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37)

4.4可变情报板 (37)

4.5移动执法装备 (38)

五、三大保障体系 (39)

5.1安全保障体系 (39)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39)

5.3运维保障体系 (39)

一、系统架构

***“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1.1短信系统

实现短信的收发;通过统一的短信服务代码对公众提供短信类信息服务,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实现对各个短信应用系统的配置维护;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提供直观有效的监控手段,实现对平台,对各个短信应用有效性的监控。

系统支持通知类和交互类两大类短信内容。允许部署的各应用系统通过本短信应用支撑平台的相关接口进行短信收发的操作,也允许通过短信应用支撑平台使各应用系统与短信发起人之间进行问答式的交互过程并将最终结果反馈给短信发起人的过程。具体功能如下:

1)应用系统的短信发送和接收提供支撑服务。

(1)提供标准简捷的接口与已有IT系统连接,方便进行各种应用的二次开发,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2)支持发送和接收。支持群发、定时发送功能。支持短信接收功能,能将用户主动发来的短信和用户的回复短信准确传送到不同的业务系统中。

(3)能通过设置短信业务规则和内容要求,判断短信内容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能够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对不正确的短信进行过滤,并能够根据要求自动要求用户纠错。

(4)统计/日志/过滤等管理功能

2)提供短信实时收发功能。

(1)提供支持文本、电子文档等常用格式文件提交的短信发送任务。

(2)提供短信实时收发功能。

(3)提供公共和个人的通讯录管理,支持信息输入字数提醒,实现信息群组发送,定时发送,所有已发送或接收的信息都可以保存。将通讯录和短信发送集成。

(4)收发内容管理功能。具有短信发件箱和收件箱管理。具有群发和群回短信管理功能。

1.2数据交换系统

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市运管处、市公路局、市港航局的数据交换共享,

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业务系统数据在***的落地。

数据交换系统还要求横向实现与交警、海洋、城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接口。

1、系统架构

数据交换系统分别部署在各业务专网上,各业务线的数据下发通过业务专网来实现,市公路局的业务数据通过公路专网下发到县公路局。

2、数据交换内容

数据交换的内容主要为市里各业务部门已有的涉及***的业务数据。

数据交换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数据采集接口。数据的获取可以采用网络、文件等方式进行,在时效上又可以分为实时提取和定时提取。所有的数据获取功能进行统一架构,并根据各种数据建立数据源连接、数据提取、数据存储等功能模块。

2)数据发布接口。数据的发布同样可采用网络、文件等方式,也可进行实时发布或定时发布。所有的数据发布功能按发布类型不同进行统一架构,对于数据量较小的应用场合可采用Web服务方式提供数据,对于大数据量的应用场合,可采用文件方式提供数据。

3)数据交换管理系统。对数据的获取和发布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记录数据交换的详细日志,包括数据交换时间、结果等。

1.3地理信息基础支撑平台

地理信息基础支撑平台为交通局各项地理信息应用提供基础应用支撑。为用户建设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技术基础。

1、功能设计

系统可提供各种适应交通管理需求的地图专题和图层样式,并提供不同的用户空间数据展现形式。支持多种地图服务配置,包括SuperMap发布服务,第三方服务等;能够维护物理图层属性及物理图层属性信息,对图层查询结果的字段进行配置。

提供专题图层的维护管理,可以对专题图包含的图层、范围进行配置,并提供配置向导功能。

2、服务接口

智慧交通平台技术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平台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9)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9)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6)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22)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2.5电子监察系统 (26) 2.6行政执法系统 (31) 三、公众服务平台 (3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33) 3.2出行服务系统 (33) 3.3在线呼叫系统 (35) 3.4联网售票系统 (38)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40) 3.6物流信息系统 (41) 四、智能监控平台 (44) 4.1视频监控系统 (45)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52)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53) 4.4可变情报板 (54) 4.5移动执法装备 (55) 五、三大保障体系 (56) 5.1安全保障体系 (56)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56) 5.3运维保障体系 (57)

一、系统架构 金华“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 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

内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1.1短信系统 实现短信的收发;通过统一的短信服务代码对公众提供短信类信息服务,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实现对各个短信应用系统的配置维护;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提供直观有效的监控手段,实现对平台,对各个短信应用有效性的监控。 系统支持通知类和交互类两大类短信内容。允许部署的各应用系统通过本短信应用支撑平台的相关接口进行短信收发的操作,也允许通过短信应用支撑平台使各应用系统与短信发起人之间进行问答式的交互过程并将最终结果反馈给短信发起人的过程。具体功能如下:1)应用系统的短信发送和接收提供支撑服务。 (1)提供标准简捷的接口与已有IT系统连接,方便进行各种应用的二次开发,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2)支持发送和接收。支持群发、定时发送功能。支持短信接收

智能交通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第1章概述 1.1 方案背景 1.1.1 物联网产业分析 物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据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应用市场调查,其国内行业市场在数千亿的规模,潜在市场巨大,更具有极大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并作重要指示:“要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将物联网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指示,“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全国各地纷纷行动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重视,被认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有望踏上快车道。 1.1.2 智慧交通行业分析 一、智慧交通系统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目前,物联网民用上除RFID等少数领域,鲜有大规模成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更是行业空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本特征是技术手段落后、部署规划匮乏、商业模式缺位。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方案v3

永嘉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方案 一. 永嘉智慧交通总体建设任务 1、建设交通指挥中心,统一永嘉县智慧交通所需要的场地、基础设施以及软硬件支撑平台。 指挥中心建设包括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用于日常的监控与应急指挥。另外还需要采购统一的电子地图和地图服务、统一认证、数据交换平台等支撑系统。 2、整合各类交通数据资源,建成“4+1”的数据资源模式。 这里的“4+1”指的是在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交通质监站4个业务单位建设数据分中心,负责采集和整合各类行业管理的基础和业务数据,并由业务单位数据分中心汇总到交通局层面,形成1 个永嘉县交通综合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全县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对外交换数据的功能。 3、建立公路、运管、港航、交通质监四大业务板块行业监管应用系统 在各数据分中心的基础上,针对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交通质监站,分别建设公路管理、道路运输、港航管理、交通工程质监四大业务板块的综合行业监管系统,采用图表、仪表板、电子地图的各种直观方式提供效能、行业管理、行业安全和公众服务等都方面的即时概况,为业务板块和各级工作人员提供即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的反应速度,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4、建立综合智能监控与应急处置平台。 智能交通的监控系统包括“动静结合”两方面监控内容:主要是由基础设施智能监控(静态的客运场站、桥梁、公路、航道和气象等内容的监控)和运载工具智能

监控(动态的两客一危、船舶、出租车、移动终端等内容的监控)组成。 可视化的车船动态位置监控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建立车辆GPS 监控和船舶AIS 监控。GIS 基础应用提供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功能,收集各种道路、隧道、桥梁、客运场站、码头等地理资源信息;整合行业内的GPS 系统资源,包括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快运、危险货物运输车、长途客运车、公交车、移动执法车等车载GPS资源,建立统一的车辆GPS 动态位置监控;据AIS 管理和使用规范,统一接入标准和通讯协议,接入客运船舶AIS 资源,建立船舶AIS 动态位置监控; 建立日渐完备的应急预案库,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联动协调机制,包括对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突发公共事件、抗洪抢险救灾、交通战备保障、节假日运输量激增时期等事件的应急指挥。 5、建立综合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包括公路、运管和交通综合信息辅助决策 采集公路、运管、港航和交通局各个子系统记录的数据,分析其中的相互联系、重点信息的出现频度、数量等,进行深层挖掘研究探究规律,为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统计分析依据; 6、建设公众出行服务平台 实现全县各交通车、船站场在线联网售票,及时提供各类公路、水路交通状况及出行路线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为公众出行提供信息服务,为外来人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交通服务。 以交通服务大集成为理念,集成全县现有所有交通服务,并开发一些新的亮点功能,成为全县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的统一提供者,并通过手机APP、微信、门户网站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便捷、完整、实时、动态的交通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只需要

智能交通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计划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机构 1.1 编制依据 本实施组织计划根据三山区安全监督局的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目前道路设计状况的调查资料,结合以往我公司相似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编制。 1.2 工程概况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控制集成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在社会交通里,安全是首要需保障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监控保安设备,可有效的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直观及时的反映重要地点的现场情况,增强安全保障措施。是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本着网络化、数字化结合实际情况的指导思想。建立一个连接监控中心的支持ADSL传输的网络来传输图像、声音,控制信号和数据等。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室来观看、监督现场情况等相关操作。 现代化管理体现在办公管理自动化,监控管理自动化等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设备,以解决部分人员不足,过多暂用人力资源等诸多问题。 1.2.1 工程位置及规模 现场位于三山区区政府旁边二个路口,本次工程主要是对路口区域进行集中安防监控。 现场主要分2个路口的设备,一个路口的视频监控,另一个路口的视频监控、电子警察。要求实现施工布线美观大方,所有线路全部埋地,本地监控无死角,以及全天候红外夜视监控等功能需求。 1.3 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专门项目组,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确定项目负责人1人,全面协调该项目一切事宜,对该项目范围内发生的一切事宜有决定权和否决权。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及布置 2.1 施工总体部署 本工程的施工要做到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本工程的施工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隐蔽工程的实施,管槽的制作及管材的安装; 第二部分:线缆的敷设与测试; 第三部分:所有网络(摄像头,视频,机柜)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

智慧交通设计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9)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9)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6)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22)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2.5电子监察系统 (26) 2.6行政执法系统 (31) 三、公众服务平台 (3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33) 3.2出行服务系统 (33) 3.3在线呼叫系统 (35) 3.4联网售票系统 (38)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40) 3.6物流信息系统 (41) 四、智能监控平台 (44) 4.1视频监控系统 (45)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52)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54) 4.4可变情报板 (54) 4.5移动执法装备 (55) 五、三大保障体系 (56) 5.1安全保障体系 (56) 5.2标准规保障体系 (56) 5.3运维保障体系 (57)

一、系统架构 “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

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1.1短信系统 实现短信的收发;通过统一的短信服务代码对公众提供短信类信息服务,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实现对各个短信应用系统的配置维护;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提供直观有效的监控手段,实现对平台,对各个短信应用有效性的监控。 系统支持通知类和交互类两大类短信容。允许部署的各应用系统通过本短信应用支撑平台的相关接口进行短信收发的操作,也允许通过短信应用支撑平台使各应用系统与短信发起人之间进行问答式的交互过程并将最终结果反馈给短信发起人的过程。具体功能如下:1)应用系统的短信发送和接收提供支撑服务。 (1)提供标准简捷的接口与已有IT系统连接,方便进行各种应用的二次开发,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2)支持发送和接收。支持群发、定时发送功能。支持短信接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解决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主要体现在微观的交通信

息采集、交通控制和诱导等方面,通过提高对交通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是由信息采集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各子系统间数据传输与通信等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和路面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运用计算方法(例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计算出较好的方案,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子系统(一般是交通信号控制器),以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达到预设的目标。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通过综合手段,对城市道路通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根据通行情况实时指挥车辆通行顺序、疏导道路拥堵的智能化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

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7)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7)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2)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15)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8) 2.5电子监察系统 (18) 2.6行政执法系统 (22) 三、公众服务平台 (2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23) 3.2出行服务系统 (23) 3.3在线呼叫系统 (25) 3.4联网售票系统 (26)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28) 3.6物流信息系统 (29) 四、智能监控平台 (31) 4.1视频监控系统 (31)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36)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37)

4.4可变情报板 (37) 4.5移动执法装备 (38) 五、三大保障体系 (39) 5.1安全保障体系 (39)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39) 5.3运维保障体系 (39)

一、系统架构 ***“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完整word版)广州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 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8年5月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广州市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广州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由工信委牵头,广州市位列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前十名,荣获智慧城市应用创新奖。《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基本建成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面向新时代,为实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提出的城市发展定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和需求驱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搭建“创新引领、协调运作、绿色集约、开放合作、共享智慧”的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其中,创新引领是驱动引擎,协调运作是内部机制,绿色集约是生态模式,开放合作是产业体系、共享智慧是以人为本。 二、广州市智慧交通概况 1、智慧交通的定位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先决基础条件,关系着城市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人口迁徙,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教用等众多方面,直接引导着城市的构建

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部分,智慧交通已成为“治愈”大城市病、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涵盖“中枢神经”智慧管理、“骨骼血管”智慧产业和“四肢感官”智慧民生三大领域,涉及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处于智慧民生领域的智慧交通,直接支撑引领智慧民生各项智慧服务提质增效,辐射带动智慧产业资源调配、区域布局,为智慧管理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来源和成效反馈,形成智慧城市的“主动脉”。 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中的主要定位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优先、重点建设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慧交通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智慧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智慧交通推动交通运输效率、安全、绿色等方面的提升,为城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V1.1

“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建议书 日照市智慧城市发展中心

2016年6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 二、项目目标 (5) 三、需求分析 (8) 四、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9) 五、方案优势 (13) 六、投资与运营模式 (14) 七、建设与实施规划 (15) 八、关于我们 (15)

一、项目背景 中国目前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余个,其中省级以上的产业园区近1700多个,国家级产业园区400多个,产业园区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随着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凸显很多问题:(一)园区产业定位 1.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不清,与当地技术、人才、产业等基础能力脱节; 2.园区内产业链多而短,关联度不高。 (二)园区综合管理 1.主管部门和园内企业的沟通效率地,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2.园区提供的信息服务、企业应用的支撑手段少; 3.园区管理手段落后,如节能建设、全区监控等手段落后,园区内系统信息孤岛严重,没有有效关联。 (三)园区企业发展 1.支撑企业发展的产业配套服务薄弱; 2.针对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竞争力不够; 3.园区内企业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企业群的集聚竞争力。

(四)园区持续化运营 1.园区间恶意竞争,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2.园区人才、技术、资金的吸引力; 3.园区业主经营收入的挑战; 4.传统的生产开发型园区向产、商、住一体化园区的转型困惑。 二、项目目标 (一)整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园区管理,促进资源整合,提升风控能力,提高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呈现,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通过智慧园区项目建设,做好管理和服务,做到可全员追踪、可全程追溯、可切实操作、可个体纠正、可科学统计及可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园区业务的综合管理和运营能力,创建优质的产业生态环境,提升园区服务品质,进而推动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建立安全、低碳、规范、高效、经济的智慧园区运行体系; 2.建立园区资源信息的交换、共享、挖掘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 3.运营:绿色节能、智能化、高效管理;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建设原则 (1)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 第二章总体框架 (2) 第三章超速违法抓拍系统 (3) 1.系统建设分布 (3) 2.技术选型 (3) 3.系统结构 (4) 4.系统功能 (4) 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6)

第一章建设原则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慧交通系统集成)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 慧交通系统集成) 1.系统建设指导方针 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业务发展趋势,重视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开发与实施并重,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与各应用部门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监测项目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归档和智能分析,使得技术状态评定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系统建设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 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 体先进性。 2.可靠性: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 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 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 和长期稳定性。 3.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 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 与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4.扩展性: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具有强大的"组态"功 能;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 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易用性: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 学易用。

2.整体业务需求 用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开展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来实现海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地铁保护监测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资料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地铁运营状况,具体拟包括以下几项业务需求: (1)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信息挖掘收集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资料及技术文件,为数据整理及分析作资料准备。 (2)建立及维护城市轨道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 根据整理的常规及专项监测资料,利用现有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外部项目的监测成果,对在控工点变形监测成果(沉降、收敛变形等)进行建档、存档工作,初步建立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并于服务周期内进行定期维护。 (3)对重大影响类的外部项目安全评估,配合提供历史监测数据等输入条件,对地铁影响判定为特、一级等对地铁有重大影响的外部项目,配合提供地铁既有结构的监测资料,供评估单位分析外部项目施工对地铁结构安全的风险及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 3.系统架构 (1)城市轨道建设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 技术标准与规范是信息平台建设的保障,指为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而制定的软硬件接口协议、数据格式标准、系统建设和运行规范等,用于实现现场巡检与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图像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应用协作。 (2)网络层 网络是信息平台建设的神经,用以构建各级节点、监控平台、应用系统之间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1.1 虚拟园区 虚拟园区是基于园区信息平台,运用4D虚拟现实,动画视频,全息投影,物联网传感,声光控制,多点触控等技术,通过电子沙盘、电子地图、电子名片、浏览器(见电子门户)虚拟现实、电子签名,电子翻书,灯箱等方式,在线下(园区实体展厅)和线上(园区电子门户,集中在政务电子门户内)为受众提供一个高度互动的虚拟园区环境。 对于线下的园区展厅,我们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园区理念,对展厅进行整体规划; 2、制作展厅设计,装修,布线,声光电控制,软硬件集成,工程实施等一体化建设方案; 3、对展示的内容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和制作; 4、根据展示内容选择多种展示方式; 5、及时周到的内容更新和系统维护;

对于线上的园区电子门户,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 1、在园区电子门户中整合虚拟园区板块,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如电子地图,电子名片,虚拟漫游等,以Web方式介绍园区及区内企业; 2、策划和实施网络品牌推广及营销。 虚拟园区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直观、形象,表现力强; 2、无时间限制、无空间限制; 3、表现内容丰富,使宣传和介绍的内容更为丰满、全面; 4、成本低,收效大; 5、公众接受度强,宣传效果好; 6、更能体现政府、企业的科技化程度; 7、应用范围广泛,各个行业都可以运用。

1.1.1 电子沙盘 在实体展厅中,利用投影设备结合物理规划模型,通过精确对位,制作动态平面动画,并投射到物理沙盘,从而产生动态变化的新的物理模型表现形式。观众或讲解者通过触控屏的操作,或通过动作捕捉设备的控制,以垂直方向屏幕的视频介绍结合水平方向电子沙盘的动态效果展示,全方位表现园区的风貌。 特点 全面、直观、迅速地了解园区的全貌及细节 互动性强、以最直观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以满足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 最直接的品牌宣传窗口,为提供公众服务、企业服务、招商服务建立“零距离”渠道,并在线上向全球访问者服务。 可以随着园区的变化做实时的维护变更,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提升园区形象,降低服务成本。

智慧交通流量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流量管控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建设原则 (1)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 第二章总体框架 (2) 第三章交通流量管控系统 (3) 1.系统建设分布 (3) 2.技术选型 (4) 3.系统结构 (5) 4.系统功能 (6) 5.系统关键设备技术指标 (8)

第一章建设原则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智慧交通总体方案设计

智慧交通总体方案设计

目录 1 背景介绍 (1) 1.1需求分析 (1) 2 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 (3) 2.1建设目标 (3) 2.2建设原则 (4) 2.3总体架构设计 (6)

1背景介绍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产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城市的交通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城市交通面临着新的挑战。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建设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慧交通体系,已成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途径。建设智慧交通体系有利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改善交通运行秩序、保障交通安全、促进节能减排、增强交通服务能力。 1.1需求分析 1、交通规划和管理层需求 目前,城市经济增长迅速,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致使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远远不能够满足新的交通需求。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规划和管理的依据不充分,没有大量的 OD 数据,难以做出适合交通需求真实或接近真实发展趋势的交通决策。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为规划和管理的预测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和翔实的数据资料,促进城市宏观交通规划和微观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有效,减少道路规划不合理导致的交通问题。 2、交通事件应急指挥需求 目前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大,在交通常态下运行能够保证顺畅运行,但是,一旦发生事故、车辆抛锚等交通事件,就会在交通流中产生阻滞点,由于车流量大,这种交通阻滞或交通阻塞快速反向蔓延,如果不能够及时检测和处理,形成“多米诺”效应,会导致整条路线,甚至区域交通瘫痪。系统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的检测功能,结合信息平台的处理能快速甄别事件点,通过合适的通信手段,及时进行现场处理和清除,同时做出相应的救援行为,并恢复交通常态,最终提高交通

智慧交通智能卡口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智能卡口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建设原则 (1)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 第二章总体框架 (2) 第三章智能卡口系统 (3) 1.系统建设分布 (3) 2.技术选型 (5) 3.系统结构 (6) 4.系统功能 (7) 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9)

第一章建设原则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新型智慧交通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新型智慧交通建设项目 技术方案 I

目录 1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 1.1指导思想 (1) 1.2发展原则 (1) 1.3建设目标 (2) 1.4建设内容 (5) 1.4.1概念设计 (5) 1.4.2总体架构 (6) 1.4.3网络架构 (7) 1.4.4数据架构 (8) 2智慧交通详细技术方案 (12) 2.1智慧交通技术方案 (12) 2.1.1建设背景 (12) 2.1.2发展现状 (14) 2.1.3建设目标 (16) 2.1.4总体架构 (20) 2.1.5建设内容 (28) I

II

1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部署,紧抓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契机,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释放数据红利为核心,以信息惠民为宗旨,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善政法治为保障,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为我市创建成为智能泛在的“互联网+城市”中部标杆、高效幸福的信息惠民重点示范、健康繁荣的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1.2发展原则 整合共享,数据兴市。充分重视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应用,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突破部门界限和体制障碍,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共享,逐步有序推动数据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激发数据创新活力,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产城融合,信息强市。促进大数据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协同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契合。积极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信息流对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驱动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驱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1

智慧交通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建设方案 二零一八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架构 (3) 1.1短信系统 (4) 1.2数据交换系统 (5) 1.3地理信息基础支撑平台 (5) 1.4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 (6) 第二章综合管理平台 (7)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7)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2)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16)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8) 2.5电子监察系统 (19) 2.6行政执法系统 (22) 第三章公众服务平台 (2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23) 3.2出行服务系统 (24) 3.3在线呼叫系统 (25) 3.4联网售票系统 (27)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28) 3.6物流信息系统 (29) 第四章智能监控平台 (31) 4.1视频监控系统 (31)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36)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37) 4.4可变情报板 (38) 4.5移动执法装备 (38) 第五章三大保障体系 (39) 5.1安全保障体系 (39)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39) 5.3运维保障体系 (40)

第一章系统架构 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简述 2.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简述 受益于国家近几年对公路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城市道路和交通

问题对智能交通构成的需求、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带动和市民对出行效率的要求等因素的积极影响,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城市轨道智能交通系统及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在近几年均有很大发展。 2.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 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人工输入、GPS车载导航仪器、GPS导航手机、车辆通行电子信息卡、CCTV摄像机、红外雷达检测器、线圈检测器、光学检测仪等等。 2、信息处理分析系统:信息服务器、专家系统、GIS应用系统、人工决策等等。 3、信息发布系统:互联网、手机、车载终端、广播、路侧广播、电子情报板、电话服务台等等。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实时、准确的交通管理系统。今后几年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行业主要投资区域为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在200个以上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已初具规模,而中西部地区的智能交通主要还集中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城市内部的智能交通系统有待于继续建设和完善。智能交通建设将加大发展力度深入二三线城市,总体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智能交通系统行业报告中提到从市场容量和未来发展看,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发展领域为城市和

智慧交通设计技术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智慧交通设计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9)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10)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7)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22)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6) 2.5电子监察系统 (27) 2.6行政执法系统 (33) 三、公众服务平台 (34)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35) 3.2出行服务系统 (35) 3.3在线呼叫系统 (37) 3.4联网售票系统 (40)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42) 3.6物流信息系统 (43) 四、智能监控平台 (46) 4.1视频监控系统 (47)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55)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56) 4.4可变情报板 (57) 4.5移动执法装备 (57) 五、三大保障体系 (58) 5.1安全保障体系 (58)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59) 5.3运维保障体系 (59)

一、系统架构 ***“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