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电流测量技巧

关于小电流测量技巧

关于小电流测量技巧

小电流换种说法就是高电阻,测量小电流有两种基本技术:分流法和反馈安培计法。在测试中,在理想情况下,电流表对电路完全没有影响。然而,在实际测量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误差源。正如我们在下文中讨论的一样,这些误差源会造成明显的测量不确定性。

小电流的定义

IC 测试机因为是高端测量,会受到内部开关,引线,pcb 板等影响,所以最小电流量程一般为1UA 左右;JUNO 机等一些分立器件专用测试机,采用低端测量,加上特殊的布线等方式可以达到NA 级。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采用一种简单通用的方式,实现NA 级或NA 级以下电流的测试。

IV 转换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1:干净的电源

电路分析2:运放的选择

要求:测试小电流最重要的参数就是Ib。要想做微电流测试,Ib 必须选择小的。实际上。Ib 总是存在的,也可以进行补偿、调零、抵消。当然,不如Ib 小的好,因为Ib 本身是很不稳定的,会带来电流噪音,尤其是其温度系数很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测试结果。另一方面,运放的正负输入之间的失调电压Vos,多少也会影响准确测试。Vos,是直接叠加到输出信号上去的。假设Vos=10mV,那么本来是1V 输出,叠加后就有1.01V 了,形成1%的误差。假设输入电流小,为0.1pA,那么计算输出只有0.1V,实际输出0.11V,影响就更大了,达到10%。所以,Vos 还是小了好。Vos 如果不够小,可以通过补偿电路来大部分抵消。但是,Vos 是有温度系数的,温度一变最后的输出也跟找变了,这也使得Vos 的温度系数成文重要指标之一。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东关中学(原创) 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 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规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什么发出的”“什么能转化成的声能?”“电脑从何而来?”引出并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

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出组成电路的构成。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水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出:①电流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②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不知之处: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这样,在缺乏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对电路实验的学习,学生学习显得被动,属于灌输性学习。

15.4电流的测量(教案)

§15.4 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3、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实物接线和读数。 【课前准备】 ,电流表一只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持续通过小灯泡。下面请同学看老师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灯泡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明亮程度不一样,学生讨论,为什么?)教师小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课题:15.4电流的测量 (二)进行新课 (一)电流的强弱 师:同学们请翻开书P45,了解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知道一些常见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u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学生练习:手电筒电流大约为200mA=______A。雷电电流可达2X105 A=__ _mA=__ _uA (二)电流的测量 师: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电流表,学生观察。 1、认真观察,认识电流表。 学生观察电流表实物,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准备交流。(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生:电流表上有一个标志符号A,电流表表盘上有一排均匀刻度。 生:电流表的刻度有两种标度。 生:电流表上有三个接线柱。标有“-”、“0.6”和“3”三个接线柱。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三个接线柱分别表示什么?电 流表的刻度为什么会有两种标度?(生:“0.6”和“3”是 “+”接线柱,因为电流有方向,“+”和“-”接线柱告诉我 们,电流应该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 出电流表。生:两种标度是因为电流表有两个量程。一个是 “0—0.6A,分度值为0.02A。一个是0—3A,分度值是0.1A) 2、学生练习读数:当电流表所接的量程为0-0.6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 当电流表所接的量程为0-3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师:学生看书P46,归纳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验,并量小灯泡的电流。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串联接入) 2: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进“—”出) 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无法知道电流的强度时,要采用“试触”的办法)(不超量程)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勿接电源) 4、实验: 演示实验:用电流表测一测前面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学生实验:物理课本47页: (1)按照图15.4-5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 (2)如图15.4-5乙所示,改变电流表在电流中的位置,测量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 (3)比较电流表两次示数是否有变化。 (三)学习小结

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惠农中学马丽 今天我上了《电流的测量》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课。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展示灯泡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路,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灯泡的亮度,从而分析灯泡的亮度不同的原因是通过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造成的。由此引出电流的强弱这一物理意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电流表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节课采取学生自学,老师通过投影作对比实验来辅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通过错误的使用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知识的严谨的态度。 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不同节数电池做电源的实验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且灯泡越亮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让学生从测量的数据上真正的接受电流真的有大小之分这一事实,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各种电流检测方式的比较

浅谈电流检测方式 一、检测电阻+运放 优势: 成本低、精度较高、体积小 劣势: 温漂较大,精密电阻的选择较难,无隔离效果。 分析: 这两种拓扑结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低端检测电路易对地线造成干扰;高端检测,电阻与运放的选择要求高。 检测电阻,成本低廉的一般精度较低,温漂大,而如果要选用精度高的,温漂小的,则需要用到合金电阻,成本将大大提高。运放成本低的,钳位电压低,而特殊工艺的,则成本上升很多。 二、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 在变压器理论中,一、二次电压比等于匝数比,电流比为匝数比的倒数。而CT和PT就是特殊的变压器。基本构造上,CT的一次侧匝数少,二次侧匝数多,如果二次开路,则二次侧电压很高,会击穿绕阻和回路的绝缘,伤及设备和人身。PT相反,一次侧匝数多,二次侧匝数少,如果二次短路,则二次侧电流很大,使回路发热,烧毁绕阻及负载回路电气。 CT,电流互感器,英文拼写Current Transformer,是将一次侧的大电流,按比例变为适合通过仪表或继电器使用的,额定电流为5A或1A的变换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似。也称作TA 或LH(旧符号)工作特点和要求: 1、一次绕组与高压回路串联,只取决于所在高压回路电流,而与二次负荷大小无关。 2、二次回路不允许开路,否则会产生危险的高电压,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 3、CT二次回路必须有一点直接接地,防止一、二次绕组绝缘击穿后产生对地高电压,但仅一点接地。

4、变换的准确性。 PT,电压互感器,英文拼写Phase voltage Transformers,是将一次侧的高电压按比例变为适合仪表或继电器使用的额定电压为100V的变换设备。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同。也称作TV或YH(旧符号)。 工作特点和要求: 1、一次绕组与高压电路并联。 2、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短路电流烧毁PT),装有熔断器。 3、二次绕组有一点直接接地。 4、变换的准确性 模块型霍尔电流传感器 模块型霍尔电流传感器分开环模式与闭环模式。 开环模式又称为直接测量式霍尔电流传感器,输入为电流,输出为电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线性度都较高。可测直流、交流和各种波形的电流。但它的测量范围、带宽等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应用中,霍尔器件是磁场检测器,它检测的是磁芯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电流增大后,磁芯可能达到饱和;随着频率升高,磁芯中的涡流损耗、磁滞损耗等也会随之升高。这些都会对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当然,也可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降低这些影响,例如选择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的磁芯材料;制成多层磁芯;采用多个霍尔元件来进行检测等等。 开环模式的结构原理见下图 根据检测量程的需求,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绕线模式,左图为小量程的结构图,右图为大量程的结构图。 闭环模式又称为零磁通模式或磁平衡模式,其输入与输出端均为电流信号。原理见下图

电流的测量基础知识讲解

电流的测量(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以及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流; 2.理解电流的概念; 3.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使用规则; 4.能将电流表正确的接入电路,并能够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流的强弱 1、概念:表示电流的强弱(大小)的物理量,常用符号I表示。 2、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①安培(Andre 1875-1836):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安培是个数学天才,年纪很小已学会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学;12岁开始学习微积分;18岁时已能 重复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中的某些计算。 ●他不但创造了“电流”这个名词,又将正电流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 ●根据电流的性质发明了探测和量度电流的电流表。 ● 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 一部重要的经典论着。 ②单位换算:1A=1000mA 1mA=1000uA 3、常见电流值: 要点二、电流表 1、电流表的结构 ①电流表的符号: ②两个量程:(大格,小格)0--3A(大格1A,小格)。 ③三个接线柱:甲图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 ”接线柱,标着“”和“3”的为正接线柱;乙图为两个量 程共用一个“+”接线柱,标着“”和“3”的为负接线柱。 ④调节点:调节电流表的指针指零。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流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试触的方法选择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 3、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①如果能够估测出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估测值选择合适的量程; ②如果不能估测可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下图所示,电流表不要全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用线头A点试触较大的量程,如果指针示偏转较小选择小量程,如果指针示偏转较大选择大量程的量程。 4、电流表的读数 ①明确电流表所选量程; ②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多少); 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多少小格;

电流的测量-练习题精选

电流的测量练习题精选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伏特(V) B.焦耳(J) C.安培(A) D.瓦特(W)2.在下列四幅图中的四个电路中,电流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3.下列电路中,电流表测L 1 灯电流的是( ) 4.下列关于电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B. 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C. 验电器是根据异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D. 风扇转动,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 1 的电流 B.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 1和L 2 的总电流 C.取下灯L 1后L 2 仍然会亮,电流表有读数 D.取下灯L 2后L 1 也不亮,电流表无读数 6.某同学使用电流表,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流为0.3安左右,他用0—3A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流表 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流表 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 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 7.“0.15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 B.家用空调器 C.普通计算器 D.普通的白炽灯 8.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接近500mA的是() A.学生用计算器 B.家用空调器 C.家用电饭锅 D.家用电冰箱 9.图中的几种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接近4A的是()

10.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 1 的电流,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1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量程就是它的测量范围 B.使用电流表时,选用的量程越大越好 C.无法确定电流表量程时,选用最小量程的接线柱试触 D.如果选用较大的量程,可以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12.在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流表正确测出灯L l 的电流的是()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3.如图(a)所示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表,使用时应_________联在电路中。 1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 图中得到的三条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甲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 流表测量的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电源”“L 1”或“L 2 ”)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____A。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一) 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手册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假如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电流的方向手册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归纳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⑴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什么发出的”“什么能转化的声能?”“电脑从何而来?”引出并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归纳出组成电路的构成。 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⑵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水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归纳出:①电流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 ②电流方向:手册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不知之处: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

电流测量

如何进行电流测量 电流简介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流的标准单位是安培(A),它等于每秒内一库仑电荷的流量。 虽然有多种方法测量电流,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间接测量,即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精密电阻器上的电压来测量流过电阻器的电流。电流的测量方法 测量电流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电磁学的,与早期的动圈式(达松伐尔)仪表有关,另一种是基于电学的主要理论欧姆定律的。 达松伐尔电流计 达松伐尔电流计是一种电流表,是用于检测和测量电流的仪器。它是一个模拟机电传感器,当有电流流过它的线圈时,它会在有限的表弧上产生一个旋转变形。 今天使用的达松伐尔电流计是用小型旋转线圈绕在永磁体外面制成的。线圈被系到绕校正刻度盘旋转的薄指针上。一个小型的扭转弹簧将线圈和指针拉到零的位置。 当有直流电流过线圈时,线圈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线圈发生扭曲,推动弹簧,使指针发生移动。指针指到显示当前电流值的刻度上。精心设计的磁极片使磁场均匀,这样指针偏转的角度就与电流成比例了。 其它电流表 基本上,今天的大多数安培表都是根据电学基本理论欧姆定律设计的。现代电流表基本上由电压表和精密电阻组成,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进行精确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测量了。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电路中,流过导体两点间的电流与两点间的电势差成正比(或者说,压降或电压),与两点间的阻抗成反比。 描述这种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I = V/R 其中I为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V是以伏特为单位的两点间的电势差,R是电路参数,它以欧姆为单位(相当于伏特每安培),被称为电阻。电流表工作原理——今天的电流表通过一个内部电阻来测量特定信号的电流。然而,当内部的电阻不能测量更大的电流时,就需要外部的配置了。 为了测量更大的电流,可以在电流表上并联一个被称为分流电阻的精密电阻。大部分电流流过分流电阻,只有一小部分电流经过电流表。这就使得电流表可以测量更大的电流。 只要期望的最大电流乘上电阻的值不会超过电流表或数据采集设备的输入范围,那么任意的电阻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使用这种方法测量电流时,你应该使用最小的电阻值,因为这对现有电路造成的干扰最小。然而,阻抗越小,造成的电压降越小,所以你必须在分辨率和电路干扰间做一个折中。 图1显示了通常的利用分流电阻的电流测量原理图。 图1.将分流电阻连接到测量电路中 使用这种方法,电流不会被直接输入给安培表或数据采集电路板上,而是要经过外部的分流电阻。因而,只要分流电阻上的电压降不会超过电流表或数据采集电路板的工作电压范围,那么理论上可以测量的电流值是无限大的。 电流公约 常规电流 常规电流是今天的电子电路、传输线等中常见的电流测量度量。它们不符合传输标准,而且它们的范围可以从零到很大的安培数。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雁楠中学物理学科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物图中正确使用电流表册电流。 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合作 四、教学用具电源、小灯泡一个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学习使用电流表。主要是采用学生实验,学生自己观察、合作的方法。了解电流表的读数一定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写法上不要忘了单位。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动作。课前预习,教师出示目标。(要求:能知道电流的单位,能简单了解电流表的使用)

1、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3、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二)、师生探究合作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持续通过小灯泡。下面请同学看老 师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 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灯泡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师: 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明亮程度不一样,学生讨论,为什么?) 教师小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电流的强弱 师:同学们请翻开书P45,了解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 知道一些常见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u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学生练习:手电筒电流大约为200mA=______A。雷电电流可达2X105 A=__ _mA=__ _uA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流的测量》教学反思

《电流的测量》反思 《电流的测量》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课。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展示水流带动水车的运动和电荷的课件,引出电流这个概念,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在认识电流大小的现象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灯泡的亮暗,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事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在课堂上学生说出灯泡的亮暗与电流大小有关。然后教以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电流真的有大小,联系到平时生活中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以及灯泡亮暗时有电流的大小。从课堂上呈现的学生学习状态,我觉得在今后的备课当中要将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现象紧密相连,让孩子觉得生活总处处有科学,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同学亲自动手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电流真的有大小,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

测量的教学反思 (2)

《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教学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还有质量单位吨的认识。而新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什么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换算是教学难点。因此,上新课之前我就进行了细致的准备,特别是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这一节课。 本堂课通过创设矛盾的情境,让同学们用直尺测量实物具体有多长、多厚,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数、画,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分米的认识也是通过先估计,再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动手操作中得出10厘米就是1分米。再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然后在生活中找长度是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通过练习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实际测量能力。在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后,进行小组分工,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记录,在测量中体会了不同的长度。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但是在后面做相关换算方面的习题时,发现很多学生这一块转不过弯来,接受并会运用需要一个过程。反

小电流精确测量

应用指南系列 1 编号100 小电流测量 基本电流测量 在典型电路(参见图1a )中,一个源使电流(I)流过电路。任何电流测量的目标都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安培计,使安培计测得的电流与原始流过电路的电流完全相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A 点和B 点之间断开电路,如图1b 所示连接安培计。在理想情况下,电流表对电路完全没有影响。然而,在实际测量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误差源。正如我们在下文中讨论的一样,这些误差源会造成明显的测量不确定性。 任何安培计均可模型化为包括图1b 所示的三个独立电路元件:由连接至安培计的输入电缆形成的分流电阻(R SH );一个不希望的电流发生器(I C ),主要代表电路互连产生的电流;内阻(R M ),包括串联电缆电阻。请注意,R M 与理想安培计(M I )串联,本身没有电阻或电流源。 在将一个安培计接入被测电路时,安培计的示值等于电路中未串联安培计时流过电路的电流减去电路模型中的元件造成的误差。这些误差包括通过模型分流电阻的电流、互连产生的电流、整个安培计模型上的电压降引起的误差,以及安培计本身的不确定度。 对于常规范围(典型>1mA)的电流测量值,由安培计电压降、分流电流和噪声电流引起的误差通常足够小,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显示的电流读数几乎等于实际电流加上或减去安培计的固有不确定度(U M )。设计用于测量这些常规电流的仪表通常包括一个电压表电路,它测量与被测电路串联的分流电阻上的电压降(参见下文 中关于分流安培计的讨论)。电压表提供的读数与电流成正比。 不幸的是,此类仪表产生的电压降(输入电压降)往往在200mV 至大约2V 范围内。该压降足以造成常规范围以下的电流测量误差。为避免如此大的压降,皮安表和静电计在输入级采用带负反馈的高增益放大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电压降——数量级为200μV 或更小。低电压降减小了测量误差,以及达到规定的准确度必须要维持的最小分流电阻。所以,所以无需采取特别措施来获得不寻常的大电缆电阻。 采用反馈安培计的典型皮安表或静电计的灵敏度通常为1fA (10-15A)或更小,典型准确度为0.1%至3%。 分流式和反馈式安培计 测量小电流有两种基本技术:分流法和反馈安培计法。分流器配置主要用于DMM (数字多用表)及老式静电计中,反馈模式中的电缆电容在这些仪表中会产生故障。皮安表和较新的静电计只采用反馈式安培计配置。皮安表和静电计的主要区别是静电计为多功能仪器,而皮安表则只测量电流。还有,典型静电计比典型皮安表的电流灵敏度好几个数量级。 分流式皮安表 利用一个电阻对静电计电压表的输入进行分流则形成一个分流式安培计,如图2所示。输入电流(I IN )在分流电阻(R SHUNT )上产生一个如下所示的输入电压E IN : 图2:分流式安培计 E IN = I IN R SHUNT

“电流测量”一课的评课稿

“电流测量”一课的评课稿 根据理化生组的安排,理化生组全体教师听了许强“电流测量”一课,我们收获很多。下面就我的课谈谈我们的感受。 本节课是九年级物理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中三个重要的基本电学量之一。我在教学中包括了电流的概念教学和电流表的使用这两方面的知识。如果单纯是电流的概念教学,内容显得少;如果是两方面合起来教学,则显得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新课程理念,我在备课时作了充分的准备,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既有传统的类比法教学,又有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法、犯错纠正法,使本节课的教学效率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看似平淡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情景来引入新课,我利用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看似平淡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情景,这个看似平淡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情景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要求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要求学”。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教学目标突出: 许强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知道常见的一些电流值”“会把电流表准确接入电路”“会根据不同的量程读出电流表的读数”这些教学目标,利用传统的类比法,使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电流能被学生理解,利用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知道了电流的

一些基本概念、通过阅读各种大小不同的干电池标签知道了干电池的电流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电流值,达到了“知道常见的一些电流值”这个目标。对于电流表的准确使用,我没有采用常规的对照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来实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教学,而是采用了分组活动,让学生探究电流表的使用。通过犯错纠正法,使“准确使用电流表”这个重点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得以充分地突破,让每一个学生在改错后都有成功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 3.老师教学功底还是比较不错,当提出问题时,学生一下子难以回答时,总会适当地提示,也不是一味地等着学生回答。还注意安全教育,如人不能接触照明电路;注意节约能源教育,如当学生完成探究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时,要求学生即时断开开关以节约电能等。 4. 意见和建议: “犯错法”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亮点。对于本节课“犯错法”教学后造成的后果,有人认为没损坏电流表,应该可采用。我认为:学生刚开始学习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犯错是避免不了的。但教师如何巧妙地使用“犯错法”的教学,也是应该讨论的。我认为:把犯错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低水准。本节课有二处犯错法,我认为值得讨论:一是测量一节干电池电流时,学生犯下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的错误,我观察到电流表有负刻度,这个犯错应该在负刻度允许范围以内。二是测量三节干电池电流时,学生犯下了没有选择合适的量程,我想这个犯错率应该能够降低。课后交流,我提出一个修正的意见:能否在发现“+”“-”接线柱接反时适当地和电流表比较,让学生意识到

《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

电流的磁场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充满兴趣,也逐步了解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弱,动手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节课的任务是通过实验,体验和探究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学生在课前应掌握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基本性质、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等相关知识,并具备电学实验的相关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知道右手螺旋定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关系(2)通过合作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感悟建立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片、漫画让学生感悟到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初步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磁铁周围的磁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流的磁场。要突出的重点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法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与条形磁铁磁场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要突破的难点是判别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概括出右手螺旋定则。方法是让每位学生自己绕制螺线管,借助实物,结合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对右手螺旋定则有深入的理解。本设计重视学生科学情意教育,动漫简介奥斯特的事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要1课时。 教学流程图:

微小电流测量

测控电路设计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07050342 姓名:曹青 学号:12

微小电流测量仪器的设计 本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一微小电流测量仪,可将较小电流以数字的方式直观、准确的显示出来。被测信号是石英钟平均功耗电流,是一微小的不规则的电流。测量范围:0 ~ 200μA。 1.设计分析: 被测信号如图1所示。石英电子钟的整机功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石英钟集成电路的功耗;另一部分是步进电机的功耗。石英钟集成电路包括:振荡器、分频器、窄脉冲形成器、驱动器等。由驱动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输入到步迸电机线圈绕组时,产生转位力矩,推动电机转子转动。 测量一个电路的电流,通常可以用直流或交流电流表直接测量。但是对于测量石英钟脉动的电流,例如测量石英电子钟整机功耗这样的微安级电流,就不能简单地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去测量,而需要一套将被测信号转换成可以直接测量并用数字直观地显示出来的电路。 微小电流测量电路由数据采集转换电路、功能控制系统及显示电路三部分组成。 2.方案论证与设计: 微小电流测量电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1)数据采集转换电路、(2)功能控制系统、(3)显示电路。整个系统框图如图2。 图2整个系统框图

第一部分是数据采集转换电路。本部分包括的电路有取样电路、电子模拟开关、隔离电路、积分电路、A/D转换电路。 1、取样电路是将被测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对微小信号进行放大。该电路应有调零和调增益的功能,以取出的信号不失真为最好。 方案:采用采样保持器LF398AH。 2、电子模拟开关相当于一扇门。开门时,数据通过;关门时,数据不能通过。开、关门的控制信号由数据选择端控制。开门电平为+12V,开门时间为2S,由取样控制电路提供开门时间,采用芯片CD4051BCM,其直流供电电压(VDD)?0.5伏直流电+ 18伏直流电,输入电压?(VIN),每升1级+ 0.5 VDD 0.5 VDC伏直流电。 3、隔离电路将前、后级的电路隔开,提高电路带负载能力,使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不影响前一级的输出。 方案:采用电压跟随器电路,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即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 4、积分电路其作用是取2秒内被测信号的平均值,要求有调零功能,输出信号电压应小于2V。 方案:可以采用集成运放的积分电路。该电路和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不同之处在于用电容代替反馈电阻,利用“虚地”概念,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成积分关系。理想积分器表达式 为: 01 U Uidt RC =-?积分之后,应保持一定时间,以供A/D转换只用,然后再将积分器上的电压放掉,以备下一次测量之用。 第二部分功能控制系统.时序信号发生器要求产生一个周期为4s、占空比1;1方波信号,即时序信号发生器输出f=0.25Hz、T=4s的信号。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稳定性好,精度高。因为积分电路的信号要送到A/D转换,A/D转换器需要转换时间,然后延迟一段时间显示数据,最后将积分器的电压放掉,准备下一次积分,所以设置了时序电路。时序电路包括:T1模数转换时间、T2延时显示时间和T3清除时间。要求:T1=0.25s;T2=0.3s;T3=0.3s,输出幅度为+5V。时序电路可以采用单稳态电路组成。,A/D转换器选用AD0809。 第三部分显示电路。显示器件用LED,将A/D转换器输出的信号输入用单片机,通过驱动LED来显示。 3、系统原理框图:

电流表的使用教学反思

1.能熟悉教材内容,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合理安排课时,教态热情大方,语言精练、启发性指导性强,灵活处理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充分利用实验仪器、教材、黑板等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活动的设计巧妙、组织有力,指导到位,保证课堂的高效性、丰富性和实效性。 2.敢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物理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大的自由交流和求知创新的空间。 3.对课堂和学生的预设合理、备课、备教具充分,注重分层教育和学习氛围的渲染。 4.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动手实验的成就感,突出物理学科注重实验和应用的特点;帮助孩子们克服实物连接是个难题的心理,并通过预习检查给学生降低实物连接的难度和树立克服这个困难的信心。【牛刀小试】分组实验进一步巩固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实物连接的技巧,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5.分组展示、交流提升:培养学生展示、交流提升的能力,及时点评纠错并解答疑难,督促公正完成智慧树上各组活动的评比记录,鼓励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调节课堂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提高小组的集体观念,从而促进同学们更好更多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6.通过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框架,为第二课时的实验课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7.【达标检测】及时的巩固和反馈当堂知识,以便有的放矢的查漏补缺和指导下一节的教学活动。 8.环节安排合理,对课堂的时间、节奏、主导性把握的好,使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快而有序、高效、有张有弛,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彼此协调、组员间学会齐心协力、主动合作完成任务,尤其是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有明显提高。 9.课堂的参与人数达到100﹪,一节课人均的参与次数3次以上,真正达到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展示的目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科学体验。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分组太多,预习检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各个环节的时间都会变长,影响课堂进度。 2.部分学生基础差、预习不充分、组多导致老师分组指导的时间短等原因影响活动内容的正确率。 3.个别学生展示时教态不大方、语言不够精炼,水平有待进一步培养、提高,为了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和赶时间,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存在的困惑老师说的有点多、主导性太强,如果不是为了公开课展示的完整性,我想我会把更多解答疑难的机会留给学生。 4.如果遇到基础较好的班级,内容还可以设计的更有深度一些。

初中物理电流的测量教案

第四章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4、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二、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刻苦专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实物接线和读数。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具] 学生器材:每组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 [教学过程] 一、电流的产生 新课导入: 师:(实验展示)同学们请看实验,当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 生: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追问:那电流是如何产生的?——视频展示(水流的形成,用水流来类比电流)。视频展示(导体的微观结构部分) 结论: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 师:我们把水流动的方向规定为水流的方向。那么,电流的方向可以怎样规定呢?(音频:电流的的自述) 生:分析电流的自述,得到电流规定的方向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荷的移动方向的关系。 结论: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 师:(实验展示) 生:上台用手指指出真实电路中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的方向并让同学评判。 师:(实验展示)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池,闭合开关,小灯泡变亮。 追问:你认为灯泡的亮度与通过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生:是两次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一样,灯泡亮时电流大,灯泡暗时电流小。 概念引出:电流—电流强度 符号:I 单位:主单位:安培 简称:安 符号: A 常用单位:毫安(mA ) 微安(μA ) 换算: 讲述:安培的故事——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 mA A 3 101=A mA μ3 101=

《电流的测量》说课稿

电流的测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 电流的强弱,学习是用电流表。只有熟练使用电流表,才能为下节课 完整地“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做充分准备,也为学生以后 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打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引入电流的强弱,学习使用电流表。主要是采用学生实验,学生自己观察、合作的方法。了解电流表的读数一定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写法上不要忘了单位。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动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物图中正确使用电流表册电流。 五、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合作 六、教学用具电源、小灯泡一个 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电流表一只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师生探究合作 1、引入新课 以演示实验导入,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 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灯泡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师: 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明亮程度不一样,学生讨论,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 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2、电流的强弱 师:同学们请翻开书P45,了解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 知道一些常见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u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学生练习:手电筒电流大约为200mA=______A。雷电电流可达2X105 A=__ _mA=__ _u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