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航类别二适航规章

适航类别二适航规章
适航类别二适航规章

类别Category 序号标题

Title

编号

Numbering

日期

Date

二、适航规章Airworth iness Regulati ons 1(中)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

Cert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Civil

Aviation Products and Parts

CCAR-21-R3 2007-3-15

2(中、英)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

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Normal, Utility,

Acrobatic, and Commuter Category

Airplanes

CCAR-23-R3 2004-10-12

3(中、英)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ransport Category Airplanes

CCAR-25-R3 2001-5-14

4(中、英)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Normal

Category Rotorcraft

CCAR-27-R1 2002-7-2

5(中、英)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ransport

Category Rotorcraft

CCAR-29-R1 2002-7-2

6(中)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Manned Air

Balloon

CCAR-31 2007-3-15

7(中、英)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Aircraft

Engines

CCAR-33-R1 2002-3-20

8(中、英)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

物规定

Fuel Venting and Exhaust E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Turbine Engine

Powered Airplanes

CCAR-34 2002-3-20

9(中、英)螺旋桨适航标准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Propellers

CCAR-35 1987-12-17

10(中)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Noise Standards: Aircraft Type and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CCAR-36-R1 2007-3-15

CCAR-37 1992-4-1 11(中、英)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

标准规定

Civil Aeronautical Materials, Parts and

Appliances Technical Standard Order

CCAR-39 1990-6-13 12(中、英)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

Rules Governing the Issue of

Civil Aircraft Airworthiness Directives

13(中)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

CCAR-45-R1 1998-6-10

Nationality Registration Regulations of

Civil Aircraft

CCAR-53 2004-10-12

14(中)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管理规定

Regulations for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of Chemicals

CCAR-55 2005-4-5 15(中)民用航空油料适航管理规定

Regulations for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of Fuels

CCAR-183 1997-1-6 16(中、英)民用航空器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

代表的规定

Rules for Designation of Civil Aircraft

Airworthiness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适航管理知识点

《适航管理》知识点 1、相关定义: 适航性: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适航标准: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适航管理: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适航管理揭示和反映了民用航空器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的客观规律,并施以符合其规律的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 初始适航: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 持续适航: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格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持续适航管理是对使用、维修的控制。 民用航空器:指除军事、海关、警察等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之外的,用作民用航空飞行活动的航空器。 2、适航标准的特点及含义:“最低”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该标准是基本的、起码的;二

是表明该标准是经济负担最轻的。其特点包括:法规性,务实性,稳健性和平衡性。3、适航性责任: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对初始适航负责;航空器运行和维修单位对航空 器持续适航负责。 4、适航管理的宗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5、适航管理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立法定标;颁发证件;证后监督检查6、适航管理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中的作用: 航空器适航性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物质基础;航空器的适航性在民用航空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影响着民用航空安全;从最低安全要求做起,向最高安全等级水准迈进;从颁发各种适航证件入手,实施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企业自我审核机制的建立。 7、适航管理结构体系及各层管理单位: 第一层:立法决策层--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司和航空器适航中心;第二层:执法监督层--各地区管理局航空器适航处及航空器审定中心;第三层:委任基础层--指所有的委任适航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 8、各部门主要职责:民用航空器是适航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终目标。我国政府明确规定: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民航局:制定规章并监督规章的实施;

适航法规 1 2 3

一章法规框架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职责 阐述联合国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民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及其职责 国际民航公约有多少个附件,分别由什么机构制定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的职责分工原则 经过体制改革民航总局的主要职责转变为哪五个方面? 中国民航法规体系分为几个层次,各是什么,哪个最高? 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职责 1、职责是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并促进国际空中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以便保证全世界国 际民航安全有序地发展; 2、鼓励和平用途航空器的设计和操作技术;鼓励发展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航路,机场和航行设施; 3、保证、满足世界人民对安全、正常、有效和经济的航空运输的需要;保证各缔约国的权利充分受 到尊重,且每个缔约国均有公平的机会经营国际空运企业; 4、防止因不合理的竞争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防止、避免各缔约国之间的待遇差别; 5、促进国际空中航行的飞行安全;促进国际民用航空技术在各方面的发展。 2阐述联合国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之间的关系。 1.联合国承认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管理方面的专业机构。 2.这两个组织之间签署的协议保证他们建立一种有效的工作关系,并且互相承认各自的有效作用。 3.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不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也不接受联合国的任何命令。 3国际民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及其职责 1.大会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3年召开一次。 2.详细审查该组织的技术、经济、法律和技术援助项目,同时就以后工作对国际民航组织的下属机 构提出指导。 3.每个国家在大会上只有一票表决权,并且除公约另有规定外,实行多数裁定原则。 4国际民航公约有多少个附件,分别由什么机构制定 1.现有的18个国际民航公约附件, 2.其中17个由空中航行委员会制定, 3.国际民航公约附件9《简化手续》是由航空运输委员会制定的。 (1、人员执照的颁发。2、空中规则。3、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4、航图。5、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6、航空器的运行。7、航空器国籍和登记标志。8航空器适航性。10,航空电信。11,空中交通服。12,搜寻与救援。13,航空器事故调查。14,机场。15,航行情报服务。16,环境保护。17,安全保卫。18,危险物品的安全运输) 5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的职责分工原则 三级管理体系: 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负责制定规章、标准和制度;(国务院直属机构)

适航管理

第一章 1、适航标准与其他标准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强制性。 2、适航标准是最低安全标准。 3、适航标准涉及到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等各个部门。 4、保持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成为适航性责任。 5、适航部门作为政府的机构,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进行技术鉴定和监督检查,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估和控制。 6、对安全问题或事故进行调查,违反规章的采取吊销证书、执照或勒令停飞、罚款等措施。 7、所有航空器失事都能归因于某种程度的人为失误。 8、失效是零部件失去原有设计所规定的功能。 9、失效安全是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10、可能的失效状态是失效发生的概率数量级在1×10?或以上。 很少失效的概率数量级在1×10??或以下,但大于1×10??。11、系统,部件和元件的隔离使得一个失效不会造成另一个失效。隔离也意味着独立性。 12、在发现失效后使用机组程序,通过稳定的机组改正措施能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

第二章 13、中南管理局:广州、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深圳监管办。东北管理局:沈阳、吉林、黑龙江、大连监管办。 第三章 14、CCAR121部适用于:①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②座位数超过30座或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③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15、批准使用的每架飞机的型号、系列编号、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运行中需要使用的每个正常使用机场、备降机场、临时使用机场和加油机场。 16、需要安排合格的专职人员的岗位:运行副总经理,维修工程副总经理,总飞行师,总工程师。 17、任何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建立一个由维修工程副总经理负责组织落实其飞机适航性责任。 18、维修系统应当之前包括一个获得CCAR-145部航线维修批准的维修单位,可以是自己建立的,也可是通过协议委托的其他维修单位。 19、工程技术管理:其中至少包括编制维修方案和最低设备清单相关部分。指定具体维修技术要求和改装方案的要求和程序说明。 20、当合格证持有人的飞机从一个已批准的维修方案转化为另一个经批准的维修方案时,应当对飞机利用率、使用环境、安装的设备和维

适航取证管理规定PMA分册

适航取证管理规定——PMA分册 文件编号:XXXXXXXXXX 文件版本:00 编制: 审核: 批准:

修订页

目录 1.目的 (4) 2.范围 (4) 3.引用文件 (4) 4.定义 (4) 5.职责 (8) 5.1.责任经理 (8) 5.2.适航质量经理 (9) 5.3.适航工程师 (9) 5.4.质量工程师 (9) 5.5.研发部 (10) 5.6.生产部 (10) 5.7.采购部 (10) 5.8.人力行政部 (10) 5.9.供应商 (10) 6.工作程序 (10) 6.1.总则 (11) 6.2.申请 (11) 6.3.受理 (11) 6.4.审查 (12) 6.4.1.设计审查 (12) 6.4.2.生产审查 (13) 6.4.3.最终全面评审 (14) 6.5.颁证 (14) 6.6.证后管理 (15) 7.附录 (15) 附录1PMA取证流程图 (17) 附录2设计审查流程图 (18) 附录3生产审查流程图 (19)

1. 目的 为了指导和规范公司民航零部件的合格审定活动,确保公司民航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及其它支持设计与生产的活动符合民航法规和管理程序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拟申请获得中国民航PMA批准的项目。 3. 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或版本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或版本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CCAR-21《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程序》 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CCAR-183《民用航空器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的规定》 AP-21-AA-2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 AP-21-AA-2010-04R4《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 AP-21-06R3《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合格审定程序》 4. 定义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是由国务院负责管理民用航空活动的行政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发布的涉及民用航空活动的专业性规章。中国民用航空规章具有法律效力,凡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 适航管理程序:是适航审定部门下发的关于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实施办法或具体管理程序,是民航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和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从事民用航空活动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适航:即适航性,指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和在经申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之内运行时,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和子系统、性能和操纵特点)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这要求航空器始终符合其型号设计并始终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适航管理:即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进行控制。指以确保飞行安全为目的,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标准并执行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实施对民用航空器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的技术鉴定和监督。 局方: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

2.4.2流体流动类型

2.4.2 流体流动类型 年级:高二科目:化工基础主备人:佟长燕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流体流动类型。 2、掌握雷诺数的计算。 3、学会判断流体流动类型。 【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结合图片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雷诺数的计算和流体流动类型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熟练判断流体流动类型。 2.难点:熟练判断流体流动类型。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解 一、温故互查 1、流速与流量的关系? 2、圆形管路中流体各质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二、自学检测(阅读课本35-37,完成下列问题) (1)流体流动类型 流体充满导管做连续定常流动时,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类型,即和。层流(又称)流体的指点沿管轴方向做规则的运动,质点之间不。因此,整个导管内的流体如同的流体平行流动。湍流(又称)流体的质点有剧烈的、和,做的紊乱运动。因此,流体质点除沿导管向前整体流动外,各质点的运动速度在 和上随时间都在发生变化。 (2)流体流动类型的判别——雷诺数 流体流动类型可由雷诺数判别,雷诺数的表达式为,当Re≤ ,流体的流动类型为层流;当Re≥时,流体的流动类型为湍流;在Re 时,流动类型属不稳定的过渡区,过渡区可能是,也可能是,其流动类型与外界条件的影响有关。 三、巩固练习 1、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2、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A Re; B Pr; C Nu; D Gr。 5、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 A <; B ≥; C ≤ ; D ≠。 6、【2011年考高】通过计算得知某流体在圆管内流动的雷诺数为3000,该流动类型是层流。() 7、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厚。() 四、能力提高 【自主探究】1、求20℃时煤油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的Re值,并判断其流型。已知管内径为50mm,没有的流量为9m3/h, 20℃下煤油的密度为810kg/m3,粘度为3mPa.s。 【合作交流】有一内径为25mm的水管,如管中流速为1.0m/s,水温为20℃。求:(1)管道中水的流动类型;(2)管道内水保持层流状态的最大流速

民用航空 适航管理

1.适航,即适航性的简称。源于航海 2.早期适航性的定义(品质):航空器适宜于空中飞行的性质。 3.(简答)上述列举的适航性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共性的几个要点 ①均局限于民用航空器 ②均以在实际飞行中所应具有的安全性为归宿。 ③逐步强调了综合因素 ④强调了适航性是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 ⑤逐步扩展到持续运行的动态因素—维修和使用等。 4.(简答、名词)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定义: 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件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选择、判断、填空)适航性这个词并不是出于理论或学术研究需要,也不是出于设计、制造航空器的需要,而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民用航空立法的需要。 6.适航性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性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7.各国适行标准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的FAR英国的BCAR、欧洲联合航空局的JAR和原苏联的H C。我国主要参考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美国适行标准,结合国情而制定,并作为《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的组成部分。 8.通观各国适航标准,大体有如下共同特点: ①适航标准的法规性。适航标准原本就是为政府管理部门或授权管理部门对航空器安全性进行控制而制定的。 ②适航标准的务实性。 ③适航标准的稳健性。 ④适航标准的平衡性。 9.通过对适航性法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①是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 ②是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10.航空器的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和维修单位(包括所属的各类航空人员——飞行人员、维修人员、检验人员等),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即对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主要责

并行计算简介

并行计算简介 Blaise Barney,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译者:卢洋,同济大学 原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37054375.html,/tutorials/parallel_comp/ 目录 1 摘要 2 概述 2.1 什么是并行计算 2.2 为什么使用并行计算 3 概念和术语 3.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3.2 Flynn经典分类法 3.3 一些通用的并行术语 4 并行计算机存储结构 4.1 共享内存 4.2 分布式内存 4.3 混合型分布式共享内存 5 并行编程模型 5.1 概览 5.2 共享内存模型 5.3 线程模型 5.4 消息传递模型 5.5 数据并行模型 5.6 其他模型 6 设计并行程序 6.1 自动化vs. 手工并行化 6.2 问题的理解和程序 6.3 问题分解

6.4 通信 6.5 同步 6.6 数据依赖 6.7 负载平衡 6.8 粒度 6.9 I/O 6.10 并行程序设计的限制和消耗 6.11 性能分析与调整 7 并行示例 7.1 数组程序 7.2 PI 的计算 7.3 简单的加热等式 7.4 一维的波等式 8 参考和更多信息 1 摘要 为了让新手更加容易熟悉此话题,本教程覆盖了并行计算中比较基础的部分。首先在概述中介绍的是与并行计算相关的术语和概念。然后探索并行存储模型和编程模型这两个话题。之后讨论一些并行程序设计相关的问题。本教程还包含了几个将简单串行化程序并行化的例子。无基础亦可阅读。 2 概述 2.1 什么是并行计算 传统上,一般的软件设计都是串行式计算: -软件在一台只有一个CPU的电脑上运行; -问题被分解成离散的指令序列; -指令被一条接一条的执行; -在任何时间CPU上最多只有一条指令在运行 图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

中国民航适航管理知识点 CAAC:中国民航(=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飞机类别(CCAR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 (a)正常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用于非特技飞行的飞机。非特技飞行包括: (1)正常飞行中遇到的任何机动; (2)失速(不包括尾冲失速); (3)坡度不大于60°的缓8字飞行、急上升转弯和急转弯。 (b)实用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用于有限特技飞行的飞机。按实用类审定合格的飞机,可作本条(a)中的任何飞行动作和有限特技飞行动作。有限特技飞行包括: (1)尾旋(如果对特定型号的飞机已批准作尾旋); (2)坡度大于60°但不大于90°的缓8字飞行、急上升转弯和急转弯。 (c)特技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5700公斤(12500磅)或以下,除了由于所要求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是必要的限制以外,在使用中不加限制的飞机。 (d)通勤类飞机,是指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为19座或以下,最大审定起飞重量为8618公斤(19000磅)或以下,用于本条(a)所述非特技飞行的螺旋桨驱动的多发动机飞机。通勤类飞机的运行,是指正常飞行所能遇到的任何机动,失速(不包括尾冲失速)和坡度不大于60°的急转弯。 飞机类别飞行限制座位设置最大审定起飞重量发动机 正常类非特技9座及以下5,700Kg或以下单发或多发实用类有限特技 特技类不加限制

适航管理课程-考试完整版

1、简述适航性的基本定义和内涵 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2、理解适航标准、管理程序、咨询通告的制定和修订过程。 适航标准是为保证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标准是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吸取历次飞行事故的教训,经过必要的验证及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不断修订而成的。 适航管理程序是CCAR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管理程序,由各级适航部门根据专业分工起草、编写,经征求公众意见后,由民航局适航司司长批准发布。 咨询通告是适航部门向公众公开的对适航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的解释性、说明性和推荐性文件。由各级适航部门根据分工起草、编写,由民航局适航司司长批准发布。 制定程序:(1)由民航局适航部门主管业务处指定专人负责起草;(2)将初稿在适航部门内部征求意见;(3)修改初稿,形成征求意见稿;(4)将征求意见稿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必要时开听证会或请专家审议;(5)召开司务会审议;(6)完成报批稿在适航部门内部各处会签;(7)报民航局适航司司长批准发布。 3、民航运输事故率及其原因分析 4、适航标准给出的最低安全水平是多少 最低安全水平的最低有两层含义,一是表明该标准是基本的、起码的;二是表明该标准是经济负担最轻的。即为将某种危险降低到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下,此种危险所付出的代价会显著超过在安全性方面收益这样的一个平衡点。 5、哪些单位或部门对航空器的适航性责任? 保持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各方都负有重要责任,称为适航性责任。其中: 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从设计图纸、原材料的选用到飞机试制、组装直至取得型号合格批准和生产许可,要对航空器的初始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航空器的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和所属的飞行人员等)和维修单位(包括维修人员和检验人员等)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6、简述FAA发展历史 1926年,颁布《商业航空法》,在商业部内成立商业航空局; 1938年,《民用航空法》取代《商业航空法》,商业航空局改为民用航空管理局,同时成立航空安全委员会; 1940年,民用航空管理局改组为民用航空委员会和民用航空局两个机构; 1958年,颁布《联邦航空法》取代《民用航空法》,依据此法成立联邦航空当局; 1966年,联邦航空当局划归运输部,更名为联邦航空局(FAA),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FAA不断地改造调整其组织机构和布局。 7、简述适航证件体系 ●按适航管理的种类分为: –初始适航管理颁发的证书: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适航证(A.C)等;持续适航管理颁发的证书:维修许可证、PMA等 ●按管理对象划分: –针对航空公司:产品的“三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知识点

适航管理主要内容 第一章 1、适航性、适航标准、适航管理、初始适航、持续适航定义; 2、适航标准的特点及含义; 3、适航性责任; 4、适航管理的宗旨; 5、适航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6、适航管理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中的作用; 第二章 1、适航管理结构体系及各层管理单位; 2、各地区管理局适航处、各适航审定中心的主要职责; 第三章 1、适航管理立法的必要性; 2、适航管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3、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体系的构成及各层主要的法律法规; 4、适航管理相关法规具体针对的内容; 5、适航指令、适航管理程序、咨询通告定义及编号方法; 6、与初始适航、维修、运行相关的法规; 第四章 1、航空器从事国际国内飞行必须携带的证件; 2、国籍登记标志的相关规定; 3、挂旗航空公司的定义; 第五章 1、适航管理各证件的颁发对象、有效期和转让性; 2、生产许可证的申请资格及持有人权利;PC编号; 3、适航证类别及颁发对象;适航证的重新签发; 4、特许飞行证分类及颁发对象; 第六章 1、初始适航管理中适航部门的基本责任; 2、专用条件、适航标准的豁免或等效安全措施的定义; 3、型号设计更改的分类; 4、对型号设计“大改”的批准形式; 5、生产许可证可获得的适航批准; 6、对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审定批准方式;PMA不适用的条件;PMA,CTSOA 的区别; 7、航空产品的分类,各类航空产品用于国内或出口时应颁发的适航证件; 8、如何保持合格证的完整性:适航指令,使用困难报告; 第七章 1、持续适航管理的三要素; 2、航空器持续适航管理要求:航空器运营人对航空器适航性的责任;运行规章适用的条件;公共航空运营人维修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职责;维修记录的要求;ETOPS定义及类别;二类仪表近进分类;民用航空器的年检制度;适航证的签署; 3、维修单位的分类;维修单位通过合格审定需具备的条件;维修放行证明类别;等效安全

民航适航管理认识

对民航适航管理的认识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子系统整体性能在预期的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适航管理分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进行控制,即按一定的适航标准和民航法规对航空器进行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 持续适航管理是对航空器的运行、维修的控制,目的是为了使航空器持续保持在设计和制造时所达到的基本安全标准和适航水平。 适航管理工作包含三个方面:立法、颁证和监督检查。 中国的适航部门修订的适航标准是以美国联邦航空局制定的适航标准(联邦航空条例FAR)作为蓝本。 设计环节: 在初始适航管理中,核心的法规是CCAR-21部《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合格审定的申请、审定、颁证的程序及管理要求,颁证后管理及持证人的权利和适航性责任等,对进出口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的适航管理也做了规定。 型号合格审定(type certification):适航部门对民用航空产品进行设计批准的过程. CCAR-21部规定了型号合格审定流程,以及相关的适航标准(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7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33\34\35\36\37\53\55等规定)。 型号合格证书包括型号合格证(TC)和型号设计批准书(TDA)。 凡是按CCAR23/25/27/29/33/35进行审定的航空产品颁发型号合格证。 对初级类航空器(审定最大重量小于1225公斤的小型航空器)和限用类航空器(进行专门作业的航空器,比如农药喷洒,航测,巡查,广告)颁发型号设计批准书。 民用航空器取得了型号合格证就意味这产品的设计符合适航规定。 民用航空器完成型号合格审定后,进入制造环节。 制造环节: 仅依据型号合格证生产:指某种产品已获得型号合格证,但未获得生产许可证(PC)时,型号合格证件(或转让协议书)持有人进行该产品的生产活动。 生产许可审定:局方对已获得民用航空产品型号设计批准并欲重复生产该产品的制造人所进行的资格性审定,以保证该产品符合经批准的型号设计。 民用航空器完成生产后需要进行适航认证,取得适航证。 航空发动机、螺旋桨取得适航批准书。 适航证分标准适航证、特殊适航证。(分类标准是该航空器的型号审定证书) 标准适航证:取得型号合格证或者型号认可证的航空器颁发标准适航证。 特殊适航证:它取得型号设计批准书的航空器及民航总局同意的其他情况,颁发特殊适航证。特殊适航证分为初级类和限用类两类。 特许飞行证:对于没有取得有效适航证的航空器欲从事飞行活动,需要向局方申请特许飞行证。(分两类)

流体的流动现象

流体的流动现象 化工生产中的许多过程都与流体的流动现象密切相关,流动现象是极为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广。 1—3—1 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 一、牛顿粘性定律 前已述及,流体具有流动性,即没有固定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相对运动。另—方面,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还有一种抗拒内在的向前运动的特性,称为粘性。粘性是流动性的反面。 以水在管内流动为例,管内任一截面上各点的速度并不相同,中心处的速度最大,愈靠近管壁速度愈小,在管壁处水的质点附于管壁上,其速度为零。其它流体在管内流动时也有类似的规律。所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实际上是被分割成无数极薄的圆筒层,一层套着一层,各层以不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1—11所示。由于各层速度不同,层与层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速度快的流体层对相邻的速度较慢的流体层产生了一个推动其向前进方向的力;同时,速度慢的流体层对速度快的流体层也作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从而阻碍较快流体层向前运动。这种运动着的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流体的内摩擦力。它是流体粘性的表现,又称为粘滞力或粘性摩擦力。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是流动阻力产生的依据,流体流动时必须克服内摩擦力而作功,从而流体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而损失掉。 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通过下面情况加以说明。 图1—11 流体在圆管内分层流动示意图 图1—12 平板间液体速度变化图 如图1—12所示,设有上下两块平行放置且面积很大而相距很近的平板,板间充满了某种液体。若将下板固定,对上板施加一个恒定的外力,上板就以恒定的速度u沿x方向运动。此时,两板间的液体就会分成无数平行的薄层而运动,粘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液体也以速度u随上板运动,其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粘附在下板表面的液层速度为零。

适航类别二适航规章

类别Category 序号标题 Title 编号 Numbering 日期 Date 二、适航规章Airworth iness Regulati ons 1(中)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 Cert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Civil Aviation Products and Parts CCAR-21-R3 2007-3-15 2(中、英)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 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Normal, Utility, Acrobatic, and Commuter Category Airplanes CCAR-23-R3 2004-10-12 3(中、英)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ransport Category Airplanes CCAR-25-R3 2001-5-14 4(中、英)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Normal Category Rotorcraft CCAR-27-R1 2002-7-2 5(中、英)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ransport Category Rotorcraft CCAR-29-R1 2002-7-2 6(中)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Manned Air Balloon CCAR-31 2007-3-15 7(中、英)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Aircraft Engines CCAR-33-R1 2002-3-20 8(中、英)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 物规定 Fuel Venting and Exhaust E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Turbine Engine Powered Airplanes CCAR-34 2002-3-20 9(中、英)螺旋桨适航标准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Propellers CCAR-35 1987-12-17 10(中)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Noise Standards: Aircraft Type and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CCAR-36-R1 2007-3-1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类型

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 设F(θ)及E(θ)分别为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θ为对比时间。 (1) (1)?? 若该反应器为活塞流反应器,试求 (a ) (a )?? F(1)(b)E(1)(c)F(d)E(e)E (2)若该反应器为全混流反应器,试求 (a )F(1)(b)E(1)(c)F(d)E(e)E (3) 若该反应器为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试求 (a )F(∞)(b)F(0)(c)E(∞)(d)E(0)(e)0∞ ? ()E d θ? (f)0∞ ? ()E d θθ? 解:(1)因是活塞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活塞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式可得: (a)F(1)=(b)E(1)=∝(c)F=0(d)E=0(e)E=0 (2) (2)?? 因是全混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全混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式可得: (a )F(1)=1-e -1= (b)E(1)=e -1= (c)F=1- = (d)E= = (e)=E= (3) (3)?? 因是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故可得: (a )F(∞)=1 (b)F(0)=0 (c)E(∞)=0 (d)E(0)>1 (e)0 ∞? ()E d θ? =1 (f) ∞ ? ()E d θθ? =1 ? 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的示踪剂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022 2313 ≤??=-≤≤??≥? ()t c t t t t 试求: (1) (1)?? 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θ)及分布密度函数E(θ)。 (2) (2)?? 数学期望θ及方差2 θσ。 (3) (3)?? 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 (4) (4)?? 若用轴相扩散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 (5)若在此反应器内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min -1,且无副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转化率。 解:(1)由图可知C 0=C(∝)=,而F(θ)=F(t)=C(t)/ C(∝),所以:

适航管理心得体会

适航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适航管理的考试重点 1、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人、环境、设备。 2、适航的定义: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1)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2)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试航管理就是适航性控制。 5、我国政府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6、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格

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持续适航管理是对使用、维修的控制。 7、适航管理的特点:(1)权威性或法规性(2)国际性(3)完整性和统一性。适航管理的完整性包含着整体完整性和过程完整性两个方面。适航管理的完整性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4)动态发展性(5)独立性 8、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立法、定标(2)颁发适航证件(3)监督检查 9、适航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制定各类适航标准和审定监督规则。建立健全严格的法规体系是适航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2)民用航空器设计型号合格审定。民用航空器的固有安全水平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3)民用航空器制造的生产许可审定(4)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检查(5)民用航空器的持续适航管理(6)对从事维修工作的人员的管理 10、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流体流动讲解及习题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本章节包括7个知识点:流体的基本概念(粘度,定态流动,层流与湍流,直管与局部阻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静压与压强能、表压与绝压、压强的测量)、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及应用(质量守恒方程,伯努力机械能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流体流动类型及其判断(雷诺数,层流与湍流速度分布)、流动阻力的计算(直管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摩擦因数的计算)、管路计算(设计性与操作性计算,串并联管路计算),流速和流量的计算(比托管测流速,孔板,文丘里,转子流量计测流速)。 1.2本章重难点总结 1.2.1重难点知识点总结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及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及应用、流体流动类型及其判断、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 1、 流体静力学方程:P1/ ρ+gZ1 = P2/ ρ +gZ2 (1)换算关系:1atm=1.033kgf/cm2=760mmHg=10.33mH2O=1.033bar=1.0133×105Pa 1at=1kgf/cm2=735.6mmHg=10mH2O=0.9807bar=9.807×105Pa (2)表压,真空度,绝对压 (3)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压强与压强差测量,液位测量,液封高度 2、 连续性方程VS = u1A1 = u 2A2 = … = 常数 3、 柏努利方程 不同的衡算基准,方程式的形式不同 212 22212112 2-∑+++=+++f e h u gz p W u gz p ρρ2 1221 ??? ? ??=d d u u

4、 牛顿粘性定律 (1) 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粘度总是与速度梯度相关联,只有在运动时才显现出来。 (2)粘度是流体物理性质之一,其值由实验测定 5、 阻力计算式 ⑴直管阻力计算通式 ⑵局部阻力计算式:局部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 (3)总流体阻力的计算 6、 (1)流动类型 层流湍流的区别 (1)有无径向速度脉动 (2)速度分布不同 22u d l hf λ=22 u d l h p f f ρλρ==?2 2u d e l l f h ? ?? ??∑+∑+=∑?λF u s y τμ?= =?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试题(跟答案)

化工原理第1章 化工原理试题(附答案)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3分) 题号 1001 第 1章知识点: 600 难度: 易 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密度ρ=1000 kg.m,粘度μ=1[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1 [m.s]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 为_____. ***答案*** Re=duρ/μ ; 10; 湍流 2.( 3分) 题号 1002 第 1章知识点: 600 难度: 易 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密度ρ=1000 kg. m,粘度μ=1[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mm],以流速为0.15 [m. s]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 为_____. ***答案*** Re=duρ/μ ; 1500; 层流 3.( 3分) 题号 1003 第 1章知识点: 600 难度: 易 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密度ρ=820 kg. m,粘度μ=3[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2[m.s] 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为_____. ***答案*** Re=duρ/μ ; 5,46X10; 湍流 4.( 3分) 题号 1004 第 1章知识点: 600 难度: 易 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密度ρ=820 kg. m,粘度μ=3[厘泊]的水,在内径为d=10[mm],以流速为0.5[m. s]在管中流动时,其雷诺准数等于__________,其流动类型为__ ___. ***答案*** Re=duρ/μ ; 1366; 层流 5.( 2分) 题号 1005 第 1章知识点: 600 难度: 易 某流体在圆管中呈层流流动,今用皮托管测得管中心的最大流 速为2m.s,此时管内的平均流速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m.s 6.( 2分) 题号 1006 第 1章知识点: 600 难度: 易 某流体在圆管中呈层流流动,今用皮托管测得管中心的最大流 速为3m.s,此时管内的平均流速为_____________.

第五章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的流动类型

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 5.1设F(θ)及E(θ)分别为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及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θ为对比时间。 (1) (1) 若该反应器为活塞流反应器,试求 (a ) (a ) F(1)(b)E(1)(c)F(0.8)(d)E(0.8)(e)E(1.2) (2)若该反应器为全混流反应器,试求 (a )F(1)(b)E(1)(c)F(0.8)(d)E(0.8)(e)E(1.2) (3) 若该反应器为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试求 (a )F(∞)(b)F(0)(c)E(∞)(d)E(0)(e)0 ∞ ? ()E d θ? (f)0 ∞ ? ()E d θθ? 解:(1)因是活塞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活塞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 (a)F(1)=1.0(b)E(1)=∝(c)F(0.8)=0(d)E(0.8)=0(e)E(1.2)=0 (2) (2) 因是全混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全混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 可得: (a )F(1)=1-e -1=0.6321 (b)E(1)=e -1=0.3679 (c)F(0.8)=1- e -0.8=0.5507 (d)E(0.8)= e -0.8=0.4493 (e)=E(1.2)=0.3012 (3) (3) 因是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故可得: (a )F(∞)=1 (b)F(0)=0 (c)E(∞)=0 (d)E(0)>1 (e) ∞ ? ()E d θ? =1 (f) ∞ ? ()E d θθ? =1 5.2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的示踪剂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022 2313 ≤??=-≤≤??≥? ()t c t t t t 试求: (1) (1) 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θ)及分布密度函数E(θ)。 (2) (2) 数学期望θ及方差2θσ。 (3) (3) 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 (4) (4) 若用轴相扩散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 (5)若在此反应器内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min -1,且无副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转化率。 解:(1)由图可知C 0=C(∝)=1.0,而F(θ)=F(t)=C(t)/ C(∝),所以:

适航管理资料

1.民用航空器:除军事、海关、警察等部门使用的国家航空器之外的航空器 2.适航性: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 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3.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 安全标准。 4.适航标准的特点:法规性、务实性、稳健性、平衡性 5.初始适航: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负责 6.持续适航:航空器的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负责 7.适航管理: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 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8.适航管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 9.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10.适航管理分为两大类: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11.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 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 12.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 格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 13.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国籍登记证、维修许可证、维修人员执照 14.适航管理的三种类型:立法、定标;颁发适航证件;监督检查。 15.适航管理结构:立法决策层—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司和航空器适航中心 执法监督层—各地区管理局航空器适航处及航空器审定中心 委任基础层—指所有的委任适航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 16.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所辖地域的民用航空事务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 17.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安全监督和市场管理 18.适航立法得到基本原则: 1)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有关附件为基础 2)以美国联邦航空条例为主要参考内容 3)吸收民航局已经颁发的规章和文件中的适用部分 19.适航管理法律法规和文件体系分为两个层次: 1)第一层是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2)第二层是为执行第一层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制定的实施细则 20.适航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从结构来说,划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的法律 2)第二层:国务院通过的由总理以国务院令发布或授权民航局发布的法规 3)第三层:民航局局长以民航局令发布的各种规章 (现行规章119部,与安全相关83部) 21.1987年5月4日发布的《适航管理条例》,同年6月1日实施 https://www.360docs.net/doc/437054375.html,AR—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CCAR—37部《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