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7-078、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导学案

SX-7-078、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导学案

编号: SH-7-078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导 学 案 设 计

)中,如果AC=acm ,cm B C b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出的长度吗?请你用 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 A · B ·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第四单元导学案 13 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展示图片: 师:看到这些白鹅,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白鹅很美丽。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起一首古诗—— 生:背诵《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同学们背的真好,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谁来黑板上画一画?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 师: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师:现在我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请同学们翻开书63页,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生评论。

3.师: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你们看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师:这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而且很不容易读正确,因此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一读,开始吧!学生同桌互读 2.板书:头颈狂吠倘若一丝不苟脾气厉声呵斥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供养不周净角奢侈譬如侍候窥伺 大模大样三眼一板 教师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词语,并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角”“供”多音字。 3.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我想问老师“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奢侈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课文时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联系上下文。 生:请教同学。 师:那就请同学们,通过刚才说的3种方法自己把生词弄明白。 学生自主学词。 4.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生词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提示: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第七册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识字部分(共89点,0-5点为优秀,5.5-14点为良好,14.5-27为合格,27.5以下待评。) 一、听写。(24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24分) Zh èng zh òng z ī w èi t ǎng ru ò di ē d ǎo p í q ì ( ) ( ) ( ) ( ) ( ) b ǐng x ī n íng sh ì ji à zi sh í z ú c óng r óng b ú p ò ( ) ( ) ( ) 三、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 角 ( ) 折 ( ) ( ) ( ) 和 ( ) 供 ( ) ( ) ( )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辟 梅 蹲 劲 壁 莓 遵 颈 五、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12分) 望( )成( ) 笨( )先( ) 调( )离( ) ( )龙( )脉 ( )虎( )翼 ( )若( )鸡 ( )( )功劳 ( )( )成功 ( )( )如鼠 老马( )( ) 龙飞( )( ) 牛刀( )( )

六.照样子,用加点字写句子。(4分) (1)任凭 ..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 ..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八.按课文内容,排列句序。(5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阅读部分(共37点,0-5.5点为优秀,6-11为良好,11.5-18.5为合格,19以下为待评) 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猫(课文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 )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只是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 )息(疑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把不正确的词划去和在括号里加拼音。(5分) 2.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既()又(),既()又()。(4分) 3.用“”画出写猫贪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猫尽职的句子。(4分) 4.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3分) 5.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2分) (1)“小猫贪玩,一天一夜不回来。”这句话是对小猫的批评和指责,流露出作者对猫的缺点的厌恶之情。() (2)“小猫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用“非……不可”来说明小猫很勇敢。() (二)、狗熊 你见过狗熊吗?它长得可好玩了。你看它,膀粗.(chū cū)腰圆,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又密又长。狗熊走起路来毛和肉一起颤.(zhàn chàn)动,胖得实在滑稽.(jǐ jì)。

6、《我的老师》魏巍导学案彭雪艳讲课专用

6.《我的老师》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预习案 1、查找作者魏巍的资料 魏巍(1920-2008),现代作家,原名,曾用笔名,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免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等。 2、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并解释词语。 黑痣.()卜.问()时辰.() 褪.色()纠.纷()焚.香() kē()头yú()钱 模( ) ( ) ( ) ( ) 心清如水: 依恋: 纠纷: 热恋: 狡猾 ◆ ◆ ◆ ◆

【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最好是字数相等。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 3、这几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4、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探究质疑】 1、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 2、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你能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吗?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主题探究】 句式:本文通过记叙……,表现了……抒发了…… 【当堂展示】 写一段话,送给你最喜爱的老师。(100字以上,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

七年级数学上册《图形认识初步》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几何图形(第一课时) 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模型。 3.一些图片 二、教学过程:

再结合:怎样画出一个五角星?……等问题----导入本章。 2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等图片,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形状的实物得到常见的几何图形,-----引入几何图形。 讲授新知 1.立体图形概念:首先结合从实物中可以得到的学生很熟悉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其次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概念的理解。 2.活动:多媒体演示教材第115页思考题(上)(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 议一议 出示教具模型(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小组讨论后回答。 练一练 完成教科书第115页思考题(下),并进行学习汇报。多媒体演示: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本引言一方面是本章的引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初中阶段整个“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引言。 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形展示,让学生形象感知从中得到的图形,进而引入本节的课题。 结合学生熟悉的立体图形对概念作了通俗描述。 加强学生对它们的认识;观察、感受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更好地识别几何体。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 通过练一练,结合具体实例引入,从熟悉的生活中识别图形,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几何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于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了,此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平面图形学习,交流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2019春?榆阳区期末)280的7倍是,31个50相加是. 2.(2019春?浦城县期中)5361 ?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数字是. 3.(2019春?榆阳区期末)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与它最接近的四位数是.4.(2018秋?青龙县期末)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六(1)班同学在“环保在心中”活动中,一天就拾起58节废旧电池,这样减少了平方分米土地污染. 5.(2018春?宁江区校级期中)比较大小5031 ? ?1082 ?2041 ?5130 6.(2019春?东海县期中)学校图书室有2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放了30本书,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书?(先填空再列式解答) 根据和,可以先求,再根据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 7.(2018秋?龙岗区校级期中)在横线上填上“>”“<”或“=”. ?98102 ? ?210020000019万97103 29770 8.(2019?益阳模拟)一只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260米,可写作. 9.(2019秋?厦门校级期中)根据“68048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880 ?=640 ?=. 1280 ?=2480 10.(2019春?泗洪县期中)小虎做一道乘法计算题时,错将一个乘数45看成了54,结果比原来多了180,那么正确结果应该是. 二.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2019春?英山县期末)4983 ?的积一定比1500更小.()12.(2019春?吉水县期末)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2个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至少应有4个0.()13.(2019春?新田县期中)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半长1千米.()14.(2019春?沛县月考)25的13倍等于13个25相加的和.()15.(2019春?内乡县月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16.(2019秋?邹城市期末)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一个因数乘9,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不变.()

我的老师导学案

3 我的老师导学案 教师寄语:老师作为一名引路人,让学生激起心灵的浪花。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前预习 1.基础积累 (1)本文作者:,当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 《》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2)给加点字注音 魏巍.()榆.()钱黑痣.()察觉.()睡觉.()占卜.()模.()仿模.()样军阀.()褪.()色焚.()香劝慰.()磕.()头瞌.()睡时辰.()2.整体感知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蔡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称“先生”?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3.合作探究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蔡芸芝老师给“我”写信时,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我”认为蔡芸芝老师是一个慈爱、公平、伟大的人,师生互相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4. 品味语言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教案)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1认识几何图形(一)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是重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难点。 预 习 案 一、预习自学(看课本P116—118完成下列问题) 1.几何图形 (1)仔细观察图4.1-1,并抽象出有哪些图形; (2)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3)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______图形。 (4)几何图形主要关注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2.立体图形 (1)仔细观察图4.1-3,并思考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2)什么是立体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课本118页思考题(图4.1-4) 3.平面图形 (1 )平面图形的概念: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1)纸盒 (1)长方体 (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 点

它们是平面图形。 (2)思考:课本118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1.做课本119页练习 2.做课本123-124页第1、2、3题 巩固练习 1.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⑥球. 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⑥ 2.课本125页第7题 课堂小结: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我的老师 导学案(人教版)

《我的老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难点 1、真挚的师生感情。 2、体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记事写人有主有从、详略得当。 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 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察警芝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知识建构,分享积累: 1、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2、写作背景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因此振兴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9月底,应《教师报》之约,魏巍写了这篇《我的老师》。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分别给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多音字:觉形近字:磕、瞌、嗑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七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合作讨论,交流展示: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亲爱的同学: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你对此又有怎样的解读?这一单元,我们将跟随六位爱国人物,从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感受他们内心深厚的爱国情怀。一、单元概览 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战争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品质,赞扬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意志坚强、处处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且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最终形成习作:《他了》。 二、自主学习 下面,我们就要深入地自学课文了。你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资源,开始深入地自学课文啦!以下网络资源推荐你收藏。 1. “人教点读”APP,在线点读课文。 2. 关注公众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你可以同步获取在线课堂中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视频,知识点以及练习。 3. 古诗文网网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37157506.html,/可以查到课本中古诗的作者、注释、赏析等资料。 9.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会认“仞、岳”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摩、遗”等6个生字;会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5分) 1.下面读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欺侮.(rǔ) 啼.哭(tí) 即将从容不破 B.屏.息(bǐnɡ) 犬吠.(fèi) 窥伺引吭大叫 C.供.应(gòng) 可恶.(wù) 跌倒扬常而去 D.尽.管(jǐn) 折.断(shé) 严厉如怨如诉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的部分。(11分) ( )条( )理( )息( )视左( )右( ) 不( )其( ) ( )武( )威生气( )( ) 一( )不( ) 无( )无( ) (1)我们忍受不了侍候鹅吃饭的麻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 一起。 ( )

(2)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田野里显出一片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 ) (3)它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 )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它是那么生气 ..。 ..勃勃,天真可爱!他这样做我很生气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他不是故意的,请不要怪.他。 C.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如果你非.要去,我也不拦你。5.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 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2)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 似的。 ( ) (3)它们(猫)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 不哭。 ( ) (4)那只调皮的小猴子一会儿跳上假山,一会儿抢夺桃子,一会 儿又爬上老猴子的背。 ( ) (5)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 ( ) (6)你看白鹅的姿态,像一个高傲的动物吗?谁看了都说像。 ( )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换一

第六课我的老师导学案

黄柏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涂单妹审核:叶刚 内容:第六课我的老师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9月23日 【学习目标】 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学法指导】 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学习任务一】 一、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 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 既()弧()券()密()念()

三、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四、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任务二】 一、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几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详写: 略写: 作用: ⒉讨论:这几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二、部分探索:品一品。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⒊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 kē()头 tuì()色 yú()钱焚()香 ⒉填空 (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他的主要作品有 《》、《》。 (2)本文是篇回忆性。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1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应用意识。 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指导】 1.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本单元教学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2.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形状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它既不是对上学期知识的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3.收集大量的学习素材。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学习过程中所需材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感知这些图形及其关系,

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2.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情景导入】

第四单元语文导学案

13.散文家谈散文-- 白鹭第1学时导学案 定向导学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镶嵌( ) 嗜好( ) 赦免( ) 长喙( ) 蓑毛( ) 铿锵( )( )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种是( )。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 3.猜谜语,打一动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合作交流 阅读《白鹭》,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点拨:诗的语言凝练优美,富有音乐性。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感情强烈。白鹭的形体优美,文中对白鹭在不同地点和时间的活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它优美的姿态,又揭示了它丰富的内涵,展示了它平凡而高洁的性格,因此它具有诗一样的形式和内容美。)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 3.用简洁语言概括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4.最能概括白鹭的美的一句话是哪两句? 5.文章采取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6.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质疑探究: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小结检测 1.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 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3.《白鹭》的第⑤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散文的原因是什么?(用《关于散文〈白鹭〉》原文回答) 5. 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温馨指津:借物抒情的散文往往由赞美物到赞美人,对物的感情其实就是对这种人的感情,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联系这一点。) 学习反思: 13.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第2 学时 定向导学 1.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2.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其好处。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永( ) 睿智( ) 绮丽( ) 恬淡( ) liáo 廓( ) 冷jùn ( ) 2.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 3.请你仿照下列语段的表达形式再写两个短语,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2.为什么介绍第1、2 节的内容? 3.在第3-- 7 段中,核心段落是哪一段? 第5、6 段引用古人与莱辛的话是什么用意呢? 质疑探究: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小结检测: 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 1. 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 2.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点评: 学习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序号填入括号里。(4.5分) ①dǎo ②dào 倒( )下倒( )车排山倒( )海 ①zāng ②zàng 肝脏( ) 脏( )手五脏( )六腑 ①zā②zhā③zhá 挣扎( ) 扎( )风筝安营扎( )寨 二、根据拼音写字词。(10分) 1.他的 xuè yè( )变成了 bēn liú bù xī( )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 mào shèng( )的花草树木。 2.yán dì( )之少女,名yuē(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nì( )而 b ù fǎn( )。 3.火神不敢 wéi kàng( )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tiě huán( ),被死死地suǒ( )在高高的悬崖上。 三、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写在括号里。(4分)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 息:①呼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滋生,繁殖;⑥利息,利钱。 1.的血液变成的奔流不息.的江河。() 2.数月来一直没有得到有关他的信息.。() 3.我们要遵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 4.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5.看到张大爷病得气息.奄奄的样子,大家很难。( )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 因为……所以既……也……尽管……就是……虽然……但是……1.他()不能动弹,()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如此,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 2.()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3.天和地不会合拢,最后,天和地终于成形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普罗米修斯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缩写句子) 2.盘古创造了宇宙。(扩写句子) 3.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 ..获得了自由。(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七、把《嫦娥》一诗补充完整。(4分)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 晓星沉。 , 。 八、口语交际。(4分) 我喜欢的神话故事 神话充满着神奇的想象,是那么生动有趣。神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让我们赞叹不已。今天,就让我们畅谈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和最佩服的神话人物吧。 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是: 原因是: 我最佩服的神话人物是:

《我的老师》导学案2

2 我的老师 魏巍 学习目标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学习难点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正字音。(批注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 (一)查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黑痣.()磕.头()褪.色()焚.烧()榆.钱() (二)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劝慰平生依恋纠纷心清如水 二读课文 【要求】试着朗读,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尽可能理解字句的意思,把握课文的内容。 ②把不懂的句子划出来。 三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感情基调。 四读课文 【要求】读资料,掌握文学常识,了解主旨、结构等。 (一)了解作者。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 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 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 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 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 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背景介绍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 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 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 蔡芸芝先生。

(三)常识积累 了解记叙六要素: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 1、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 2、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 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 五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朗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任务验收】 1、组长检查字词、读书效果。 2、教师巡视检查。 导学 一、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2、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并找出每件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4、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批注在课下注释空白处。 (二)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批在课文标题下: 本文通过回忆,表现了我。 【任务验收】 小组长检查默读课文批注情况。 二、特色品读 (一)深入研读 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2、七件小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二)默读课文,赏析品味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43086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大学》节选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大学》节选 1.连线作者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2.整体感知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1.识字注音 如恶恶..臭( ) 忿懥.( ) 敖. 惰( ) 桀纣..( ) 偾. 事( ) 絜.矩( ) 2.通假字 (1)此之谓自谦( ) (2)上恤孤而民不倍( ) 3.一词多义 (1)恶????? 如恶. 恶臭 彼恶知之 则思正身以黜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2)修????? 欲修其身者 邹忌修八尺有余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