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产权分析

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产权分析
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产权分析

中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

产权分析

一、“搭便车”含义的界定及其产生的经济学根源

(一)“搭便车”的经济学含义

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某些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成本)的情况下而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收益)的行为。“搭便车”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搭便车”现象产生的经济学根源

在西方经济学看来,产权界定不清、外部性、公共品等的存在都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大量“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低效。社会要保持创新的活力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

1、产权界定不清与“搭便车”现象的产生。产权界定不清有多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尚未界定的公共财产、资源等,如人类社会初期的土地、森林等等;二是社团产权,即人人都有而人人又都没有。产权不具有排他性,如村庄里的公共土地;三是尽管产权有所有者,但所有者很难“具体化”、“人格化”,或者说“具体化”、“人格化”的成本太高,或者说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成本太高,这也容易产生产权界定不清,导致资源使用中的“搭便车”现象,表现为免费使用资源、免费使用别人创新的成果,甚至把自己经济活动中的代价、成本转嫁给产权界定不清的部门或地方。

2、公共品与“搭便车”现象的产生。按物品使用的资金来源和物品

使用中的排他性,可把物品分为公共品和私人品。公用物品(如广播或电视信号)可定义为:个人消费这些物品或享受服务不会有损其他任何人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和收费困难的物品往往就是公共品。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许多物品都具有私有和公用特点,每一个消费者都愿强调公用成分,为私人消费寻求公家的补贴。因此,人们会经常希望政府提供多于“恰当”数量的公用物品。在当今世界上,各国纯粹的公共品几乎都由政府提供,由政府提供公共品并不表明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高,而是因为由私人提供无法收费,或者说无法克服“搭便车”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国家,一些公共品的提供是这样的,即政府收费(收税),然后把这些公共品的生产承包给私营企业,或从私营企业那里购买,再将公共品提供给个人使用。这种迂回的提供方式可能比政府直接提供要有效得多。尽管如此,政府提供的公共品中仍然存在“搭便车”问题。如公民纳税的数量与他消费的公共品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3、外部性与“搭便车”现象的产生。所谓外部性实质上是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差额问题。外部性分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有一部分好处被别人得走了;负外部性是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有一部分成本转嫁给了社会或别人。外部性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产权的界定、保护转让等是否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二是经济活动中交易费用的高低。例如,尽管产权制度约束机制很健全,但若交易费用很高,外部性就必然会产生。

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表明,各种制度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不断克服或减少“搭便车”的过程。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经济活动中

的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般说,人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或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若能搭上“便车”,那么成本就最低(有时几乎为零)。但是这种成本的降低是建立在别人成本提高的基础上的,“搭便车”的现象越普遍,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就越低。因为“搭便车”者将最终“扼杀”社会的创新者。从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关系看,私人收益率是经济单位从事一种活动所得的净收入款。社会收益率是社会从这一活动所得的总净收益(正的或负的)。它等于私人收益加上这一活动使社会其他每个人所得的净收益。所谓“搭便车”实质上是使别人经济活动的私人收益率低于其社会收益率,其中的一部分收益被“搭便车”者无偿占有,这种占有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无论如何。一个国家要想进步就必须不断地克服或减少“搭便车”现象。这包括制度创新、有效地界定产权、建立一套保护产权的法规、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等等。为了使个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保密、报酬、奖金、版权和专利法在不同时代被发明出来。但是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人类历史上,阻止“搭便车”或强迫第三方承担他对交易成本的份额的技术一直是代价很高和不完善的(诺思)。尽管如此,努力地建立一种使私人收益率不断地接近社会收益率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约束机制,是每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时期,由于财政上的“统收统支”加上强有力的政治运动,个人“搭便车”现象还比较少。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动机合理化、合法化了,这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在我国大量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这种个

人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动机就容易转变为“搭便车”的行为。

二、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的表现与根源

(一)我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主要表现

国有经济中“搭便车”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经营者的“搭便车”行为;二是职工的“搭便车”行为;三是来自上级的“搭便车”行为;四是来自其他经济主体的“搭便车”行为。

1、经营者的“搭便车”行为。在我国国有经济中经营者的“搭便车”行为最为严重。在传统的“统收统支”时期,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其自主权相当小,加上意识形态的压力,经营者“搭便车”的机会相当少。在我国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经营者“搭便车”的机会不断增加。根据委托一代理制的基本原理,国家对众多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代理人)实施监督的交易费用相当高,国家很难阻止经营者“搭便车”。即使能解决监督费用的问题,但要发明有效地阻止经营者“搭便车”的技术装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产权界定不清的国有企业内找到“搭便车”的机会却相当容易。在我国现在经营者不是能不能“搭便车”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搭便车”的问题。这里的更好地“搭便车”是指如何使“搭便车”更加隐蔽、更加“合情合理”。主要表现有:a.变直接侵占为间接侵占。如利用公家的钱去炒股票、房地产、期货,风险、亏损公家承担,个人得好处。

b、变个人赚钱为集体创收。一些经营者可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获得好处,但这种方式的风险太大,于是变个人赚钱为集体创收。这种集体“搭便车”的行为很难防止和阻止。c.公家付费私人消费。这类“搭便车”

现象最为普遍了。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2年全国大中型饭店、宾馆60%一70%的收入来自公款宴请。据财政部全国控购办透露,仅1992年全国公款吃喝、旅游、考察等消费基金,不包括村级和乡镇企业,已突破l0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有多少种公家付费私人消费的类型,这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对于经营者来讲,采用公家付费私人消费这种“搭便车”的方式最方便、最安全。

2、职工的“搭便车”行为。从理论上讲,国有企业的职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但是这种主人翁意识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使职工难以在产权方面形成主人翁意识;二是改革以来推行的承包制、租赁制乃至股份制使经营者的权力不断扩大,在一些职工的潜意识中“雇工”的观念也在形成;三是职工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的动机要比过去强烈得多,从政治上讲,职工可能认为自己是主人,但在利益上职工更多倾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与经营者相比,职工的“搭便车”行为主要表现在:第一,利用公家的工具干私活;第二,在第一职业的时间内从事第二职业;第三,一些职工(如采购员、推销员等)在为公家经营的同时也干自己的私事等等。

3、来自上级的“搭便车”行为。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以及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向其主管部门上交的部分愈来愈少且相对稳定。但是主管部门仍可凭借手中的权力“搭便车”。“搭便车”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了。据报载,某县纪检监察部门近期在7家企业中对党政机关占用企业财物情况进行抽查,发现了23个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共占用这些企业财物资金计173万元。这包括借用、摊派、报销、占用及赞

助等。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可将自己的一些费用转移给国有企业,对于这种“搭便车”,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绝不敢拒绝的。

4、来自其他经济主体的“搭便车”行为。国有企业似乎是一块“唐僧肉”,谁都想啃一口。其他经济主体对国有企业也有一些“搭便车”行为,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挂靠国有企业,或打着国有企业的招牌从事个体、私人经营。第二,与国有企业合作,或借用国有企业的技术,或借用国有企业的信誉,或借用国有企业的商标等。笔者并不是反对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而是说一些合作是不等价的合作,一些经济主体表面上是在合作,实质上是在“搭”国有企业这个“便车”。国有企业是公家的,可以承担一切费用。第三,其他经济主体可能只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甚至职工给一点好处,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如市场经济中的回扣本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拿回扣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回扣的结果一般是个人受益公家受损。

(二)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产生的根源

我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是产权界定不清。这里的产权界定不清并不是说国有资产法律上的所有者不存在,而是指国有资产产权的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界定不清。近些年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除了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流失以外(如一些人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更主要的是经济意义上的产权的流失,如国有资产收益权界定不清导致的流失。一些国有资产承包或租赁给某些人以后,这些人可能把原有的实物资产如数地交给发包主或主管部门,但国有资产的增值部分却莫名其妙地流失了。实质上国有资产成为一些人“搭便车”的载体。国家总是

在努力地“发明”技术装置(如利润分成、税利分流、承包制、租赁制等)来克服“搭便车”问题,但是这些努力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

1、国家作为所有者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代理人(经营者),这种过程中产生的委托一代理的监督费用相当高,国家为了降低监督费用不得不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这就为“搭便车”留下了余地。

2、在当代社会从法律上界定国有资产并不是件困难的事,问题是国有资产剩余索取权的界定,若把剩余索取权全部收归国有,那么又会回到传统的统收统文体制上去;若把剩余索取权给予经营者,就可能出现新的“资本家”和分配不公;若把剩余索取权交给职工,这就涉及到产权的重新界定或分配制度的选择问题。

3、我国庞大的国有经济使阻止“搭便车”的费用相当高,有时出现这种情况,与其阻止“搭便车”还不如让其“搭便车”。

4、意识形态的“淡化”。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对于阻止“搭便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逐步放弃了原有的意识形态,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又并未建立起来。缺乏道德约束也是我国“搭便车”现象增加的一个原因。

三、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后果与阻止“搭便车”的几点思考

(一)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后果

—般而言,“搭便车”现象至少有两大后果:一是若某一经济领域的

“搭便车”现象严重,那么人们就不会在这一领域从事经营活动或退出这一领域,如一些“公共品”的生产之所以最终由政府来进行,关键在于由私人经营时无法克服“搭便车”的问题;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量“搭便车”现象将会严重地阻碍社会的创新,“搭便车”使创新者的成本增加、收益减少。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大大地减少或抑制了创新活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后果主要表现为:

1、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有人估计近些年我国国有资产每天就流失一个亿。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初步统计,从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间,国有资产流失达5000多亿元,其中竟有3300亿元是因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我国不少国有资产通过“搭便车”这个途径“流失”到一些人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有多少?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据。除了那些非法占有以外,大多数国有资产的流失都与“搭便车”有关。

2、—些人把各种成本、费用通过种种途径转移给国有企业,而利益(好处)则个人或某一团体获得。现在我们的国有企业成了一些人的“万宝箱”,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放。一些人为了个人的一点小利而可以让国有企业承担大量的成本。我国到1992年,尚有1.36万户大中型国有企业,产值约计1.35万亿元。而这些企业2/3亏损,余下的主要也是微利。国有企业中的一些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引起的,而是一些人把一些莫名其妙的费用纳入企业的成本。一些亏损企业还私设“小金库”。

3、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在国有经济内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搭便车”,“搭便车”者一般都是当权者或者与当权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这些入通过“搭便车”获得了额外的收入,这是近些年我国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经济内的一些当权者工资袋上的工资收入并不高,但各种隐形收入却无法统计。一些人甚至用公家的钱、公家的关系去做生意、办私人企业等。

4、大量的“搭便车”现象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首先,“搭便车”使市场机制中的激励机制失灵。人们所获得的与其所付出的并不一致,那些投机者通过“搭便车”而比别人(那些实干的人)获得更多的收入,这就必然刺激一些人的投机行为。其次,“搭便车”使社会的创新机制萎缩。在能够“搭便车”的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创新的,同时,大量的“搭便车”行为也使那些创新者不得不停止创新,因为“搭便车”者免费使用成果就必然使创新者处于“创新就亏损”的境地。再其次,大量的“搭便车”现象使价格机制失灵。如我国的各种公款消费导致某些东西的价格越高越有人买的现象,因为公款消费是不受收入约束和价格约束的。(二)重新界定国有资产的产权可以克服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减少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根本举措在于重新界定国有资产的产权。有效的产权约束才是克服“搭便车”的根本出路。但有些人仍寄希望于建立监督机制来克服“搭便车”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办法很难奏效,这是因为,第一,建立监督机制也有一个监督费用的问题,过大的监督费用往往使克服“搭便车”的行为并不划算。在我国国有经济规模很大的情况下,这笔监督费用就更大。第二,建立监督机制还有一个

监督的技术装置的创新问题。即使我们能够发明各种技术装置,但是“搭便车”者也有对策使一些技术装置的约束失灵。近些年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并不少,但收效并不明显。第三,一些监督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与被监督者“合谋”“搭便车”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我们认为克服国有经济中“搭便车”现象的根本举措还是从界定国有资产的产权入手。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天灾人祸酿惨祸 ——论析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及公共产品中的寻设租现象 邱晔30805551 【案情描述】 安徽省某县位于黄河故道两岸,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越性,适宜水果的生长和种植,本地种植的水果具有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了全国著名的水果大县。该县从1983年开始种植黄桃,至今已种植8万亩,其中大果面积5万亩,进入盛果期面积1万亩,J村是全国著名的黄白桃生产基地,现有黄白桃1000余亩,是全国四大黄白桃生产基地之一。该村生产的黄桃加工成罐头具有不浑汤、不烂、不软、色泽鲜亮等优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黄桃产量很高,按盛果期中等产量,每亩5000公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回报极为可观。 相对于其他果树而言,桃树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投资少、见效快、前期产量高等优点。但桃树对水分较为敏感,表现为耐旱怕涝。如果桃树积水时间过长,则土壤中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阻,树势衰弱,果实停止发育,严重时会出现死树现象,必须及时将水排走。J 村由于靠近黄河故道,因此排水问题对于该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夏天,由于降水比较集中,该县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洪

涝灾害。许多果树因水排不出去而被淹死。J村在洪涝灾害中也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一些农民的桃树被淹死。但由于排水不是一家一户单独凭借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并且一些农户也不愿意去做,都不愿意互相帮助,无法做到团结抗灾。因此,就需要政府派遣有关部门与技术人员帮助排水。但是,却出现了向农户收费排水的现象,而且是谁先交费谁先排水的现象,导致了许多农户排水不及时,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案情论析】 一、公共产品非排他性的体现: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时,任何人也不能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 我国乡村虽然有着团结互助的传统,但国人“搭便车”的心态由来已久。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种行为规范与“搭便车”策略相比总无法占优,除非通过某种方式对于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激励或对违背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惩罚,这种行为规范在长期发展就将被淘汰。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利益诉求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公益心较强的人们付出很多,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感激和尊敬,却被视为“傻子”、“精神不正常”,结果“好心没有好报”,从而成为“搭便车”行为的最终受害者。

经济结构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体现

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第三学期) 题目:经济结构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体现论述 研究生:张颢

目录 引言 ....................................................................................................................................... - 1 -1 财产的经济学原理 ........................................................................................................... - 1 -1.1 收益 ................................................................................................................................ - 1 -1.2 成本 ................................................................................................................................ - 2 -1.3 成本与收益的交换 ........................................................................................................ - 3 -2著作权的保护和表达成本 ................................................................................................ - 4 -3著作权的形式模型 ............................................................................................................ - 6 -3.1复制件的价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著作权保护的福利效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4知识产权制度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 - 7 - 4.1 建设工程中的知识产权 ................................................................................................ - 7 -4.1.1建设工程中的专利权 .................................................................................................. - 7 -4.1.2建设工程中的商标权 .................................................................................................. - 8 -4.1.3建设工程中的著作权 .................................................................................................. - 9 -5结论 .................................................................................................................................... - 9 -参考文献 ............................................................................................................................... - 9 -

产业经济学案例

产业经济学案例(部分) 案例1 案例名称:公用企业引入竞争机制——中国铁路运输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案例适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案例来源:根据以下文章改编而成 1. 史际春: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与“反垄断法”,《法学家》2002(6)。 2. 刘志军:加快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8137580.html,/jtnews/shownews.asp?newsid=27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挥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 http://www.chinaˉhttps://www.360docs.net/doc/438137580.html,/rdzt/xxfb_fhtlys.html 4. 刘世锦:中国铁路改革与重组模式:第三种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3)。 5. 王俊豪:论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经济研究》,1998(8)。 6. 杨蕙馨等:西方国家对垄断性企业管理的比较,《工会论坛》,1999(3)。 7. 门建辉:自然垄断行业放松管制:经验与借鉴,《中国经济问题》,1999(2)。 8. 李雪松、刘玉琴、张昕竹:中国铁路的管制与竞争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438137580.html,/Chinese/s05_sjj/rcrc/rcwp23.html. 9. 徐基镇:中国铁路改革的现状分析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438137580.html,/cirdbbs/dispbbs.asp?boardID=23&ID=3 11. 案例内容: 公用事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化的产物,在现阶段是指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为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在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则将公用企业定义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公用事业或行业的经营者。公用事业的基本特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利益性。公用事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为公众日常所需,没有足够的替代选择,需求弹性很小。如火车虽有相应的替代品,可由长途汽车、航空、水运等所替代,但替代品在品质、价格等方面差别较大,实际上可替代性仍较小,这从每年春运时提高火车票价并不能真正减少火车乘客的数量中可以看出。因此,公用事业如发生短缺、质次价高等情形,就会引起社会恐慌、民怨、民愤,影响“安定团结”。 第二,不同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公用事业的产品、服务往往要通过线路、管道、公路、铁道等网络来提供,网络建设耗资费时,同样的网络难以重复建

中级微观经济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3、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4、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 5、希克斯:《经济史理论》 6、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7、张五常:《经济解释》 8、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中国经济改革》 9、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10、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 11、刘伟:《经济学导论》 12、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 1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 15、杨小凯:《新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 1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17、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18、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 19、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0、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 2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2、张维迎:《博弈与社会》

23、张维迎:《市场的逻辑》 24、张军:《转型、治理与中国私人企业的演进》 25、张军:《比较经济模式》 26、刘晓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与市场》 27、朱玲:《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 28、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的观点》 29、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30、琼斯:《经济增长导论》 31、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32、平新乔:《经济研究十二篇》 33、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 34、谢拉.C.道:《经济学方法论》 35、洪银兴:《市场秩序和规范》 36、赫维茨:《经济机制设计》 37、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38、巴罗:《自由社会中的市场和选择》 39、席勒:《非理性繁荣》 40、米香:《经济增长的代价》 41、钱穆:《中国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论文 浅谈搭便车现象

浅谈搭便车现象 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现象便是搭便车现象,这一 现象对于宏观经济学也有比较重大的意义。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 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 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是指经济中某个 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 的公允份额。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是 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搭便车现象严重违背成本—效益与投入—产出的市场内在规律,很多时候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搭便车效应成了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尽管如此,由于 搭便车效应与人类的本性紧密相连,所以人们一直对它束手无策,搭 便车问题也就成了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题。一 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搭便车”行为,这是各种意识形 态的一个中心问题。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通 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车的例子,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 肯兴建灯塔,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此种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公 共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有效执行。欧洲国家的高福利政策也是搭便车 问题的例子,高收入者支付的高额税收对同样享用高福利的低税收 贡献者来说是被后者“搭了顺风车”。 具体谈一下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 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 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搭便车问题往往导 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由于没 有红绿灯的控制,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 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市场会提供红绿灯而得到有效率的结果吗,可能性比较小。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 共产品的利益这种机制失灵。对于红绿灯提供者而言,他必须能够 把那些不付钱而享受红绿灯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否则他将无法弥 补生产成本。而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

制度经济学阅读材料

制度经济学阅读材料 1、周其仁给学生开列的书单 必读教材 Furubotn G. Eirik and Rudolf Richter.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读物 Pranab Bardhan, 1991.”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Theory: A Brief Critical Assessment.” J of World Development. Alchian, 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50. Milton Friedma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Univ 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张五常,1990。“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见科斯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版,第3章。 Coase, . “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 J of Law and Economics, , N. 2(Oct. 1974). 周其仁,1996.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Property Rights Alchian, . “Property Rights”, pp1101-1104. 张五常:《卖橘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巴泽尔: 《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1997年版。 Macfarlane, Alan. 1978. The Origins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 The Family, Property and Social Transition, Oxford: Blackwell Press. Ostrom, E. Governing The Commons,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Exchange and Market 张五常:“失传的价格理论”,复印资料。 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和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91页。Greif, A. 1993. "Contract Enforceability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in Early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 克莱因和莱弗勒:“市场力量在确保契约绩效中的作用”,见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205。 巴泽尔:“考核费用和市场组织”,见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239页。 Robert Cooter & Thomas Ulen, 1988. Law and Economic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Chapter 6-7. (考特和尤伦着, 张军等译. 《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The Firm and the Entrepreneur Knight, .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5). Coase, .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Coase,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Meaning”, in O. E. Willianmson and . Winter(ed.) pp48-60. Demsetz, R. 1995. The Economics of the Business Fi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企业经济学》,2000版)。 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搭便车经济学案例

寝室卫生问题案例分析 5400109269 经济091 经济与管理学院 案例:在寝室生活中,寝室卫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往往存在着搭便车现象,我们总是期待着别人的劳动成果,当一个寝室成员整理卫生后,其他室友就可以免费享受干净整洁的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而被提供者则无法收回成本,当然在寝室中这种“搭便车问题”造成的后果并不是那么严重。在这里,将它作为一个经济学案例做简单的分析。 分析: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比如说在寝室卫生中,某个寝室成员不顾其他人利益,在公共地上,如阳台,随意丢弃垃圾,假设此人对其行为不作任何补偿,对于其他成员来说,其随意丢弃垃圾的结果就是负外部性。但如果一个寝室成员,独自打扫了整个寝室卫生,这不仅给她自己带来舒适愉悦的环境,也给其他寝室成员带来好处,并且同时她们也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成本,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又叫搭便车,即其他寝室成员搭了这个搞卫生的“便车”。

这只是从外部效应方面分析,对于产生的外部效应问题,我们学习过科斯定理,明确产权就可以达到一个有效率的解决结果,但是在寝室生活中,清扫问题作为公共物品,是很难界定产权的。 寝室卫生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于卫生提供者而言,如果他不能够把那些不劳动而享受舒适环境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否则他将无法弥补他所付出的劳动。而对于一个消费者而言,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一旦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搭便车,即其他成员可以不付出任何劳动但又无法阻止他享受清洁环境的成果(就是财政学上所指的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这样的结果,似乎是免费搭乘别人的便利,让其他人清扫房间是最优的,但从社会整体角度看,这样做是属于帕累托低效率的。 假设寝室只有两个人,A同学和B同学,并将打扫卫生的付出具体化,设定为成本是100元。这就存在一个搭便车博弈矩阵。 假设A单边付出,两人共同享受,这就有一个帕累托改进,即B 同学任意在50元和100元之间选取一个价格支付给A同学,就导致

法经济学专业阅读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1、魏建、黄立君、李振宇:《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5、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1995年版。 6、黄少安:《产权人权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7、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陈郁编:《所有权、控制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9、法律出版社“法律经济学译丛”系列 10、法律出版社“Foundation Press”(影印本)系列。 11、北京大学出版社“法与经济学译丛”系列。 1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波斯纳文丛”系列。 13、皮特?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许明月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16、道格拉斯?C?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7、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19、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0、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搭便车问题及其对策教案资料

搭便车问题及其对策

什么是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在财政学上,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搭便车行为妨碍市场的自动调节过程。因此,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搭便车”行为,这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一个中心问题。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车的例子,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此种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有效执行。 德国的高福利政策也是搭便车问题的例子,高收入者支付的高额税收对同样享用高福利(医疗、教育)的低税收贡献者来说是被后者“搭了顺风车”。 [编辑] 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 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的控制,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设置一个红绿灯的成本为50,000元,一年该路口通过100,000辆汽车,每辆汽车由于能够顺利的通过路口而节约的成本为10元。由于节约的成本1,000,000元大于50,000元,设置红绿灯是有效率的。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老制度主义 :(对他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可以参看张宇燕1993的论文、Ekelund and Hebert1997的第16章以及贾根良1999的论文) 凡勃伦(老制度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必读!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1899), New York, Macmillan, 1908 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l904),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78 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 New York, Macmillan, 19l4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A Memorandum on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by Business Men, New York, B. W. Huebsch, l918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rn Civilization (l9l9),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l990 The Vested Interests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 New York, B. W. Huebsch, 19l9 The Engineers and the Price System (192l),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1ishers, 1983 Absentee Ownership and Business Enterprise in Recent Times, New York, B. W. Huebsch, l923 A Veblen Treasury: From Leisure Class to War, Peace and Capitalism,ed. Rick Tilma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3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重视国家和法律制度的作用,他还以对劳动问题的研究而闻名)米歇尔:以货币、物价和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经验资料和统计分析。 新制度主义 : 要想对新制度主义有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把握,可以参看 埃格特森的“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新制度经济学>>; 柯武刚和史漫飞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霍奇逊的《现代制度经济学宣言》; 青目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 Furubon and Richter的《新制度经济学:一个评价》,载于他们主编的《新制度经济学》 对新制度经济学一些很重要的评介性文章:陈郁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企业制度与

微观经济学案例1资料讲解

《微观经济学》案例6:灯塔的故事 在一个靠海的渔港村落里住了两三百个人,大部分的人都是靠出海捕鱼维生。港口附近礁石险恶,船只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礁沉没而人财两失。如果这些村民都觉得该盖一座灯塔,好在雾里夜里指引迷津;如果大家对于灯塔的位置、高度、材料、维护也都毫无异议,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钱找出来,分摊盖灯塔的费用?村民们怎么样分摊这些费用比较好呢? 既然灯塔是让渔船趋福避祸,就依船只数平均分摊好了!可是,船只有大有小;船只大的船员往往比较多,享受到的好处比较多。所以,依船员人数分摊可能比较好!可是,船员多少不一定是好的指标,该看渔获量。捞得的鱼多,收入较多,自然能负担比较多的费用。所以,依渔获量来分摊比较好!可是,以哪一段时间的渔获量为准呢?要算出渔获量还得有人秤重和记录,谁来做呢?而且,不打渔的村民也间接地享受到美味的海鲜,也应该负担一部分的成本。所以,依全村人口数平均分摊最公平!可是,如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难道也应该出钱吗?可是,即使素食主义者自己不吃鱼,他的妻子儿女还是会吃鱼啊。所以还是该按全村人口平均分摊。可是,如果这个素食主义者同时也是个独身主义者,没有妻子儿女,怎么办?还是船只数为准比较好;船只数明确可循,不会有争议!可是,如果有人反对:虽然家里有两艘船,却只有在白天出海捕鱼,傍晚之前就回到港里。所以,根本用不上灯塔,为什么要分摊?或者,有人表示:即使是按正

常时段出海,入夜之后才回港,但是,因为是讨海老手,所以港里港外哪里有礁石,早就一清二楚,闭上眼睛就能把船开回港里,当然也就用不上灯塔! 好了,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如果大家都(勉强)同意,都好(也许决定是自由乐捐)!可是,由谁来收钱呢?在这个没有乡公所和村长的村落里,谁来负责挨家挨户地收钱保管呢?好吧,如果有人自告奋勇,或有人众望所归、勉为其难地出面为大家服务,总算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可是,即使当初大家说好各自负担多少,如果有人事后赖皮,或有意无意地拖延时日,就是不付钱,怎么办?大家是不是愿意赋予这个“公仆”某些像纠举、惩罚等的“公权力”呢? 分析 灯塔的例子很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社会在处理“公共财”这个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灯塔所绽放的光芒让过往的船只均蒙其利。可是,其他的东西像面包牛奶一个人享用了之后别人就不能再享用;灯塔的光线却不是这样,多一艘船享用不会使光芒减少一丝一毫。而且,你在杂货店里付了钱才能得到牛奶面包;可是,即使你不付钱,还是可以享有灯塔的指引,别人很难因为你不付钱而把你排除在灯塔的普照之外。和牛奶面包相比,像灯塔这种财货就比较容易由公共部门来解决。因此,由灯塔的例子,可以具体入微地联想到“政府”存在的理由:透过大家认可的方式,大家决定要有哪些像灯塔之类的公共财,也决定要怎么样分摊提供这些公共财的成本。而且,为了能有效地处

对商标抢注现象的反思_李颖怡

法学评论(双月刊)1999年第5期(总第97期) 对商标抢注现象的反思 李颖怡Ξ内容提要:本文在对商标抢注这一我国目前商标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的成因、性质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行商标法制在这方面的不足,并为此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主题词:商标注册 抢注 反思 商标抢注现象早已有之,只是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报道,90年代初,彭山县祝威集团一下子注册了几百件商标;1995年,杭州几十家知名商标被抢注,其中,杭州泰龙贸易公 司自己不生产产品,却已经申请注册了其他企业的81件商标,包括著名的“解百” (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的简解)和“百大”(杭州百货大楼的简称)。①1998年5月,传媒又披露了一起引起社 会各界严重关注的商标抢注事件:中国(深圳)对外贸易中心有限公司近几年在不同类别商品上抢先注册其他企业的200多件商标,其中,已有76件商标被中国商标局以注册不当为理由撤销,其他商标也正在被审查中。这些商标涉及我国48家上市公司和大批公众熟知的企 业。②从以上现象看,商标抢注者的抢注行为均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抢注行为。正如某个颇有影响的报刊撰文标题所载:“抢注,只为敛财”,③时下,抢注者往往不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抢注商标,而只是等其他企业上门收购或迫使被抢注企业用高价买回被抢注的商标。 一 何为“抢注”?我国商标法中并未作出界定或说明。现实生活中,抢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将他人已使用的但未注册的商标在同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项目上申请注册。这类商标之所以被抢注,往往是因为其所代表的商品已小有名气,存在市场发展潜力,进而将使商标价值增加,而使用者本身因各种原因未将该商标申请注册。2.将他人已注册商标在该注册商标没有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类别上申请注册,即进行另类注册。它包括对一般商标的另类注册和对驰名商标的另类注册。此类抢注往往集中于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为公众熟知的商标。笔者认为,抢注就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业者将他人已在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申请注册,或将他人已注册商标在该注册商标没有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类别上申请注册的行为。 抢注行为的出现及其形成蔓延之势,一方面是经济利益驱动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缺乏导向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不完善的商标注册原则的副产品。主要理由是: 3 11Ξ①②③同注②。 参见1998年5月26日《羊城晚报》第一版《“抢注”,只为敛财》一文。 参见1995年11月28日《商信》中《小心恶意抢注》一文。 中山大学法律系讲师。

西方经济学案例

新加坡政府是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它的廉洁是有制度保障的,包括高薪养廉制度、公积金制度及严厉的制裁措施,使得新加坡的公务员对待职务犯罪的态度是不必、不想、不敢。不必去贪,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很高的待遇;不想去贪,是因为获得这个地位很不容易,不想轻易失去;而不敢去贪,是因为有眼力的制裁措施。 经济学家认为,个人收入包括财产收入与劳动收入,其中劳动收入是主要的。劳动收入的差别取决于个人所提供的数量与质量。个人提供的劳动数量与质量有鱼个人的能力、努力和机遇相关,个人的能力、努力和机遇正是个人收入差别的基本原因。 人的长相漂亮与否与是否引起收入差别正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努力与和机遇的差别 个人的能力包括先天的天赋和其他天赋一样使拥有这种天赋的人所提供的劳动的质量高,而且供给十分有限,这一点不言自明。但有与后天培养的能力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当人们说某人漂亮时,不仅是指他先天的脸蛋和身材,还包括人气质和教养。《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漂亮程度是根据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评分来确定的。调查者在评定漂亮分时,实际上包括了气质和教养的因素。一个长相一般的人会由于气质非凡而得高分,

一个漂亮的人也会由于贪图粗俗而得低分。实际上无论选美大赛,还是普通人评论一个人的漂亮程度,都是长相与气质的综合印象。人的后天能力主要来自所受的教育。两个长相相似的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表现出的气质不同,给人的影响就有漂亮与否的区别。所以,漂亮程度是个人能力的简介衡量标准之一。能力强的人提供的劳动质量高,生产率高,收入当然高。 漂亮与否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衡量个人工作的努力程度。除非是不同于犯人的艺术家,一般来说,工作努力的人也会注意自己的打扮与举止。人配衣裳马配鞍,适当的打扮和文雅的举止会提高一个人的漂亮程度。我们在现实也会注意到,那些工作勤奋、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往往会打扮得得体,举止文雅,身上散发出一种向上的朝气,无意中会让人觉得漂亮、潇洒。所以,漂亮也是衡量努力程度的一个标准。努力的人提供的劳动量多或效率高,收入自然高。 漂亮的人一般机遇比一般人多。且不说从事模特、演员这类高收入从事推销更容易为人说接受,当老师更易于受到学生欢迎,当医生更让病人觉得可亲。所以,相同的条件,长得漂亮找工作容易,机会更多。有些经济学家把漂亮的人的机遇多座位一种和性别歧视同样的社会歧视,但对这种长相歧视,社会是无能为力的。 所谓效率工资是企业为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

巴泽尔_产权的经济分析_读书笔记

1.因为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产权作为经济问题还从来没有被完全界定过。就奴隶的情况来说,即使按照法律他们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主还是必须花费资源来促使奴隶进行生产,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也很少会尽全力进行生产。因此,虽然奴隶没有法律保护,但是奴隶所有权本身却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2.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运用资产取得收入和让渡资产需要通过交校;交换是权利的互相转让。一般来说,法律权利会增强经济权利,但是,对于后者的存在来说,前有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人们对资产的权利(包括他们自己的和他人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是他们白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 3.产权概念与交易成本概念密切相关。如果假定,对于任何资产,每一种这样的成本部上升,并且完全保护和完全转让产权的成本达到非常高的程度,那么结论就是,这些权利是不完全的,因为人们将发觉,得到“他们”资产的全部潜力是不值得的。为了使资产的产权完全,或者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潜在兴趣的其他个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认识。有了充分认识,资产产权的转让就容易实现。相反,在产权被完整界定时,产品信息一定可以不费代价地获得,(有关的)交易成本因此也一定为零。 4.面对变化多端的情况,获得全面信息的困难有多大,界定产权的困难也就有多大。因为全面测量各种商品的成本很高,所以每一桩交换户都存在攫取财富的潜在机会。攫取财富的机会等价于在公共领域中寻找财产;在每桩交换中,有一些财富溢出,进入公共领域,个人就花费资源去攫取它。由于人们总是期望从交易中获得好处,所以他们也总是会为攫取财富花费资源。 5.如果商品的初始所有者只转让商品的——部分属性而保留其余部分,那么来自交换的净得益常常就能增加。采取这种形式的交换导致单一商品的分割的产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可以拥有同一商品的不同属性。 6.不仅商品的所有权常常被分割,而且组织的所有权也可以被分割。 7.接受资产产生的收入流的权利,只是资产产权的一部分。其他人越是倾向于影响某人资产的收入流而又不需要承担他们行动的全部成本,该资产的价

财政学案例分析 公园里的收费和搭便车

课程序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 案例分析 题目:公园里的收费和搭便车 编号: 姓名: 成绩: 案例名称:公园里的收费和搭便车

案例来源:根据2012年8月记者郝颖在每日新报中所登新闻天津西沽公园本事免费入园市民拍婚纱照被收2元门票所编写 案例内容: 2011年,天津市市政府对红桥区的西沽公园改造之后,决定在6月开始免费对市民开放,对此,当地市民对政府的惠民政策感到很开心。但是还是存在问题。据一位市民小王讲述,他和未婚妻到西沽公园拍婚纱照时,在公园门口入园处被拦并索要50元的入门费。大热天的,穿着婚纱、礼服本来就不舒服,小王更不想因此坏了拍照的心情,二话没说缴纳了50元后这才进园。可更让小王纳闷儿的是, 50元换来的却是一张票价两元的西沽公园门票。“本是免费入园,拍照就要收费,这究竟是什么费用?”根据西沽公园的工作人员解释,原来这50元是对拍照造成绿地、树木等损坏的赔偿。据介绍,因为西沽公园式免费公园,所以入园拍摄婚纱照的人太多,对园内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也曾禁止影楼入园拍摄。事后,很多影楼主动联系公园,说是订单已派出,而外景多选择在西沽公园,协商是否能缴费后入园。就这样,从今年6月底,西沽公园入园拍摄婚纱照需缴纳50元。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西沽公园是虽然是收费公园,但是在改造之后,政府承诺要免费对市民开放,但是现在公园的工作人员却以各种原因而对市民进行收费这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呢?要知道西沽公园管理人员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公园的性质?案例中的西沽公园是由政府出资改造的,是属于准公共产品,那么什么是准公共用品呢? 根据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满足条件,公共产品被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两个类别。其中准公共产品又被称为“混合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就是说,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

经济学必读的120本书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 6、奥尔森.(中译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7、巴泽尔.(中译本)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8、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 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12、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 14、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 15、德姆塞茨.(中译本)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16、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7、迪屈奇.(中译本)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 18、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1、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台湾.台湾中华书局 22、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3、格哈特·门施等.资本价值变化与创新偏好.北京.商务印书馆 24、霍利斯·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5、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6、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7、贾塔克.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8、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9、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30、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3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3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上海三联书店 33、拉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34、莱斯特·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5、劳·普雷维什.外国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 3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7、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8、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 39、罗纳德·卜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40、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罗森斯坦一罗丹.略论’大推进’理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42、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北京.商务印书馆 43、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44、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