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计算题练习2011

卫生经济学计算题练习2011
卫生经济学计算题练习2011

卫生经济评价

例1:某地有两个卫生规划方案,方案1是急救系统建设方案,每年花费15万元。可以使3000人得到及时抢救而免于死亡;方案2是扩大免疫规划方案,每年花费32万元。可以使6000名婴幼儿免死于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性疾病。试用成本效用分析的方法评价并选择这两个方案。(使用生命作为效用的指标)解:根据题意

方案1:每挽救一条生命的平均成本=150000/3000=50元

方案2:每挽救一条生命的平均成=320000/6000=54元

结论:方案1挽救一条生命的平均成本低于方案2的平均成本,应该优先选择方案1,进行急救系统的建设。

使用“生命”作为效用指标的优点:概念明确,计算容易,操作简单,结果明了。缺点:忽略了挽救生命后人们的存活年限问题。

根据上例,假定方案1挽救的生命平均存活30年,方案2 挽救的生命平均存活65年,试用成本效用分析的方法评价并选择这两个方案。(使用生命年作为效用的指标,按照贴现率为5%计算)

解:(1) 计算每个方案中平均每条生命存活年限的现值

平均每条生命存活年限的现值计算公式:∑1 /(1+0.05)t

对于方案1:未来可以获得的30年的生命的现值=15.37(年)

对于方案2:未来可以获得的65年的生命的现值=19.16 (年)

(2) 计算每个方案可以减少的生命年损失现值:

方案1:生命年损失:3000 ×15.37 =46110(生命年)

方案2:生命年损失:6000 ×19.16 =114960(生命年)

(3) 计算每个方案保护每一生命年的平均成本:

方案1:150000/46110 =3.25(元)

方案2:320000/114960=2.78 (元)

结论:方案2 保护每一生命年的平均成本低于方案1,故使用生命年作为评价效用指标,两个方案中方案2 较优,应该优先选择。

例2:某地有两个卫生规划方案,

方案1:抢救脑卒中患者,平均每年花费100 万元,可以抢救60个患者,患者抢救成功后平均可以存活10 年,假定生活状态为V级伤残且中度痛苦;

方案2:抢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平均每年花费80万元可以抢救100个患者,患者抢救成功后平均可以存活40 年,假定抢救成功后的生活状态为无伤残且轻度痛苦。试用成本效用分析评价两个方案并加以选择。(按照贴现率为3%计算)。

解:(1)如果采用生命作为指标:

方案1:平均抢救每条生命的成本=100/60=1.7万元

方案2:平均抢救每条生命的成本=80/100=0.8万元

方案2抢救每条生命的平均成本低于方案1,应该优先选择方案2。

(2)如果采用生命年作为指标:

平均每条生命存活年限的现值计算公式:∑1 /(1+0.03)t

方案1:

平均每条生命存活年数的现值=7.72(年)

该方案保护的生命年现值=7.72×60=463.2(生命年)

平均保护每一生命年的成本=100/463.2=0.22(万元)

方案2:

平均每条生命存活年数的现值=17.16(年)

该方案保护的生命年现值100 ×17.16=1716(生命年)

平均保护每一生命年的成本=80/1716 =0.05(万元)

方案2保护每个生命年的平均成本低于方案1,应该优先选择方案2。

(3)如果采用质量调整生命年作为指标:

方案l:

查表得V级伤残且中度痛苦的质量权重为0.900

该方案保护的质量调整生命年=60 ×7.72 ×0.900 =416.88(生命年)

平均保护每一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100/416.88 =0.24(万元)

方案2:

查表得无伤残且轻度痛苦的质量权重为0.990

该方案保护的质量调整生命年=100 ×17.16 ×0.990 =1489.0(生命年)

平均保护每一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80/1698.84=0.05(万元)

例3:假设某个治疗方案A可延长某个患者5年期望寿命,该期望时间内患者的效用值为0.8,药物治疗成本为50000美元;另一个治疗方案B可延长患者10年期望寿命,但该期望时间内患者的效用值仅为0.3,药物治疗成本为40000美元。

获得的QALYs分别为:方案A 5×0.8=4 QALYs;方案B 10 ×0.3=3 QALYs

成本效用比:方案A 50000÷4=12500(美元/ QALYs )

方案B 40000÷3=13333(美元/ QALYs )

净现值法

1、某医院打算预留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5年后更新设备,银行年利率为6%,现在该医院应该向银行存入多少资金?

5年后该医院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是本金与利息的和,与现在应该存入银行的本金等值。即F=1000万元,i=0.06,求P。则根据上述公式

即该医院应该向银行存入747.2万元用于5年后设备更新。

2.某医院拟购买一台核磁共振,下表中是预计以后4年内各年的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试用净现值法评价该医院是否应该购买一台核磁共振。(按照贴现率为10%计算,单位:万元)

年份成本额效益额成本现值效益现值净现值

020002000.00.0-2000.0

150********.51363.5909.1

25001500413.21239.7826.5

35001500375.71127.0751.3

45001500341.51024.5683.0

合计400060003584.94754.81169.9

根据表中所给出的资料,首先计算各年成本现值和效益现值:

第0年(现在)的成本现值为当年发生的实际数额2000万元

第1年成本现值=F×(1+i)—1=500×(1+0.1)—1=454.5万元

第2年成本现值=F×(1+i)—2=500×(1+0.1)—2=413.2万元

第3年成本现值=F×(1+i)—3=500×(1+0.1)—3=375.7万元

第4年成本现值=F×(1+i)—4=500×(1+0.1)—4=341.5万元

方案实施周期内各年发生的成本现值和=2000+454.5+413.2+375.7+341.5=3584.9万元

第0年(现在)的效益现值为当年发生的实际数额0元

第1年效益现值=F×(1+i)—1=1500×(1+0.1)—1=1363.6万元

第2年效益现值=F×(1+i)—2=1500×(1+0.1)—2=1239.7万元

第3年效益现值=F×(1+i)—3=1500×(1+0.1)—3=1127.0万元

第4年效益现值=F×(1+i)—4=1500×(1+0.1)—4=1024.5万元

方案实施周期内各年发生的效益现值和=0+1363.6+1239.7+1127.0+1024.5=4754.8万元

净现值NPV=效益现值和—成本效益和=4754.8—3584.9=1169.9万元

方法二:

根据净效益=效益额—成本额

第0年的净效益=0—2000=—2000万元

第1年的净效益=1500—500=1000万元

第2年的净效益=1500—500=1000万元

第3年的净效益=1500—500=1000万元

第4年的净效益=1500—500=1000万元

第1年的净效益现值=F×(1+i)—1=1000×(1+0.1)—1=909.1万元

第2年的净效益现值=F×(1+i)—1=1000×(1+0.1)—2=826.5万元

第3年的净效益现值=F×(1+i)—1=1000×(1+0.1)—3=751.3万元

第4年的净效益现值=F×(1+i)—1=1000×(1+0.1)—4=683.0万元

方案实施周期4年内所有的净效益现值和

=-2000+909.1+826.5+751.3+683.0=1169.9万元,

即该方案的净现值。

例:对净现值法中的案例,试用效益-成本比法评价该医院是否应该购买一台核磁共振(按照年利率为10%计算)

根据效益成本比法的判别原则,R=1.33>1,该方案可以接受的,该医院可以购买一台核磁共振。

例3:试比较下表中两个方案,通过效益—成本比率法确定哪个方案为最优。(按照贴现率为10%)方案方案周期成本现值(万元)效益现值(万元)

13年500600

23年40004300

对于方案1:

对于方案2:

可以看出,若是使用净现值法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方案2优于方案1。

练习1:

某市区当年婴儿出生人数为8000人,现有3种疫苗注射的方案:

方案1:先进行血清学筛检,仅对HBsAg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接种高剂量乙型疫苗;

方案2:所有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全部注射低剂量乙型疫苗;

方案3:筛检产妇,HBsAg 阳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注射高剂量乙型疫苗;HBsAg 阴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低剂量乙型疫苗。

(1)对三种乙肝疫苗免疫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你选择哪个方案?

(2)与方案1相比较,应选择方案2还是方案3?

某市拟投资建设某药厂,有两个投资方案:方案1先期投入多,日常运行成本少;方案2先期投入少,日

常运行成本高。试用成本效益分析的各种方法分析两种方案是否可行?从经济学的角度哪个方案更应该优先选择?(年利率=3%,单位:万元) 练习3:

有两台设备均可在3年内完成相同的医疗任务。初始投资与以后每年的收益情况见下表。贴现率为5%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你认为哪个方案更优?

练习4:

某地有两个卫生规划方案,方案1是急救系统建设方案,每年花费15万元。可以使3000人得到及时抢救而免于死亡;方案2是扩大免疫规划方案,每年花费28万元。可以使2000名婴幼儿免死于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性疾病。试用成本效用分析的方法评价并选择这两个方案。(使用QALY 作为效用的指标) 练习5:

方案1实施方案周期为3年,经计算成本现值为500万元,效益现值为600万元;方案 2 实施周期为 3 年,成本现值为 4000 万元,效益现值为4300万元;试分别使用效益—成本效益比率法、净现值法进行分析,确定哪个方案为最优方案。( 贴现率为10% ) 练习(提高题):

试对肾衰竭病人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1)有1000人接受治疗,其中150人接受肾移植,850人接受肾透析。肾透析分为家庭透析和医院透析。治疗人数各占50 % 。

(2)肾移植的一次性成本为 40000 美元,肾移植的第二 年开始进行访视,每年的访视费为1000 美元。家庭透析的年费用为 5000 美元;医院透析的年费用14000 美元。

(3)肾移植病人可增加期望寿命17年;肾透析病人可增 加期望寿命9年。肾移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肾透析病 人的1.25倍。肾移植与肾透析病人接受治疗第一年为期望寿命第一年。 (4)贴现率为 5% 。

方案1 方案2

年份

成本 效益 成本 效益 0

5000 0 3000 0 1 500 2000 1000 1500 2 500 2000 1000 2000 3 300 4000 1000 5000 4

300

4000

1000

5000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完整版)平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a 2 g 2 A B C 平抛运动巩固练习 (打“星号※”为难度较大的题目)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匀变曲线速运动 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4、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 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5、一辆以速度 v 向前行驶的火车中,有一旅客在车厢旁把一石块自手中轻轻释放,下面关于石块运动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 A. 石块释放后,火车仍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自由落体运动,路边的人 认为石块作平抛运动 B.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 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方 作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 ′=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 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线 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 v 0 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落地时的速度为 v t ,它的运动时间是 D

平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平抛运动巩固练习 (打“星号※”为难度较大的题目)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 B .不论抛出位置多高,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C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 D .不论抛出速度多大,抛出位置越高,飞得一定越远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匀变曲线速运动 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3、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 A .速度的增量 B .加速度 C .位移 D .平均速率 4、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 (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5、一辆以速度v 向前行驶的火车中,有一旅客在车厢旁把一石块自手中轻轻释放,下面关于石块运动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 A .石块释放后,火车仍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自由落体运动,路边的人 认为石块作平抛运动 B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的旅客认为石块向后下方 作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2g a C .石块释放后,火车立即以加速度a 作匀加速运动,车上旅客认为石块作后下方的曲线运动 D .石块释放后,不管火车作什么运动,路边的人认为石块作向前的平抛运动 6、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v 0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落地时的速度为v t ,它的运动时间是 A B C D

A ′ h A B ′ B x 2 x 1 ( ) A .g v v t 0- B .g v v t 20- C .g v v t 22 02- D .2 2t 0v v -g 7、在高度为h 的同一位置上向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小球A 和B ,若A 球的初速v A 大于 B 球的初速v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球落地时间小于 B 球落地时间 B .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段时间内,A 球的水平位移总是大于B 球的水平位移 C .若两球在飞行中遇到一堵竖直的墙,A 球击中墙的高度总是大于B 球击中墙的高度 D .在空中飞行的任意时刻,A 球的速率总大于B 球的速率 8、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A .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B .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 .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D .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9、如图所示,以9.8m/s 的水平初速度v 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 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 A 、 s B 、s C 、s D 、2s ※10、一个同学在做平抛实验时,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在A`B`线上,并在坐标纸上描如下图所示曲线.现在我们在曲线上取A 、B 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 的距离AA ′=x 1, BB ′=x 2,以及AB 的竖直距离h ,从而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 0为 ( ) A .h g x x 2)(2122- B . h g x x 2)(212- C . h g x x 221 2+ D . h g x x 2212- 二.填空题 11、在距地面高为19.6m 处水平抛出一物体,物体着地点和抛出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80m , 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物体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g 取9.8m/s 2) 12、从高度为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测得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如果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人卫第四版 预防类专业

第一章绪论 卫生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 (一)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如何最优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的学科。 回答三个问题: 生产什么(what)商品或服务和生产多少? 如何(how)生产这些商品或服务? 为谁(whom)生产这些商品或服务? (二)卫生经济学 1.健康经济学(economics of health)以健康需求为出发点,研究个体在资源配置中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包括卫生服务购买以及时间分配等。 2.卫生保健经济学(economics of health care)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包括卫生服务需求和供给、卫生服务要素市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等,以达到最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特殊性 (一)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问题 2.健康领域的配置效率问题 3 . 健康领域的生产效率(production efficiency)问题 4 . 健康领域的公平性问题 (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 卫生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卫生服务特性: 1.不确定性 2.信息不对称 3 . 保险的介入 4 . 非营利性机构的存在 5 . 限制竞争 6 . 外部性 (了解)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卫生经济学研究内容 二、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卫生计量经济学方法 一、卫生改革与发展推动卫生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研究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

高一物理运动学计算题-参考模板

高一运动学计算题 1.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 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时刻t /s0******* 位置的坐标x/m00.52 4.58121620 瞬时速度v/(m·s-1)1234444 4 (1) (2)汽车在前3 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 (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提示:在时间轴上,时刻只是一个点,它与位置、瞬时速度对应,是一个状态量,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长度,它与位移、平均速度相对应,是一个过程量. 2.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多少?(提示:用逐差法-=(m-n)a) 3.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x,它的初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1,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几种表达方式? 4.我国空军研究人员在飞机0高度、0速度的救生脱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成功.飞机发生故障大多是在起飞、降落阶段,而此时的高度几乎为0.另外,在飞行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停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脱险非常困难.为了脱离危险,飞行员必须在0.1 s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若弹离飞机后的速度为20 m/s,求弹离过程中飞行员的加速度. 5.有甲、乙、丙三辆汽车,都以5 m/s的初速度开始向东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5 s后,甲的速度为0;乙的速度方向仍然向东,大小为10 m/s;而丙的速度却变为向西,大小仍为5 m/s,则甲、乙丙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方向如何?(取向东为正方向)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 cm,x2=1.90 cm,x3=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__cm/s,v2=________ cm/s,v3=__________cm/s,v4=__________ cm/s,v5=__________cm/s;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 (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运动学计算题及问题详解

运动学 1.曲柄滑道机构,曲柄长r ,倾角 = 60°。在图示瞬时, = 60°,曲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试求此时滑道 BCDE 的速度和加速度。 2.在图示曲柄滑道机构中,曲柄 OA = 40 cm ,绕O 轴转动,带动滑 杆CB 上下运动。在 = 30°时, = 0.5 rad/s , = 0.25 rad/s 2。试求此瞬时滑杆 CB 的速度和加速度。 3.图示系统中,开槽刚体B 以等速v 作直线平动,通过滑块A 带动杆OA 绕O 轴转动。已知: = 45°,OA = L 。试求杆OA 位于铅垂位置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4.图示曲柄滑道机构,OA = R,通过滑块A带动BC作往复运动。当= 60°时,杆OA的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试求此瞬时滑块A相对滑槽BC的速度及滑槽BC的加速度。 5.在图示机构中,杆AB借助滑套B带动直角杆CDE运动。已知:杆AB长为L,在图示= 30°瞬时,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试求:该瞬时直角杆CDE的速度和加速度。 6.图示机构中,曲柄OA长为R,通过滑块A使导杆BC和DE在固定平行滑道内上下滑动,当° 时,杆OA的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试求该瞬时点B的速度与加速度。 7.图示系统当楔块以匀速v 向左运

实用文档 动时,迫使杆OA 绕点O 转动。若杆OA 长为L , °。试求当杆OA 与水平线成角 °时,杆OA 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8.在图示机构中,曲柄长OA = 40 cm ,绕O 轴逆钟向转动,带动导杆BCD 沿铅垂方向运动。当OA 与水平线夹角 °时, 、2。试求此瞬时导杆BCD 的速度和加速度。 9.在图示平面机构中,已知:OO 1 = CD ,OC = O 1 D = r , °在图示位置 °时,杆OC 的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试求此瞬时杆AB 的速度和加速度(杆AB 垂直于OO )。

卫生经济学题库

卫生经济学 1、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除了卫生资源高效利用外还应考虑 A A.供需平衡 B.政府干预 C.节约资源 D.市场作用 2、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C A、以行政手段为主 B、强调法律的作用 C、卫生资源有效利用 D、公平性 3、卫生资源配置做好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策略是D A、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 B、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 C、正确处理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D、以上都是 4、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总原则说法错误的是D A、与国民经济相适应 B、效率与公平兼顾 C、考虑成本与效益 D、以上都不是 5、属于卫生资源中硬件资源的是D A.卫生信息B、卫生技术C.卫生管理D.卫生人力 6、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通常不包括C A.床位设置 B.卫生经费 C.卫生信息 D.卫生设备 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除达到有效性外还应达到A A、经济性 B、针对性 C、可控性 D、完善性 8、卫生资源配置效益评价常用的指标是D A、居民卫生总费用 B、人均卫生费用 C、医护人员比例 D、以上都是 9、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背景不包括A A、传统卫生机构交叉管理(行政机构) B、原有体制卫生资源条块分割 C、原有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 D、卫生资源短缺和浪费 10、成本核算单元不包括B A、服务量 B、诊次 C、病种 D、床日 11、对卫生服务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的是A A、价值量 B、货币 C、供求变化 D、服务项目 12、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下述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是B A、后勤人员工资 B、医疗器械 C、院长办公式材料费 D、以上都是 13、随医疗服务产出量变化成本不按比例变化的成本是D A、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14、成本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的未来成本是B A、可缩减成本 B、既定成本 C、增量成本 D、机会成本 15、医院成本差异分析中成本指数是下述那个不变的情况下考虑成本上涨的指数A A、单元服务成本不变 B、服务项目数不变 C、货币价值不变 D、供需不变 16、医院总成本包括D A、药品经营成本 B、卫生材料费 C、职工福利费用 D、以上都是17、我国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框架不包括D A、医院成本核算 B、科室成本核算 C、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D、卫生行政成本核算 18、成本构成包括D A、人力成本 B、固定资产折旧 C、公务费 D、以上都是 19、卫生事业单位定项补助是针对 D A、离退休人员工资 B、预防保健工作补助 C、医学重点学科建设 D、以上都是 20、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条件中除消费者购买愿望外还有A

物理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 .第二章运动学基础练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2s前甲比乙速度大,2s后乙比甲速度大 C.在4s时乙追上甲 D.在第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4.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它的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它的位移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 5. 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车左侧方向跌倒.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个空,共52分) 1.加速度又称率,是描述快慢的物理量,即a=(v t-v0)/⊿t; 2.匀变速直线运动指在相等的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公式v t= ;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公式 s= ; 5.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重要结论: (1)有用推论:v2t-v20= (2)平均速度公式: (3)中间时刻速度,中间位置速度; (4)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 6.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即初速度V0= ,加速度a= (2规律:v t= h= v2t= 7、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时间间隔为T) (1)1T末、2T末、3T末、4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2)1T内、2T内、3T内、4T内、…位移之比为;8.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9.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MN间距离为,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经过MN所需时间为. 10.从某一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球间的距离(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乙两球速度

卫生经济学期末试题

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 分) 1、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有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2、卫生总费用 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保健总支出,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3、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在总量、结构与分布上,与居民的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组合状态。 4、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明确地追踪到某一既定的成本对象的成本,或者说是直接用于生产某产品或提供某服务的成本。 5、卫生财务 卫生财务:是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和补偿等活动及其由此而体现的经济关系。 得分阅卷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 分) 1、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有哪些? (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2、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有哪些? (1)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 (2)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3)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存在垄断和诱导需求; (4)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小; (5)医疗服务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 (6)医疗服务市场拥有三个经济主体; (7)提供者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3、卫生总费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1)为制定和实现卫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宏观经济信息; (2)为调整和制定卫生经济政策服务; (3)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 (4)为区域卫生发展和引进外资提供卫生费用信息支持; (5)为政策执行者提供次国家级的卫生经济信息; (6)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 4、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1)卫生人力资源具有不可剥夺性; (2)卫生人力资源是针对卫生行业内部而言的,卫生人力资源的状况和使用方式必须受到卫生行业特殊性的限制和影响; (3)卫生人力资源以卫生服务工作者的体质、智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存在于卫生工作者身体之中,卫生服务工作者为了获得它们,必须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联系不断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4)卫生人力资源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往往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同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结合起来使用。 (5)卫生人力资源作为卫生系统核心价值的体现,从事着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其服务对象是社会中的人或人群。 得分阅卷人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 分) 某医疗机构2001年某类药品销售资料如下。————————————————————————————————— 指标计划数实际数差异数————————————————————————————————— 药品数量(盒)5000 5500 +500 销售价(元)10.5 8.36 -1.69 药品销售额(元)52500 45980 -6520————————————————————————————————— 请用连环替代法对药品销售额差异情况进行因素分析 药品销售额= 药品数量ⅹ销售价 第一步,药品计划销售额=5000 ⅹ10.5 = 52500 ① 第二步,逐项替代。 先替代销售价格(假定数量不变): 5000 ⅹ8.36 = 41800 ② 再替代数量(假定销售价格不变): 5500 ⅹ8.36 = 45980 ③ 第三步,分析各因素对药品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由于药品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②-①): 41800 –52500 = -10700(元)

曲线运动练习题习题及答案

曲线运动 1.小船渡河时,船头指向始终垂直于河岸,到达河中央恰逢上游水电站泄洪,使水流速度变大,若小船保持划船速度不变继续渡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B.小船到达对岸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 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 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 2.(多选)如图所示,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物体 A,若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运动,则物体( ) A.向上做加速运动B.加速度不断减小C.向上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不断增大 3.(单选)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里有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半高度时汽车突然向右匀加速运动,站在车厢里的人观察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4.(单选)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流速为4m/s,河宽为150m的河中渡河,则 A.小船可能垂直河岸正达对岸 B.小船渡河时间可能为40s C.小船渡河时间至少需30s D.小船在50s时间渡河,到对岸时被冲下200m 5.(单选)关于互成角度(不为0°和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多选)快艇要从岸边某一不确定位置处到达河中离岸边100m远的一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x与时间t图象和流水的速度vy与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则()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为曲线 C.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其以最快到达浮标处的时间为20s D.最快到达浮标经过的位移为100 m 7.(单选)如图所示,木块能在玻璃管的水中匀加速上升,若木块在A点匀加速上升的同时,使玻璃管水

卫生经济学练习题

《卫生经济学》练习题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除了卫生资源高效利用外还应考虑P92 A.供需平衡 B.政府干预 C.节约资源 D.市场作用 2、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以行政方法为主 B、强调法律的作用 C、卫生资源有效利用 D、公平性 3、卫生资源配置做好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策略是 A、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 B、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 C、正确处理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D、以上都是 4、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总原则说法错误的是P91-92 A、与国民经济相适应 B、效率与公平兼顾 C、考虑成本与效益 D、以上都不是 5、属于卫生资源中硬件资源的是P89 A.卫生信息B、卫生技术C.卫生管理D.卫生人力 6、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通常不包括P94 A.床位设置 B.卫生经费 C.卫生信息 D.卫生设备 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除达到有效性外还应达到P91 A、经济性 B、针对性 C、可控性 D、完善性 8、卫生资源配置效益评价常用的指标是P93-94 A、居民卫生总费用 B、人均卫生费用 C、医护人员比例 D、以上都是 9、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背景不包括P98 A、传统卫生机构交叉管理(行政机构) B、原有体制卫生资源条块分割 C、原有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 D、卫生资源短缺和浪费 10、成本核算单元不包括P124 A、服务量 B、诊次 C、病种 D、床日 11、对卫生服务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的是P54 A、价值量 B、货币 C、供求变化 D、服务项目 12、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下述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是P122 A、后勤人员工资 B、医疗器械 C、院长办公式材料费 D、以上都是 13、随医疗服务产出量变化成本不按比例变化的成本是P119 A、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14、成本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的未来成本是 A、可缩减成本 B、既定成本 C、增量成本 D、机会成本

第一章 运动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按形态骨可分为、、、。 2.颅骨共有块,其中脑颅骨块,面颅骨块。 3.骨由、和构成。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5.构成膝关节的骨有、、。 6.脊柱有个生理弯曲,其中、凸向前,、凸向后。 7.颅骨相互连结,构成的骨性腔有、、、。 8.咀嚼肌包括、、、。 9.膈的三个孔中,平对第8胸椎的是 ,平对第10胸椎的是,平对第12胸椎的是。 10.缝匠肌起于,止于,其作用为。 二、判断改错题(以下各题如有错误,应予改正) 1.年龄愈大,骨质愈硬,愈不易骨折。() 2.所有的骨都有骨髓,有的骨只有红骨髓,有的骨既有红骨髓,也有黄骨髓。() 3.骨的表面均有骨膜覆盖。() 4.对掌运动并非拇指腕掌关节所独有,小指腕掌关节也可作此运动。() 5颞下颌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所有运动均发生于下关节腔。() 6.肩关节的稳固性主要是由关节囊周围的肌腱束维持的。() 7.椎管是由椎凤孔叠加形成的骨性管道。() 8.为减少摩擦,所有的肌腱均有腱鞘包裹。() 9.膈肌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吸气;膈肌松弛时,膈穹上升,助呼气。() 10.踝关节跖屈时,易发生扭伤,是因为关节囊两侧壁太薄弱。() 三、选择题 【A型题】 1.骨在形态分类中,哪一种提法不确切?()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含气骨 E.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包括() A.骨质 B骨膜和骨质 C.骨髓和骨质 D.骨质、骨膜和骨髓 E.骨膜和骨髓 3.骨膜() A.呈囊状包裹骨的表面 B.被覆于骨的表面 C.由上皮组织构成,但骨的关节面无骨膜 D.与骨的生成及再生无关 E.与骨的感觉无关 4.骨髓() A.仅见于长骨骨髓腔内 B.长骨的骨髓均为黄骨髓 C.扁骨的骨髓均为红骨髓 D.黄骨髓具有造的功能 E.胎儿的骨髓亦有红、黄骨髓之分 5.关节() A.骨与骨的连结叫关节 B.所有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C.全身各个关节都能单独活动 D.关节盘属于关节的基本结构 E.以上都不对 6.胸锁关节() A.由锁骨头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构成 B.无其他辅助结构 C.关节囊内有关节盘 D.关节囊内有韧带加强 E.属单轴关节,活动度甚小

卫生经济学题目

卫生经济学期末试题 1.前几年在北京曾出现“点名手术费”,及患者缴纳另外的500元就 可以要求自己信任的医生做手术,你觉得这是体现劳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好办法吗? 答:不是,本身医疗资源分配就不均衡,很难达到大众水平上的公平,所以很多人在就医 的时候会越过法律的制约来寻求复合自己的公平,所以会有走后门的情况。“点名手术费”是现代医疗体制改革下的产物。本身医务人员的水平有限,通过诊金的高低可以很具象的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但是广度上说也就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使得这种行为成为了一个社会风气,也与社会主义体制下反腐倡廉的口号相违背,所以不是。 2.一方面老百姓埋怨医药费太高,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又埋怨收入太 低,这是为什么? 答:医药费用是由国家调控的,所以医疗物品就有垄断性,公平性。但是广义的公平分摊 到个体上时,就显得有些贵重,特别是现在许多珍稀药物是绝对垄断的,无法进行宏观的价格调控,所以就显得要加特别高。而且城市与乡镇,富人与农民的收入差距也颇大,导致占大多数人口的平民负担不起高额的医药费。而医务人员的收入是国家发放,不是由医药价格的高的决定的,所以导致了这一现象。 3.为什么平价药房不能对医院构成真正的威胁? 答:医院集中了国家大多数的医疗资源,而平价药房仅仅有药品,所以许多患者不管是重病还是普通感冒都不得不去大医院挂号就诊,所以大医院的地位就无法动摇。 4.试述医疗保险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他的表现及后果,如何加 以控制? 答:(1)逆向选择,由于消费者个人比保险机构更了解自己的疾病风险情况,他们在健康 时,往往参加医疗保险的意愿不强;而有病时,则更愿意参加保险。(信息不对称引起)后果:参保者多为高风险者,导致医疗保险失去了风险共担的作用,保险费较高、保险机构面临经营风险。控制办法:强制参保;团体保险;按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水平精确计算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保险费等。(2)道德损害,由于医疗保险的第三方付费而引起的消费者或医疗机构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后果:一方面浪费了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会导致医疗保险费提高,抑制医疗保险需求和供给措施:改变费用支付机制;增强消费者费用意识;及时掌握被保险人的动态(3)风险选择,保险公司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都尽可能的吸收高收入、年轻、健康的人参加医疗保险。后果:将高风险、高成本的人群转嫁给社会,导致保险的公平性降低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卫生经济学复习重点

《现代卫生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及其在卫生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卫生工作经济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 期末开卷、笔试、60分钟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 考试命题的教科书为由邱鸿钟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卫生经济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在卫生工作中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10%)、选择(40%)、简答(30%)、计算(20%) 二、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概论 一、重点掌握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一般掌握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一、重点掌握 1.需求价格弹性。 二、一般掌握 1.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及特点。 2.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曲线。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一、重要名词 卫生服务供给供给弹性 二、重点掌握 1.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影响因素。 2.供给弹性的计算、影响因素。 三、一般掌握 1.供给曲线。 2.卫生服务的供给弹性。 3.成本理论,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卫生服务价格

一、重要名词 均衡价格 二、重点掌握 1.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政府管制价格,价格政策。 三、一般掌握 1.价格的功能与作用。 第八章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一、重要名词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二、重点掌握 1.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 2.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测量。 第十章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与健康投资分析 一、重点掌握 1.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计算,影响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 二、一般掌握 1.疾病经济负担的概念与类型。 2.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使用指标,计算间接疾病经济负担需考虑的因素。 2.研究疾病经济负担的意义。 三、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卫生服务个人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医生诱导需求理论 卫生服务市场供给消费可能线等产量线卫生费用个人卫生筹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配置卫生人力资源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医疗服务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 二、选择正确答案: 1.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时,表示(A)。 A.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B.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 C.量的变化率等于价格的变化率D.价格的变化将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化2.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价格下降,供给者的收入上升B.价格下降,供给者的收入下降 C.价格上升,供给者的收入不变D.价格上升,供给者的收入下降3.关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卫生服务需求者信息缺乏B.专业性和垄断性 C.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的外在性D.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4.关于卫生服务供给的弹性,下列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影响卫生服务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产品调整难易程度,需求弹性

推荐-2018年湖南高考理综运动学计算题(含答案) 精品

近年湖南高考运动学计算题 1.(05年湖南)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 m d 50.01=,“竖直高度”m h 0.11=;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m d 00080.02=, “竖直高度”m h 10.02=。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2.(06年湖南)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α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3.(18年湖南)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 0 = 13.5m 处作了标记,并以V =9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棱。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 = 20m 。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4.(18年湖南)己知O 、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BC 间的距离为。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己知物体通过AB 段与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 与A 的距离。 5.(10年湖南)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 和l9.30 s 。假定他在100 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 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11年湖南)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外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卫生总费用研究、健康保险制度研究、卫生服务内部市场研究、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研究、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熟悉: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①E大于1为富有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奢侈品②E小于1为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③E=1为单一弹性,现实中极端情况④E=0为完全无弹性,现实中罕见情况,棺材、火葬、特效药⑤E无穷大为完全弾性,罕见的极端情况。 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为低档产品或劣质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在0-1之间的产品为正常品,大于1的为高档品。 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许多服务的需求量会受到相关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一种物品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值为正值说明两种服务具有替代功能,负值说明具有互补功能,为零说明互不相关。 了解: 卫生服务需求的应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和卫生机构决策

运动学计算题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赶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 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 深度是多少? 6.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7.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8.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9.甲乙两抵相距72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18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10.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5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11.某同学郊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他对着大山大喊一声,5秒后才听到回声,问这时他离大山多远?若这位同学以1.5米/秒的速度向大山走去,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走到山下? 12.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3.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7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4.两列火车,一列长150米,每秒行25米,另一列长240米,每秒行14米。现在两车相对而行,求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多少时间? 15.货车长600米,正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匀速前进,一列客车长400米,正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另一平行轨道上向东匀速前进,请问:从开始接触的一刻起,客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超过货车? 16.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行驶,追赶一列长320m的列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54km/h,火车的速度是36 km/h,问汽车从列车尾部到全部超越列车需多少时间? 17.一辆汽车在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6km/h,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54km/h,则汽车在全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8.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完全通过正桥用了100s,试计算这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 19.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20.一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10秒就驶过6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汽车有没有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