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船体生产设计2013年2月22日

项目一

授课班级:11311~11314

授课课题: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1、训练项目

根据给定的船舶详细设计的图纸熟读图纸并分析确定该船的建造方法及方针。

在本学期中,将采用大连STX船厂的一套生产设计图纸作为范例进行教学。

训练亚项目

1.1熟读图纸

1.2分段划分

1.3施工要领的编制

1.4编制船舶建造方针书

2、能力目标

1.1能够根据给定的船体详细设计图纸熟读图纸,具备读图能力。

1.2能够根据船舶结构特点与重量分布,进行船体的分段划分

1.3能够根据前面分段划分图,确定每个分段建造的方法及其施工的要领

1.4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段划分图及施工要领书的基础上编制出给定船舶建造方针书。

3、支撑知识

1.1船体结构构成与船体制图原理方法、步骤,船舶重量估算方法。

1.2船体分段划分的原理与方法

1.3船体建造工艺方法

1.4船舶建造方针书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4、训练方式

1.1给各组发放一套船体详细设计图纸,让学生仔细阅读图纸,并分析船舶结构特点,给定某厂的条件及该船厂所采用的估算办法估算出该船钢材重量。

1.2各组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段的划分。给定某厂的条件,了解该船厂所采用的分段划分办法,确定分段接缝的位置、余量的位置及大小,绘制分段划分图

1.3组内分工,分别分析各个分段的特点,编制各个分段施工要领并汇总,然后老师讲解,学生修改提交施工要领书。

1.4每个组分别开展分析讨论,初步确定给定船舶的建造方针,老师进行讲解、演示,最后确定船舶建造方针5、项目成果

1.1提供船舶结构分析报告、重量估算表

1.2分段划分图

1.3施工要领书

1.4船舶建造方针书

6、教学组织

1.1 2学时 1.2 4学时

1.3 4学时 1.4 2学时

7、教具、挂图、参考书:

造船生产设计黄广茂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造船生产设计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生产设计指导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现代造船工程高介钴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1.1 船舶重量估算

管理量是简单的物理量;如重量、长度,面积等.它为生产管理,诸如定额,计划,调度等提供依据。其中重量又可分为零件加工重量,部件重量,组合件重量、分段重量等,为各工序工位的工作负荷提供计算依据;长度又可分为切割长度,装配长度与焊接长度,这三种工作长度在同一个工作对象上。

分段重量重心表是以分段为单位,汇集各零部件的重量及重心位置计算得到的.它只考虑分段各零部件的理论重量,而不计及余量.减轻孔.临时加强材和临时吊环等重量.它的作用是:

(1)校核分段重量与车间或船台起重能力是否相适应;

(2)提供分段重心坐标,以便进行吊转计算和确定起吊环的安转位置;

(3)为船台、滑道或船坞内墩木的布置提供重量分布依据;

(4)校核和修正详细设计阶段提供的船体结构重量重心数据和绘制沿船长分布的重量分布曲线。

进行分段重量重心计算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结构左右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分段可免除计算重心的横坐标:

(2)计算前应根据分段特点,选定坐标基准面;

(3)计算出各分段按自己的坐标基准面计数的重心坐标位置后.应根据需要换算成全船的基准面坐标;

(4)对规格、形状、尺寸相同或基本相同,分布均匀的零件,可归纳为一项计算,以缩短计算时间。

分段重量重心计算工作,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只细致的工作,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使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计算。

分段重量的估算

当无分段重量计算资料时,可根据下面图表大致估算分段重量,图表适用于低碳钢制造的船体。

(a)艏、艉总段(至上甲板)重量估算,如图6—2所示。

图6-2 艏、艉总段重量估算

(b)双层底分段(不带舭肘板)重量估算,如图6—3所示。

图6—3 双层底分段重量估算

(c)舷侧分段重量估算,如图6—4。

图6-4 舷侧分段重量估算

(d)甲板分段重量估算随船舶类型的不同而变化极大,估算时可参考同类型船舶。

1.2 船体分段划分

分段划分,其原则如下:

(1)吊车最大起重量原则;

(2) 原材料最佳利用率原则;

(3)组织均衡生产原则;

(4)船体结构强度合理性原则;

(5)施工工艺合理性原则;

(6)安全施工原则;

(7)扩大预舾装原则;

现代造船分段划分一般分为二个阶段:

粗划分阶段;细划分阶段。

1.3 确定建造方法、施工要领

1.31 建造方法

建造法的确立

船舶产品开始接受订货的初期阶段,也就是在进行初步设计的计划阶段,负责工程管理的部门,应该在了解新订货船舶的主尺度,主要结构型式、主要设备、总体布置的基础上,对该船作一个粗略的分段划分,建造法,施工原则和大日程节点安排;以便对建造周期有一个概要的估计。

另一方面还要研究未造过的新船种在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技术措施,如是否要增添设备及大致的投资数等,提供给经营部门决策。在全局上建造法和建造原则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这都必须在厂长的主持下确定。

建造法的选择:

(1)塔式建造法;

(2)环形总段建造法;

(3)层式建造法;

(4)一条半建造法;

(5)二段建造法;

(6)一线二点建造法。

1.32施工要领

施工要领的编制

建造方针完成以后,应编制各主要专业部分的施工要领,将建造方针提出该项具体内容在设计,施工管理的方法上加以具体落实。

(1)施工要领与建造方针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建造方针主要侧重于从整个产品的角度来说明产品的建造方法、建造程序,以及各主要环节所采用的工艺原则及其相互间的顺序关系。对于具体的指导生产设计,仅有建造方针还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具体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此就要编制各种施工要领。

②施工要领不同于一般的工艺规程、也不同于各种制造或安装技术条件,它主要侧重于说明基本的工艺步骤和技术要点,有时也说明基本的施工方法。

联系:①在编制施工要领时必须注意,应与建造方针的基本精神或有关规定保持一致。对于每一产品要编写哪些施工要领,以及编写的深度和广度,这主要取决于实施需要,一般来说,如果设计,施工均已形成习惯,或有标准通用工艺,则可以不写或少写某些内容,而基本的施工要点是必须叙述清楚。

②因为要领也是给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用的,所以有些建造方针的主要内容也必须进入施工要领.

(2)施工要领编制的目的:施工要领编制的目的是要在建造该船时.将各专业之间在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作业顺序、作业方法等详细地加以系统的综合,并纳入工程管理的轨道,使厂长的决策和建造决心能够付诸实施,以达到建造方针所指定的综合目标和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施工要领内容如下:

(一)船体施工要领

(二)机仓舾装施工要领

(三)船装施工要领

(四)电装施工要领

(五)涂装施工要领

1.4 编制船舶建造方针书

建造方针的编制

建造方针是工程管理系统中,建造程序计划的核心。而建造程序计划是整个工程管理的主线,可见编制好建造方针是十分重要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它是在合同签订前后的初步设讨和详细设计阶段中进行的。

建造方针的编制,不同于通常的以船体建造为主的建造方案。它是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现代化造船技术为主导,通过工艺,计划,成本,质量,施工等综合平衡后的一揽子统筹整体方案。是—部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总纲和工作宪法,因此在制订时,必须集中工厂各职能科室和车间的共同意旨,同时又给各部门指明共同的工作目标。方针一旦确定,在厂长的指令下各部门必需严格贯彻执行。

(一)建造方针的内容

建造方针一般可分二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为:

1.合同概要

2.建造船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物量

3.基本方针

(1)建造法;(2)质量管理;(3)成本管理;

(4)与船主的关系和策略;

(5)建造船舶总工时量的估算和各专业工作部门的分配;

(6)建造船舶的主要建造计划线表。

4.部门方针

(1)造船生产管理;(2)设计工作;

(3)工作部门(各专业车间);(4)质量保证。

建造方针的第二部分内容为:

1.绘制必要的附图

建造方针应该绘制必要的附图,使设计和各管理部门充分详缅地领会总的建造原则;方法和程序、图目如下:分段划分详细图和分段主尺度明细表,船台、船坞和码头的配置图;总段装配场地的配置图;总段装配及大段装配要领图,建造要领图,总布置和舯剖面简图.

2.综合协调和科学组合

(二)建造方针的型式

1.幅面

幅面以A4(0.06m2)号的文件型式编制,方针的文字内容简洁、条理清晰、便于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领会。

2.附图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知识学习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一、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为: 1、生产大节点:开工——上船台(铺底)——下水(出坞)——航海试验——完工交船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2、工艺阶段:钢材予处理——号料加工——零、部件装配——分段装焊——船台装焊(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发电机动车——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航海试验——完工交船 3、以上工艺阶段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 4、是以上工艺阶段是按船舶建造形象进度划分的,造船工艺流程是并行工程,即船体建造与舾装作业是并行分道组织,涂装作业安排在分道生产线的两个小阶段之间,船体与舾装分道生产线在各阶段接续地汇入壳舾涂一体化生产流程。 二、船舶建造的前期策划 船舶设计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工前船厂必须组织前期策划,一是要扫清技术障碍;二是要解决施工难点。 1、必须吃透“技术说明书”(设计规格书)。 技术说明书是船东提出并经双方技术谈判,以相应国际规范及公约为约束的船舶设计建造的技术要求。船厂在新船型特别是高附加值船舶的承接中必须慎重对待:必须搞清重要设备运行的采用标准情况、关键技术的工艺条件要求,特别是要排查出技术说明书中暗藏的技术障碍(不排除某些船东存有恶意意图), 2、对设计工作的组织。 船舶设计工作分三阶段组织进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初步设计:是从收到船东技术任务书或询价开始,进行船舶总体方案的设计。提供出设计规格说明书、总布置图、舯剖面图、机舱布置图、主要设备厂商表等。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各个具体技术专业项目,进行系统原理设计计算,绘制关键图纸,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船舶建造管理方案计划规定-2016年度

船舶建造生产管理规定 1、总则为加强造船生产管理,缩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履约合同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应用过程方法将造船生产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造船生产管理四大职能:编制作业计划、组织生产协调、指挥生产调度、督促和考核造船生产全过程为主线。 2、船舶建造所需的主要过程,分为:⑴生产技术准备; ⑵下料加工; ⑶分段制造; ⑷船台合拢; ⑸拉线镗孔; ⑹下水作业;⑺发电机动车; ⑻主机动车; ⑼倾斜试验⑽航行试验; (11)完工交船。 3、生产技术准备 3.1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合同及总技术规格书; b) 方案(报价)设计任务书; c ) 建造说明书; d) 建造方案(建造法) 。 e) 合同与技术交底 3.2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件: a)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b) 建造方针; c)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 d )质量保证大纲; e) )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f) 产品实现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g )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开工令) 。 f) “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 (适用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船级社确认) g )“船用产品持证清单” (适用民船建造,由科研所报船级社确认)

3.3 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3.3.1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应确定项目的主办和协办部门以及完成项目的考核期限,内容应包括以下文件: a) 船舶建造过程大日程(大节点)总进度计划; b) 主要材料、设备清单; c) 主要材料、设备纳期表; d) 建造方针; e)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 f) 质量保证大纲; g) 生产(施工)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供图计划; h)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i) 大型铸锻件定订货清单; j)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k) 主要材料、设备持证清单; l) 自制件和外协件清单; m)主要设备订货资料确认。 3.4 合同与技术交底 3.4.1 合同签署一周后,市场营销部和技术开发部应组织向有关部门进行合同与技术详细交底。 2.4.2 合同与交底的主要内容: a) 合同要点与内容的解释; b ) 顾客要求与合同背景材料情况; c) 船舶主要技术状态、性能; d ) 船舶的特殊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 3.5 开工条件的确认 为确保船舶开工后能连续施工,在开工前一周,造船办应依据“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 的安排对开工前必须具备的条件组织验证。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交船级社确认后反馈造船办。 3.5.1 主管监造师应加强督办各相关部门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的内容 要求,做好以下方面开工条件的准备,确保按大节点总进度计划要求开工: a) 图样、工艺文件; b) 原材料、设备; c) 劳动力; d) 场地(设施、工位);

船舶建造流程

船舶建造流程 一、船体放样 1.线形放样:分手工放样和机器(计算机)放样,手工放样一般为1:1比例,样台需占用极大面积,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目前较少采用;机器放样又称数学放样,依靠先进技术软件对船体进行放样,数学放样精确性较高,且不占用场地和人力,目前较为广泛的采用机器放样。 2.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绘制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消除应力。 1.钢材矫正:一般为机械方法,即采用多辊矫夹机、液压机、型钢矫直机等。 2.表面清理:a.机械除锈法,如抛丸除锈法喷丸除锈法等,目前较为广泛采用;b.酸洗除锈法,也叫化学除锈,利用化学反应;c.手工除锈法,用鎯头等工具敲击除锈 三、构件加工 1.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冷热加工:消除应力、变形等; 3.成型加工:油压床、肋骨冷弯机等。 四、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为各种我们所需的空间形状。 五、船体焊接:把装配后的空间形状通过焊接使之成为永久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六、密性试验:各类密性试验,如着色试验、超声波、X光等。 七、船舶下水:基本成形后下水,设计流水线以下的所有体积均为浸水体积。

1.重力下水:一般方式为船台下水,靠船舶自重及滑动速度下水; 2.浮力下水:一般形式为船坞; 3.机器下水:适用于中小型船舶,通过机器设备拖拉或吊下水。 八、船舶舾装:全面开展舾装系统、系泊系统、机装、电装、管装等方面的工作。 九、船舶试验:系泊试验、倾斜试验,试航(全面测试船舶各项性能)。 十、交船验收。 ~~~~~~~~~~~~~~~~~~~~~~~~~~~~~~~~~~~~~~~~~~~~~~~~~~~~~~~~~~~~~~~~~~~~~~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 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新造船舶接船启动方案

新造船舶接船方案 一、已完工船舶启动方案 1、船东与管理公司签订船舶委托管理协议,同时船东签署授权书,授权管理公司全权代表船东处理船舶出厂所有事宜,包括督促船厂按照技术规格书的规定配置船舶,缺陷整改等权力。 2、管理公司派遣机务、海务抵达船厂查看船舶、和船厂接触商洽船舶交船事宜。 3、管理公司派遣第一批船员驻厂,视情况第一批驻厂船员包括船长、大副、轮机长、电机员等。 4、管理公司协助船东办理船旗国证书、手册。 5、对照技术规格书规定以及PSC/FSC、SIRE-VIQ、CDI以及实际操作的要求对全船各个设备、布置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船厂在开航前纠正到位。 6、根据交船节点,适时安排其他船员全部到位。 7、督促船厂安排服务商或者调试人员对船员进行全面的设备操作培训,尽可能让接船船员全面熟悉船舶设备的各项操作流程。 8、督促船厂进行设备交接,包括规格书中规定的应该由船厂配备的物料、备件的交接。 9、制定初始物料、备件的清单提交船东,由船东采购并供船。 10、申请ISM/ISPS临时审核。 11、办理换旗手续后开航。

二、未完工船舶启动方案 1、船东选择继续在原造船厂建造 1.1、船东与管理公司签订船舶监造协议以及船舶委托管理协议,同时船东签署授权书,授权管理公司全权代表船东处理船舶监造以及出厂所有事宜。包括督促船厂按照技术规格书的规定建造以及配置船舶,设备验收与布置,缺陷整改等权力。 1.2、管理公司根据船舶建造情况及时安排监造组驻厂。 1.3、船舶监造组将按照船舶建造合同、技术规格书以及船级社的退审图纸进行后续船舶的建造监督、验收、设备调试直至到交船状态(包括系泊试验、倾斜试验及海上试航等)。 1.4、监造组会根据船舶建造进度适时通知管理公司安排主要船员及时驻厂。 1.5、管理公司协助船东办理船舶的船级证书以及船旗国证书、手册等。 1.6、管理公司会组织指导船长及指导轮机长和接船的船员结合PSC/FSC、SIRE-VIQ、CDI以及实际操作的要求对全船各个设备、布置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船厂在开航前纠正到位。 1.7、根据交船节点,适时安排其他船员全部到位。 1.8、督促船厂安排服务商或者调试人员对船员进行全面的设备操作培训,尽可能让接船船员全面熟悉船舶设备的各项操作流程。1.9、督促船厂进行设备交接,包括规格书中规定的应该由船厂配备的物料、备件的交接。

船舶建造管理规定-2016

船舶建造生产管理规定 1、总则 为加强造船生产管理,缩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履约合同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应用过程方法将造船生产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造船生产管理四大职能:编制作业计划、组织生产协调、指挥生产调度、督促和考核造船生产全过程为主线。 2、船舶建造所需的主要过程,分为: ⑴生产技术准备; ⑵下料加工; ⑶分段制造; ⑷船台合拢; ⑸拉线镗孔; ⑹下水作业; ⑺发电机动车; ⑻主机动车; ⑼倾斜试验 ⑽航行试验; ⑾完工交船。 3、生产技术准备 3.1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合同及总技术规格书; b)方案(报价)设计任务书; c)建造说明书; d)建造方案(建造法)。 e)合同与技术交底 3.2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 生产技术准备的输出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的文件: a)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b) 建造方针; c) 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d)质量保证大纲; e) )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f) 产品实现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g)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开工令)。 f)“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适用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船级社确认) g)“船用产品持证清单”(适用民船建造,由科研所报船级社确认) 3.3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 3.3.1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应确定项目的主办和协办部门以及完成项目的考核期限,内容应包括以下文件: a)船舶建造过程大日程(大节点)总进度计划; b)主要材料、设备清单; c)主要材料、设备纳期表; d)建造方针; e)各专业施工要领(原则工艺); f)质量保证大纲; g)生产(施工)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供图计划; h)对内对外专检交验项目表; i)大型铸锻件定订货清单; j)主要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k)主要材料、设备持证清单; l)自制件和外协件清单; m)主要设备订货资料确认。 3.4合同与技术交底 3.4.1合同签署一周后,市场营销部和技术开发部应组织向有关部门进行合同与技术详细交底。 2.4.2合同与交底的主要内容: a)合同要点与内容的解释; b)顾客要求与合同背景材料情况; c)船舶主要技术状态、性能; d)船舶的特殊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 3.5开工条件的确认 为确保船舶开工后能连续施工,在开工前一周,造船办应依据“生产技术准备状态情况总检查表”的安排对开工前必须具备的条件组织验证。民船建造由品质保证部填写“建造入级船舶开工前检查单”交船级社确认后反馈造船办。3.5.1主管监造师应加强督办各相关部门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日程表”的内容

船舶建造方案

0 引言 船舶的建造方案是工程管理系统中建造程序计划的核心,而建造程序计划是整个工程管理的主线。可见,编制好建造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它是在合同签订前后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中进行的。它的编制是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现代化造船技术为主导,通过工艺、计划、成本、质量、施工等综合平衡的一揽子统筹整体方案,是一部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总纲和工作宪法 [3]。可见制定优秀良好的建造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力的成本和资金的成本,对船厂的生产、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船舶建造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船体建造阶段的具体划分,分(总)段的制造方法,部件和组件的制作方式,船舶在船台上的建造方法和船舶舾装的阶段(分段舾装、单元舾装、船台舾装和码头舾装)和内容的划分,以及应采取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等[1]。因此,船体建造方案是船厂进行生产设计和工艺准备,制订生产计划和指导生产过程的主要依据。 选择船体的建造方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 (1)从船厂的实际生产条件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并进行船体结构预装配焊接场地的布置,包括平台和胎架的数量、胎架的结构形式、胎架场地的合理 布置及分段的堆放场地等。 (2)能保证船厂建造此种船舶的年度计划的完成,应进行船舶建造总顺序及进度安排,确定船舶建造的总周期、船台(船坞)周期及船舶下水前的完工量。 (3)确定船体建造方法,能满足船舶结构及工艺上的合理性要求。 (4)能获得最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包括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降低材料消耗、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等。 (5)有利于合理组织劳动力和均衡生产节拍。有利于扩大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改善施工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6)解决因产品特点及船厂条件所带来的施工难题。 对于不同产品,建造方案的内容范围也不相同。影响选择船体建造方案的主要因素是船舶产品的特点和船厂的生产条件两个方面[2]: 一、船舶产品的特点

船舶建造方案

船舶建造方案

0 引言 船舶的建造方案是工程管理系统中建造程序计划的核心,而建造程序计划是整个工程管理的主线。可见,编制好建造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它是在合同签订前后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中进行的。它的编制是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现代化造船技术为主导,通过工艺、计划、成本、质量、施工等综合平衡的一揽子统筹整体方案,是一部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总纲和工作宪法 [3]。可见制定优秀良好的建造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力的成本和资金的成本,对船厂的生产、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船舶建造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船体建造阶段的具体划分,分(总)段的制造方法,部件和组件的制作方式,船舶在船台上的建造方法和船舶舾装的阶段(分段舾装、单元舾装、船台舾装和码头舾装)和内容的划分,以及应采取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等[1]。因此,船体建造方案是船厂进行生产设计和工艺准备,制订生产计划和指导生产过程的主要依据。

装箱船的投入航行,给造船业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如何建造好高质量的各种类型的适用于各种用途的集装箱船,是摆在各家造船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9]。 本设计以650TEU多用途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对该船的建造方案进行选定,首先对影响船舶建造方案的两个主要的因素:船舶产品特点和承建厂生产条件进行分析,同时在结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进行分析、比较之后,确定该船的建造方案。 本设计的主要步骤为: (1)根据总布置图与横剖面图估算船体重量并做出分段划分图; (2)根据分段划分图做出相对应的船台装配顺序图; (3)根据外板展开图绘制出外板排版图;(4)拟定建造方案设计说明书(分段划分思路和分段建造简要工艺程序)。 本文阐述了650TEU多用途集装箱船的产品特点、主尺度、船型特点、结构特点和船用材料及承建厂条件,并对建造方案、分段划分情况、分段余量加放情况、分段建造方法、分段建造要求、

造船工程管理系统与船舶建造方针.

造船工程管理系统与船舶建造方针 一、造船工程管理系统与船舶建造方针 (一)造船工程管理系统的组成和运作 1.概况 日本造船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的造船工程管理,是很合理的,而且,各大中企业几乎类同。他们以形成的管理体系和相配套的运行机制,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运转。工程管理主要在于工程计划和工程控制管理,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特征,对每一个合同,一定要做到以订货计划为依据,以大日程计划为指导,以中小日程计划作保证,并以壳舾涂计划协调性,作为提高计划水平,改善计划管理的目标,达到造船成本和周期在可控的状态下完成交船任务。造船工程管理,按其主要功能大致分为工程计划和工程控制两大环节。计划是保证工程协调实施的依据,控制是实施计划的保证。周密的计划和作业标准是实施工程控制的基础。指令畅通和工程写实是工程控制的必要措施,计划与实动对比(预实对比)是提高工程控制水平的主要方法。而且,工程写实和预实对比分析对工程计划的现实性、科学性以及计划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转换造船管理模式,必须健全造船工程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健全合同前的可行性论证和经营决策的管理办法,在技术可行性、生产可能性和物资可靠性论证基础上,超前做好订货计划(承接新船)、概要建造法、工厂负荷、工程线表等保证合同履约的过细工作。健全合同后的生产技术准备系统管理。以突出设计和物资两大要素为重点,做好大、中、小日程计划,包括建造方针和施工要领、阶段负荷和工种负荷、综合日程表和主日程表,直至主要节点和月间作业计划。健全计划准备和计划实施管理。所谓计划准备是以生产技术准备计划为依据,以生产节点为目标,在落实设计图纸和物资做计划的基础上,做好生产和作业计划的制订和颁发。计划实施是按作业计划,以船壳和舾装同步,以及主船体和上层建筑同步的原则,做好施工组织并做好施工写实反馈和预实对比分析,其控制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于对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的协调。根据工程计划和工程控制的不同性质,不仅要健立起计划和控制的完整工作体系,而且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及作业标准,并按壳舾涂一体化和区域造船推进工程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设计、配套和生产体系。 2.造船工程管理系统的组成 造船工程管理是一项造船系统工程。要求产品从接受订货开始到交船为止,将设计、工艺、计

船舶分段建造

关于浮箱式坞门的建造方案 编写单位:丹东市合作区玉田机械有限公司编写日期:2015年05月09日

目录 1.概述 (3) 1.1用途简介 1.2技术参数(常见参数) 1.3金属结构简介 1.4适用标准及规范 1.5建造方案概述 2.分段施工要领 (5) 2.1精度控制要求: 2.2 分段施工要领 3.防腐涂装 (7) 3.1涂装参考 4.安全管理 (9) 4.1安全管理文件 4.2目标达成措施 4.3坞门建造完成的特殊要求

1.概述 1.1用途简介 浮箱式坞门是船坞新建的挡水口门,口门断面为方箱形,起作用是挡住船坞外的水,用船坞内的排水系统将坞内水排净,一遍坞内进行修造船作业,坞门是船坞的大型配套设备。 1.2技术参数(常见参数) 坞门总体尺寸:40m*6m*10m(长*宽*高) 1.3金属结构简介 1.3.1浮箱式坞门结构为纵骨架式结构。 1.3.2坞门有三层夹板,一层水平隔板,一层底板,断面为方形结构。

1.4适用标准及规范 1.5建造方案概述 1.5.1全船分4个分段,以此划分作为建造模块,最后进行总装。 1.5. 2.分段板片在制作车间完成,然后运至拼装场地进行拼接。 1.5.3每个分段在船坞内进行拼装焊接,舾装及管件等工作,最后进行总段涂装及完整性报验, 使用辅助吊车进行分段拼接合拢。 1.5.4安装顺序有舯向艏艉两侧依次对接施焊。 1.5.5总装完成后待坞内注水进行倾斜及沉降试验。

2.分段施工要领 2.1精度控制要求: 2.1.1胎架制造的精度控制 胎架是分段制造的基础,胎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段的质量。因事业部严格规定,胎架制造结束后由检验科验收。 1-1胎架必须有足够的刚性。 1-2胎架制作要有中心线,角尺线,水平线。双斜切胎架必须有拼板接缝线。 1-3胎架的外型尺寸不能大于分段,如果是通用胎架一定要考虑在分段的两端进行加强,并考虑吊环的位置,做永久设计。 2.1.2分段铺板划线 1-4平直分段铺板后也要与胎架固定,以免变形,纵骨、纵桁利用钢带划线。 1-5有线形的分段铺板尤其是双斜切舷侧分段必须与胎架紧贴,固定后划线,要求划出肋骨检验线,余量线,对合线,并提交精度管理组验收后作好记录并存档。 2.1.3分段完工 1-6分段完工后必须按图纸要求划出肋骨检验线,水线,中心线,直剖线以及分段对合线。1-7精度管理组在完工测量时必须认真检查分段的外形尺寸(以立体图作为测量草图)、焊接变形数据,型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超差一律返工修正,不给后道工序造成隐患,并将数据存档,必要情况下应传达给船台或船坞。 1-8检验工具必须经常校对,修正。 1-9严格执行自由边火工工艺。 2.1.4分段制造过程中焊接变形控制 分段制造过程中的焊接变形一般可以分为两个过程。 1-10在胎架上的变形,分段在胎架上制造时,由于构件间的焊接而产生变形。此时,由于受胎架的刚性强制固定而显得不很突出,一旦脱离胎架,处于自由状态时就发现了明显的变形。这种变形是很难控制的。它是受装配构件时自强与强制情况及间隙大小而影响。 但是,这种变形是局部的,不是大面积的。

船舶建造技术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继续教育学院 2012年秋季学期 船舶建造技术本科试题A 考试形式:闭卷答题时间: 120分钟本卷面成绩站课程成绩 100%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 一、判断题 1.测量是船体建造中各工序不可缺少的环节。() 2.焊接在水密舱壁上的舾装件必须加设覆板。() 3.盘尺尺条与船体结构都是钢质材料,所以测量时可以不考虑其热胀冷缩影响。() 4.船体构件的转角处必须倒钝,这样可增加油漆的附着力。() 5.船体重要构件错位切修长度是错位量的20倍。() 6.肘板的作用是增加连接构件之间的强度。() 7.舵线与轴线的距离应控制在3mm以内。() 8.油水舱的海底栓位置应选在与结构不相碰处。() 9.锚链舱中心线与锚链管中心线有一角度。() 10.船体结构上的任何一点的坐标均可从型值表中查出。() 11.船体的出入口、梯子、通道等均可在基本结构图中看出。() 12.船体的吃水标志应该在分段制作阶段堪划。() 13.船体结构安装锌块是为了提高其耐腐蚀程度。() 14.罐底版,罐壁板连接角钢,罐盖板各板间的焊缝应错口排料,应采用十字焊缝连接,不允许采用T字形的焊缝连接。() 15.船体底部分段确定长度方向的位置以相邻两分段间肋距为依据。()16.船台上进行艉段定位时,如确定前后位置有矛盾,则应以肋骨检验线为依据。() 17.船体产品质量通过工序质量放映工作质量。() 18.圆柱形容器的焊缝受力不均匀,根据受力分析,环向焊缝所受到的应力要比纵向焊缝的应力大一倍。() 19.船舶在静水中发生总纵弯曲,弯矩最大值在船体长度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剪力为最大。() 20.船体零件进行复杂曲面成型加工,一般采用三星滚(或三心滚)设备来加工。() 二、选择题: 1.凡在狭小舱室,箱柜和容器等处工作,必须执行()监护制度、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船舶建造工艺习题集

船舶建造工艺习题集 选择题(单选) 1. 成组技术属于下列哪种造船模式()。B.现代造船模式 2. 实尺放样方法是指按多少比例绘图()。A.1:1 3. 船体构件展开中用字母S米表示()。D.肋骨弯度 4. 通常采用字母K表示()。B.肋骨级数 5. 过上甲板中心线且垂直于设计水线面的平面应称为之为()。A.中纵剖切 6. 下列哪项为未来造船工业的生产模式()。D.敏捷制造模式 7. 在造船生产的设计准备中,()必须反映产生设计的意图和要求。C.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 8. 船体手工放样的准备工作包含几项()。C.5 9. 把船体构件投影到肋骨型线图上的工作称为()。C.船体结构线放样 10. 厚板大于3mm时,钢板矫正使用的矫平机应采用辊的数目应为()。B.5-7 1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钢材预处理工艺()A.焊接坡口加工 12. 正切胎架不适用于下列哪种分段()。D.纵向型线变化大的首、尾底部分段 13. 圆盘剪切机适用于下列哪种()。C.曲线边缘 14. 气割工艺中,切割厚板时割嘴宜前倾角度多大()。A.10-20 15. 碱性焊条的主要优点之一是()。C、良好的抗裂性: 16. 焊条电弧焊通常根据()决定焊接电源的种类。C、焊条类型: 17. 在焊接重要的船体结构件时,常常选用碱性焊条来焊接,以获得力学性能较好的焊接接头,那么在焊接时一般采用()进行焊接。B、直流反接法: 18. 舷墙外板或横曲度较小的外板的展开,最适宜用()。C、三角线展开法: 19. 肋骨级数是指两挡肋板之间纵向线段在()面上投影长。C、横剖面: 20. 用扇形外板的近似测地法展开外板时,以外板长度适中位置()根肋骨线的中心为起点,作本身弧线的垂线。A、1: 21. 下列()不属于等离子体的三种收缩效应。D、长度收缩效应: 22. 以下关于冷弯处理过程中,型材回弹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D、外力卸除后弹性形变的恢复: 23. 钢质船体壳板吼处理使船体的理论设计计算的排水量比实际排水量()。A、小 24. 外板呈菱形形状的外板,最适宜的展开方法是()。A、菱形外板的近似测地线展开法: 25. 船台坡1:22则船台水平夹角又是()。C.arctg1/22 26. 以船壳为基础着重研究和探讨船壳新的(),也就是在确定船壳建造方针时要充分研究有利于提高分段,总段预舾装和涂装完整性的技术。C:建造方法 27. 球罐的装配一般采用分瓣装配,分瓣装配法是将瓣片或多瓣片直接吊装整体的安装方法,分瓣装配法中以()为基准安装的方法运用最普遍。A:赤道带 28. 在船台上安装主机座时,应初步定出轴承的前后位置,拉出钢丝,按照钢丝()机座的中心位置,及高低位置,然后确定应切掉的余量。B:确定 29. 船上烟囱的装配不仅其外部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图纸的要求,围板焊接处的线型光顺线平直度亦应加以重视。目前船厂普通采用的是是()。C:侧式装配法 30. 甲板分段的型线虽是双曲度的,但甲板梁拱和脊弧曲线变化都比较和缓,所以一般选择在()式胎架上进行装焊。C:支柱 31. 双层底框架式建造法与反造法基本(),大型船舶的底部结构为纵骨架式,以侧桁材,中桁材为框架装配的基准。C:相似 32. 底部分段,甲板分段和一此曲型变化不大的舷侧分段,半立体分段的胎架基准面通常选择()形式B:正切

船舶项目建设方案及规划设计

船舶项目建设方案及规划设计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船舶生产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名称:晋城某某有限公司。 (三)项目选址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晋城某某经济开发区建设,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9319.65平方米(折合约58.95亩),净用地面积39319.6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8.95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船舶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船舶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0.48%,建筑容积率1.4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35.60万元/亩,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9319.6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7712.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406.6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9604.2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367.91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9319.65平方米。 (五)项目节能分析 “船舶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879078.2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3444.3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10.04吨标准煤/年。根据测算,与其他备选生产工艺技术相比,达纲年综合节能量44.9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82%,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六)绿色生产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17194.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78%;流动资金3305.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2%。 (八)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达纲年预期营业收入(SP):22899.00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TC):18231.77万元。 3、税金及附加:81.38万元。

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船体生产设计2013年2月22日

项目一 授课班级:11311~11314 授课课题:项目一. 制定船舶建造方针 1、训练项目 根据给定的船舶详细设计的图纸熟读图纸并分析确定该船的建造方法及方针。 在本学期中,将采用大连STX船厂的一套生产设计图纸作为范例进行教学。 训练亚项目 1.1熟读图纸 1.2分段划分 1.3施工要领的编制 1.4编制船舶建造方针书 2、能力目标 1.1能够根据给定的船体详细设计图纸熟读图纸,具备读图能力。 1.2能够根据船舶结构特点与重量分布,进行船体的分段划分 1.3能够根据前面分段划分图,确定每个分段建造的方法及其施工的要领 1.4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段划分图及施工要领书的基础上编制出给定船舶建造方针书。 3、支撑知识 1.1船体结构构成与船体制图原理方法、步骤,船舶重量估算方法。 1.2船体分段划分的原理与方法 1.3船体建造工艺方法 1.4船舶建造方针书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4、训练方式 1.1给各组发放一套船体详细设计图纸,让学生仔细阅读图纸,并分析船舶结构特点,给定某厂的条件及该船厂所采用的估算办法估算出该船钢材重量。 1.2各组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段的划分。给定某厂的条件,了解该船厂所采用的分段划分办法,确定分段接缝的位置、余量的位置及大小,绘制分段划分图 1.3组内分工,分别分析各个分段的特点,编制各个分段施工要领并汇总,然后老师讲解,学生修改提交施工要领书。 1.4每个组分别开展分析讨论,初步确定给定船舶的建造方针,老师进行讲解、演示,最后确定船舶建造方针5、项目成果 1.1提供船舶结构分析报告、重量估算表 1.2分段划分图 1.3施工要领书 1.4船舶建造方针书 6、教学组织 1.1 2学时 1.2 4学时 1.3 4学时 1.4 2学时 7、教具、挂图、参考书: 造船生产设计黄广茂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造船生产设计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生产设计指导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船舶建造工序的发展现状与改进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43193820.html, 船舶建造工序的发展现状与改进方案 作者:丁韧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7期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科学管理理念被应用到船舶建造工序当中,这使得我国的现代船舶建造业跟以往比起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由于新材料和新需要的出现,以及造船管理理念的更新,我国的造船工序方式面临很大的变革。本文分析了我国船舶建造工序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建造工序的一些改进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船舶建造工序;现状趋势;改进方案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货物运输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使得船舶的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有些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却没有达到市场的需求,在船舶建造的工序上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获得创新,这给船舶制造企业的上升带来了非常的困难。现阶段,我国的船舶制造企业需要进行建造工序的深入改进,将一些新材料和新的工艺应用到船舶建造当中,实施绿色造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是我国逐渐走向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这样才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船舶建造工序的改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船舶建造工序的发展现状 (一)船舶建造设备相对落后 现阶段,我国的船舶建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展速度向相对缓慢,这主要是我国在建造设备方面相对比较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在船舶建造设备领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有些核心部件还是依靠从国外进口。另外我国的一些船舶建造企业没有设备样品存放间、管件生产线、钢材预处理车间以及精加工车间,这导致我国的船舶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比较薄弱,一些造船工序没有得到得到更新。 (二)船舶建造人员能力欠佳 我国有些船舶建造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不足,缺少高端拔尖人才。很多大型船舶建造企业配备的工程师不足,但是在生产上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工程师不足就达不到生产的需求,因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攻克困难的能力不足,船舶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船舶建造企业的稳定向前发展。 (三)船舶建造技术相对落后

船舶建造工艺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 (非原创,如转载请注意版权问题,谢谢!也谢谢原作者) 本讲座从管理者的角度,按照“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结合我国船厂的探索实践,介绍船舶建造在各工艺阶段的组织方式、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供对施工状态的评价标准。 一、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演变由焊接代替铆接建造钢质船,造船生产经历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造船的演变,主要推动力是造船技术的发展。传统造船分两个阶段: 1、常规的船体建造和舾装阶段。在固定的造船设施按照先安装龙骨系统、再安装肋骨框、最后装配外板系统等。 2.由于焊接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段建造;舾装分为两个阶段: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予舾装。 现代造船又历经以下阶段: 3、由于成组技术的引进,船体实行分道建造;舾装分为三个阶段: 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即开展区域舾装。 4、由于船体建造和舾装、涂装相互结合组织,实现“壳舾涂一体化总装造船”。 5、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将成为船厂的努力方向。 目前国内主要船厂一般处于三级向四级过渡阶段;国内先进船厂已达到四级水平;外高桥船厂、建设中的江南长兴岛造船基地明确提出将精益造船、标准造船、数字造船、绿色造船作为发展目标。 二、现代造船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 1、船体分道建造法。根据成组技术“族制造”的原理制造船体零件、部件和分段,按工艺流程组建生产线。 2、抛弃了舾装是船体建造后续作业这一旧概念,以精确划分的区域和阶段(单元舾装、分段舾装和船上舾装)控制舾装。 3、实行“管件族制造”,以有效手段制造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获得生产线生产效益。 4、采用产品导向型工程分解。把船舶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中间产品,并协调的组织分道生产和集成。 三、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现代造船工艺流程如下简图: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层次上的划分依据为: 1、生产大节点production nodes:开工——上船台(铺底keel laying)——下水(出坞un docking)——航海试验sea trial——完工交船delivery 生产大节点在工艺流程中是某工艺阶段的开工期(或上一个节点的完工期),工艺阶段一般说是两个节点间的施工期。生产大节点的期限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点,框定了船舶建造各工艺阶段的节拍和生产周期;从经营工作看,节点的完成日也是船东向船厂分期付款的交割日。

浮船设计与施工建设方案

浮船设计与施工建设方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下游引航道位于大坝下游约800m处,右岸地形陡峻,施工道路布置困难,为解决右岸机械、物资、渣石运至左岸施工的交通问题,指导浮船项目施工,使其设计、安装和运行处于受控状态,满足质量、安全和运行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1.2 地质特征 下游引航道沿线地表有少量厚度不大的第四系残坡积层及冲积层分布,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岩性主要为中厚层、薄层灰质白云岩、厚层白云质灰岩,顶部含燧石结核和白云质条带。 1.3 风向风力 乌江流域全年地面盛行偏北风,夏季偏南风略占优。工程所在地余庆县历年各月最大南东风速见下表。 余庆县历年各月最大SE风速表单位:m/s 1.4 设计洪水 构皮滩水电站为峡谷型水库,每年5~10月为汛期(其中6~7月为主汛期),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江界河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716m3/s,实测最大流量14500m3/s,最小流量86m3/s,调查历史最大流量20600m3/s。 构皮滩坝址天然水位流量关系见下表。 构皮滩坝址天然水位流量关系表

F尺坐标X=3029083 Y=36465190 2. 浮船设计简述 2.1 设计目的 满足本工程右岸施工的交通要求。主要承担右岸边坡明挖工程量约165600m3、右岸边坡水下开挖工程量约35000 m3的出渣任务。

同时,通过后期的改造,该船亦可用河床水下出渣平台。 2.2 浮船设计参数 本船采用内河C级设计船体结构,为单甲板、单壳、单层底的钢质焊接结构趸船。全船舷侧采用横骨架式,其它采用纵骨架式,并在主甲板车辆通道位置采用结构加强,肋骨间距500mm,纵骨间距500mm,满足载重100t的工程车安全通过。 浮船的船舱空间无使用要求,可自由纵、横向设置加劲桁架,同囤船的形式和特点。浮船平面为长方形,长度78m,宽度8m,深度2.3m以满足行车道和防浪设施的需要。船的两侧作成流线形,斜面上便于设置防浪设施,破浪的效果较好。船的吃水深度1.2m。在护栏底部按5m间距设置足够的横向泄水孔,排除雨水和翻漫过护栏的波浪。详细参数见下表。 主要技术参数表 2.3 浮船基本组成 组合式浮船由主体平台、动力系统、减速齿轮箱、电动液压舵机、跳板、跳

77m船舶建造方针书

目录 一、前言 二、合同概要 三、主要技术参数和物量 四、基本方针 1.建造节点计划 2.基本建造方针及分段划分 3.建造场地布置原则 4.降低建造成本的主要技术措施 5.建造质量 6.建造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7.建造管理要求

一、前言 10800P近海油田三用工作船是我公司为国内船东建造的首条海洋平台工作船。进来受国际金融的影响,国外订单大幅下降,该船是公司重新进入国内的首条髙附加值的船舶。该船保质按时交付给船东,对公司重新进入国内船舶市场奠定基础。因此,制定合理的建造方针,缩短该船的建造周期,保证该船的建造质量,无疑将会为工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口碑。 本方针是以“壳、舾、涂”一体化为目标进行制定。该船是公司首次采用“壳、舾、涂”一体化的建造模式,希望通过各部门的密切协同和建造实践,以该船为基础,在公司逐步实现以船体建造为主框架和平台,“壳、舾、涂”一体化作业的现代造船模式,使公司的建造技术水平和建造经济效益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合同概要 1. 业主: 2. 船型:本船为近海油田三用工作船,全钢质、焊接结构,B级冰区 加强,前倾式船首,带球鼻首。机舱、货舱设有双层底和 平台甲板,两舷设有边舱,底部及首尾结构采用横骨架式, 内底板及所有甲板采用纵骨架式。全船肋距为600mm。船舶 设有4台主机,二个可调螺距螺旋桨作为主推进器,二个襟 翼舵。艏部二个侧推器,艉部一个侧推器。 3. 建造数量:两艘。

4. 船级和规范:按中国船级社规范设计和建造,入级CCS,无限航区。 入级符号为: ★CSA Offshore Tug/Supply Ship, Ice Class B, DP-1 ★CSM MCC + BRC 5. 合同建造周期: 三、主要技术参数和物量 1.船型参数 总长:77m 垂线间长:68.40m 型宽:18m 型深:7.5m 设计吃水:6.2m 主机:2000kw×4 航速:14.8 kn 2.主要物量 分段总数:39只 船体结构重量(净重): 船体结构钢材质量(设计采购数):板材吨,型材吨 空船重量: 管子根数: 电缆总长度:

船舶建造的计划管理及优化方法

船舶建造的计划管理及优化方法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03 陈宁曲浩 摘要 本文针对中小型船厂,分析了船舶建造计划管理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详述了设计计划与生产计划建立的过程及彼此的关系,给出了对计划进行动态的控制与合理的优化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船舶建造计划管理动态控制 0 引言 随着世界造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和我国政府对船舶行业的支持和推动,国内建起了大批的中小型船厂。对于这类船厂,由于经验上的缺乏,在船舶建造的管理上非常的混乱,生产效率极低,造成大量人力和财力资源上的浪费。计划管理是船舶建造管理的核心,通过建立合适的计划,将复杂的设计过程和生产活动有序的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但是对于一个优秀的计划,必须要与船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虽然一些大的船厂能花费巨资建立自己的计划体系,但对于中小型船厂来说,这种计划体系不适合自己的生产和运作方式,显然不能进行生搬硬套,必须在探索中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计划体系[1][2]。本文依据笔者近年来在中小型船厂进行船舶监造过程中所了解的国内中小型船厂的建造情况,围绕中小型船厂计划建立过程中的船舶建造标准时间估计、设计计划、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的建立以及计划的动态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给出了中小型船厂编制建造计划的优化方法。 1 计划建立涉及的相关问题 1.1 分段场地的安排原则 分段场地的安排与建造计划直接相关,中小型船厂由于场地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所有的分段同时开始建造,只能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国内很多船厂制造场地安排非常混乱,降低了场地的利用率,也很难管理。分段场地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分段的具体形状,采用梯形的布置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场地的面积,对于单层的分段,占用与分段投影面积相当的场地就足够,而对于双层的分段要给予两倍的面积用于上下两层钢板在平面上的拼板和组装小构件。同时还要考虑分段进场的顺序,分段堆放的场地,分段的合拢顺序,分段的吊装等等,对于先进场的分段在设计计划上也要先设计。 1.2 建造区域的划分 船体制造的区域的划分,要结合船厂实际的能力,不能一概而论[1]。总体来说船舶区域划分主要是根据船体的基本结构形式、分段划分和总段组装的范围及综合考虑舾装件的密集程度、设计工作量、劳动力的分配、设计出图计划、生产程序等要素后制定出来的,它与计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