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 基本资料

某五层混合结构办公楼,其平面、剖面如图所示。图中梁L-1截面为

mm mm h b c c 550200?=?,

梁端伸入墙内240mm ,一层纵墙厚为370mm ,2-5层纵墙厚240mm ,横墙厚均为240mm ,墙体拟采用双面粉刷并采用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1层、2层采用M10

混合砂浆砌筑;3-5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试验算承重墙的承载力。层高3.3m ,基础

采用砖基础,埋深1.2m 。女儿墙高度600mm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办公楼平面图

办公楼剖面图

2 荷载计算

①屋面荷载:屋面恒载标准值为2/005.4m kN ,屋面活载标准值为2

2/kN m ,组合值系数7.0=c ψ。

②楼面荷载:楼面恒载标准值为2/105.3m kN ,楼面活载标准值为2

2.2/kN m ,组合值系数7.0=c ψ。

③墙体及门窗荷载:240mm 厚墙体自重为2

4.56/KN m ,370mm 厚墙体自重为27.03/KN m ,钢框玻璃窗自重标准值为:2/4

5.0m kN 。

④L-1梁自重(含双面抹灰):

2250.20.55(0.5520.2) 3.08/kN m ??+?+?20?0.015=

3 确定静力方案

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屋盖。最大恒墙间距m m s 328.10<=,该房屋属刚性房屋,外

墙不考虑风载的影响。

4 两底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1)一层验算:

(a )有效支撑长度010/10550/1.89170

240c a h f mm ===<,局部受压面积2017020034000l A a b mm ==?=,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20(2)(2002240)240163200A b h h mm =+=+??=,因

0163200 4.3334000l A A ==>,故0=?。2

ql N l =, 1.2 3.105 3.6 1.4 2.20.7/q kN m =??+??,45l N kN =。故局部压力设计值=45l N kN =。

(b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Mpa f 89.1=,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10.35 4.81 1.68 2.0

γ=+-=<,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为0.71.681.8l l fA N ηγ=???=>。故砌体局部承载力满足要求。

(2)二层验算:

(a )有效支撑长度mm f h a c 2404.18069.1/55010/100<===,局部受压面积

20180.420036080l A a b mm =?=?=,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20163200240)2402200()2(mm h h b A =??+=+=,因35.436080

1632000>==l A A ,故0=?。 45l N kN =。故局部压力设计值=45l N kN =。

(b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Mpa f 69.1=,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10.35163200/360801 1.65 2.0 1.65γγ=+-=<=取,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为

0.7 1.65 1.693608070.43l l fA N ηγ=???=>。故砌体局部承载力满足要求。

5 高厚比验算

(1) 一层纵墙高厚比验算

a 、整片墙高厚比:恒墙间距 10.822 4.59s m H m m =>=?=,0 1.0 4.5H H m ==,

=-=s b s 4.012μ7.08.03600

18004.01>=?-,0.11=μ。 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M10混合砂浆砌筑26][=β,2000.050.0570.253600

c b l <==<, 0450012.16370

H h β===12[]μμβ<=1.00.82620.8??=满足要求。 (2)二层纵墙高厚比验算

a 、整片墙高厚比:恒墙间距 10.822 4.59s m H m m =>=?=,0 1.0 4.5H H m ==,

=-=s b s 4.012μ7.08.03600

18004.01>=?-,0.11=μ。 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26][=β,25.0067.03600

24005.0<==

H h β===12[]μμβ<=1.00.82620.8??=满足要求。 (3)三至五层纵墙高厚比验算

a 、整片墙高厚比:恒墙间距 10.822 3.3 6.6s m H m m =>=?=,0

1.0 3.3H H m ==,

=-=s b s 4

.012μ7.08.0360018004.01>=?-,0.11=μ。

。 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26][=β,2000.050.0560.253600

c b l <==<, 0450018.75240

H h β===12[]μμβ<=1.00.82620.8??=满足要求。 (4)横墙高厚比验算

a 、静力方案的确定:纵墙间距m s 8.5=m 32<,该房屋属刚性房屋。

b 、一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5.1 5.8210.2H m s m H m =<=<=

00.40.20.4 5.80.2 5.1 3.34H s H m =+=?+?=,20.8μ=,0.11=μ。

0334013.92240

H h β====<][21βμμ8.20268.00.1=??满足要求。 c 、二、三、四、五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m H m s m H 6.628.53.3=<=<=,m H s H 98.23.32.08.54.02.04.00=?+?=+=,

0.12=μ,0.11=μ。

0298012.42240

H h β====<][21βμμ26满足要求。 6 纵墙内力计算及截面承载力验算

(1)计算单元的确定:

如办公楼图所示。

(2)控制截面:

底层和二-五层墙厚,砂浆等级不同,需验算底层及二层,三层墙体承载力,顶层承载

力。每层墙取墙顶大梁底部,墙底下层大梁底部。两个控制截面。三-五层砌体抗压强度设

计值M p a f 69.1=,一二层M p a f 89.1=。每层墙的计算截面面积

2511066.61800370mm A ?=?=,254321032.41800240mm A A A ?=?===。

(3)各层墙体内力标准值计算

a 、计算各层墙自重标准值:女儿墙及顶层梁高范围墙重,女儿墙900mm ,梁高550mm ,屋

面板,楼面板120mm 。(0.90.120.55)3600 4.5625.77k G kN =++??=。二-五层墙自重

2345(3.6 3.3 1.8 1.8) 4.56 1.8 1.80.4540.86k k k k G G G G kN ====?-??+??= 底层

墙重1(3.6 3.85 1.8 1.8)7.03 1.8 1.80.4576.01k G kN =?-??+??=

b 、计算屋面,楼面,梁支座反力标准值屋面梁恒载标准值传来的支座反力

5(4.005 3.6 3.08) 5.80.550.74l gk N kN =?+??=

屋面梁由活荷载标准值传来支座反力为52 3.6 5.80.520.88l qk N kN =???=

一~四层楼面梁由恒载标准值传来支座反力

1234(3.105 3.6 3.08) 5.80.541.35l gk l gk l gk l gk N N N N kN ====?+??=

一~四层楼面梁由活载标准值传来支座反力

1234 2.2 3.6 5.80.522.97l qk l qk l qk l qk N N N N kN ====???=

三~五层梁有效支撑长度mm f h a a a c 2404.18069

.15501010050403<===== 二层楼面梁有效支撑长度mm f h a c 2406.17089

.1550101002<=== 一层楼面梁有效支撑长度mm f h a c 2406.17089.15501010

01<=== (4)内力组合

1)五层墙I -I 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5551.2() 1.4 1.2(25.7750.74) 1.420.88121.04k l gk l qk N G N N kN I =++=?++?=

5551.2 1.4 1.250.74 1.420.8890.12l l gk l qk N N N kN =+=?+?=

mm a e l 84.474.1804.01204.02

240055=?-=-= 555590.1247.8435.62121.04l l N e e mm 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5551.35() 1.40.7 1.35(25.7750.74) 1.40.720.88123.75k l gk l qk N G N N kN

I =++?=?++??=

5551.35 1.40.7 1.3550.74 1.40.720.8888.96l l gk l qk N N N kN =+?=?+??=

mm a e l 84.474.1804.01204.02

240055=?-=-= 555588.9647.8434.39123.75l l N e e mm N I ?=== 2)五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5551.2 1.240.86121.04155.47k N G N k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5551.35 1.3540.86123.75178.9k N G N kN ∏I =+=?+=

3)四层墙I -I 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4554541.2() 1.4() 1.2(25.7740.8650.7441.35)

k k l gk l gk l qk l qk N G G N N N N I =+++++=?+++ 1.4(20.8822.97)251.85kN +?+=

4441.2 1.4 1.241.35 1.422.9781.78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84.474.1804.01204.02

240044=?-=-= 444481.7847.8415.53251.85l l N e e mm 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4554541.35() 1.40.7() 1.35(25.7740.8650.7441.35)k k l gk l gk l qk l qk N G G N N N N I =++++?+=?+++ 1.40.7(20.8822.97)256.98kN +??+=

4441.35 1.40.7 1.3541.35 1.40.722.9778.33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84.474.1804.01204.02240044=?-=-= 444478.3347.8414.58256.98l l N e e mm N I

?=== 4)四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4441.2 1.240.86251.85300.88k N G N k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4441.35 1.3540.86256.98312.14k N G N kN ∏I =+=?+=

5)三层墙I -I 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I )(4.1)(2.1345345453qk l qk l q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N N N N N N G G G N

1.2(25.7740.8640.8650.7441.3541.35) 1.4(20.882

2.9722.97)382.66kN

?++++++?++=

3331.2 1.4 1.241.35 1.422.9781.78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84.474.1804.01204.02240033=?-=-= 333381.7847.8410.22382.66l l N e e mm 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I )(7.04.1)(35.1345345453qk l qk l q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N N N N N N G G G N

1.35(25.7740.8640.8650.7441.3541.35) 1.40.7(20.882

2.9722.97)390.74kN ?++++++??++=3331.35 1.40.7 1.3541.35 1.40.722.9778.33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84.474.1804.01204.02

240033=?-=-= 333378.3347.849.59390.74l l N e e mm N I ?=== 6)三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3331.2 1.240.86380.66431.69k N G N k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3331.35 1.3540.86390.74445.90k N G N kN ∏I =+=?+=

7)二层墙I -I 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

+++++++++++=I )(4.1)(2.1234523453452qk l qk l qk l qk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k N N N N N N N N G G G G N 1.2(25.7740.8640.8640.8650.7441.3541.3541.35) 1.4(20.8822.9722.9722.97)?++++++++?+++

513.47kN =

2221.2 1.4 1.241.35 1.422.9781.78l l gk l qk N N N kN

=+=?+?=

mm a e l 76.516.1704.01204.02

240022=?-=-= 222281.7851.768.24513.41l l N e e mm 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

+++?++++++++=I )(7.04.1)(35.1234523453452qk l qk l qk l qk l gk l gk l gk l gk l k k k k N N N N N N N N G G G G N 1.35(25.7740.8640.8640.8650.7441.3541.3541.35)1.40.7(20.8822.9722.9722.97)559.19kN

?++++++++

??+++= 2221.35 1.40.7 1.3541.35 1.40.722.9778.33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76.516.1704.01204.02

240022=?-=-= 222278.3351.767.73524.23l l N e e mm N I ?=== 8)二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2221.2 1.240.86513.47562.50k N G N k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2221.35 1.3540.86524.23579.39k N G N kN ∏I =+=?+=

9)一层墙I -I 截面

a 、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

?+++++=I )485.0(4.1)44(2.1454551qk l qk l gk l gk l k k N N N N G G N 1.2(25.7740.86450.7441.354) 1.4(20.8822.974)644.28kN ?+?++?+?+?=

1111.2 1.4 1.241.35 1.422.9781.78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76.1166.1704.01854.02

370011=?-=-= 111181.78116.7614.82644.28l l N e e mm 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

?+?++++=I )485.0(7.04.1)44(35.1454551qk l qk l gk l gk l k k N N N N G G N 1.35(25.7740.86450.7441.354) 1.40.7(20.8822.974)657.33kN

?+?++?+??+?=1111.35 1.40.7 1.3541.35 1.40.722.9778.33l l gk l qk N N N kN

=+?=?+??=mm a e l 76.1166.1704.01854.02

370011=?-=-= 111178.33116.7613.91657.73l l N e e mm N I ?===

10)一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1111.2 1.240.86644.28393.31k N G N kN ∏I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1111.35 1.3540.86657.73712.89k N G N kN ∏I =+=?+=

(5)截面承载力验算

1)五层墙I -I 截面

52=4.3210A mm ?, 1.69a f MP =,033001.113.75240H mm h β

βγ==?=,03300H mm =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35.620.148240

e h ==,查表3-1并用内插法求得0.475?= 550.475121.04I fA KN ?=?4.32?10?1.69=346.79KN >N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34.390.143240

e h ==,查表并用内插法可求得0.475?= 550.475123.75I fA KN ?=?4.32?10?1.69=346.79KN >N =。满足要求。

2)五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效应控制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查表并用内插法求得0.776?=。

550.776178.91II fA KN ?=?4.32?10?1.69=566.54KN >N =

3)四层墙I -I 截面

52=4.3210A mm ?, 1.69a f MP =,033001.113.75240H mm h β

βγ==?=,03300H mm =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15.530.065240

e h ==,查表3-1并用内插法求得0.616?= 540.616251.85I fA KN ?=?4.32?10?1.69=449.73KN >N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14.580.061240

e h ==,查表并用内插法可求得0.666?=

540.666256.98I fA KN ?=?4.32?10?1.69=486.23KN >N =。满足要求。

4)四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效应控制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查表并用内插法求得0.776?=。

540.776312.14II fA KN ?=?4.32?10?1.69=566.54KN >N =

5)三层墙I -I 截面

52=4.3210A mm ?, 1.69a f MP =,033001.113.75240H mm h β

βγ==?=,03300H mm =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10.220.043240

e h ==,查表3-1并用内插法求得0.666?= 530.666382.66I fA KN ?=?4.32?10?1.69=486.23KN >N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9.590.040240

e h ==,查表并用内插法可求得0.667?= 530.667390.74I fA KN ?=?4.32?10?1.69=486.96KN >N =。满足要求。

6)三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效应控制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查表并用内插法求得0.776?=。

530.776445.9II fA KN ?=?4.32?10?1.69=566.54KN >N =

7)二层墙I -I 截面

52=4.3210A mm ?, 1.89a f MP =,033001.113.75240

H mm h ββγ==?=,03300H mm =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8.240.034240

e h ==,查表3-1并用内插法求得0.726?= 520.726513.47I fA KN ?=?4.32?10?1.89=592.76KN >N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7.730.032240

e h ==,查表并用内插法可求得0.728?= 520.728524.23I fA KN ?=?4.32?10?1.89=594.40KN >N =。满足要求。

8)二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效应控制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查表并用内插法求得0.776?=。

520.776579.3II fA KN ?=?4.32?10?1.89=633.59KN >N =

9)一层墙I -I 截面

52=6.6610A mm ?, 1.89a f MP =,045501.112.30370

H mm h ββγ==?=,04550H mm = a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14.820.040370

e h ==,查表3-1并用内插法求得0.703?= 510.703644.28I fA KN ?=?6.66?10?1.89=884.89KN >N =

b 、由恒载效应控制组合

13.910.038370

e h ==,查表并用内插法可求得0.734?= 510.734657.73I fA KN ?=?6.66?10?1.89=923.92KN >N =。满足要求。

10)一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效应控制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查表并用内插法求得0.813?=。

510.813712.89II fA KN ?=?6.66?10?1.89=1023.36KN >N =。满足要求。

7 横墙内力计算及截面承载力验算

(1)计算单元的确定

选取轴线上1m 宽墙体作为计算单元。受力范围为横向相邻间各一半,由于房屋开间荷载均相同,因此可按轴心受压验算。

(2)控制截面

由于横墙墙体厚度相同,一、二层砂浆强度等级与三至五层不同,所以需验算一层和三层墙体承载力,每层仅取最大轴向压力控制截面II-II ,一、二层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1.89f Mpa =,三至五层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1.69f Mpa =,每层墙体的计算截面面积为52

1232401000 2.410A A A mm ===?=?。 (3)内力组合

①三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

3 1.2(1 3.3 4.5631 3.6 3.10521 3.6 4.005) 1.4(122 2.2) 3.6N ∏=????+???+??+??+??130.56kN =

b 、由恒载控制组合

3 1.2(1 3.3 4.5631 3.6 3.10521 3.6 4.005)

1.4(122

2.2)0.7

3.6133.17N kN

∏=????+???+??+??+???=

②一层墙∏-∏截面

a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 131.2(1 5.1 5.4611 3.3 4.561) 1.41 2.2 3.6N N ∏∏=????+??+?3.6?2?3.105+???+225.53kN =

b 、由恒载控制组合

131.35(1 5.1 4.5611 3.3 4.561) 1.41 2.2 3.60.7N N ∏∏=????+??+?3.6?3.105?2+????+230.58kN =

(4)截面承载力验算

①三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控制效应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03180H mm =,031801.113.25240

H h ββγ==?= ,查表并用内插法=0.667?可得 , 530.789 2.410 1.69320.02133.17Af kN N kN φ∏=???=>=。 满足要求。

③一层层墙∏-∏截面

按轴心受压计算,取可变荷载效应控制与恒荷载控制效应两组组合中的较大轴力进行验算。

03730H m = ,037301.115.54240

H h ββγ==?=,查表并用内插法=0.732?可得, 510.732 2.410 1.89332.04230.58Af kN N kN φ∏=???=>= 。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 四层教学楼设计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课程: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目录 1设计背景 (2) 1.1设计资料 (2) 1.2材料标号 (1) 2设计方案 (1) 2.1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1) 3墙体高厚比验算 (1) 3.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1) 3.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2) 3.3横墙高厚比验算 (3) 4承载力验算 (3) 4.1 荷载资料 (3) 4.2纵墙承载力计算 (4) 4.3横墙承载力计算 (17) 5基础设计 (17) 5.1概述 (17) 5.2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 (17) 6 结果与结论 (18) 7 收获与致谢 (19) 7.1 收获 (19) 7.2 致谢 (19) 8 参考文献 (20)

1设计背景 1.1设计资料 某砌体结构四层教学楼设计,其平面图、剖面图如附图所示。 教学楼建筑平面图 (一层外纵墙厚370,其他墙体厚240;二、三、四层墙厚均为240)

一、二层窗间墙示意图 教学楼剖面

1.2材料标号 屋盖、楼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墙体采用烧结页岩砖MU10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三、四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2.5,一、二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5,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各层墙厚如图所示。窗洞尺寸为1800mm?2100mm,门洞尺寸为1200mm?2400mm。屋面构造层做法: 35mm厚配筋细石混凝土板 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撒铺绿豆砂 40mm厚防水珍珠岩 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粉刷 楼面构造层做法: 大理石面层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粉刷 2设计方案 2.1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本房屋的屋盖、楼盖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属第一类屋盖和楼盖;横墙的最大间距为 3.6310.832 =?=<,因此本房屋属于刚性方案。 s m m m 本房屋中的横墙也符合刚性方案房屋对横墙的要求。 3墙体高厚比验算 3.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取D轴线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外纵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对于三、四层外纵墙,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四层综合商场办公楼楼盖、屋盖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墙体采用普通烧结砖和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砖的强度等级为 15MU ,砂浆强度等级为5M ,施工等级为B 及,外墙厚240mm ,内 墙厚240mm 。根据资料,基础买只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淮安地区的基本风压为240.0m kN ,基本雪压为240.0m kN 。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横墙间距s=9.0m<32m ,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9m ,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 三、 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查表Mb5的砂浆[β]=24 S=9m >2H=7.2m H0=1.0H=3.6m2 、高厚比验算 210.4 10.4 1.8/3.60.80.7s b s μ=-=-?=> 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2、 内纵墙的高厚比验算 0 1.0 3.6m H H == 210.4 10.4 1.8/3.60.80.7s b s μ=-=-?=>同外纵墙 012/ 3.6/0.2415[]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3、承重墙的高厚比验算 s=5.6m H

当无门窗洞口时,121.2, 1.2μμ== 012/ 2.96/0.2412.23[] 1.2 1.22434.56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4、带壁柱墙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截面面积:A=2401200+490130=3.1575210mm ??? 形心位置:15 1200240120+130490(240+130/2) y = 3.51710 153.5mm ????=? 2y 240130153.5216.5mm =+-= 惯性矩: 31200153.5I=3394 490216.5(1200490)(240153.5) 3.2510333 mm ??-?-++=? 回转半径: 96.13i mm === 折算厚度:h 3.5 3.596.13336.455T i mm ==?= 带壁柱的高厚比验算: 3.6,9,2H m s m H s H ==<< 00.40.20.490.2 3.6 4.32H s H m =+=?+?= 012/ 4.32/0.2418[] 1.20.82423.04H h βμμβ===<=??=,满足要求。 5、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5.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0.24 0.0420.055.6c b l ==<, 取0c b l =,12.827.2s H =>= 0 1.0 3.6H H m ==,1 1.2μ=, 210.4 10.4 1.8/3.60.80.7s b s μ=-=-?=>, 11c c b r l 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范例

一、设计资料 某四层办公楼,其平面图1和剖面图2所示。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屋(楼)盖,开间为m 5.3,外内墙厚均为mm 240,双面抹灰,墙面及梁侧抹灰均为mm 20,内外墙均采用MU10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1层采用Mb7.5混合砂浆,一层墙从楼板顶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为m 9.3,2-4层采用Mb5混合砂浆,层高m 6.3;基础采用砖基础,埋深m 2.1。大梁L-1截面尺寸为mm mm 450200 ,伸入墙内mm 240;窗宽mm 2400,高mm 1500;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图2 办公楼平面图 1.1荷载资料 屋面做法: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2/35.0m kN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50mm 厚加气混凝土,2/3.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包括灌缝),2/20.2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楼面做法: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包括灌缝),2/20.2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墙体荷载: 墙体拟采用MU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两侧采用20mm 砂浆抹面 铝合金窗: 2/45.0m kN 楼面活荷载: 楼面活载:2/0.2m kN ,屋面活载: 2/0.2m kN (上人屋面) 1.2设计内容 1、确定墙体材料的种类及强度等级。 2、验算各层纵、横墙的高厚比。 3、验算各承重墙的承载力。

图2 办公楼剖面及建筑构造图 二、荷载计算 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和屋面、楼面及构造做法求出各类荷载值如下: 2.1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2/35.0m kN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50mm 厚加气混凝土,2/3.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3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mm mm 450200?,这算厚度mm 30(含两侧抹灰), 2/775.0m kN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2/365.4m kN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0.2m kN 2.2楼面荷载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4.0m kN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3m kN 20mm 厚水泥白灰砂浆,2/34.0m 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mm mm 450200?,这算厚度mm 30(含两侧抹灰), 2/775.0m kN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2/715.3m kN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2m kN 2.3墙体荷载 mm 24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双面水泥砂浆粉刷mm 20,2/56.3m kN 铝合金窗: 2/25.0m kN 2.4横梁L-1自重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W全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建筑名称:北京体育大学6号学生公寓; 2、结构类型:砌体结构; 3、层数:4层;层高3.1m; 4、开间3.3m;进深6.0m; 5、建筑分类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6、天然地面以下5~10m范围内无地下水,冰冻深度为地面以下0.8m,推荐持力层为粘土层,地基承载 f=170kN/m2。粘土层位于天然地面下2~4m处,Ⅱ类场地; 力特征值 ak 7)、内外承重墙采用240厚页岩煤矸石多孔砖,隔墙采用150厚陶粒空心砌块,屋盖、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板。 二、荷载计算与屋面板、楼面板配筋计算 1.可变荷载标准值、常用材料自重 表1 可变荷载标准值 标准值(2 kN) /m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 2.0 (2)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 2.0 (3)食堂、办公楼中一般资料室 2.5 (4)藏书库、档案库 5.0 (5)厨房(一般的) 2.0 (6)浴室、厕所、盥洗室 ○1对第一项中的民用住宅 2.0 ○2对其他民用住宅 2.5 (7)走廊、门厅、楼梯 ○1住宅、托儿所、幼儿园 2.0 ○2宿舍、旅馆、医院、办公楼、教室、餐厅 2.5 ○3消防疏散楼梯 3.5 (8)不上人屋面0.7 (9)上人屋面 2.0 (10)雪荷载0.40 (11)风荷载0.45 2. 楼面荷载计算(88J1X1) 表2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楼面板的荷载计算 荷载编号楼○1楼○2楼○3楼○4

项目宿舍(kN/m2) 走廊 (kN/m2) 厕所盥洗室 淋浴室 (kN/m2) 活动室 (kN/m2) 楼面活荷载 2.0 2.5 2.5 2.0 楼面做法 楼8A 1.4 1.4 楼18A 1.35 楼8F 1.9+3.42 板做法板自重 2.1 2.1 2.1 3.75 顶棚做法 棚2B 0.07 棚7 0.136 0.136 0.136 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3.636 3.636 7.42 5.17 可变荷载标准值 2.0 2.5 2.5 2.0 荷载标准值 5.636 6.136 9.92 7.17 永久荷载设计值 4.363 4.363 8.9 6.2 可变荷载设计值 2.8 3.5 3.5 2.8 荷载设计值7.163 7.863 12.4 9.0 3.屋面荷载计算(88J1) 表3 屋面板的荷载计算 荷载编号屋①屋②屋③屋④ 项目活动室(kN/m2)走廊(kN/m2)宿舍 (kN/m2) 厕所(kN/m2) 屋面荷载、雪荷载0.7 0.7 0.7 0.7 屋面做法屋13 2.8 2.8 2.8 2.8 板做法板自重 3.75 2.1 2.1 2.1 顶棚做法棚2B 0.07 棚7A 0.136 0.136 0.136 荷载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 6.62 5.036 5.036 5.036 可变荷载标准值0.7 0.7 0.7 0.7 荷载标 准值 7.32 5.736 5.736 5.736 永久荷载设计值7.944 6.62 6.043 5.036 6.043 5.036 6.043 5.036 可变荷载设计值0.98 0.945 0.98 0.945 0.98 0.945 0.98 0.945 荷载设计值8.924 7.023 7.023 7.023 4.墙体荷载计算 1)360厚外墙重 砖砌体 19×0.365 kN/m2=6.935 kN/m2 20厚内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20厚外墙抹灰 17×0.02 kN/m2=0.34 kN/m2 7.615 kN/m2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指导教师:张蕾春 班级:11土木(2)班 学生姓名:施迎宁 学号:Xf11220222 设计时间:2014.5.7-6.5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筑系

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一、目的 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结构方案布置、荷载分析、框架结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框架梁、柱和节点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知识,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二、设计任务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共三层,层高 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距离0.5m。框架平面柱网布置见图1所示,选择典型一榀框架进行计算。框架梁、柱、屋面板、楼面板全部现浇。 2. 设计资料 (1)气压条件 基本雪压0.3 kN/m2,基本风压0.4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0.5kN/m2。 (2)抗震设防:不考虑抗震设防。

(3)主要建筑做法: 构件尺寸:梁:250X550;柱:600X600 屋面做法:20mm 厚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板厚90mm ,120mm 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找坡,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4mm 厚SBS 卷材防水层。 楼面做法:20mm 厚板底抹灰,钢筋混凝土板厚90mm ,30mm 厚水磨石面层。梁柱表面采用20mm 厚抹灰。 (4)荷载取值:钢筋砼容重25 kN /m 3,水泥膨胀珍珠岩砂浆15 kN /m 3,水泥砂浆容重20kN /m 3,石灰砂浆容重17kN /m 3,SBS 卷材防水层0.30kN/m 2,水磨石自重0.65kN/m 2。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3.5 kN/m 3,分项系数1.4。 (5)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离外地面为500mm ,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55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板的作用,取I=2I 0(I 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AB 、CD 跨梁: 3331 20.250.55/5.4 1.2810()12 c c i E E m -=???=? BC 跨梁:3331 20.250.55/2.4 2.910()12 c c i E E m -=? ??=? 上部结构各层柱:3331 0.60.6/3.6310()12 c c i E E m -=? ??=? 底层柱:3331 0.60.6/4.55 2.3710()12 c c i E E m -=? ??=?

哈工大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结构方案 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2.墙体方案及布置 3.多层砖混房屋的构造措施 二.结构计算 1.预制板的荷载计算与选型 2.梁的计算与设计 (1)计算单元及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2)计算简图的确定 (3)荷载设计值 (4)内力计算 (5)截面配筋计算 (6)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墙体验算 (1)墙体高厚比验算 ①静力计算方案的确定 ②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③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④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2)纵墙承载力计算 ①选定计算单元 ②荷载计算 ③内力计算 ④墙体承载力计算 ⑤砌体局部受压计算 (3)横墙承载力计算 ①荷载计算 ②承载力计算 4.基础设计 (1)计算单元 (2)确定基础底面宽度 (3)确定灰土垫层上砖基础底面宽度 (4)根据容许宽高比确定基础高度

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方案 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该建筑物层数为四层,总高度为13.5m,层高3.6m<4m;房屋的高宽比 13.5/13.5=1<2;体形简单,室内要求空间小,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砖混结构能 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2.墙体方案及布置 (1)变形缝:由建筑设计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32.64m<60m,可不设伸缩缝。工程地质资料表明:场地土质比较均匀,领近无建筑物,没 有较大差异的荷载等,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可不设防震缝。 (2)墙体布置:应当优先考虑横墙承重方案,以增强结构的横向刚度。 大房间梁支撑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纵墙布置较为对称,平 面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下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的 窗间墙都比较均匀。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尺寸,以设置构造拄后, 可适当放宽。根据上述分析,采用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布置方案 是合理的。 (3)墙厚(初拟底层外墙厚为370mm,其余墙厚为240mm)。 3.多层砖混房屋的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的设置见图。除此以外,构造柱的根部与地圈梁连接,不再另设基础。在柱的上下端500mm范围内加密箍筋为 φ6@150。构造柱的做法是:将墙先砌成大马牙槎(五皮砖设一槎), 后浇构造柱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具体做法见详图。 (2)圈梁设置:各层、屋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横墙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表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或与横 墙表面齐平。当圈梁遇窗洞口时,可兼过梁,但需另设置过梁所需 要的钢筋。

2021年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实例

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设计题目 砌体结构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某砖混结构建筑物,可选择教学楼、住宅楼或宾馆,建筑平 面、刨面及梁、墙体的截面尺寸自己设计; 2、屋面、楼面做法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3、地质资料:地下水位标高-1.0,地基承载力为150MPa,该地 区的基本风压值为0.55 kN /㎡。 三、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

系,大梁尺寸250mm×500mm。墙体用MU10砖,M5砂浆砌筑,墙厚均为240mm。屋面和楼面构造做法及相应荷载可由标准图集98ZJ001查取(自定),空心板自置按2.5kN/㎡,190mm厚双面粉刷,墙自重2.08kN/㎡,240mm厚双面粉刷墙自重5.24kN/㎡,铝合金窗按025kN/㎡计算。屋面、楼面活荷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工程地质资料:地下水位标高-1.0,地基承载力为150MPa,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 /㎡。 二、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剖面图示意图 9.8㎡<50㎡,因此楼面活荷载不必折剪。 由于本地区的基本风压值 W=0.55kN/㎡,且房屋高度小于4m,房 屋总高小于18m,洞口水平截面面积小于截面的2/3,屋面自重大于0.8kN/㎡,所以不考虑风载的影响。

大学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设计

《 **大学建筑工程专业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1.设计题目 (2) 2.设计内容 (2) 3.设计资料 (2) 二、、 三、设计计算书 (4) 1.结构平面布置 (4) 2.确定计算方案 (4) 3.荷载计算 (6) 4.结构计算 (7) 5.梁下局压验算 (13) 6.圈梁布置及构造措施 (14) 7.跳梁雨棚计算 (14) 8.^ 9.墙下条形基础计算 (16) 10.参考资料 (18)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设计 【 某多层住宅,建筑条件图见附图,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主梁、圈梁、构造柱及板的布置 2、墙体的承载力的计算 3、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4、挑梁、雨蓬的计算 5、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6、绘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三、。 四、设计资料 1、题号 第n题(见表一,表中有42道题目,每班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2、荷载 (1)、屋面活荷载取2 /m kn kn,恒荷载取2 /m (2)、卫生间活荷载取2 kn /m kn,恒荷载取2 /m (3)、钢筋混凝土容重3 γ = 25m kn / (4)、平顶粉刷:2 kn m 0.40/ $ 3、地质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持力层为粘土层,持力层厚度4.0米,上部杂填土厚度 1.2米,持力层下无软弱下卧层。粘土层地耐力特征值为200kpa。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2)、砖采用页岩砖,砂浆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根据计算选定。 表一 注:恒载、活载指的是楼面恒载、活载标准值,单位为2 /m kn,要求同学按学号选择每题的楼面恒载、活载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样本

1 基本资料 某五层混合构造办公楼,其平面、剖面如图所示。图中梁L-1截面为 mm mm h b c c 550200?=?, 梁端伸入墙内240mm ,一层纵墙厚为370mm ,2-5层纵墙厚240mm ,横墙厚均为240mm ,墙体拟采用双面粉刷并采用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1层、2层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3-5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实验算承重墙承载力。层高3.3m ,基本采用砖基本,埋深1.2m 。女儿墙高度600mm ,施工质量控制级别为B 级。 办公楼平面图

办公楼剖面图 2 荷载计算 ①屋面荷载:屋面恒载原则值为2/005.4m kN ,屋面活载原则值为2 2/kN m ,组合值系数7.0=c ψ。 ②楼面荷载:楼面恒载原则值为2/105.3m kN ,楼面活载原则值为2 2.2/kN m ,组合值系数7.0=c ψ。 ③墙体及门窗荷载:240mm 厚墙体自重为2 4.56/KN m ,370mm 厚墙体自重为27.03/KN m ,钢框玻璃窗自重原则值为:2/4 5.0m kN 。 ④L-1梁自重(含双面抹灰): 2250.20.55(0.5520.2) 3.08/kN m ??+?+?20?0.015= 3 拟定静力方案 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屋盖。最大恒墙间距m m s 328.10<=,该房屋属刚性房屋,外墙不考虑风载影响。 4 两底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1)一层验算: (a ) 有效支撑长度0170240a mm ===<,局部受压面积2017020034000l A a b mm ==?=,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计算面积20(2)(2002240)240163200A b h h mm =+=+??=,因 0163200 4.3334000l A A ==>,故0=?。2 ql N l =, 1.2 3.105 3.6 1.4 2.20.7/q kN m =??+??,45l N kN =。故局部压力设计值=45l N kN =。 (b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Mpa f 89.1=,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 数1 1.68 2.0γ=+=<,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为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实例

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砌体结构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某砖混结构建筑物,可选择教学楼、住宅楼或宾馆,建筑平面、刨面及梁、 墙体的截面尺寸自己设计; 2、屋面、楼面做法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3、地质资料:地下水位标高-1.0,地基承载力为150MPa,该地区的基本风 压值为0.55 kN /㎡。 三、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 某四层教学楼(无地下室)平面剖面如图,才用1类楼盖体系,大梁尺寸250mm ×500mm。墙体用MU10砖,M5砂浆砌筑,墙厚均为240mm。屋面和楼面构造做法及相应荷载可由标准图集98ZJ001查取(自定),空心板自置按2.5 kN /㎡,190mm 厚双面粉刷,墙自重2.08 kN /㎡,240mm厚双面粉刷墙自重5.24 kN /㎡,铝合金窗按025 kN /㎡计算。屋面、楼面活荷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 工程地质资料:地下水位标高-1.0,地基承载力为150MPa,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0.55 kN /㎡。 二、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2016年6月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板的设计 (1) 2.1 荷载 (2) 2.2 内力计算 (2) 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 3 次梁设计 (3) 3.1 荷载 (4) 3.2 内力计算 (4) 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 4 主梁计算 (6) 4.1 荷载 (7) 4.2 内力计算 (7) 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1) 4.4 主梁吊筋计算 (13) 参考文献 (13)

多层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 1 设计资料 某多层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取次梁截面高度h=450mm (L/18=6000/18=333mm ~L/12=6000/12=500mm ),截面 宽度b=200mm(h/2.5=450/2.5=180mm ~h/2=450/2=225mm),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 级,

中南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建筑工程方向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设计目的 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3、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 4、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 料图的绘制方法; 5、掌握板、梁的配筋计算; 6、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结构的有关构造要求; 7、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8、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如附图所示。 1、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详见“六附图”; 2、楼面为水磨石地面(包括10mm面层和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其自重标准值为 m2;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面,其自重标准值为20kN/m3; 3、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钢筋除梁主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 y=300 MPa)外,其余均采用HPB3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 y=270MPa),钢筋混凝土容重标准值为25kN/m3。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进行楼盖梁板系统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本,楼盖结构施工图(一号图)一张;

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1、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封面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正文,包括: ①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 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 ③板、梁计算简图; ④荷载计算; ⑤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 ⑥配筋计算; ⑦构造要求。 (5)设计体会 (6)参考文献 (7)封底 2、对图纸的要求 楼盖结构施工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和板的配筋图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要注明定位轴线尺寸和编号,板、梁、柱等构件要进行定位尺寸标注和编号; 板的配筋图可绘于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并注明板的厚度; 板的配筋可采用分离式或弯起式,钢筋(包括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和其它构造钢筋)要编号,同一编号的钢筋至少有一根钢筋要注明直径、间距及截断或弯起位置; 可以利用对称性只画四分之一楼面。 (2)次梁模板及配筋图 绘制次梁配筋和模板图,以及足够数量的控制截面配筋详图; 要求几何尺寸,钢筋编号、型号、直径、间距、弯起和截断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标注全面; 绘制次梁抽出钢筋图; 可以利用对称性只画一半。 (3)主梁模板及配筋图 根据内力包络图确定主梁钢筋的弯起、截断、搭接和锚固位置和长度; 其余绘制要求与次梁相同。 (4)整个楼盖主梁钢筋材料表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昆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计算书 班级:11级房屋建筑 姓名:张利祥 学号:1155305084 日期:2013年11月15日

题目:某四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 设计说明: 1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本设计房屋为四层混合结构房屋,总高度为15.4米,总宽度为10.4米,层高为3.6米〈4米,房屋的高宽比15.4/10.4=1.48〈2,符合规范要求,采用砌体结构形式,造价低廉,施工简单,满足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混合承重体系,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纵横墙承重体系方案,有利于结构受力,既满足灵活的布置的房间,又有较大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2墙体材料 首层采用MU15实心粘土砖和Mb5 混合砂浆砌筑,外纵墙墙厚370mm,其他墙体厚为240mm,其他墙体采用240mm并采用MU15实心粘土砖和Mb5混合砂浆砌筑。 3 承重墙体布置 进深梁支承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支承在横墙的进深梁上,为横墙承重,此承重体系为纵横墙承重。 4 由设计任务资料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15m<50m,不设伸缩缝。没有较大差异的荷载,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防震缝。 5 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 (1)构造柱的设置:外墙转角处,内墙与外墙的交接处均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根部与地圈梁连接,不再另设基础。 (2)圈梁:各层,屋面,基础上面均设置圈梁,横梁圈梁设在板底,纵墙圈梁下表面与横墙圈梁底表面齐平,上表面与板面齐平,当遇窗口时,可兼过梁。 6 结构平面布置 设置梁的截面尺寸为250mm 600mm,伸入墙内240mm,首层370mm厚,其余墙厚240mm全部采用Mu15砖和Mb5砂浆砌筑。窗高1800,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附图在设计书后面) 7基础方案 由于上部结构为纵横墙承重体系,四层楼荷载较小,基础承载力较高,采用浅埋条形刚性基础,即可满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8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由于本房屋结构的屋盖和楼盖类别为一类,其最大横墙间距为s=5.6m为刚性方案。 一,高厚比验算(房屋稳定性验算) 1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纵墙间距s=9.0m<32m,故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最大跨度>9m,故须设置壁柱加强墙体稳定性 2 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查表4-4(砌体结构)Mb5的砂浆[β]=24 S=9m >2H=7.2m H0=1.0H=3.6m 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1 基本资料 某五层混合结构办公楼,其平面、剖面如图所示。图中梁L-1截面为 mm mm h b c c 550200?=?, 梁端伸入墙内240mm ,一层纵墙厚为370mm ,2-5层纵墙厚240mm ,横墙厚均为240mm ,墙体拟采用双面粉刷并采用MU10实心烧结粘土砖,1层、2层采用M10 混合砂浆砌筑;3-5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试验算承重墙的承载力。层高3.3m ,基础 采用砖基础,埋深1.2m 。女儿墙高度600mm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 办公楼平面图 办公楼剖面图

2 荷载计算 ①屋面荷载:屋面恒载标准值为2/005.4m kN ,屋面活载标准值为2 2/kN m ,组合值系数7.0=c ψ。 ②楼面荷载:楼面恒载标准值为2/105.3m kN ,楼面活载标准值为2 2.2/kN m ,组合值系数7.0=c ψ。 ③墙体及门窗荷载:240mm 厚墙体自重为2 4.56/KN m ,370mm 厚墙体自重为27.03/KN m ,钢框玻璃窗自重标准值为:2/4 5.0m kN 。 ④L-1梁自重(含双面抹灰): 2250.20.55(0.5520.2) 3.08/kN m ??+?+?20?0.015= 3 确定静力方案 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屋盖。最大恒墙间距m m s 328.10<=,该房屋属刚性房屋,外 墙不考虑风载的影响。 4 两底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1)一层验算: (a )有效支撑长度010/10550/1.89170 240c a h f mm ===<,局部受压面积2017020034000l A a b mm ==?=,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20(2)(2002240)240163200A b h h mm =+=+??=,因 0163200 4.3334000l A A ==>,故0=?。2 ql N l =, 1.2 3.105 3.6 1.4 2.20.7/q kN m =??+??,45l N kN =。故局部压力设计值=45l N kN =。 (b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Mpa f 89.1=,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10.35 4.81 1.68 2.0 γ=+-=<,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为0.71.681.8l l fA N ηγ=???=>。故砌体局部承载力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三层教学楼(无地下室)平面剖面如图,才用1类楼盖体系,大梁尺寸250mm ×500mm 。墙体用MU10砖,M5砂浆砌筑,墙厚均为240mm 。屋面和楼面构造做法及相应荷载可由标准图集98ZJ001查取(自定),空心板自置按2.5 kN /㎡,190mm 厚双面粉刷,墙自重2.08 kN /㎡,240mm 厚双面粉刷墙自重5.24 kN /㎡,铝合金窗按025 kN /㎡计算。屋面、楼面活荷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工程地质资料:自然地表下0.5m 内为填土,填土下0.8秒内为粉质粘土(a f =130 MPa ) ,其下为1.2m 厚粘土(a f =220MPa ),再下面是砾石层(a f =355MPa )。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0.55 kN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II 类场地。 二、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设计计算书 1.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和承重体系 因为本教案楼的楼盖采用1类楼盖体系,横墙的最大间距S=3.3×3=9.9m<32m,因此本房屋属刚性方案。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 2.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取轴线D 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外纵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因为此教学楼采用M5砂浆砌筑,所以[]β=24 对于第一层:H=3.75m S=3.3×3=9.9m>2H=7.5m ∴0H =1.0H=3.75m 对于第二、三层:H=3.3m S=3.3×3=9.9m>2H=6.6m ∴0H =1.0H=3.3m 考虑窗洞的影响:2μ =1-0.4 bs s =1-0.4×1.539.9?=0.82>07 因为墙厚均为240mm,所以第一层0H H β==3.75 0.24 =15.625 而2μ[]β=0.82×24=19.68所以β<2μ[]β满足要求 第二、三层 0 H h β= =3.3/0.24=13.75<2μ[]β=19.68 <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考虑门洞口的影响,选取①-②定位轴线之间的内纵墙进行验算[B]=24, 2 μ =1-0.4bs s =1-0.4×1 3.3 =0.88>0.82故不必验算可知内纵墙高厚比符合要求。 <3>横墙高厚比验算 横墙厚度为240mm,墙长s=6m, 对于第一层2H>S>H=3.75,所以 0H =0.4s+0.2H=0.4×6+0.2×3.75=3.15m 所以0H H β= =3.15 0.24 =13.13<[]β=24 因为第二层和第三层高度H=3.3m 所以无需验算便知高度比一定满足需求,所以横墙高度比符合要求。 3.荷载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荷载资料如下: <1>屋面横荷载标准值: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高校一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其平面图如图所示,首层内外纵墙为370mm 厚,其他内外墙均为240mm厚。墙体拟采用MU10烧结多扎砖,一、二层采用M10混合砂浆,三、四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室内外高差为450mm,基础埋深为800mm,层高及窗高如图所示。楼面做法为:①35厚水磨石面层;⑦120厚混凝土空心板;③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屋面的做法为:①防水层;②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③15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找坡层;④隔气层;⑤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⑥120厚混凝土空心扳;⑦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地下水位标高为-0.950m,基础底面标高为-0.195m,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150KPa。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W0=0.55kN/m2,雪荷载为2 0.4kN/m。试选择合适的静力计算方案,对其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 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 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参考资料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3.砌体结构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一、房屋结构承重方案 (4) 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4) 三、荷载统计 (4) 四、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5) 五、纵墙体承载力计算 (6) 六、横墙承载力计算 (17) 七、过梁计算 (19) 八、抗震计算 (20) 九、基础计算 (25) 十、构造措施 (26) 十一、平面图、剖面图 (28)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教学楼结构计算书 一、墙体的设计 选定墙体承重方案:纵横承重体系 判断房屋结构体系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S<32) (一)荷载计算 1、板架空隔热屋面荷载(不上人):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0 kN/m 2 油毡防水层(二毡三油) 0.35 kN/m 2 2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5*20=0.50 kN/m 2 120厚预应力空心板 2.0kN/m 2 10厚顶棚抹灰 0.01*17=0.17kN/m 2 屋面恒载标准值 3.42kN/m 2 屋面活载标准值 0.7kN/m 2 2、楼面荷载:(水磨石地面) 楼面水磨石地面 0.65 kN/m 2 120厚预应力空心板 2.0 kN/m 2 10厚顶棚抹灰 0.01*17=0.17kN/m 2 楼面恒载标准值 2.82kN/m 2 楼面活载标准值 3.0kN/m 2 3、进深梁自重(包括15mm 粉刷在内) 0.25×0.5×25+0.015×(2×0.5+0.25)×20=3.5 kN/m (标准值) 4、计算单元的墙体荷载: 面粉刷的240厚砖墙自重为 5.24 kN/m 2 女儿墙自重 0.9*5.24=4.72 kN/m (标准值) 风荷载 根据教材P73,考虑到: 1、门窗洞口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 2、基本风压值W 0=0.35 KN/m 2<0.4 KN/m 2 ,且层高小于4m ,总高小于28m ; 3、屋面自重力不小于0.8 KN/m 2 。 因此可以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二)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横墙最大间距s=L2=10.8m 底层高H=3.6++0.3+0.5=4.4m ,所以s>2H=3.6×2=7.2m ,根据刚性方案可知 m H H 4.40.10== 由于外纵墙为承重墙,故0.11=μ 由于外纵墙每开间有1.8m 宽的洞口,故8.06 .38.14.014 .012=-=-=s b s μ 查得砂浆强度等级M5时墙的允许高厚比24][=β

大学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设计

**大学建筑工程专业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1.设计题目 (2) 2.设计内容 (2) 3.设计资料 (2) 二、设计计算书 (4) 1.结构平面布置 (4) 2.确定计算方案 (4) 3.荷载计算 (6) 4.结构计算 (7) 5.梁下局压验算 (13) 6.圈梁布置及构造措施 (14) 7.跳梁雨棚计算 (14) 8.墙下条形基础计算 (16) 9.参考资料 (18)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设计 某多层住宅,建筑条件图见附图,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主梁、圈梁、构造柱及板的布置 2、墙体的承载力的计算 3、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4、挑梁、雨蓬的计算 5、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6、绘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三、设计资料 1、题号 第n题(见表一,表中有42道题目,每班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2、荷载 (1)、屋面活荷载取0.72 /m kn /m kn,恒荷载取5.02 (2)、卫生间活荷载取2.02 /m kn kn,恒荷载取8.02 /m (3)、钢筋混凝土容重3 γ = kn 25m / (4)、平顶粉刷:2 kn m 0.40/ 3、地质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持力层为粘土层,持力层厚度4.0米,上部杂填土厚度 1.2米,持力层下无软弱下卧层。粘土层地耐力特征值为200kpa。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2)、砖采用页岩砖,砂浆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根据计算选定。 表一 注:恒载、活载指的是楼面恒载、活载标准值,单位为2 kn,要求同学按学 /m 号选择每题的楼面恒载、活载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