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oc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oc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oc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一、前言

发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畜禽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养殖用地与耕地保护、畜

禽粪便污染与维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可在推进畜牧业规模

养殖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以安全、优质、高效为内涵,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

的可持续发展。培植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具有较强

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畜牧生产企业,可稳定畜禽养殖总

量,增加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畜禽良种和生产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畜禽粪便污染得到综合治理,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降低公共卫生安全

风险。

二、场址选择适宜,场区布局科学

1、场址须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

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域建场。

2、距铁路、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及

其他畜禽场1000 米以上;距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

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污染严重的厂矿1500 米

以上。

3、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良好、排废排

水方便,未被污染、无疫病流行的区域。

4、圈舍建筑一般采用朝南偏东或偏西15° ~30°圈,舍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 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 米,距围墙不少于 3 米。

5、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和附属配套区。

6、清洁道和污染道严格分开,互不交叉,可利用绿化

带隔离。

三、饲养品种优良,饲养规模适度

1、饲养畜禽品种为地方优良品种、通过审核的新品种

(配套系)、批准引进的品种(配套系)或杂种优势明显的

杂交组合。

2、畜禽品种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及企业标准,国

外引进的品种参照供方提供的标准。

3、畜禽养殖场(小区)饲养种类应单一,不应饲养犬、猫等其他动物。

4、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养殖场必须持有《种畜禽生

产经营许可证》。

5、引种渠道清楚,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购买,商品畜禽应从正规渠道引进。

6、畜禽养殖场(小区)饲养规模适度:生猪年出栏500 头以上,肉禽年出栏 1 万只以上,蛋禽存栏2000 只以上,

奶牛存栏 100 头以上,山羊年出栏500 只以上。

7、饲养密度合理(平方米/只):种公猪限位栏≥1,大栏≥ 5.5 ,母猪≥ 1.8 ,育肥猪≥0.7 ;肉20鸡日龄≥ 0.037 ,40 日龄≥0.071 ,60 日龄≥0.1 ;蛋鸡地面平养≥0.16 ,网上平养≥ 0.1 ,笼养≥0.04 ;奶牛≥9;山羊≥2。

8、种畜禽场具有品种选育计划、选育方法、配种制度

及性能测定方案等;商品场饲养的畜禽具有良好的均匀度和

一致性。

四、生产流程合理,设施

设备先进

1、场区应有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土地面积、水源和电源。

2、有为其服务的与饲养规模相配套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3、场区内人员、畜禽和物品等应采取单一流向。

4、全场(小区)或单栋圈舍应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5、依据畜禽生产目标和生理阶段科学配制日粮,更换饲

料要有适当的过渡适应期。

6、猪场实行自繁自养,提倡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小单元

饲养或多点饲养技术,仔猪早期断奶,商品猪全程配合料饲

喂,适时出栏。

蛋鸡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蛋鸭采用网上或地面平养,

肉禽采用网上平养和放牧补饲结合,蛋禽适时淘汰更新,肉

禽适时上市。

奶牛、肉鹅采用舍饲与牧饲结合。

山羊圈养,地面垫料平养鸡或高床饲养。

7、畜禽圈舍配有必需的养殖基础设施设备,操作方便、整洁、实用。

圈舍配备合适的调温、调湿、通风等设备,配备自动喂料、饮水、清污以及除尘、光照等装置。

圈舍内应配有防鼠、防虫、防蝇等设施。

五、档案记录齐全

1、畜禽养殖场应有岗位责任、防疫消毒、档案管理等

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应上墙。

2、畜禽养殖场应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3、养殖档案应载明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

志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

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

消毒情况;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等。

4、除特别规定外,所有原始记录应保存 2 年以上。

六、投入品使用规范

1、使用的饲料和饲料原料应色泽一致,颗粒均匀,无

发霉、变质、结块、杂质、异味、霉变、发酵、虫蛀及鼠咬。

2、规范使用兽药,禁止使用法律法规、国家技术规范

禁止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

3、不得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

不得在垃圾场或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喂。

4、兽药使用应在动物防疫部门或执业兽医指导下进行,

凭兽医处方用药,不擅自改变用法、用量。

5、取得无公害畜禽产地认定证书,提供本年度畜禽产

品或饲料合格检验报告。

6、饲养场技术人员、兽药采购人员应熟知《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禁用兽药规定》、休药期规定等法律法规知识。

七、防疫措施严格

1、具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包括免疫工

作制度、休药期制度、卫生消毒制度、投入品的采购使用和

管理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

2、根据不同畜禽种类、生长阶段、当地疫病发生情况

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畜禽免疫档案规范齐全,并保存 3 年以上。

3、生产区四周应建有围墙或防疫沟,大门出入口设有

值班室、消毒池等;生产区门口应设有更衣换鞋或消毒设施;

圈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或消毒盆。

4、具备有效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奶牛场还应具备有效的布病、结核病监测合格证明。

5、有储藏防疫物资的冷链设施设备(如冰箱、冷藏包等)。

6、牲畜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猪蓝耳

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要求实施强制免疫病种的

应免密度达100% ,免疫耳标佩戴率达到100% 。

7、饲养场工作人员应无人畜共患病;奶牛场工作人员

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并建立

职工健康档案。

8、畜禽标志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在指定部位加施畜禽标志,标志不得重复使用。

9、具有病死畜禽隔离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保持场区内、

外环境清洁卫生。

八、粪污治理有效

1、畜禽舍内配备畜禽粪污收集、运输设施设备,有与养

殖规模相适应的堆粪场,不得露天堆放。

2、场区内粪污通道改为暗沟,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离。

3、建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

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

4、畜禽粪污实行农牧结合,就近就地利用,不直接排放

到水体,经综合治理后实行达标排放。

2020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2020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0年通过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建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200个以上,推广技术模式9个以上,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制定适应各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系列标准和操作规范并汇编成册。 二、重点任务 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从我部筛选的9项技术模式或其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中选择,积极稳妥进行推广。沿海地区每省(区、市)应选择3个以上技术模式,建立海水类推广基地5个以上、建立淡水养殖类推广基地5个以上(天津、上海市可自行确定数量);内陆水产养殖重点地区每省(区、市)应选择3个以上技术模式,建立推广基地6个以上;

其他地区每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行选择技术模式数量,建立推广基地2个以上。 (一)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根据鱼、虾、蟹池塘养殖特点,在池塘内通过功能区构建、多营养级营造、智能机械配置等进行水质调控、底质调控和精准管控,实现高效集约养殖;在养殖区利用排水渠、闲置塘、水田等构建生态净化渠、沉淀池、生态塘、复合人工湿地和渔农综合种养系统等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在室内建设养殖设施,通过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使全部或部分养殖水得以循环利用的养殖模式。由于养殖过程全程受控,因而具有节水、节地、节约控温能耗、养殖生物生长速度快等显著优势。 (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利用稻田为基础条件,通过渔艺、农艺的融合,对其进行适度整理,在确保水稻稳产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水产养殖,做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已有稻虾、稻蟹、稻鱼、稻鳅、

生态养殖 前景看好

生态养殖前景看好 距离六师一?二团梧桐镇三连一公里处,一排排高标准的羊舍映入眼帘。这就是五家渠鑫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园区。 五家渠鑫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为一?二团梧桐镇的现代农业、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拓宽了职工多元增收新渠道,而且推动了团场退耕还草项目的进展,有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今年,五家渠鑫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用“能源节约化”和“生态养殖化”的综合理念,计划投资建设1.5亿立方米羊粪沼气工程和10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等生态产业链集群项目,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生态协同效应。 同时,该公司与多家企业、机构合作,成立新疆鑫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投资近50亿元,建设以湖羊规模化养殖为主体的新疆鑫宝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 目前,养殖园区存栏湖羊近10万只,新建圈舍170栋,面积达32万平方米,预计2018年养殖规模将达到120万只,仅肉羊产业一项可实现产值4.8亿元。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该公司先后成立畜牧养殖、种

植、农机三个方面的专业合作社。 1月至3月,位于六师新湖农场的日发新西域五家渠牧业有限公司也喜事连连。 目前,该公司已建成现代化养殖圈舍58栋,初步完成了饲草料种植加工、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屠宰分割加工等一条龙的产业链建设。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该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开拓市场,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与乌鲁木齐市华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屠宰,并投资建成网络销售平台,通过网络途径拓展市场,使该公司种羊和肉制品远销疆内外。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销售种羊和育肥羊1300多只,销售额达200余万元。目前,年存栏生产母羊3万只,实现了养殖效益的首季“开门红”。

生态养殖策划书

创建神农生态园 生 态 养 殖 策 划 书 创业名称:创建神农生态园 创业团队: 创业地点:茶陵县下东乡关铺村创业时间:二〇一三年九月九日

项目规划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国内外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针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合理组织农业生产,选择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基础设施好、土地资源丰富,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创建“绿色、安全、高效”生态园,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形成产品特色,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既保护了环境,又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1.1 创业名称:创建神农生态园

水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养殖技术

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健康生态养殖 严爱平大陇乡水产服务站24315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消费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多的是关心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否。然而近年来发生的氯霉素、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事件,却暴露出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隐患,尤其是2006年以来,大闸蟹、多宝鱼、桂花鱼…… 频频暴出的水产品安全事件,更是令广大消费者一时间谈鱼色变。实践证明,实行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是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水产养殖业面临潜在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长足发展。“十五”期末,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1.65 万吨,占全球渔业总产量的40%,连续15 年居世界首位;养殖产品在水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从“九五”末的60%提高到“十五”末的67%,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成功地实现了“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的第一次增长方式转变。 近年来,各地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水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和放心的,但是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为普遍,水产品药残超标事件屡有发生;部分渔业水域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水产品被污染或携带病毒、细菌、寄生虫、生物毒素的几率增加;加工企业质量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加工过程中仍存在使用禁用物质或掺假使假行 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尚存在很多隐患。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主要进口国常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为手段设置技术壁垒,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屡屡受限。同时,由于我国渔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出口竞争无序,导致进口国反倾销制裁增加,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战中优势难以发挥,水 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渔业增效、扩大和巩固国内外水产品市场,以及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的关键因素。 二、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种鱼、虾、蟹的病害防治成为水产养殖业关注的焦点、工作的重点。然而事实表明,不但水生生物的各种疾病流传并没有得到根本控制,而且由于滥施药物导致水产品体内有害物质残留增加、养殖水体严重污染,引发疾病流传频发的恶性循环。实践证明,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并不完全在于水生生物本身是否带有病原体,而是由于其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使水生生物抗病害能力下降。因此,始终保持养殖水体适应水生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才是水产养殖的根本 和基础,这就是在水产养殖中具有绿色革命意义的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理念的精髓。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包括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两种模式。所谓健康养殖是指通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 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所谓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当涂模式”的成功实践,显示出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的强大生命力,同 时也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牛粪也能“变废为宝”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牛粪也能“变废为宝” 随着丰都肉牛产业的崛起和壮大,牛粪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对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此,丰都利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的方式,从牛粪里淘金,取得了良好成效。 提到牛粪,很多人会率先想到环境污染。不可否认,牛粪处理不好,的确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牛粪如果排入人类水源地,会严重影响饮水质量。牛粪如果未经处理排入河流、沟渠,会造成异味污染让当地居民感到不适。 但是,如果处理得当,牛粪也能“变废为宝”。在美国、法国等地,牧场利用产生的粪尿,进行固液分离并使用污水产沼和发电,供牧场和附近的家庭使用。在荷兰,对牛粪简单干湿分离后即可直接还田。 如今,丰都用牛粪做原料,利用高科技生产有机肥,既能充分利用牛粪这个生物质再生资源,又可解决肉牛养殖带来的污染难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养牛业走上良性循环经济的轨道,是一种实现环保与效益并举的有效资源化利用途径。 将用牛粪制成的有机肥用于种植双孢菇、红心柚等,不仅价格比碳铵等化肥便宜,肥效高,肥力持久,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一举两得。 此外,丰都还将牛粪用于喂养蚯蚓。经过蚯蚓肠道消化吸收后,牛粪成为“蚯蚓粪”,基本没有了臭味,也是一条解决粪便污染问题的较好出路。 总之,在科学与商业模式如此发达的今天,更应该鼓励创新,欣赏探索,容忍缺点和不足,改善前行。丰都巧用“牛粪”做循环经济,不仅能带给丰都良好的环境,还能有效带动企业发展和农户增收,是牛粪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好办法,也是打通丰都肉牛产业链的有力举措,值得点赞和推广。 现代农业生态监控解决方案 一、概述 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托普云农依照《农业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实施方案》,以智能化信息支撑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方向,采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建设控水、控肥、控病、控湿、控温、

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简要综述了当前畜牧业在经过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生态环境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由此论述了生态健康养殖的概念、有关技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及生态健康养殖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关系;作用 近年来,畜牧业生产不断持续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收入约占农民收入的40%,畜牧业也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畜牧业生产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畜牧业发展也同步呈现良莠不齐、规模不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抵御风险能力差、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规模养殖与农村散养长期存在、畜禽养殖污染处理能力弱、生态环境影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因此,逐步解决当前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促进畜禽健康养殖,保障生态环境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1-4]。 1 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1 对生态环境影响 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对粪污等废弃物污染处理投入普遍不足,设施设备水平低,更多中小企业与养殖户对粪污直接进行露天堆放或直接排放河流湖泊。依据测算,1头猪日排猪粪2.5 kg、尿4 kg、污水8~10 kg,1个1万头猪场日排粪污约150 t,规模养殖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大,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一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渗入地下后对地下水形成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变,人畜不能饮用及利用;二是粪污堆积发酵后产生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对空气形成污染,异味难闻,危害健康;三是粪污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引发疫情;四是大量滋生蚊蝇,滋扰人畜,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1.2 对畜禽产品自身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养殖场企业化程度不高,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及经济效益,缺乏生态健康养殖的理念以及科学的养殖技术,加上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缺乏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与条件,一部分养殖场,乱用兽用生物制剂、添加剂、兽药、防腐剂、抗生素等,甚至使用违禁品,如瘦肉精、激素等,造成畜禽产品有害物质超标,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损害了自身形象,无法出口国外、赢取外汇。

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

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 【摘要】水产养殖户为取得更好效益、养殖密度也越来越高,疾病越来越多、危害程度有所提高;水产养殖户为降低经济损失,投入药物特别多。乱投药物,由于药物造成水产养殖失败经常出现,水产品质量也因此下降、水环境被破坏。追求养殖密度,使水体严重失衡、水环境恶化,疾病因而发生,加上药物的滥用,最终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药物残留超标,引起市场拒收。因此,生态养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生态健康养殖意义;生物制剂;规范用药;加强水质管理 一、水产生态养殖概念 (一)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相关知识 利用模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采取生态健康科学的养殖方式进行养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养殖就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在同一环境下的生物中能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模式 生态养殖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计算各个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容量,确定水域对海水养殖的承受能力,确定最适的养殖容量以及合理布局。 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意义及合理性 1、是有助于环境的改善。环境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内容。 2、是有助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生产健康安全的养殖产品,水产养殖除了在数量上满足市场的需求,还可以提高生态健康养殖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有效降低饲料、还是有助于养殖生产的显著标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满足人们对食物质量标准。 三、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几种方法 (一)生物制剂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应用 1.光合细菌:这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普遍应用的有红假单胞菌,其特点是在菌体内含有具有光合色素,利用太阳光获得能量,但不产生氧气。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目前,传统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残余物几乎全部进入公共领域,重新返回大气圈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生产的增长也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 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为此,下面推荐12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的特点。

我国生态养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畜牧科学农业与技术2015, V ol.35, No.04175我国生态养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朱建勇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生态养殖是提高养殖生物产量、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是健康养殖的重要途径。 本文简述了生态养殖现状与优势,并针对其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生态养殖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殖;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养殖是指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养殖者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之间的食性互补、生态位互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原理,辅以相应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不同生物互利共生,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1]。这种养殖方式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产出高质、安全、无公害食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1我国生态养殖的现状 1.1 我国畜禽生态养殖现状[1] 1.1.1 放养模式 畜禽生长到一定时期,将其放养到山林或自家的果园,让其取食野草、野菜与昆虫。这种放养式,可以减少饲料的使用量;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由于放养空间广阔,畜禽能四处走动,其对疾病的免疫力强于一般养殖的畜禽;能实现优质水果和高品质肉类双丰收。 1.1.2 立体养殖模式 我国比较成功的立体式养殖是“鸡-猪-蛆-鸡、猪”模式。利用鸡粪饲喂猪,再用猪粪饲养蝇蛆,蝇蛆可以用来喂鸡或猪。还可以将蝇蛆晒干制成高蛋白饲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抗菌肽,可以预防鸡或猪的疾病,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鸡粪变废为宝,而且还能减少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 1.1.3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模式 在沼气池中,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其转化产生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产生的沼气可以代替煤炭用于日常生活,沼气还可用来发电照明,减少了CO2的排放量。剩下的沼液渣还可以用来养殖鱼、蚯蚓,用饲养的蚯蚓又可以作优质的动物饲料,沼液、沼渣还可以作为肥料用于种植农作物或果树。 1.2 我国水产生态养殖现状 1.2.1 食性互补养殖模式 食性互补养殖模式是指将不同食性的水产生物混养在一起,使池塘的饵料资源和空间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率。在唐代,我国就有根据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的食性不同将其一起混养的记录。近年来有将食性不同的鱼类和贝类按一定的比例混养[2,3],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率,这种类混养不但能改良水质提高产量[4],而且对疾病的预防控制也有一定的作用[5]。 1.2.2 生态位互补养殖模式 生态位互补养殖模式是将占据不同生态位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混养在一起。古人根据鲤鱼占据鱼塘底层和鲢鳙鱼占据鱼塘上层而将其混养在一起。近年来将占据不同生态位的鳙鲢和蚌进行混养,充分利用池塘水域空间和饵料,还能改良养殖水域的水质,提高养殖生物的成活率[6,7]。 1.2.3 综合养殖模式 桑蚕鱼塘的养殖模式就是一种综合养殖模式,它是我国水产研究在19世纪50年代根据我国当时水产养殖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养殖模式,它充分利用了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种间互利共生,实现了鱼塘-桑树-蚕的综合养殖。在这种养殖模式中,养蚕的粪便或残渣可以作为鱼的饵料,鱼塘底层的塘泥为桑树提供肥料,桑树的桑叶又为家蚕提供了食料,这种养殖模式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鱼塘的鱼为人们提高了优质的水产品,家蚕吐的丝可以制作丝绸,桑树的桑葚也可作为水果商品[8]。近年来,我国南方根据稻田地形多变而发展起来的稻田养虾、稻田养蟹及稻田养鱼等技术,这不仅为虾、鱼、蟹提供了宽阔活动空间,且养殖的虾、鱼、蟹摄食水稻的一些有害生物,减少农药的使用[9-12]。 2生态养殖的优势 2.1 能生产出优质的活体蛋白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食品的安全问题和自身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不仅追求美味可口的动物产品,而且还要求绿色无公害。但许多养殖户利用生长激素刺激经济动物快速生长,缩短养殖时间,降低了养殖成本,但这却导致所养殖出来的动物品质下降,缺乏固有的味道。激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部分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激素随着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人类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在生态养殖中,动物粪便可以用来饲养蝇蛆和蚯蚓。蝇蛆和蚯蚓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含有各种天然必需氨基酸和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养殖动物健康发育,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2.2养殖成本大大降低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竞争激烈,但养殖成本高,产品价格低,产业亏损严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13]。目前,高价的商品饲料是其亏损严重的主要原因。采用生态养殖,可以利用动物粪便及生活有机垃圾饲养高蛋白的蚯蚓和蝇蛆,实现变废为宝。蚯蚓和蝇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代替鱼骨粉,降低养殖成本。 2.3 改善卫生条件 人、畜、禽的粪便和一些有机垃圾是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温床,也是农村恶臭的源泉。生态养殖可以利用EM 微生态制剂,分解粪便中的臭素,抑制氨气排放,净化养殖环境。发展生态养殖,可以实现低价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改善农村卫生条件[13]。

生态循环养殖项目计划书

生态循环养殖项目计划书 (草稿) 一、项目定义: 本生态循环养殖采用综合利用生态链式养殖模式,项目以蝇蛆养殖消耗、处理动物粪便等废物为循环基础,是以蝇蛆动物活性蛋白作为饲料添加剂为核心的绿色、环保、安全的现代工厂化、规模化生态养殖项目。 生态链式养殖循环示意图: 二、项目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中国消费者的最大不安,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的安全是国人的一块心病,食品安全在政治层面上已摆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是我国各级政府当前亟待解决和加大监管力度的重要工作。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等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寻求更为安全、有效、无残留的动物促生长剂和保健剂来代替抗生

素和化学药品。对于畜牧生产者来说,生产无残留、无污染的天然绿色禽畜产品是当务之急,实现禽畜产品“绿色化”的核心问题,即是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等药物类饲料添加剂。对此,畜牧养殖业如何提高品质,减少药物残留,降低甚至禁止抗生素等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使用成为生产绿色禽、畜产品的首要环节,也是当前禽、畜养殖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绿色、安全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已成为时代消费的潮流。而蝇蛆固有的动物活性高蛋白、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蝇蛆体内可诱导产生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包含抗菌肽、抗菌蛋白、壳聚糖、昆虫凝集素等)作为动物蛋白添加剂,不仅可替代日益昂贵的鱼粉和骨粉,提高产蛋率和猪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且蝇蛆可诱导产生的抗菌肽成分可取代目前饲喂动物所用的抗生素,提高养殖动物自身的抗病菌能力,使用蝇蛆作为饲料添加剂可真正实现禽畜产品“绿色化”生产,满足消费者食品安全食用的时尚需求。同时,蝇蛆养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禽、畜粪便,经蛆处理后的禽、畜粪便臭味很快消失,解决了禽畜养殖中粪便污染问题,净化了环境,蝇蛆处理后的剩余物(虫渣)还是一种肥效长、无臭味、土壤改良效果明显,能克服连作障碍,防止土壤酸化的优质有机肥。因此,利用蝇蛆作为饲料添加剂规模化发展养殖业不仅是生物技术应用的推广,而且符合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的生态、环保、安全的“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是一个利国利民、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 三、蝇蛆饲养的意义 (一)、苍蝇的特点 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蝇蛆)、蛹(蝇种)和成虫(苍蝇)4个阶段,世代周期短,寿命最多1个月;苍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oc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规范一、前言 发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畜禽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养殖用地与耕地保护、畜 禽粪便污染与维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可在推进畜牧业规模 养殖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以安全、优质、高效为内涵,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 的可持续发展。培植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具有较强 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畜牧生产企业,可稳定畜禽养殖总 量,增加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畜禽良种和生产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畜禽粪便污染得到综合治理,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降低公共卫生安全 风险。 二、场址选择适宜,场区布局科学 1、场址须符合当地总体规划。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 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域建场。 2、距铁路、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及 其他畜禽场1000 米以上;距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 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污染严重的厂矿1500 米

以上。 3、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良好、排废排 水方便,未被污染、无疫病流行的区域。 4、圈舍建筑一般采用朝南偏东或偏西15° ~30°圈,舍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 米以上,端墙之间不少于9 米,距围墙不少于 3 米。 5、合理布置办公与生活区、生产区和附属配套区。 6、清洁道和污染道严格分开,互不交叉,可利用绿化 带隔离。 三、饲养品种优良,饲养规模适度 1、饲养畜禽品种为地方优良品种、通过审核的新品种 (配套系)、批准引进的品种(配套系)或杂种优势明显的 杂交组合。 2、畜禽品种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及企业标准,国 外引进的品种参照供方提供的标准。 3、畜禽养殖场(小区)饲养种类应单一,不应饲养犬、猫等其他动物。 4、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养殖场必须持有《种畜禽生 产经营许可证》。 5、引种渠道清楚,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购买,商品畜禽应从正规渠道引进。

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从畜牧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费着手,指出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降低畜牧业生产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影响;环保措施 自20世纪90年代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个旧市畜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99年实现了肉食自给。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草食畜、养禽业迅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畜牧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资源、环保问题。畜牧业发展越快,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就越显凸出。因此,加快畜牧业发展应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减轻畜牧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把发展循环型畜牧业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1 畜牧业生产的资源消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数量及质量需求也随之增加,促使牲畜饲养总量增加,畜禽饲养过程中消耗的大量饲料资源,必然加剧饲草、饲料与资源的矛盾。2007年个旧市牲畜存栏总量84.65万头(只),其中生猪15.87万头,牛3.38万头,羊1.98万只,禽63.42万羽;出栏总量112.09万头(只),其中生猪23.67万头,牛1.24万头,羊1.11万只,禽86.07万羽。饲养这些牲畜,至少要消耗饲料粮10万t,牧草40万t。随着牲畜饲养量的增加,5年后饲草、粗饲料资源将难以维系。目前个旧市粮食产量仅4.56万t,人工牧草种植仅666.67 hm2,产量15万t, 全市的粮食生产远远满足不了牲畜的需要,牲畜饲料粮每年都要外调。个旧市草地面积已由1984年草地普查时的9.13万hm2锐减到4.93万hm2,并有继续退化的趋势,理论上虽可饲养草食牲畜5万头(只),但由于草食畜的过度放牧,投入不足,造成了林牧矛盾,生态退化,植被难以恢复。 2 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畜禽粪便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有机肥的使用逐渐转向化肥、无机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畜禽养殖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一个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场。虽然个旧市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接近生产总量的30%,但畜牧业生产模式仍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饲养,畜禽产生的粪便及加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每年产生的粪便总量为40多万t(按1只鸡日排粪便100 g、1头猪排粪便6 kg计算),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903万t, 经科学处理的污水857万t,处理能力达87%。但经过科学处理的粪便量不足10%,由于处理能力和贮运能力不足,在每年雨季及非用肥季节,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放,粪水四溢,直接导致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预计到2012年,随着奶牛、肉牛、猪、禽等牲畜饲养量的增加,牲畜排泄的粪便总量将达到70万t,环境将难以承载。这些排泄物首先是造成了水体污染,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渗入地下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过高;

绿色生态养殖循环技术--项目说明书

绿色生态养殖循环技术项目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4 1.1 项目基本情况--------------------------------------------4 1.2 项目投资单位基本情况------------------------------------4 1.3 项目循环经济模式----------------------------------------5 1.4 项目综合评价--------------------------------------------5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与必要性---------------------------------------7 2.1 项目发展政策背景----------------------------------------7 2.2 肉猪养殖业对环境污染------------------------------------10 2.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11 2.4 项目建设的意义-----------------------------------------14 第三部分项目说明----------------------------------------------15 3.1 项目内容-----------------------------------------------15 3.2 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工艺说明 ------------------------------16 3.3 黑水虻的饲养-------------------------------------------18 3.4 蚯蚓养殖-----------------------------------------------20 3.5 生态农业食物森林设计-----------------------------------22 第四部分市场分析----------------------------------------------23

生态循环养殖的综合经营新模式设计

生态循环养殖的综合经营新模式设计 (李娜,2011级****专业2班,201103033*****) 摘要:生态循环养殖是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本文设计的养殖模式,解决了人和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多级利用,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符合可持续性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要求。主要理论有蚯蚓对粪便的处理作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作用、粪便营养价值的利用、EM制剂对粪便的处理作用、蝇蛆的高蛋白特性、沼气工程技术等。 关键词: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设计;粪污处理 前言 生态循环养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排出的大量粪尿造成了环境污染,各种抗生素和药物的滥用造成了病原体抗药性的增强以及畜产品药残的增加,以上因素都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在全社会环保意识与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关注环保、关注食品安全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1]。 生态循环养殖属于可持续发展农业范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高效的生产模式,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在当今农业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和由于农业管理不善、乱施、滥施农药而引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的形势下,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对农业增产增收、人类健康、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跟随张宝琴老师学习了《资源昆虫学》这门课程后,对生态循环养殖有了一定了了解与想法,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态循环养殖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经验,加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本文。 1.生态循环养殖[1] 1.1生态循环养殖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所谓生态循环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1.2生态循环养殖的特征 (1)它是以一种或少数的几种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配置其他相关产业,如种植业、园艺花卉、肥料业或者其他养殖业实现无污染排放等,把资源的循化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2)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和转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精)知识讲解

附件1: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生态养殖”的要求,采取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明显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二)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如养殖区内养殖户需单独领证的,须全部领证)。 (三)开放大水面养殖区域内水域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用水标准;封闭养殖水域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养殖场应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销售水产品附有《产品标签》(格式见农业部第

31号令)。 (五)需投喂动物源饲料的养殖场,其配合饲料使用率在40%以上,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 (六)生产者能按《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使用渔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供给市场的养殖产品在水产品药残监测中无禁用药品检出。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养殖区(场)情况介绍材料1份(包括总体概况,生产规模,采用的生态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三)2006年本养殖区(场)创建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场)工作计划1份。 (四)本养殖区(场)开展生态养殖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材料1份。 (五)本养殖区(场)养殖证复印件1份(如养殖区内养殖户单独领证,提供其中一户的证件复印件,全部养殖户

清单一份,并注明核准的总养殖面积)。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申报3-4个示范区(场),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原则上鼓励养殖渔民户数在100以上,养殖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养殖区(场)进行申报,各省组织申报时可适当向养殖户数较多、养殖面积较大和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的养殖区(场)倾斜。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

畜牧业发展的方向_生态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畜牧业 陈艳珍 (山东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此,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我国应该如何发展生态畜牧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畜牧学;生态畜牧业;综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6)11─0030─04 0 引言 人类正面临自然资源匮乏,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逐年恶化等全球性问题。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既要广泛地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了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浪费等畸形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了时代的主题。顺应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求,生态工程应运而生,畜牧业生态工程也被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 1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连续20年以平均9.9%的速度递增,产值增长近5倍,占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肉类和禽蛋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肉、蛋占有量分别达43.1kg和16kg,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奶类总产量为1065.0万t,只占世界总产量的1.9%左右,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0。2001年,我国饲料生产总量达8000万t。其中,配合饲料6200万t、浓缩饲料1430万t、添加剂预混合料290万t,分别比2000年增长8%,5%,15%和15%,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生产国地位。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 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环境与生态恶化 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粪便、污水、恶臭、粉尘、病原微生物、噪声等,但主要是粪便、污水处理利用不当对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的污染。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的露天堆放造成了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除了粪便、污水外,恶臭、蚊蝇、噪声、微生物等牧场污染使环境污染恶化。其中,恶臭的大部分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据日本和英国调查,畜牧场的恶臭污染占各种空气污染的首位。长时间吸入恶臭物质会改变神经内分泌,降低代谢和免疫功能,使畜禽生产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牧区草地掠夺性经营,超载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泛滥,草地退化、沙化速度加快,环境恶化。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牧场自身环境的恶化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 2.2 饲料资源、水资源短缺 我国畜牧业以农区为主,而在农区养殖业的肉类总产量中猪肉约占3/4,人猪争粮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以世界1/7的土地养活世界1/5的人口,同时还要养活世界近1/2的猪,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近几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实际上是补充饲料粮的不足。 水资源贫乏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畜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缺水国之一。此外,我国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更加剧了供需矛盾。 2.3 畜禽疫病形势严峻 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种。畜禽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畜牧发展的一大障 收稿日期:2005-12-10 作者简介:陈艳珍(1963-),女,黑龙江拜泉人,教授,硕士,(E-mail)chenyz@https://www.360docs.net/doc/448303800.html,。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江苏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并成为江苏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报道,太湖流域流入太湖的污染物有一半以上来自农业污染源。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双双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本文以果园中“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为例证,为广大农业用户展示金宝贝肥料发酵剂发酵沼渣、干撒式发酵床养殖猪和鸡以及沼液滴灌,生态沟渠(塘库)的构建等关键农业技术在该循环模式中的应用效果。 1、模式表达式:“果猪配套+果鸡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 2、果园建园关键技术 园地选择:果园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条件好、允许畜禽养殖的集中连片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pH值7.5左右、有机质含量1.0%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块。 规划布局:根据果园地形地貌,分别进行种植区域、养殖区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设施的科学规划。 梨树种植:选择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早、中、晚熟品种。 果园生草:采用自然生草法。充分利用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或选种豆科绿肥或牧草,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墒情。一般果园杂草长到20-30cm时进行刈割,控制草的高度不超过20cm。 3、养殖小区建设关键技术 养殖小区布局:一般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远离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口位置;较大规模的果园,生猪养殖圈舍建在园区中间位置;同时要充分考虑粪便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的便利。一般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角落处;较大的果园,鸡舍可以建立在果园的中间位置。 养殖密度:生猪平均养殖配比75-90头/hm2,可以一半采用干湿分离圈舍,另一半采用干撒式发酵床技术建立圈舍。 圈舍建设: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砖混结构,配置降温水帘,并建好防疫隔离区。 采用干撒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建舍,其他干湿式分离圈舍建设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生态净化等“三分离一净化”的设施配套。 鸡舍建设:一般6.67hm2的果园,在果园的角落建设标准化鸡舍,面积较大的果园在果

水产健康养殖基础知识——吴景云

水产健康养殖基础知识 主讲:清流县老科协副会长吴景云 吴景云是清流县老科协副会长、推广研究员, 1998年从清流县畜牧水产局局长、高级畜牧兽医师岗位退休。在工作岗位上他是位优秀的领导干部,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他对城乡科普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热情不退,钻研农业专业技术的劲头不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三农”,服务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一、水产健康养殖——分类 ?顾名思义型 ?无公害养殖型 ?设施养殖型 二、水产健康养殖——理念

?健康养殖的最初内涵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采取的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的综合技术的概括。 ?养鱼不得病? 三、水产健康养殖——顾名思义 ?要根据和围绕特定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所进行的养殖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所谓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 ?出鱼时健康即可? ?养殖鱼类生物学? ?形态特征(体型、体色、大小) ?食性(草、杂、肉、滤食性) ?生长(快速生长、稳定、衰老期、年轮) ?繁殖习性(一次性和多次性、产哪种类型卵) ?生态习性(暖、温、冷水性;分布哪些区域,本属于哪里) 草鱼Grass carp:体形延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各鳍淡灰色,头中等大较宽。吻短而圆钝。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最大个体约35kg;侧线鳞35-46 ?雅罗鱼亚科 ?鲢Silver carp ?鲢亚科 ?体形长而侧扁,腹缘呈刀口状,腹棱完全。头较大,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口腔后方具有螺旋形的鳃上器。鳃孔大,同侧的鳃耙相联合呈海绵状膜质片,最大个体约20kg。 四、如何开展水产健康养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