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差计算方法大全资料

最新公差计算方法大全资料
最新公差计算方法大全资料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2012年12月20日不详

关键字: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

1.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RSS没有充分说明过程均值的漂移,总是假设过程均值在名义设计规格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能力最初看起来比较充分,但实际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原因,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工具受到磨损的时候。因此就有必要利用C来调整每一个名义设计值已知的或者估计的过程标准偏差,以此来说明过程均值的自然漂移,这一方法就称为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Dynamic

Root-Sum-of-Squares Analysis, DRSS)。实际上,这种调整会使标准偏差变大,因而会降低装配间隙概率。

调整后就以一个均值累积漂移的临界值是否大于等于4.5来衡量六西格玛水平,即时,DRSS 模型就简化为一个RSS模型,这一特征对公差分析有许多实际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DRSS

模型是一个设计工具,也是一个分析工具。因为DRSS模型考虑均值随时间的随机变异的影响,所以称之为动态模型。

2.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当假设的均值漂移都设定在各自的极值情况时,这种方法称为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Worse-Case Static Raot- Surn- of-Squares Anlysis, WC-SRSS),这一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值情况

的统计分析方法。为了有效地研究任意假定的静态条件,需要将公式(2-10)分母项中的偏倚机制转移到分了项中(注意:当均值漂移大于2σ时,就不能应用上述转换),同时必须用Cp,代替分母中的Cpk:

实际上,所有偏倚机制都可以利用来表示,但是当过程标准偏差改变时,如果利用作为转换日标,名义间隙值也会改变,这样就违背了均值和方差独立的假设。也就是说,用作为描述均值漂移的基础使得均值和方差之间正相关。而利用k为动态和静态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和灵活的机制,同时保证了过程均值和方差的独立性。

3.设计优化

利用IRSS作为优化基础,当考虑5RS5和WC-SRSS作为基础时其逻辑和推理是相同的。(1)优化零部件的名义尺寸

在任一给定的需求条件和过程能力条件下,重新安排公式(2-10)就得到该优化方程的表达式:

4.对该方法的评价

这一过程以过程数据和指标(等)为设计向导来优化可量化的加工过程及性能,因而所创建的六西格玛设计是稳健的,也可以说,基于过程能力来创建稳健设计比在制造阶段跟踪并减少变异容易得多。

虽然该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但它有许多假设条件。为了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方法在应用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而的不足之处:

(1)适用范围比较小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所分析的是公差设计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情况——直线尺寸链,假定尺寸链关系已知而且目标函数f对各个零部件尺寸x的偏微分}f'I}x=T,所以目标函数的统计公差2=工耐。而在机械装配中的公差累积实质上大多是非线性的,一般而言尺寸链关系未知或者很复杂,不可能求得}f' l }x a

(2)权重分配缺乏科学性

在上述优化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名义值的权重分配还是联合方差的权重设置均是基于经验和良好的工程判断,这样所优化的公差就带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可能不同的工程师所设计的公差相差很大,缺少一个准确、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断定优劣。

(3)没有考虑成本因素

虽然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以装配概率为日标达到了六西格玛水平,但是公差设计与成本密不可分,稳健性的提高是否会带来加工成本的增加也未可知,所以应该设定一个成本评价函数来说明优化的结果不仅是稳健的而且不会增加成本

传统的公差设计方法

2012年12月20日本站原创

关键字:

传统的公差设计方法

比较成熟且广泛应用的公差设计方法包括两个方而:一个是机械公差设计:另一个是Taguchi

三阶段中的公差设计。机械公差设计最基本的包括极值法和统计平方公差方法,还有摩托罗拉于1988年开发的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因此下面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极值法

极值分析方法(Wars-Case Analysis, WC)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且最易于理解的方法,大多数的设计都基于这个概念。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假定加工出的零件尺寸都处于极值情况,零部件都设计为名义值,然后按照这样一种方法分配公差:公差完全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积累,装配仍能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其实质是:使各零部件装配时的设计尺寸和公差满足功能上的装配要求,但以此为基础的分析得到的装配条件是最保守的。为保证装配尺寸上不干涉,必须根据技术要求确定最大、最小标准装配间隙(R 、Q).据此就可以定义最大、最小WC装配间隙。

WC设计方法并不归类于统计方法,但它为后面讲到的关于公差分析和分配的“统计平方公差”方法提供了比较基础,因此能更好地理解并意识到应用统计方法的好处。在WC分析中可以用向量化尺寸简单地线性相加减来描述,它虽然确保了所有零件的装配,但往往最终结果是过于保守,像间隙过大或过小的公差。而太严格的公差会导致成本的提高,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浪费,而且它仅仅考虑了设计规格的线性极值,没有考虑过程能力,因而有必要考虑统计平均公差方法。

2.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统计平方公差方法C Root-Sum-of-Squares Analysis, RSS )采用统计分析进行公差分析,它能防止

保守的设计,可以扩展公差,如果清楚过程能力,甚至可以得到更宽松的公差。采用统计的公差分析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大多数的机械零件在它们的公差限范围内呈正态概率分布,单个零件的分布可以合并成一个正态分布。例如自动机床批量加工零件时,在机床、夹具与刀具处于稳定状态时,则该批工件的尺寸的分布趋十正态分布。当组成环的分布不能确定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随着组成环数的增多,封闭环的分布迅速地近似于正态分布,而与组成环的分布无关。所谓统计平方是指输出响应的方差是其影响因素方差之和,即:

3.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

摩托罗拉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为实现六西格玛目标提供了系统的公差设计策略,其设计思想和方法是本研究进行公差设计的重要参考。为简化计算及随后的分析,将给定的零部件算术标记作为一个向量,即每个零件的尺寸是一个向量化的名义尺寸。

在SPC(例如控制图)中应用正态分布的+_3σ原则已经成为基本惯例口在公差分析中也如此,经常在应用RSS分析时用T/3代替σ。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从统计角度看,由于制造过程的界限+_3σ等于设计公差,过程能力占据了公差域的99.73%,即Cp=1.0,这样在设计时不需要真实的过程标准偏差σ的知识,也能“合理”地构建一个统计概率模型和过程能力。然而,它完全略了设计公差是如何起作用的,更谈不上利用公差设计进行优化了,所以在零件公差的分析和分配中必须应用过程能力数据才能得到优化公差。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分析的假设前提是:(1)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均值和方差相互独立;(2)所有零件的尺寸均服从正态分布;(3)σ用来描述变异性,由于材料和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异,采用1.5σ作为标准漂移来计算公差域之外的概率。

Taguchi的公差设计

2012年12月20日不详

关键字:

Taguchi的公差设计

Taguchi的思想与休哈特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都不相同,它的主耍特点是引进了质量损失函数,把质量和成本联系起来。他从工程技术观点来研究质量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因而Taguchi博士将其思想和方法称为“质量工程学”。其质量工程学又分为线外质量计划和线内质量控制两部分。其线外质量计划是指通过缺陷分析和DOE达到工艺偏差的减小和设计稳健性的提高,它包括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公差设计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又称为三次设计。容差设计是在参数设计阶段确定的最佳条件基础上,为每个参数确定公差规格。实际上,通过线外质量计划所识别的关键因子也可以用在线内控制来确定应该控制什么以及如何控制等问题。当仅用参数设计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外噪声的影响充分衰减时,对于影响大的内外噪声,即使要增加费用,也应将其自身的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时,就需要进行容差设计。由于误差因素的影响大多可用参数设计使其变小,因此容差设计应在参数设计之后进行,这点很重要。

在Taguchi三次设计的参数设计阶段,从经济性考虑,一般选择波动范围较宽的零部件尺寸。如果经过参数设计后,产品能达到质量特性的要求,则一般不再进行公差设计,否则必须调整各个参数的公差。Taguchi公差设计的主要衡量标准是质量损失函数,按照“使社会总损失(即质量损失与制造成本增加之和)最小”的原则来确定合适的公差。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各参数的波动对产品质量特性影响的大小,从经济角度考虑有无必要给予影响大的参数较小的公差(用一级品、二级品代替三级品),给予影响较小的参数较大的公差。这样,虽然进一步减少了质量特性的波动,提高了产品的稳健性,减少质量损失,但是产品级别的升高可能会使产品的公差成本有所提高。因此,公差设计阶段既要考虑减少参数设计阶段所带来的质量损失,又要考虑缩小一些元件的公差所增加的成本,要权衡两者的利弊得失,采取最佳策略。总之,通过公差设计来确定各参数的最合理的公差,使总损失达到最佳(小)。主要注意的是,Taguchi的实验设计中不考虑交互作用的影响,并假定各个噪声变量之间是独立的。

根据设计所涉及的因素多少,公差设计分为单因素和多因素两类。但无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都利用方差分析将影响产品或系统总变异的各个来源分解为它的各个分量,确定模型中每个分量的平方和并给予每一平方和相联系的自由度。注意,Taguchi的方差分析与一般的统计中的方差分析有些区别。一般的方差分析表不包括偏倚的平方和,而Taguchi的方差分析表中通常是包括这一项的,而且这一项的有无和大小对于系统偏差的校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以上判断准则是以顾客质量损失的最小化为依据的,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

1.单因素容差设计

假定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仅有一个因素二影响产品质量特性

y,且x, y之间为线性关系。则其设计步骤为:

(1)描述问题。

(2)方差分析。

研究x的波动对质量特性y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分解为二的波动系统偏差)以及随机误差三个分量的平方和;然后用各自的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总变异)得到各分量对总变异的影响或者称为贡献率。

(3)根据贡献率进行系统偏差的校正。

(4)损失函数与质量水平的确定。

(5)按照上述判断准则来确定容差。

2.多因素容差设计

假设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存在多个因素表示因素的个数)影响产品质量特性y。在多因素容差设计中,又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注意,这里的线性、非线性关系不是指y 与x之间的真实函数关系,而是通过方差分析所确定的显著因素与y的回归方程是线性的,就称为线性系统的容差设计。如果通过方差分析所确定的显著因素与y的回归方程是非线性的,一般存在二阶项是显著的,就称为非线性系统的容差设计。

多因素容差设计步骤:

(1)问题描述。

(2)根据参数设计的最佳方案,制订误差因素水平表。

在容差设计中,以参数设计所选定的最佳参数组合为中心水

平,误差因素水平在口标位。附近按如下两种原则确定:一是根据零件的精度确定误差的波动位;二是根据标准偏差二来设定。由于各误差因素的波动是由二来反映的,因此在给出各误差因素的

标准偏差的条件下,推荐按照以下原则来确定:对丁两水平因素设为;对于三水平因素设为。

(3)外设计,选用正交表,确定试验方案。

(4)外表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偏倚及贡献率)。

方差分析的原理和过程等同于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只是将各个因素的平方和都作了相应的分解。

(5)系统偏差的校正。

(6)验证试验:计算平均值和估计的标准偏差。

(7)损失函数与质量水平的确定。

(8)按照上述判断准则确定x.-的容差。

3.Taguchi公差设计的不足

Taguchi实验设计的方法上要应用于稳健参数设计,其公差设计的内在机理最初是应用一个系统中最便宜的可用零部件,在方差分析及质量损失函数确定后,根据贡献率将贡献率大的(影响大的)因素的波动范围从三级品的士a%缩小为一级品的波动范围最后根据质量损失与加工成本之间的平衡来决定采用哪种波动范围。从而可以看出,Taguchi的公差设计实际上是通过紧缩公差来降低变异的,在这一阶段没有考虑设计的稳健性问题,而是认为稳健参数设计的水平不随公差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把误差作为噪声因素处理,然后根据贡献率来调整误差因素水平。

Taguchi参数设计所得到的最佳组合因其实验设计的缺陷而存在不合理之处,没有充分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优化,只是在所选取的组合中选出信噪比最大的,但信噪比不但缺乏统计科学性而且无法将位置和分散效应区分开,无法得到过程均位和过程方差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过程,从根本上讲不能算优化,也就是说,最大的信噪比的参数组合很有可能不是真正的最优条件。所以说利用信噪比优化存在致命的缺陷,这就有必要继续寻找更好的公差设计方法。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实例分析

2012年12月20日不详

关键字: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实例分析

1.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优化流程

为了和改进后的方法形成比较,也为了对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有更好的理解,本节首先建立一个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优化流程(如图3-1所示)。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方法(RSS、DRSS、SRSS)来优化,需根据各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及合理的统计推断、可靠的工程判断和大量的生产实践而定。

2.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实例分析

以下而的产品为例来说明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过程。某公司生产玻璃加工机床,其中某一关键零件“传动端头总成”的装配草图如图3-2所示,尺寸链关系如图3-3所示。

评价任何一种设计方法,必须有一个基准(Benehmarlking )才能使比较和分析有意义。在此应用WC-SRSS分析方法为基准即公式(2-11),因为它既考虑了过程能力,其设计结果又是最保守的。

第一步:对整个系统的各个公差进行分析评价从此部件的性能要求上看,需要固定带轮(尺寸C4对应的零

分析,设计均未达到要求。因此该设计需要优化。如果以提高零件的精度来达到要求,提高多少或者对哪些零件重新设计都带有盲目性。只有提高过程能力,减少变异或者合理分配公差才是切实可行的。

装配间隙分析结果总结如表3-1所示。

同,不需优化公差所得到的设计就能满足六西格玛要求。

此例优化结果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原来的工艺是采用修配,试装配后,对于零件3必须单独加工,且加工余量很不稳定,大小不一,这使批量生产的效率难以提高。其钳工装卸成本大约是4元/件,磨床加工成本大约是10元/件;优化后所增加的加工成本为10元/件(如表3-2所示),但无需修配,仅需安装成本约2元/件。仅从成本比较,优化的公差设计就节约成本大约2元/件(10+4-14-2=2);从时间上来考虑,由于优化的公差设计其装配概率达到了六西格玛水平,相应就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保障了工作的连续性。应用该方法所设计的产品不仅达到了六西格玛水平,而且降低了成本。

3.对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几点说明

(1)六西格玛模型包含的假设中均值和方差是独立的,即均值位置的改变与方差的变化无关,反之也成立。尽管摩托罗拉六西格玛模型的分布看起来是一个在工程规格内漂移1.5二的六西格玛分布,这一漂移仅仅是在大批量连续生产中对随机变异效应在均值上的一个补偿量,当然这也意味着方差齐性的假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均值在规格限内是随机变化的,假定技术上己经采用合理的控制,总体均值最终会在规格限内出现一定的偏倚。影响均值漂移的独立变量包括(不限于):工具的磨损、加工机器的温度、材料硬度的一致性、热扩散系数以及操作者的差别等。

(2)零件的加工是独立的,假设加工过程不受系统变异的影响,这保证了零件尺寸的变异是随机的,还假设在装配中零件是随机选取的。尽管完全随机化是不现实的,但实践表明对于大、中批量生产而言这一假设都是合理的。

(3)这里假设每个公差是一个正态随机变量,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假设其他类型:均匀分布、三角分布和对数正态等等;然而,在模型应用中最普遍的假设就是正态分布。因此,为一致性和简单性起见,在文中均应用正态分布。

(4)如果Cp提高,就必须约束响应Y的内在变异性—由制造过程潜在的原因引起的变异。一般来说,这种约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首先,可以应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通过系统性地定义、特征化和优化,一个加工过程能力相对于其自身的历史性能可以得到显著地改进。第二,可以修改设计过程—最经常的是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像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如果仅仅因为现存的加工设备的全部能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而进行这种改变通常比第一种成本要高。

(5)DRSS模型对尾部概率不考虑采用检验程序,这一模型基于零缺陷概率。该模型也假设每个零件的总体分布是正态的且没有系统性变异。最终这一模型基于均值的随机漂移建立—在DRSS模型中包含了形如的单边均值漂移。这样就可能以增大任一给定的零部件的方差来校正来自加工过程和/或材料变异的均值漂移的累积效应。在后面的论述中隐含着方差齐性(随时间)的假设。

(6)应用DRSS方法必须基于合理的工程逻辑和统计推理。假设标准偏差是常量,是独立于公差宽度的;然而k不是独立的,因此在最初的分析之后必须将k视为一个常量。当k=a 时,由于k不在方程中,DRSS模型就成为RSS分析;当k>0时,它作为一个常量乘子,也就是说,如果在最初的分析中对k做一个假设,没有其他信息来改变最初的假设,那么在随后的分析中应该应用相同的k值。

以上这些说明不仅对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内在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某些局限性。以此为对比来说明在后面利用R51VI开发的设计方法具有更大的普适性。

四年级用简便方法运算计算题

27×99 541×67-67×441 48×101-48 34×201 256×7-56×7 103×37 125×16 420÷35 76×23+24×23 103×23 25×(40+8)75×3×4

123×67-23×67 38×7+62×7 25×16×5 68×48+68×2 52×32+48×32 5×27+63×5 64×9-14×9 125×18 67+42+33+58 18×137-18×37 18×45+18×55 250×28

199×9+199 50×(60+8)49+49×49 304×22 12×(40-5)75×141-75×40 55×25+25×45 (30+4)×25 27×37+37×23 47+99+47 25×65+25×25 24×250

163×8+37×8 256×9-46×9 63×8+91×63+63 28×111-28×11 201×34 78×101-78 560÷16 373×9-73×9 2×46+46×1813×125×8 44×25 28×57+43×28

99×64+64 16×401 36×25 199×53+53 12+19×12 (30+2)×15 226×13-26×13 125×16 402×15 25×19 (30+8)×25 48×125

63+15×2 202×41 21+254+79+46 125×(8+16)202×13 13+13×49 304+297 25×124-24×25 41×99 56+56×49 15×301-15 250×9×4

公差计算方法大全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 2012年12月20日不详 关键字: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 1.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RSS没有充分说明过程均值的漂移,总是假设过程均值在名义设计规格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能力最初看起来比较充分,但实际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原因,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工具受到磨损的时候。因此就有必要利用C来调整每一个名义设计值已知的或者估计的过程标准偏差,以此来说明过程均值的自然漂移,这一方法就称为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Dynamic Root-Sum-of-Squares Analysis, DRSS)。实际上,这种调整会使标准偏差变大,因而会降低装配间隙概率。 调整后就以一个均值累积漂移的临界值是否大于等于4.5来衡量六西格玛水平,即时,DRSS 模型就简化为一个RSS模型,这一特征对公差分析有许多实际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DRSS 模型是一个设计工具,也是一个分析工具。因为DRSS模型考虑均值随时间的随机变异的影响,所以称之为动态模型。 2.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当假设的均值漂移都设定在各自的极值情况时,这种方法称为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Worse-Case Static Raot- Surn- of-Squares Anlysis, WC-SRSS),这一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值情况的统计分析方法。为了有效地研究任意假定的静态条件,需要将公式(2-10)分母项中的偏倚机制转移到分了项中(注意:当均值漂移大于2σ时,就不能应用上述转换),同时必须用Cp,代替分母中的Cpk:

实际上,所有偏倚机制都可以利用来表示,但是当过程标准偏差改变时,如果利用作为转换日标,名义间隙值也会改变,这样就违背了均值和方差独立的假设。也就是说,用作为描述均值漂移的基础使得均值和方差之间正相关。而利用k为动态和静态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和灵活的机制,同时保证了过程均值和方差的独立性。 3.设计优化 利用IRSS作为优化基础,当考虑5RS5和WC-SRSS作为基础时其逻辑和推理是相同的。(1)优化零部件的名义尺寸 在任一给定的需求条件和过程能力条件下,重新安排公式(2-10)就得到该优化方程的表达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 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 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 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简便方法

整数简算·四则混合运算 【练习】 1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999+3+99×8+8+2×9+9 125×128-125×27-125 ※(11×9+11)×(111×999+111)×(7×11×13-1001) (24×21×45)÷(15×4×7) (125×72×24)÷9÷8 111×111 1111×1111 999×999 9999×9999 15.利用数的分解法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99999 (2)2772÷28 (3)579999971÷29 (4)1986+331×594 (5)1111×58+6666×7 (6)99999×77778+33333×66666 (7)321×17+107×39+1070 (8)2999998+299997+29996+2995+294+23 1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54+38+46 (2)37+44+56 (3)88+(37+22) (4)67+15+33 (5)375+342+658+625 (6)827+74+36+163

(7)428+267+(733+572) (8)536+(541+464)+469 (9)327+108(10)325+98 (11)872-48-272 (12)384-(184+36) (13)528-(138-72) (14)387-124 (15)564-387+187 (16)843+78-43 (17)274-87+26-13 (18)936-867-99+267 (19)813-(613-237) (20)537-(543-163)-57 (21)36×(468÷9) (22)58÷17×34 (23)48×5 (24)24×25 (25)56×125 (26)26×64×625 (27)84×(25×37) (28)68×36+36+31×36 (29)84×29-18×84-21×4 (30)72×(51÷12) (31)4321-1996+1998

公差计算方法全套汇编

2012年12月20日不详 关键字: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 1.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RSS没有充分说明过程均值的漂移,总是假设过程均值在名义设计规格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能力最初看起来比较充分,但实际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原因,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工具受到磨损的时候。因此就有必要利用C来调整每一个名义设计值已知的或者估计的过程标准偏差,以此来说明过程均值的自然漂移,这一方法就称为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Dynamic Root-Sum-of-Squares Analysis, DRSS)。实际上,这种调整会使标准偏差变大,因而会降低装配间隙概率。 调整后就以一个均值累积漂移的临界值是否大于等于4.5来衡量六西格玛水平,即时,DRSS模型就简化为一个RSS模型,这一特征对公差分析有许多实际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DRSS模型是一个设计工具,也是一个分析工具。因为DRSS模型考虑均值随时间的随机变异的影响,所以称之为动态模型。 2.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当假设的均值漂移都设定在各自的极值情况时,这种方法称为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Worse-Case Static Raot- Surn- of-Squares Anlysis, WC-SRSS),这一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值情况的统计分析方法。为了有效地研究任意假定的静态条件,需要将公式(2-10)分母项中的偏倚机制转移到分了项中(注意:当均值漂移大于2σ时,就不能应用上述转换),同时必须用Cp,代替分母中的Cpk:

实际上,所有偏倚机制都可以利用来表示,但是当过程标准偏差改变时,如果利用作为转换日标,名义间隙值也会改变,这样就违背了均值和方差独立的假设。也就是说,用作为描述均值漂移的基础使得均值和方差之间正相关。而利用k为动态和静态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和灵活的机制,同时保证了过程均值和方差的独立性。 3.设计优化 利用IRSS作为优化基础,当考虑5RS5和WC-SRSS作为基础时其逻辑和推理是相同的。(1)优化零部件的名义尺寸 在任一给定的需求条件和过程能力条件下,重新安排公式(2-10)就得到该优化方程的表达式: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速算技巧 一、估算法 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差距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对“估算”时对精度的要求。 二、直除法 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的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首两位、首三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常用形式: 1.比较型:比较分数大小时,若其量级相当,首位最大∕小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型:计算分数大小时,选项首位不同,通过计算首位便可得出答案。 难易梯度:1.基础直除法:①可通过直接观察判断首位的情形; ②需要通过手动计算判断首位的情形。 2.多位直除法:通过计算分数的“首两位”或“首三位”判断答案情形。 三、插值法 1.“比较型”插值法 如果A与B的比较,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个数C,使得A﹤C,而B﹥C,既可以判定A﹤B; 2.“计算型”插值法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 若A﹥C﹥B,则如果f﹥C,则可以得到f=A;如果f﹤C,则可以得到f=B。

四、放缩法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精度足够的结果。 常用形式: 1. A﹥B,C﹥D,则有A+C﹥B+D;A-D﹥B-C; 2. A﹥B﹥0,C﹥D﹥0,则有A×C﹥B×D;A÷D﹥B÷C 五、割补法 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或总和值时,首先选取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将这组数据“割”(减去)或“补”(追上),进而求取平均值或总和值。 常用形式: 1.根据该组数据,粗略估算一个中间值; 2.将该组值分别减去中间值得到一组数值;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 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1;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 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 律)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 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56+78-56 450×9÷50 =256-56+78 =450÷50×9 =200+78 =9×9 =278 =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 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 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 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 789-133+33 =345-(67+33) =789-(133-33) =345-100 =789-100 =245 =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 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 %1 x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 1%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简便计算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式 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了根据计算法则按运算顺序计算,还要注意认真观察题目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简便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整体简便计算。整个一道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种形式最为常见。例如: =1.14×10 =11.4 二、局部简便计算。一道算式中局部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这种形式也不少见。 三、中途简便计算。开始计算并不能简便计算,而经过一两步后却能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最容易忽视。例如: =1.2×(1+5+4) =1.2×10 =12 四、重复简便计算。在一道题里不止一次地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往往不注意后一次简便计算。例如: =8×55×0.125 =8×0.125×55 第二次 =1×55 =55 几种简便运算方法 最近金思维数学课上学了几种简便运算的方法,个别同学理解得不好,所以我想在这里把书中涉及到几种方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替换法(重点是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加或减几) 例1:46+49 (把49看作50-1) = 46+50-1 = 96-1 = 95 例2:54-28 (把28看作30-2) = 54-30+2

= 14+2 = 16 二、凑整法(重点是找到适合凑整十的数) = 72-(17+23) = 72-40 = 32 例3:93-58-13 =(93-13)-58 = 80-58 = 22 三、加减抵消法(在有加有减而且加减的数值很接近的情况下使用非常方便,但是一定要注意运算符号,否则很容易出错。) 例:76-19+18 =76-1 =75 四、观察规律法 这部分题非常灵活,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0-9+8-7+6-5+4-3+2-1 式子很长怎么办?看下面红颜色的部分 10-9+8-7+6-5+4-3+2-1 是不是发现规律了 =1+1+1+1+1=5 学会方法很重要,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了方法还需要一定量的计算才能把各种方法运用得熟练,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有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以下试题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1、23+49 2、36-19 3、64-48 4、37+29 5、52+34+18 6、35-17-5 7、56+25-36 8、36-24+23 9、17+28+12+23 10、1+2+3+4+5+6+7+8+9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

尺寸链计算方法-公差计算

尺寸链计算 一.基本概念 尺寸链是一组构成封闭尺寸的组合。 尺寸链中的各个尺寸称为环。零件在加工或部件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当尺寸链中某组成环的尺寸增大时,封闭环的尺寸也随之增大,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反之为减环。 补偿环: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某一组成环,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或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要求。 传递系数ξ: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增环ξ为正值,减环ξ为负值。通常直线尺寸链的传递系数取+1或-1. 尺寸链的主要特征: ①.尺寸连接的封闭性;②.每个尺寸的变化(偏差)都会影响某一尺寸的精度。 二.尺寸链的分类 1.按应用范围分 工艺尺寸链: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几个相互联系的工艺尺寸形成的封闭链。 装配尺寸链:在设计或装配过程中,由几个相关零件的有关尺寸形成的封闭链。 2. 按构成尺寸链各环的空间位置分 线性尺寸链:各环位于平行线上 平面尺寸链:各环位于一个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各环不平行排列。 空间尺寸链:各环位于不平行的平面,需投影到三个座标平面上计算。 3.按尺寸链的形式分 a)长度尺寸链和角度尺寸链 b)装配尺寸链装、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 c)基本尺寸链与派生尺寸链 基本尺寸链指全部组成环皆直接影响封闭环的尺寸链 派生尺寸链指一个尺寸链的封闭环为另一个尺寸链组成环的尺寸链。

d)标量尺寸链和矢量尺寸链 三. 基本尺寸的计算 把每个基本尺寸看成构成尺寸链的各环,验算其封闭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时首先应该进行的工作。 目前产品生产中经常出现错误的环节,大部分是基本尺寸链错误。特别是测绘设计的产品。由于原机的制造误差,测量系统的误差以及尺寸修约的误差,往往会使测绘设计与原设计产生很大的偏差,所以必须进行基本尺寸链的计算 四.解尺寸链的主要方法 根据零件尺寸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零件尺寸公差,然后按照解尺寸链的最短途径原理的方法对尺寸公差进行验算和修正。 为了提高零件的装配精度,与其有关各零件表面形成的尺寸链环数必须最少。 a)极值法(完全互换法) 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不得大于封闭环的公差 即Σδi≤δN 不适合环数很多的尺寸链 b)概率法(不完全互换法) 设A表示组成环的算术平均值,σ表示均方根偏差,则一般各环的公差取±3σ。 σ=∑- i n A Xi/) ( c)选配法 将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 尺寸链计算程序 ①基本尺寸计算依据产品标准、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②公差设计计算可以先按推荐的公差等级标准选取公差值,然后按互换法进 行计算调整,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与极限偏差。 ③公差校核计算校核封闭环公差与极限偏差。 五. 计算举例

简便方法计算

六年级数学《分数的简便计算》学生学习情况调研报告天河区先烈东小学程静张玉梅 一、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对于《简便计算》的相关描述: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整数和小数的简便计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中关于本学习内容的相关描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整数、小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一般是把整数或小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在分数运算中,可以利用约分使数据变小,或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数据描述 各小题得分情况一览表(蓝色为高于级平均的知识点)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四、对策及专项题组设计训练 1.对策。 A、改革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评价时,既要着眼于学生负担的减轻,又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在“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让学生能根据计算的实际,能选择适当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并予适当的评价。

例如:计算101×65-65,常规的算法是101×65-65=65×(101-1),对于101×65-65=(100+1)×65-65也未尝不可,即使用递等式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合理评价,并给予提示。 数学本身是追求优化的,但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基础是有差异的。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能接收的。 例如:教材所给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真正在教学时,有些学生得出这个结论还是相当费力的。虽然用四条边的长度连加,或长×2+宽×2这两种方法没有公式所谓的“简便”,但对有些学生而言,它更贴进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没有必要把最优化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体验出来。 B、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简便计算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长期以来,我们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片面地注重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练习有余,探索不够”是我们教学的一大弊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本末倒置的:对于规律一带而过,更谈不上让学生探索了,然后就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让学生做练习。学生成了计算的奴隶,还有什么学习的兴趣可言。这样学生只会条件反射般地运用定律去解题,而不会去观察思考,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多样化”、“最优化”的考虑了。 例如:3.5÷2.5÷4=3.5÷2.5×4 学生犯错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一味机械地程序化训练,把凑整作为思考的唯一方法,而忽略了题目的算理变换。 数学教育目标,不仅要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且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如果每一个运算规律,都是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学生头脑中的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强调什么样的题目要简便计算。在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方法。长此以往,题目也许不必再出现“第几题要用简便方法计算”了。 C、改变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简便意识培养 简便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简便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任务,也不仅仅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所能解决得了的。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学生探讨解法的最优化;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至于在科学服务于生活,使生活方便的事例数不胜数。

6 西格玛标准公差计算公式.

六西格玛管理系列讲座之一 什么是6西格玛管理?当人们谈论世界著名公司-通用电器(GE)的成功以及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先生为其成功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概括地回答的话,可以说6西格玛管理是在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的过程革新方法,它是通过提高组织核心过程的运行质量,进而提升企业赢利能力的管理方式,也是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获得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策略。因此,管理专家Ronald Snee先生将6西格玛管理定义为:“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 如果展开来回答的话,6西格玛代表了新的管理度量和质量标准,提供了竞争力的水平对比平台,是一种组织业绩突破性改进的方法,是组织成长与人才培养的策略,更是新的管理理念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 让我们先从6西格玛所代表的业绩度量谈起: 符号σ(西格玛)是希腊字母,在统计学中称为标准差,用它来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我们常用下面的计算公式表示σ的大小: 如果有两组数据,它们分别是1、2、3、4、5;和3、3、3、3、3;虽然它们的平均值都是3,但是它们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图1-1所示)。如果我们用σ来描述这两组数据的分散程度的话,第一组数据的σ为1.58,而第二组数据的σ为0。假如,我们把数据上的这些差异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起来的话,这个差异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假如顾客要求的产品性能指标是3±2(mm),如果第一组数据是供应商A所提供的产品性能的测量值,第二组数据是供应商B所提供的产品性能的测量值。显然,在同样的价格和交付期下,顾客愿意购买B的产品。因为,B的产品每一件都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或理想状态最接近。它们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之间的偏差最小。 假如顾客要求的产品交付时间是3天。如果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分别是供应商A和B每批产品交付时间的统计值,显然,顾客愿意购买B的产品。因为,B每批产品的交付时间与顾客要求最接近。尽管两个供应商平均交付时间是一样的,但顾客的评判,不是按平均值,而是按实际状态进行的。 假如顾客要求每批产品交付数量是3件。如果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分别是供应商A和B每批产品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一、 口算。 10-2.65= 0÷3.8= 9×0.08= 24÷0.4= 67.5+0.25= 6+14.4= 0.77+0.33= 5-1.4-1.6= 80×0.125= 73÷3×7 1=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25-997 998+1246 31+3.2+32+6.8 1252-(172+252) 400÷125÷8 25×(37×8) (41-61)×12 43×154×74 34×(2+3413) 125×8.8 4.35+4.25+3.65+3.75 3.4×99+3.4 17.15-8.47-1.53 1765-343-46 5 97÷251+115×9 2 0.125×0.25×32 22.3-2.45-5.3-4.55 (1211+187+24 5)×7 4.25-365-(261-14 3) 187.7×11-187.7 4387×21+57.125×21-0.5 2.42÷43+4.58×311-4÷3 6.28+5.74+3.72+5.26 48×6.2+6.2×52 25×125×4×8 16.9-5.6-4.4 9.08-(5.7+1.08) 5.8×99+5.8 360÷(1.2÷50) (40+1.25)×8 483+199 1.24+0.78+8.76 933-157-43 4821-998 0.4×125×25×0.8 1.25×(8+10) 9123-(123+8.8) 1.24×8.3+8.3×1.76 9999×1001 14.8×6.3-6.3× 6.5+8.3×3.7 32×125×25

1035-998 5076+99 3008+449 428×25×4 328-189-28 43.2-(3.2-1.28 25×2×1.25×4×5×8 84×0.25+16÷4 6.3+0.87+3.7+8.16= 18.75-0.43-4.57= 7.2+2.8= 0.36+0.64= 8-2.5= 1.83+ 2.7= 1 3.8+9.9= 3.8+ 4.29+2.1+4.2= 8.3-2.63= 32.8+5.6+7.2= 3.5+7.6= 12-6.2-3.8= 1.7+0.43+3.3= 5.4-2.5-1.4= 0.99+1.8=2.56-0.37=3.9+2.03=2.14-0.9= 0.45×2.5= 0.8×1.25= 0.3×3.6= 0.3×0.3= 10×0.07= 0.3×1.4= 0.05×7= 0.92×0.4= 0.2×0.26=0.14×4= 0.02×0.1= 1.2×0.3= 0.2×0.4= 8.2+1.8= 100-35.22= 2.3×4= 2.5×0.4= 2.4×5= 0.22×4= 3.25×0= 0.9-0.52= 3.99×1= 0×3.52= 12.5×8= 8÷10 = 10-1.8-7.2= 0.43+3.57= 2.5×4×12= 0.6×0.8 =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 1.1×9= 0.16×5 ﹦ 1.78+2.2 = 9.6÷0.6 = 1.2×0.5-0.4 0.7÷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已知现期量,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直接做差、简单估算 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 1现期量基期量+= ()x %1-≈现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当X<5,才可使用约等于号之后的公式 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基期量比较 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 1现期量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计算基期量时,如果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 若增长率< 5%,建议使用公式法化除为乘进速算; 若5%≤增长率<10%,那么在答案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若增长率没有什么特殊特征,则考虑直接进行直除或估算。

现期量计算 已知基期量,增长量 量增长基期量 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1%x x +?=?+=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现期量的计算常和年均增长率结合考查,求年均增长率时可利用的近似计算公式为())5%(1%1<+≈+x nx x n ,估算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增长量计算 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直接做减法 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估算 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n 1时,公式 可被化简为:n +=1现期量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用简便方法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年级上册) By yinmingjun 发表于2010-12-6 16:30:00 推荐 ①246+408 =246+(400+8) =(246+400)+8 =646+8 =654 先将其中一个接近整百数的加数看成是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的和,就将246+408看成246+(400+8),再应用加法结合律将246先加上400,变成(246+400)+8,然后再继续算下去。 ②246+598 =246+(600-2) =(246+600)-2 =846-2 =844 598接近600,看成600又会多出2,所以把598看成600减2的差, 246+598就变成了246+(600-2), 为了能简便运算,再转变成(246+600)-2, 然后再继续算下去。 ③14×3×5 =(14×5)×3

=70×3 =210 这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 交换3与5的位置,将14与5结合到一起, 将14与5相乘,得到整十数的积70, 在将70与3相乘。此类题都是先考虑哪两个数相乘能得到整千数、整百数或整十数,就先将这两个乘数相乘。 ④12×35 =12×(5×7) =(12×5)×7 =60×7 =420 12乘35计算有难度,如果将其中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就好算多了(注意:要有一个一位数能和另一个乘数相乘积是整十数、整百数等)。这里的35就可以做到。 ①将35转变成5×7。②将12与5结合到一起。 ③将12与5相乘得到积60。④再与7相乘算出结果。 ⑤9+99+999+3 =9+99+999+(1+1+1) =(9+1)+(99+1)+(999+1) =10+100+1000 =110+1000

最新公差计算方法大全资料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2012年12月20日不详 关键字: 六西格玛机械公差设计的RSS分析 1.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RSS没有充分说明过程均值的漂移,总是假设过程均值在名义设计规格的中心,这就是为什么能力最初看起来比较充分,但实际中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原因,特别是在制造过程中工具受到磨损的时候。因此就有必要利用C来调整每一个名义设计值已知的或者估计的过程标准偏差,以此来说明过程均值的自然漂移,这一方法就称为动态统计平方公差方法(Dynamic Root-Sum-of-Squares Analysis, DRSS)。实际上,这种调整会使标准偏差变大,因而会降低装配间隙概率。 调整后就以一个均值累积漂移的临界值是否大于等于4.5来衡量六西格玛水平,即时,DRSS 模型就简化为一个RSS模型,这一特征对公差分析有许多实际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讲,DRSS 模型是一个设计工具,也是一个分析工具。因为DRSS模型考虑均值随时间的随机变异的影响,所以称之为动态模型。 2.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当假设的均值漂移都设定在各自的极值情况时,这种方法称为静态极值统计平方公差方法( Worse-Case Static Raot- Surn- of-Squares Anlysis, WC-SRSS),这一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值情况

的统计分析方法。为了有效地研究任意假定的静态条件,需要将公式(2-10)分母项中的偏倚机制转移到分了项中(注意:当均值漂移大于2σ时,就不能应用上述转换),同时必须用Cp,代替分母中的Cpk: 实际上,所有偏倚机制都可以利用来表示,但是当过程标准偏差改变时,如果利用作为转换日标,名义间隙值也会改变,这样就违背了均值和方差独立的假设。也就是说,用作为描述均值漂移的基础使得均值和方差之间正相关。而利用k为动态和静态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和灵活的机制,同时保证了过程均值和方差的独立性。 3.设计优化 利用IRSS作为优化基础,当考虑5RS5和WC-SRSS作为基础时其逻辑和推理是相同的。(1)优化零部件的名义尺寸 在任一给定的需求条件和过程能力条件下,重新安排公式(2-10)就得到该优化方程的表达式: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 考 点 已知条件计算公式方法与技巧 去年量计算(1)已知今年量, 增长率x% x% 1+ = 现期量 基期量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今年量, 相对去年量增加 M倍 M + = 1 现期量 基期量截位直除法 (3)已知今年量, 相对去年量的增 长量N N - 现期量 基期量=尾数法,估算法 去 年量比较(4)已知今年量, 增长率x% 比较: x% 1+ =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今年量 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 接比较今年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 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今年量计算(5)已知去年量, 增长率x% ) ( 基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现期量 x% 1 x% + ? = ? +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去年量, 相对去年量增加 M倍 ) ( 基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现期量 M M + ? = ? + = 1 估算法 (7)已知去年量, 增长量N N + =基期量 现期量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8)已知去年量 与今年量 基期量 现期量 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去年量 与增长率x% x% ? =基期量 增长量特殊分数法 (10)已知今年量 与增长率x% x% x% 1 ? + =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 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 n + = 1 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 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11)如果去年量 为A,经N期变为 B,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11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 比重增长率问题 比重增长率问题题型表现形式: 已知今年量A,增长率是X;今年量B,增长率是Y. 求今年A占B的比重比去年增长了()% 神算老周分析:此类题型曾在历年国考、省考中多次出现,虽然近年来出现的频率降低,但仍是一类经典题型,而且此类题有一定难度,如果不掌握方法,往往会被出题人的这个问法给绕晕或者解出来要较长时间。今天,老周在前几天给大家总结比重增长量的基础上,再来对这一类题型做一个总结。 公式总结:(a-b)/b (这里a=A对应的增长率X + 1 b= B对应的增长率Y + 1) 关于求比重增长率的题型示例 2009年国考行测真题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8.15% B.14.43% C.25.05% D.35.25% 神算老周解析: 公式应用:(a-b)/b=(1.2244-1.07) /1.07 =0.1544/1.07 比15.44%小一点,显然是AB之间,A太小,不可能是A。选B 在计算过程中,a-b中的1相互抵消,因为我们计算分子时,直接拿两个增长率一减就 行. (22.44%-7%) (或直接用截取法把1.07变为1.00,分子0.1544变为0.1444.选B。关于截取法的应用这里不详述,我在论坛里有相关帖子,大家可找找,也可下载附件,里面我附上视频讲解地址。) 2011年江苏B类行测真题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情况

用简便方法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 5.5×17.3+ 6.7×5.5 2.06+2.06×99 3.8×1.96-3.8×0.4678×0.69+1.2×6.9+6.9 0.25×12.5×3.2 2.65×1.7+1.35×1.7 2.5× 3.2×1.25 2.8×0.5+0.5×27.2 3.56+6.1+6.44 17.67-2.77-2.23 11÷2.5÷0.4 23.7×0.25×40 1.56×1.7+0.44×1.7-1.7 25×125×8×4 329×101 6×72+28×6 例1.赫山区前年绿化荒山的面积为20公顷,去年绿化荒山的面积为50公顷.去年的绿化面 积比前年多百分之几? 分析:“多几分之几”或“多百分之几”,就是“增长几分之几”或“增长百分之几”,这 就是“增长率”.求增长率的算法是:增长的具体数÷标准数=增长率. 解:(50-20)÷20=30÷20=1.5=150% 答:去年的绿化面积比前年多150%. ☆☆例2.方山小学有学生400人,赫山小学有学生500人.方山小学的学生数比赫山小学 少几分之几?赫山小学的学生数比方山小学多百分之几? 分析:求人数少的方山小学学生数比人数多的赫山小学少几分之几,是以人数多的赫山小学 学生数为“单位1(标准数)”的,解答时要用少的具体人数来除以标准数.求人数多的赫山小 学比人数少的方山小学多百分之几,是以人数少的方山小学学生数为“单位1(标准数)”的, 解答时,要用多的具体人数来除以标准数. 注:在学生人数的比较中,方山比赫山少100人,那么,赫山就比方山多100人;这里“少” 的学生人数与“多”的学生人数都是一样的,即都是100人.但是,“少几(百)分之几”或“多 几(百)分之几”,就并非学生具体数量的比较,而是倍数关系的比较.求出了方山比赫山少, 并非赫山就比方山多;求出了赫山比方山多25%,也并非方山就比赫山少25%.这是很容易混 看和出错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例3.大众电影院本月的票房收入比上个月增长了5%,那么,上个月的票房收入比本 月少百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