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摘要】历史的发展表明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许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很多对现代有借鉴意义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而先秦时期的百家都提出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本”思想,值得我们再进行深入探讨一下。

【关键词】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形成

先秦民本思想是伴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它滥觞于殷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历时千余年,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座特殊的政治思想宝库,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首先,殷周时期是民本思想的萌发阶段。早期的人类认为神灵是社会的根本,记载当时时代特征的古代文献已有“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今不承古,罔知天之断命”①(盘庚上)的文字。在那样的时代里,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人们对神崇拜心理为自己的统治编织合理依据,甚至提出“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逐渐显现,民本思想开始萌发。作为政论文集的《尚书》,就对其进行了记载,其中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到处可见:“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我民明威。”①皋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①泰誓中“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①酒诰“治民祗惧,不敢荒宁。”①无逸“唯王王子子孙孙永保民”①梓材不过,当时的民本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纵观《尚书.周书》,可以看到其思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体察民情,上不滥费,下无过取。提出统治者要知道“稼穑之艰难”,

才能“保惠于庶民”①无逸。第二,要正确对待民众的过失,重在教育。《康诰》就指出,对于民众犯了错误,不能动辄就滥施刑罚,而要“裕民”,即要引导和教育。第三,要关注和救济弱者。要求统治者“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①梓材这是说,当政者不能残害人民,虐待人民,对于鳏寡孤独之人和贱妾,要能够包容,并在《康诰》和《无逸》等篇目中强调其重要性。第四,要法先王且慎用刑罚。认为“乃惟成汤……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①多方要求统治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求,其罪惟均”①吕刑,加强对执法者的行为约束,防止徇情枉法、滥用刑罚,殃及无辜。

《周书》为什么如此强调民本思想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是因周初的统治者在殷、周王朝的更迭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这一政权变更的全过程,尤其是“牧野之战”,殷纣军队七十万人阵前倒戈,成为商纣灭亡的直接原因。历史和现实促使当政者对民众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根据时代特征来看,当时的“民本”思想也只局限于少数开明的统治者阶层对于民心向背在政权更替中作用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

其次,春秋时期是民本思想的发展时期。春秋时期逐渐进入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时期,整个社会进入动荡的转轨时期,各种矛盾日渐激化,呈现出一种侵伐、篡弑、新势力向旧势力展开夺权的复杂局面,民众作为一种集体的力量得到空前彰显,民本思想在《尚书》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集中体现在《左传》对民本思想的各种具体描述:首先,它注意到了利民、恤民的重要性,强调“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②文公十三年其次,强调民本与礼义的有机融合。例如齐景公在与晏子的一次对话中,竟领悟出尊重民众是“礼之上也”,②昭公二十六年呈现出为了将民本思想现实化,求助于制度建构的理性化倾向。第三,在民与神的关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倡导民本位的思想,认为“民,神之主也。”②僖公十九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

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②桓公六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②庄公三十二年这些开明思想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关联着“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历史事实,凝结着大量施政教训,饱含着哲人的深刻沉思。

孔子继承了先人的民本思想,对国家机器的暴力作用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单纯依靠暴力的强制作用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弄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于是在吸收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德政主张和“仁者爱人”的政治理念。“仁”构成了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尽管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无比广泛的外延,但其在政治哲学中的基本含义却表现为爱惜人力和克制私欲。据《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即克制私欲遵循礼制。“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根据朱熹的解释“爱”就是仁之施。可见,孔子主张仁民、惠民、宽政,提倡“节用爱民,使民以时”是“仁”的应有之意。他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德政观,实际上是从民本的高度,对殷、周和春秋以来,重民、得民、保民、有民、爱民、成民、养民、利民、亲民、富民、裕民、便民等治国理念和执政经验的总结和升发。同时,由于其民本思想符合宗法社会的实际及其继续发展的逻辑,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成为此后孟、荀民本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三,战国时期是民本思想的成熟阶段。鉴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无论是此时托管晏之名而明确概括出的法家化的“民本”提法,还是此时产生的农家“饔飧而治”的政治空想,抑或是道家基于悲天悯人而形成的淡化政府权力的深邃思辨,都显示出民本思想的多角度展开和全方位推进。但直接把民本思想推向巅峰的是以道德为本位、以教化为己任的儒家阵营中的孟荀两位主帅,尤其得力于孟子。

③他继承和发展了《尚书》及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第一,更加强调民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④离娄上并将君与民放在政治天平上去权衡,得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结论。第二,呼吁解民于“倒悬”及“水深火热”,强调从“恒产”即产权制度入手建立社会和谐,要求统治者对待民众要轻税薄赋,认为“八口之家”、“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就可以达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富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④梁惠王上的小康生活。第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深入阐发了“忧民之忧”以及“与民同乐”的思想。他主张统治阶级在社会生活的方面,要“与民偕乐”,认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④梁惠王下,从理论上肯定了民众在利益欲求方面与统治者有同等的权利,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此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⑤王制

先秦民本思想作为一定时代的产物,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尽管具有一定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闪耀的光辉思想却是不可磨灭的。先秦民本思想是古代中国形成最早的一种政治思想,积累了无数安邦定国的经验,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直至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摘要:我们今天讲构建和谐社会,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的和谐蓝图与和谐之愿;又说要建立法制社会,推进法制化进程,而在公元前两百多年,韩非就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以法治国,“认为以法治国,举措而已。”儒家和法家作为先秦时的两大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般。儒家尚礼,法家重法且尤种刑,但两者异中又不乏共同之处,探讨儒法两家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出了两者各自的优劣从而扬起所长避其所短、兼采二者之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不无裨益。 关键词:历史背景联系区别“德”“法”结合标本兼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育所学,皆成性格。政治思想作为政治和思想的结合物,既有政治的广度又具备了思想的深度,既给人史的明智,又给人诗的灵秀既让人有数学的周密,又让人有科学的深刻,还使人不乏伦理学的庄重与逻辑修之学的善辩。;历史证明儒法两家就是涵盖了政治是思想这一特质的思想流派。 一、儒、法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姑且不论道从何来,一、二、三优势什么,可以推知的是: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追溯先秦时代的历史,儒法政治思想之“果”产生的因由。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在华夏大地上纷纷兴起,诸侯国各霸一方,王权被削弱,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展开了残酷的斗争,烽烟四起,连年战乱,生灵遭殃,百姓涂炭,中华大地陷入了分离与征战的局面。乱世造英雄,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思想家,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纷纷招徕门徒,宣扬自己的思想,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墨子用“夏政”,道家“无为而治”,法家立言,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思想应运而生。 儒家产生于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为改革时弊、实现天下太平,分别提出了诸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孔子尚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认为当礼法并用。法家也产生于礼崩乐坏、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先秦时期,前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一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代表人物是韩非。前期法家中,商鞅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慎到重视“势”。后期法家的代表是法家的集成大者,在继承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皆用的政治思想。 二、儒、法政治思想的联系 两家除在产生的历史背景有相似之处外,在思想观点上也有某些共同之处。无论是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法并用”还是法家的“法”“术”“势”,其服务的对象都是统治者,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扩大自己的通知权益、加强对百姓的统治力度的一种策略。儒家随在法体上属于人治——博施济众、立人达人,但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在主张治人的同时又提出了治法:一曰用人之法,二曰劝禁之法,三曰正名之法。荀子的礼治思想,究其实质实际上是礼法并用,如《荀子·王制》说:“礼仪者,治之始也”,《君道》则曰:“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说礼仪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荀子·劝

《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复习学案

《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记忆并掌握有关世官制、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基础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概况,归纳总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条件。 学习重点:先秦时期核心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 学习难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 二、自主学习 先秦时期的政治 【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②目的:。 ③分封对象:,,。 ④权力:对分封的土地和人口具有 ⑤义务:、、。 ⑥影响:①初期:利: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②

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宗法制】 ①内容:宗法制按照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②以关系的亲疏,等级森严,形成了;继承。 ③影响: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产生了影响,如修族谱、祭拜祖先、寻根问祖等。 【世官制】 先秦时期的经济 【农业】 ①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 ②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和。 ③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实行制。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确立了制 ④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郑国主持 【手工业】 春秋时期,出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手工业,、三者并存。 【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周时官府垄断商业,

春秋时官府垄断被打破,出现了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战国时出现了新兴商业城市。城市出现商业集中的趋势 先秦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时代大背景,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各国的政治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在尖锐的斗争中,实力无疑是基础。然而,没有合宜的谋略,优势也可能转为劣势,所以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智谋相当重视。 当时诸侯国纷争林立,政治空隙比较多,思想自由宽松,环境便于知识分子自由讨论问题,施展才华。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不同阶级、阶层对社会变革现实发表不同看法,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实际是经济基础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道家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第四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专制和礼教)、继承(孔孟民本)和创新(民主、经世致用)学案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刘立春 第一部分提前预习——微观分解,步步为“赢” 【阅读】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时代背景时大致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在晚明的思想界,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为了功名利禄,广大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空谈心性义理,“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顾炎武《日知录》)。这一方面对思想界造成严重束缚,另一方面又形成空谈误国的学风。于是便有了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思想权威、学贵自得的思想和以顾炎武为代表的反对理学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的思想主张。经济上,明中期以后,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批工商业城市兴起,逐利拜金之风在社会上日益兴盛,传统义利观,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冲击。于是便有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束缚,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主张也有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而明末清初的政治形势对其时思想家的影响更大。明末清初基本的政治形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最后导致明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清军入关,少数民族建立的清政府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当时具有民族主义情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看来,这绝不仅仅是改姓易号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民族和民族文化存亡绝续的大问题,是“天崩地裂”,从而促使他们深刻地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思考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风问题,即明末空谈心性的学风和八股取士,无法解决当时日益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空谈误了国;一是政治制度上的问题,即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腐朽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其典型的表现是明开宦官当权,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是君权空前强化误了国。于是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主要是明朝灭亡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用各种办法来限制、分散君权,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而顾炎武关于“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分以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也是明末清初这种政治形势的产物。 问题:据材料概括明清之际活跃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社会转型,导致各种新旧矛盾空前尖锐。(二)具体原因: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受到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土地兼并严重, 赋役沉重。 2.政治上: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机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帮会、西方殖民入侵)促了人们专制统治和封建礼教的怀疑批判;市民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势力壮大,要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3.思想上:传统理学下的封建传统礼教摧残人性、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人们竞相逐利、重利轻义的思想促使社会风俗改变,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进步士人试图冲破四书五经的束缚,藐视礼法,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经济;西学东渐兴起,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4.进步人士作用:一批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参与抗清的学者努力探索改革社会的方案。 二、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 ——夏、商、西周时期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复习建议 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考点聚焦 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 (一)政治:禅让制 (二)经济:原始农业 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

(三)文化: 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答案:B。 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 (一)早期国家制度 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先秦时期文学

先秦时期文学 湖南华图教研员彭思淇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萌芽阶段,也是第一个文学百花齐放的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并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公务员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的重点是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及他们的作品。历年来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兵家等大家流派考查频率都非常高,需要同学们重视。下面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将知识点梳理出来,方便同学们记忆。 学派代表时代著作观点 儒家 孔子春秋 编纂《春秋》, 修订“五经” 有教无类。主张“礼治”和“仁学”。打破公学, 创办私学。其弟子作《论语》,是第一部语录体著 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春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 孔子修订。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是现存第一部 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孟子战国《孟子》(语录体散文集)性善论,民贵君轻 荀子战国《荀子》性恶论,朴素唯物主义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四书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 道家老子春秋《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弱 胜刚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 庄子战国《庄子》(又称《南华经》)“天人合一”“庖丁解牛”“庄周

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背景

首先,政治方面来说。初秋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军事动荡,政治局势动荡,各国在治理国家的理念方面各国统治者都最循着不同的理念,有法家的法治理念,道家的无为而治,纵横家的循自然重自在的理念,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各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可以说是白发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相应的思想代表人物游走于各国之间寻求统治者的支持,希望借此以发展自身的政治理念。此时的“民本”思想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并在各个思想之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为以后的“民本”思想的大一统时期创造了条件。在政治方面“民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民贵君轻,侧重于更加重视民众的思想规范和物质满足,以满足民众的普遍要求为工具和前提来稳固统治,但归结到底是一种封建统治者在保证自己专制统治的情况下对于民众的放利行为,这在以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已然十分难得了。 其次,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经济变革从而得到重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加大了各个经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从经济体系变化开始的,因此,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首先,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于铁制品和农耕工具的发展和推广。生产力不断提高,各地地主阶级的田土逐步增加,合理合法的拥有了土地。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使得以往“井田制”的格局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样以来,土地拥有的合法权利逐步增大,旧的机制已经跟不上新生产力的发展节奏,这就导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一步步取代了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土地战争的爆发,百姓生活生灵涂炭,从而也一定程度的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作为统治者要改变现状,改变当前的局势,适应老百姓的心声,来缓和普通阶级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促进了生产力和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加强。这种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交流催生出了新的阶级,商人阶级。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商人们收购大量的土地,摆脱了商人阶级转变为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也有了新的权力要求。 最后,在思想上,儒家思想的政治核心就是民本思想,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在夏商之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认为神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者。然而到了周时期则否定了这个思想,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个理论周人有如此的想法,其在根本上说明了天命观取代了商朝的帝命观,它是统治者的最高理论向导,也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和神灵庇护者。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对神的敬意油然增加,部分的统治阶级把自己神灵化便于自己的统治。箕子在《尚书?洪范》中对周武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武王专断独行,偏信龟、巫,以巫术鬼神的占卜结果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标准,不顾臣民诉求使得朝政荒废,民心离散。殷周之际,中国的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到了西周末年,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的增多导致社会出现动荡的局面,王不上朝,臣子不策,致使德政治国荒废。在西周时期,敬天重神的民风尤其严重,但人民的生活疾苦却被君王抛之脑后,在此时期保民思想已经不具有其真正的意义。到了春秋时期,敬天保民,敬天成了布衣了祭祖的一种形式,已经没有了其具体的思想,但保民的意识也只具有表象意义。它反映的是在礼坏乐崩的情势下,对社稷存亡的一种忧患意识,是封建社会仁人志士面对当时的政治困难下的抉择。这正是选择民本思想的原因所在。 正如当时子产所说:“不媚,不信,民不从也”。要得到民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重民意而轻君威,只有爱惜百姓、理解百姓、关爱百姓才是稳固统治地位的治本良方。在有限度的削弱王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关心民众疾苦,施德于民,才能做到民心思齐。正是在这种政治动荡,民生缭乱的大背景下,为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才能使得统治者有理由接受这种理念。这正是民本思想的源头和起点。“民本”是指统治者重视普通百姓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百姓不仅仅是统治者的供养者,也对国家的兴亡也起决定性的作用。统治者的政治生活必须

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三个主义: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康复医学系戒康1031班蓝文平 第一: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民本”观念是作为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然而先秦的儒学所倡导的“民本”思想渊源于上古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并在后世有一定影响。第二:从总体上考察,其并没有能够像新儒家期望地那样“一线”转出近代民主,其是与政治中的王权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这样,但并不代表儒家“民本”传统毫无价值意义可言。因为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民主政治中儒家“民本”传统思想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儒学的民本思想。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第二、儒家“民本”传统与王权主义;第三、儒家“民本”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儒学的产生也与上古文化存在着渊源的关系。如下: “中国在文明国家出现以前,原始的社会组织虽已具相当规模,且这组织中也有管理者,但由于其时尚无阶级分化,故而担负管理职能的君政刑长,其性质基本上是调节仲裁,而非阶级压迫,目的是要团结民众,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管理者对之亦甚表欢迎,如《古今注》说尧立“谤木”以鼓励人民提出批评和建议:“尧设诽谤之木,今之华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并且,“选贤与能”,在《史记·五帝本纪》记其事曰:“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举舜。”如此等等。 上古文化传统对原始儒学的影响确实十分深巨。《礼记·哀公问》记孔子之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敢为大。……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正之本与!”孟子否认“尧以天下与舜”的说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出于天子个人的意志,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2)可见,“天”意联系并体现或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又是与“民”和“公”直接同一的,此即《尚书·泰誓》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亦即孟子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3)董仲舒《春秋繁露》依据《公羊》之义指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天之所夺也。……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又说:“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其不臣天下,何谓汤、武弑?”可见其也认为“汤武革命”合乎天道、顺乎民意。“民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看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班级: 社工0832班学号:13姓名: 李子瑞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先秦时期文学常识

Day2先秦时期 1.“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与“五帝”的合称。 ?三皇: 燧[suì]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 黄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六艺”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 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另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其中《乐经》损毁于秦末战火之中 5.“春秋三传”是:《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6.“三教九流”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和各种学术流派。 ?“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7.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①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 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 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 师、万世师表。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学生:李斯和商鞅,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提倡 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 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②道家 ?老子,名李耳,字聃(dān),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庄子,名周,著《庄子》,“望洋兴叹”、“庖丁解牛”、“井底之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成语故事均出自其中。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

收稿日期:2004-09-05 作者简介:刘厚琴(1965-),女,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儒 学与秦汉史研究。 2005年9月第27卷 第5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Sep.2005Vol 127 No .5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 刘厚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1100) 摘 要:由“爱民”、“利民”和“治民”所构成的民本主义,是先秦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和社会学说,它既是儒家的社会管理原则,也是其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其中蕴含的生态学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先秦儒家; 民本思想; 生态学; 价值 中图分类号:B 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5)05-0087-04 民为邦本既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的基石。民本、民众利益是先秦儒家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基中蕴含着生态学价值。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主要反映在爱民、利民、治民三个方面。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一、爱民的生态学价值 在社会管理上,先秦儒家向来强调民本和民众利 益。荀子说:“天之立君,以为民也。”[1](《荀子?大略》。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他将立君的目的归之于“为民”,还将爱民视为统治者之大节,“故君人者, 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1](《王制》)儒家不仅认为社会管理应以民为本,而且还将民本、民众利益上升到了环境管理原则的高度:“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贪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2](《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明确指出,人们之所以要采用生态学的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性,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起码生活需要。在此,儒家具有民本主义的倾向,将民本主义从社会历史观上的一种学说转化为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显示民本,维护民众利益,先秦儒家提倡“爱民”,其“爱民”就是要求君要以一颗仁慈宽厚的心来 对待民,“宽民畜众”。[2](《易传?师?象传》 )儒家“爱民”的具体措施具有自然保护价值。 11让民休养生息 先秦儒家认识到,天地自然有节制的变化表现在风调雨顺上,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农业丰收;若风雨无节,农业就会歉收,民就会处于饥饿之中。因此,农事必须有节,统治者应体察民之艰辛,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农业发展。因而儒家指出:“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民, 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农事),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无收成)。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2](《礼记?乐记》 )这种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也有合理性,除了它所体现的民本主义倾向外,也具有自然保护的价值,这首先是从“天地之道”推出了“先王之治”的法则,事实上也就是从自然规律推出了人事法则,认同了人和自然的一 致性;其次,它要求要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时)来对待民众和农事,将“时”作为连通自然和人类的中介,使生态学季节节律的范围得以扩展;最后,它要求在农事上要有节,强调不能一味地役使耕稼者,这样,既可以保护作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生态条件———人的劳动力,又可以避免对土地资源的超负荷利用,从而也会保护土地资源。 21节用而爱人 节用就是要求统治者尽量减少财政开支,即“天 子诸侯无靡费之用”。[1](《君道》 )孔子指出统治者必须“节用而爱人”。[2](《论语?学而》 )孟子也说: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篇一: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

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而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他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

儒家的民本与人权

一关于儒家的民本与民主的关系,我在《中国的民本与民主》一文[1]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民主(democracy),就其基本的或主要的涵意而言,是指一种与君主制、贵族制相区别的由人民治理(the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的政治体制(或管理形式)。我认为,儒家的民本(regarding the people as foundation)与君主制相联系,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其二,君主的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前者属于价值判断,后者属于事实判断。二者合一的典型表达是皇帝起居室里的一幅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将天下奉一人”。从政治体制上说,民本与民主是相对立的;但从价值观上说,民本思想中蕴涵着从君主制向民主制发展的种子,这一种子的萌芽表现在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的政治思想中。人权(human rights)是近代以来不断发展进化着的观念。“第一代人权”[2]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和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等人提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等思想,《英国权利法案》(1689)、《美国独立宣言》(1776)和《法国人权宣言》(1789)是反映第一代人权思想的代表作。第一代人权主要是“公民和政治权利”,包括发表意见的自由、信仰自由、宗教自由、言论和出版自由、集会自由、迁徙自由、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权利等等。显然,第一代人权是与民主制度相联系的,或者说,人权观念是民主制度的基础(严复所谓“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人权又需要从民主制度得到承认和保障。就此而言,儒家的民本思想中是否包含人权的观念,似乎不宜作出笼统的判断。民本在政治体制上与民主相对立,儒家思想中没有“公民和政治权利”的设定,因此似可说,民本思想中没有第一代人权的观念;但就民本的价值观而言,其中也包含着第一代人权的某些因素。儒家的民本思想源于中国上古时期(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宗教政治观。我在《中国的民本与民主》一文中写道:在记载夏、商、周三代史迹的《尚书》中,政治上的最高权威是“王”,而思想观念上的最高崇拜者则是具有人格和道德意志的“天”(神)。天神所具有道德,也就是“保民”、“裕民”的道德;天神所具有的道德意志,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这也就是所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尚书·皋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民之上是王,而王是天所选择的能够秉承天的道德意志而“敬德”“保民”的统治者。天所选择的王称为“天子”,因天子能够像父母般地爱护、保护人民,所以他才能成为王。……如果王违背了天的道德意志,肆虐于人民,那么天“惟德是辅”,“改厥元子”,选择另外一个诸侯,讨伐暴君,取代他为王。我曾设了一个比喻,即:“在夏、商、周三代也潜含着三权分立的观念。因为天的意志代表民的意志,而王又须按照天的意志来执政,那么民似乎具有立法权,王则行使行政权,而对王的选举、监督和罢免权则属于天。”《尚书·皋陶谟》说:“天工,人其代之”,意谓统治者是代表天命而行事。就统治者必须“敬德”“保民”、服从于人民的意志而言,我们也可说是“民工,天其代之”,亦即人民把监督、节制君王的权利委托给“天”了。在此结构中,人民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权利,其意志的实现要靠统治者对“天”的敬畏、信仰或尧、舜、禹、汤、文、武等“圣王”的道德自觉。[!--empirenews.page--]儒家的政治设计一直未脱夏、商、周三代的原型。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名存实亡,天神的观念受到怀疑甚至否定,统治者的私有观念也愈发膨胀,在此形势下,儒家更主要以“仁”的思想启发统治者的道德自觉,寄希望于“仁者得天下”,“君仁莫不仁”,“天下定于一”。面对现实中的君主的非道德,孔子提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孟子提出“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荀子也主张“社稷之臣”对君主要实行“谏、争、辅、拂”(《荀子·臣道》)。孟、荀都肯定了“汤武革命”之说。但在孟子的思想中,这种“革命”的权利还是源于“天”对桀、纣的“所废”和圣王之受命(“天与之”,参见《孟子·万章上》),就一般情况而言,只有“贵戚之卿”才能“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对于“异姓之卿”,只能“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1993年出土的郭店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先秦 1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福州质检)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解析:选C。根据材料“‘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可知甲骨文卜辞在商代末期淡化了“天神”的地位,强化了人的地位,故C项正确。 2.(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因是( ) A.控制殷商遗民B.平定贵族叛乱 C.掌控东方财富D.扩大统治疆域 解析:选A。由材料“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结合已亡商朝的中心集中在洛阳附近可知,建东都的目的是加强对殷商遗民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贵族叛乱”的相关史实,B项错误;“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不能体现东方财富的发展情况,C项错误;西周是在灭亡商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统治区域为西周所有,不能体现“疆域扩大”的效果,D项错误。 3.(2019·上饶模拟)西周通过分封制完成对国家的控制,分封的同姓贵族主要分布在富庶的中原地区,异姓贵族主要分封在边疆与戎狄接壤的地区。关于这种分封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 A.异姓国燕国成为周北疆的屏障 B.同姓国宋国统治商朝遗民 C.同姓国齐国成为东方制夷堡垒 D.同姓国鲁国建设文化中心 解析:选D。燕国是王室召公奭及其后代的封国,故A项错误;宋国是殷商后代微子及其后代的封国,故B项错误;齐国是功臣姜尚及其后代的封国,故C项错误;鲁国是周公子伯禽及其后代的封国,故D项正确。 4.(2019·承德联校期末)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

从先秦文学到明清时期

商兴之路 ——商人形象发展之路商人自产生交易产生以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当代文学中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会有一两个让人难忘的商人形象,例如《茶馆》中的王利发。翻开古代文学史,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的文学作品,我们却很少能够看到商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作品中商人的形象也显得很简单,甚至大多数作品含有贬低的意味。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逐渐多起来,而且商人在其中的角色也由单一的重利,奸诈逐渐向诚实本分,勤恳。 先秦时期,商人阶层由无到有并逐步发展起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大量商人在经济与政治领域都有所成就,例如陶朱公、吕不韦。这一时期各国争霸,经济的发展在各国都受到重视,政治制度也正在逐渐向集权制国家发展。对商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比较开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商人阶层出现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却极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由于文学的表达形式有限,这一时期的文学多以诗歌为主。这些诗歌分为三类,一为民歌,是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二为宫廷宴会所用,多用于宫廷宴会与朝会。三为祭祀所用,用于歌颂祖先的功业,所以并没有涉及到商人阶层。后期,虽然有了散文的出现,但大多都是诸子百家用来阐发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文章,所以先秦时期商人阶层产生并有所发展,但在文学作品中并未见其踪影。

自秦代至元朝时期,这是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发展的第二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商人阶层,但商人的定位总是一些低俗的,道德低下的角色,而且商人很少作为主人公出现。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用此句感叹琵琶女年老色衰的凄凉境地,同时从侧面表现出对商人的厌弃。以及“商人重利轻离别”简简单单的一句的就直接叫商人定位在了贪利轻义的位置。唐后期的李益所写的闺怨诗《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强烈的抒发的作者对商人的重利轻情的指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程度比先秦时期有很大的进步,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商人南来北往,常年在外奔波,而商人的家人则只有苦苦守在家中。这样商人给人的影响便有些重利轻情。政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也越来越牢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实行重农抑商,当时的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这一时期,文学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丰富,出现诗、词、散文、小说等形式,且世俗文学正在逐渐发展,商人这一特殊阶层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出现,不过其形象多为重利狡诈之人且多为配角。 元代至清朝,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其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主角,其形象也越来越完整。不在是单一的坏人,重利轻义。商人形象也有正直的,有憨厚的,对商人的描绘也越来越真实。作者更多的从市民的眼光去看待商人,描写商人的勤劳,诚实。而且在很多作品中商人和官员阶层联系起来了,不是独立的一个阶层了。元代杂剧中商人形象很多,涉及的行业也很多,例如胭脂铺,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