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方言谚语

温岭方言谚语
温岭方言谚语

温岭方言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温岭方言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鲞高日头低,明朝穿蓑衣。

2、先落冬雪后落霜,一个麦头两人扛。

3、贪便宜,失便宜,唔个便宜到屋里。

4、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5、秋雷雹雹,大水没屋。

6、小暑一声雷,反转做黄梅。

7、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8、白露汤,汤了精打光。

9、倒落肥桶板,竖起肥桶板。

10、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井底空。

11、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12、吃勿穷,着勿穷。算勿到,一世穷。

13、惊蛰未到先响雷,四十二日无好天。

14、贼偷一半,火着全完。

15、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6、八月烂山柴,晚稻用锯拉。

17、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18、死到棺材里,还认为是墙弄头。

19、过头酒好吃,过头话难讲。

20、天怕黄亮,人怕鼓胀。

21、雷打立秋头,晚稻喂黄牛。

22、早晨有大雾,尽管洗衣裤。

23、落水只要命,上岸讨包裹。

24、雨打黄昏戌,天亮日头出。

25、十四廿九,落海日昼。

26、春雾雨,夏雾火,秋雾凉风冬雾雪。

27、缸破好箍,口破难收。

28、千钱要万钱,得佛想成仙。

29、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30、楼旗尖带帽,水洋人烧缸灶。

31、清明头夜雨,秧烂麦死。

32、东闪西闪,晒死泥鳅黄鳝。

33、勿讲早迟,只要落时。

34、三夜霜,暖如汤。

35、鲞低日头高,明朝晒断腰。

36、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

37、天上鱼鳞班,地上晒谷勿用翻。

38、雨打立夏,无水洗耙。

39、金刚钻勿搭尔,讲大细。

40、小满山头雾,小麦变成糊。

41、送人上岸,送鬼到殿。

42、落山放明,天亮会晴。

43、窍门勿懂,眼碗哭肿。

44、见说道是,见哭道死。

45、船帮船,水帮水,摇船老大帮水鬼。

46、忍一忍,吃勿尽。

47、三日张鱼,四日晒网。

48、天上钩钩云,三五日里雨淋淋。

49、磨得鸭嘴尖,鸡嘴勿值钱。

50、日晕三更雨,夜晕午时风。

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 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 …… 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 未来十年内将要消失的词: 勒特:le-3 te 不利索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二椅子:不男不女 扒瞎:说谎 呲哒: ci-1 da训斥

方言谚语

方言谚语 1、小树要砍,娃娃要管。 2、丑人力看镜,显人力看命。 3、不到黄河心不死。 4、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5、不听老人言,吃亏度眼前。 6、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7、人心都是肉长的。 8、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9、好马不吃回头草。 10、望前坐轿人桥喃,望后捡柴喃桥人。 1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2、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13、好死不如赖活着。 14、没钱吃嘴头,想起眼汁流。 15、一分钱的一分货。 16、不吃白不吃,吃了也是拾档吃。

17、人那碰倒衰,喝水度假倒。 18、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19、礼多人不怪。 20、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1、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22、十吃九补,不吃那苦。 23、人比人,气死人。 24、自家有过,要听人说。 25、上气不接下气。 26、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27、头回生,二回熟。 28、心坏无人知,嘴坏大利害。 29、情干波罗糖,炒菜就猪肠。 30、不管三七二十一。 31、不知天高地厚。 32、节气不等人,岁数不饶人。 33、人有脸,树有皮。 34、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

35、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36、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37、一人苦一项,无人苦相同。 38、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39、痴心女子负心汉。 40、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 41、一嘴吃不成个大胖子。 42、人死不能复生。 43、少吃多滋味,多吃没口味。 44、大海里捞针。 45、心和万事兴,家和万事成。 46、亲成担搏担,婶嫂楞搏楞。 47、有千年禄切,没百年观楼。 48、好心不得好报。 49、行行出状元。 50、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 51、人不人,鬼不鬼。 52、多则半月,少则十天。

大同方言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圪”字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一个字,恐怕要数发“圪”(疙)音的这个字了。这个字能与其他字组合成不同含义的、难以计数的词和词语。它几乎能用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语言中,堪称是一个“妙”趣横生、千变万化的多用字。下面就是由这个字打头组成的一些词。 圪闹、圪蔫、圪痂、圪疖、圪塄、圪巴、圪渣、圪针、圪生、圪丁、圪就、圪擦、圪蹭、圪拦、圪涮、圪搅、圪挪、圪弯、圪抖、圪划、圪窜、圪颤、圪摇、圪摆、圪索、圪威、圪夹、圪吵、圪缩、圪逗、圪溜、圪转、圪喘、圪钻、圪推、圪扒、圪挤、圪挡、圪滋、圪处、圪叨、圪摄、圪抠、圪哄、圪混、圪翻、圪塔、圪幌、圪嘟、圪显、圪列、圪撅、圪顶、圪戳、圪虚、圪吊、圪拐、圪蹦、圪卷、圪啧、圪缠、圪窝、圪舔、圪团、圪挨、圪阴、圪瘪、圪对、圪躺、圪驯、圪搓、圪料、圪握、圪戏、圪呆、圪朽、圪煨、圪吸、圪嚼、圪造、圪嚷、圪努、圪吉、圪哼、圪吱、圪腾、圪嘣、圪哇、圪碜、圪柳、圪怏、圪煎、圪装、圪精、圪燥、圪邦、圪皱、圪鬼、圪品、圪出、圪森、圪韧、圪耽、圪腻、圪白、圪角、圪堆、圪泡。 另外,这个字还可以组成词组或句子,如圪叽圪嗯、圪留把弯儿的、圪出八代的、圪连牵旦的、圪列圪巴的及圪猴猴、圪滋滋、圪美美、圪楚楚、圪叉儿、圪丝儿、圪朵儿、圪弯儿等等。 大同歌谣谚语歇后语集锦 大同话在演变过程中,融汇了周围各地方言的精华,一些独特的歌谣、谚语、歇后语流传下来,丰富了大同方言,现将最有大同特色的收集如下。 一谚语 冬至不吃肉,冻了脚趾头。 秋风凉,树叶黄,拉沙老婆着了忙(拉沙指又脏又懒) 蚧黑蟆叫唤水瓮出汗,大雨下得天昏地转。 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一九二九,不能擩手,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 春攒粪一堆,秋收粮万担。 腰了没棉,冻死可怜。

形象精炼的民间俗语集锦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民间农业俗语合集.欢迎大家阅读. 1、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2、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深水藏大鱼(西班牙)。 4、一人想一点,两人添一点,三人凑齐全。 5、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6、十个种竹,一年成林,一人种竹,十年成林。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8、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9、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越南)。 10、恶狼难敌众犬,好手难打又拳。 11、好虎架不住群狼。 12、众人拾柴火焰高。 13、人多力大,龙虎害怕。 14、土多好打墙,人多力量强。 15、大树成林不怕我,十根细线拧成绳。 16、树要成林,人要成群。 17、只要人手多,石磨挪过河。 18、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19、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20、百事靠人多,牌轩抬过治。 21、一人不敌二人智。 22、人多讲出理来,稻多打出米来。 2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 24、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蒙古)。 25、一个人的聪明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 26、若是大家都走到河里,鳄鱼便不敢张嘴(马尔加什)。 27、夫妻合心,其利断金 28、狼众食人,人众食狼。 29、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30、众人拾柴火焰高 31、人心齐,泰山移。 32、一人主张,不如二人商量。 33、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34、一人意思二人计,三人出个好主意。 35、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36、众人扶船能过山。 37、一人做事不到,二人谋事有余。 38、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39、深山里出鹞鹰,众人里出高人。 40、人多成王。

浅谈东北方言

浅谈东北方言 摘要: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动、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 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它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我将要从东北方言的形成,优点,特点,及其现在的传播的现状及形式这四方面来谈一谈这个贴近我个人生活的东北方言。 关键词:东北方言的形成、特点、传播现状及形式、东北方言的优点 正文:东北地区位于山海关以北,包含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不仅为数不少,而且其中很多词汇基调健康,内涵丰富,极具个性,往往为普通话词汇和其他方言口语词汇所难以代替。东北方言体系开放、粗犷豪放、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特点,在中国大地上有口皆碑。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柏默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协助和启发。”这说明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相互依存,又有着各自内部的发展规律而独立存在。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为家乡的方言感到自豪,它渗透出东北人的人生哲理——热情、奔放,对生活始终充满期待,对未来永远怀有向往。我也怀着一颗热爱的心来介绍我每天说的语言。 最近在网上流行这样那个一段对话问题,一人问:“那本书没了没。”“没没。”“到底没没没?”“我说没没就没没,没了就没了,墨迹呢。”最后问那本书到底是没了还是没没。看到这段话,我忍俊不禁,我想把这份快乐传递,就急着和宿舍人说,没想到,他们反应的尽是茫然,我才发现,她们没懂,这是东北方言。不是东北人一般是不懂的,这就是地域的差异吧。由于我从小就在东北方言的语境中成长,对东北方言,我喜欢去了解和研究这种诙谐,豪放的语言。 第一,东北方言的形成。可以这样说,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1、语言分化成方言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看,地域的变异是形成方言的根本原因。从地域的民族构成来看,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间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的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的外来语吸收现象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俄语)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发展的不

慈溪方言谚语

慈溪方言谚语 1、宁出败子,弗出呆子。 2、竹管筒倒豆子,一粒不剩。 3、借伞勿用谢,只要晾过夜。 4、驼背向天跌,每头弗着实。 5、香勿过格奶花屙,臭勿过格老太婆。 6、田地宁家个好,儿子囡已家个好。 7、瞎子吃馄纯,心里自有数。 8、端午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9、就已来宁,呒没梦来宁。 10、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鲜。 11、麦秆喉咙筲箕肚,冷饭要吃三淘箩。 12、闲事弗管,饭吃三碗。 13、越吃越馋,越嬉越懒。 14、出门看天色,进门看山色。 15、勿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6、瞎猫碰着死老鼠,运道好。 17、冷冷在风里,穷穷在铜里。 18、八九十间格囡,大河江里格鳗。 19、嘴上呒毛,办事勿牢。 20、相貌堂堂,人像鸟桩。 21、日里装鸡叫,夜里打虎跳。

22、饭后一枝烟,赛过活神仙。 23、大人梦种田,小人盼过年。 24、打人勿打脸,骂人弗揭短。 25、尊尊侬是娘舅,勿尊侬是黄狗。 26、吃饭弟兄千千有,落难弟兄无半边。 27、生之儿子名气,生之囡福气。 28、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29、吃吃鸡,做做嬉。 30、若要俏,冻得刮刮叫。 31、瞎子射乱箭,纯间凑巧。 32、步步起九进,讨饭使手巾。 33、拧有良心,狗勿缺屋。 34、大海洋洋,忘记爹娘。 35、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6、小松大阿侄,拷之话勿出。 37、好做酒,雪做醋。 38、小洞勿补,大洞吃苦。 39、吃饭象胜山划雪,做生活象老鼠肯铁。 40、柴爿依凳脚,生活自做煞。 41、送年晚停格吃,正月初一格嬉。 42、薛刚反唐,独几反少。 43、田要买整畈,屋要买四散。

44、以道以好,烂眼污早。 45、面孔老老,肚皮饱饱。 46、做贼勿柯牢,戏赌勿输开。 47、灶根地下相老宁,已相已中意。 48、虱多弗痒,债多弗愁。 49、只有相中意,呒没做中意。 50、老酒烫心肝,好比做神仙。 51、跌勒倒,爬勒起。 52、半天里翻顶倒,地上总要着实。 53、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54、会许许格新郎,勿会许就许种田郎。 55、一粒芝麻四角打,纯间小气。 56、好事要做眼面前,烧香要烧三宝殿。 57、生出志气,教出臭气。 58、吃得邋食,做得菩萨。 59、少年勿做家,老呖当狗爬。 60、钢笔双龙头,文化勿大有。 61、做一行,怨一行。 62、闲话听音,罗卜吃心。 63、朝南坐坐,脚膀撸撸。 64、犯关真犯关,宣统皇帝坐牢监。 65、公给媳妇倒马桶,总是自格生活。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8315302.html,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作者:王燕丽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01期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所以,与民俗相联系的这些独特的词语也就具有地方性,成为方言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馍文化是三晋的古老食品文化,它是山西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通过风格迥异的馍文化以及体现馍文化的方言词语,你就可以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馍,即馒头。《事物纪原》里说,诸葛亮为了代替人头祭泸水而发明的馒头,于是馒头开始成为宴会祭享的陈列品。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 霍州地处晋南,位于临汾的最北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物为主。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沧桑岁月里,人们生活艰苦,难以糊口,连白面都很少见到,能吃上个馒头已属奢侈了。所以当地人历来重视农业,勤劳耕作,积累了很多关于麦种麦收的农事谚语,如:三月风,四月寒,要吃麦子难上难;麦收九成熟;人老一时,麦黄一晌:五黄六月,龙口夺食;麦在种,秋在管;麦是胎里富,种好三成收;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麦收八十三场雨;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伏里有雨好种麦;麦泥窝窝,来年吃馍馍:麦怕四月寒,谷怕老来旱;五黄六月争来回;只有懒人,没有懒地,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在人们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终于迎来翘首企盼的麦收之后,就在逢年过节用自家最好的白面精工细作成各种样式的馍,或用于祭祀,或用于馈赠,在世代传承的民俗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一直为百姓继承沿用。 霍州馍,即霍州面塑,又称为无碱蒸馍。其独特之处是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使用深浅不同的红色。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霍州馍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花饃是配合岁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增长智慧,财定粮丰,福寿安康,合家欢乐。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礼仪而制作成的馈赠物品。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霍州馍包括年馍、寒食节馍、中元节馍、飨馍、婚丧待客馍等。 年馍:又叫春节馍。即在腊月二十左右为过年蒸的馍,供春节期间人们食用。大致有:

9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1)

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 A 挨着勤的没懒的 B 拔根汗毛比腰粗 半斤对八两 饱汉不知饿汉饥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不吃馒头争(蒸)口汽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C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车到山前必有路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者贼 秤铊虽小压千斤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吃不了兜着走 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 软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出水才见两腿泥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窗户纸一点就破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一时,彼一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D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肿脸充胖子 打着灯笼找不着 大白天说梦话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意失荆州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胆小不得将军做 当面鼓对面锣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当着矬子不说短话 刀子嘴,豆腐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得便宜卖乖 得理不让人 得了便宜卖乖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 鱼 肚子疼怨灶王爷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

【选】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 的: 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 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 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 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 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 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 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 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 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 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 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

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 “卑劣”的意思,和“美”、 的意思(如:各色人等)。恶,是“醜恶”, “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西方言接近。 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 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 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 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 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 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 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 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 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 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 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 又不至于打坏筋骨。 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 11.“胡阑”――圆圈、 祖还乡》(作者睢景臣)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 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 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 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

方言谚语大全

方言谚语大全 1、傻人说傻话,精人做精事。 2、个傻个当兵,个疯个上城。 3、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4、人死不能复生。 5、丁是丁,卯是卯。 6、多衣多寒,无衣不怕寒。 7、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8、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9、一人做事一人当。 10、只认钱,不认人。 11、习惯成自然。 12、人小症重,假精睡了哭。 13、自古人无千日好,好花难留百日红。 14、节气不等人,岁数不饶人。 15、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 16、傻人占吃,精人占处。 17、不受苦中苦,难做人上人。 18、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 19、有钱能使鬼推磨。 20、不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21、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22、有钱吃鱼肉,无钱求粗饱。 23、忙家不会,会家不忙。 24、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5、人不可貌相。 26、一个鼻孔里出气。 27、不看僧面看佛面。 28、吃咪走度前,打架去度后。 29、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 30、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1、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甲。 32、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 33、上不了台面。 34、人无千日好。 35、糖糕客波罗糖,那没卖子就卖婆。 36、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37、一日夫妻百日恩。 38、不见棺材不落泪。 3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40、鲁也想子大大,也想啊婆幼幼。 41、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42、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

43、火烧眉毛,只顾眼下。 44、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45、心坏无人知,嘴坏大利害。 46、脚底下使绊子。 47、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48、傻人嘎大瓜,懒人担重担。 49、剪吹生九歪,平也上上,无平也上上。 50、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51、人有脸,树有皮。 52、人急了悬梁,狗急了跳墙。 53、有钱是兄弟,没钱是睡弟。 54、大眼瞪小眼。 55、不知天高地厚。 56、先小人,后君子。 57、一个黄豆十个屁,十个黄豆一台戏。 58、不怕慢,就怕站。 59、一是一,二是二。 60、毋惊少年苦,只惊老来穷。 61、人不人,鬼不鬼。 62、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年事业成。 63、有千年禄切,没百年观楼。 64、左眼跳了来财哩,右眼跳了挨捶哩。

谚语大全。很实用

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解放日报》2001/12/28)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

中国民间俗语大全讲解

八月初一下一阵, 旱到明年五月尽。 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多锂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素材

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山西方言中,对“妻子”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老婆、婆姨、婆娘、女人、媳妇、女妗、家里、家里人。 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直接称呼、指代称呼、转义称呼。 直接称呼的有:老婆、老婆们、婆姨、婆娘、媳妇,其中以“婆”为核心的“老婆”、“婆姨”等称谓最为常见,几乎每个地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称谓多为背称。如:这是二狗的婆姨。一般不用于面称。 指代称呼的有:家舍的、居舍的、家里的、屋里、屋儿,以身份和在家中的地位来指代。这些称谓也多用于背称。如:这是张三居舍的。一般不用于面称。 转义称呼的有:女人、家里人,原来泛指一类人或专指大孩子,现在用来特指妻子。 面称则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如洪洞、临汾一带的方言婆婆叫媳妇则常用“某某地的”,丈夫呼叫妻子则以大孩子的小名呼之。如果这个媳妇是娶自王村,则呼她为“王村的”,如果临汾人娶了洪洞媳妇,则临汾人呼她为“洪洞的”。这些称谓多用于老年妇女之间或老年人称年轻的媳妇。临汾四邑方言有的老年丈夫称妻子则用大孩子的名字代替。其他区方言则多以“他嬷、娃他妈”呼叫。 以上称谓大多是乡下的中老年以上的人所用,年轻人、城里人一般不用。现在无论年轻人老年人则以叫名字为常了。以上比较含蓄的指代称呼主要出现在山西东南区和南区,如晋方言上党片、中原官话的汾河片等。山西南部和东南区,习惯将妻子称“屋里的”,而北区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山西南北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 历史上,晋北地区曾经先后被鲜卑、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占据。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土木建成的房屋,思想中没有“屋子”的概念,也就不会把妻子称为“屋里的”了。而晋南则一直存在砖木的房屋或窑洞,这是把妻子称为“屋里的”的客观条件。而且晋南主要是农耕文化,强调“男耕女织”,女人织布做饭等劳动主要在屋里进行,“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可以用“屋里的”来指代妻子。 不仅晋南方言把妻子称为“家里的”、“屋里的”,在北方各地,比如山东河北等地,都有这样的称呼。清代小说如《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称谓,把家里的已婚女仆称作是“某某家的”,“某某”即是其丈夫的名字,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另外,还有“屋里人”这个说法,与晋方言中的“屋里的”意义相近,是“妾”的一种特指。

方言谚语大全

方言谚语大全 谚语大全 方言谚语大全 1、傻人说傻话,精人做精事。 2、个傻个当兵,个疯个上城。 3、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4、人死不能复生。 5、丁是丁,卯是卯。 6、多衣多寒,无衣不怕寒。 7、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8、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9、一人做事一人当。 10、只认钱,不认人。 11、习惯成自然。 12、人小症重,假精睡了哭。 13、自古人无千日好,好花难留百日红。 14、节气不等人,岁数不饶人。 15、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 16、傻人占吃,精人占处。 17、不受苦中苦,难做人上人。

18、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 19、有钱能使鬼推磨。 20、不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21、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22、有钱吃鱼肉,无钱求粗饱。 23、忙家不会,会家不忙。 24、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5、人不可貌相。 26、一个鼻孔里出气。 27、不看僧面看佛面。 28、吃咪走度前,打架去度后。 29、春天出门莫寄伞,冬天出门莫寄衣。 30、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31、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甲。 32、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 33、上不了台面。 34、人无千日好。 35、糖糕客波罗糖,那没卖子就卖婆。 36、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37、一日夫妻百日恩。 38、不见棺材不落泪。 3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40、鲁也想子大大,也想啊婆幼幼。 41、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42、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 43、火烧眉毛,只顾眼下。 44、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45、心坏无人知,嘴坏大利害。 46、脚底下使绊子。 47、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48、傻人嘎大瓜,懒人担重担。 49、剪吹生九歪,平也上上,无平也上上。 50、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51、人有脸,树有皮。 52、人急了悬梁,狗急了跳墙。 53、有钱是兄弟,没钱是睡弟。 54、大眼瞪小眼。 55、不知天高地厚。 56、先小人,后君子。 57、一个黄豆十个屁,十个黄豆一台戏。 58、不怕慢,就怕站。 59、一是一,二是二。 60、毋惊少年苦,只惊老来穷。 61、人不人,鬼不鬼。

陕北方言(西北官话)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目录 古代词语 独特词语 称谓方言 双音节词 俗语谚语 编辑本段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卖东西)”、“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编辑本段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编辑本段称谓方言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编辑本段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编辑本段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柱

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

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语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道哪头炕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操心不见老 拆东墙,补西墙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叹不如慢磨 长添灯草满添油 唱对台戏 朝中有人好做官 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车到山前必有路 扯淡 陈芝麻烂谷子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者贼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 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到东北旅游,也就不需要翻译啦。昨天还有朋友说,除了照片以外什么都没看懂,这回不要紧了,有以下词汇垫底,再多的东北话也能看懂和听懂啦。 四级东北话词汇: 1,喇子:塑料水桶 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人参,引申指能力差的人。 4,苞米:玉米 5,被垛: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唱歌 9,喇忽:遇事疏忽 10,列巴:面包 11,母们:我们 12,那嘎哒:那个地方 13,干哈:干啥 14,稀罕:喜欢 15,贼:非常和特别,很 16,犊子:混蛋 17,扯犊子: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脏 19,的瑟:不务正业或臭美XX免费论文大全20,整个浪儿:全部 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 25,甩剂子:发脾气 26,上外头:上厕所 27,上赶着:主动 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 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讨厌 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40,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儿盖:膝盖 42,做喔:立刻 43,麻溜:快点 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50,刺挠:身上痒。

方言俗语(中)

方言俗语(中) 中国民间方言俗语探源(中) 91、不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见河北《滦县志·人民志》(1936年版) 92、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定有凄惶处。(《醒世姻缘传》三回) 93、不管三七二十一。 老妈们心性,见了一百千,算来不亏了本,随他女儿短长,也不在他心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欢欢喜喜自出去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94、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红楼梦》五十七回)95、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哩。 常言道:“天塌下来,自有长的撑住。”凡事有愚兄在前,贤弟休得过虑。(《醒世恒言》卷七) 96、无官一身轻。 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东坡居士集》) 97、无债一身轻。

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按,今人谚语,引做“有子万事足,无债一身轻。”(《通俗常言疏证》引《东坡居士集》) 98、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神遇如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列子·周穆王》) 99、中看不中吃。 你这老儿忒也没眼色!丝那俊刮些儿的,叫做中看不能吃。想我老孙虽小,颇结实,皮里一团筋哩。(《西游记》二十回)100、牛不吃水往角叉里按哩。 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红楼梦》四十六回) 101、火到猪头烂。 自古“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只要破些银子,把这枕箱买了回来,这事便罢了。(《儒林外史》十三回) 102、火烧眉毛,只顾眼下。 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镜花缘》三十五回) 正是火烧眉毛,只顾眼下。(《禅真逸史》一回) 103、再丑的媳妇也得见公婆。 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官场现形记》十六回)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ol.26 N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SXSK07-ND)。[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辛 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汇学; 关 磊(1978-),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辛 菊,关 磊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15-07 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山西方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几乎达到妇孺皆知、无人不用的程度。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下面主要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锤炼后,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具有韵律美感 在声音方面,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其中尤以押韵的运用最为常见。 1.押韵 凡歌谣都押韵,由于谚语常采用的是歌谣体,音韵流畅,而用了韵便更能好读、好记、好传。如: 葱辣舌头蒜辣心,小芥辣断鼻梁筋。(襄垣)这则谚语中用的 心 字和 筋 字韵腹和韵尾都相同是(in)押人辰韵,使音调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吟诵顺口,易于记忆。正是由于押韵本身在修辞上的特殊作用,使得山西方言谚语中押韵的现象十分常见。如: (1)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陵川)(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文水) (3)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十来八晌小糜黍。 (高山黍:成熟期长的黍子。小糜黍:成熟期较短的黍子,约一百天成熟)( 怀 仁)(4)秋天划破地皮,胜过春天犁十犁。(襄垣)(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襄垣)(6)人心高过天,当了皇帝想成仙。(襄垣)(7)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襄垣) (8)天热不忘很拿衣裳,肚饱不忘很干粮。(襄垣)入声韵尾在山西的许多地方都存在,这一特点在山西方言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所以在有入声韵尾的地区,方言谚语有时押喉塞音韵尾。如: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