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前言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一些初学者和不了解施工图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看不懂。本文将会介绍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什么是梁平法施工图

在了解如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梁平法施工图是什么。

梁平法施工图属于传统施工图的一种,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桥梁工程中的一种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以平面图形为主要依据,通过图中的表格、图示、文字等内容,规定了构件的尺寸、构造,以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

下面是一些识读梁平法施工图的基本步骤,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理解图中的符号

•梁和柱的符号:梁的符号为两个竖线(||)和之间的水平线段;柱的符号为一个符号(|)和上部的水平线段;

•钢筋的符号:表示钢筋位置、尺寸和数量;

•法兰板和挡车板的符号:表示板件的形状、尺寸和数量;

•抗弯承载(箭头):表示施工时需要保持方向和位置的箭头。

第二步:理解图示的含义

梁平法施工图中的图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直观的建设场景,包括建筑的尺寸和位置。在理解图示的含义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图示的位置和尺寸:通常在图中以粗线或尺寸表示;

•图示的数量:表明同一构件的数量;

•图示的形状:表明构件截面或外形。

第三步:理解表格的含义

梁平法施工图中的表格通常是构造信息的主要来源,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构造、板件及钢筋的尺寸、数量和位置等信息。在理解表格的含义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各列名称:表述所需要的信息;

•行标:用于识别每一个构件;

•字符:用于表述各种特殊的要求;

•数值:表示尺寸、数量。

第四步:了解施工顺序和方向

在理解施工顺序和方向时,我们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施工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基础到顶楼;

•施工方向:从下向上、从内到外或从左向右。

结语

以上内容是本文对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进行的介绍。可以通过理解图中的符号、图示、表格和施工顺序和方向等内容,更好地临摹施工图并获得构造信息。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答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题,每题2 分,共30 分。每题的备选项 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A .纵筋中心至截面边缘的距离。B.箍筋外缘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C .箍筋中心至截面边缘的距离。D.纵筋外缘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2、图集11G101-1 的规定,平法施工图中框架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 注。当梁的某项数值的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不一致时,施工时()。 A 、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B 、集中标注取值优先 C 、根据需要决定按原位标注优先或集中标注取值优先 D 、都不是 3、框架梁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内容的选注值为()。 A .梁编号 B .梁顶面标高高差 C .梁箍筋 D .梁截面尺寸 4、框架梁顶部第二排非贯通纵筋的截断点应在距柱边不小于ln/4 处,其中ln 是指()。 A 、该跨梁两端轴线之间的距离 B 、该跨梁两端柱子中心之间距离 C 、该跨梁净距 D 、都不是 5、平法表示中, 若某梁箍筋为Φ8@100/200(4), 则括号中 4 表示()。 A 、箍筋为四肢箍B、四根箍筋间距200 C 、四根箍筋加密D、四根Φ8 的箍筋 6、梁平法中标注KL7(3)300*700 Y500*250 表示()。 A 、7 号框架梁,3 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 、7 号框架梁, 端部高250 C 、7 号框架梁, 端部高500 D 、7 号框架梁,3 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7、板块编号XB表示()。8、600×600,净高4800 的混凝土柱,梁高600,在无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中 间层加密区长度为()。 A 、600 B 、700 C 、800 D 、1600 9、下列关于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论述中错误的是()。 A .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B .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C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D .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为界分段注写,截面未变 但配筋改变处无须分界。 10、构件代号“YBZ”代表的意思是()。 A 、边缘构件 B 、约束边缘构件 C 、非边缘构件 D 、构造边缘构件 11、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板在支座内支承长度为()。 A 、板厚 B 、支座宽/2+5d C 、Max(支座宽/2 ,5d) D 、Max(板厚,120,墙厚/2 ) 12、在基础内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础顶面的距离是()。 A 、50 B 、100 C 、3d(d 为箍筋直径) D 、5d(d 为箍筋直径) 13 、当直形普通梁端支座为框架梁时,第一排端支座负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 ()。 A 、1/3Ln B、1/4Ln C、1/5Ln D、1/6Ln 14、二级抗震框架梁的箍筋加密区判断条件为:() A 、1.5Hb(梁高)、500mm取大值 B 、2Hb(梁高)、500mm取大值 C 、500mm D 、一般不设加密区 15、中柱顶层节点构造,当不能直锚时需要伸到节点顶后弯折,其弯折长度为 ()。 A 、15d B 、12d C 、150 D、250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30分。) 1、某梁箍筋为φ10@100/150表示箍筋采用钢筋等级为,直径为,加密区间距mm ,非加密区间距为mm 。 2、某楼面框架梁的集中标注中有G6φ10,其中G表示,6φ10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每边配置根φ10 钢筋。 A 、楼面板 B 、悬挑板 C 、延伸悬挑板 D 、屋面板3、当楼面板集中标注中有LB1 h=120 B :X&YΦ22@20;0 第1 页共80 页T:X&YΦ20@20;0其中B 3 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3 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

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

5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 学习目标 掌握平面整体表示法的三种形式,掌握平面表示法的构件代号,掌握梁、柱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能看懂用平法表示的梁、柱施工图。 学习重点 平法表示的梁、柱施工图的读图和识图 绘制结构梁、柱施工图,传统的方法是将构件(梁、柱)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使得绘图繁琐且工作量庞大。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对传统的方法做了重大改革。目前,平法作为结构施工图的新型设计表示方法,已广为采用。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结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相应的标准图集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它是设计者完成柱、梁平法施工图的依据。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有三种: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无论按哪种方式绘制结构施工图时,都应将所有梁、柱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类型代号在标准图集中有明确的定义(表5-1),必须按标准图集中的定义对构件编号,其作用是指明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因为在标准构造详图上已经按图集所定义的构件类型注明代号)。另外,还应在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且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在单项工程中必须统一。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实际工程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写明以下与平法施工图密切相关的内容:①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②写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③注明抗震设防烈度及结构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④写明各类构件(梁、柱)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以确定相应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等;⑤写明柱(包括墙柱)纵筋、墙身分布筋、梁上部贯通筋等在具体工程中需接长时所采用的接头形式及有关要求;⑥当具体工程中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施工图中另加说明。 表5-1构件代号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前言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一些初学者和不了解施工图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看不懂。本文将会介绍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什么是梁平法施工图 在了解如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梁平法施工图是什么。 梁平法施工图属于传统施工图的一种,是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桥梁工程中的一种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以平面图形为主要依据,通过图中的表格、图示、文字等内容,规定了构件的尺寸、构造,以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 下面是一些识读梁平法施工图的基本步骤,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理解图中的符号 •梁和柱的符号:梁的符号为两个竖线(||)和之间的水平线段;柱的符号为一个符号(|)和上部的水平线段; •钢筋的符号:表示钢筋位置、尺寸和数量; •法兰板和挡车板的符号:表示板件的形状、尺寸和数量; •抗弯承载(箭头):表示施工时需要保持方向和位置的箭头。 第二步:理解图示的含义 梁平法施工图中的图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直观的建设场景,包括建筑的尺寸和位置。在理解图示的含义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图示的位置和尺寸:通常在图中以粗线或尺寸表示; •图示的数量:表明同一构件的数量; •图示的形状:表明构件截面或外形。 第三步:理解表格的含义 梁平法施工图中的表格通常是构造信息的主要来源,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构造、板件及钢筋的尺寸、数量和位置等信息。在理解表格的含义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各列名称:表述所需要的信息;

•行标:用于识别每一个构件; •字符:用于表述各种特殊的要求; •数值:表示尺寸、数量。 第四步:了解施工顺序和方向 在理解施工顺序和方向时,我们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施工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基础到顶楼; •施工方向:从下向上、从内到外或从左向右。 结语 以上内容是本文对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进行的介绍。可以通过理解图中的符号、图示、表格和施工顺序和方向等内容,更好地临摹施工图并获得构造信息。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更新版

. 结构施工图及平法钢筋图识读 结构施工图主要由结构平面图、结构剖面图组成,简称结施。结构施工图包括基础(含桩基础)施工图,梁、板、柱、框架施工图,楼梯结构施工图等内容. 一、基础施工图 包括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剖面图。 (一)条形砖基础平面图 基础平面图要画出底层墙身剖面线、基础底边轮廓线、轴线尺寸、墙身厚度、基底宽度.另外,还要标注基础剖切线及编号。 条形砖基础平面图的形成及基础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二)基础剖面图 基础剖面图也叫基础详图。 基础剖面图应标注轴线编号,宽度、高度方向尺寸,室内外地面及基础垫层底面标高和材料强度等级。 二、钢筋砼结构施工图 钢筋砼结构图包括模板图和配筋图. ⑴模板图:表达砼结构的外形尺寸,是施工支模板的依据. ⑵配筋图:表达砼结构内部钢筋的种类、数量、位置,供钢筋的制作和配置使用.

构件配筋传统表示法――剖面详图法: 沿构件受力筋方向和垂直受力筋方向分别进行剖切所绘制的剖面详图,且绘出钢筋从构件体内分离出的钢筋样式图。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只能表达构件的平面位置和代号,不能表达内部配筋的情况。

【2007试题】施工图按作用划分为[]。 A、平面图 B、立面图 C、建筑施工图 D、结构施工图 E、详图 三、平法施工图 (一)平法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 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地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以简化设计。 (二)柱平法施工图 在柱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⒈截面注写方式: ①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柱中各选一截面,在其原位上以一定比例放大绘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式与步骤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式与步骤 一、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式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式一般是先要弄清是什么图,然后按照图纸特点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由外向内、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图样与说明对照,建施、结施、水暖电施相结合看,另外还要按照结构设计说明准备好相应的标准图集与相关资料。 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一、读图纸目录,同时按图纸目录检查图纸是不是齐全,图纸编号与图名是不是符合。 二、读结构总说明,了解工程概况、设计依据、主要材料要求、标准图或通用图的利用、构造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等。 3、读基础图。 4、读结构平面图及结构详图,了解各类尺寸、构件的布置、配筋情况、楼梯情况等。 五、看结构设计说明要求的标准图集。 在整个读图进程中,要把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水暖电施工图结合起来,看有无矛盾的地方,构造上可否施工等,同时还要边看边记下关键的内容,如轴线尺寸、开间尺寸、层高、主要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和不同部位混凝土强度品级等。 三、标准图集的阅读 为加速设计、施工进度,提高质量,降低本钱,常常直接采用标准图集。 一、标准图集的分类 我国编制的标准图集,按其编制的单位和适用范围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经国家批准的标准图集,供全国范围内利用。 (2)经各省、市、自治区等地方批准的通用标准图集,供本地域利用。 (3)各设计单位编制的图集,供本单位设计的工程利用。

全国通用的标准图集,通常采用代号“G”,或“结”表示结构标准构件类图集,用“J”或“建”表示建筑标准配件类图集。 二、标准图集的查阅方式 (1)按照施工图中注明的标准图集名称、编号及编制单位,查找相应的图集。 (2)阅读标准图集的总说明,了解编制该图集的设计依据,利用范围,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等。 (3)了解该图集编号和表示方式,一般标准图集都用代号表示,代号表明构件、配件的类别、规格及大小。 (4)按照图集目录及构件、配件代号在该图集内查找所需详图。 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主要内容和识读步骤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1)图名和比例。梁平法施工图的比例应与建筑平面图相同。 (2)定位轴线及其编号、间距尺寸。 (3)梁的编号、平面布置。 (4)每一种编号梁的截面尺寸、配筋情况和标高。 (5)必要的设计详图和说明。 二、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步骤 (1)查看图名、比例。 (2)首先校核轴线编号及其间距尺寸,要求必需与建筑图、剪力墙施工图、柱施工图维持一致。 (3)与建筑图配合,明确梁的编号、数量和布置。

结构施工图识读

结构施工图识读 一、结构施工图概念及其用途: 结构施工图是根据房屋建筑中的承重构件进行结构设计后绘制成的 图样。结构设计时根据建筑要求选择结构类型,并进行合理布置,再通过力学计算确定构件的断面形状、大小、材料及构造等,并将设计结果绘成图样,以指导施工,这种图样有时简称为“结施"。结构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一样,是施工的依据,主要用于放灰线、挖基槽、基础施工、支承模板、配钢筋、浇灌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也用于计算工程量、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 二、结构施工图的组成: (一)结构设计说明 抗震设计与防火要求,地基与基础,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各种构件,砖砌体,后浇带与施工缝等部分选用的材料类型、规格、强度等级,施工注意事项等。 (二)结构平面图 1.基础平面图 2.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3.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三)构件详图 1.梁、板、柱及基础结构详图 2.楼梯结构详图 3.屋架结构详图

4.其他详图如支撑详图等 结构施工图中,基本构件如板、梁、柱等,为了图样表达简明扼要,便于清楚区分构件,便于施工,制表、查阅,有必要以代号或符号去表示各类构件,目前国家《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出的常用构件代号,均以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的。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 1.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看图顺序是施工图识读的一般顺序。比较符合看图的习惯,同时也是施工图绘制的先后顺序。 2.由前往后看,根据房屋的施工先后顺序,从基础、墙柱、楼面到屋面依次看,此顺序基本也是结构施工图编排的先后顺序。 3.看图时要注意从粗到细,从大到小。先粗看一遍,了解工程的概况、结构方案等。然后看总说明及每一张图纸,熟悉结构平面布置,检查构件布置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遗漏,柱网尺寸、构件定位尺寸、楼面标高等是否正确。最后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详细看每一个构件的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标高及其节点详图。 4.纸中的文字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仔细逐条阅读,并与图样对照看,便于完整理解图纸. 5.结施应与建施结合起来看图.一般先看建施图,通过阅读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了解建筑体型、使用功能,内部房间的布置、层数与层高、柱墙布置、门窗尺寸、楼梯位置、内外装修、材料构造及施工要求等基本情况,然后再看结施图。在阅读结施图时应同时对照相应的建施图,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才能全面理解结构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 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 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 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隔开表示。 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 φ8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

13个φ8的4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图附.2.11上部、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的表示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并用分号;隔开。图附.2.11表示梁上部为3Φ22通长筋,梁下部为4Φ25通长筋。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板高度 ≥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例如G4φ12,表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 受扭纵筋用N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的每侧配置 3φ18的纵向受扭钢筋。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 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当梁顶与相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集中标注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集中标注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集中标注 梁平法施工图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图纸,它使用平面图形和文字说明来表达建筑结构的设计。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图纸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在梁平法施工图中,集中标注是一种重要的标注方式,它提供了关于梁的详细信息。 梁平法施工图是一种基于平面投影技术的图纸,它使用一组平面视图来表达建筑结构的设计。这些视图包括梁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配筋图等。集中标注是梁平法施工图中一种常见的标注方式,它提供了关于梁的详细信息,包括梁的编号、截面尺寸、配筋情况等。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梁的类型和编号:在梁平法施工图中,不同类型的梁有不同的编号。了解这些编号和对应的梁的类型是正确识读梁平法施工图的关键。 2、理解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是梁的高度和宽度,这些尺寸在梁平法施工图中用标数字和符号的方式标注。识读梁平法施工图时需要理解这些尺寸的含义和作用。 3、理解梁的配筋情况:梁的配筋情况是梁的内部钢筋的配置情况,这些情况在梁平法施工图中用符号和文字说明的方式标注。识读梁平

法施工图时需要理解这些符号和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4、注意梁的标高变化:在梁平法施工图中,梁的标高变化是通过标注数字和符号的方式表示的。识读梁平法施工图时需要注意这些数字和符号的含义和作用,以确保正确施工。 总之,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建筑从业者来说非常重要。集中标注是梁平法施工图中一种常见的标注方式,它提供了关于梁的详细信息。正确识读梁平法施工图需要了解梁的类型和编号、截面尺寸、配筋情况以及标高变化等,以确保正确施工。

钢结构施工图识读

钢结构施工图识读 一、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施工图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因此,正确理解和识读钢结构施工图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素、识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钢结构施工图基本要素 1、图纸目录:列出图纸的名称、编号和页数,方便查找和阅读。 2、设计说明:对钢结构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材料规格等进行详 细说明。 3、平面图:显示钢结构的平面布置,包括钢柱、钢梁、支撑等构件 的位置和尺寸。 4、立面图:显示钢结构的立面布置,包括各层钢柱、钢梁、支撑等 构件的相对位置和尺寸。 5、剖面图:显示钢结构的内部结构,包括各层钢柱、钢梁、支撑等 构件的连接方式和构造细节。

6、节点详图:显示钢结构的节点构造,包括钢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支撑与钢柱的连接节点等。 7、材料表:列出钢结构所需材料的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方便材料采购和施工管理。 8、施工工艺流程图:列出钢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钢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 三、钢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 1、熟悉图纸目录:首先阅读图纸目录,了解图纸的组成和内容,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 2、仔细阅读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是钢结构施工的重要依据,要认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要求和规定。 3、理解平面图:阅读平面图时,要重点钢柱、钢梁、支撑等主要构件的位置和尺寸,理解各构件之间的关系。 4、分析立面图:阅读立面图时,要重点各层钢柱、钢梁、支撑等构件的相对位置和尺寸,了解结构的垂直关系。 5、研究剖面图:阅读剖面图时,要重点钢结构的内部结构,了解各

梁配筋平法图识读

梁配筋平法图识读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一、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大体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形,引出线部份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数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份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份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边悬挑梁部份,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份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按照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梁平法标准施工图制图新版规则

第4章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图集号:03G101-1) 第1节梁平法施工图表达办法 第4.1.1条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第4.1.2条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不同构造层(原则层),将所有梁和与其有关联柱、墙、板一起采用恰当比例绘制。 第4.1.3条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尚应按第1.0.8条规定注明各构造层顶面标高及相应构造层号。 第 4.1.4条对于轴线未居中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贴柱边梁可不注)。 第2节平面注写方式 第4.2.1条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详细数值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涉及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某项数值不合用于梁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如图4.2.1所示)。 第4.2.2条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构成,应符合表4.2.2规定。

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 悬挑梁XL XX 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7(5A)表达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表达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第4.2.3条梁集中标注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 一.梁编号,见表4.2.2,该项为必注值。其中,对井字梁编号中关于跨数规定见第4.2.5条。 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达;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达,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图4.2.3a);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高度不同步,用斜线分隔根部和端部高度值,即为b×h1/h2(图4.2.3b)。 三.梁箍筋,该项为必注值。涉及箍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箍筋肢数相似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畴见相应抗震级别原则构造详图。 例:10@100/200(4),表达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8@100(4)/150(2),表达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当抗震构造中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构造中各类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箍筋

梁平法施工图钢筋表示法

梁平法施工图钢筋表示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梁配筋图识读

梁配筋图识读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低,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行施工,故称梁平法施工图。 首先,按一定比例绘制梁的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及与之相关联的柱、墙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对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但贴柱边的梁可不注。 然后,根据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的截面及配筋。 这里主要介绍平面注写方式,即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梁配筋图识读

梁配筋图识读

梁配筋图识读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 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 -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 /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完整word版)《施工图识读》课程标准

《施工图识读》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学时:84 学分: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施工图识读》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识读各种施工图的能力,了解建筑识图构造要求和建筑结构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培养适应建筑施工第一线迫切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2.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中地位重要,逐一讲授了投影基础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和绘制简单施工图图样的能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能够正确识读各种施工图为培养目标,按照情境模式学习任务形式编排课程内容,在训练任务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实例,体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学生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贯彻国家制图标准的规定; (2)能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仪器; (3)熟悉施工图投影的投影规律; (4)掌握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基本方法; (5)熟悉施工图会审流程和要点。 2.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砌体结构土建施工图; (2)学会识读框架结构土建施工图; (3)具有图纸会审的能力; (4)学会绘制简单施工图图样。 3.素质目标 (1)协同工作和沟通能力(建筑行业涉及的单位多、岗位多) (2)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辛苦、法律法规多) (3)具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梁配筋图识读说明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构造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根本值不同时,那么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列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局部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说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穿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一样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

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局部时,那么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局部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局部,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局部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列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构造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展施工,故称梁平法施工图。 首先,按一定比例绘制梁的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梁的不同构造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及与之相关联的柱、墙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构造层的

梁平法标注方式方法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集中标注 (1)梁编号 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3)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 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 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2/4: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6φ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φ25,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二、柱平法 柱平法施工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注写式,也就是用柱平面图,再用表格式配合来表示柱钢筋的各项信息;另一种是截面注写式,也就是直接在柱平面图上,在柱的截面表示该类柱钢筋的各项信息。

梁配筋图识读

情境四:结构施工图识读子情境三:梁配筋图识读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根本值不同时,那么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列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局部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说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穿直径为25m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

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局部时,那么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局部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局部,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局部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列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