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

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
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

核医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核医学概述

1.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研究的学科。在内容上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

第二章核物理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I.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1和1271;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

素可有多种核素。

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4.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

为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6.放射性核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rfl 丁?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口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分为a, P,丫三种类型

7.a衰变: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个a粒子的衰变类型。每次衰变,母核失去2个质子和2个中子,即为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

8.B衰变:主要包括b ?衰变,B+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

(1)P ?衰变:指的是原子核屮放射出一个电子的哀变类型

⑵P +衰变: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个正电子的衰变类型

(3)电子俘获EC:指的是原子核吸收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从而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屮子和中微子的衰变类型。

9?丫衰变:指的是激发态的院子核放出丫光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或者低能状态的衰变类型。有三种基本方式为Y辐射,内转换和电子对内转换。

10.物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在自然衰变的过程中,所有的原子数减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时I'可, 是放射性核素所特有的物理性质。

II.生物半衰期:是指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经由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原來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2.有效半衰期:是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因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的双重作用,在体内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3.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吋间内发生的核衰变的次数。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制单位是Bq,定义为每秒发生一次核衰变。10=3.7X10的10次方Bq。

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带电粒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是具有足够能量的带电粒子与原子中的轨道电子发生碰撞引起的。原子内的轨道电子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是的轨道屮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脱离原子,造成原子的电离, 形成

正负离子对

(2)激发:是指原子内的轨道电子从入射的带电粒子所获得的能量不足以电离,只能使低能级的轨道电子跃迁到高能级的轨道上去,是的整个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的过程。

(3)轲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在原子库伦场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带电粒子的部分动能转变为联系能谱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为轲致辐射。

(4)散射:人设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屮原子核库仑场作用而改变速度和运动方向,但不辐射光子,也不激发原子核的过程。

(5)湮没辐射是指一个粒子与其反粒子发生碰撞吋,其质量可能转化为Y辐射的能量的过程

(6)切伦科夫辐射:当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以大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运行时,带电粒子的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

2.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光电效应(2)康普顿效应(3)电子对效应

第三章核医学仪器

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是指药物的本身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丁?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特殊药物。

试述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考过)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被引入人体后,以菲特异、相对特异或特异性方式,通过弥散、选择性摄収或排泌、细胞吞噬或拦截、代谢、生物区分布等方式,浓聚于正常系统、脏器或组织内,或浓聚于病变脏器或组织内,在体外采用核医学显像装置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Y射线, 可在一定时相内显示人体某一系统、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达到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定期的诊断目的。

第五章放射辐射生物学和防护

1.吸收剂量:定义为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单位为GY。戈瑞,1GY 表示一千克受涉嫌照射物质吸收射线能量为1焦耳。

2.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稈度与所受计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一般是在短期内接受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

3.随机效应:研究的对象是群体,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计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主要是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4?放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2)个人剂量和危险度限制

(3)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5 ?外放射防护的一般措施

(1)时间防护:人体受到照射的积累剂量是虽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

(2)距离防护:距离增大一倍,照射量率就减小为原来的1/4

(3)屏蔽防护:在人和放射性物质之I'可设置屏蔽以吸收射线的能量。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原子序数的金属材料如铅铁鹄,另一类为低分子序数的通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土。(4)公众的防护:对于非接受诊疗的个人在患者治疗期间所受的照射不能超过5msv.

第八章核医学诊断概论

1?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

核医学显像也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或者其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基于核素示踪原理,釆用核医学成像设备(如Y相机,SPECT,PET)探测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状态,实现组织,脏器及病变的功能代谢显像方法。用于核医学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分为单光子核素和正电子核素,根据使用核素的类型不同分为单光子显像(99mTc 1311设备SPECT)和正电子显像(18F设备PET)o

2?显像剂聚集的机制

(1)细胞选择性摄取分为合成代谢1311,特价物质代谢产物和异物99mTc

(2)特异性结合

(3)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99mTc-MDP骨显像

(4)微血管栓塞99mTc-MAA肺显影

(5)通道,灌注和生物区分布

3?核医学显像的类型和主要特点

(1)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

(2)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

静态显像:将显像剂引入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当显像剂在体内达到平衡后进行图像采集的一种显像方式

动态显像:在注射显像剂的同时进行的一种连续,动态的数据采集方法,获得连续,动态的图像序列,可以观察显像剂在体内的时I'可和空I'可变化,评价在体内的分布过程

(3)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

(3)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

(4)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

早期显像:显像剂引入机体后在组织脏器摄取的5-30分钟进行的图像釆集

延迟显像:是指在早期显像后经过一-定吋问间隔进行的显像检查,一般选在早期显像后的1.5-2.0小时。通过与早期显像进行比较,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5)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

阳性显像: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虽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使得病灶部位的放射性分布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也称为“热区”显像如脑胶质瘤11C-蛋氨酸pet显像,骨转移瘤99mTc-MDP 显像

阴性显像: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収量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组织,使得病灶部位显示放射性分布减低或者缺损的影像,又称为“冷区”显像,如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肝脏胶体显像。(6)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

静息显像:受检者在静息状态下,引入显像剂或者进行图像采集的显像方法,如静息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负荷显像:受检者在负荷状态下,引入显像剂或者进行图像采集的显像方法,在心肌显像中最常用,如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7)门控显像

(8)图像融合

第九章神经系统

一.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考过)

99mTc-ECD (双半胱乙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剂。它具有如下特点(1)为脂溶性高,电中性和分子量小的化合物

(2)静脉注射后,依靠单向被动扩散等途径穿透血脑屏障,其入脑量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摄取高峰一般在注射后1分钟

(3)进入脑实质后迅速失去脂溶性和电中性,变为带电荷的亲水性化合物,使其较长时间停留在脑内

(4)对脑和全身的内照射剂量低,安全性好

(5)脑组织具有正常功能是摄取显像剂的重要基础,常规在给药后5-15分钟进行SPECT扫描。

99mTc-HMPAO (六甲基丙烯胺肪),123I-IMP (异丙基安非它明)也可用于脑血流显像

二.正常显像的特征

1.脑代谢和脑血量影像的匹配性

2.显像剂的生理性分布增高区和减弱区皮质明显高于白质

3.各层结构左右两侧对称性

4.脑代谢,脑血流半定量和定量测定的止常值

三.异常影像的基本特征

(1)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

(2)局限性放射性浓聚或升高;

(名解)(3)交叉失联络(crossed diaschisis)现象,也称为远隔功能抑制,远隔效应或者失联络现象。表现为一侧大脑皮质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的同时对侧大脑或小脑放射性分布也明显减低;是某些脑部病变(脑梗死,脑肿瘤放疗后,癫痫等)的一种特殊表现

(名解)(4)过度灌注(luxury perfusion)现象;脑梗死时,梗死周围可出现放射性异常增高的区域,脑缺血后缺血性血管扩张和血管反应性增强引起脑血流灌注升高可能是其原因。(5)白质区扩大;

(6)中间结构移位;

(7)全脑缩小、皮质变薄,白质和脑室扩大;

(8)脑内放射性分布紊乱。

四.脑梗死时,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可以见到那些特征性表现

1 ?盗血现象:在放射性缺损区域周围存在一部分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是由于梗死缺血局部的脑组织向周边临近的血管盗血。

2?病变范围大于X?CT或MRI,较早期发现病变

3?过度灌注(luxury perfusion)梗塞血管再通,周边毛细血管、肉芽组织再生

4.远隔效应(remote effect, diaschisis)

五.脑肿瘤:多不聚集显像剂,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

I型仅有辐射坏死和组织水肿,表现为屮度或者明显的片状显像剂摄取减低。

II型为肿瘤复发与辐射坏死,组织水肿并存。表现为片状显像剂分布减低区中间结节性,包快或者不规则形,环状或者半环状的轻度或者明显显像剂摄取增高灶。

六.脑脊液循环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

将无菌,五毒,无热源,对脑膜无刺激,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显像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它可以随脑脊液循环,再用SPECT跟踪并加以显示,便可得到各脑池的显像,称为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

常用的显像剂为99mTc-DTPA

第十章心血管系统

一.心肌灌注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考过)

原理:静脉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或通过心肌细胞膜钠■钾?ATP酶主动转运,如201TI,或通过单纯的跨膜弥散,如99mTc-MIBI,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局部心肌细胞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量呈正比,通过显像观察局部心肌放射性分布和运动的变化,可对心肌的血流、功能、室壁运动、活力等进行评价。

SPECT 201TI(轮)99mTc-MIBI (甲氧基异丁基异月青)99mTc-tetrofosmin 99mTc-teboroxime PET 13N-NH3 15O-h2O

二.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诊断

放射性分布降低和缺损

静息负荷延迟介入

心肌缺血(?)或(+)(+) (+)(-) (+)(-)

心肌梗死(+)(+) (+) (+)

三.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

1.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诊断

2.评价左室重构

3 ?冠心病预后的估测

4.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的评价

5.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术的病例选择和疗效评价

&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

7.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8?心肌炎的诊断

四.心肌灌注显像的异常表现

(1)显像剂分布稀疏或者缺损,提示心肌缺血或者心梗

(2)负荷和静息显像图像对比,显像剂分布固定性异常(两次显像存在同等程度的显像剂粉笔稀疏或者缺损)或者可逆性异常(静息显像的显像剂分布不比运动显像增加)

(3)运动显像左心室一过性增大,提示冠脉多支病变或者严重的心肌缺血

(4)当右心室负荷加重时,静息显像右心室心肌清晰可见

(5)201TI显像时,肺摄取显像剂增加,提示心功能不全。

负荷显像和静息显像的对比,分为以下表现

1.可逆性缺损: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上显像剂摄収减低,静息显像或者延迟显像同一部位显像剂摄取完全恢复正常,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

2.固定性缺损:不可逆性缺损,负荷试验和静息试验显像病变区域存在同等程度的显像剂减低,通常提示心肌梗死

3.部分可逆性显像:负荷显像显像剂分布减少,静息显像时原来缺损区显像剂分布增加,但仍低于正常水平,或者缺损区明显减少,提示病变区域缺血和梗死心肌混杂,或者重度心肌缺血。

五.心肌代谢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

葡萄糖和脂肪酸是心肌细胞代谢的重要能呈底物,这些底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静脉注射后将被心肌细胞迅速摄取,应用ECT即可进行心肌代谢显像,了解心肌的代谢状态,从而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心肌细胞存活的判断。

显像剂:18F-FDG

应用:(1)冠心病早期诊断(2)心肌缺血范圉,程度的客观评价(3)心梗后心肌存活的标

准判断(4)冠脉血管重建术适应症的选择(5)心肌异常代谢的研究

六.存活心肌的认识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时判断心肌细胞存活准确而灵敏的指标

1.心肌顿抑:是指短暂性的心肌缺血后心肌收缩功能的可逆性降低,在灌注后,一段时间的恢复,心肌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2.心肌冬眠:冠脉血流持续减低,心脏自发性的减低做功,使下调的心脏收缩功能与降低的心肌血流灌注达到新的平衡,以维持基本的细胞代谢,即冬眠状态。

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统称为存活心肌,共同特征为细胞的葡萄糖代谢仍然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时可逆的或者部分可逆

3.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功能和代谢均明显受损,心肌细胞的损伤几乎为不对逆,即使血流恢复,心肌的功能也不可改善。

七.位相直方图:横坐标为时相角度,纵坐标为频率。正常心室和心房的位相直方图分别呈正态分布,左右心室位相呈一尖峰,峰越窄,反应心室收缩的同步性越好。心房和心室两峰位相度数大约相差180度。心室峰底的宽度为相角程,表示心室收缩最早和最晚的时间差, 反应心室协调性的重要指标,正常心室相角程小于65度。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的原理

甲状腺能选择性的摄取和浓缩碘,其摄取碘的速度和数量及由甲状腺释放的速率和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有关。1311和1271具有相同的生化性质,口服1311后,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存储和释放。利用能发射Y光子的特点,在体外用甲状腺功能仪的探测器在不同时间测定甲状腺的放射性计数率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标准(1)各次摄2311率高于正常值上限(2)摄1311率前移,最高值在24小时内出现(3) 2小时与24小时摄1311率之比大于80%或者4小时与24小时之比大于85%,凡是符合1+2或者1+3均可以诊断

2?甲状腺功能低下各次摄1311率均低于正常水平,且高峰延迟至48小时后出现

3.其他甲状腺疾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代偿性患者,摄碘缺乏使得甲状腺处于缺碘状态,各次摄1311率均高于正常值,但无高峰前移,呈典型的碘饥饿曲线。散发性甲状腺肿摄1311率多正常或者偏高。甲状腺癌,甲状腺囊肿摄1311率一般正常,病变范围广是可降低。口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瘤摄1311率可正常或者升高。硬化性甲状腺炎可正常或者降低。

4.亚急性甲状腺炎或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低于正常,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呈现吸收1311与T3, T4的分离现象。

5.确定甲亢1311治疗的投药剂量

6?非甲状腺疾病

三.碘有机化障碍甲状腺摄取1311率高,但是血清TH下降,临床上有甲低的表现

四.甲状腺显像的原理

正常甲状腺组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摄取和浓聚碘和得等的能力。将其引入体内后,即可被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摄取,在体外用显像仪(丫相机或者SPECT)探测其所发牛的丫射线在甲状腺组织内的分布情况,即可观察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及功能状态。

显像剂:131I,123L99MTCO4-

五.甲状腺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和正常图像(考过)

正常图像:两叶甲状腺显像剂分布均匀,边缘基本整齐光滑,峡部及两叶周边因为组织较薄而放射性稀疏。

临床应用(1)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和大小(2)异位甲状腺诊断(3)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4)颈部肿物的鉴别诊断(5)寻找甲状腺癌的转移灶(6)估算甲状腺的重量(7)诊断甲状腺炎

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判断

(1)热结节:结节摄取显像剂的功能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图像上表现为结节处的显像剂分布比周围甲状腺组织高。多见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状甲状腺肿。热结节可分为功能自主性结节和非自主性结节。若服用一部分的甲状腺激素后再次显像,结节部位仍有较高的显像剂分布,而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不显影或者显影很淡,即为功能自主性结节。

(2)温结节:结节摄显像剂功能接近周圉甲状腺组织,图像上表现为结节部位的显像剂分布与周I韦I或者对侧相应部位相似或者相同。多见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3)凉结节:结节部位的摄取显像剂功能低于周围甲状腺而高于本底

(4)冷结节:结节无摄取显像剂功能,显像图上表现为结节部位显像剂分布接近本底水平。凉结节和冷结节均见于甲状腺囊肿。

六.如何利用核医学的办法进一步鉴别甲状腺的冷结节的良恶性

(1)应用亲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或者标记化合物,如201TI, 99mT-MIBI,和99mTc?DMSA等进行甲状腺肿瘤的阳性显像,如果常规显像的结节在亲肿瘤阳性显像时出现显像剂聚集区,则恶性的可能性大,反之,如原缺损或者稀疏区无放射性核素聚集,良性的可能性大。

(2)应用甲状腺动脉灌注显像了解结节部位的血流灌注的丰富程度也有助于鉴别结节的良恶性。

第十二章消化系统显像

一.肝胆动态显像的显像原理和显像剂

静脉注入肝胆动态显像剂后,这些显像剂在肝内被肝细胞摄取,随后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分泌到肝内胆管,并随着胆红素经肝胆管,胆囊,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最后排入肠道。显像剂在胆道系统中的流动和胆汁一样,主要取决于胆管的开放程度,胆管内的压力机ODDIS括约肌的功能。肝胆系统摄取,分泌和排岀显像剂的过程可以应用SPECT或者Y相机进行动态拍摄,通过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肝胆系统的形态,功能机胆道的通畅情况。

显像剂:99mT-EHIDA

二.肝胆动态显像的临床应用(考过)

(1)急性胆囊炎

(2)黄疸的鉴别诊断

(3)新生儿胆道闭锁

(4)术后随访

(5)肝移植的监测

三.异位胃黏膜显像的显像剂和显像特点(考过)

显像剂:99mTcO4-异位胃粘膜的影像特点为:在胃显影的同时,食管或肠区出现位置固定的放射性异常浓聚影像。

原理:止常胃黏膜具有快速摄取过得酸盐(99“T C O4-)的特性,异位的胃黏膜同样具有这种

特性,故在静脉注射99“TcO4術异位胃黏膜可很快聚集"m TcO4形成放射性浓聚灶而被探测

第十三章呼吸系统

一.肺灌注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

经静脉注射粒径大小为10-60 U m的显像剂,可随肺动脉血流均匀的暂时嵌顿于肺毛细血管

中,其在肺毛细血管内的分布可以反映肺内动脉血流灌注状况。通过平面或者断层显像,可观察肺叶,肺段等的血流分布。

常规显像的显像剂99MTC-MAA或者99MTC-HAM

二.肺气溶胶吸入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

经雾化装置将显像剂雾化成粒径大小不一的气溶胶微粒,经吸入后,根据粒径的不同,沉积在不同的位置,当粒径大于10 um,主要沉积在细支气管以上位置,在5-10 u m之间,沉积在细

支气管,沉积在肺泡内。采用SPECT仪行气道或者肺显像。当气道狭窄或者阻塞吋候,雾化颗粒则不能通过阻塞部位,可在阻塞部位沉积,在远端形成显像剂分布稀疏或者缺损区。

显像剂:99MTC-DTPA

三.肺栓塞的主要病因,如何利用核素显像对肺栓塞进行诊断(考过)

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等疾病。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典型的肺灌注显像表现为多发性肺段性显像剂分布减低或者缺损,而同期的肺吸入显像和胸部X线检查正常。

第十四章骨骼与关节系统

一.比较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X线检査的原理有何不同,骨显像有何优缺点

显像剂为99MTC-MDP,单光子显像剂,当注入人体内,一方面通过与骨骼屮的疑基磷灰石品体发生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作用而沉积在骨组织中,另一方血还可通过邮寄结核方式与骨胶原结合而聚集在骨组织,利用丫相机或者SPECT成像设备进行探测成像显示全身骨骼。当局部骨组织代谢旺盛,血供增加,成骨细胞功能活跃,可较正常骨骼聚集更多的显像剂而表现为热区,相反,为冷区。

优点(1)一次性全身大视野成像能够显示全身各部分骨骼,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对骨骼病变的探测灵敏度高,可更早,更多的发现病灶

(3)无绝对禁忌症(4)价格相对低廉

二.试述转移性骨肿瘤骨显像的影像特点

(1)典型表现为全身多发,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显像剂聚集灶,以屮轴骨如

脊柱,肋骨和骨盆多见,而肢体远端骨少见。

(2)非典型表现

超级骨显像:(名词解释)当转移病灶分布范围广泛时可表现为超级影像征,即全身骨骼广泛性聚集显像剂,并以中轴骨和四肢骨近端为著,同时见双肾显像浅淡或者不显像

闪烁现象:(名词解释)骨转移患者经过有效的化疗或者内分泌治疗后,可能会在骨显像屮表现为一过性的病情恶化,即除原发病灶显像剂进一步增高外,还可发现新病灶,但继而好转,此现象为闪烁现象

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骨显像特点

(1)甲旁亢时骨吸收增加以及成骨细胞活性增高,在骨显像中可看到全身骨骼对显像剂的摄取普遍增加,(2)尤其见于颅骨,下颌骨,胸骨,屮轴骨和四肢长骨对称性显像剂摄取增加,肾影浅淡或者不显影,呈现“SUPERSCAN” . (3)当颅骨显像剂摄取增加时可见“黑颅征”(4)胸骨摄取增加吋可见“领带征”,(5)肋软骨连接处摄取增加可见“串珠状” 改变。(6)并发纤维囊性骨炎或者严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时,可出现局灶性显像剂摄取增加(7)当发生在肺,胃粘膜和软组织异常钙化时候,相应部位表现为对显像剂的异常摄取。

四.骨显像的临床应用(考过)

(1)骨转移癌(2)代谢性骨病(3)骨软化症和维生素d缺乏症(4) PAGET病(5)原发性骨肿瘤:病变部位异常浓聚(6)其他骨良性病变(7)缺血性骨坏死:股骨头坏死,"炸面

圈样改变〃(8)多发骨折:线性排列,形态一致

第十六章泌尿系统

一?肾图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311 ■邻碘马尿酸钠(131I?OIH)静脉注射后,随血流进入肾脏,约80%由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后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再随尿液汇集到肾盂,经输尿管进入膀胱排出体外。因131I-OIH 能放出Y射线,将肾图仪的两个闪烁探头分别对准左右两侧肾脏中心,探测和记录两肾区的时间一放射性曲线即为肾图,以此反映肾脏功能和上尿路通畅情况。显像剂:肾小球滤过型;99MTC-DTPA 肾小管分泌性311 ?邻碘马尿酸钠(231I9IH)

二.正常肾图曲线

正常肾图由陡然上升的示踪剂出现段(A段),示踪剂聚集段(B段)示踪剂排泄段(C段)组成,左右两侧肾图的形态和高度基本相似。

(1)A段;静脉注射示踪剂后10S左右,肾图曲线出现急剧上升段

(2)B段:A段Z后的陡行上升段,3-5分钟达高峰,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功能有关

(3)C段:上升段Z后的下降段,一般开始下降较快,后部曲线比较缓慢,主要与上尿路通畅程度和尿流量的多少有关

三.异常肾图及其临床意义(考过)

(1)持续上升型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到检查结束也不见c段的下降,单侧出现时,可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同时岀现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或者下尿路梗阻

(2)高水平延长型a段基本正常b段上升缓慢,此后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常见于上尿

路不全梗阻或者梗阻伴有明显肾盂积水

(3)抛物线型:a段正常或稍低,b段上升不明显,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峰时后延,c段下降缓慢,峰值圆顿,呈抛物线型。常见于中度肾盂积水

(4)低水平延长线型:a段低,b段上升不明显,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常见于肾功能严

重受损和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见于慢性上尿道严重梗阻

(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无b段,放射性计数递减,常见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

肾缺如或肾切除

(6)阶梯状递降型:a,b段基本正常,c段曲线呈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阶梯状下降。常见于因为疼痛,紧张等导致的不稳定性功能性痉挛。

(7)双侧对比异常:双侧肾图形态差别显著,标明双侧肾功能及尿路通畅情况有显著差别。小肾图:一侧曲线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另一侧,两侧相比峰值相差30%,但是曲线图形保持正常,多由于一侧肾动脉狭窄或者先天性肾发育不良。

四?肾动态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静脉注射可快速由肾小球滤过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而不被在吸收的滤过型或者分泌性显像剂后,即刻用丫照相机或者SPECT持续动态观察,可见显像剂依次通过腹主动脉, 肾动脉,肾血管床在肾实质内浓缩,逐步流经肾盏,输尿管,膀胱的一系列动态显像。

显像剂:肾小球滤过型:99MTC-DTPA 肾小管分泌性311-邻碘马尿酸钠(231I-OIH)五?肾图及肾动态显像的临床应用

(1)肾血管疾病的诊断

(2)分肾功能评价

(3)尿路梗阻的诊断

(4)肾移植术后监测

第十七章肿瘤显像

一.肿瘤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

葡萄糖代谢显像18F-FDG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糖代谢显像剂。静脉注入后进入细胞外液,并被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跨膜转运到细胞质中,然后在己糖激酶的作用卜?被磷酸化,形成6?磷酸18F-FDG,但是不能像普通的葡萄糖一样参与进一步的代谢,而是滞留在细胞内,利用PET或者其他高能正电子成像系统即可以显示细胞的糖代谢水平。恶性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之一是葡萄糖的代谢率高,能聚集更多的18F-FDG,在图像上显示为热区。

二.常用的定量指标

1?肿瘤/非肿瘤组织(T/NT)的摄取比值:通畅以病灶对侧或者临近的止常组织作为参考值, 计算肿瘤和非肿瘤的摄取比值。

2?标准摄取值(suv)根据病人的实际给药活度,体重以及病灶局部的放射性活度计算获得SUV二局部感兴趣区平均放射性活度

痊入放射柱蔽/体鼠

三.肿瘤显像的临床应用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肿瘤的分期和再分期、分级

肿瘤复发的鉴别

指导和确定肿瘤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

预后的评估【治愈率(期)、生存率(期)】

肿瘤原发和转移灶的寻找(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增高)

第二十二章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一.131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机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物质之一,1311是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NIS摄取131L Graves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存在NIS过度表达,因此患者的1311摄取率明显增高。311

0.61MeV,平均0.192MeV

强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对甲状腺滤泡细胞产牛直接损伤并导致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变性和坏死。最终对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产生抑制和破坏作用,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甲状腺组织也随之缩小,达到甲亢治愈目的。

适用症GD TMMNG TA

禁忌证(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甲亢伴有急性心肌梗死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二.1311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的适用症和禁忌症

原理:(1)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社区131i,用1311清除DTC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科达到以下目的:清除隐匿在残留甲状腺组织中微小的DTC病灶,降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对能'无残留甲状腺组织,TSH升高可使DTC病灶摄取碘的能力增强,利于1311显像发现DTC病灶和治疗。清甲后体内无TG正常来源,利用通过TG的变化诊断其复发或者转移。治疗活度1311全身显像,常可发现诊断活度1311全身显像未能显示的病灶

(2)清甲后因为DTC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具有摄取131i的功能,所以能用131i治疗复发和转移的病灶。

适用症:(1)清甲适用症(2) 131治疗DTC复发和转移的适应症(3)经验性1311治疗的适应症

禁忌证

奸娠和哺乳患者;

术后创口未愈合者;

WBC在3.0X109/L以下的患者;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临床能力考核内 容和要求 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申请人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应从事本专业(放射医学、核医学、超声医学三者之一)临床工作三年以上,完成本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新进展。 一、影像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影像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影像医学诊断仪器的基本构成、部件名称、功能及成像原理。 (3)人体各系统影像学应用解剖,各种影像学象征与病理的关系。 (4)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诊断,鉴别诊断。 2、熟悉 (1)介入放射的原理,以及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理。 (2)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和抢救治疗。 (3)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1、了解 (1)放射防护知识、规则和要求。

(2)影像学新进展。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X线造影与检查技术。 (2)检查技术。 (3)消化道检查技术。 (4)人体各系统急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诊断及鉴别诊断。 (5)造影剂副反应的处理与抢救技术。 2、熟悉X线投照技术。 二、核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放射性核物理知识及各项成像原理。 (2)核医学各项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的原理,以及出现反应时的处理抢救方法。 (3)心、脑、肺、肝胆、肠胃、骨骼系等脏器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影像特征。 (4)各项核医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甲癌、骨肿瘤的原理。 2、熟悉相关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3、了解放射防护基本常识和防护规则与要求。 (二)临床技能

1、掌握 (1)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分装、测量、注射方法与技术。 (2)体外分析技术及质控。 (3)核医学仪器的操作,包括摆位、采集、图像处理和核素治疗的技术。 (4)核医学仪器的基本校正。 (5)独立正确分析各项核医学检查结果,书写报告。 2、熟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和规定。 三、超声医学 (一)理论知识 1、掌握 (1)超声医学的发展史及现状。 (2)超声影像医学成像原理以及相关物理基础知识。 (3)超声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选及综合使用。 (4)人体解剖,尤其要求对局部解剖、断面解剖有深入了解。对全身正常声像图、常见病理超声征象的成像理论有正确认识。 (5)全身常见疾病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6)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 (1)临床医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核医学作业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核医学的定义是( )。 A.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 B.研究核素在脏器或组织中的分布 C.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 2.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 A.同位素 B.放射性衰变 C.人工放射性核素 D.放射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 1.临床核医学包括( )。 A.显像诊断 B.体外分析 C.核素功能测定 D.核素治疗 2. 临床核医学应用范围( )。 A. 应用于临床各器官系统 B.仅显像诊断 C.仅在内分泌系统应用 D.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 三、名词解释 1.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 四、问答题 1. 核医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同位素具有( )。 A.相同质子数 B. 相同质量数 C. 相同中子数 D. 相同核能态 2. 5mCi等于( )。 A. 185kB 3.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居里(Ci) B.希沃特(Sv) C.戈瑞(Gy) D.贝可(Bq) 4. 18F的中子数为是( )。 5. 在射线能量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 A.α射线照射 B. β射线照射 C.γ射线照射 D.γ和β射线混合照射 6.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 )。 A.中子和电子 B.质子和核外正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和核外负电子 7.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其名称为( )。 A.同位素 B.原子核 C.同质异能素 D.核素 8. 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是哪类衰变( )。 A.β-衰变 B.α衰变 C.γ衰变 D.β+衰变 9. 剂量单位贝可勒尔是( )。 A.照射量的单位 B.剂量当量的单位 C.放射性活度的单位 D.半衰期的单位 10. 设某核素的物理半衰期为6h,生物半衰期为4h,该核素的有效半衰期是( )。 、9 h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是影响放射性核素有效半衰期的因素( )。 A.物理半衰期 B.核的衰变方式 C.射线的能量 D.生物半衰期 2. 在β-衰变中,原子核发射出的粒子有( )。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氦核 三、名词解释 1.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2.物理半衰期(T1/2) 3.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四、问答题 1. 常见的放射性核衰变类型有哪些

核医学重点归纳.(精选)

绪论 1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2核医学的内容出来显像外还有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一章 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和127I; 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 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 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 Tc、99Tc 。 4、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 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 为放射性核素 6、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 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 7、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 的过程 8、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放射性核素衰变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 N=N e-λt 指数衰减规律: N = N e-λt N 0: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 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 9、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 0衰变到N 的1/2所需的时间 10、放射性活度(A) 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Bq=1次× S-1 1Ci=3.7×1010 Bq 1Ci=1000mCi 11、比放射性活度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单位: Bq/kg; Bq/m3; Bq/l 12、电离当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是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是电子脱离原子轨道 而发生电离 13、激发如果核外电子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形成自由电子,只能有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 能量较高的轨道 14、散射带电粒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碰撞而改变运动方向的过程 15、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 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16、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能在介质中运行一定得距离,当其 能量耗尽是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 17、光电效应光子同(整个)原子作用把自己的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壳层中某一电子获得动 能克服原子束缚跑出来,成为自由电子,光子本身消失了。

核医学试题和答案(备考必备)

影像核医学总论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核医学 6.阳性显像 2.临床核医学 7.单光子显像 3.放射性药物 8.分子影像学 4.放射化学纯度 9.放射性核素治疗 5.平面显像 10.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三、填空 1.核医学在内容上分为和两部分。 2.诊断核医学包括以和为主要内容的诊断法和以为主要内容的诊断法。 3.放射性药物包括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药物。 4.99Yc m核性能优良,为发射体,能量为,物理半衰期为。 5.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和获得。 6.核医学显像仪器主要包括、、和。 7.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能够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主要机制有:、、、、和等。 8.根据显像的部位、影像的采集及显示时间、方式、核射线的种类,放射性核素显像可分为:、、、、、、和。 9.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等优点,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法方法。 10.放射性核素治疗常用的方法有:、 , 、等。 11.医学中常用的核素发生器有:和等。 12.分子影像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人体的、、及变化,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内部生理或病理过程进行无创、实时的,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选择题 (一)A型题 1.放射性核素治疗主要是利用哪种射线 A.α射线 B.γ射线 C.射线 D.X射线 E.正电子 2.放射性核素显像最主要利用哪种射线 A.α射线 B.γ射线 C.射线 D.X射线 E.俄歇电子 3.以下哪一项不是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 A.较高特异性的功能显像 B.动态定量显示脏器、组织和病变的血流和功能信息 C.提供脏器病变的代谢信息 D.精确显示脏器、组织、病变和细微结构

13核医学总结

13核医学总结 13核医学总结 13核医学总结本文简介:核医学绪论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将放射性核素引入拟检查的脏器内,利用放射性核素探测仪器实现脏器和病变显示的方法称作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显像,显示的是器官的血供、功能与代谢活动。凡不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者称体外检查法或体外核医学,最有代表性的是放射免疫分析(R。 13核医学总结 核医学 绪论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将放射性核素引入拟检查的脏器内,利用放射性核素探测仪器实现脏器和病变显示的方法称作放射性核素显像。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显像,显示的是器官的血供、功能与代谢活动。 凡不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者称体外检查法或 体外核医学,最有代表性的是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因而物理性 能不同,如131I和127I 。 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每秒钟1次核衰变,称为1贝克 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试剂 核医学仪器 放射性药物 凡引入体内用作诊疗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分为:诊断用药(γ射线) 治疗用药(β- 射线 ) 放射性试剂 不需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静态显像(static

imaging) 当显像剂在脏器内或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显像称为静态显像。 多用作观察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 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 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指在静态影像上主要以放射性比正常增高为异常的显像 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 又称为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指在静态影像上主要以放射性比正常减低为异常的显像 中枢神经系统 脑血流灌注显像 原理 应用一类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BBB Blood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核试题库_川大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复习提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性核素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按其能量状态,分为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指能自发的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改变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即能进行放射性核衰变的核素。 2、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多种原子,在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其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不同。 3、天然放射性本底 天然放射性本底是指在辐射测量中,被测源之外的其它天然辐射源,包括宇宙射线和来自天然放射性核素如钾-40、碳-14、镭-226、钍-232及衰变产物等所产生的总辐射水平。 4、甲状腺冷结节 甲状腺结节与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放射性减低或缺损,表明结节组织分化不良,无功能或功能低下,常见于甲状腺囊肿、钙化、纤维化、出血、甲状腺癌等,此类结节恶变率较高。 5、甲状腺热结节 甲状腺结节与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放射性增高,表明结节组织功能亢进,常见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 6、利尿肾图 应用利尿剂通过利尿作用得到的肾图称利尿肾图。有助于鉴别机械性尿路梗阻和非梗阻性尿路扩张,非梗阻性尿路扩张患者利尿肾图表现为C段曲线迅速下降,机械性梗阻患者利尿肾图与与常规肾图无显著变化。 7、三时相骨显像 显像仪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成人静脉“弹丸式”注射99TC-MDP15-25mci,即刻开始显像采集,首先以1帧/1-3秒速度采集60s,获得动脉灌注像即“血流相”

然后以1帧/分或300-500k/帧采集1-5帧,获得血池相,2-6小时后采集静态显像,为“延迟相”,通常称为三时相骨显像。 8、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9、交叉性小脑失联络 脑梗死时,梗死区同侧或对侧的局部脑组织呈现低血流灌注,而此类低血流灌注并非是由于脑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而是一种血管神经反应。最常见到的是“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CD),即:运动皮质的脑卒中将干扰皮质脑桥小脑束的传导,引起病变对侧小脑半球的血流与放射性代谢的减低。 10、肺灌注显像 经肺静脉注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颗粒后,这些颗粒与肺动脉血混合均匀并随机地一过性嵌顿在毛细血管或肺小动脉内,其在肺内的分布与局部血流量成正比,通过体外测定肺内放射性分布并进行肺显像即可反映局部肺血流灌注情况,故称肺灌注显像。 11、骨显像的“过度曝光征” 即超级骨显像,是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显像剂在中轴骨和附肢骨近端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或广泛异常浓聚,组织本地很低,骨骼影像异常清晰,肾脏和膀胱影像常缺失,常见于以成骨为主的肿瘤广泛性骨转移,甲旁亢等患者,产生的机制可能为疾病引起的全身骨骼广泛性反应性成骨,引入体内的显像剂多为代谢旺盛的骨骼摄取,很少经泌尿系统排泄。 12、放射化学纯度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放射性活度占该样品的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放化纯度(%)=标记物的放射性活度/样品总的放射性活度x100% 13、肝血池显像中的过度填充 肝血池显像平衡相病变部位放射性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有时可近于心血池,这种现象称“过度填充”,常见于肝血管瘤,可显示放射性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血管瘤体影像。 14、放射免疫分析中的非特异结合率

核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张绪论 核医学概念: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和诊断疾病的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品进行内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的学科。 第二章核医学物理基础、设备和辐射防护 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ˉ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电子俘获:质子从核外取得电子变为中子。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的不稳定常产生:特征性X射线-能量转化;俄歇电子:能量 使电子脱离轨道。 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原子数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少。指数衰减规律 e-λt N = N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 N 0: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 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作用、激发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辐射防护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总之是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非随机效应有阈值正相关; 随机效应无阈值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基本原则: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外照射防护措施:1.时间2.距离3.屏蔽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变化: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为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及遗传效应(genetic effect)。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short-term effect)及远期效应( long-term effect)。按效应发生的规律,分为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及非随机效应( non-stochastic effect)。 2、正电子显像常用标记核素 11C、13N、15O和18F 18F-FDG半衰期:110分钟 第四章放射性示踪与显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制备1.核反应堆制备。 2.医用回旋加速器制备。3.放射性核素发生器(长半衰期核素产生短半衰期核素)。应用最广的是99Mo(钼)66h-99mTc

核医学考试 分章重点总结

K L M N 原子核结构: X为元素符号 Z为质子数 N为中子数 A为质量数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 和127I; 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eg 131i 127i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基态:能量处于量低的稳定能级状态称之为基态。

激发态:原子获得能量时,即具有较高的能级状态时称为原子的激发态。 退激:处于激发态时电子不稳定,非常容易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释放出来而回到基态的过程称为退激。 一、核衰变方式 1. α衰变:α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 α衰变:241Am(镅)→237Np(镎)+4He α衰变:射程短、能量大、破坏力强、屏蔽用低原子序数物质即可 2. β衰变 ?β-衰变:3215P → 3216S + β- + Ue + 1.71MeV(富中子)β-衰变:3H→3He+ β- ? ?正电子衰变:137N → 136C + β++ υ + 1.190MeV(贫中子)正电子衰变:11C→11B+ β+ ? 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β衰变:射程、能量适中适合治疗、显像、屏蔽首先低原子序数物质再用高原子序数物质 γ衰变 γ衰变往往是继发于α衰变或β衰变后发生,这些衰变后,原子核还处于较高能量状态,由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原子核释放出γ射线。 ?99Mo → 99m Tc + β-→ 99Tc + γ (T : ①66.02d; ②6.02h) 1/2 ?131I → 131Xe + β- +γ :8.04d) (T 1/2 γ衰变:99m Tc→99Tc γ衰变射程长、能力低、适合显像屏蔽用高原子序数物质 γ衰变特点: 1.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 2.常常在α或β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退激时发生 3.产生的射线能量离散 4.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区分母体的核素类别 P26 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但其衰变数目与原子核数目的比率是固定不变化,这个的概率称之为衰变常数(λ)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α,β) Ionization 电离 Excitation 激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I.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及各系统大体解剖、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X 线、DSA、CT、MRI、B 超、核医学)的特点、基本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图像质量控制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剂的使用、毒副作用的表现及抢救原则。了解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原则、适应证和禁忌证。了解各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学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学科知识,掌握并能综合应用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各系统少见疾病或疑难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II.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影像医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 论的正确程度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A1 型选择题85 题约42.5% A2 型选择题40 题约20% B 型选择题50 题约25% X 型选择题25 题约12.5% IV.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放射医学 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1. X 线成像(掌握)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识记) 3.计算 机断层成像(CT)(掌握) 4.磁共振成像(MRI)(掌握) 二、呼吸系统 1.检查方法(掌握)? 2.正常影像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掌握) 3.肺部肿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 5.气管和支气管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6.支气管及肺先天性病变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7.胸部外伤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8.肺间质性疾病病因病理(识记)、临床特点(识记)、影像学表现(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核医学重点名词解释大题总结

名词解释(百分之百涵盖率) Α衰变: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α粒子是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的氦核He。散射:带电粒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碰撞而改变运动方向或/和能量的过程 核素: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可以表示某种院子的固有特征。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处于同一位置,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学特征。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而核能状态不同的核素。激发态的原子和基态的原子互为同质异能素。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成为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有效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物理半衰期: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衰变越快。 生物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和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 剂量当量: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单位为希沃特(Sv),不仅与吸收剂量有关,还和射线种类有关。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是:剂量当量=吸收剂量×射线的权重因子 最大容许剂量:经过长期积累或者一次照射以后对机体损害最轻也不发生遗传危害的剂量。全年不能超过5雷姆。 天然放射本底:指原有的放射性水平,包括宇宙射线,环境中的放射性,体内放射性。 核素发生器:用特定的洗液将母体长半衰期核素洗脱后获得短半衰期子体核素的一种装置,称为母牛。 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称为内照射 放射性免疫分析中的非特异性结合率:不加抗体时标记抗原与非特异性物质的结合率,一般要求<5~10% 放射性免疫分析中的最高结合率:又叫零标准管结合率,指不加非标记抗原时,标记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率,要求在30~50% GFR: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PFR:心室充盈期的最大容量变化速率,是目前最常用的心脏舒张功能参数 LVEF: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专门探测体内正电子发射体产生湮灭辐射而设计的显像仪器。它克服了平面显像的缺点,所获得的图像反应人体的生化、生理、病理及功能,并能进行定量分析,能获得核医学显像中最理想的三维图像,空间分辨率好,灵敏度高且不受深度影响。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检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很大价值。SP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是高性能、大视野、多功能的γ照相机和支架旋转装置、计算机和图像重建软件等组成,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数据采集,最后将获得的多幅二维投影图像,利用计算机重建软件显示出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三种断层显像,完成各种脏器的动静态显像。 时相图:在心血池影像基础上以不同的颜色和灰阶代表每一像素开始收缩的时间,构成时相图,亦称相位图。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收缩基本同步,故具有相同的灰阶和颜色,反映心肌收缩良好;心肌缺血或梗死时,病变局部时像明显延迟,灰阶或颜色与正常部位有较大差异。极坐标靶心图:在心肌灌注显像影像图中,以短轴断面自心尖部展开所形成的二维同心圆,构成靶心图。缺血区域在靶心图上表现为变黑区。靶心图与冠状动脉供血区相匹配,因而能明确责任血管之所在。 利尿肾图:对肾图出现梗阻型曲线者给予利尿剂,经一定时间再次检测的肾图称为利尿肾图。临床上主要用于机械性梗阻与单纯扩张性肾盂和输尿管的鉴别。若利尿肾图无明显恢复即仍呈梗阻型肾图则为前者,若利尿肾图改善或恢复正常为后者。 超级骨显像:是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或广泛多发异常浓聚,软组织分布很少,骨骼影像异常清晰,肾和膀胱影像常缺失。常见于以成骨为主的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甲旁亢等患者。 肿瘤受体显像:用67Ga显示肿瘤的一种方法。67Ga通过转铁蛋白受体结合到肿瘤细胞表面,然后被转运到细胞内与胞浆蛋白结合,这些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浓度通常很高。67Ga 被生长旺盛有活力的肿瘤组织摄取,而坏死或纤维化的肿瘤不能摄取,进而对活动肿瘤进行显像。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 :是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诊断、治疗疾病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核医学常用设备: 3.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 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 放射性药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文号的放射性药物 4.核素(nucl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isotope):凡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isomer)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原子核处于不同能态的原子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 5.α衰变:α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质量大,带电荷,故射程短,穿透力弱。主要用于治疗 β衰变: β-衰变: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主要发生于富中子的核素。 特点:穿透力弱,在软组织中的射程仅为厘米水平。可用于治疗。 β+衰变:射线的本质是正电子,主要发生于贫中子的核素。 特点:正电子射程短. 在通常环境中不可能长时间稳定地存在,它碰到电子就会发生湮灭,产生一对能量为511kev、方向相反的γ光子。主要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仪显像(PET) 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如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γ射线、内转换电子。应用: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放射性核素治疗 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光子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 往往是继发于α衰变或β衰变后发生特点: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不带电荷,运动速度快(光速),穿透力强。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nuclide imaging)。 6.天然本底辐射: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多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包括宇宙射线、宇宙射线感生放射 性核素和地球辐射 7.确定性效应: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成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如辐射致眼晶体损伤引发白内障,辐射致皮肤反应(干性或湿性脱皮)、或血液系统疾病如再障等。消化系统反应等。 随机性效应:指效应的发生机率(或发病率而非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不存在阈值。如辐射致癌、致畸变的效应。这种效应多是远期效应。 8.辐射防护的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得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总的是使一切 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水平。 辐射防护的原则: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xzhmu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Medical Imaging and Nuclear Medicine (专业代码100207) 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高层次专门人才,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学术学位培养目标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尚医德医风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2.了解和掌握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在导师指导下能进行科研设计,确立科研路线及分析方法、总结科研结果,并训练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进展,在临床工作上,能掌握基本操作及常见病的诊断。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期集中学习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等,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 第二至四学期开始临床培训,为期12个月。第一学期结束前开始作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及评议。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评议。 第五至六学期进行科学研究和答辩12个月。第二学期中期举行预答辩,6月初举行答辩。 研究生第二、三年级均不享受寒暑假,两年中休假日为40天,即每年20天,由研究生申请,导师安排。具体培养进程参照研究生学院颁发的《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三、研究方向 1.影像诊断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放射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3.介入放射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4.超声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5.临床核医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包括公共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不同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以下各类课程)。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

(完整版)核医学简答、概述总结(二),推荐文档

1、核医学的定义及核医学的分类. 答: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及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治疾病和进行生物医学研究.核医学包括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临床诊断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诊断和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诊断法.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密度集中治疗. 2、分子核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分子医学的概念:是建立在分子细胞学、分子生物化学、分子药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在大分子、蛋白、核酸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最终达到对疾病进行特异性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代谢显像、受体显像、反义与基因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凋亡显像。 3、原子的结构.元素、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放射性活度的概念,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答:原子是由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他们统称核子. 核素: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放射性衰变:α衰变(alpha decay)、β—衰变(beta decay)、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γ衰变(gamma decay)。 4、什么是放射性药物,按理化性质如何分类,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有何不同,医用放射性药物由哪些途径产生,放射性核纯度和放化纯的概念? 答:放射性药物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放射原子(放射性核素)而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分类:离子型、胶体型、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标记生物活性物质。与普通药物不同点:放射性,理化特性取决于被标记物固有特性,有特定物理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脱标及辐射自分解,计量单位用活度为基本单位,治疗作用机理不同于普通药物。 产生:加速器生产,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 放射性核纯度:也称为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药物中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志的量有关. 放射化学纯度(放化纯):指特定化学结构的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比. 5、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答: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多是发射纯β-射线(32P、89Sr、90Y等)或发射β-射线时伴有γ射线(131I、153Sm、188Re、117Sn m、117Lu等)的核素。131I(NaI)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133Xe肺通气显像;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99mTc-MDP骨显像;99mTc-ECD 脑灌注显像;99mTc-MAA肺灌注显像;99mTc-RBC肝血池显像;99mTc-寡核苷酸肿瘤基因反义显像。 6、目前常用的脏器显像仪有哪些,什么是PET,SPECT? 答:γ照相机 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脏器功能测定仪 C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PET主要由探测系统包括晶体、电子准直、符合线路和飞行时间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图像显示和断层床等组成。原理:是用正电子衰变和工业苏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内放出的正电子与组织相互作用,发生正电子湮灭,向相反方向发射光子,与γ光子检测仪互相作用,产生荧光子,并形成一个电子脉冲,经过显像系统及计算机处理形成PET图像,与SPECT比较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探测效率高、能准确地显示受检脏器内显像剂浓度提供的代谢影像和各种定量生理参数等优点。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利用注入人体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响,构成断层影像的仪器。 7、肿瘤常用的显像剂 答:67Ga,201Tl,99mTc-MIBI,18F-FDG,99mTc-PMT,99mTc-DMSA, 99mTc-octreotide,111In-DTPA-D-phel-octreotide,特点:均为亲肿瘤显像剂。 8、幅射防护的原则及外照射防护的措施? 答: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1实践的正当化,要求产生电离辐射的实践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利益大于代价,抵偿其所造成危害。2防护最优化,指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净利益,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使一切必要照射保持在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3个人剂量的限制,在实施上述两项原则时,要同时保证个人的当量剂量不超过规定的限值。外照射防护原则:1时间防护,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源的时间。2距离防护,尽量增大人体与放射源的距离。3屏蔽防护,在人体和放射源之间安装屏蔽物,借助于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减少人体受照剂量。 9、免疫分析基本原理,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包括那些方法,免疫放射分析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分析质控指标。 答:(1)免疫分析是利用特异抗体与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的竞争结合反应,用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量来计算出非标记抗原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2)非放射性的标记免疫分析包括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酶标记的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3)免疫放射分析技术的特点:以标记抗体作为示踪剂,反应动力学,因标记抗体是过量的,且反应是非竞争性的,抗原抗体是全量反应,故反应速度比RIA快,灵敏度明显高于放射免疫分析,约为放射免疫分析的10~100倍,标准曲线工作范围宽,特异性高,稳定性好。(4)质控指标:稳定性、精密度、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 10、脑灌注显像的原理、正常及异常图像特点、主要的适应症,常用的显像剂及显像特点。了解乙酰唑胺介入显像及PET脑显像的主要内容。 答:原理:根据血脑屏障的特殊功能,选择一些具有脂溶性的、电中性的小分子(<500)放射性示踪剂,它能自由通过完整无损的血脑屏障,并大部分被脑细胞所摄取,且在脑内的存留量与血流量成正

2015考研南开大学医学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试科目及研究方向考研真题解析

1/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453399838.html, 1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015考研南开大学医学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试科目及研究方向考研真题解析 105107影像医学 与核医学(专业学 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④--无专业硕士。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生报考。本专业只招收本科专业为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医学院专业硕士(含各个专业学位)共招生 15名,不含在医学院计划录取的33人中。_01神经影像诊断 与磁共振应用 _02腹盆部疾病的 影像诊断

2/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53399838.html, 2 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在此王老师谈谈考研路上特别需要的那些好的学习习惯。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制定完复习计划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复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复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复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复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的复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

核医学大题总结

核医学常考试题 一、名解 1.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 核素 2.核衰变:不稳定的核素通过发射粒子和光子,放出核能成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3.韧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通过核电磁场使受到突然阻滞,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 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4.有效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衰变和生物代谢的共同影响下数量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半衰期(T1/2):放射性核素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到原来一半的所需要的时间。 6.放射性活度:一定范围内某种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次数,国际单位为Bq,1Bq = 一 次衰变;旧单位是Ci,1Ci = 3.7*1010次核衰变。 7.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 8.放射性核素纯度:指特定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数 9.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占样品总活度的百分数 10.201Tl的再分布现象:由于缺血心肌摄取慢、清除慢,201Tl注射后早期显像(10min内)出现缺血心肌 部位灌注缺损,延迟显像(2-4h)灌注缺损恢复,接近正常心肌。这种现象成为“再分布”。 11.心肌显像反向再分布:负荷MPI(心肌灌注显像)无灌注缺损,静息MPI反而有灌注缺损,或负荷 MPI的出现的灌注缺损在静息MPI更为严重。意义不清,常见于AMI后的溶栓治疗或急诊PCI后的患者。 12.大小脑交叉失联络:一侧大脑皮质有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少或缺损,同时对侧小脑放射性分布亦见 明显减低,这种现象称为大小脑交叉失联络,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病。 13."炸面圈"样改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因局部血供减少表现为显像剂摄取减少的“冷区”,当血管再 生和骨骼修复开始后,股骨头周边血供增加,成骨代谢活跃,骨显像时表现为显像剂明显增加,呈现“炸面圈”样改变,即冷区周边为热区改变。 14.肿瘤阳性显像:又称为亲肿瘤显像,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旺盛,血供丰富,肿瘤病灶的显像剂分布明 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呈现高放射性的“热区”,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和疗效监测。 15.骨显像闪耀现象: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治疗中,因局部血供增加、成骨修复活跃和炎性反应,出现 病灶部位显像剂浓聚较治疗前更明显的现象,而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好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浓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