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板块一科普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追踪逃亡者

气喘吁吁的逃亡者自以为已经逃过了追踪,殊不知他留下了更多的线索,因为没有比身体更会背叛我们的了。

在这座城市里,假如有一个叫罗杰的在逃犯,所有的警察都在追捕他:是他犯下了命案,就像卡里格兰特在《西北偏北》里那样?还是他掌握了国家机密,一如威尔史密斯在《全民公敌》里扮演的角色?或者和《第九区》里的沙尔托科普雷一样,是名高危病患那样?这些都无所谓。我们只知道,借助夜色的掩护,他在遍布全城的监视摄像头下消失了。成功脱逃了?当然没有!因为人们的身体总是会出卖自己的主人。首先是体温,它在红外线下是最容易被察觉的。人类与所有的热血动物一样,永远靠燃烧能量来维持身体活动,持续散发出相当于100瓦灯泡那样的辐射。再没有比使用特殊的望远镜或摄像头识别一个清晰浮现在稍冷背景前的热血两足动物更容易的事了。这种侦测手段甚至在几十公里外都是有效的。

我们的身体也会经常留下一些气味。为了帮助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我们有300万到400万条汗腺。汗液包含水和盐,还有尿素和氨水。汗液本身没有什么气味,但会由于寄生在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发出令人作呕的酸味。

汗水和成百上千个从腋下和腹股沟的特殊腺体集中散发出来的号

称信息素的气味分子,可以组成每个人特殊的气味线索。它可以影响到身边数米范围内的环境,并持续几个小时之久,足以让警犬大展身手。

当然,罗杰可以穿上石棉防护服来隐藏体温,喷洒廉价古龙水来掩盖自己的气味。但是不呼吸对他而言实在太困难了。尽管呼吸的声音就连本人也很难觉察,但还是可以被几十米外的监听装置捕捉到。另外,罗杰一张嘴就会在空气里呼出不同气体的混合物。其中自然包括从肺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来自胃的丙醇和数种碳氢化合物(乙烷、2甲基戊烷、异戊二烯等)。在封闭空间中,这一混合气体能明白无误地指示有人存在。

即使气味还不足以出卖罗杰,他的心脏也会改变这一切。首先,人类心脏以每分钟约70次的频率搏动,这一人类特有的节奏引发一种典型的振动,能够被一些仿地震仪原理制造的仪器在几米内探测到。

另外,心脏细胞和所有的肌肉细胞一样,也有肌电活动。在医院中,医生往病人皮肤上粘贴电极测量这一活动,而更尖端的仪器现在已能对微弱的心肌电活动实施远程探测。最后,可能背叛我们的还有大脑。它由60亿至100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通过神经电信号进行交流,这样用于探测心电活动的仪器同样也能对此进行远程探测。但鉴于神经电信号比较弱,有效探测范围目前还不超过几厘米。或许几年后这个距离能大大增加。总之,即使在密闭的掩体内,罗杰也不太可能逃脱追踪。当然,这些探测器不仅可以用来制服暴徒,还能成为

制造大团圆结局的神奇工具。想象一下其他的罗杰:这一个或许是少年帆船爱好者,不巧被巨浪卷走;那一个或许与妻子在参加野外滑雪时被雪崩掩埋;那一个或许是科学家在参加某地考察时与自己的组织失去了联系……体温或者心跳等都可能让他们得救。

1.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两处画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1)因为没有比身体更会背叛我们的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其他的罗杰:这一个或许是少年帆船爱好者,不巧被巨浪卷走;那一个或许与妻子在参加野外滑雪时被雪崩掩埋;那一个或许是科学家在参加某地考察时与自己的组织失去了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我们人类的身体富有众多可以被检测到的信息。

(2)运用了排比手法,生动地设想了人类可能遭遇的各种危险。

2.本文第一段说“更多的线索”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红外线下最容易被察觉的体温;②汗水和气味分子组成的呼吸气味;③心脏的频率搏动与肌电活动;④能被远程探测到的大脑神经元。

★3.作为一篇科普文章,本文有哪些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如本文虚拟出搜寻罗杰的情形,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②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文章多次使用了设问句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语言生动,妙趣横生。如本文中将人说成“热血两足动物”,极为诙谐幽默。④语言准确,严密。如“我们有300万到400万条汗腺”等数字。

4.有人认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科技也是如此;②科技探测可以帮助警察找到犯人,可以维护社会治安,可以救助遭遇危险的人;③科技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也会“侵犯别人的隐私”,危害他人。

板块二调查报告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武汉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记者李昌建徐伯行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某高校网站BBS上的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

一天饮食40~60元,平日衣服给洗衣店10~20元/周;平日杂七杂八的120元/月,在外上网一个月也要几百块。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机动资金出去玩。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1850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甚至不需要伸手找家里要钱。“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元左右,但自己在一些网站进行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给家里的负担还是比较小的。”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平均,980元是个中间数。

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既能让孩子够用又不浪费?对于大学生的家长们来说是个问题。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为奖励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儿子也非常开心。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因为儿子的生活费。她原本计划一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拿出1 000元,负担太重了。她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又怕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于儿子每月2 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他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

22.(2018?烟台) 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 全球首段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报道称,这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见公路的先行案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交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 (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 (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分析】(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 (2)根据题中信息从摩擦、透光率、能量转化、电磁感应几方面分析解答;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电磁感应线圈: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解答】答:(1)功率的单位是W、kW;电功、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故题目中的错误

“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应该为“100万千瓦时”; (2)有题中信息知:“新型材料”的特性为:摩擦力大,保证轮胎不打滑; 透光率高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电; 磁感应线圈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 (3)①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辆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 ②阳光穿透它达到中层的光伏发电组件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即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若将预留的金属线圈与太阳能电池相连,线圈中会用电流,电流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电动汽车内的线圈随汽车运动时,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汽车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运动中的无线充电,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点评】考查了物理量的单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能量转化以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运用。 18.(2018·潍坊)北京8分钟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同时宣告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闭幕式上,演员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道具进行轮滑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达到最佳表演效果,需要严格控制道具的质制作团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经过反复对比和测试,最终确定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最终版的熊猫木偶道具质量仅为10kg装载着大屏幕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进行了互动表演,为体现冰雪主题,大屏幕也使用了新技术,让它们看起来像是用冰雪制成的“冰屏”,每块“冰屏”长3m。为保证“冰屏”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冰屏”的整个结构非常精密,卡槽与屏之间的距离达到微米级,经过风洞测试,每块“冰屏”都能承受15m/s

阅读理解之科普类说明文答案解析

1.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本文通过举例说明了太空生活的奇妙:在太空睡觉时,对宇航员来说主要的挑战在于恰当的睡眠姿势;宇航员在一个地方运动久了会出现碳毒性头痛;宇航员的大脑接收到矛盾的信息时会感到恶心。最后告诉我们美国国家宇航局对宇航员主要的担心是宇航员回家后的修养期和如何在太空长久地保持健康。 63.A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第一、二句“First consider something as simple as sleep. Its position presents its own chal lenges.”可知在太空睡觉时,对宇航员来说主要的挑战在于恰当的睡眠姿势。故选A项。 64. C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中“But station residents have to be careful about staying in one place too long. …You can end up with what astronauts call a carbon-dioxide headache”可知宇航员在一个地方运动久了会出现碳毒性头痛。故选C项。 65. D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四段中“Your inner ear thinks you’re failing. Meanwhile your eyes are telling you you’re standing straight. That can be annoying-that’s why some people feel sick.”可知宇航员在大脑接收到矛盾的信息时会感到恶心。故选D项。 66.B细节理解题。根据最后一段倒数第一、二句“The focus on fitness is as much about science and the future as is about keeping any individual astronaut healthy…NASA is worried about two things :…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maintain strength and fitness…”可知美国国家宇航局对宇航员主要的担心之一是如何在太空长久地保持健康。故选B项。 【考点定位】说明文阅读 【名师点睛】科普类说明文历来是高考阅读理解命题的重点,文章逻辑性强,条理清楚,主要考查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和领悟能力以及对特定细节的认读和处理能力。考生应注意:1.平时多读科普知识类文章,学习科普知识,积累常见的科普词汇,从根本上提高科普英语的阅读能力。2.熟悉科普类文章的结构特点。科普类文章一般由标题(高考题中一般不给出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五部分构成。导语一般位于整篇文章的首段。背景交待一个事实的起因。主体则对导语概括的事实进行详细叙述,这部分是命题的重点,考生应该重点把握。结尾往往也是中心思想的概括,并与导语相呼应,命题者常在此要设计一道推理判断题。3. 在进行推理判断时,考生一定要以阅读材料所提供的科学事实为依据,同时所得出的结论还应符合基本的科普常识。 2. 【解析】 试题分析:文章解释了生活在海洋的透明生物的特点,透明原理,以及形成机制。 63.B 细节理解题。文章第一段第三行:Mostof them are extremely delicate and can be damaged by a simple touch。得知B选项:透明动物是很容易受伤的。故选B。 64.D 词义猜测题。该词出现在文章第三段第三行。前文提到了:你能看到的物体一种是对光线进行了散射;而另外一种是对光线的吸收。既然吸收了,那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就完全阻止了,因此这里dead是完全的意思。故选D。 65.C 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五段第一句To become transparent, an animal needs to keep its body from absorbing or scattering light。可知,想变透明就要避免散射或吸收光线,因此其中的一个方法是C选项,避免光线的吸收。故选C。 66.D 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段第一句中的make all the different tissues in their bodies slow down light exactly as much as water does可以推断出D为正确答案。其中slowdown对应reduce。故选D。 【考点定位】科技类说明文 【名师点睛】做科技类说明文时,考生应能:理解语篇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此次出现了新型科技类说明文。往年科技类说明文的阅读难点在于专业类词汇,但是今年的“新型耳机”在问题设置上难度不大,属于文章难但题目不难的题目。所以要理解好文章做好此题就不是难题。

科普文阅读题

科普文阅读 (一)猫为什么要吃老鼠 科学家们几百年来却一直对一个问题困惑不解:猫为何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后会变成夜里的“瞎猫”几乎”?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能提高哺乳动物的夜间视觉能力。 猫不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如果体内长期缺乏牛黄酸,猫在夜间就会由”一目了然”变为”睁眼瞎”,最后丧失夜间活动能力。 但是,老鼠体内却有一种特殊物质,能自行合成牛黄酸。所以,猫只有不断捕食老鼠,才能弥补体内牛黄酸不足,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夜视能力,正常的生存下去。 穆勒的研究成果一公布,立即引起了眼科医学家的兴趣。原来,目前医学界对一种”顽固性夜盲”仍束手无策。这种夜盲并非常见的由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因而至今不明白它的发病机制。于是,医生们设想,这种病的患者可能也缺少牛黄酸,因而他们尝试让这些病人食一些鼠肉. 经眼科生理检测发现,食用老鼠肉以后,病人眼睛中视网膜内的”视紫红质”的数量增多了,由此使“具有弱光感应的杆状细胞”的感光性能增强了,他们的夜视能力因此也增强了。 1、为“束手无策”的“策”选择一个义项。() ①计谋,主意②古代的鞭子③同“册” 2、下面有两组词语,把能够搭配的用线连起来。 解开揭示消除 秘密隐患谜团 3、猫为什么要吃老鼠,你搞懂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眼科医学家给“顽固性夜盲”的病人吃鼠肉的效果如何?

【化学】培优科普阅读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 2O 2)等化合物。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最外层电子数 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地软) 隔绝水和氧气 222Na+2H O=2NaOH+H ↑ Na+KCl NaCl+K 高温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故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钠的物理性质有:有金属光泽,银白色;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水和氧气; (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a+2H O=2NaOH+H ↑。 (5)钠与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一)

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骨头对自身的保护全靠包裹在它外面的肌肉和皮肤,骨头对自身的保护则无能为力。而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证实,已往人们对骨头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导致人们完全低估了骨头的自我保护能力。他们发现,在外来的冲击面前,人类的骨头也会施展自己的惊人秘技。骨头不但防卫有法,而且疗伤有术。 研究人员的这个发现得益于此前其他科学家的一个新奇发现。6年前,科学家研究鲍鱼壳的时候发现了隐藏在里面的“分子减震器”,这是一种能够将生物矿化结构紧密粘合的胶,由于它的存在,使得鲍鱼壳具有一定的弹性,相应地也增强了它的抗冲击能力。当时,科学家猜测,人类的骨头里可能也有这种“分子减震器”,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发现它的踪影。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人体骨骼中还真的发现了人类骨头里的“分子减震器”。研究发现,人的骨头里的胶原纤维和其表面覆盖的仅有一层几个原子厚度的骨盐结晶,能起一定的抗震作用,而把骨盐结晶与胶原纤维连接在一起的是一种胶,这种胶的作用原理与科学家以往在鲍鱼壳中发现的物质相同。这种胶含有能够隐藏自身长度的结合键,这使得这种特殊生物胶拥有了粘连性和一定的弹性。在骨骼受到应力的时候,它们可以舒展开来,以帮助骨骼减少震动的冲击;而当应力解除时,它们又会像弹簧那样,重新盘绕成原来的结构。这种特殊的生物胶分子在骨头里面确实能发挥出色的减震作用,所以它是名副其实的“分子减震器”。通过高清晰度的摄像仪,研究人员还拍摄到了这种性能奇特的胶和其自身的缠绕结构图像。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胶的作用并不仅仅提供给健康的骨骼较大的弹性和抗骨折能力,实际上在因骨骼受伤形成细小的裂纹之后,它还能很快帮助其修复裂纹。胶的修复方法主要是发挥自己的粘连特性,把裂纹重新聚合在一起,就像是人们给断裂的骨头打上石膏那样帮助裂纹康复。 也就是说,人体骨头里的这种特殊的生物胶就是骨头的防身“密器”,骨头的惊人秘技全是靠它施展出来的。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或在患某些特定疾病时,或在骨头受伤的情况下,这种分子胶是如何发生改变或被耗尽的。如果找到答案,人们就可以找到保护骨骼不发生破坏性改变的方法,甚至能逆转骨骼的破坏性生成改变,生物胶将是未来治疗骨骼疾病的重要武器,对于骨折、骨头老化的防治,对促进骨头健康发育,都会提供一系列全新的方法。 1.下列对“分子减震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子减震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矿化结构紧密粘合起来的生物胶,它是科学家在研究鲍鱼壳的时候发现的。 B.人类骨头里的“分子减震器”能将胶原纤维和骨盐结晶连接在一起,从而使 其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 C.“分子减震器”不但能给所有的骨骼提供较大的弹性和抗骨折能力,而且能在骨骼受伤形成细小的裂纹后,帮助修复裂纹。 D.“分子减震器”这种特殊的生物胶之所以拥有粘连性和一定的弹性,是因为它含有能够隐藏自身长度的结合键。 2.下列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以前人们认为骨头对自身的保护没有有效的办法,但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将改变这一观点。 B.在鲍鱼壳上发现生物胶的时候,科学家就推测人类的骨头里也肯定有这种生物胶。 C.生物胶的结构呈缠绕状,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它会像弹簧那样盘绕起来从而保护自己。 D.生物胶修复受伤骨骼的主要办法是利用自己的粘连性,把裂纹聚合起来并使之长出新的骨骼。 3.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研究鲍鱼壳时获得的结论为后来研究人员的新发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B.如果没有生物胶,鲍鱼壳就没有一定的弹性,其抗冲击能力也将减弱。 C.骨头的惊人秘技全是靠骨头的防身“密器”即一种特殊的生物胶施展出来的。 D.一旦找到生物胶发生改变或被耗尽的答案,就会给医学界带来治疗方法的全面革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 为什么称单克隆抗体为生物导弹 1984年10月1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宣布,米尔斯坦、科勒两人因从事免疫系统的研究和“发现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呢? 在生物工程中,有一类似导弹的东西也具有精确的导航系统,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准确性。它只与人体中某些特殊物质结合,以改变其特性,使它们失去活性。它这独特的性格,引起世界生物学者的高度重视。它就是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抗体是在抵抗外来者侵入生物体时,生物体自身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与入侵者结合的自卫系统。生物体中有100万种B淋巴细胞,而每种B淋巴细胞可产生一种抗体时,它们恰似100万枚导弹,保护着生物体。当某种细菌侵入人体时,人体就能产生相对应的抗体与细菌的特定物质结合,这个物质被称为抗原。一旦抗原与抗体

小升初科普应用文章阅读讲义练习含答案

教学内容:科普文、应用文阅读 课前小测: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高考语文复习4-3-7科普文阅读训练题带答案解析

4-3-7专题三科普文阅读 (时间:40分钟分值:24分) 一、(2017《考试说明》新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开隧道的矿蜂——斑纹蜂 [法]法布尔 矿蜂是细长形的蜜蜂,腹部的底端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着一根刺,遇到敌人来侵犯时,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以保护自己。红色的斑纹蜂是矿蜂的一种,雌蜂的斑纹是很美丽夺目的,细长的腹部被黑色和褐色的条纹环绕着。 它的巢往往建在结实的泥土里面,因为那里没有崩塌的危险。每到春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来到一个地方安营扎寨。每个蜂群数量不一,最大的差不多有上百只。 每只蜜蜂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巢。这个巢除了它自己以外,谁也不可以进去。如果有哪只不识趣的蜜蜂想闯进别人的巢里,那么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因此,大家都各自守着自己的家,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一到四月,它们的工作就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唯一可以显而易见地证明它们在工作的,是那一堆堆新鲜的小土山。至于那些劳动者,我们外人是很少有机会看到的。它们通常是在坑的底下忙碌着,有时在这边,有时在那边。我们在外面可以看到,那小土堆渐渐地有了动静,先是顶部开始动,接着有东西从顶上沿着斜坡滚下来,一个个劳动者捧着满怀的废物,把它们从土堆顶端的开口处抛到外面来,而它们自己却用不着出来。 五月到了,太阳和鲜花带来了欢乐。四月的矿工们,这时已经演变成勤劳的采蜜者了。我们常常看到它们满身披着黄色的尘土停在土堆上,而那些土堆现在已变得像一只倒扣着的碗了,那碗底上的洞就是它们的入口了。 它们的地下建筑离地面最近的部分是一根几乎垂直的轴,大约有一支铅笔那么粗,在地面下约有六寸到十二寸深,这个部分就算是走廊了。在走廊的下面,就是一个小小的巢,大概有四分之三寸长,呈椭圆形。 小巢内部都修葺得很光滑,很精致。可以看到一个个淡淡的六角形的印子,这就是它们做最后一次工程时留下的痕迹。它们用什么工具来完成这么精细的工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一戴维灯(如图甲)。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煤矿井中除了要保持通风换气降低甲烷浓度外,还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人类日常照明分别经过煤油灯、白炽灯、日光灯、LED灯等几个阶段: ①白炽灯中的制作灯丝的材料使用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日光灯是利用电流在充满汞蒸气的灯管中流过而发光的,说明金属汞具有_________性。 ③LED灯中大量使用半导体材料硅,如图乙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严禁烟火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钨的熔点高导电 AB 【解析】 【详解】 (1)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煤矿井中除了要保持通风换气降低甲烷浓度外,还应该严禁烟火;故填:严禁烟火; (2)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故填:戴维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由于金属能够吸收热量并散放到空气中,使金属周围的温度降低,甲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所以不会引燃外界的甲

科普说明文专题训练、答案

2015科普说明文专题训练2015.06.0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有趣的是,就在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时候,火星的气候比现在的地球宜人得多。火星的地面图表明,该星球上曾经有过有流水的河,也许还有过海洋。生命也许起源于火星,通过落到地球的陨星而传播到地球。 1965年,水后4号探测器拍摄了22张火星地面照片,火星上有草原和森林的说法遭到否定。火星与月亮一样,地面是陨石坑荒原。 1976年,海盗号着陆来到火星地面,它没有发现令人激动的生命和有机分子踪迹。尽管这一使命是科学与技术的胜利,但是火星上没有生命的探测结果使外星生物学沉寂了20年。 90年代,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生物学家在地球的外星环境中发现了生物体。这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开始重新认识太阳系内其他星球上的潜在生命。ALH84001火星陨石现在静静地躺在休斯顿。这块45亿年前与火星生命共存的石头是在到达地球13000年之后在南极洲被发现的。当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小组宣布:有4条证据可以证实,这块石头上曾经有过微生物生命。但是科学界认为,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例如,看似微生物化石的虫类结构可能是无生命矿体滑动形成的。与细菌衍生物相似的一些矿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看时,其微型结构是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极高温度下形成的。 NASA于1996年8月7日在华盛顿召开了令人难忘的新闻发布会。人们对这一小小陨石的历史性发现激动不已。NASA的丹?戈尔金虽然对此表示了谨慎的态度,但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说: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可能存在于之一地球以外来自太阳系内第三星球的生命证据。NASA小组迅速展示了令人震惊图片和微生物化石照片,其中有一个像小虫。但是,也有人持异议。 其实,NASA的科学家后来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4条证据也可以解释为非生物性的。例如,化合物PAH有时与生命体有关联,但也可以存在于汽车尾气中。他们发现了磁铁矿颗粒,里面有可能会产生微生物,但也可能不会。科学小组的结论遭到强烈攻击。一项破坏研究显示,有些微生物结构只不过是在滑动过程中形成的看似生物体外形的岩石碎片。研究者们还发现,陨石有地球的污染物。(选自《科学画报》,略有改动) 1.下列不属于NASA的科学家小组宣布的“4条证据”的一项是( ) A.ALH84001火星陨石里含有化合物PAH,而PAH与生命体有关联。 B.ALH84001火星陨石里含有磁铁矿颗粒,里面有可能会产生微生物。 C.ALH84001火星陨石里有一些虫类的微生物化石。 D.ALH84001火星陨石里有一些细菌衍生物。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有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有过有流水的河,也许还有过海洋。 B.以前曾有科学家推测火星上有草原和森林,但水手4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地面照片证明了这种说法只不过是无稽之谈。 C.ALH84001火星陨石迄今已有44.99987亿年的历史,它于13000年前降落在南极洲,现在珍藏在美国休斯顿。 D.火星是太阳系的第三星球,NASA通过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证明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3.如果给上文拟一个标题,下列标题中最合适的一个是( ) A.火星上可能有外星人B.火星上发现生命信号 C.并非证据确凿的生命信号D.寻找外星生命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的气候比现在的地球宜人得多,它上面很有可能产生生命。 B.地球上的生命是由落到地球的火星陨石传播到地球的,因此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火星。C.美国科学家在火星陨石上发现了磁铁矿颗粒,而磁铁矿里面很可能产生微生物,这是火星上可能产生生命的证据之一。 D.由于研究者发现ALH84001火星陨石中有地球的污染物,这表明:即使陨石中有微生物存在,也并不能证明火星上曾经产生过生命。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在地球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向人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类未来的新能源是什么? 自从1954年世界上首座试验性质的核电站在前苏联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已达400多个。它主要是用中子轰击铀235或钚239,使原子核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但是,用于核电站发电的裂变材料也是有限的,有专家估计,依照现行的核电站需要,地球上裂变材料用不到100年,因而许多专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能源将主要是聚变核能。从太阳发出的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光和热以及氢弹的巨大威力上,我们可以看到氢元素的核聚变反应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据测算,一升水中所含有的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这就是说,地球现存的氘等聚变材料可供人灰使用亿万年。所谓核聚变反应,就是在两个氢原子核充分接近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将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同时放出大量能量。但是要使两个氢元素的原子核充分接近,就必须把它们加热到上亿度的高温才能克服相互间的静电斥力。而要使足够多的原子核有发生核聚变的机会,还必须把一定量的上亿度的反应材料约束足够长的时间。这正是受控核聚变研究的难题所在。从科学家们认识到核聚变将成为人类社会有希望的能源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了。在发达国家中,受控核聚变研究已面临着科学上的突破,预计下世纪中示范性的商用核聚变反应堆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科普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板块一科普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追踪逃亡者 气喘吁吁的逃亡者自以为已经逃过了追踪,殊不知他留下了更多的线索,因为没有比身体更会背叛我们的了。 在这座城市里,假如有一个叫罗杰的在逃犯,所有的警察都在追捕他:是他犯下了命案,就像卡里格兰特在《西北偏北》里那样?还是他掌握了国家机密,一如威尔史密斯在《全民公敌》里扮演的角色?或者和《第九区》里的沙尔托科普雷一样,是名高危病患那样?这些都无所谓。我们只知道,借助夜色的掩护,他在遍布全城的监视摄像头下消失了。成功脱逃了?当然没有!因为人们的身体总是会出卖自己的主人。首先是体温,它在红外线下是最容易被察觉的。人类与所有的热血动物一样,永远靠燃烧能量来维持身体活动,持续散发出相当于100瓦灯泡那样的辐射。再没有比使用特殊的望远镜或摄像头识别一个清晰浮现在稍冷背景前的热血两足动物更容易的事了。这种侦测手段甚至在几十公里外都是有效的。 我们的身体也会经常留下一些气味。为了帮助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我们有300万到400万条汗腺。汗液包含水和盐,还有尿素和氨水。汗液本身没有什么气味,但会由于寄生在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发出令人作呕的酸味。 汗水和成百上千个从腋下和腹股沟的特殊腺体集中散发出来的号

称信息素的气味分子,可以组成每个人特殊的气味线索。它可以影响到身边数米范围内的环境,并持续几个小时之久,足以让警犬大展身手。 当然,罗杰可以穿上石棉防护服来隐藏体温,喷洒廉价古龙水来掩盖自己的气味。但是不呼吸对他而言实在太困难了。尽管呼吸的声音就连本人也很难觉察,但还是可以被几十米外的监听装置捕捉到。另外,罗杰一张嘴就会在空气里呼出不同气体的混合物。其中自然包括从肺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来自胃的丙醇和数种碳氢化合物(乙烷、2甲基戊烷、异戊二烯等)。在封闭空间中,这一混合气体能明白无误地指示有人存在。 即使气味还不足以出卖罗杰,他的心脏也会改变这一切。首先,人类心脏以每分钟约70次的频率搏动,这一人类特有的节奏引发一种典型的振动,能够被一些仿地震仪原理制造的仪器在几米内探测到。 另外,心脏细胞和所有的肌肉细胞一样,也有肌电活动。在医院中,医生往病人皮肤上粘贴电极测量这一活动,而更尖端的仪器现在已能对微弱的心肌电活动实施远程探测。最后,可能背叛我们的还有大脑。它由60亿至100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通过神经电信号进行交流,这样用于探测心电活动的仪器同样也能对此进行远程探测。但鉴于神经电信号比较弱,有效探测范围目前还不超过几厘米。或许几年后这个距离能大大增加。总之,即使在密闭的掩体内,罗杰也不太可能逃脱追踪。当然,这些探测器不仅可以用来制服暴徒,还能成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科普文阅读(含答案)

专题二十七科普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动物预测地震之谜 孝文 ①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 ②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 ③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 ④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 ⑤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士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雷切尔·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着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0只。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⑥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 ⑦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

备战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央视网消息:世界首条试验段光伏高速公路一山东济南南绕城高速,已于2018年3月28日正式通车。这项交通行业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科技,引发脸书( Face Book)推特( Twitter)等境外社交平台上众多海外网友的关注,光伏电池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试回答: ①在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在高温下,SiO2和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4 SiO2+2C 高温 Si+2CO↑ 【解析】 【详解】 ①在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故填:+4。 ②在高温下,SiO2和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高温 Si+2CO↑。 故填:SiO2+2C 高温 Si+2CO↑。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体烧碱进行脱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粘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高考语文科普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高考语文科普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解题方法 一、科普文章的含义 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它方便、灵活、适应面广,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合为一体,融说理、抒情于一体,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甚至诗的清醇。 二、科普文章的文体特点 1、短小性。它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 2、知识性。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常州给读者。它常常把握住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3、文学性。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 4、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起启示,发人深省。 三、阅读科普文章,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层面的目标和要求: 一是科学与人文的层面。也可以说是科学的人文性。从科学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体会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另一个是知识和能力的层面。要根据科学小品这一体裁的特点,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有用信息,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重点研习将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四、科普文章阅读的基本要求 ①首先把它作为科技说明文来看待 1、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并记住说明文常使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的显著的语言标志。 2、掌握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即引出说明对象、详细解说对象(主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其结构顺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横式结构,二是纵式结构,三是纵横结合式。说明文主体部分的段落、层次之间的结构形式一般又有:并列式、承接式、递进式、总分式等。 3、分析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一些:

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三)

科普类文章阅读题(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古代星宿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仰望星空时,就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发出了疑问。渐渐的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对星空的认识。如今的我们似乎很习惯用西方的星座解读生活,却忽略了我们中华自己的智慧,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们头顶的星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我们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三垣二十八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样把所有的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里,这不仅方便观测和测量这些恒星并且古人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中国古代天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经世致用,就是每一种星宿划分方法都有一定的用途。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还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三垣”是北天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二十八星宿。 此外,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分别将天上的星星与地面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为分野,具体就是将某个星宿作为某个州的分野,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中的翼轸就是说江西的南昌地处翼轸的分野之内。 在中国传统上,北极星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称北极星“微帝”等。这是由于它看起来在天空中固定不动,被众星拥护,故被视为群星之主。《论语·为政》记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而北斗七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于它醒目的形状和它重要的位置,所以它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勺子悬挂在北方的天空。随着历史的发展,北斗七星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起来,后来成了掌管人们生死的星宿,在道教中,北斗七星被称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星宫,根据人的出生时刻,人的生命可以被七个星君分管。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主管星。1.下列关于星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星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B.由于强调星空和人间的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宿划分比较复杂。 C.三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区,在二十八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D.星宿的划分方便对星空的观测,对制定精确的历法有很大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今天我们似乎很熟悉西方星座,却忽略了中国古代对星空更为深刻的思考。 B.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一种划分方法都有重要的用途,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C.中国古代的占星术的占测对象都是军国大事,并且与皇权关系密切,对政治、军事活动能有很大的影响。 D.古代的占星家将星宿和国州对应,认为通过对天上的星星的观测,能预测出它所对应的地面区域吉凶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象”是将黄道及其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空,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星宿体系。 B.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往往被古人视作统治者的象征,地位自然非比寻常。 C.北斗七星像一个巨大勺子的形状十分醒目,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星宿之一。 D.道教将北斗七星称为七元解厄星君,认为是掌管生死的星宿,所以其地位越来越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宇宙之谜: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细节 李淼 没有什么谜语比写在天上的更加巨大了。我们的宇宙存在了多长时间?它由什么组成?宇宙中的结构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形成的?这些不同的能量成分的起源是什么?最后,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什么? 最近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让我们更加接近了这些巨大谜语的答案。 最近十年来,宇宙学家掌握的宇宙的细节超出了过去整个宇宙学史所掌握的,几乎可以给出一个精确的宇宙进化史,只剩下不多的细节了。各种不同的天文学观测手段对我们的知识做出了贡献,宇宙学家尤其喜欢谈论WMAP,这是一个在太空中观测宇宙中无所不在的射电信号的航天器。 这两年,大家的注意力和谈话内容转移到了欧洲发射的普朗克卫星,这颗卫星的寿命虽然比WMAP短,但造价更高,能力更强。2013年3月21日,欧洲航天局和普朗克卫星科学工作组第一次发布了研究成果,全世界的宇宙学家正忙于解读这些成果。 最初的宇宙学

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二)

科普类文章阅读训练题(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 在浩瀚的苍穹中,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星显现又隐去,天体的运行是那样地有序。在希腊语中,“宇宙”的本义就是“秩序”。毕达哥拉斯学派把音乐的和谐现象推广到整个宇宙中,宇宙的和谐有序也产生于数的比例。进入奴隶社会后,希腊哲学家开始用自己的思维结构来代替神话。他们普遍企图寻找一种统摄世界万物的原素或元素。有人把水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有人把火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当做万物的本原。 数怎样成为万物的本原呢?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由一产生二,由一和二产生出各种数目。一是点,二是线,三是面,四是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是对世界做出的形而上的、哲学的解释,这是它的积极意义。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原意为“爱智”)这个术语的人。然而,数本原说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带有神秘色彩,和神话很接近。毕达哥拉斯学派直接宣称数是神,神首先是数。现在刚入小学的学生都知道,前四位数l、2.3.4相加等于10.而这个发现却使毕达哥拉斯学派惊讶不已,那毕竟是二千五百年前。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0看为玄之又玄的、完满的数。所以,数本原说对世界的解释还是神话学的和宗教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用数的和谐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他们把数学、音乐和天文学结合起来。数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中。他认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两倍,金星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三倍。每个天体也都处在一定的比率中。天体的运行是和谐的,距离越大的天体运动越快,并发出高昂的音调;距离越小的天体运动越慢,并发出浑厚的音调。和距离成比率的音调组成和谐的声音,这就是宇宙谐音。可以听到、可以看到、可以触摸的宇宙,总之,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美。 后来,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也描述了宇宙的美。根据柏拉图的描绘,在广袤的苍穹中,各种星体有序地、交错地、多层次地做旋转运动。这确实是一幅瑰丽奇妙的图景。亚里士多德看来,宇宙的球体是最美的,它永恒地、匀速地圆周运动也是最美的。宇宙就像一支合唱队。指挥示意开始,合唱队就一齐高歌,有些音高,有些音低,由这些不同的音调组成和谐悦耳的曲子。希腊美学家关于宇宙结构的理论不是精确的天文学理论,他们对宇宙的描述是诗意的、审美的。对宇宙美的观照是希腊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摘编自凌继尧《美从何处寻?数的和谐》) 1.下列关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造成的,他们把音乐的和谐现象推广到宇宙中,从而表达了对宇宙的理解。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生二,同时由一和二产生各种数目;一是点,二是线,三是面,四是体,从体产生出所有形体。 C.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天体运行是和谐有秩序的,能发出高昂音调的天体比能发出浑厚音调的天体体积大,运行速度快。 D.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和谐可以解释宇宙的构成和宇宙的美,宇宙内的各个天体处在数的和谐之中,宇宙的本原是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有的希腊哲学家把水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有的希腊哲学家把火说成是世界的本原,有的希腊哲学家把数说成是世界的本原。 B.毕达哥拉斯学派惊讶于前四位数1.2.3.4相加等于10.它们把10看得很神秘,很完美,和神话接近,宣称这就是神。 C.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宇宙美的共同特征是和谐,这种和谐表现为数的和谐、星体的运动和谐。 D.柏拉图描绘的宇宙美是广袤的苍穹中,各种星体有序、交错、多层地旋转运动;亚里士多德描绘的宇宙美是球体永恒、匀速地做圆周运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入奴隶社会后,希腊哲学家开始用自己的思维思考宇宙,他们的思维结构已经代替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神话。 B.宇宙是能听到、能看到、能触摸到的,在美学意义上,它是最高的美;宇宙的谐音是音调和距离成比率组成和谐的声音。 C.数本原说对世界的解释还是神话学和宗教领域的,这从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神首先是数,数就是神中可以看出。 D.观照宇宙美是希腊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希腊美学家关于宇宙结构的理论虽然不是精确的天文学理论,但他们的描述是诗意的、审美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5分) 宇宙是唯一的吗?吴炎 上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即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宇宙之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物理学定律和错综复杂的结构,生命就在其中一切条件都恰好适宜的宇宙中出现。到了80年代,现代宇宙学中的某些理论则证明,这样的“平行宇宙”的确可能存在。近年来,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个“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中遗留的痕迹,他们认为有可能证明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宇宙膨胀”产生更多宇宙? 科学家通过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辐射证实,宇宙曾经历过一个转瞬即逝的超高速扩张阶段,科学家将这个阶段称为“暴涨宇宙”模型。简单地说,就是宇宙在极其短的时刻(远小于1秒),将其体积瞬间扩大,就像吹气球一样。而如果膨胀的速率稍微改变一点儿,那我们的宇宙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因此,许多科学家开始怀疑“暴涨宇宙”模型。他们提出,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空间,更贴切的说法是类似一个泡沫,在宇宙之外还存在无数个泡沫,也就是说,存在无数个宇宙。所有的宇宙有着同样的或者说类似的机制进行各种限制,每个宇宙都经历了一次大爆炸,他们都是在大爆炸中诞生,并且存在着相同的物理定律。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宇宙都能“存活”下来,只要将大爆炸的“参数”进行细微的调整,各种宇宙就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