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读书报告分析

土力学读书报告分析
土力学读书报告分析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

专业:结构工程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2015.12.30

本学期学了土的应力与应变,强度理论,全量理论,增量理论,模型理论,滑线场理论及极限分析。以下对这些理论做简要回顾。

应力应变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除了时间外,还有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其中时间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与时间有关的土的本构关系主要是指反映土流变性的理论。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时间对土的应力——应变和强度(主要是抗剪强度)关系的影响。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发展的一个阶段,即在微小的应力增量作用下,土单元会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的应变增量。因而它实际上是土的本构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土是岩石风化而成的碎散颗粒的集合体,一般包含有固、液、气三相,在其形成的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受风化、搬运、沉积、固结和地壳运动的影响,其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应力应变特性是其非线性、弹塑性和剪胀(缩)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应力水平(Stresslevel、应力路径(Strespath)和应力历史(Stresshistor),亦称3S影响

土的强度理论

土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屈服或破坏时的极限应力。由于剪应力对土的破坏起控制作用,所以土的强度通常是指它的抗剪强度。

确定强度的原则土的强度一般是由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某

些特征应力来确定的,如屈服应力、破坏应力(或峰值应力)等,这些特征应力值与土的种类和物理条件(如加载时间、加载速率和排水条件等)有关。在不考虑加载时间或加载速率对土强度影响的常规试验中,对于不同的土,大体上可获得三种典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一种是当应力随应变增大直至峰值时,土体出现破裂,随着应变进一步增大,应力由峰值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定应力值。对此,人们取峰值应力作为破坏强度,取最后稳定应力值作为破坏后的强度。第二种是当应力达到最大值后,应力虽然不增加,但应变继续增加,对此,也可取最大应力值作为破坏强度。第三种是,在较大应变下,应力仍未达到最大值,而是随

应变继续增加,对此,一般取其线性段和非线性段的界限值作为屈服强度。上述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是短期(几十分种或几小时)试验获得的,因此,曲线上的各种特征值均视为短期强度。但因工程寿命为几十年甚或更长时间,所以实际工程需确定长期强度。

强度理论通过较简单的应力状态下的试验,确定土的强度,建立土的破坏准则(条件),以便能用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常用的破坏准则有以下两种:

①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实验证明,当材料中某一平面上的剪应力τf 等于材料的抗剪强度S时,则材料发生破坏,且沿该面上的S值为同一平面上法向应力σn的函数,即

τf=S=f(σn),(1)

式(1)为一条曲线,称为莫尔强度包络线。古老的库仑理论假定,S 是法向应力σn的线性函数,于是,式(1)简化为:

τf=S=C+σn tgφ,(2)

式(2)称为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包络线为直线。包络线与纵轴的截距C称为土的凝聚力;包络线的倾角φ称为土的内摩擦角;tgφ称为摩擦系数。

②库仑-泰尔扎吉破坏准则K.泰尔扎吉(又译太沙基)根据有效应力原理提出,土的抗剪强度S或剪应力τf是与破坏面上的有效应力

σe=(σ-σw)成线性关系的,因此,式(2)可写为:

S=τf=C e+(σ-σw)tgφe (3)

式中,C e和φe分别代表土的有效凝聚力和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③斯肯普顿残余强度准则英国 A.W.斯肯普顿于1964年提出残余强度的概念,在国际上普遍采用。他从许多硬粘土的滑坡实例中,发现超压密的硬粘土边坡在短期内往往是稳定的,但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后,

却发生了滑坡。据他推算的滑坡土体实有强度,远低于常规试验测得的峰值强度,而略大于大剪切变形下的强度。为了安全,他建议采用大剪切变形下的强度,作为土的残余强度值。他曾利用直剪仪进行反复剪切试验求得残余强度值。

④长期强度准则实验证明,加载时间越长,强度越低,经历长时间的强度最低值,即长期强度。

强度测定方法常用直剪仪或普通三轴压缩仪进行强度试验。前者是对于不同试样施加不同的法向应力σn,可得相应的不同强度,由此绘得强度包络线;后者是对不同试样分别施加不同的围压σ3,可得各个试样破坏时对应的轴向应力σ1,由此可绘得一组应力圆,连接诸圆的公切线,即强度包络线。

土的强度是分析计算地基及土工建筑物稳定性所必须的重要力学

性质之一。对土的强度估计偏高或偏低,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和安全。土的全量理论

在加载过程中,若应力张量各分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按同一参数单调增加,则加载称为简单加载,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叫复杂加载。在简单加载下,用全量应力和全量应变表达的本构方程为:分别为应力偏量的分量和应变偏量的分量;

在全量理论中,为简化起见,假设在简单加载条件下曲线是单值对应的,并和简单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一样。在上述的全量理论中,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塑性全量理论的使用受到简单加载的限制。在实际计算中使用全量理论,严格地说,要求结构内部每一质点的材料都经历简单加载的历史。但实际结构大多数是在非均匀应力条件下工作的,要保证结构内部每一点都满足简单加载条件,对于结构所承受的载荷和结构的材料必须提出某些要求。

伊柳辛指出,如果满足如下的四个条件,结构内各点都经历简单加载:①小变形;②所有外载荷都通过一个公共参数按比例单调增加,如有位移边界条件,只能是零位移边界条件;③材料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幂函数形式;④材料是不可压缩的。这就是简单加载定理。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全量理论不仅在简单加载的条件下适用,对于某些偏离简单加载的加载路径也适用。至于在一般情况下应力路径偏离简单加载路径多远仍可使用全量理论的问题,还需要继续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研究。由于全量理论的公式比较简单,应用于实际计算比塑性增量理论方便,因此,使用相当广泛。

增量理论

增量理论系相对全量理论而言的,由于材料在进入塑性状态时的非线性性质和塑性变形的不可恢复的特点,因此须研究应力增量和应变增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所渭增量理论。如第4章所述,对弹塑性体,只有在简单加载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应力和应变全量之间的关系(本构方程),但在一般塑性变形条件下,我们只能建立两者增量之间的关系。用增量形式表示的本构关系,一般统称之为增量理论或流动理论。

增量理论不受加载条件的限制,在理论上较全量理论优越。但在实际运用时,须按加载过程中变形路径进行积分,因此较复杂。在历史上,增量理论发展较全量理论为早,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根据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在增量之间建立联系,但又因为实际计算困难,便发展为对加载条件予以限制而提出全量理论。模型理论-剑桥模型

土体本构理论是岩土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随着对土体力学特性的不断深入塑性理论逐渐被应用于土体本构关系的研究中来。Roscoe[1]于1963 年提出著名的剑桥粘土模型,是应用塑性理论的代表被看做现代土力学的开端。

塑性区内任意一点处的两个最大剪应力相等且互相垂直,连接各点最大剪应力方向并绘成的曲线便得到两组正交的曲线,分别称为α和β滑移线.两组正交的滑移线在塑性区内构成的曲线网称为滑移线网,由滑移线网覆盖的区域称为滑移线场。

滑移线场理论

在同一条滑移线上,有点a到点b,静水压力的变化与滑移线的切线的转角成正比

性质2

在已知的滑移线场内,只要知道一点的静水压力,即可求厂内任意一点的静水压力从而计算出各点的应力分量

直线滑移线上各点的静水压力相等

汉基第一定理,同族的两条滑移线与另一族滑移线相交,其相交处两切线间的夹角是常数。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姓名:杨耀辉 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水利工程 学号: 1338020126

无粘性土颗粒组成的类型与基本性质 一 无粘性土颗粒组成类型与分类 1.颗粒组成 颗粒组成是研究无粘性土基本性质的主要依据,通常以各粒径含量的累积曲线或分布曲线表示。 均匀土:分布曲线是单峰形式,各粒径都有一定的含量,峰值粒径含量占绝对优势,其破坏形式主要是流土破坏。 单峰形:峰值远离中值,呈左偏峰,出现双峰时右峰较低,两峰连续,谷点里粒径至少占4%至5%,曲线无明显平缓段,集中在某段,无峰值。 不均匀土:级配连续和级配不连续。 双峰形:双峰间有间断,有的相连接,但最低点粒径含量小于或等于3%,累积曲线呈椅子形,出现台阶。 2.均匀土的区分原则和方法 均匀土特点:级配不良,压实性差,孔隙率大,稳定性差。 太沙基指出5,1.0<

质仍取决于粗料。但随细料的含量的增加,混合料密度增加,孔隙相应减小,到细料超出一定含量时,混合料性质就取决于细料。最优级配的细料含量P=25%到30%。 混合料中开始参与骨架作用的细料含量 21n n n = ;并考虑到无粘性土一般21s s ρρ=;得出细料含量与孔隙率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式: ()2 222 1 1 1n n n P d s d ?+?-?= ρρρ 其中 ()1 111 s d n ρρ?-=; 在理想状态下: n n n P --= 12。 为使P 含量与实际相符,就要考虑粗料孔隙体积被撑开的影响,由实验分 析知2n 随n 增大而增大,且223n n =?;我们取粗料孔隙率为0.3,则2 233.0n n += ∴ n n n P --+= 133.02 但在实际中,混合料中细料是多少要撑开粗料孔隙的,所以理论计算的P 要小于实际中的。 实际值小于它时表明细料没填满粗料孔隙; 实际值大于它时细料填满粗料孔隙且与粗料共同组成骨架; 当实际值等于它时认为混合料有最优级配料。 渗透系数与细料含量的关系; P 〈30%时填不满孔隙,对渗透系数起控制作用的是粗料。 P 〉30%时孔隙与细料产生关系。 P 〉70%时粗料只起填充作用,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减少直到消失。 4.级配连续土的基本性质 级配连续土的性质: Cu>10 1

扬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能够胜任大、中型企业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工科教育、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基础,强调实践,重在应用。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与管理知识,掌握解决该工程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该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备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领域设置建筑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等6个研究方向,详见表一。 表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方向

三、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校与工程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职学习,不脱离现职和生产实际,课程学习实行弹性学分制。 1.双导师制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工程单位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 2.课程学习与工程设计并重 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博采众长,积极进取。 3.产学研联合培养 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到“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在校学习时间累积不少于6个月。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同时必须完成必修环节。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最低学分要求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3学分,必修课程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二。 表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土力学读书报告分析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 专业:结构工程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2015.12.30

本学期学了土的应力与应变,强度理论,全量理论,增量理论,模型理论,滑线场理论及极限分析。以下对这些理论做简要回顾。 应力应变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除了时间外,还有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其中时间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与时间有关的土的本构关系主要是指反映土流变性的理论。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时间对土的应力——应变和强度(主要是抗剪强度)关系的影响。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发展的一个阶段,即在微小的应力增量作用下,土单元会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的应变增量。因而它实际上是土的本构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土是岩石风化而成的碎散颗粒的集合体,一般包含有固、液、气三相,在其形成的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受风化、搬运、沉积、固结和地壳运动的影响,其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应力应变特性是其非线性、弹塑性和剪胀(缩)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应力水平(Stresslevel、应力路径(Strespath)和应力历史(Stresshistor),亦称3S影响 土的强度理论 土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屈服或破坏时的极限应力。由于剪应力对土的破坏起控制作用,所以土的强度通常是指它的抗剪强度。 确定强度的原则土的强度一般是由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某 些特征应力来确定的,如屈服应力、破坏应力(或峰值应力)等,这些特征应力值与土的种类和物理条件(如加载时间、加载速率和排水条件等)有关。在不考虑加载时间或加载速率对土强度影响的常规试验中,对于不同的土,大体上可获得三种典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一种是当应力随应变增大直至峰值时,土体出现破裂,随着应变进一步增大,应力由峰值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定应力值。对此,人们取峰值应力作为破坏强度,取最后稳定应力值作为破坏后的强度。第二种是当应力达到最大值后,应力虽然不增加,但应变继续增加,对此,也可取最大应力值作为破坏强度。第三种是,在较大应变下,应力仍未达到最大值,而是随

邓肯-张模型研究认识

塑性力学读书报告 邓肯-张模型研究认识 学院:建设工程 姓名:王吉亮 学号:2006631011 专业:地质工程

教师:金英玉

邓肯-张模型研究认识 王吉亮(83分) 摘 要:从邓肯-张模型的本源开始,分析研究了邓肯-张模型与E-B 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模型中参数如何确定的问题,结合对该模型的认识,提出该模型具有的缺点与不足。 关键词:邓肯-张模型;E-B 模型;参数确定 CONGNITION ON THE STUDY OF DUNCAN-CHANG MODEL Wang Jiliang Abstract: rom the parent of Duncan-Chang model, studing the establish procedure of Duncan-Chang model and E-B model, introdu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fine the indexes in the model. Associate the congnition on this model, present the shortcomings. Keywords: Duncan-Chang model; E-B model; indexes define 1 引言 邓肯-张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本构模型,既然是一个本构模型,可想而之他反应的是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说它是非线性的,那么反映应力应变关系的模量就不是一个常数E那么简单。在介绍该模型之前,先要介绍一个概念,就是反映非线性关系的增量广义胡克定律: 1123()t t t v d d d d E E σεσσ= -+ (1) 1963年,康纳(Kondner )根据大量土的三 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提出可以用双曲线拟合出一般土的三轴试验13()~a σσε-曲线,即: 13a a a b εσσε-= + (2) 其中,a 、b 为试验常数。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1a εε=。邓肯等人根据这一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的增量弹性模型, 一般被称为邓肯-张(Duncan-Chang )模型。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13a a a b εσσε-=+可以写成: 1113 a b εεσσ=+- (3) 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 11 13 ~εεσσ-的关系进行整理,则二者近似成线性关系(见图1)。其中,a 为直线的截距;b 为直线的斜率。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由于 230d d σσ==,所以切线模量为 ε1/(σ1 -σ3 ) -σ3 )ult 图1 1113 ~εεσσ-线性关系图 132 11()() t d a E d a b σσεε-= =+ (4) 在试验的起始点,10ε=,t i E E =,则: 1 i E a = ,这表明a 表示的是在这个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E i 的倒数。如果1ε→∞,则: 131 ()ult b σσ-= (5)

土力学结课论文及对工程案例的分析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对地基下沉问题的讨论 姓名刘兴顺 学号2014210046 年级2014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系(院)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陈颖辉 2015年5月26日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本人对高等土力学的学习总结,并根据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土力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由于本人没有实际的工程经验,现主要是对比比较著名的一些工程)。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或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和强度的应用学科,是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为工程地质学研究土体中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提供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主要用于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本论文主要结合中外建筑物倾斜(意大利比萨斜塔和中国苏州虎丘塔)与地基严重下沉(中国上海展览中心馆和墨西哥市艺术馆)来讨论其中关于土力学的乱放,并运用土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土力学;工程实例;地基基础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mainly my learning of advanced soil mechanics summary,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engineering with the knowledge of soil mechanics analysis (because I didn't have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now is mainly contrast compared to the well-known engineering).Soil mechanics is a branch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which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ress-strain,stress-strain,time and strength of the stress strain time relationship and strength of the soil..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study of geological effects that may occur in the engineering geology..Main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water conservancy and other projects.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Leaning Tower of Pisa,Italy and China Suzhou Huqiu tower and ground sinking heavily(China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Museum and Mexico City Museum of Art) inclined buil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is to discuss the misplacing on soil mechanics,and using the method of soil mechanics analysis. Key words:advanced soil mechanics;engineering examples;foundation foundation

2011高等土力学部分考题及答案

一、高等土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土力学主要是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以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工程性状。高等土力学则是深化上述研究,重点研究先进的土工试验(实验)方法和设备、土体本构关系、塑性特性、强度、渗流、固结、压缩及其机理。 二、与上部结构工程相比,岩土工程的研究和计算分析有什么特点? 答: 1)岩土工程的规模和尺寸比一般的结构工程大得多,其实际范围是空间半无限体,工程计算分析中采用的边界是近似和模糊的; 2)岩土的各种参数是空间的函数,参数的变异性大,变异系数在0.1-0.35,有的可能超过0.4,并且土性之间或不同点的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包括互相关和自相关; 3)岩土属于高非线性材料,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变形特性不同,岩土工程的极限状态方程也经常是高度非线性的,并且诱发极限状态的原因或作用多种多样; 4)岩土试样性质与原状岩土的性质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原为测试,反应的也仅仅是岩土的“点” 性质(如现场十字板强度试验)或“线”性质(如静力触探实验)。而岩土工程的行为往往由它的整体空间平均性质控制,因此在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中,要注意“点”、“线”到空间平均性概率统计指标问题 5)由于上述岩土性质和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加之推理的不确定性(如有目的的简化),岩土工程的计算模型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或者不精确性,并且除了上述3)中提到的在岩土工程中针对不同原因和作用,会有不同的极限状态方程外,对同一计算参数也存在不同的计算表达式; 6)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及施工水平等会对岩土工程的性质和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土的特性 答:1土的变异性大,离散性大,指标值合理确定很困难。2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而且不是唯一的,与应力历史有关。3土的变形在卸载后一般不能完全恢复,饱和粘土受力后,其变形不能立刻完成,而且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渐稳定。4土的强度也不是不变的,它与受力条件排水条件密切相关。5土对扰动特别敏感,可使土的力学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 四、简述土的结构性与成因,比较原状土与重塑土结构强弱,并说明原因。 答:土的结构是表示土的组成成分、空间排列和粒间作用的综合特性,土的结构性是由于土的这种结构特性造成的力学特性。 原状土比重塑土的结构性强,这是由于原状土在搬运、沉积、固结及千万年历史中的各种变故都会使土形成不同的或特有的特性。由于原状土是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比室内重塑土具有更强的结构性。 五、简述土工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答: 1)揭示土的一般或特有的物理力学性质 2)针对具体土样的试验。揭示区域性土、特殊土、人工复合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3)确定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的参数 4)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5)原位测试、原型监测直接为土木工程服务,也是分析和实现信息化施工的手段 六、简述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和原因 答: 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 1)土的固有变异性

龙岩市中考满分作文 土力学读书报告

土力学读书报告 一、土的工程特性有哪些。 1、土的结构有哪些,这些结构都有哪些特点,对土的工程特性有何影响? 土的结构是在成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土的成分、成因和年代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其结构按其颗粒的排列和联结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a、单粒结构,单粒结构是碎石土和砂土的结构特征。其特点是土粒间没有联结存在,或联结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不计。疏松状态的单粒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特别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会趋向密实,土粒移向更稳定的位置,同时产生较大的变形;密实状态的单粒结构在剪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剪胀,即体积膨胀,密度变松。单粒结构的紧密程度取决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粒度成分及级配的均匀程度。片状矿物颗粒组成的砂土最为疏松;浑圆的颗粒组成的土比带棱角的容易趋向密实;土粒的级配愈不均匀,结构愈紧密。b、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是以粉粒为主的土的结构特征。粒径在0.02~0.002 mm左右的土粒在水中沉积时,基本上是单个颗粒下沉,在下沉过程中、碰上已沉积的土粒时,如土粒间的引力相对自重而言已经足够地大,则此颗粒就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形成大孔隙的蜂窝状结构。c、絮状结构,絮状结构是粘土颗粒特有的结构特征。悬浮在水中的粘土颗粒当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互相聚合,以边-边、面-边的接触方式形成絮状物下沉,沉积为大孔隙的絮状结构。 土的结构形成以后,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土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2、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 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a、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b、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c、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 p大于10的土。d、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 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e、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二、地基中的应力计算,何谓基底压力,地基反力,基底附加压力,土中附加应力。 1、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自重应力有何影响? 地下水位升降会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从而会影响土的变形。由有效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第二章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 2.1 概述 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反映材料的力学性状的数学表达式,表示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时间关系。与时间有关的土的本构关系主要是指反映土流变性的理论,本章介绍的主要是与时间无关的本构关系。 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有土的莫尔-库伦强度理论、有效应力原理和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但人们总是在实际中将问题分类为变形问题和稳定问题,前者一般基于弹性理论计算,后者多用刚塑性或理想塑性的理论(如极限平衡分析)。 多年来本构关系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岩土数值计算的发展和土工试验的发展。下文将对土的本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 2.2应力和应变 1、应力 (1)应力分量与应力张量 设土体中的一点为M (x,y,z )的应力状态用通过该点的微小立方体上的应力分量表示。即: []?= ???? ? ????????z zy zx yz y yx xz xy x ττττττ=???????????????????333231232221131211亦即{σ}T ={zx yz xy z y x τ ττ???}。 土力学中正应力正方向规定压为正。剪应力,在正面(外法向与坐标轴一致的面),剪应力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在负面(外法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剪应力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 (2)应力张量的坐标变换 二阶张量 ij ?在任一新坐标系下的分量 [ [j i ?应满足:[[j i ?=kl l j k i ?[[αα,其中l j k i [[αα与为新坐标系 轴与老坐标系轴夹角的余弦。 (3)应力张量的主应力和应力不变量 在过一点的斜截面上,如果只有法向应力而无剪应力时,这个斜截面就是主应力面。 第一应力不变量:kk z y x I σσσσ=++=1 第二应力不变量: 2 222zx yz xy x z z y y x I τττσσσσσσ---++=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张文川220132524 指导老师:缪林昌教授摘要:《土工原理》是土力学专著,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国内外在土力学重要领域内的理论发展,重在阐述原理。内容包括土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土的压缩性与沉降计算,土的强度,土体渗流原理与计算,土的三向变形与本构模型,有限单元法在土工中的应用,土的固结理论,土体的流变理论,土坡的稳定性,砂土液化与地震永久变形,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地基承载力。 1、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非线性、弹塑性、剪胀性、(各向异性、结构性、流变性);应力水平、应力路径、应力历史。 2、邓肯—张模型分析总结:应变仅由偏应力贡献,球应力没有贡献。优点:①能反映土体变形的主要特征,非线性、应力历史、应力路径;②简单,容易为工程接受;③模型参数容易确定,积累了丰富的确定模型的经验。缺点:不能反映土体变形的剪胀性、软化、各向异性和结构性。 3、剑桥模型的试验基础和基本假设:①试验基础:正常固结土和弱超固结土试验基础上建立②基本假设:帽子屈服面,相适应的流动规则,以塑性体应变为硬化参数(加工硬化定律)。只要有三个试验场数:各向等压固结系数λ,回弹系数k,破坏常数m。 4、土的强度的三个特点:由于土的碎散性、多相性造成土①强度主要由颗粒相互作用力决定,土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其强度主要表现为粘聚力和摩擦力;②研究时要考虑孔隙水压力、吸力等土特有的影响强度的因素;③土的地质历史造成土强度强烈的多变性、结构性和各向异性。 5、屈服与破坏的关系:对于刚弹性体和弹性—理想塑性体屈服即意味着破坏,对于增量弹性模量屈服和破坏并不是同一概念。土的屈服与强度与人们选择的理论模型有关,土体破坏与边值问题的具体边界有关。 6、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①内部因素:土的组成(如矿物成分、颗粒大小、级配、含水量等)、土的状态(如密度、孔隙比)、土的结构(如絮凝结构);②外部因素:温度、应力应变因素(如围压、中主应力)、应力历史、主应力方向、加载速率、排水条件等。 7、一维渗流固结理论的基本假定:①土层是均质的、完全饱和的;②土粒与水均为不可压缩介质;③外荷载一次性瞬时施加到土体上,在固结过程中保持不变;④土体他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压缩系数为常数;⑤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只引起上下方向的渗流与压缩;⑥土中水的渗流服从达西定律,渗透系数保持不变;⑦土体变形完全是由孔隙水排出和超静水压力消散所引起的。 8、 Biot理论与准三维固结理论比较:①二者建立方程的依据基本一致:小变形、线弹性、渗流符合达西定律,但准三维固结理论假设法向总应力随时间不变,而Biot理论不作此假定;②Biot理论考虑土骨架变形孔压的影响,即位移与孔压相互耦合,而准三维固结理论对土体变形和孔 压消散分别加以计算,其直接后果是后者无法解释Mandel-Cryer效应。 9、常规三轴试验的优缺点:①近似单元体试验,试样内στ、相对对均匀;②σ状态和路径明确;③排水条件清楚,可控制;④破坏面非人为固定;⑤操作复杂,现场无法试验;⑥不能反映2σ的影响;⑦边界条件、膜嵌入的影响。 10、割线模型与切线模型的比较:①割线模型考虑了应力应变全量关系,能反映土变形的非线性及应力水平的影响,可用于应变软化阶段。但理论不严密,不能保证解的唯一性;②切线模型为分段线性化的增量形式的胡克定律,能反映土变形全过程。 11、在直剪、単剪、环剪试验中,试样的应力和应变的特点:①直剪:破坏面人为确定,应力和应变不均匀且十分复杂,试样内各点应力状态及应力路径不同。在初始状态,剪切面土单元与试样中其他单元一样是K0应力状态,即3001vKKσσσ==。在剪切破坏时,剪切面附近土单元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决定与强度包线;②単剪:试样内所施加的应力被认为是纯剪,加载过程中竖直应力vσ和水平应力hσ保持常数,()vhhv ττ不断增加。应力莫尔圆圆心不变,其直径逐渐扩大,直至与强度包线相切;③剪切面的总面积不变。

广西大学学硕-0814-土木工程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代码:0814)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及方向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办于1932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曾为我国中南、西南乃至台湾地区的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80多年的历史沉淀、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国家“211工程”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和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支持,本学科拥有良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其中的结构工程学科连续入选“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2013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近10年学科相继获得了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省级创新团队——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广西人才小高地。2012年获批增设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与城市环境技术,开始培养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城乡规划等领域的人才。当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师资队伍强、教学条件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攻关能力强,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区内领先、国内先进,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土木工程学科。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五个二级学科:1.结构工程;2.岩土工程;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4.桥梁与隧道工程;5.建筑与城市环境技术。 有研究方向如下:1.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高层建筑结构;2.工程结构分析、设计及施工控制;3.钢结构及组合结构;4.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5.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方法;6.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评估理论;7.地下工程;8.特殊岩土与工程;9.地域建筑及设计技术;10.城乡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和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事业心。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实践知

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刘青山 引言:刚入大学不长时间,我自己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应该重点学 什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甚至更不知道从何学起。但是,经过将近半年的时间对计算科学导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导论老师教给了我们学什么,怎么学,这对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这一专业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步认识 (1)对计算机发展的初步认识 计算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1946年由冯诺依曼发明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产生明确了计算机的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使用二进制运算代替了原来十进制运算,对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随后又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1951—1959)、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1959—196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1964—1975)、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微处理器1975—至今)的四次改革,使得计算机走进寻常人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2)主要课程 所谓的计算机技术包括文字处理,信息管理,多媒体,网络管理等在内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而所谓的计算机科学,一般指的是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计算机内部实现机制。而我们这个专业的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而我校制定的我们这一专业的发展特色是软件开发。以下是我们的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值分析、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原理、计算机英语等。 (3)计算学科的发展主线 第一层面是计算科学应用层包括人工智能与应用与系统,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移动计算,计算可视化,科学计算等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向;第二层面是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层,它是为应用层提供技术和环境的一个层面,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程序设计科学,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计算机系统基础;第三层面是计算科学的基础层,它包括计算的数学理论,高等逻辑等内容。这三个层面构成的计算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创造出了各种计算机系统,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水平。我们应正确的认识到计算机的发展主线。 (4)计算机产业发展前景 计算机产业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在20世纪的出现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深刻影响并仍将继续影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格局,人类的生存前景和生活质量。而在我国主要是软件的发展,下面我们重点讨论软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众所周知,软件的开发首先是一项高智力的活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既有生产成本低,产品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点,也有产品寿命短,升级代换快,市场变化快,投资风险大的特点。总结过去我们在发展软件产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更好的发展软件产业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过去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软件产业发展的规律行事,过多的依赖科研机构。现在,越来越多

邓肯-张模型公式推导 高土

邓肯-张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本构模型,既然是一个本构模型,可想而之他反应的是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说它是非线性的,那么反映应力应变关系的模量就不是一个常数E那么简单。在介绍该模型之前,先要介绍一个概念,就是反映非线性关系的增量广义胡克定律: 1123()t t t v d d d d E E σεσσ= -+ (1) 1963年,康纳(Kondner )根据大量土的三 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提出可以用双曲线拟合出一般土的三轴试验13()~a σσε-曲线,即: 13a a a b εσσε-= + (2) 其中,a 、b 为试验常数。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1a εε=。邓肯等人根据这一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的增量弹性模型,一般被称为邓肯-张(Duncan-Chang )模型。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13a a a b εσσε-=+可以写成: 1113 a b εεσσ=+- (3) 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 11 13 ~εεσσ-的关系进行整理,则二者近似成线性关系(见图 1)。其中,a 为直线的截距;b 为直线的斜率。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由于 230d d σσ==,所以切线模量为 ε1 /(σ1 -σ3 ) 1 b=1/(σ1 -σ3 )ult   a =1/E i 图1 1113 ~εεσσ-线性关系图 132 11()() t d a E d a b σσεε-= =+ (4) 在试验的起始点,10ε=,t i E E =,则: 1i E a = ,这表明a 表示的是在这个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E i 的倒数。如果1ε→∞,则: 131 ()ult b σσ-= (5) 由此可以看出b 代表的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所对应的极限偏差应力13()ult σσ-的倒数。 在土的试样中,如果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于双曲线关系,则往往是根据一定的应变值(如 115%ε=)来确定土的强度13()f σσ-,而不可 能在试验中使1ε无限大,求取13()ult σσ-;对于有峰值点的情况,取1313()()f σσσσ-=-峰, 这样1313()()f σσσσ--ult <。定义破坏比R f 为: 1313()()f f R σσσσ-=-ult (6) 而 13131 ()()f f R b σσσσ== --ult (7) 将上式与1 i E a = 代入 132 11()() t d a E d a b σσεε-==+ (8) 得到: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工作反思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工作反思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篇一 春去秋来,日复一日,高二上学期就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过去了。蓦然回首,过去的一切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刚来到望中报, 在发呆,因为间懂,子都证明了只要保持这两种学习态度才行。所以,我一有问题就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即使是对待很差成绩的人我也是这样,其道理就在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觉得我常常都是“得过扯过”马马虎虎的混日子。

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最我觉得自豪的是,光明2年期间,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 , 撑(,不败? 制定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督促自己---精神,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艰辛不怕困苦,向自己的成功彼岸迈进。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篇二

不久前我们经历过期末考试,当然那么重大的考试每位同学都用尽全力去复习了。对于同学们来说,期中考试的结束就是比获得大奖还要高兴的事情,因为令人难熬的复习终于完毕了,人人都会有一种放下心中大石的感觉。我想在每个重要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会放松一段时间,对学习上的东西不再那么紧迫,当然这也是我的体验。 试,! !在这 法呢 时间啊,这就是同学们忽略语文的原因。我要郑重申明一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语文也只考到88分,也不太理想。但是我想要在以后的时间中能够做得比之前更好,上课更专心,作业完

成的更漂亮,课堂纪律更优秀,而且能勇跃发言,也就是我的做法,我想要更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到理想的成绩,这是我在之前小结中对老师的承诺,这并不是只说不做,我要像“闻一多先生”一样——言行一致,说了就做。应该说这是我必须要做的。我也开始进行语文的复习了,在通过自己复习语文,能够 这就 望 题,所有试题均来自近年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试题难度大大增加。试卷内容与近段以来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纵观全卷直接考察课内知识的只有默写的6分(且分布范围及广,涵盖高中阶段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高。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高考的模拟考,学生成绩较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2-5章部分习题答案

2-1.什么叫材料的本构关系?在上述的本构关系中,土的强度和应力-应变有什么联系? 答: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数学表达式,表现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强度-时间的关系,也成为本构定律,本构方程。 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发展的一个阶段,即在微小的应力增量作用下,土单元会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的应变增量,它实际上是土的本构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2-7什么是加工硬化?什么是加工软化?请绘出他们的典型 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答:加工硬化也称应变硬化,是指材料的应力随应变增加而 增加,弹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 加工软化也称应变软化,指材料的应力在开始时随着应变增 加而增加,达到一个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下降,最后 也趋于稳定。 加工硬化与加工软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右图。 2-8什么的是土的压硬性?什么是土的剪胀性? 答:土的变形模量随着围压提高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土的压硬性。 土的剪胀性指土体在剪切时产生体积膨胀或收缩的特性。 2-9简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土是岩石风化形成的碎散矿物颗粒的集合体,通常是固、液、气三相体。其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主要特性有非线性,弹塑性,剪胀性及各向异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应力水平,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 2-10定性画出在高围压(MPa 303<σ)和低围压 (KPa 1003=σ)下密砂三轴试验的v εεσσ--)(131-应力应 变关系曲线。 答:如右图。横坐标为1ε,竖坐标正半轴为)(31σσ-,竖坐 标负半轴为v ε。 2-13粘土和砂土的各向异性是由于什么原因?什么是诱发各向异性? 答:粘土和砂土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其在沉积过程中,长宽比大于1的针、片、棒状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倾向于长边沿水平方向排列而处于稳定的状态。同时在随后的固结过程中,上覆土体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与水平土压力大小不等,这种不等向固结也造成了土的各向异性。 诱发各向异性是指土颗粒受到一定的应力发生应变后,其空间位置将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土的空间结构的改变,这种结构的改变将影响土进一步加载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且使之不同于初始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2-17在邓肯-张的非线性双曲线模型中,参数a 、b 、i E 、t E 、ult )(31σσ-以及f R 各代表什么意义? 答:参数i E 代表三轴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a 代表i E 的倒数;ult )(31σσ-代表双曲线的 渐近线对应的极限偏差应力,b 代表ult )(31σσ-的倒数;t E 为切线变形模量;f R 为破坏比。

岩土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专业基本情况 所属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岩土工程、081401 获得时间:1984年 2、学科、专业简介(400字以内) 本学科主要研究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地下结构和构筑物的工程特性及其在设计、建造、运行中出现的工程问题和相关环境工程问题。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涉及工程建设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国家建设领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以及支柱作用。本学科主要开展土的工程性质、基础结构、地基及基础、地基处理、工程环境、支挡结构和地下结构、土体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计算、数值模拟、测试和技术开发、设计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岩土工程学科是集科研、设计、施工与工程管理为一体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建筑、交通、水利、矿山、国防与人防工程、铁道及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岩土工程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这些方面获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 3、培养目标 (1)具有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具备扎实的岩土力学与工程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本专业领域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有成为本学科设计理论及工程建设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的潜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能运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外语能力、及具有解决岩土及地下工程领域中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主要研究方向 (1)岩土力学特性及其应用 (2)地基基础与结构相互作用 (3)边坡与深基坑工程 (4)地下结构工程 (5)环境岩土工程 5、学制及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最长不超过4年。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6-18学分。

冻土的力学性质读书报告

冻土的力学性质读书报告 通过对《高等土力学》的学习,我对土的力学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土的研究方法、模型建立等。对于我这个新疆孩子,对冻土本身就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在校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使我对冻土的力学性质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我国具有广大的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区,在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深入研究冻土的力学特性,以确保冻土地基上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广义的冻土力学可分为冻融作用和已冻土力学性质两方面,冻胀、融沉和冻融循环引起的土力学性质的变化属于冻融作用的范畴。 1.冻土在静载作用下的抗压强度 1.1应力一应变关系及本构关系 土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就会产生应力和应变。对冻土来说,因其中含有流变性极强的冰而使其应力一应变关系与外力作用时间或应变率密切有关。 1.根据等应变率压缩试验结果,Vialov(1962)提出了如下简单的幂函数形式应力一应变关系: m σ=(其中A、m为参数)(1) Aε 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冻土的本构关系并非服从(1)所描述的幂函数定律,相反,冻土的σ-ε关系十分复杂。 2.Zhu Yuanlin[1]等提出了冻土的热力学本构关系,根据大量试验将冻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分成9种基本类型,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应力一应变方程。然后根据这9种类型σ-ε关系适用的土质、含水量、应变率及温度条件,编制了冻土σ-ε关系类型图。研究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只要知道需解决问题的土质含水量、应变率及温度资料,就可从该图中查出对应的σ-ε关系类型,并可从有关文献(Zhu Yuanlin et al,1991;朱元林等,1992)中查出其σ-ε关系方程。 3.蔡中民[2]等根据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资料,提出了冻土的粘弹塑性本构方程及其材料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冻土衰减和非衰减蠕变过程。

岩土工程技术工作总结

岩土工程技术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 第二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 第三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 第四篇:岩土工程教研室2020年工作总结 第五篇: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济宁一中新校区岩土工程勘察是我 第一个完整参与的工程,该工程岩土勘察任务为4970米/216孔,共有八台钻机进行施工,野外工作于2020年10月15日至2020年10月30日进行,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1、放孔该工程共有216个孔。工期紧,孔数多是该工程的特点,在放孔的时候要首先熟悉图纸,了解、掌握每一个孔在图纸上的大体位置,在放孔的时候要记住每一个孔的周边环境特点,为接下来的钻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钻机布置由于场地广、孔数多、任务紧、钻机多,在安排钻机方面就要按照“劲量减少钻机搬家距离,多钻孔”的原则选择好钻机钻探方向,这样既能节省了劳动力又加快了工程进度。 3、钻探在本次工程中有八台钻机但编录人员就有我们两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为每一台钻机同时编录的,这就要

求钻机机长在一个回次之后再岩芯上写上米数,但是由于钻机是按照米数付款的,几乎所有的机长在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都会在米数上多写几米。这就给编录人员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这样情况下编录员不仅要自己辨别土样的实际米数,更要对机长加强教育。比如一个25米的钻孔,可以让他们打到 21-22米给他们一定的工作量,但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回次米数 准确性。 4、辨别土样由于钻机多编录员少,不能保证所有的钻孔都能及时编录,有的土样在编录时已经失水多时了,在区分粉土和粉粘上是很困难的,这时候要用脚踩踩土样,观察土样整体韧性,在一般情况下粉粘的整体韧性要高于粉土。 5、安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钻探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人人都戴安全帽,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工程最后阶段是该工程事故突发的阶段,一定要提醒钻探人员不要着急赶进度,安全是最重要的。后记:每一个钻探成员都是普普通 通的农民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到离家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钻探,这里的生活是艰苦的,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他们得住在野外搭建的帐篷里,所谓的床就是一张木板,每天的工作就是跟泥土打交道。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们都需要在野外施工,他们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血汗钱。钻探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钻探工作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向他们致敬,伟大的劳动人们! 第二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总结济宁一中新校区岩土工程勘察是我 第一个完整参与的工程,该工程岩土勘察任务为4970米 /216孔,共有八台钻机进行施工,野外工作于2020年10月 15日至2020年10月30日进行,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中我学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