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第二章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第二章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第二章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

2.1 概述

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反映材料的力学性状的数学表达式,表示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时间关系。与时间有关的土的本构关系主要是指反映土流变性的理论,本章介绍的主要是与时间无关的本构关系。

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有土的莫尔-库伦强度理论、有效应力原理和饱和粘土的一维固结理论。但人们总是在实际中将问题分类为变形问题和稳定问题,前者一般基于弹性理论计算,后者多用刚塑性或理想塑性的理论(如极限平衡分析)。

多年来本构关系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岩土数值计算的发展和土工试验的发展。下文将对土的本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

2.2应力和应变

1、应力

(1)应力分量与应力张量

设土体中的一点为M (x,y,z )的应力状态用通过该点的微小立方体上的应力分量表示。即:

[]?=

????

?

????????z zy zx yz y yx xz xy x ττττττ=???????????????????333231232221131211亦即{σ}T ={zx yz xy z y x τ

ττ???}。

土力学中正应力正方向规定压为正。剪应力,在正面(外法向与坐标轴一致的面),剪应力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在负面(外法向与坐标轴方向相反),剪应力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

(2)应力张量的坐标变换 二阶张量

ij

?在任一新坐标系下的分量

[

[j i ?应满足:[[j i ?=kl l j k i ?[[αα,其中l

j k i [[αα与为新坐标系

轴与老坐标系轴夹角的余弦。

(3)应力张量的主应力和应力不变量

在过一点的斜截面上,如果只有法向应力而无剪应力时,这个斜截面就是主应力面。 第一应力不变量:kk

z y x I σσσσ=++=1

第二应力不变量:

2

222zx

yz xy x z z y y x I τττσσσσσσ---++=

第三应力不变量:

2

2232xy

z zx y yz x zx yz xy z y x I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

(4)球应力张量与偏应力张量

球应力张量:

()()3213322113131

3

1σσσσσσσσ++=++=

=kk m

偏应力张量:ij

kk ij ij s δσσ31

-=

第一偏应力不变量:

1≡=kk s J

第二偏应力不变量:

()()()[]

2

1323222126121σσσσσσ-+-+-==

ji ij s s J

第三应力不变量:()()()2133123213222271

31σσσσσσσσσ------=

=ki jk ij s s s J

(4)八面体应力

八面体正应力:

()331

1321cot I m ==++=

σσσσσ

八面体剪应力:

()()()[]

21

2213232221cot

323

1J =-+-+-=σσσσσστ

平均主应力:

()321cot 31

σσσσ++=

=p

广义剪应力:

()()()

[]

2

cot 2

132

322

2132

32

1

J q ==-+-+-=

τσσσσσσ

(5)主应力空间和π平面

主应力空间:以三个主应力为坐标轴,用应力为度量尺度形成的一个空间。射线OS 与

321σσσ轴夹角相等,则OS 线为空间对角线。与空间对角线垂直的平面称为π平面。

π平面主要应力参数:

A 、平均主应力

B 、偏应力

C 、应力洛德角θ

PQ 与QR 之间的夹角定义为洛德角θ。以QR 起逆时针方向为正。

洛德参数:

31312---2σσσσσμσ=

313

2

σσσσ--=b ;

应力洛德角是一个表征应力状态的参数,可表示中主应力和其他两个主应力间的相对比例。 2、应变

1.应变张量

???

?

????+??=i

j j i ij x x μμε21。在工程中,剪应变与张量应变差0.5系数,亦即: 2.球应变张量和偏应变张量

[]??????????????????=??????????=300030003333231232221131211v v v εεεεεεεεεεεεε+??

?????

???

?????

???--33

-3-33

32312322

21131211v v v εεεεεεεεεεεε或者表示为ij ij kk ij e +=δεε31。

3.应变不变量和偏应变不变量

()

3

3323133

1e e e J ++=

ε 其中,3,3,3332211v v v e e e εεεεεε-=-=-=

4.八面体应变及应变π平面

体应变:

321εεεε++=v

广义剪应变:()()()[]

2

1

213232221---32εεεεεεε++=

应变洛德角:

()313

12-32tan εεεεεθε--=

2.3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土的主要应力应变特性是非线性、弹塑性和剪胀(剪缩)性。

影响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 “3s ” 影响:应力水平(stress level )、应力路径(stress path)和应力历史(stress history)。

1、非线性:土的非线性即土的应力应变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表现:土的宏观变形是由于颗粒间位置变化引起的,而非土颗粒本身的变形。颗粒间位置错动,使得不同应力水平下,即使应力增量相同,应变增量也不会相同,由此土就表现出了非线性。

例子: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典型曲线表现了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反映了不同土质应变硬化(或加工硬化,即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如正常固结粘土和松砂)和应变软化(或加工软化,即一开始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但达到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下降,如超固结粘土和密砂)两种情况。

图2.3-1 土的三轴试验典型曲线

2、剪胀性:由剪应力引起的土的体积变化叫做剪胀性(dilatancy )。

原因:由于剪应力引起土颗粒间相互位置的变化,使其排列发生变化,加大或减小了颗粒间的孔隙,从而体积发生了变化。

表现: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对于密砂或超固结粘土试样,除了刚开始会产生少量体积压缩(正体应变),随后还会发生明显的体胀(负体应变)。而试验中平均主应力增量在加载过程中总是正的,所以v ε不可能是体积回弹,只能由剪应力引起。

援引魏汝龙在《论土的剪胀性》一文中的解释:影响土的剪胀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土的天然密度或相对密实度和荷重历史。土的剪胀性在排水的情况下表现为附加的体积变化,在不排水的情况下则表现为附加的孔隙压力变化,且上述两种情况中应以不同的剪胀性指标表示。总的来说,土的剪胀性是由其结构性引起的。

3、土体变形的弹塑性:土在加卸载时,一般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应变状态,弹塑性变形几乎同时发生,且没有明显的屈服点。

土的变形可以表示为:p

e εεε+=,其中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占到绝大部分。

表现:土在应力循环过程中是存在滞回圈,即每一次应力循环都有可恢复的弹性应变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越接近破坏应力这一现象越明显。此外,卸载时试样发生体缩。上述两现象均表明土在卸载-再加载过程中,变形并非完全弹性。

4、土应力应变各向异性:土在不同方向上物理力学性质不同。主要表现为横向各向同性(即在水平面上各方向的性质大体相同),而竖向与横向性质不同。

原因:土在沉积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倾向于长边沿水平方向排列而处于稳定状态。随后的不等向固结也会产生土的各向异性。原状土的各向异性常常是其结构性的表现。

表现:各向等压试验中,经常可见轴向应变小于1/3体应变,表明竖直方向比水平方向压缩性小。

各向异性可分为初始各向异性(inherent anisotropy )和诱发各向异性(induced anisotropy )。前者可由天然沉积和固结造成,也可由在室内重力场中制样造成。

研究土的各向异性,可以通过真三轴仪试验,分别从3个主应力方向加荷,研究产生的应变分量变化。在《土体的各向异性及近似模拟》一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以邓肯模型为基础修正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对于不同应力方向采用不同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由常规三轴试验测定模型参数,研究了应力不等引起的各向异性,即上文所说的诱发各向异性。

目前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都没有反映各向异性的影响,故推导此类本构模型对复杂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5、土的结构性: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问相互关系的综合特征。具体来说是指:(1)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土颗粒大小、形状和摩圆度及表面性质(粗糙度)等(2)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特

点:粒间排列及其连结性质。

原因:颗粒的空间排列集合及土中各相间和颗粒间作用力造成。

粘性土的结构性指标为灵敏度:原状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比值。

6、土的流变性:粘性土的应力应变强度与时间有关。

与流变性有关的现象是土的蠕变和应力松弛。

——蠕变:应力保持不变,随时间增长应变逐渐增大。【蠕变的一些性质:1、围压较大时易发生蠕变破裂;2、蠕变强度只有常规试验强度的50%;3、蠕变性会随其塑性、活动性和含水量增加而加剧。】

——应力松弛:应变不变,随时间增长应力有所下降。

在侧限压缩条件下,由于土的流变性会发生压缩,该压缩被称为次固结。长期次固结使土体不断压密而使正常固结土呈现超固结土的特性,可称为拟超固结土或“老粘土”。

7、3S影响:

(1)应力水平:围压会影响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在高围压下,即使很密实的土,也没有剪胀性和应变软化现象。实例见图2.3-2。

(注意: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正应力或围压增加而升高,但破坏时的应力比或砂土内摩擦角随围压增加而降低。)

图2.3-2 承德中密砂在不同围压下的三轴试验曲线

此外,土的变形模量也会随着围压增加而提高,也成为土的压硬性。

(2)应力路径:

以下几组试验均体现了应力路径对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

a、蒙特雷(Montery)松砂两种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表明了不同应力路径对松砂应变大小的影响。

图2.3-3 松砂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应力应变关系

b、伍德(英,剑桥大学)的正常固结粘土在π平面上不同应力路径的真三轴试验。在盒式真三轴仪上对重塑的饱和粘土先各向等压固结后再沿OK进行剪切,然后从K出发沿不同路径继续试验。发现应变路径会先沿着原先的路径方向发展,在新路径上走很长距离之后应变路径才逐渐靠向应力路径方向。

图2.3-4 正常固结粘土在π平面上不同应力路径的真三轴试验(3)应力历史:

应力历史包括天然土在过去地质年代中受到的固结和地壳运动作用,也包括土在实验室或在工程施工、运行中受到的应力过程。粘性土一般指的是其固结历史。

不同固结土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所差别,仍可用三轴试验典型曲线表示出来。

图2.3-1 土的三轴试验典型曲线

此外,土的流变性也是一种应力历史的影响。

冷艺等对“应力历史对饱和砂土力学性状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复杂条件下应力路径变化的应力控制式单调排水剪切试验中保持平均主应力不变,改变历史条件,得出以下结论:(1)应力历史的改变对砂土的剪切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只对小变形范围的应力-应变特性有影响。(2)应力历史对砂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反映为弹性轨迹的不同。主应力方向角一致时,产生的弹性广义剪应力最大,弹性广义剪应力随角度增大而降低。历史中主应力系数与剪切中主应力的差值也会影响弹性广义剪应力的值。主应力方向角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的改变,对应力-应变关系产生耦合影响。

上例也是应力历史对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之体现。

2.4土的弹性模型

线弹性理论由于其理论形式简单、参数少、物理意义明确,而且在工程中运用历史较久,故仍在许多工程中运用。早期土力学中变形计算主要基于线弹性理论。以下主要讨论胡克定律的线弹性理论。

1、线弹性模型与非线弹性模型 (1)线弹性模型 a 、模型形式

在线弹性模型中,只需要两个材料常数就可描述应力应变关系——E 和ν或K 和G 。 其中,())

1(22-13νν+==

E

G E K

亦可表示为: 用张量表示为: 或者

其中,[D]为刚度矩阵

b 、运用:

1、在土力学的地基附加应力计算中,基本上还是用线弹性理论的布辛尼斯克解或者明德林解。

2、地基沉降计算在经典弹性理论基础上进行。

3、运用弹性理论,可根据侧限压缩试验求得土的弹性模量。 (2)非线弹性模型

应力应变的非线性是土的基本变形特性之一。为了反映这种特性,在弹性理论范畴之内有两种模型:割线模型和切线模型。

a 、割线模型——计算材料应力应变全量关系

优点:由于弹性模量是应力或应变的函数,所以可以反映土变形的非线性及应力水平的影响,也可以运用在应变软化阶段。

缺点:理论上不够严密,不一定能保密解的稳定性和唯一性。

b、切线模型——计算材料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实际上是采用分段线性化的广义胡克定律

优点:较好的描述土受力变形的过程,故应用广泛。

2、邓肯-张双曲线模型

1963年,康纳(Kondner)根据大量土的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提出用双曲线拟合一般土的三轴试验曲线,即

邓肯等人就是根据这一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增量弹性模型,即邓肯-张(Duncan-Chang)模型。

在常规三轴试验中,双曲线可以写为

将曲线拟合为线性关系,即对数模型,见下图。图(a)中,a代表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E0的倒数,b代表的是双曲线渐近线所对应的极限偏差应力的倒数。而在试验中应变不会无穷大,故根据一定应变值(如=15%)来确定土的强度,对于有峰值点的情况,取

图2.4-1 土应力应变的双曲线关系

再结合莫尔-库伦强度准则,根据数学方法,可求得以下模型参数:

(1)切线变形模量Et

该假设共包括K,n,?,c,Rf五个参数。其中:

K、n——试验常数;

?、c——土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Rf——破坏比:

()

()

ult

f f

R

3

1

3

1

σ

σ

σ

σ

-

-

=

(2)切线泊松比

邓肯等人假定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轴向应变与侧向应变之间也存在双曲线关系(见图2.4-2)。

图2.4-2 切线泊松比有关的参数

图中可以看出,当时,为初始泊松比。D为曲线渐近线的倒数。

切线泊松比的计算公式中又引入了3个材料常数G、F、D。加上Et中的5个常数,共有8个

常数。根据弹性理论,

(3)卸载-再加载模量

该模量是邓肯-张模型为了反映土变形的可恢复部分和不可恢复部分而采用的。

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应力应变表现为一个滞回圈,所以用一个平均斜率代替,用ur E 表示。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卸载-再加载循环试验中,平均斜率接近相等。在同样围压下是个常数,但随着围压增加,在双对数坐标系中近似为直线。

其中,Kur 为

)

/lg()/lg(3a a ur p p E σ-直线的斜率,n 为其斜率。

1980年,邓肯等人提出了E-B 模型,改进上述模型中

间的双曲线假设与实际情况相差

较多及切线泊松比计算不便的问题。引入体变模量B 代替切线泊松比,即

通过三轴试验并用下式确定B :

实验表明,在围压为常数的三轴试验中,B 为一个常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Kb 和m 是材料常数,是直线关系的截距和斜率。

[注意]

比较m

a

a b p p ???? ??=3K B σ和()()2

3313sin 2cos 2sin 11??

????+---???

?

??=?σ??σσσc R p Kp E f n

a

a t ,可以看出,Et/3

为17Et 时,泊松比为0.49,可用于饱和土体的总应力分析。在我国土石坝数值计算中,人们认为E 、v 模型计算结果更好一些,但E 、B 模型和E 、v 模型哪一个更适用还未有定论。

[讨论]

优点:反映了土变形的非线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变形的弹塑性;建立在广义虎克定律基础上,容易为工程界接受;所需参数和材料常数不多,物理意义明确,只需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即可确定;适用土类比较广。

缺点:该模型建立在增量广义胡克定律的基础上的变模量的弹性模型,其理论基础受限,存在许多缺陷。

为适应工程做出的几点改造:

(a )对于某些大粒径土,内摩擦角随围压而减小,表示成

(b )为了反映平面应变下中主应力对应力-应变及强度的影响,可让邓肯-张模型参数中的内摩擦角改为平面应变试验的摩擦角。

(c )对做出修正,如用的平均值,反映中主应力的影响。 3、 K-G 模型

K-G 将应力和应变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两部分,分别建立球张量p 与体应变

、偏张量q

与剪应变间的增量关系。即

★一般通过各向等压试验确定体变模量K,通过p为常数的三轴试验确定剪切模量G。有时为了反映土的剪胀性,也有这两个张量交叉影响的模型。

以下列举几个K-G模型:

表2.4-1 不同K-G模型及其参数计算式

[讨论]

A、上述模型中伊鲁米-维鲁伊特的耦合模型考虑了剪应力增量dq对土的体应变增量的影响。

B、一般K-G模型常要求做p为常数的非常规三轴试验,实验室不易实行,并且受特定应力路径限制。

2.5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

1、塑性理论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1)经典土力学中的塑性理论包括:

A、刚塑性理论:在达到屈服条件之前不计土体的变形,一旦达到屈服条件,土体的应变就趋于无限大或者无法确定。

B、弹性-理想塑性理论:土体应力达到屈服之前是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一旦发生屈服,则呈理想塑性,应变趋于无限大,无法确定。如:莫尔-库伦准则、米泽斯准则或特雷斯卡准则及它们的广义形式。

以上塑性理论的共同点是屈服与破坏具有相同的意义,只考虑处于极限平衡条件下或土体处于破坏时的极终条件下的情况,而不计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变形过程。

(2)增量弹塑性理论:土的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不能截然分开,而土体的破坏只是这种应力变形的最后阶段。即

其中的弹性增量可以利用前文中不同的弹性理论中比较简单的形式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则用下文将介绍的塑性应变增量理论来求。

图2.5-1 不同塑型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2、屈服准则及屈服面

1.屈服准则

屈服准则判断加载还是卸载,或是中性变载的准则。也是判断是否发生塑性变形的准则:加载

都会产生,卸载时仅产生

应力在屈服点上(图中A 点)即产生塑性变形,卸载时只产生弹性变形。当应力状态减小到屈服点以内时,正负应力增量只引起弹性变形,总塑性应变一直不变。故塑性应变是屈服准则的一个内变量。

2.屈服函数

基本形式: ()0

,=H f ij σ

f :屈服函数;

ij

σ:应力张量;H:硬化参数,反映材料塑性性质

表2.5-1 用屈服函数判断加卸载的方法

3.屈服面与屈服轨迹

屈服准则用几何方法来表示屈服面和屈服轨迹。

三维应力空间中屈服方程表示成为曲面,称为屈服面。屈服面与任一个二维应力坐标平面的交线就是屈服轨迹。

图2.5-2 圆锥形屈服面及其屈服轨迹

图2.5-2a 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屈服面。图2.5-2b 和c 分别表示它在p-q 平面和π平面上的轨迹。 在图2.5-2b 中,若A 处于某一屈服面上,则变化到f2为加载过程,将发生弹性和塑性应变;若A 向内运动则是卸载过程,只发生弹性变形。

4、土的屈服面 A 、屈服轨迹

经典塑性理论是在金属受力变形和加工的基础上建立的,通常是以剪应力作为简单的加卸载准则。而土在加载时颗粒相互挤压发生位移,还会发生塑性体应变,故主要有一下几种土的屈服轨迹:

图2.5-3 几种土的屈服轨迹

B 、屈服轨迹和屈服面的确定

(a )假设一定屈服面(锥面、帽子等),再设定适当的硬化参数H ,使计算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实验结果。

(b)通过试验确定土在一定应力平面上的屈服轨迹。具体方法:利用三轴试验在p-q面上不断变化应力路径,通过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判断加卸载,拟合得到的小段屈服曲线获得屈服函数。但获得结果可能受不同应力路径影响。

(c)根据德鲁克的假说,塑性势函数与屈服函数是一致的,从而通过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可以得到塑性势的轨迹,间接确定了屈服轨迹。典例就是清华弹塑性模型。

3、流动规则与硬化定律

1.流动规则

[用来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或塑性应变增量张量的各个分量间的比例关系的规则。]

流动法则假设在应力空间中一点的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是唯一的,即只与该点的应力状态有关,与施加的应力增量的方法无关,即

可写为

塑性势函数是应力状态的函数,可表示为:

当f=g时为相适应流动法则,当两者不等的时候,为不相适应流动法则。

2.加工硬化定律

[计算一个给定的应力增量引起的塑性应变大小的准则。]

硬化参数H一般是塑性应变的函数,即:

()p

ij

H

=。塑性应变实质上反映了土中颗粒间相对位

置变化和颗粒破碎的量,即土的状态和组构发生变化的情况。

塑性硬化模量A是硬化参数的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σ

ε

σ

σ

λ

g

H

H

f

A

A

d

f

d

T

p

T

4、弹塑性模量矩阵一般表达式

即为弹塑性模量矩阵:

2.6剑桥模型

剑桥模型是英国剑桥大学罗斯柯等人建立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土的弹塑性模型,开始是在正常固结土和弱超固结土的试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模型采用了帽子屈服面和相适应的流动规则,以塑性体应变为硬化参数。

1、试验曲线:对正常固结粘土和弱超固结粘土进行大量等向固结与膨胀试验/不同固结压力的三轴排水与不排水剪试验。

1、等向压缩与膨胀:

图2.6-1 完全的临界状态边界面

其中,等向压缩试验相当于正常固结土的初压曲线——NCL ,

破坏线为CSL :

2、三轴固结排水与不排水试验

图2.6-2 弱超固结土的临界状态图

可知破坏时,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土的p 、q 、v 之间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 2、基本概念

1、临界状态线(CSL )——p 、q 、v 关系画在p-q-v 三维空间中的空间曲线 方程:q=Mp,

(?

?

sin 3sin 6±=

M )

重要性质:(1)破坏时强度q 只取决于平均应力p 与比容v ,与应力历史和应力路径无关。(因为p 、q 、v 一一对应);

(2)材料处于临界状态时,只发生剪切变形,没有体积(比容)变化。

(3)是应变硬化与软化材料的分界线。[硬化趋向于破坏线,软化有一个峰值强度后才趋向破坏线]

2、Roscoe 面——三轴固结排水或不排水试验路径沿正常固结曲线随固结压力Pc 变化的运动轨迹[即是应力路径集合]组成。

性质:(1)联系正常固结曲线与临界状态线一个唯一空间曲面

[注:与不排水面交线——不排水应力路径;Roscoe 面与排水面交线——排水应力路径;Roscoe 面与弹性墙交线——屈服曲线。]

(2)Roscoe 面内及其上为可能应力状态,其外为不可能应力状态区 (3)是体积屈服面[仍产生新的塑性剪应变,但不产生新的塑性体应变] 3、破坏面/Hvorslev 面

对正常固结土、弱超固结粘土、松砂——临界状态线与在p-q 平面投影线组成 对严重超固结粘土、密砂、坚硬岩石——Hvorslev 面

4、无拉力墙:没有拉力的面。应力在该墙面内处于弹性状态。

5、弹性墙、屈服曲面

弹性墙:沿v-p 面上的膨胀线移动,在空间中与Roscoe 面与破坏面相交而成的空间曲面。一条弹性墙对应一条屈服曲线。

性质:(1)屈服曲线是弹性墙与Roscoe 面的交线

(2)屈服曲线在p-q 方程为:0p H q p 2

02

0=??

?

??+-=M q p p ),,(φ[由能量原理推导而

出]

图2.6-3 弹性墙上塑性比体积唯一性和剑桥模型的屈服面

综上,对于在v q p --''三维空间中的完全物态边界面见下图。其中SS 是临界状态线;NN 是正常固结线;vvTT 是零拉力墙;TTSS 是伏斯列夫面;SSNN 是罗斯柯面。

图2.6-4 完全的物态边界面

3、本构方程的推导

1、基本假设 (1)p

dp v v dv d e v κε==-(v 为与p 对应的比容)/(由广义胡克定律,可知切线弹性体积模量:p v

d dp K e

v t κ

ε==

) (2)Roscoe 面以下无弹性剪应变:∞===G r d r d r d p

e ,,0(因为土的弹性阶段很小) (3)φ==

f Q ,由流动法则的分解,有

q

f p

f r

d d p

p ????=

ε (4)一个Pc 对应一条屈服曲线,即)(p v c H p H ε== 4、修正的剑桥模型

上述剑桥模型确定的屈服轨迹在''q p -面上是子弹头型的,这是不合理的。此外该模型计算得三轴试验应力应变关系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在试验前段计算得应变1ε也偏大。

对此1965年,剑桥大学的勃兰德采用了一种新的能量方程形式,得到了修正剑桥模型。

他建议用

代替

从而推导出

这在''q p -面上是一个椭圆:

图2.6-5 修正剑桥模型的屈服面

其增量的应力应变关系为: 5、说明

(1)目前的剑桥模型指的是修正的剑桥模型。即增加了一个新的屈服面,即为''q p -面中平行于'p 轴的附加剪切屈服面。

(2)剑桥模型在三维应力状态中是一个椭球,亦即在π平面上屈服轨迹为圆周。该模型在应用时以莫尔-库伦强度准则为破坏条件,常会造成应力应变曲线的不连续。

(3)对于平面应变状态及三维应力状态土的计算,则采用如下普遍的应力状态。 用类似方法计算。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其内摩擦角比三轴试验确定的φ 的值要高一些。

2.7莱特-邓肯模型和清华模型

1、莱特-邓肯模型

该模型由莱特和邓肯在砂土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采用的是不相适应流动法则,以塑性功Wp 为硬化参数。

表2.7-1 莱特-邓肯模型的弹塑性参数

1、莱特-邓肯模型参数确定

1)强度参数f k :用不同围压的三轴试验结果计算试样破坏时的f k

2)弹性常数ur K 、n 和ν:方法同邓肯-张模型所用方法一样,可以从卸载-再加载曲线确定,有时也从加载曲线初始段确定。 3)塑性势函数中的2k 4)硬化参数p W 的确定

其中:()()f

t

f ult t ult

t l

a a r f k f f

f f d p Mp a -=

--=

?

???

??=1

2、评价:

优点:能较好反映砂土的破坏和砂土的剪胀性,成为适用于砂土应力变形分析的代表性弹塑性模型。

缺陷:

(1)屈服面和塑性势面是开口锥形,只会产生塑性体胀;只有弹性体变是正的,即加载有弹性体缩。说明该模型表示的土,在各向等压的应力下不会发生屈服,不会产生塑性应变,这不符合土的变形特性。

(2)土的破坏面、屈服面和塑性势面对子午线都是直线,不能反映围压3σ或平均主应力p 对土的破坏面和屈服面的影响。 2、修正的莱特-邓肯模型

莱特-邓肯模型该模型中 1. 弹性变形和两种塑性变形 增加一组帽子模型 2. 塑性塌陷变形

以塌陷塑性功c W 为硬化参数 3. 塑性剪胀变形 1)破坏面方程 2)屈服面方程 3)塑性势面方程 4. 有关参数确定 1)弹性参数E 、ν

该模型一般不能从初始屈服面加载段确定,因为初始加载段的应变包括c

ij

e ij d d εε两部分。 2)塌陷塑性功c W

3)塑性剪胀部分的参数 (1)强度常数1η与m

进行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各个围压3σ下的破坏应力状态()f 31-σσ与

3σ。计算在破坏时的I 1及33

1I I ,在双对数坐标系下,破坏时的1I p a 与???

? ??-27331I I 成直线关系,其在0.1/1=I p a 处的截距为1η,斜率为m 。

(2)塑性势函数中的2η

4)硬化参数-剪胀的塑性功p W 3、清华弹性模型

由黄文熙教授为首的清华大学研究组提出。

由试验确定各应力状态下塑性应变增量→根据相适应的流动法则确定屈服面→从试验结果确定硬化参数。

(而一般是首先假设屈服面函数和塑性势函数。) (1)弹性应变:

采用K-G 模型。

☆:体变模量K 从各向等压试验的卸载曲线确定;剪切模量G 次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

(2)屈服面:

屈服轨迹:012

2=-??

?

??+??? ??-==krh q kh h p g f

硬化参数:1

12

2

222

2

---+=

k p

q r k p k h (3)硬化参数:

在任一个屈服面上,硬化参数是相等的。 4、模型参数及确定

在如上的函数形式中,共有9个试验常数:弹性材料常数K0、G0和n ,屈服函数中常数k 、r ,硬化参数中的常数m3,m4,m5和m6。

可通过各向等压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及他们的卸载试验确定。

5、模型的三维形式

图2.7-1 同一屈服面上p

p

v εε与间关系

破坏面在π平面上屈服轨迹方程:()012

2

=-???

? ??

+??? ??-=krh q kh h p f θα 破坏方程:

()θαc M p

q

= 其中,c M 为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的破坏应力比,p

q M c

c =

2.8土的结构性及损伤模型

土的组构是指颗粒、粒组和孔隙空间的几何排列方式;土的结构用来表示土的组成成分、空间排

列和粒间作用力。土的结构性指这种结构造成的力学特性,结构性的强弱表示土的结构对于力学性质(强度、渗透、变形性质)影响的强弱程度。 1、粗粒土的结构

粗粒土通常是单粒结构。级配良好的粗粒土比级配均匀的粗粒土密度更高。形状不规则的颗粒可以使密度降低,孔隙更大。不同排列方式会使粗粒土在密度、渗透性、强度、压缩性、各向异性等方面有巨大差异。粗颗粒的长宽比K/L 的频率分布是表示其颗粒分布的重要指标。在重力场中,土颗粒,特别是粗粒土,在沉积过程中具有定向作用。可以用颗粒长轴与某一方向夹角来表示这种定向作用。

双电层:带有负电荷的粘土片状颗粒和周围的水分子、阳离子云等组成的扩散层称为扩散双电层。

粘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静电力,分子力,通过离子起作用的静电力,颗粒间的结晶和胶结,渗透斥力。 2、土的结构性

土中颗粒的组成、土颗粒的排列与组合、颗粒间的作用力导致土形成不同的结构。土的结构对土力学性质影响的强烈程度,称为土的结构性强弱。在粘性土中,敏感性指标是反映土结构性的重要指标。

原状土是长期地质历史的产物,比室内重塑土具有更强的结构性。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大量存在涉及原状土,因而需要考虑土的结构性对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3、损伤理论及其在岩土材料中的应用

连续损伤力学由前苏联的卡恰诺夫1958年在研究一维蠕变断裂问题时提出,他引入了连续性因子和有效应力的概念来表示材料损伤后的应力应变关系。

损伤力学被推广应用至模拟金属的疲劳、蠕变及延展性变形的损伤、岩石和混凝土等脆性材料的损伤,及土力学的相关研究中。

图2.8-1 弹塑性材料损伤变形特性分析图

对于连续性材料,单轴拉伸试样受到拉力P 作用,其表观(总)截面积为A ,由于产生损伤(断裂),截面积实际受力面积为ef A ,因断裂而产生的孔隙面积为D A ,则

A=ef A +D A

其中,D=D A /A 称为损伤因子或损伤变量; =ef A /A 称为连续性因子。 一维损失模型:

除此,还有弹塑性损失模型、粘弹塑性损失模型。 常见土的损伤模型:

S;土的某一力学指标,S i和S d是原状土和重塑土的同一力学指标,ω称为损伤比。

2.9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的属性实质及广义位势理论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姓名:杨耀辉 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水利工程 学号: 1338020126

无粘性土颗粒组成的类型与基本性质 一 无粘性土颗粒组成类型与分类 1.颗粒组成 颗粒组成是研究无粘性土基本性质的主要依据,通常以各粒径含量的累积曲线或分布曲线表示。 均匀土:分布曲线是单峰形式,各粒径都有一定的含量,峰值粒径含量占绝对优势,其破坏形式主要是流土破坏。 单峰形:峰值远离中值,呈左偏峰,出现双峰时右峰较低,两峰连续,谷点里粒径至少占4%至5%,曲线无明显平缓段,集中在某段,无峰值。 不均匀土:级配连续和级配不连续。 双峰形:双峰间有间断,有的相连接,但最低点粒径含量小于或等于3%,累积曲线呈椅子形,出现台阶。 2.均匀土的区分原则和方法 均匀土特点:级配不良,压实性差,孔隙率大,稳定性差。 太沙基指出5,1.0<

质仍取决于粗料。但随细料的含量的增加,混合料密度增加,孔隙相应减小,到细料超出一定含量时,混合料性质就取决于细料。最优级配的细料含量P=25%到30%。 混合料中开始参与骨架作用的细料含量 21n n n = ;并考虑到无粘性土一般21s s ρρ=;得出细料含量与孔隙率的关系 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式: ()2 222 1 1 1n n n P d s d ?+?-?= ρρρ 其中 ()1 111 s d n ρρ?-=; 在理想状态下: n n n P --= 12。 为使P 含量与实际相符,就要考虑粗料孔隙体积被撑开的影响,由实验分 析知2n 随n 增大而增大,且223n n =?;我们取粗料孔隙率为0.3,则2 233.0n n += ∴ n n n P --+= 133.02 但在实际中,混合料中细料是多少要撑开粗料孔隙的,所以理论计算的P 要小于实际中的。 实际值小于它时表明细料没填满粗料孔隙; 实际值大于它时细料填满粗料孔隙且与粗料共同组成骨架; 当实际值等于它时认为混合料有最优级配料。 渗透系数与细料含量的关系; P 〈30%时填不满孔隙,对渗透系数起控制作用的是粗料。 P 〉30%时孔隙与细料产生关系。 P 〉70%时粗料只起填充作用,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减少直到消失。 4.级配连续土的基本性质 级配连续土的性质: Cu>10 1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此很多人否认自己的自卑情结。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正视自己的自卑和不足,是健康成长的前提。 孩童时代,我一直被班里的同学称为胖子,对外貌很自卑。但是我不允许自己承认这一点,也不允许别人发现这一点,当被叫到胖子的时候,我会用很恶劣的语言回应。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正视自己长得不够漂亮的事实,并且发现自信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我常常告诉自己自信的女性最美丽,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效果很好。 正视自己的自卑,并且把自卑用自信来掩盖,这是我对自我内心的调整,但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自卑情结,并再一次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自卑与超越》一共十二章节,读完之后,有三点感受尤为深刻: 一、个体的生活意义与行为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问题都是和职业,社会和性相联系的。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就表明了他生活的意义。错误的生活意义导致错误的行为。阿德勒由表及里的探索,有效解释了为什么纠正一个人的行为后,患者仍然会出现其他不良行为。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错误的生活意义没有被纠正。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16岁的小孩子,性格暴躁,不讲礼貌。我多次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效果甚微。我问及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故事。A的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并不关心他的心里需要,只保证他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候爷爷走亲戚,会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长期的忽视使得他很孤单。B的情况更糟糕,唯一的亲人,哥哥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他假期也呆在学校,无处可去,安静的时候,深黑的眼睛常常让人觉得悲伤。我第一次接触他对他印象非常好,爱照顾人,负责人。但是相处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度减少。接下来他的行为就变得让人无法忍受。了解到AB的生活环境和现状之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表现的如此暴躁是因为他们怕被忽视,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以及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他们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注意的目的。我先主动调整了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且十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接着我发现他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 导读: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一) 读《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有感 现在,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以不足为其了,人们一个个都开着本田、奔驰。但有没有人想过,在以前,没有马的车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梦想,直到福特的出现,才使人们意识到机器的重要。 福特生在一户农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农家,小亨利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其他孩子喜欢玩游戏,而他却对机器一往情深,最后成为了美国的风云人物。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福特能成为汽车大王,他是付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自信,从人们叫他疯子、傻子,到他的工厂倒闭又站起来,他经过了无数挫折,但最终以他的自信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从而变成了汽车大王。在他的人身经历中,他的母亲有着必不可少的功劳,每当他的父亲让他不要去搞机械,安安分分地做农活时,是他的母亲便来安慰他,还鼓励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直到自己去世前也给福特鼓励,这样,他才踏上了创造自己事业的第一步。 我想,每当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人们理解和安慰,这样自己才能重新站起来努力,所以在别人受到困难和挫折,你不能去嘲笑他,应该去理解他,包容他。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二) 《汽车美容这么经营最赚钱》是王鹤隆老师的着作,书中阐述

了如何经营管理一家汽车美容店,内容包括经营定位调整、装修注意事项、采购建议事项、市场调研、创新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与促销方案策划等,内容对即将投资、创业、增加营业项目和营运中的企业确实有所帮助。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四个方面的认识与建议。 一、即将投资汽车美容行业者必看此书。 目前,汽车后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想要投资或转行的群体。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最大的风险是选择了一个不熟悉的项目。这些群体在启动汽车美容项目后会突然没有头绪,而忽略很多经营前就要搜集的关键信息。比如,竞争对手的经营信息,会牵扯到定价策略、促销方案、服务流程、工艺标准等等问题。目标客户的经营定位,它会关系到装修成本及选用工具、设备、耗材的投入资金。如果没有清楚的掌握整体信息,很可能导致资金回笼缓慢,投资者的资金压力过大,进而采取降低产品质量和成本去提升利润。在第一章的汽车美容店装修案例中,能清楚看见这家店装修前后的改变,与经营前后的消费者的车辆档次的差异。好不容易积累的客源,如果为了提升利润空间而降低产品成本,客户会因此而流失,造成得不偿失的现象。 二、企业没有最终版本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上注明的是企业员工需要遵守基本原则,而没有注明的是需要管理层要带领团队形成的企业文化。福利会因为员工不珍惜而减少,管理条例会因为错误而增加。这也就是很多经营数十年的企业,至今的管理制度还是用“试行版”的原因,因为制度是要适时创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 财税金融系:廖中强对于一名刚进大学从教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讲,能在学院组织的学习中读到哈佛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先生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这本书,实乃受益匪浅。作者以一名世界名校领导人的卓然眼光,对大学之道真诚的反思、理性的论证,说理透彻、切中大学之道的精髓,真知灼见。让一度对大学之道迷茫的我对其认知逐渐清晰。 作者开篇就回顾并梳理了整个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作者提出了诸如现今的大学教育水平是否真的持续提高了?大学生们是否比往届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否提高了写作和表达能力?教学质量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它能像商品那样的量化么?等一些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将解答这些疑惑贯穿于后面的所有内容之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在整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提出了教师应该对本科教育应该持有的态度,并从多元化的美国高校体制中,提炼出了一组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准确而优雅的书面表达能力;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到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适应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提升就业能力等。作者接着指出了美国大学在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深刻的揭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障

碍,诸如学生一味地追求高薪、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脱节等。 读罢此书,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引发了许多思考和感悟。虽然德雷克先生根据美国本科教育的现状,站在美国教育的立场反思、解决的是其本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有国情的差异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教育现状的差异等问题,但大学的本质是相同,尤其是在世界全球化加深,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的今天,美国大学出现的问题其实与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甚至是相同、想通的。作为一个新老师,诸如有关的学术问题、教育体制问题、课程设置改革等等需要较全面而精深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支撑的较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是我无能力也无权置喙的。但通过自身的认知和理解也在几个方面获得认识和感悟。如,教师的本科教育态度。当前大学老师尤其是权威的教授专家,大多存在对大学角色的认识差异、教师间缺乏合作、忽视教育目的、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忽视教学方法、忽视课外活动等六大问题。又如,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这些目标应该广泛接受且经过谨慎的界定,诸如“诚信”、“种族宽容心”等价值观与行为就是这样的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 其中关于教师本科教育态度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当今大学老师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众所周知,人类进行任何一项人类活动之前,如果不明确活动的目的,就很难做到有效的规划。目标就是方向,没有清晰的目标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所做的事是盲目没有方向的,目标

扬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能够胜任大、中型企业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工科教育、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基础,强调实践,重在应用。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与管理知识,掌握解决该工程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该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备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领域设置建筑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等6个研究方向,详见表一。 表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方向

三、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校与工程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职学习,不脱离现职和生产实际,课程学习实行弹性学分制。 1.双导师制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工程单位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 2.课程学习与工程设计并重 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博采众长,积极进取。 3.产学研联合培养 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到“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在校学习时间累积不少于6个月。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同时必须完成必修环节。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最低学分要求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3学分,必修课程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二。 表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丰田汽车精益模式的实践》读书笔记

《丰田汽车精益模式的实践》读书笔记 许多公司急于在整个企业和延伸的企业层级快速推动精益。进行简单的分析就可知道,大部分成本是供应的零组件,而且上游作业流程(例如产品开发)对制造的影响锁产生的乘数效应远大于对此上游作业流程的投资。因此,为何不立刻从那些领域着手呢?我们的经验是,若过早地从整个企业及延伸企业层级着手推动精益的话,其弊将大于利,理由是: 1.在实际的作业中比较容易看出精益。 不要忘了,精益行动的早起阶段,主要是在学艺,但不幸的是,早期阶段也关系 到领导层的决策——必须以明显的、可测量的成果,向操生死大权的决策者推销精益思想。若从固定的实际作业流程着手,最容易获得的初步的显著成果,有利于推销工作。在纯服务性质的组织,固定程序的作业部分最容易实现精益,例如订单的输入,或医院里的检查室。 2.可能会有需求资源过多的风险。 管理层能调派从事精益行动的人员有限,你的重点应该是那些可以帮助你或得最佳成效和学习效果的人员。就算管理层指派一个独立幕僚团队给“精益办公室”,也要先在工厂现场花一些时间于核心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流程上,这对于他们比较有益,这样,他们才能开始深入了解精益,这样,他们才能开始深入了解精益,再把学到的东西转移到办公室环境中。 工作应用: 精益生产应该是针对一个广义的范围,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成本决定了企业赢利与否,丰田的精益生产理念被很多企业所采用,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和狭义的领域,往往局限于生产,也就是简单的车间生产,这或许更快和更明显的看到成就和效益,然而我认为在今天,要想获取更低的成本,这远远还不够,精益生产应该应用于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货膨胀,原材料上涨等因素,而汽车确不能涨价,因此,公司应该就每一个部门和环节都应该贯彻精益生产的思想,为公司从一点一滴的地方积累和节约资金,也就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尤其对于我们产品设计来说,这尤为关键,因为设计是源头。 内外饰的设计表面上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就前几年公司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内外饰设计虽然不难,但重点在于将精益生产的概念融入进去,例如,一个产品开发出来了,进过验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顾客不满意,或者说APEAL分数不高,那就需要改善,一涉及改善,那相应的就需要成本和时间,这就直接的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因此,在内外饰设计上,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产品的设计分析,将一切问题前移

土力学读书报告分析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 专业:结构工程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2015.12.30

本学期学了土的应力与应变,强度理论,全量理论,增量理论,模型理论,滑线场理论及极限分析。以下对这些理论做简要回顾。 应力应变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除了时间外,还有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其中时间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与时间有关的土的本构关系主要是指反映土流变性的理论。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时间对土的应力——应变和强度(主要是抗剪强度)关系的影响。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发展的一个阶段,即在微小的应力增量作用下,土单元会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的应变增量。因而它实际上是土的本构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土是岩石风化而成的碎散颗粒的集合体,一般包含有固、液、气三相,在其形成的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受风化、搬运、沉积、固结和地壳运动的影响,其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应力应变特性是其非线性、弹塑性和剪胀(缩)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应力水平(Stresslevel、应力路径(Strespath)和应力历史(Stresshistor),亦称3S影响 土的强度理论 土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屈服或破坏时的极限应力。由于剪应力对土的破坏起控制作用,所以土的强度通常是指它的抗剪强度。 确定强度的原则土的强度一般是由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某 些特征应力来确定的,如屈服应力、破坏应力(或峰值应力)等,这些特征应力值与土的种类和物理条件(如加载时间、加载速率和排水条件等)有关。在不考虑加载时间或加载速率对土强度影响的常规试验中,对于不同的土,大体上可获得三种典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一种是当应力随应变增大直至峰值时,土体出现破裂,随着应变进一步增大,应力由峰值逐渐降低,最后达到稳定应力值。对此,人们取峰值应力作为破坏强度,取最后稳定应力值作为破坏后的强度。第二种是当应力达到最大值后,应力虽然不增加,但应变继续增加,对此,也可取最大应力值作为破坏强度。第三种是,在较大应变下,应力仍未达到最大值,而是随

【原创】《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1010040042刘嘉怡法律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在金鑫老师的推荐下学生认真拜读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超越自卑》。阿德勒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自创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强调个人与生存环境间互动对行为的影响。据说“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自卑》主要介绍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 在这本书里,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才能够超越自己。 首先,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他提出,每一个人类个体在面对生存时,都要面临三个问题:职业、社交(与他人的关系)和性(即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他提出,当个体不足以应对环境挑战时,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必然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乃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绪,但人无法一直在自卑感下生活。因此,追求作为其补偿的优越感,是所有人的通性。简单地来说,即用“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理想的补偿方式,是通过改变现实生活的处境来消除自卑,甚至获得成就。而生活的失败者,则在不合作的态度中,在自己的想象里获得满足。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并拥有对他人有益的合作的生活态度。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阿德勒说,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审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自卑感对我们的影响就从未停止过。儿童因为自身的弱小,在成长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卑。为了补偿这种感受,他们应该练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并在这种愉悦中,获得兴趣并发展终身受益的技能。在家庭的影响一章中,阿德勒描述了家庭对个人的巨大影响。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生活方式,给每一个孩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

邓肯-张模型研究认识

塑性力学读书报告 邓肯-张模型研究认识 学院:建设工程 姓名:王吉亮 学号:2006631011 专业:地质工程

教师:金英玉

邓肯-张模型研究认识 王吉亮(83分) 摘 要:从邓肯-张模型的本源开始,分析研究了邓肯-张模型与E-B 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模型中参数如何确定的问题,结合对该模型的认识,提出该模型具有的缺点与不足。 关键词:邓肯-张模型;E-B 模型;参数确定 CONGNITION ON THE STUDY OF DUNCAN-CHANG MODEL Wang Jiliang Abstract: rom the parent of Duncan-Chang model, studing the establish procedure of Duncan-Chang model and E-B model, introdu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fine the indexes in the model. Associate the congnition on this model, present the shortcomings. Keywords: Duncan-Chang model; E-B model; indexes define 1 引言 邓肯-张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本构模型,既然是一个本构模型,可想而之他反应的是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说它是非线性的,那么反映应力应变关系的模量就不是一个常数E那么简单。在介绍该模型之前,先要介绍一个概念,就是反映非线性关系的增量广义胡克定律: 1123()t t t v d d d d E E σεσσ= -+ (1) 1963年,康纳(Kondner )根据大量土的三 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提出可以用双曲线拟合出一般土的三轴试验13()~a σσε-曲线,即: 13a a a b εσσε-= + (2) 其中,a 、b 为试验常数。对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1a εε=。邓肯等人根据这一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一种目前被广泛的增量弹性模型, 一般被称为邓肯-张(Duncan-Chang )模型。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13a a a b εσσε-=+可以写成: 1113 a b εεσσ=+- (3) 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 11 13 ~εεσσ-的关系进行整理,则二者近似成线性关系(见图1)。其中,a 为直线的截距;b 为直线的斜率。 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由于 230d d σσ==,所以切线模量为 ε1/(σ1 -σ3 ) -σ3 )ult 图1 1113 ~εεσσ-线性关系图 132 11()() t d a E d a b σσεε-= =+ (4) 在试验的起始点,10ε=,t i E E =,则: 1 i E a = ,这表明a 表示的是在这个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E i 的倒数。如果1ε→∞,则: 131 ()ult b σσ-= (5)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一) 读《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有感 现在,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以不足为其了,人们一个个都开着本田、奔驰。但有没有人想过,在以前,没有马的车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梦想,直到福特的出现,才使人们意识到机器的重要。 福特生在一户农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农家,小亨利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其他孩子喜欢玩游戏,而他却对机器一往情深,最后成为了美国的风云人物。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福特能成为汽车大王,他是付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自信,从人们叫他疯子、傻子,到他的工厂倒闭又站起来,他经过了无数挫折,但最终以他的自信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从而变成了汽车大王。在他的人身经历中,他的母亲有着必不可少的功劳,每当他的父亲让他不要去搞机械,安安分分地做农活时,是他的母亲便来安慰他,还鼓励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直到自己去世前也给福特鼓励,这样,他才踏上了创造自己事业的第一步。 我想,每当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人们理解和安慰,这样自己才能重新站起来努力,所以在别人受到困难和挫折,你不能去嘲笑他,应该去理解他,包容他。 关于汽车文章的读后感(二) 《汽车美容这么经营最赚钱》是王鹤隆老师的着作,书中阐述了

如何经营管理一家汽车美容店,内容包括经营定位调整、装修注意事项、采购建议事项、市场调研、创新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与促销方案策划等,内容对即将投资、创业、增加营业项目和营运中的企业确实有所帮助。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四个方面的认识与建议。 一、即将投资汽车美容行业者必看此书。 目前,汽车后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想要投资或转行的群体。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最大的风险是选择了一个不熟悉的项目。这些群体在启动汽车美容项目后会突然没有头绪,而忽略很多经营前就要搜集的关键信息。比如,竞争对手的经营信息,会牵扯到定价策略、促销方案、服务流程、工艺标准等等问题。目标客户的经营定位,它会关系到装修成本及选用工具、设备、耗材的投入资金。如果没有清楚的掌握整体信息,很可能导致资金回笼缓慢,投资者的资金压力过大,进而采取降低产品质量和成本去提升利润。在第一章的汽车美容店装修案例中,能清楚看见这家店装修前后的改变,与经营前后的消费者的车辆档次的差异。好不容易积累的客源,如果为了提升利润空间而降低产品成本,客户会因此而流失,造成得不偿失的现象。 二、企业没有最终版本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上注明的是企业员工需要遵守基本原则,而没有注明的是需要管理层要带领团队形成的企业文化。福利会因为员工不珍惜而减少,管理条例会因为错误而增加。这也就是很多经营数十年的企业,至今的管理制度还是用“试行版”的原因,因为制度是要适时创新、调整。书中所有的提示或备注,虽然简单易懂,但却隐藏着极大的涵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张严 《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讲述了德雷克·博克考察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本书共计十二章节,在第三四五章节和最后三章节在我看来比较易懂和重要,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35页)第四章学会表达(49页)第五章学会思考(65页)第十章培养广泛的兴趣(153)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169)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187)。 首先看看我对第三章的感悟,正如书上介绍的卡诺奇所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不仅仅是学生,有些教师也没有真正理解大学之道,高中的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现在好好努力,等考上好的大学了,就不苦了,想干嘛就干嘛。这句话虽然可以激励中学生好好学习但是这潜意识的告诉了他们上大学就是去玩的,去混个毕业证,轻松悠闲自在。这个观点完全脱离了大学之道的轨迹,我们必须要回归大学之道。 再次学会表达,总结一下包括两方面: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师生间需要在课堂内外频繁的交流;教师需要布置比其他课程更多的作业;教师需要仔细批改作业并向学生提供指导与改进意见,而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分数;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与学生单独交流,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每次作业的质量,更要让他们理解有效写作的基本原理,为他们创造终身学习的条件。口头表达能力,一个会说话的人具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中国古时鬼谷子的徒弟下山后,游说各国,改变了天下格局好几次。 然后学会思考。学生之所以无法有效的思考课堂内容,或是无法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新的问题和情景,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课程的基本概念。一些学生之前的认识与新学的概念之间存在冲突,另一些学生则完全没有理解所学科目的基本原理。许多教授在授课时对基本概念一笔带过,因为他们太过于熟悉,相反学生们理解起来就相当的困难学生之前的错误认识也可能干扰到对新问题的理解过程。总之要重视定义。 接下来对于兴趣没有什么可以总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校如果能增加选修课的范围,减少对必修课的学习,定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不少兴趣。虽然都懂但是确实重要,懂得如何运用自己兴趣的人,也是很棒的人。 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讲可以说是对于自己未来

土力学结课论文及对工程案例的分析

高等土力学读书报告 对地基下沉问题的讨论 姓名刘兴顺 学号2014210046 年级2014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系(院)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陈颖辉 2015年5月26日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本人对高等土力学的学习总结,并根据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土力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由于本人没有实际的工程经验,现主要是对比比较著名的一些工程)。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或应力-应变-时间关系和强度的应用学科,是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为工程地质学研究土体中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提供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主要用于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本论文主要结合中外建筑物倾斜(意大利比萨斜塔和中国苏州虎丘塔)与地基严重下沉(中国上海展览中心馆和墨西哥市艺术馆)来讨论其中关于土力学的乱放,并运用土力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土力学;工程实例;地基基础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mainly my learning of advanced soil mechanics summary,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engineering with the knowledge of soil mechanics analysis (because I didn't have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now is mainly contrast compared to the well-known engineering).Soil mechanics is a branch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which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ress-strain,stress-strain,time and strength of the stress strain time relationship and strength of the soil..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study of geological effects that may occur in the engineering geology..Main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water conservancy and other projects.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Leaning Tower of Pisa,Italy and China Suzhou Huqiu tower and ground sinking heavily(China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Museum and Mexico City Museum of Art) inclined buil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is to discuss the misplacing on soil mechanics,and using the method of soil mechanics analysis. Key words:advanced soil mechanics;engineering examples;foundation foundation

2011高等土力学部分考题及答案

一、高等土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土力学主要是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以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工程性状。高等土力学则是深化上述研究,重点研究先进的土工试验(实验)方法和设备、土体本构关系、塑性特性、强度、渗流、固结、压缩及其机理。 二、与上部结构工程相比,岩土工程的研究和计算分析有什么特点? 答: 1)岩土工程的规模和尺寸比一般的结构工程大得多,其实际范围是空间半无限体,工程计算分析中采用的边界是近似和模糊的; 2)岩土的各种参数是空间的函数,参数的变异性大,变异系数在0.1-0.35,有的可能超过0.4,并且土性之间或不同点的土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包括互相关和自相关; 3)岩土属于高非线性材料,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变形特性不同,岩土工程的极限状态方程也经常是高度非线性的,并且诱发极限状态的原因或作用多种多样; 4)岩土试样性质与原状岩土的性质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使是原为测试,反应的也仅仅是岩土的“点” 性质(如现场十字板强度试验)或“线”性质(如静力触探实验)。而岩土工程的行为往往由它的整体空间平均性质控制,因此在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中,要注意“点”、“线”到空间平均性概率统计指标问题 5)由于上述岩土性质和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加之推理的不确定性(如有目的的简化),岩土工程的计算模型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或者不精确性,并且除了上述3)中提到的在岩土工程中针对不同原因和作用,会有不同的极限状态方程外,对同一计算参数也存在不同的计算表达式; 6)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及施工水平等会对岩土工程的性质和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土的特性 答:1土的变异性大,离散性大,指标值合理确定很困难。2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而且不是唯一的,与应力历史有关。3土的变形在卸载后一般不能完全恢复,饱和粘土受力后,其变形不能立刻完成,而且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渐稳定。4土的强度也不是不变的,它与受力条件排水条件密切相关。5土对扰动特别敏感,可使土的力学性质发生很大的变化。 四、简述土的结构性与成因,比较原状土与重塑土结构强弱,并说明原因。 答:土的结构是表示土的组成成分、空间排列和粒间作用的综合特性,土的结构性是由于土的这种结构特性造成的力学特性。 原状土比重塑土的结构性强,这是由于原状土在搬运、沉积、固结及千万年历史中的各种变故都会使土形成不同的或特有的特性。由于原状土是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比室内重塑土具有更强的结构性。 五、简述土工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答: 1)揭示土的一般或特有的物理力学性质 2)针对具体土样的试验。揭示区域性土、特殊土、人工复合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3)确定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的参数 4)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5)原位测试、原型监测直接为土木工程服务,也是分析和实现信息化施工的手段 六、简述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和原因 答: 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 1)土的固有变异性

少儿读物《棚车少年》读书笔记

少儿读物《棚车少年》读书笔记 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有志者,事竟成”。刘备、张飞的坚毅、勇气和智慧,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漫漫人生路,常常遇艰险。大军出师未捷,军师意外身死,刘备是迎难而上呢,还是知难而退呢?艰难是弱者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试金石。刘备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没有改变攻取西川的既定目标,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审时度势,做出急召诸葛亮入川的正确决策,迅速稳定军心,扭转危局。 只要孩子愿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教室;只要孩子愿意,一枚羽毛也能承载他们的梦想;只要孩子愿意,一辆棚车,就能拉着他们游遍天涯海角。童年,因了这样奇特的户外旅游经历和冒险,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而从中折射出的真、善、美,如阳光透过树缝洒落一地金子般的璀璨。少年的心,笑对生活,清澈如水晶。 我们这些学生现在生活得很幸福,衣食无忧,在家有大人宠着,在学校有老师护着,可许多人就象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做事会轻易地放弃,向困难低头,怕吃苦,经常半途而废,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我们大家要学习雷米肯吃苦的精神,我国民间谚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是一种人生的财富,特别对青少年来说更是成功前的洗礼。 十六岁的哥哥亨利正在上高中,排行老二的杰西也在上高中,十二岁的维莉是个长着棕色头发的漂亮女孩,最小的班尼只有七岁,父母早逝,这四个可爱的孩子和爷爷奥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神秘农场》的故事就从奥登的姐姐简说起,她可是一个脾气很古怪的老女人。谁也没有办法跟简友好相处。忍受不了简糟糕臭脾气的邻居,都陆续搬走了。让她一个人继续呆在那个偌大古老的家族农场,谁也不放心。奥登正为这个事儿发愁呢! 善解人意的维莉和杰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去照顾简姑婆。没有更好的办法,奥登爷爷只好同意了,但是他非常担忧简姑婆会怠慢自己的宝贝孙女。大人总是无谓担忧,在小孩子看来,事情却是“有趣的旅行开始了”。见了面,简姑婆意料之中的冷淡,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听到杰西提起自己的弟弟奥登,一声“呸“道出心底的厌恶。但是听到这两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称呼自己“简姑婆”时,心里却泛起了丝丝暖意和甜蜜,因为很多很多年都没有人这样亲切跟自己说话了。当维莉和杰西亲自做了蛋液橙汁时,简姑婆竟然乖乖喝下,要知道先前是没有人能让简姑婆吃下或者喝下任何东西的。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 《大学古本序》是阳明先生在治理南赣后写下的一篇文章。阳明先生秉承孔子”述而不作”,一生没有太多著述,但对于五经之一、《礼记》中的《大学》,却是多次进行阐述和讲解,并特意写了《大学古本序》、《大学问》和《大学古本旁释》。而《大学》也是弟子入王门前的必读。 《大学》讲的是”大人”的学问,那什么才是”大人”呢?大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大人之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达”大人”的路径。《大学》中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阳明先生在这篇序中只谈到了诚意,他认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整篇《大学》三纲八目,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诚意”.这是《大学》中最根本的地方,格物、致知、正心,都是用诚意的功夫。 如何诚意?诚意的功夫在哪里?答案是格物,真正踏踏实实地去为善去恶,最终达至我们的良知。 心之本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我们要找到一条路径回归这种状态。这个路径就是”意”,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善去恶,把诚意之功做到极致。当我们把为善去恶做到极致时,便能够像《大学》所讲的三纲要那样——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将自己本是光明、至善的心逐渐呈现出来。 阳明先生认为,大学之道在”亲民”而非”新民”.”亲民”是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我就是他,他就是我,彼此如同亲兄弟、左右手。 阳明先生讲《大学》,是要我们明白一个更大的道理:为什么会有大人和小人之别?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大人,都有一颗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是我们将自己与万物的联系一点点切割开,越来越小,成为了小人。今天,我们要回归那种圆满的状态,获得全新的境界和格局,找到全新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政商关系,一个”亲”字,一个”清”字。”亲”是儒家的核心,”清”是道家的核心。我们学习《大学》离不开这个”亲”字。现今,我们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就是亲天下、通天下、利天下。虽然它只是一个倡议,没有强制性,各国却纷纷愿意参加,为什么呢?它与其他方案有什么不同?答案就是共赢共享,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天地万物一体的精神。 《大学》中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诚意”,一个是”亲民”.抓住这两个要点,我们不仅可以修炼自己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可以亲天下、利天下。如此,才能真正在未来成就更大的事业。 郁万进 有感于 开篇”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已经点明了全文主旨。不难看出,”大学”的重点在于”诚意”,在于”格物”,从而最后推导出了全文的重点”致知而已矣(良知而已)”! ”不以致良知为本而专注于格物诚意就是妄想”的理念在全文中有了非常好的论证。致良知是诚意之本体。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则良知致、意诚,从而可以恢复其本体,这就是衡量至善的原则。 在企业中我们作为这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诚意”、”格物”,我们最重要的是”良知”!没有良知就没有本心,没有本心(基本态度和正意)又何从谈后面的种种,更不论信誓旦旦的风雨同舟。 但是古人的良知跟现在的良知肯定是有出入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良知是肤浅的,而古人一向把严于律己加己身,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加的严苛。所以我们在理解古人的话语或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