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海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形成背景以及它对宋代理学产生的作用。

【答案】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太极图说》是周敦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理学的标志性著作之一。《宋史·道学传》中记载“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极图说》的形成背景。汉代确立了儒家的统治地位,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儒家的宇宙论、本性论、心性论都不完善了,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到了宋朝中期,加上佛教.道教的冲击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潮,周敦颐做《太极图说》、《通书》开始了儒学的重建重建的时代性学风。这就是《太极图说》的形成背景。

《太极图说》是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全文249字。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由此看出,儒道贯通及“由太极立人级”的儒学复兴使命是其综合主题。宋明理学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宋明理学实始自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但周敦颐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周敦颐的思想奠定了宋明理学思想结构的框架,比如他提到的一些概念就成为了宋明理学所探讨的核心范畴。宋明理学派别的不同,只是他们对经典的认识角度不同,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一样的。

2.试述孔子正名思想

【答案】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处君之位,具备品性,享受权利。(1)孔子认为要消除纷争和混乱,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正名。(2)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①把握周礼的思想实质

②补充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政令刑罚和礼治德化

③在“亲亲”的原则下,一定程度下实行“贤贤”作为补充,“举贤才”

④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是其思想的核心,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3他认为制止各级统治者之间的互相僭越,协调统治者之间关系,巩固登记制度,是当时政治上的根本问题。

3.试述老子无为的内涵

【答案】“无为”的观点是老子提出的。

老子认为人民生活中的灾难是由于统治者过分剥削造成的,是有为造成了社会国家的混乱,正是统治者的巧取豪夺导致了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是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强调要化解人

世的危乱就应先解消文化对人的影响,使人民顺其自然本性、依从自然规律而自由自治,因此提倡“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百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统治者少发号施,治国之道,不在于礼义和法令的滋彰,而在于“为无为”。认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统治者自己要以无为为表率,对人民则不是使其睿智,而是使其愚昧。但无为要求的并非是绝对的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只要在上者做到了无为,在下者便会自然随其引导而走向纯朴,从而坐享天下大治。老子的社会主张是最终促成“小国寡民”的上古理想社会的实现。

老子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其理论基础是“道法自然”。道之自然而然本身即表明“道恒无为也”,因而治理国家应该像道那样走“无为”之路。无为即“辅自然”“顺自然”,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老子“无为”要求人们不要胡做妄为,不违背物之自然,事之自然,道之自然。老子无为观念内涵丰富:一曰清净,“燥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知足以静,万物将天下定”。只有清静才能作到无为,才能表现无为,主要告诫统治者不要好大喜功。

二曰无欲,“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告诫统治者“视素抱朴,少私寡欲”不要骄奢淫欲,贪得无厌,这是无为的条件和表现。

三曰无事,“无事取天下”,“为无事,事无事”。告诫统治者不要随便生事,这是“无为”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无为”还包含“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命题因为无为是基于“人法道”,体现“道无为”。道创造了天地万物,“无不为”体现了“人法道”所获得的最大自由。

4.简要说明慧远的主要著作和佛教因果报应论

【答案】慧远的因果报应轮开始于玄学的诘难,玄学认为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气聚则为生,气散则为死。气散形神都灭。玄学做薪火比喻。而慧远将薪火之喻这样解释:“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薪火传的比喻说明了行尽神不灭论。这是以精神现象对整个人类的世代延续性,来否定它必须依附于各别形体并随着形体的死亡而消失的间断性。神不灭论,是佛教的理论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宣扬慧远因果报应的理论。慧远说:人的活动大概有三种,一种是人的所作所为,这叫做身业。第二种是人口里所说的以及笔下所写的,这就做口业。第三种是心理所想的,这叫做意业。总而言之,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便都成为业。凡是一种业,都要引起报应。报应有三种:现报、生报、后报。把主宰因果报应的力量归于个人行为的善恶,把造成人生苦难的社会原因归之主观自身,也就是说业报自受是慧远因果报应说的特点。

5.僧肇是如何理解“空”的?

【答案】僧肇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玄学以及早期佛教对于空的认识不明确而阐释的“空”。“空”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不真空论》中阐述的。《不真空论》着重阐述般若(般若(bōrě),梵语的译音。意译“智慧”。)性空思想,认为万事万物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自己的真实本性,所以是幻有,是有而不真实的有,所以,虽无而有,虽有而无,非有非无,总之是“不真”,“不真”即是“空”。

《不真空论》通过“至虚无生”与“有物”之间的关系,确立起般若性空观念,并对当时讲述般若的三个主要流派心无宗、即色宗、本无宗进行总结性评价。该论认为,心无宗只是从主观上排除外事外物对心的影响,虽然能心神安定,不受外界干扰,但此派并未否认客观外物的存在,故这种“无”是不彻底的。即色宗只是注意到事物不是自己形成的,是假有,但没有认识到物质现象本身是非物质性的,即没有认识到自性空。本无宗侧重于以“无”为“本”,过于执着于“无”,而没有懂得佛教所说的非无非有的道理。

《不真空论》认为客观世界就本质而言是虚幻不实的,因此,本体是“空”是“无”;但这虚幻不实的客观世界又出现种种现象,所以就这些现象而言是“有”,但这种“有”只是虚假的现象,故称“假有”。这样,“有”和“无”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是现象和本体的有机结合,故不能偏执一方,不能只说“无”而不说“有”,或只说“有”而不说“无”。

讲“有”是事物的假相,通过这种假相可以懂得事物本性是“无”;同样,通过认识事物本性“无”,就可以弄清事物现象的“有”是一种虚幻不实的假相,是“假有”。这是同一事物不可缺少的两个侧面,知识表达的角度不同而显出称谓上的差异,在具体认识中应统一起来,即应该就万物的“假有”去把握本性的“空无”,本性的“空无”直接体现在万物的“假有”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般若星空的真义。僧肇认为以往那种执着于事物的“空无”而不见“假有”的意识,是邪说;而那种视万物为实有而不见“空无”的意识,是世俗之见。这两种都是不正确的偏见。如果说万物的现象是“有”,那么这种现象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生,并非事物自体实有;若说事物是“无”,但它的现象却又存在,有现象就不是无,因缘合和而非实有。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懂得“空”的真正含义。

6.庄子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有哪些发展?

【答案】第一,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道”为宇宙本原的思想,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的气化统一观,特别突出了认识标准的相对性问题。认为如果“以物观物”,即从常识的角度看问题,只能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结果;而从“道”的角度去看问题,即“以道观物”,其结果必然是“齐物”而无所谓差别和是非。因为从本体论说,道通为一,“道未始有封(界限)”(同上),由道而生之事物也就不应当有差别和界限。

第二,“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第三,“物化”说

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物化”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第四,“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和自由观。庄子认为,人在世上生活,总是“未免乎累”,故他要求一种绝对的“无待”的自由。而与客观上的无待相对应的,是主观上的“无己”,乃至“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庄子·应帝王》),“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君子小人哉!”(《庄子·马蹄》)如此的自由是以对人类文明的彻底否定为内容的,它表明了庄子要求彻底摆脱社会国家的桎梏、追求精神解脱的自由观的奇特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