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约翰·贝茨·克拉克

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倡导静态与动态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现代庸俗经济学有广泛影响。

个人简介

应用边际原理于生产和分配领域,提出边际生产率说,认为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倡导动态利润说,认为利润只存在于动态即发展着的经济之中,是对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报酬,企图为资本主义高额垄断利润提供理论根据。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哲学》、《财富的分配》、《经济学纲要》。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100 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提出边际生产力概念与生产耗竭理论、并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847—1938)。它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大奖,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克拉克奖章的首名得主是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克拉克奖章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重要指针,获得此奖章的学者,通常会引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

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写于1662年,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献给英明人士》(1664),《政治算术》(1672),《爱尔兰政治剖析》(1674),《货币略论》等。

威廉配第简介

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威廉·配第的主要贡献

是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他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他指出:假如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到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可以看出,配第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他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但是他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明确区分开来,他把生产白银的具体劳动当作创造价值的劳动,不懂得创造价值的是抽象劳动。他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他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显然,这种观点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它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

霍夫曼定理

(重定向自霍夫曼经验定理)

霍夫曼定理: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霍夫曼定理概述

霍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经济学家W.C.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推算出来的。他把工业化某些阶段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外推到工业化后期。通过设定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即重工业)的相对地位变化作了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1931年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提出。霍夫曼通过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生产与资本资料工业生产的比例关系,得出了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比例= ------------------------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根据霍夫曼比例,工业化进程包括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倍。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但前者的产值仍是2.5倍于后者的净产值。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消费资料工业并继续上升。整个工业化过程,就是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后者的净产值将大于前者。

随着工业品的升级,其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四个阶段的霍夫曼系数分别为5(±1),2.5(±1),1(±0.5),1以下。在工业化前期,消费资料主要是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的,资本资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门生产的,因而,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实际情况表明,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在工业化前期是基本符合现实的。

他对20多个国家1880年-1929年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比重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并得出结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资本品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到20年代末期,在英、美、法、德等处于工业化中期末的国家中,资本品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

霍夫曼进而预言,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以后,资本品工业产值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这也就意味着,资本品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门。

霍夫曼定理不能得到印证的主要原因

在现代经济中“霍夫曼定理”不能得到印证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霍夫曼定理”是建立在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增长模式之上的。在这些国家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依赖于机器作业对手工劳动的替代。在这一替代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资本对劳动比例,或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品生产的优先增长成为必然。

但是,正如20世纪50年代以来索洛、库兹涅茨、舒尔茨、萨缪尔森等一大批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所揭示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投入,而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品的优先增长就不再是必然的

第二,霍夫曼对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变化的研究,是在国民经济只存在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因此,他把资本品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的上升和居于主导地位,

等同于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运用20世纪40年代确立的“产业三分”的框架来进行分析,我们看到的真实图景是:无论是作为工业化第一梯队的英、美,第二梯队的德、法,还是第三梯队的日本,增长得最快的产业并不是工业,更不是资本品工业或重工业,而是服务业。不论从就业结构看还是从产值结构看,服务业都很快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产业部门。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先行工业化国家生产成本、特别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

霍利斯·钱纳里简介

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1918–1994)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1918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洲,195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荷兰经济学院荣誉博士。他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世界银行副行长等公职,1965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至今。1952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执教。1960至1965年任美国国际开发署助理署长,1965至1970年在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经济学教授,1970至1972年任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经济顾问。1972至1982年任世界银行负责发展政策的副行长。他还是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会员、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

霍利斯·钱纳里的主要著作

钱纳里长期从事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产业联系经济学》(合著,1959年)、《工业化进程》(1969年)、《发展计划研究》(1971年)、《发展型式,1950-1970》(合著,1975年)、《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79年)、《增长中的再分配:政策探讨》等。

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

在50年代,钱纳里最先运用影子价格理论进行投资项目分析,从而发展了微观计划理论;他还在投入产出论理基础上,推进了有关产业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在60年代,钱纳里等人一同提出了两缺口模型,将投资、储蓄和进出口同引进外资联系起来,成为各国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工具。

在80年代,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发展形式”理论,将研究领域延伸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认为投资和储蓄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发展,重要的是经济转变,因而强调对结构变动的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如收入水平、资源禀赋、人口规模、政府的政策和发展目标、国际资本、国际先进技术、国际贸易环境等,从而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标准型式”和各自的不同特点。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的内容

钱纳里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间的历史资料,建立了多国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DGP市场占有率模型,即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

化来推动的。

1)初级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

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经济阶段。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2)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门;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

3)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

第五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被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成现出多样性和多边性,追求个性。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1901年4月30日—1985年7月8日),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的G.N.P.之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他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所提出的为期20年的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库兹涅茨周期”。他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的G.N.P.之父”。他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揭示了各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历任纽约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

主要学术贡献

强调经验主义库兹涅茨认为“所谓一个理论,意味着是在各种经验上

西蒙·库兹涅茨理论

可以识别的因素之间的可经验证的关系的表述,这些因素和关系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各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是我们从来没有掌握过的,显然,我们现在没有掌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去掌握它……在目前环境下,这种理论会是人性的一些先验特性的教条主义的反映……或是经济增长机制的形式主义模型的反映,对正确关系的得出以及公式中经验常数所要求的数据缺乏完全的保证……看来我们更应该限制自己去从事一项太雄心勃勃的任务,比如,从经验记录中提出一些建议……以便作为进一步数据研究以及所从事的可验证的理论分析方向的向导。”由于理解经济现象的基础是大量的测定,因而对所获数据进行周密的、系统的检验便成为库兹涅茨方法论中的第一步。作为一

个严谨的学者,库兹涅茨为了得到关于根本的经济制度上的必然观点以及为了能从一系列长期运动中分离出短暂现象,需要掌握早期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通常是不完全的。从各种不同来源所取得的数据必须经过分类、整理、精巧地结合,并对这些原始资料的错误性进行评估。理查德·古德温在他的评论文章中所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比喻是十分贴切的,他说:“库兹涅茨教授将桩子深深打入经济因素的海绵似的沼泽中,他编制了一个巨大的木排,承受住了由他逐渐周密地建筑起来的一座结实的拱座。”库兹涅茨方法论中和第二步,是进行特征的分类,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韦斯利·米切尔称之为“分析说明”。为了能推测出数据与所表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了检验一致性和合理性,必须对数据进行分类、安排的重新布置。解释是经过判断而推测出来的。以经济分析概念为指导,将分散的、不完全的数据转换成计量,来补充理论上的框架,最大限度地用来检验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库兹涅茨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发现、测试和解释是美国国家经济局最初研究计划的重点。经济周期只限于循环出现,而不是许多经济活动中同时出现的定期的波动——扩张或收缩。经济周期为5~6年,但也有可能为10~12年。它被清晰地指出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目前已经从经济周期和长期趋势中识别出了三个具有平均持续期的周期,尽管对它们持续有效性还有所争论。中周期通常被称为是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的结论除了取自于原始资料外,还得益于他从前的一位学生兼同事摩西·阿布拉莫维茨的两篇文章。由于周期性的运动具有自发性,阿布拉莫维茨根据库兹涅茨的经验提出了用“摆动”与“波动”来替代。在排除了美国和其他8个国家的趋势和周期性对所生产出的商品的35%价格与65%产品数列产生影响后,库兹涅茨发现了“第二个长期运动”,其摆动的平均持续期为22年。经济活动总体中周期的存在,是阿瑟·F?伯恩斯经过研究首先发现的,并证实了库兹涅茨关于个别商品的结论。库兹涅茨将经济活动中的被动与相应的移民波动、人口增长率以及劳动力的增长联系起来,在分析经济与人口统计的变动时的关系时,他对经济科学做出了重大的开拓性的贡献。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经济活动可以表现为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然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人口是外生变量,例如在指明作为每单位成本的产出的生产量时,就被视为是外生变量,也就是说,由于人口因素而需要调整数据。其实,在克莱因-戈德柏格的经济计量模型的表象研究中,就已产生了微弱的库兹涅茨周期。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库兹涅茨总是细心地对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有争议的概念和统计问题,仔细地注意基本假设的分类。他特别留心那些数据使用者不易辨别的主观因素和那些被错误输送的精度。在库兹涅茨的许多著作中都讨论了假设、定义以及所公布数据的说明。例如,国民生产总值是对经济活动的一个全面的衡量,也是企业和政府决策的基础,但是,却排除了一些产品和劳务,因为它们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家务服务也没有被包括在内,一些非法的活动也被排除掉了。库兹涅茨解释道:“例如,‘讹诈’服务明显地造成了补偿的报酬,它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对这种服务的供求情况,因而它们是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一个部分,但如果将它们包括在国民生产总值内,就无法解释对社会极为有用的、作为经济体制的贡献的那部分。”此外,他还涉猎了在国民收入著作以及许多国内及国际会议中有争论的社会哲学问题。例如,最终与中间、总产值与净产值的区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只包括最终产品。例如,用于最终产品面包生产的面粉的价值,就不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然而,基于同样的理由,被计入最终产品的工人的运输成本,可以被视为工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的中间成本。国民收入账户还包括了生产出的汽车的价值以及应用于生产汽车的新机器的价值,也包括由于生产而贬值了的那部分机器的价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

减去资本存量的折旧)的估计,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一部分消费品用以维持劳动力,因而劳动力资源也同样会贬值。库兹涅茨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的协议来解决。假如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增加资源的供给,则可以获得一个界限;假如最终目标是消费者满足,就可以获得另一界限……用这种方法制定国民收入概念的一个正当理由是,由于普遍动机,必须衡量为满足作为一个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整体的国家的当前和未来需要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积极贡献。这种消费最大化的动机主要是从商品是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商品而存在这一角度出发的。在这个问题上,库兹涅茨继续进行了研究,并对最终产品和产出的市场价值的定义作了修改。罗伯特·S?艾思纳和一个协会根据库兹涅茨的概念和观点编辑了《账户的总收入体系的估计》一书。国民收入统计所提供的框架对现代政策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这种框架在过去50年里已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库兹涅茨还帮助几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编制了最初的收入估计。而且,国民收入账户也是消费、储蓄、投资等数据以及其他用以检验由政府、教育和研究的经济学家所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所需的数据的来源。库兹涅茨为这个经济和统计领域也做了主要贡献。

经济增长理论

库兹涅茨在1930年出版的《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提出了长期动态增长过程在深化经济现象的理解中的核心地位。在库兹涅茨看来,把经济分析局限于静态均衡理论,会阻碍它理论上的发展。库兹涅茨毫不妥协地坚持长期考察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我们既不知道需求和供给赖以发生反应的变化总过程,也不知道前者对后者可能已经施加的影响,那么,我们对需求和供给的瞬间的、静态的反应的研究怎么可能是全面的呢?”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库兹涅茨的方法是很明显的:将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各个时期增长的数量加以比较,将一些国家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征曲线的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横断面数据加以比较,还有对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尽管库兹涅茨也研究地区间增长模式的差异,但他认为“国家”是研究的最合适单位,这主要是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政府,有能力推行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政策。1971年12月,库兹涅茨在斯德哥尔摩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作的演讲中,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总产量和人口的快速的增加;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效率的增长率;第三个方面的经济结构从农业生产上中主导地位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改变;第四个方面是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五个方面则是通讯和运输技术改变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最后一个方面是,世界经济中的分化迹象。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始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伜步走向家庭。 篇二: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ENIAC(埃尼克),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逻辑器件的更替发展来描述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标‘准”模式 (1970年的美元)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 说明:(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D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大约相当于540美元。

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三大产业比例 2、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38.7∶28.3∶33.0调整为2003年的29.5∶32.7∶37.8。2005年赣州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5.8:36.4:37.8;2011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3.3:38.9:37.8调整为22.6:40.0:37.4由此数据可以看到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并且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 3、就业结构。2005年,赣州市农业劳动力为218.45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50.8%。(江西省2004年为41%) 4、工业内部结构。2005年,赣州市的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9.78亿元,占总商品增加值(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的32.1%;机械工业增加值为6.5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6.5%。(江西省2004年此两项比重分别为51.2%和20.6%) 5、贸易结构。2005年,赣州市机电产品出口额1200多万美元,占海关总出口额的3.3%。(江西省2004年为15.6%) 我国和赣州市各年份城市化率(%)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人类成长的四个阶段

Dr. Montessori 认为,要了解一个领域的知识必须先从大局着手。先对整体全貌有一个了解,再深入其中的细节。就像建房子,整体的构架建好了,不仅对枝节构建是一个指引,更重要的是知道最后结果的方向。带有目的性地学习,才会让结果事半功倍(怎么越写越像毛概了——。。。)。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人类成长的四阶段吧! 人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人类的发展是一系列的重生”暗示着在四个阶段中,人经历着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六岁,称为幼儿期(Infancy);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称为孩童期(Childhood);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Adolescence);第四阶段从18岁到24岁,称为成年期(Manturity)。 人类发展的第一时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六岁这六年,处于此阶段的幼儿被蒙台梭利教授喻为“精神胚胎”。处于零到六岁的孩子处于敏感性时期(sensitive period),对“秩序”“语言”“感官觉知”“数学”及“礼貌”会产生特殊的反应与接纳能力。比如语言,一个六岁之前的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三门甚至三门以上的语言。第一阶段又可分两个时期,从出生到三岁以及从三岁到六岁。从出生到三岁的婴孩拥有成人截然不同的,或无法匹及的大脑。并且此时,婴儿对成人给予的刺激物较不为敏感,因此成人无法对这种大脑进行直接的影响。蒙台梭利教授认为,“没有一所学校是为处于此阶段的儿童而建立的”。第一时期的第二小阶段是从三岁到六岁,此阶段的幼儿心理状态比较稳定,但是“personality” 经历着巨大变化。试着比较一个人出生时的状态和六岁时的状态,也就是在零岁,孩子的大脑处于一无所知的“零的起点”,到了拥有可以进入小学学习各类知识的智力。不难看出,在这六年间,一个孩子其实已经悄悄地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此时此刻,你是否疑问,这些转变(transformation)是如何产生的呢?后章节将详细探讨造物主赐予婴孩的神秘礼物---“吸收性心智”。 第二阶段,从六岁到12岁。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较为稳定是处于第二时期的儿童较为显著的特征。此阶段的孩子身体开始强壮,不像第一阶段是那么柔弱。在生理方面,换乳牙,身高长高是较为明显的生理变化。(特别提醒妈妈们在孩子换牙时要多多用心,因为家弟就因为一不留神,最后一颗小牙歪掉了~~)在心理方面,道德与社会公正(moral and social justice)开始建树。喜欢抽象与推理事物,想象力强。好奇心强,how?Why? (温馨提示:带孩子一起探索,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而不是直接给答案会让孩子更加有求知欲哦~)开始走出家庭与班级的活动圈,喜欢去更多未知的地方探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动物园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出于6到12岁的孩子吧~)多带孩子走出去,好好喂饱他们的好奇心吧!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儿童的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这个时候,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来适应外部环境,并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 这个阶段,儿童在认知上发展了客体永恒性,知道了消逝了的事物的存在。另外,具有了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的智力或者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能够运用一些动作图式,但是这些图式需要与具体运动动作相联系,对于回忆过去、明了信息、做计划是无效的。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和动作分离的认知的第一种类型是使得动作图式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这个阶段,儿童具备了符号言语功能,词汇得到发展。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儿童还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虽然并非总会如此。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随着守恒、分类、顺序排列、运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已经发展出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的体系。在皮亚杰看来,儿童解决守恒问题的依赖于三个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对于规则的遵守,变现比较刻板。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且能够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依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具有了系统思维能力。这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发表日期:2012年8月1日作者:冯飞王晓明王金照【编辑录入:jw】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

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 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

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长城作为古代社会最宏伟、持续修筑时间最长、最系统的军事防御工程,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城“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不仅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和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精神力量的象征。近年来,国内外的长城研究有了许多新成就,其中各个历史时期长城的修筑、分布与走向,长城的功能与作用,长城美学思想,长城与古代民族关系,长城沿线的屯垦,长城沿线的环境变迁等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更是开拓性的。笔者近年来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对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试陈陋见,希望可供研究者参考。 从长城的历史看,它首先是用于军事斗争的产物,从公元前7世纪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起,直至公元17世纪停止修筑为止,长城始终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存在的。长城的修筑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长城和秦汉以后统一的封建帝国长城两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变时期,随着封建制度在各国逐渐确立,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财富、人口的侵略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各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步骑兵协同作战逐渐代替了原来的车战,战争的机动性和运动性加强。这样,战争的防

御手段大为改进,长城这种冷兵器时代最为理想的防御工程就应运而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造成战国时期各国关系错综复杂,各国之间互为攻守,除秦、赵、燕三国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侵扰外,其它长城均为各国互相防御之用,方向较为混乱,如齐长城大致为东—西走向,秦长城为西南—东北走向,燕南长城为西北—东南走向,中山长城大致为南—北走向,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疆域变化较大的体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始皇为了彻底消灭分裂割据局面,“堕毁城郭,夷去险阻”,内地诸侯国长城和关隘被拆毁。另一方面,他看到原秦、赵、燕三国北境抵御胡人的长城互不相连,布局也不甚合理,于公元前215年“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至此,东西延绵的万里长城初步奠定了格局,以后各个封建王朝所修筑的长城,大多是为了防御来自北方的侵扰,大体也是东—西走向的。 长城既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修筑时间最长的军事防御工程,其本身就是一条有形的文化界线,是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草原游牧和定居农耕的分野。《易经》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东汉蔡邕曾说:“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内外,殊异俗也。”因此,长城从出现到发展完备是有脉络可寻的,从其修筑历史和建筑形制及其附属设施的发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般特征

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般特征 和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厉佛灯 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中间过程。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因而,判断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分析我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去年,我市人均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20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为1450美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占GDP的9.4%、56.9%、33%;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8%;城市化率在32%以上。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来衡量,从总体上看,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制定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必须从整体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这些宏观背景新趋势和自身的阶段特征,顺势应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其经济发展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发展、加速经济增长方面起核心作用。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特点不同。一般来讲,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就标志着进入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结构调整最频繁,结构变动最剧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有力。 第二,在生产的诸要素中,资本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长的贡献最大,但总的趋势是逐步下降的 步上升,到工业化持续发展时期,它已取代资本而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第三,在各类需求中,中间需求(或者生产需求、投资需求)的增长是总需求增长的主角。在工业化中期,相对于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来讲,中间需求的增加是制造业迅速成长、产业链拉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几个特征,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在提升工业化、加快经济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重始终把工业作为“十五”时期的重中之重来抓。从我市所处工业化阶段来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我市要完成工业化阶段,进入服务经济时代,至少还要经历十多年的时间。即使我市的剩余劳动力将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工业的发展,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现阶段我市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时期,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因素将在较长时期内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下大力气抓好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是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始终关注、高度重视结构调整,特别是在当前国家采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某些产业产品的市场和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强调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不能因为结构调整是中长期才见效的政策而贻误时机。加快结构转换升级,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调整的思路。基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我市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总体思路: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武装农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并形成几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就目前我市加快工业结构的转换升级来看,有两个重点必须抓紧抓好:一是抓集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向城镇的工业园区集聚。这既有利减轻企业的投入成本,加快企业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谓一举多得。二是抓扶优扶强。就是要扶持一批优势企业。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必定有一批“挑大梁”的优势企业。我市“挑大梁”的企业,特别是在全国来说能“顶天立地”的企业还很少,与温州、台州等地相比,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差距。为此,应加大扶持和培育优势企业的力度。市区和一些县(市)目前制定的“一厂一策”扶持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市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比较灵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仍然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企业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要素市场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突破。而劳动就业、市场开拓等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诸多困难、问题和矛盾又对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加快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消除体制性制约因素,仍然是我市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改革意识,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重新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不能发展”的观点,真正做到以改革促发展。 四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现阶段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尽管劳动特别是资本要素仍然需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而技

中国工业化现状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二)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上述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验性结论。而新的时代特征却对经典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市场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以及管理组织的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这些环节多属于制造业。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使其服务业比重更高;新兴经济体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其制造业比重也更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典理论的“标准结构”。 二是产业分工细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不断地从制造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且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新门类,例如,出现了大量的独立设计、研发、创意公司,使得相关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专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例如,对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等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最后,现代产业形态还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后起国家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内涵与几十年前先行工业化国家有区别,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 三是后发优势的影响。后发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出现了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等需求层面以及新技术等供给层面叠加影响工业主导产业的现象,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仅分别花了65年、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试卷及答案 发展规划咨询理论方法和实践-92分

发展规划咨询理论方法和实践试卷 用户答卷预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在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 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为()。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2.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 总称是()。 A.循环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 D.生态经济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3.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4.差异化的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中,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评价的是()。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5.在我国三级发展规划体系中,最贴近群众,也最具操作性的规划为()。 A.国家级规划 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C.地市级规划 D.市县级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6.我国从哪个时期开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计划”调整为“规划”()。 A.九五时期 B.十五时期 C.十一五时期 D.十二五时期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7.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

导意见》要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展望到()年。 A.2020 B.2025 C.2030 D.2035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8.到2014年,我国已经编制了()个“五年计(规)划”。 A.10 B.11 C.12 D.13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9.德尔菲法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思想交流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的反馈函询法。 A.署名 B.匿名 C.著名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10.根据十八大两个一百年的战略安排,我国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 A.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B.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

关于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 本文根据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数据,对我国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进行评估与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工业主导型”和“工业重型化”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关键词: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科学把握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是正确选择切合我国实际的产业结构政策,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的指标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人均收入水平( GDP 或GNP) 的变动;二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三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本文以上述三类指标为依据,对当前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评估。 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关系的统计分析,将一国经济发展按人均GDP的变化分为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三大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按人均GDP的变动又可以细分为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3个分阶段。以1964年美元计,人均GDP 介于200 -400 美元为工业化初级阶段,400 -800 美元为工业化中级阶段,800-1500美元为工业化高级阶段。 由于钱纳里研究的是20世纪60-7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阶段,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需借助GDP平减指数将1964年美元换算成2007年的美元水平。换言之,须将美国经济增长的物价波动因素予以扣除,以此来准确反映钱纳里时期的人均收入水平。根据《美国统计概要(2008)》(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8)公布的CPI指数变动情况,可以计算出2007年美元与1964年美元的折算因子为7.966。据此分别得出在2007年美元水平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均GDP变动水平(表1)。 据《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人均GDP为18665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2454美元。对比表1,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初级阶段(第2阶段)。

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阶段,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吧.

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阶段,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吧。 1. 草创阶段(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企业资金链紧张,人员较少,一般每人都是多面手。 这个阶段的企业主要任务应当是: a.快速完成资本积累。 b.形成主营业务(公司70%现金流的提供业务) 这个阶段应当注意的是: a.主营业务必须迅速定位完成,最大的忌讳就是这几个月做这个业务,发现不好做后几个月又转换到其他业务上去。这样前面打下的基础全部白费,全公司员工意识形态转变未必来得及,容易造成混乱,员工普遍会产生不安定感。 会这样随意转变的原因大体都是事先没有做过规划,没有仔细选择过进入领域。选择方法见我开头写的部分。 如果事先仔细考虑清楚,而又的确没有那种跨不过去的槛的话,那么就应当坚持,万事开头难,挺过去整个企业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b. 这个阶段的企业往往是什么有钱做什么,跨领域甚至跨行业的项目也做。这本身并没有错。初创企业确实需要多种资金积累的手段。但是中间最大的应当规避的陷阱在于:你可以做任何项目,但是你90%的成本应当投入到主营业务中去,只有最多10%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可以放在别处用。 因为,首先不熟悉的领域或行业都有其特定规则和门槛,贸然进入很可能摔跤,甚至于上当受骗。前面说了,初创企业现金流本来就非常紧,如果你把企业很多资金或其他人力资源挪威他用,万一遭遇损失你就彻底完蛋,毫无翻身机会。而非主营业务又恰恰是企业(不管大中小型企业)摔跟头摔得最多的地方。 举个身边的案例,我一个朋友,他从一家跨国的PC企业中离职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定位是做IT服务。应当说他做的IT服务理念和规划都是相当不错的,商业模式也相当具有可操作性。IT服务在他的带领下收入越来越多。就在2年前,他做了一个错误决策。由于他和金蝶,用友的良好关系。他果断决定公司同时进入软件外包领域,之后投入资金扩大了办公室,增招了2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工资都是相当高)。结果去年,由于金蝶的大量拖欠款(金蝶接业务转包给他公司开发),导致整个企业现金流骤然紧绷,直到去年年底终于撑不下去,企业整个财务体系混乱,对外频繁拆借,外面大量应收款回不来,又拖欠供应商款项被人逼债。只好最近请我协助出售其优质的IT服务部门(出售价格远远低于我为他评估的价值)。 c. 一把手必须学会如何正确测算现金流,必须保证随时用严格的财务工具管理公司。千万不能赚了点钱就头脑发热去干别的事情。我上面说的那个朋友,他在前年上半年赚了些钱,结果都不测算公司处于发展期对现金流的需要而头脑发热去换更好的办公室,装修,买新家具,全国开了10个办事处,一下子整掉5,60万。 d. 这个时期的管理往往都是中央集权制,也就是所有签字,日常管理都是由一把手负责的。这个阶段也忌谈什么企业文化。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喜欢追求那种做企业的感觉,明明公司还很小,却时刻大谈公司文化理念。其实这是错误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运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共性,而不是靠提口号形成的。 比如:做网络游戏的,整体共性就是开放,活泼 金融机构,整体共性就是严谨,一丝不苟,规章死板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8期 2013-3-26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2019年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2019年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四个阶段 篇一: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十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 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通用话、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4.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

约翰·贝茨·克拉克 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1847-1938)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倡导静态与动态两种经济分析方法,对现代庸俗经济学有广泛影响。 个人简介 应用边际原理于生产和分配领域,提出边际生产率说,认为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是由于人数的增加;倡导动态利润说,认为利润只存在于动态即发展着的经济之中,是对资本家采用新技术的报酬,企图为资本主义高额垄断利润提供理论根据。主要著作有《财富的哲学》、《财富的分配》、《经济学纲要》。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100 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提出边际生产力概念与生产耗竭理论、并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的经济学家克拉克(1847—1938)。它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大奖,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克拉克奖章的首名得主是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克拉克奖章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重要指针,获得此奖章的学者,通常会引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 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写于1662年,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献给英明人士》(1664),《政治算术》(1672),《爱尔兰政治剖析》(1674),《货币略论》等。 威廉配第简介 威廉·配第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从事过许多职业,从商船上的服务员、水手到医生、音乐教授。他头脑聪明,学习勤奋,敢于冒险,善于投机,晚年成为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还先后创办了渔场、冶铁和铝矿企业。马克思对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说他是个“十分轻浮的外科军医”,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威廉·配第的主要贡献 是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他把地租看作是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他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他指出:假如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到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可以看出,配第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他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但是他没有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明确区分开来,他把生产白银的具体劳动当作创造价值的劳动,不懂得创造价值的是抽象劳动。他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由此,他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显然,这种观点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是矛盾的,它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 霍夫曼定理 (重定向自霍夫曼经验定理)

工业化的基本涵义

工业化的基本涵义 1. 工业化的基本涵义 一直以来,由于学者们对经济发展本质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存在差异,对工业化一词的表述与解释也不尽相同。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关于工业化基本涵义的理解经历了从单纯经济产出增长到关注经济结构变革再到突破经济学单一视角,从整体发展观角度理解工业化的明显转变。 1.1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理解工业化 20世纪40年代以前,大多数学者对工业化基本涵义的阐述主要基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角度。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经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经济增长理论完全适用于不发达国家,因此并没有将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别开来(陶文达,1988)1。这一时期,对工业化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弗兰克尔(Frankel,1941,参见张培刚,2002)认为工业化是每个被雇佣者及每种货物的资本设备与生产力的增加。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1943,参见张培刚,2002)将工业化理解为“是比富裕区域为高的速率,来提高贫穷区域的收入,以达到世界各个区域之间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上述解释都试图从(部门)经济产出增长的角度来阐明和把握对工业化内涵的理解,对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宏观经济结构变革则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1.2 从结构变革的角度理解工业化 从结构变革的角度理解工业化在20世纪50-70年代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实际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研究的张培刚(2002)先生2对工业化涵义的理解已包含了结构变革的内涵,他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些变化造 1如阿德尔曼(Adelman,1961)在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学说》一书中将“增长”与“发展”两个概念并列使用。 2张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的学术观点最早是在其攻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中系统阐述的,故将其观点归入国外理论部分。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概述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 、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钱纳里的关于收入变动和生产结构转换的 标‘准”模式 (1970年的美元) 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人均GDP (美元) 经济发展阶段 300-600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600-1200 初期 工业化阶段 1200-2400 中期 2400-4500 后期 4500-7200 初级阶段 发达经济阶段 7200-10800 高级阶段

我们参考江西省统计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使用六项指标来衡量赣州市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阶段基本划分标准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人均GDP 说明:(按2000年人口普查7586743人和2010年人口普查8368440人,平均每年人口增长78170人计算。美元汇率按当年计算。) 1、人均经济总量。2005年赣州市的人均GDP为6130元,以1970年美元衡量,大约相当于540美元。2011年赣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72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我国和我市各年份三大产业比例

2、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38.7∶28.3∶33.0调整为2003年的29.5∶32.7∶37.8。2005年赣州市三次产业构成为25.8:36.4:37.8;2011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4:36.7。0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3.3:38.9:37.8调整为22.6:40.0:37.4由此数据可以看到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并且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 3、就业结构。2005年,赣州市农业劳动力为218.45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50.8%。(江西省2004年为41%) 4、工业内部结构。2005年,赣州市的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9.78亿元,占总商品增加值(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的32.1%;机械工业增加值为6.5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6.5%。(江西省2004年此两项比重分别为51.2%和20.6%) 5、贸易结构。2005年,赣州市机电产品出口额1200多万美元,占海关总出口额的3.3%。(江西省2004年为15.6%) 我国和赣州市各年份城市化率(%) 6、城乡结构。城市化率由1998年的14.5%提高到2003年的26.9%。04年城市化率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达到28.52%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赣州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1.7%,即城市化率为31.7%。(江西省2004年为35.6%),2010年为42.5%。近十几年以来,赣州市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由1998年的30.4%上升到2010年的42.5%。但与全国47.5%相比,总体水平偏低。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0元城市化率达35.2% 综合判断:(一)赣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后期;(二)赣州市已进入工业化进程加速状态,正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三)赣州市的工业化程度落后于全省进程;多数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的差距则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