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您浏览的《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工作面由开切眼开始回采前进,随着悬顶面积的增加,直接顶会沿放顶线发生初次大面积垮落。初次放顶后直接顶离层,并沿倾斜方向移动,易造成工作面支柱失稳而成片被推倒。引起工作面大面积冒顶而发生事故。为避免事故发生,在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2、初采时不要反推若干排,防止开切眼直接顶离层失稳,最易发生冒顶事故。

3、整个工作面适当加大控顶距离,第一次放顶以回两排柱,放够开切眼,并采取分段自下而上的顺序回柱,每段长度不超过40米。

4、对较硬直接顶,工作沿放顶线打单排密集支柱,密集支柱柱距0.3m,增加工作面支护密度,沿煤壁增设贴帮柱,防煤壁处顶板出现裂隙和下沉台阶,在密集支柱工作面一段支设向老塘倾斜的戗柱1~2排,提高密集支柱的稳定性,提高工作面支护强度和支柱的初撑力。还可根据顶板压力,隔一定距离增设木垛,木垛四角增设戗柱固定。

5、初次垮落步距ge;20米的坚硬不垮落顶板,在工作面推进10m时要提前采取强制放顶,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使顶板拉开槽沟,产生裂隙易于

垮落,从而减轻工作面初次垮落时对工作面的冲击强度。

6、强制放顶时炮眼要打成直线、眼深1.2~1.5m,眼距2m,每孔装药2条,水泡泥一节,黄泥填满。炮眼,沿工作面真倾斜每40m为一组进行大串联一次爆破。打眼、装药、放炮严格执行l一炮三检制l 和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l三人连锁放炮制l。

7、初次放顶矿领导必须在现场指挥,密切观察顶板活动和冒落情况,及时采取对策。

8、初次放顶期间每班必须有安全员在现场值班,负责处理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负责将初次放顶期间安全情况向矿部汇报。

9、在上、下班交接时,工作面初采放顶必须重点交接,有安全隐患当班处理完毕,不得无故将安全隐患移交给下一班。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您浏览的《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工作面由开切眼开始回采前进,随着悬顶面积的增加,直接顶会沿放顶线发生初次大面积垮落。初次放顶后直接顶离层,并沿倾斜方向移动,易造成工作面支柱失稳而成片被推倒。引起工作面大面积冒顶而发生事故。为避免事故发生,在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2、初采时不要反推若干排,防止开切眼直接顶离层失稳,最易发生冒顶事故。 3、整个工作面适当加大控顶距离,第一次放顶以回两排柱,放够开切眼,并采取分段自下而上的顺序回柱,每段长度不超过40米。 4、对较硬直接顶,工作沿放顶线打单排密集支柱,密集支柱柱距0.3m,增加工作面支护密度,沿煤壁增设贴帮柱,防煤壁处顶板出现裂隙和下沉台阶,在密集支柱工作面一段支设向老塘倾斜的戗柱1~2排,提高密集支柱的稳定性,提高工作面支护强度和支柱的初撑力。还可根据顶板压力,隔一定距离增设木垛,木垛四角增设戗柱固定。 5、初次垮落步距ge;20米的坚硬不垮落顶板,在工作面推进10m时要提前采取强制放顶,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使顶板拉开槽沟,产生裂隙易于

垮落,从而减轻工作面初次垮落时对工作面的冲击强度。 6、强制放顶时炮眼要打成直线、眼深1.2~1.5m,眼距2m,每孔装药2条,水泡泥一节,黄泥填满。炮眼,沿工作面真倾斜每40m为一组进行大串联一次爆破。打眼、装药、放炮严格执行l一炮三检制l 和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l三人连锁放炮制l。 7、初次放顶矿领导必须在现场指挥,密切观察顶板活动和冒落情况,及时采取对策。 8、初次放顶期间每班必须有安全员在现场值班,负责处理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负责将初次放顶期间安全情况向矿部汇报。 9、在上、下班交接时,工作面初采放顶必须重点交接,有安全隐患当班处理完毕,不得无故将安全隐患移交给下一班。

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1.组织机构 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 组长:李洪旭 副组长:董志超、赵越、王卫东、王卫军 成员:宋晓波、白小春、孟凡宇 2.责任划分 区长是初采初放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区队工程师是区队初采初放技术工作的负责人,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对初采初放工作进行现场实践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放货时间、制定放货措施组织职工学习确保初采初放措施贯彻落实好。保证现场落实到位。 2105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3.2m,开采初期采用自然垮落。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 准备工作 1.初采初放前,生产管理人员要监督和指导现场安全工作,确保初采初放期间的安全。 2.人员进入切眼工作时,首先检查周围顶板及支护情况,敲帮问顶摘除危岩悬矸,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操作时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二)安全技术措施: 1.初采期间,各班组要开好班前会,落实安全到个人,具体工作到个人。 2.初采期间,严格按《2105回采作业规程》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作业,应充分利用前探梁支护好顶板,煤壁附近严禁行人、站人。 3.初次放顶和老顶来压之前,要加强顶板矿压观察和支护质量,保证支柱、液压支架的初撑力达到规定值,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 4.在工作面初采期间坚持矿压观测,及时预报顶板的压力变化情况。 5.各工种进入工作岗位后,首先检查各台机电设备是否完好,确认完好正常后,并联合试运转三分钟。 6.初采前,对切眼及两巷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消除和排查掉各种隐患,清理净切眼内的浮煤及影响行人的障碍物,清理净支架及架间的浮煤杂物,确保行人及运输畅通。 7.初采前对上、下顺槽局部接顶不实,背帮不严地段,应安排专人进行背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规程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规程 1、规范落顶措施操作 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落顶措施操作 流程,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操作流程如下:(1)进行现场检查 在进行任何放顶措施前,必须对采掘面的各项条件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气体、煤尘等因素的检测。对煤岩掉块情况、地质构造、 岩性等进行评估,规范所有人员的行为。 (2)设置警戒线 在落顶措施进行期间,必须在距离设备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警 戒线。所有人员必须遵守该线,严禁越线,并要留意落石或煤尘。 (3)投掷落顶架 运用起重机或手推车,将预先制备好的落顶架投放到工作面上。要确保落顶架位置与角度精度高,井架结构稳定牢固,这能够防止 岩层崩落时,人员被顶伤。 (4)调整工作面墙体 使用钻棒、掘铲等工具,对工作面墙体进行调整。对落顶架上 的支撑架进行胶合,调整合适方向,确保抗压性能。 (5)接受检测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接受落顶方案的检测,并且检测中整 个过程必须监测和记录,以便成为日常操作的数据记录和参考。 (6)开始落顶

落顶过程中,必须先用相应的工具在岩石上打孔,然后将落顶架的支撑架或拱撑固定到煤壁或岩壁上,并进行牢固的胶合。一个个注意调整,避免以后岩石再次坍塌。 2、注意安全预防 在采煤工作面上,任何落石,塌方等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安全预防。预防措施是: (1)对工作面进行安全隐患的频繁检查,对看似稳定的岩层,也应该进行关注和检查。 (2)明确落顶规程,每个施工段落和每个工人必须要遵守,严格落实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安全措施正确并有效。 (3)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多次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落顶搭设工作须由经过培训的工人进行,必须具备落顶设备的操作资格。 (5)配置各种救援器材,如医疗急救箱、照明设备等,备用的救援设备必须随时准备好。 (6)进行历史档案记录,记录每个施工段落和工作面的落安全报表,并对这些报表进行检查和评估。 3、落顶措施执行后注意事项 采煤工作面的落顶措施,落定后要及时统计和评估,采取必要措施,落定后同样需要加强安全预防。具体操作如下: (1)留意岩石状态 切勿因为落顶完成而忽略:所有岩石都可以继续变化。落顶措施执行后,需要对落顶附近的倾斜岩块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变化迹象。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157-66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2254工作面已刷面回采,该面切眼全长104m, 跟煤层顶板掘进,切眼平均坡度25°,高度1.6m。根据作业规程要求,工作面自切眼西帮向西推进2m后,即按初次放顶管理顶板。为此特拟本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初次放顶工作开始前,矿成立“2254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许云龙 副组长:瞿光金、王光武 成员:张靖、颜亨福、张维刚、魏兴明、严达信、赵兴起、严迖举、李景湘 2、工作面自切眼西帮向西推进2m后,开始回柱放顶,工作面即按初次放顶管理顶板。 3、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必须有工作面初次放顶

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现场跟班,监督检查规程措施在现场的落实兑现情况。发现不符合规程措施要求的工程必须立即制止,并责令作业人员进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若现场实际情况与规程措施不符时,现场跟班人员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组长,再由组长召集相关人员研究专门措施进行处理。跟班人员要严格执行“一班三汇报”制度,以便调度室及时掌握了解情况。 4、跟班人员名单及班次: 回采工区: 中班:严达举夜班:李景湘。 安全科:中班:唐洪夜班:曾以松。 以上跟班人员休班或有事不能上岗时,必须提前向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请假,并由组长或副组长指派其他人员替班顶岗。 二、安全技术措施: 1、安全管理小组现场跟班人员必须现场交接班,交班人员必须把当班的安全隐患向下一班接班人员交代清楚。接班人员接班后,必须先对工作面的顶板、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许多高楼大厦涌现而出,工程施工在许多城市中是必须的。高楼大厦的建设离不开顶安全技术措施的支持。工作面初次放顶是指建筑师在设计高楼大厦时,需要将建筑物最高点的顶部框架搭设完成之后,才能开始进入下一步工程施工。在进行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顶安全技术措施方面,首先需要保证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这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保障和施工现场的环境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所有的安全器材,包括安全带、头盔、安全绳、以及各种防护罩等物品。施工现场也需要保证安全,必须保证工作面平整、无障碍,并且需要涂上黑色的停车线。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进行多次的现场安全培训和演练。 其次,顶安全技术措施中需要考虑的是机械设备的安全。在进行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因此,需要确保机械设备能够运行正常,并且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在运行机械设备的时候,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离设备足够远,并且不会受到危险。 此外,顶安全技术措施还需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要考虑到天气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大风和暴雨等恶劣的气象因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必须停止

施工,直到天气出现好转为止。这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 最后,顶安全技术措施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所有的安全规定,并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施工。所有施工人员都需要持有正式的工作证,并经过培训和考试。 总之,工作面初次放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也是非常危险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的充分实施。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许多潜在的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3401综放工作面 初次放顶及防治水安全技术补充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一)煤层及顶板情况 1、3401综放工作面位于34采区北翼,开采山西组3煤层。工作面走 向长平均597m(材料巷长624.6m,运输巷长569.4m,均由切眼至预计停采线),倾斜长64~194.5m,工作面处于3煤合并区内,3煤厚 7.0~10.5m,平均8.8m。 2、本工作面直接顶为泥岩,厚度为0.3~5.4m,平均2.4m。黑色,巨厚层状,致密性脆,贝壳状断口,具垂直裂隙,未充填,含黄铁矿薄 膜及黄铁矿结核,含少许叶片化石。岩层坚固性系数(普氏硬度系数)f=4.77。基本顶为细砂岩,厚度为23.4~33.7m,平均29.0m。浅灰色 带黄褐色,铁质浸染,薄层状,厚层状,凝灰质基质,底式结构,长 石岩屑,杂砂岩,含炭屑,显缓波状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夹泥 质条带,并有少量错动,充填泥钙质,含大量泥岩包体,具裂隙,充 填方解石。岩层坚固性系数(普氏硬度系数)f=11.9。 3、根据相邻工作面初次放顶情况,初步确定本面初次放顶来压步 距为28-50m,来压显现明显。 (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涌水量预计1、根据地质说明书,对本工作面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为上侏罗统一段砂砾岩岩溶裂隙含水层、3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①上侏罗统一段砂砾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是3煤层开采 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工作面区域内煤层顶板上距侏罗系28~55m,平均48.6m,靠近切眼区域间距较小,随工作面的推采,间距逐渐增大。上 侏罗统一段砂砾岩平均厚15.0m,单位涌水量0.00708~0.815L/s.m, 渗透系数0.085~3.8m/d,赋水性弱~中等。该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裂隙连通性和补给条件均较差。 ②3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是3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在该区域内厚23.4~33.7m,平均29.0m,以细砂岩为主,局部为中砂

工作面初采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采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本矿12201工作面为首采综采面,参照邻近矿井及经验数据,122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60米左右,为避免初次来压对支架造成巨大冲击载荷,损坏设备,影响生产,保证人员安全决定在工作面切眼中部沿工作面进行深孔预裂爆破,破坏顶板完整性,使其尽早跨落,减小初次来压时对设备的影响程度和防止冲击波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特制定该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炮眼布置: 炮眼布置在靠采空侧距切眼中心线2.0米处,沿工作面呈一直线布置,孔间距为12米,垂深分别为 8.5米、11米、13米,共布置20个孔。 炮眼采用my-150型全液压坑道钻机施工,钻头采用φ94mm合金钢钻头,成孔直径为φ99mm。 具体见爆破说明书。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推进5米,进行强制放顶作业。 2、初采期间,拉架时注意不要损坏切眼内锚索、锚杆。 3、保证支架检修质量,确保支架工作状况良好,杜绝支架自动卸载和跑、冒、串液现象。 4、强制放顶前,要将工作面所有支架提前拉出, 一、二级护帮板全部伸出,贴紧煤帮,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5、超前维护在规程规定的基础上加打10米,巷道实际宽度大于设计宽度0.8米时,端头沿切顶线打设双排密集柱,并打设戗柱。 单体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6、放顶前,要将工作面所有设备开空,然后闭锁所有设备,将隔离开关设置在零位。 移变停电,将隔离开关设置在零位。

由队值班干部通知矿调度停止工作面所有供电。 并冲洗工作面、支架和两顺槽煤尘,并供水总阀门,然后跟班队长清点本队作业人数,无误后全部升井。 7、强制放顶由专业施工队进行,专业放炮员要持有效证件进行作业。 8、炸药采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包规格为φ70__500mm。 雷管采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联线方式为串并联,起爆方式采用延期电雷管导爆索起爆,起爆器型号gnf-2022型。 封泥装填长度不小于4米。 9、组装药包、雷管、导爆索和pvc管在地面组装,组装由专业人员作业,并设置警戒。 组装完成后由通安队设专人看管,直至安全运到工作面切眼内。 10、切眼内装药时要搭设作业平台,因巷道高度5.0米,作业平台必须符合作业安全要求,并在施工前由生技科验收合格方可。

煤矿工作面初采放顶措施

煤矿工作面初采放顶措施 1、工作面一开切眼形成后,首先利用原有的轨道自回风巷一端开始向进风巷依次将开切眼内的木棚支架更换为悬移支架(必须打好端头支架和工作面超前支护)。端头支架采用形对梁形式支护(顶板破碎时必须加密支架):工作面超前支护不得小于20米,棚距1.0米一架,顶板条件不好必须加密支架。然后安装刮板输送机等机电设备,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才可投入工作面初采。 2、为了确保工作面安全,避免顶板大面积来压给工作面造成极大的压力,工作面初采前5~6个循环只采帮炮不放顶顶煤(推进约5~6米),之后开始放顶煤但不外出,用顶煤来充填采空区,降低直接顶与煤层空间距离,减经直接顶垮落时的巨大冲力,同时也维护了工作面的支架,使支架更稳固。但在移架放顶前需在相邻支架间打好戗柱,以防止移架后顶煤拥倒支架。 3、移架后应保持放顶线齐,放顶腿排布在支架尾端以内。放顶炮时严禁一次放炮过多,且放炮前必须先把支架进行二次注液,并保证支架有力。 4、在工作面推进约6~7米,开始放顶煤,按循环布眼,眼距1.2米,眼深必须穿入岩层0.6~0.8米,每眼装药量1~2公斤,,封泥长度不于1米(必须使用水炮泥)。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空顶距离增大,直接顶为不稳定岩层,在其自重及上覆岩层

的压力作用下会自行垮落,但不一定全部垮落而出现局部悬顶现象,因此放顶煤仍不外出,用来充填空区。此时必须严格要求支架质量,支架必须分布均匀,每1.2米一架,悬移顶梁要支平、支稳、梁头要顶紧煤帮,梁顶接顶要实;支柱要支稳、支垂直,并用钢丝绳拴好,中柱要全部支好,确保工作面支架完整。必要时要增加其它支护(木垛型钢梁等)预防老顶初次来压对工作面支架造成破坏。 5、工作面自开采切眼开始推进10米左右顶板岩石没有全部垮落而存在部分悬顶时,必须采取爆破方法强制放顶。放顶时对岩石顶且炮眼封泥长度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29条的有关规定,放炮时必须加强对采空区的瓦斯管理。放顶工作完成后,方可进入工作面正常回采作业循环。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对于一座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是保证矿工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在矿井开工初次施工时,评价工作面各系统稳定性特别重要。放顶是采煤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它对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 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的准备 在开始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必须确保所有前序工序已经完成且无异状。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1 验证工作面的稳定性 在放顶前需要开展全面、科学的稳定性评价,识别工作面各系统(如煤巷、采煤工作面、支护系统等)的稳定性安全。同时,还需进行采煤工作面的强度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放顶符合设计要求。 1.2 检查工作面的通风状况 适当的通风条件对放顶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进行放顶操作前需要对工作面通风方式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安装临时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安全、舒适的通风状况。

1.3 检查工作面的电气设备 在放顶过程中,由于煤层顶板的松散,可能存在拉闸等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核查和确认工作面的接地、开关、保护装置、漏电保护等电气设备安全可靠。 1.4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 放顶工作是一项风险性很高的工作,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需要在现场做好足够的应急救援准备。保证现场安全人员、消防器材等设备都到位,以备不时之需。 2. 放顶操作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进行放顶操作时,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工人的安全。 2.1 对放顶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放顶操作是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进行。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放顶方法和技术,掌握施工规范及注意事项。 2.2 确保放顶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 采用符合规范的机械设备进行放顶操作,机械设备应具备安全防护、动作灵敏、控制可靠等特点,以确保人员安全和操作准确。

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也变得越来 越普遍。而对于一个煤矿而言,煤矿工作面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以 确保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 全技术措施。 一、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1.放顶前的水平测量:在进行放顶工作前,必须进行水平测量。水平测量是对煤壁进行侧向倾斜量进行的测量,只有当煤壁的倾 斜量在允许的范围内,才能进行初次放顶工作。 2.放顶前的洞眼清理:在进行初次放顶工作前,要将洞眼和 顶板清理干净,排出所有杂物和水分,否则在放顶过程中,杂物会导 致顶板破裂,从而造成排水难题。 3.放顶前的通风系统检查:在进行初次放顶工作前,要对通 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没有安装完全的件加以修补或补救,确保 其正常工作。 4.放顶前的环境检查:在进行初次放顶工作前,要对工作场 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二、放顶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进行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1. 放顶前的支护和加固 在进行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针对顶板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护和加固。如果顶板较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锚杆等方式进行加固;如果顶板情况较差,就应该使用喷浆支护的方式。 2. 顶板松动预警监测 在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顶板松动的风险。为了及时发现顶板松动的情况,必须安装预警装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3. 防止突出煤层的措施 在初次放顶工作中,还会面临着突出煤层的风险。为了避免突出煤层的危险,要采取支护措施,并在放顶之前加强检查,及时排除危险因素。 4. 严禁使用火源 在进行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严禁使用火源。一旦发现火源,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除。 三、放顶后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初次放顶工作之后,必须继续加强安全措施。

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采面初采及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平安技术措施 一、总则 (一)、采煤班正副班长以及全体职工必需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煤炭平安生产方针、政策,坚固树立起“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仔细执行《煤矿平安规程》和矿有关平安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加强采面的工程质量和煤炭质量 1、训练广阔职工树立起“以质量保平安,以质量促生产”的观点。 2、采煤班正副班长必需加强煤质和工程质量的现场管理和日常的检查,发觉问题准时处理。 3、严格执行采面的工程质量和煤质管理的交接班制度,不合格不予交班。 (三)、开工前,采煤班正副班长和平安员必需对工作面的平安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全面把握采面的顶板、通风和运输以及电器设备等状况。发觉问题准时处理,状况危险时必需马上撤出人员,并向调度室汇报,请示处理。 (四)、矿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本采面检查工作时,必需依据本规程之规定,不能违章指挥,如采面发生变化或本规程未编写到的应准时反映以便修改和补充直至完善。 二、加强通风和瓦斯管理 (一)、井下每个职工都有责任爱护通风设施的完好,人员过风门时必需顺手关门,防止风流短路。 (二)、加强瓦斯管理,瓦斯员必需坚守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禁脱岗漏检,发觉瓦斯积聚和超限,有权马上停止作业人员的工作,组织全体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向调度室汇报。 (三)、必需严格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

放炮制度,常常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以及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仔细作好汇报记录,放炮前必需断掉采面进、回风巷和回风流中全部电源。 (四)、完善瓦斯临测系统,在采面风巷按规定安装瓦斯遥测自动监测断电仪,并定期校正,保证灵敏牢靠,当瓦斯超限时能实现报警断电功能。 (五)、严格执行入井检身制度,严禁带烟火下井。 三、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 井下供电系统必需做到“七无、七有、两整齐、七全、三坚持、十不准”,严禁井下电器设备失爆。 四、防灭火措施: (一)、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特别状况必需制定平安措施,报矿长批准。 2、井下和硐室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擦拭机械用过的棉纱和布头等,要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要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电器设备,加强维护,保证输电线路完好,设备运转正常,防止发生故障。 3、放炮要用煤矿许用平安炸药,炮眼的装药量和炮泥量要符合规程规定,禁止明火放炮、放明炮、放糊炮、不封泥放炮; 4、采纳不延燃性电缆,抗静电抗阻燃风筒等; 5、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回风井筒、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口主要硐室都应采纳不燃性材料支护或开凿在岩层内; 6、进风井口应安设防火门,以防井口火灾和四周的地面火灾波及到井下,要定期检查防火门的质量和敏捷牢靠性; 7、为了有效地快速扑灭矿井火灾,每个矿井必需在

工作面初采及初次放顶技术安全措施

工作面初采及初次放顶技术安全措施 一、概况 S21201综采工作面于2022年1月22 日打算完成割煤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为了确保初采期间及初次放顶等工作的顺当进展,特编制工作面初采初放技术安全措施,并经贯彻学习后执行。 二、初采及初次放顶组织治理措施 1、矿成立初采初次放顶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初放的安全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安排如下: 组长:王荣 副组长: 卓泽强骆长君蒲家全李德 成员:邹代银侯胜军刘涛石顺伟谭兵吴荣华唐大洪常建孙维彬 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必需由生产或安全副矿长担当现场总指挥。 3、放顶前由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初采初放专题会议,负责指挥、检查、催促、治理该面的初次放顶工作、落实现场值班人员。初采、初放期间,各职能部门对该面进展重点治理,由矿派人轮番现场值班。(早班生产科、中班调度室、夜班安全科) 4、初次放顶期间综采队必需有队干现场值班,出班后必需向矿调汇报当班安全、顶板治理、顶板垮落等具体状况。

5、初落过程即采空区顶板冒落高度到达采高2.0米以上,采空区顶板冒落长度沿倾向不少于工作面长度的2/3,且来压稳定后由初落领导小组组长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确认已安全后,宣布初落完毕。 6、放顶完毕后,工作面按作业规程要求进展正常回采。 三、初采、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初采前,组织全队职工干部学习本措施,学习贯彻《S21201工作面作业规程》、《S21201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S21201工作面防突技术安全措施》,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工作面两端头布置 4.4米Л型钢梁,按一梁四柱,成对迈步前移,支护端头。单体液压支柱必需拴齐拴牢防倒绳,两安全出口必需随时保持畅通。 3、机、风两巷必需严格执行前10米双排,后10米单排的超前支护的规定;工作面必需随时备用足够的背接、顶材料。。 4、初采前综采一队在风巷切顶线排,铺设两趟500mm的水泥圆筒,接头处搭接严实,并用矸渣爱护好水泥圆筒,水泥圆筒必需用相相宜的“十”圆木撑牢,铺设水泥圆筒与切顶线全都,随工作面推动而铺设。 5、初采期间,工作面采高掌握在2.0米-2.5米之间,确保液压支架有效接顶,并将工作面运输机调平调直,必需摸顶板开采,割底矸保证采高,进风巷超前回风巷10~15m回采。 6、初采、初放期间保证泵站压力≧30Mpa,乳化液浓度3-5%。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一、综放工作面初采初放措施 (一)初采前准备工作 1.各种材料、型号、种类、数量及存放地点。废旧材料、装备的回收。 2.装备、支架、液压系统、供电、供水、注浆、运输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以及防突方面设备的检查、试运行规定。 3.上下人工缺口(自采缺口除外)的施工方式、规格大小 4.上下顺槽替棚及超前支护的规定 ⑴端头支护的方式 ⑵替棚方式及材料 ⑶超前加固支护方式及材料 (二)初采初放 1.割煤机进刀方式 2.煤壁支护的摘除 3.调整支架、运输机的方式

4.采空区侧剪顶网的时间及长度,放(顶)煤的步距及方式 5.预裂爆破的时间及方式(顶煤下落不好时) 6.架前空顶处理内容、移架留意事项 7.初采时通风系统及CH4、C0等有害气体的监测 (三)组织措施 1.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跟班领导小组 2.组织完善各系统的正常运转 3.确定工作面初次来压的步距及防范冒顶的要求 二、炮放工作面初采初放措施 (一)初采前准备工作 1.各种支护材料的型号、种类、数量及存放地点 2.工作面替棚挨次及回收旧材料的方式和放置地点 3.供电、供水、运输、液压、注浆系统的完好检查 4.上、下安全口的支护方式及规格 5.上、下顺槽替棚、长度及超前加固支护的材料与方式(二)初采措施 1.初次放炮炮眼布置及装药量要求

2.第一趟采煤步距的规定 3.联网与原切眼网边搭接的规定 4.移柱窜梁挨次 5.单体柱防降防倒防滑规定 6.推移运输机挨次及要求 (三)初放措施 1.初放时间、放煤口位置、放煤方式及放煤量 2.放煤后,放煤口封闭方式及材料 3.放煤前、放煤时、放煤后支架的观看与维护 4.放煤时的CH4管理 (四)强制放顶措施 1.炮眼布置方式:间排距、深度及方位、三视图 2.炸药种类、型号、型号、脚线长度 3.装药方式、数量及封堵炮眼材料 4.起爆长度、眼数及爆破效果检验 5.打眼前、装药后、起爆前后检查支架、CH4的规定 6.大块煤处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顶板运动参数及我矿10煤层开采的经验,10煤层直接顶初垮步距在15米左右,老顶的初压步距为15~25米,周期来压步距为10~15米左右。 二、组织措施 工作面初次放顶由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技术科、安监科和调度室有关人员,及采煤队管理人员一同组成放顶工作小组,每班必须有小组成员在现场指挥,检查放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生产矿长 副组长 :安全矿长总工程师 成员:各个科部室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负责初采、初放及工作面回料期间安全措施的监督落实和安全管 理工作。 采面初采、初放期间的矿领导跟、值班表使用调度室编排制定的矿领导跟、值班表。 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初次放顶)前,必须加强工作面的基本支护和特殊支护,支护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本作业规程支护质量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并沿工作面掩护支架和控架支柱支设倒位。 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保持畅通,高度不低于2.0米,靠近工作面20米范围内的两巷必须加强支护,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打好超前支护,由于该 工作面采用U钢+网片支护,而工作面矿压小、顶板好、较稳定,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本工作面超前支护20米采用单排支护,如回采过程中,矿压及顶板发生变化,超前支护需更换为双排,确保回采期间的安全。 三、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措施 当工作面推进距离达到直接顶初垮步距(初次放顶距)15米仍未冒落时,必须采取强制放顶措施。 强制放顶措施如下: 1、采用人工强制放顶的方法处理悬顶。 根据该面顶板岩石性质,使用风钻人工在工作面切顶排处向采空区顶板打放顶眼,进行爆破,爆破后将直接顶顶板崩落下来,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及减弱顶板垮落的强度。 2、打眼放炮前,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要求加强工作面支护,调整好掩护支架和控架支柱,防止放炮时矸石滚入工作面。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401工作面回风顺槽原切眼向外341-355m处顶板不垮落对于现场施工造成安全隐患,经过研究决定采取在顶板打眼放震动炮破坏器完整性的方法进行放顶。为确保顶板预裂及初次放顶期间的安全施工,故编制本措施。 二、综采队组织措施 1、综采队主管队长对工程的施工组织、安全及工程进度全面负责组织落实。 2、技术员负责措施的编制并组织职工学习签字。 3、当班跟班队长对本班工作进度、安全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4、当班作业人员对自身的安全、工作进度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5、瓦检员加强瓦斯的巡回检查,安检员监督措施的现场兑现、落实,并对现场安全进行监督。 三、放顶期间准备工作 1、1401工作面强制放顶期间,加强工作面上下隅角的瓦斯管理工作,及时施工隔离墙并保证施工质量,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2、强制放顶期间,必须对工作面及回风顺槽进行洒水冲尘,以防煤尘堆积。 3、采用木料保护单体液压支柱,防止放炮崩坏。 三、顶板预裂的技术要求 1、采用打眼放松动炮的方法进行顶板预裂。 2、在上端头关门柱向采空区侧200mm顶板上布置单排眼,以不小 第 2 页共 7 页

于60°角度进行打眼。 3、打眼机具采用风钻配合1.5m、2.5m的钎子进行湿式打眼,打眼时先用短钎子打,然后再换成长钎子。 4、打眼顺序:从机尾向机头方向打眼。班组长携带便携式瓦检仪现场指导,并随时检查打眼段的瓦斯浓度。 5、炮眼深度2.5m,眼距0.8m,每孔装药量1节,剩余长度用足量黄泥及水炮泥充填。 6、放炮采用反向爆破,采取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7、打眼放炮期间,回风顺槽的所有喷雾必须全部打开。 8、打眼机具采用风钻打眼,打眼必须采用湿式打眼,严禁打干眼。 四、顶板预裂放炮安全措施: 1、打眼前,必须先检查打眼段顶板支护情况,支架前探梁、护帮板接顶护帮严实,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组织打眼作业。 2、打眼前,煤机必须开离打眼地段30m外的安全地点停放。 3、打眼前必须停止煤机、刮板输送机的运转,并将组合开关手把打到零位,悬挂警示牌,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4、打眼必须两人以上操作,严禁单人作业。 5、放炮前瓦检员认真检查打眼段的瓦斯浓度,当放炮点及附近20m 范围、架间及隔离墙前的瓦斯浓度大于0.8%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设备开关电源,汇报矿调度室,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停电工作①停电单位:综采队 ②停电地点:1401工作面下顺KBSGZ800移变和KBSGZ630移变低压侧,并悬挂警示牌。 ③停电线路:1401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动力电源,1401工 第 3 页共 7 页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合同模板) 甲方:**单位或个人 乙方:**单位或个人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签订地点: **省**市**地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一、说明:2308综采工作面安装及矿验收、试运转已经顺利完成,即将开始初采初放,为保证初采初放能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初采初放期间,区队每天每班安排一名矿领导跟班现场安全指挥,并及时向矿初采初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各工种进入工作岗位后,首先检查各台机电设备是否完好,确认完好正常后,并联合试运转三分钟。 2、初采前,对切眼及两巷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消除和排查掉各种隐患,清理净切眼内的浮煤及影响行人的障碍物,清理净支架及架间的浮煤杂物,确保行人及运输畅通。 3、初采初放前,必须保证两巷超前支护长度不少于50米,超前支护段架棚时必须背帮背顶严实,严禁出现断棚,严禁使用失修失效单体、柱梁,单体支柱必须挂好防倒钩或保险绳,若遇软底时单体必须穿柱靴。 4、前、后部机头上方架设两对

4.2米π型梁及机尾上方架设一对 4.2米π型梁迈步式抬棚进行支护,π型梁对梁间距不大于300mm,端头错距600mm 米,距离支架侧不超过500mm,迈步步距 1.8米,π型梁的架设符合"一梁四柱"要求。 5、初采初放时,先调整开采层位及支架姿态,要求顶底板平整,采高控制在 2.2±100mm,支架必须接顶严密,支护有力,严禁超高开采。 6、工作面生产过程中,采煤机司机与支架工紧密配合,坚持追机移架,移架滞后机组后滚筒不得超过3m,若移架距离超过3m时,必须停机移架,移架跟上机组后正常割煤。 移架时必须坚持带压擦顶移架,支架拉移到位后及时给前、后立柱注液,保证支架接顶及时,立柱升到位后继续注液3~5秒,保证支架达到足够的初撑力。 7、为防止片帮,工作面拉移支架应采用带压擦顶移架,拉架后及时打出伸缩梁,控制好顶板端面距,减少空顶时间。 采煤机停止割煤后,将整个工作面伸缩梁全部打出。 8、工作面发生片帮时,若端面距不超过500m,要及时打出伸缩梁,若片帮超过600mm,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由于顶板岩层悬露面积增加,煤壁和切顶支柱承受的压力相应增加,引起煤壁压碎、煤壁片邦、支柱收缩下陷,进一步引起顶板岩层不均匀下沉、脱层、开裂而增加对煤柱和切顶的压力,随时可能发生大冒顶,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订本措施,在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全过程中,本措施与《煤矿安全规程》、《10501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必须一并严格执行。 一、区域概况 10501采煤工作面位于矿区东北面,运输顺槽长为350m和回风顺槽长348m,切眼长65m于今年8月份已全部结束,本工作面上履岩层结构情况简单,预计初次放顶垮落步距为5~8m。本矿以为第一次放顶,预计顶板为采后自然垮落,即完全依靠直接顶本身悬露岩层达到极限垮距后破坏垮落。易垮落采区和煤层,故必须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放顶距离。矿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切实把好安全关。特编制10501采面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供当班安全管理人员各施工作业班组,回柱技能工学习后实施。。 二、采面初次回柱放顶组织领导 (一)领导机构 组长:屈平(矿长) 副组长:尚仁贵(安全副矿长)

成员:由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工程师、带班矿长、安全员、瓦检员、队长、班长、电工、回柱工组成。 (二)、工作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该回采工作面初次回柱放顶的人、财、物的供给调配,并亲自指挥调配,负责初次放顶人员落实,监管全面安全工作。 2、工程师负责对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并对措施贯彻学习实施督促。 3、成员对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现场指挥及现场的安全工作。 三、10501工作面准备工作 1、准备好该采面初次放顶的工具及辅助材料(回柱器、拉绳、铁丝、钉子、铁锤、拔柱器等)。 2、10501采面将采四排,打柱挂梁支护完毕后,必须严格检查已支护的四排支柱和梁子,观察有无滑柱、顶梁松动及煤帮漏顶出现。 3、初次放顶必须有矿级跟班领导,矿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观察指挥放顶安全工作。 4、初次放顶必须由熟悉的回柱工进行回柱作业。 5、回柱技能工首先必须备好回柱用的工具,拉绳、铁丝、排材、临时支护材料等。 四、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由工程师组织相关所有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名。

综放工作面初次放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放工作面初次放顶专项安全 技术措施(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综放工作面初次放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为了避免216上 01综采工作面在初采推进时老顶初次来压对工作面和液压支架造成巨大的冲击载荷,必须在初次来压之前提前对切眼内顶板进行深孔预裂爆破放顶,即初次放顶。为了保证初次放顶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概况 216上 01工作面切眼长251.7m,切眼坡度为4°,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9.56m,该工作面煤层为6上煤,条痕色为褐黑色,沥青光泽,以暗煤为主,夹少量的亮煤破碎,阶梯状断口,裂隙发育,有方解石矿物,及黄的矿物充填裂隙,有时断口处见丝炭,半坚硬,属半

亮型煤。 开采的6#煤层,工作面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薄层状,水平层理,局部受冲刷,老顶为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粒结构,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少量的暗色矿物及云母碎片,泥质填隙,局部含砾,分选中等,次圆状,参差状断口,局部可见炭质结核,坚硬。 本工作面地层从上到下有第四、三系黄土红土层、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奥陶系。从HY10号钻孔上看,地层厚度分别为:第四、三系黄土红土层17.36米、上石盒子组67.23米、下石盒子组55.63米、山西组104.93米、6上煤层在太原组顶部,地质勘探报告表明,下石盒子组岩性上部以紫色及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中厚层状砂岩,泥岩隔水性较好。中下部为黄褐色砂岩与紫色、杂色粘土岩互层,井田内较发育,隔水性好。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厚层状,斜层理发育,胶结中等,含水微弱。山西组和太原组砂岩是本井田矿床充水的直接含水岩层,两组地层之间局部无稳定的隔水层,6上煤顶板局部地段为冲刷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