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催化剂介绍

催化剂介绍

扬子LLDPE采用瘀浆催化剂,UCA T-J,属于钛系,高活性,无载体,反应机理与UCA T-A 相似,但有以下不同,1、活性比UCAT-A高4~5倍;2、诱导期及半衰期长;3、对毒物敏感;4、产品性能好;5、产品易结块。

钛系催化剂。钛系催化剂由于催化效率高且价格便宜,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已由单纯提高活性,发展到通过催化剂来调节聚合物产品的性能。

铬、钒系催化剂。铬系催化剂在气相法聚合工艺中广为采用,特点是聚合反应相当平稳,易于控制。主要有Phillips公司的氧化铬催化剂和UCC公司的有机铬催化剂。钒系催化剂一般较钛系和铬系催化剂的活性低,但钒化合物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能生产多种价态化合物,产生多种活性中心,因而可获得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共聚单体范围广,聚合物堆积密度高,细粉含量少。

茂金属催化剂。1980年德国汉堡大学的Kaminsky教授用二氯化茂锆和甲基铝氧烷Methyl Alumoxane(MAO)反应制得催化剂,对乙烯聚合显示了很高的活性(可达108gPE/gzr.h)。1991年6月EXXON公司采用茂金属催化剂首先在PE生产中应用成功,开创了单活性中心催化剂(SSC)的EXXPOL工艺。

催化剂种类介绍

催化剂种类介绍 主要分类按状态可分为液体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按反应体系的相态 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有酸、碱、可溶性过渡金属化 合物和过氧化物催化剂;多相催化剂有固体酸催化剂、有机碱催化剂、金 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络合物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按照反应类型又分为聚合、缩聚、酯化、缩醛化、加氢、脱氢、氧化、还原、烷基化、异构化等催化剂按照作用大 小还分为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 均相催化(Homogeneoucatalyi)催化剂和反应物同处于一相,没有相 界存在而进行的反应,称为均相催化作用,能起均相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为 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包括液体酸、碱催化剂和色可赛思固体酸和碱性 催化剂。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盐类和络合物)等。均相催化剂以分子或离 子独立起作用,活性中心均一,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碱催化反应机理 以丙酮溴化反应为例: 丙酮先与碱作用,生成烯醇负离子及碱的共轭酸;碳负离子与溴生成 产物: 酸催化反应机理以丙酮在酸性水溶液中卤化为例,其反应机理为: 即先形成碳鎓离子,而后立刻转化成烯醇,并迅速与卤素发生反应。 多相催化(Heterogeneoucatalyi)多相催化剂又称非均相催化剂,作 用在不同相(Phae)的反应中,即和它们催化的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在生产人造黄油时,通过固态镍(催化剂),能够把不饱和的植物油和

氢气转变成饱和的脂肪。固态镍是一种多相催化剂,被它催化的反应物则是液态(植物油)和气态(氢气)。一个简易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包含了反应物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反应物内的键因十分的脆弱而导致新的键产生,但又因产物与催化剂间的键并不牢固,而使产物出现。现已知许多表反应发生吸附反应的不同可能性的结构位置。 生物催化酶是生物催化剂,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蛋白质。但少量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旧称酵素。酶的催化作用同样具有选择性。例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成肽等。活的生物体利用它们来加速体内的化学反应。

SCR催化剂简介

SCR催化剂简介 泛指应用在电厂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系统上的催化剂(Catalyst),在SCR反应中,促使还原剂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目前最常用的催化剂为V2O5-WO3(MoO3)/TiO2系列(TiO2作为主要载体、V2O5为主要活性成分)。 组成介绍 目前SCR商用催化剂基本都是以TiO2为基材,以V2O5为主要活性成份,以WO3、MoO3为抗氧化、抗毒化辅助成份。化剂型式可分为三种:板式、蜂窝式和波纹板式。 板式催化剂以不锈钢金属板压成的金属网为基材,将TiO2、V2O5等的混合物黏附在不锈钢网上,经过压制、锻烧后,将催化剂板组装成催化剂模块。 蜂窝式催化剂一般为均质催化剂。将TiO2、V2O5、WO3等混合物通过一种陶瓷挤出设备,制成截面为150mmX150mm,长度不等的催化剂元件,然后组装成为截面约为2m´1m的标准模块。 波纹板式催化剂的制造工艺一般以用玻璃纤维加强的TiO2为基材,将WO3、V2O5等活性成份浸渍到催化剂的表面,以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SO2氧化率的目的。 发展简史 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部分,决定了SCR系统的脱硝效率和经济性,其建设成本占烟气脱硝工程成本的20%以上,运行成本占30%以上。近年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研究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烟气脱硝催化剂,重视在催化剂专利技术、技术转让、生产许可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最初的催化剂是Pt-Rh和Pt等金属类催化剂,以氧化铝等整体式陶瓷做载体,具有活性较高和反应温度较低的特点,但是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日立、三菱、武田化工三家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研制了TiO2基材的催化剂,并逐渐取代了Pt-Rh和Pt系列催化剂。该类催化剂的成分主要由V2O5(WO3)、Fe2O3、CuO、CrOx、MnOx、MgO、MoO3、NiO等金属氧化物或起联合作用的混和物构成,通常以TiO2、Al2O3、ZrO2、SiO2、活性炭(AC)等作为载体,与SCR系统中的液氨或尿素等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目前成为了电厂SCR脱硝工程应用

(完整word版)ZSM-5催化剂简单介绍

ZSM-5型分子筛的简单介绍 一ZSM-5型分子筛结构 在ZSM-5系列分子筛中,ZSM-5分子筛用途最多的一项,并主要集中在 SiO 2/Al 2 O 3 (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铝的摩尔比)在40-50之间。 ZSM-5中特征结构单元是由8个五元环组成的单元,成为〔58〕单元,这些 〔58〕单元通过边共享形成平行于C轴的五硅链,具有竞相关系的五硅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带有十元环孔呈波状的网层,网层之间又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骨架结构,相邻的网层以对称中心相关。 它具有特殊的结构没有A型、X型和Y型沸石那样的笼,其孔道就是它的空腔。骨架由两种交叉的孔道系统组成,直筒形孔道是椭圆形,长轴为5.7~5.8 ?,短轴为5.1~5.2 ?;另一种是“Z”字形横向孔道,截面接近圆形,孔径为5.4±0.2?。属于中孔沸石。“Z”字形通道的折角为110度。钠离子位于十元环孔道对称面上。其阴离子骨架密度约为1.79克/厘米3 。因此ZSM-5沸石的晶体结构非常稳定。 二ZSM-5型分子筛特性 2.1热稳定性 ZSM-5沸石的热稳定性很高。这是由骨架中有结构稳定的五元环和高硅铝比所造成。比如,将试样在850℃左右焙烧2小时后,其晶体结构不变。甚至可经1100℃的高温。到目前为止,ZSM-5是已知沸石中热温定性最高者之一。所以将它用于高温过程是特别适宜的。例如用它作为烃类裂解催化剂,可经受住再生剂时的高温。 2.2耐酸性

ZSM-5沸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它能耐除氢氟酸以外的各种酸。 2.3水蒸汽稳定性 当其他沸石受到水蒸汽加热时,它们的结构一般被破坏,导致不可逆失活。而Mobil公司用ZSM-5作为甲醇转化(水是主要产品之一)的催化剂。这表明ZSM-5对水蒸汽有良好的稳定性。540℃下用分压为22mmHg柱的水蒸汽处理HZSM-5和H石24小时后,HZSM-5的结晶度约为新鲜催化剂的70%,可是在同样条件下,HY沸石的骨架几乎全部被破坏。 2.4憎水性 ZSM-5具有高硅铝比,其表面电荷密度较小。而水是极性较强的分子,所以不易为ZSM-5所吸附。尽管水分子的直径小于正己烷,但ZSM-5对正己烷的量一般大于水。 2.5不易积炭 ZSM-5孔口的有效形伏、大小及孔道的弯曲,阻止了庞大的缩合物的形成和积累。同时,ZSM-5骨架中无大于孔道的空腔(笼)存在,所以限制了来自副反应的缩合分子的形成。从而使ZSM-5催化剂积炭的可能性减少。ZSM-5对烷基芳烃进入孔道形成障碍,因而反应过程中它不能在较小的孔道中继续反应,最后缩聚形成焦。所以ZSM-5比Y型及丝光沸石的积炭速率慢得多,几乎相差两个数量级。ZSM-5沸石的容炭量也较高。 2.6优异的择形选择性 以沸石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只有比晶孔小的分子可以出入催化反应的进行受着沸石晶孔大小的控制,沸石催化剂对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大小和形状表现出极大的选择性。ZSM-5沸石十元环构成的孔道体系具有中等大小孔口直径,使它具有很好的择形选择性。 三ZSM-5型分子筛改性 近年来,为了改善催化剂的择形性能和扩散性能,对于ZSM-5分子筛催化剂孔结构的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孔沸石分子筛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在其活性位上的进出提供了可能性,并大大提高了分子筛的催化能力,这也是通过所合成的二级孔结构缩短微孔扩散路径的有效途径。 3.1 ZSM-5分子筛孔结构改性:脱硅(碱处理),脱铝(酸处理),添加剂扩孔改性 脱硅-------利用有机碱(TPAOH,TBAOH)处理硅铝比为42的ZSM-5分子筛,与传统用无机碱NaOH处理的分子筛相比,省去了NaOH处理后再利用NH4NO3进行铵交换的步骤:溶解硅的速度比NaOH快得多,也使脱硅过程变得可控。其原理

(完整word版)浸渍法

浸渍法(Impregnation)是制造固体催化剂的常用方法之一。浸渍法制备活性炭负载氟化钾催化剂是用载体活性炭与作为活性组分前体的某种金属盐类(KF)的水溶液接触,使该金属盐类溶液吸附或贮存在载体毛细管中,除去过剩溶液后经干燥、研磨和活化,再浸入含有助催化剂前体的溶液,并采用氢气还原法进行还原,烘干后即得成品催化剂。 浸渍法原理是活性组分(含助催化剂)以盐溶液形态浸渍到多孔载体上并渗透到内表面上,形成一种高效催化剂。所以并不是说是活性组分负载在载体表面上的,而主要是渗透到内表面上的。当你把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干燥,将水蒸发逸出,就可使活性组分的盐类遗留在载体的内表面上,这些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盐类均匀分布在载体的细孔中,经加热分解及活化后,即得到高度分散的载体催化剂。浸渍的过程中,溶液中的盐类应该是离子态存在的,所以我想应该存在某种离子与载体的某个部位优先结合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盐类蒸发,留下金属盐的过程。根据我的经验,在一些均匀的载体上如二氧化硅、氧化锆等,除浸渍外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是一样的,但是,在其它一些含有杂原子的分子筛上,如ZSM-5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别,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金属原子与ZSM-5的结合状态是不一样的。因为ZSM-5是一种硅铝结构的沸石,高硅铝比时大概是五十左右,如果金属离子沉积在上面的时候,如果是随机分布的话,落位最有可能的是落在氧化硅的表面,只有少量落在四配位铝的部位。但是,浸渍的过程中,离子是带有电荷的,这种电荷会与铝发生一种静电作用,从而影响往铝的附近沉积,因此,实际的浸渍过程不是一种随机的分布。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制备方法做出来的催化剂活性应该会有些区别的,另外载体的不同也会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这其中载体的结构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分子筛的硅铝比不同导致了酸性的不同,这对金属的负载以及催化剂的活性我想应该都有较大影响的。浸渍法的动力是浓差 以毛细现象以及浓度扩散的方式存在所以时间较长,不过采用辅助手段如超声波,微波,热等形式,时间可大大缩短。不同于离子交换,它不需要洗涤,在表面吸附富余后,多余的组分仍要和载体一起焙烧,反应过程中往往就是这些组分易流失。 浸渍分为等体积浸渍(IWIP)和湿浸渍(wet) 前者受盐的溶解度影响,但是可以通过多次浸渍克服这个问题,反正都与活性位有关,活性位因为各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等电点不一样,浸渍的PH值对浸渍量有很大的影响。等体积浸渍速度比较快,比较适合在工业中应用。 等体积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时,怎样才能做到完全等体积? 拿空白载体事先做一组空白实验,确定载体的吸水率!!如果想完全等体,我觉

(完整word版)催化原理

催化原理 1、活性:是指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或指催化剂对反应加速的程度,衡量催化剂效能大小的标准。催化剂使原料转化的速率:a=-(1/w )d (nA)/dt 选择性:指催化剂使反应向着某一特定产物的方向进行;或是指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 目的产物在总产物中的比例 S=Δn A →P /Δn A =(p/a).(n P /Δn A)=r P /Σr i 比活性:对于固体催化剂,与催化剂单位表面积相对应的活性称为比活性α=k/S 分散度:分散度(Dispersity ) =表面原子数/总原子数 TOF :转换频率是指每个催化中心上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给定产物的分子数(TOF)。 2 、空速:单位时间里单位催化剂的处理量 WHSV:重时空速:每小时进料的重量(液体或气体))/催化剂的装填重量 空时速率: 3 、化学吸附态:分子或原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后的化学状态、电子结构、几何构型。 表面覆盖度:在吸附平衡时,吸附剂表面被吸附质粒子覆盖的分数,常用θ表示。对于单层的吸附,θ=V/V m ,V 是平衡吸附量,V m 是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Langmuir 吸附:①定位吸附;②单层吸附;③均匀吸附(理想吸附);④吸附与脱附动态平衡 定位吸附:E T 〈E P 分隔吸附位的势垒高度E P 大于吸附质分子热运动能E T ,分子不能逸出“势能阱” 非定位吸附:E T >E P ,吸附质在表面自由转换。 积分吸附热:指达到吸附平衡时,被气体吸附质覆盖的那部分吸附剂表面所产生的平均吸附热.它表示在吸附过程中,较长期间内热量变化的平均值。积分吸附热随吸附质浓度的大小而变化,一般用于区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吸附热。 4、 速率控制步骤:总速度(或宏观速率)取决于阻力最大的步骤(最慢的步骤)

(完整word版)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2详解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化工12—4 金贞顺 06122533 摘要 综述石油工业中各类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汽、柴油加氢催化剂,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催化剂,重油加氢催化剂等。以及加氢过程的各种基本反应(如加氢脱氮、加氢脱硫、烯烃加氢和芳烃饱和等)的热力学研究、基本反应动力学及与催化剂组成及结构特征间的关系、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反应物分子平均扩散半径与催化剂空间结构的匹配、结焦失活的机理及其抑制措施等。 关键词:加氢催化剂结焦失活载体 引言 随着环保法规和清洁柴油标准的日益严格,清洁油品的生产将是全球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炼油工艺不断改进,创新并开发出一些先进技术以满足生产清洁柴油的需求。加氢裂化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产品方案灵活、液体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诸多优点,催化剂则是加氢裂化技术的核心。重油加氢裂化分散型催化剂主要分为3大类:固体粉末添加剂、有机金属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本文分别对加氢催化剂及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1、汽柴油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随着原油的劣质化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我国在清洁柴油生产方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所以迫切需要研制具有高效加氢精制的催化剂来满足油品深度加氢处理的要求[1—3].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要求促进了柴油标准的不断升级。文中综述了国外炼油企业在柴油加氢催化剂方面的技术进展。

刘笑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FCC汽油中硫的存在形态、加氢脱硫反应原理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般认为,FC C汽油中的硫化物形态主要为嚷吩类化合物,且主要集中在重馏分中,汽油的加氢脱硫反应原理的研究也都集中在嚷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上。传统的HDS催化剂由于烯烃饱和率过高不适于FCC汽油的加氢脱硫,可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酸性来调整其HDS/HYD选择性。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仍是现今研究的热点,同时还应足够重视硫醇的二次生成而影响脱硫深度的问题。 赵西明综述了裂解汽油一段加氢把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提出在裂解原料劣化的形势下,把基催化剂的研究重点是制备和选择孔容较大、孔分布合理、酸性弱、比表面积适中的载体,并添加助催化剂。从控制拟薄水铝石的制备过程和后处理方法以及添加扩孔剂等角度出发,评述了近年来大、中孔容Alt及其前驱物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任志鹏等[4]介绍了裂解汽油一段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了新型裂解汽油一段选择加氢Ni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提出在贵金属价格上涨和裂解原料劣化的形势下,Ni系催化剂是未来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的重点发展方向.而Ni系催化剂的研究重点是制备和选择比表面积适中、酸性低、孔体积大、孔分布合理的载体,选择合适的Ni盐前体及浸渍方法,添加第二种金属助剂以及开展硫化和再生方法的研究. 孙利民等介绍了镍基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状况及研究进展,指出了提高裂解汽油一段镍基催化剂加氢性能的途径及该领域最新发展趋势.文献[5-6]介绍了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柴油需求量增加、原油劣化程度加深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满足特定需求的超低硫柴油仍存在很大挑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和开发取得较大进展。介绍了载体、活性组分、助剂和制备方法(液相浸渍法、沉淀法和溶胶一凝胶法)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一凝胶法较其它方法有较优的一面。具体探讨了溶胶一凝胶法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也为设计、开发高活性加氢精制催化剂积累了经验。

(完整word版)MCM-22文献 非常实用哦

文献综述 0.前言 1990年,MOBIL公司首次报道了MCM-22分子筛的合成,由于MCM-22 分子筛含有12元环和10元环两种孔道体系,以及它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较大的孔结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已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MCM-22分子筛在催化裂化,异构化,甲烷无氧芳构化,苯与短链烯烃烷基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MCM-22分子筛的结构特性 MCM-22分子筛拥有两套互不相通的多维孔道体系(如图1)。一套为二维正弦孔道,有效孔径为(0.4nm×0.59nm),另一套是由含有十二元环的超笼(0.71nm×0.71nm×1.82nm)组成,其开口也为十元环。 MCM-22分子筛较同样是十二元环的β沸石(线性通道孔径约0.57nm×0.75nm,非线性曲折通道孔径约0.56nm×0.65nm)略小。因而MCM-22分子筛对于某些反应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如在苯与乙烯、丙烯烷基化反应生产苯乙烯、异丙苯时,其中副产物二乙苯、二异丙苯由于在MCM-22分子筛的十元环孔道中受阻,而有较高的选择性。MCM-22分子筛较十元环的ZSM-5有更大的孔容,当有较多支链的烃异构体参加反应时,其进入ZSM-5十元环孔道是受阻的,然而MCM-22分子筛的十二元环孔道对多支链化合物是畅通的,会有较多的I-C5生成,此外,对不同分子的扩散性质的差别也体现了它的择形性。 2.MCM-22分子筛的一般物化性能 通过对MCM-22分子筛的结构物性测定表明,N2吸附等温线的形状表现为LangmuirⅡ型,用ASAP-200静态容量法低温吸氮装置,测定MCM-22、Beta、ZSM-5分子筛的孔结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催化剂的孔结构 结构特性a Si/A l mol BET面积 m2/g 微孔面积 m2/g 孔体积 cm3/g 微孔体积 cm3/g 晶胞大小b μm MCM-22 50 461 355 0.52 0.17 0.3-0.5c MCM-22 15 453 325 0.61 0.15 0.3-0.5c Beta 13 509 295 0.67 0.13 0.1-0.2 ZSM-5 15 380 228 0.29 0.12 1.5-2.5 a:孔结构数据通过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曲线得到。 b:通过SEM图像估计 c:单层六边形结构,平均直径 由于MCM-22由十元环、十二元环孔道和超笼构成,故它的孔容和比表面积比由十元环交叉孔道构成的ZSM-5的孔容大。MCM-22分子筛比三维大孔容的Y和Beta的孔容和比表面积要小,而微孔体积和微孔面积却比ZSM-5、Beta 的大。 用程序升温氨脱附法测定交换的H型MCM-22分子筛的酸性,结果表明,MCM-22分子筛具有两个酸中心,弱酸中心位于254℃NH3脱附位,强酸中心位于431℃NH3脱附位,基本与ZSM-5相同。 从HMCM-22的红外光谱可以看出,在402℃时,真空状态下活化2h后,在红外图谱上羟基的伸缩振动范围内得到3个峰,在3628cm-1处的峰是强酸的羟基伸缩振动峰,在3670cm-1处的峰是弱酸的羟基伸缩振动峰,可能是和骨架

(完整word版)乙烯聚合铬系催化剂的研发与设计

乙烯聚合铬系催化剂的研发与设计摘要:铬有2、3、4、5,和6价的化合物,以铬为主催化作用的催化剂称为各系催化剂。.铬系催化剂由于活性高、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得的聚合物产品中含有长支链组分及少量超高分子量组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铬系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制备方法、聚合机理及研发现状四个角度简单介绍了铬系催化剂近年来的研发情况,并了今后我国铬系催化剂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铬系催化剂;乙烯聚合;发展历程;制备方法;聚合机理 众所周知,催化剂是聚烯烃工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对聚烯烃树脂的性能及应用市场有决定性作用。在各种聚烯烃催化剂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仍是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 )催化剂和铬系催化剂。作为最早被工业化的烯烃聚合催化剂,铬系催化剂由于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活性高,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就一直为烯烃聚合领域的研究热点。 铬系催化剂是用含铬的化合物浸渍硅铝胶或硅胶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包括有机铬催化剂和无机铬系催化剂(即Phillips型氧化铬催化剂),最初主要用于Univation公司和Phillips公司的聚乙烯生产工艺。目前含铬催化剂已从传统的氧化铬催化剂发展到有机铬、还原型铬等多种类型[1~6],本文从铬系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制备方法、聚合机理和研究现状,及对今后铬系催化剂的国产化研发重点作了概述。 1 铬系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早在1951年,Phillips石油公司的J.PHogan和R.L. Bank两名研究员试图用负载在硅铝载体上的氧化镍和氧化铬催化剂制备低分子量的乙烯齐聚物,以获得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但实验的结果出人意料,除了得到通常的液态产物外,他们还观察到白色的固体,在随后的实验中证明白色固体为高分子量的聚乙烯。1958年Phillips首次以专利(US2825721 )的形式详尽地报道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硅胶(SiO2)负载铬系催化剂。 随后,Unide - Carbide(现Univation公司的前身)公司在Phillips公司的基础上开发了最著名的UCC型催化剂和Cp 2Cr型催化剂。由于该系列催化剂生产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Univation公司现在依然有四种不同牌号的S - 2系列催化剂出售。这种催化剂活化后形成的表面的铬化物结构与传统的Phillips催化剂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1974年,同为Union Carbide公司的研究员F. J. Karol申请一项以环戊二烯为配体的新型铬系催化剂(专利代号为BE802601),该催化剂即为后来工业化的S - 9催化剂。最近,Univation又推出了新一代铬系催化剂Acclaim K-100系列催化剂,和原来的S-2系列催化剂相比,Acclaim K-100系列催化剂所生产的产品撕裂强度、最大挤出生产线速度、冲击强度和耐环境应力开裂(SCGR)方面明显改善,其他性能相当,产品主要用于HD膜、耐压管(PE100+)及吹塑。Acclaim K-100系列催化剂经过多次工业化试验,在新引进的Unipol装置上均可得到应用。 2 不同类型的铬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完整版)钯炭催化剂

钯炭催化剂 英文名称: Palladium-carbon catalyst 中文名称:钯炭催化剂 钯——化学符号 Pd ,是银白色金属,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 锻造,压延和拉丝。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使体积显著胀大,变脆乃至破裂 成碎片。 钯炭催化剂是将金属钯负载到活性炭里形成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用 于精制处理对苯二甲酸原料,生产精制对苯二甲酸。钯炭催化剂已经先 后在不同工艺的PTA(精对苯二甲酸)装量,如北京燕山、上海石化、辽 阳石化、洛阳石化和天津石化等炼化企业,成功进行了工业应用。其 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SAC-05 外观椰壳片状 钯含量 %0.48-0.52 粒度( 4-8 目) %≥ 95 压碎强度N ≥ 40 比表面积m2/g 1000-1300 堆密度 g/ml0.4-0.5 磨耗% ≤1 反应收率 % ≥ 99 钯碳的作用 钯碳是一种催化剂,是把金属钯粉负载到活性碳上制成的,主要作用是对不饱和烃或 CO 的催化氢化。具有加氢还原性高、选择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时投 料比小、可反复套用、易于回收等特点。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工业、 电子工业、香料工业、染料工业和其他精细化工的加氢还原精制过程。钯碳的提纯 钯合金可制成膜片 (称钯膜 )。钯膜的厚度通常为 0.1mm 左右。主要于氢气与 杂质的分离。钯膜纯化氢的原理是,在 300— 500℃下,把待纯化的氢通入钯膜的一侧时,氢被吸附在钯膜壁上,由于钯的 4d 电子层缺少两个电子,它能与氢生成不稳定的化学键 (钯与氢的这种反应是可逆的 ),在钯的作用下,氢被电离为质子其半径为 1.5×1015m,而钯的晶格常数为 3.88×10-10m(20℃时 ),故可通过钯膜,在钯的作用下质子又与电子结合并重新形成氢分子,从钯膜的另一侧逸出。在钯膜表面,未被离解的气体是不能透过的,故可利用钯膜获得高纯氢。虽然钯对氢有独特的透过性能,但纯钯的机械性能差,高温时易氧化,再结晶温度低,

(完整版)SCR脱硝催化剂介绍

SCR脱硝催化剂介绍 1.催化剂的化学组成 商业SCR催化剂活性组分为V2O5,载体为锐钛矿型的TiO2,WO3或MoO3作助催剂。SCR催化剂成分及比例,根据烟气中成分含量以及脱硝性能保证值的不同而不同。表2—2列出了典型催化剂的成分及比例。 表2—2 典型催化剂的成分及比例 活性组分是多元催化剂的主体,是必备的组分,没有它就缺乏所需的催化作用.助催化剂本身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但却能显著地改善催化剂性能。研究发现WO3与MoO3均可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能改善V2O5与TiO2之间的电子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机械强度.除此以外,MoO3还可以增强催化剂的抗As2O3中毒能力. 载体主要起到支撑、分散、稳定催化活性物质的作用,同时TiO2本身也有微弱的催化能力。选用锐钛矿型的TiO2作为SCR催化剂的载体,与其他氧化物(如Al2O3、ZrO2)载体相比,TiO2抑制SO2氧化的能力强,能很好的分散表面的钒物种和TiO2的

半导体本质。 2.对SCR催化剂的要求 理想的燃煤烟气脱硝催化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活性高为满足国家严格的排放标准,需要达到80%~90%的脱硝率,即要求催化剂有很高的SCR活性; (2)选择性强还原剂NH3主要是被NO x氧化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氧化。催化剂的高选择性有助于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3) 机械性能好燃煤电厂大多采用高灰布置方式,SCR催化剂需长期受大气流和粉尘的冲刷磨损,并且安装过程对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4) 抗毒性强烟气和飞灰中含有较多的毒物,催化剂需要耐毒物的长期侵蚀,长久保持理想的活性; (5) 其他 SCR催化剂对SO2的氧化率低,良好的化学、机械和热稳定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压降低、价格低、寿命长。此外,还要求SCR催化剂结构简单、占地省、易于拆卸或装填。 3.催化剂类型 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的主要类型有蜂窝式、板式和波纹式,结构如图2-23所示。蜂窝式催化剂表面积大、活性高、体积小,目前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平板式催化剂比例其次,波纹板最少。 蜂窝式板式波纹式 图2-23 催化剂结构

(完整word版)工业催化习题整理

1.1、论述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 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物在不改变的情况下,经由只需较少活化能的路径来进行化学反应。因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1。2、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 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实际上催化剂并不能无限期地使用,在长期受热和化学、物理作用下,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这将 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最终导致催化剂失活。 1。3、说明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位置? 对于给定的反应,在已知条件下,其催化和非催化过程的—△G 0r 值是相同的,即K f 值是相同的,所以平衡位置没有改变。 另一种答案: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ln p G RT k ∆=-,其中p k 为反应的平衡常数,G ∆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G ∆值,它只能加速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 1.4、具有加氢功能的催化剂往往对脱氢反应也有活性。试给予解释. 根据K f = ,催化剂可以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因此,对于可逆反应,能够催化正方向反应的催化剂,就应该能催化逆方向反应. 2。1、通常固体催化剂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载体和助催化剂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通常估计催化剂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三个部分组成. (1)载体:载体是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剂、黏合物或支撑体,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 (2)助催化剂: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小,但加入到催化剂中后,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离子价态、酸碱性、晶格结构、表面结构、孔结构、分散状态、机械强度等,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寿命.

(完整word版)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综述

综述 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方面的研究 摘要: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甲醇电催化氧化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它的应用指出了前景。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 一,前言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POM)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多金属氧簇化合物。多金属氧酸盐的范围主要是高价态的前过渡金属(主要指V、Nb、Ta、Mo、W),具有形成金属—氧簇阴离子的能力。相关研究也形成了一个学科-—多酸化学。早期的多酸化学认为多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无机含氧酸根阴离子缩合脱水得到的一类化合物,根据组成不同分为同多酸和杂多酸盐。 杂多阴离子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行为,其氧化还原状态非常稳定,能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杂原子或配原子来调整它们的氧化还原电势,并且可能进行多电子转移,这使得杂多阴离子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对间接电化学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望填补间接化学反应中具有高选择性并且稳定时间长的氧化还原催化剂极少的空白.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杂多阴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活性方面,大量有发展潜力的成果已经被报道。Keggin和Dawson型杂多阴离子已被广泛用作电催化剂。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尤其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经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物理测试仪器的检测灵敏度和速度都大为提高,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多酸化学的发展.作为一类含有氧桥的多核配合物,相关的各项研究日趋被人们所重视。在这些体系中金属离子之间通过电子传递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桥基、端基配体的相互协调和影响,使它们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单核配合物的物理功能、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多酸化合物的合成进入了裁剪和组装快速发展的阶段,

(完整word版)国内外化工行业催化剂制备与应用-文献综述.doc

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文献综述 一催化剂研究发展概况 1 从国内外该技术目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 , 该类催化剂的开发向着选择 性低、工艺简单、易再生、廉价高效的方向发展。 2 均相催化剂混溶于废水中,易流失,且难以回收再生利用; 3非均相催化剂成为该类催化剂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以金属氧化物如氧化 镍、氧化锰、氧化钒等为催化剂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氧化处理研究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但存在金属氧化物难以回收、流失量大等问题 ; 4负载型或共混催化剂则克服了上述问题。负载型催化剂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高度分散 , 强化了传质过程 ; 同时载体对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催化作用 , 载体与催化剂良好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催化氧化的效果。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的主要有活性炭、γ - Al 2 O3、粘土、树脂等。活性炭特殊的石墨型层状微 晶结构, 赋予其丰富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以及结晶缺陷, 其表面大量含氧基团的存在 , 尤其是羟基、酚羟基等的大量存在使活性炭不仅具有吸附能力 , 而且具有一定的催化氧化和还原作用 , 从而使其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被广泛用于石 油化工、印染、医药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中。而γ- Al 2 O3具有较强的抗热冲击和 抗机械冲击能力 , 同活性组分 Cu、Fe 等的协同催化作用佳 , 作为该方面载体应用的报道也较多。此外 , 以粘土、粉煤灰等为载体的该类催化剂也有少量报道。而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出于对催化剂成本的考虑 ,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廉价的过渡金属如Cu、Fe、Mn、Ni 等; 而对于活性较高的贵金属组分如 Pt 、Rh 等,由于成本较高而 相对研究较少。 二针对各种污染废水,国内外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如下: 1催化 O3氧化 ①纺织印染废水 采用以γ-Al 2O3为载体,由含稀土元素为主的过渡金属和多种组分混合型 金属元素制备的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试验装置,对纺织印染废水的二级处理出 水进行中试深度处理研究,反应温度 60 ~80 ℃;常压处理,废水处理后, COD 和色度去除率可达 80% 张仲燕等以超细γ-Al2O3为载体,在Cu(NO3)2溶液中,采用浸渍法制备超细 γ-Al 2O3/CuO 催化剂 , 并将其用于处理含氮染料废水 , 发现此催化剂活性高 ,COD 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 77%和 99%。 以沸石作为载体制得的 MnO2、Fe2 O3、ZnO 、CuO 负载型催化剂 , 对臭氧氧化反应均有催化作用 , 其催化效果依次为 M n O2 / 沸石 > Fe2 O3 / 沸石 > ZnO/ 沸石 > CuO/ 沸石。同时 , MnO2 / 沸石的重复使用率高。 ②苯酚废水 用自制的催化剂 -- 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 Fe/AC, Cu/AC, Mn/AC )对模拟 苯酚废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比较,并对影响催化氧化效果的几个因素:不同的 活性组成分、初始 COD、反应时间、 pH 值进行了分析。 ③硝基苯等难降解有机物

(完整word版)催化剂的组成

一.催化剂的组成: 1.活性组分: 2.助催化剂: 3.载体: 二.催化剂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有酸法,碱法和醇铝法三种。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碱法,少数厂家采用醇铝法。(1)酸法将硫酸铝配成6%的水溶液,加入中和槽中,再将液氨配成15%~20%的氨水,按计算量将氨水快速加入,在强烈搅拌下于室温反应40~60 min,至pH值达到8~9左右时,反应基本完成。将生成的沉淀物经压滤、用无离子水洗涤除去杂质离子,洗涤水中一般加少量氨水调节pH值为8~9,以防洗涤过程中氢氧化铝发生胶凝过程而引起物料损失。将洗涤过的沉淀物加入少量33%的硝酸溶液,在强烈搅拌下生成胶状料浆(此过程称为打浆)。再经喷雾干燥,将得到的微球形氢氧化铝挤条成型,在550℃下焙烧活化4h,即脱水形成活性氧化铝。(2)碱法把工业固体烧碱加水配成浓度为600 g/L的烧碱溶液,在50~80℃下加入氢氧化铝后升温至110℃,保温3 h进行反应,将所得溶液用水稀释至含氧化铝为100g/L,静置0.5~1h,经过滤,除去氢氧化铁等不溶性杂质,再将清液和20%硝酸溶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中和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下,控制pH 7~7.5,反应10 min 左右以后,再将反应液在常温搅拌下老化2h,经过滤、用无离子水多次洗涤、于110℃烘干、挤条成型、干燥、500℃活化4h,制得活性氧化铝。 (3)醇铝法将金属铝片加入异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异丙醇铝,通过水蒸气鼓泡(入口温度180℃,水解温度175℃),使异丙醇铝水解,生成水合氧化铝,经熟化、过滤、于100℃干燥、500℃脱水活化,制得活性氧化铝。其 (4)高温快脱法:将氢氧化铝(水合氧化铝)经高温快速脱水、成型、水热处理及干燥后制得成品。

(完整word版)金属有机化学中的钯催化的反应讲解

XXXX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中心、所):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课程名称:高等有机化学 论文题目:金属有机化学中的钯催化的反应 授课教师(职称) XXXX(教授) 研究生姓名: XXXX 年级: 2012级 学号: XXXXXXXXX 成绩: 评阅日期: XXXX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2年 12 月 25 日 金属有机化学中的钯催化的反应 XXXXXX

(XXXX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过渡金属钯在金属有机化学方面具有丰富的反应性,在各类有机化学反应中如氢化、氧化脱氢、偶联、环加成等反应中,钯是优良的催化剂,或是催化剂的重要组分之一。本文在查阅大量近几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钯催化的反应,同时综述了钯催化反应的机理以及钯催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钯,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1钯催化的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 在现今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催化反应中,有很多的钯催化反应,尤其是氢化反应中的选择加氢,以及氧化反应中选择氧化生产乙醛、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均广泛采用和开发钯催化剂.对石油重整反应,钯也是常选取的催化剂组分之一。 1.1氢化反应 钯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活性和极优良的选择性,部分氢化选择性高,常用作烯烃选择性氢化催化剂。 1。1。1反应式及反应机理 反应底物首先和氢气分子分别被吸附到催化剂上,然后和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形成配位键,最后完成氢的转移,氢和反应底物形成σ—键. 1。1。2反应方程式举例 1.2氧化反应 烯烃和炔烃是十分常见并且重要的有机化合物,选择性地氧化这类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一直是化学工业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 1.2。1分子氧参与的钯催化烯烃的氧化反应 根据亲核试剂的不同,如氧、氮和碳等亲核试剂,把催化烯烃的氧化反应可以形成C-O、 C—N和C-C 键。 1。2.1。1反应机理 钯催化烯烃的氧化反应都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把插入烯烃形成新的C—Pd键;接着,有机钯中间体进行β—H消除产生Pd(0);最后,Pd(0)被重新氧化为Pd(П)。 1.2.1。2形成C—C键 1.2。1.2。1烯-烯偶联 化合物3含有两个烯丙基,通过串联环化反应可以合成具有单萜柏木烷骨架的产物. 1.2。1。 2.2烯-芳环偶联 Iida等以Pd(OAc)2和Cu(OAc)2为催化剂,乙睛为溶剂,实现了芳氨取代的环己烯酮9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咔唑酮衍生物10.

(完整word版)MTO工艺

MTO/MTP工艺论证 一.MTO/MTP工艺概述 1.1 概述 MTO是指以煤基或天然气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工艺技术,其主要产品为乙烯、丙烯。 MTP是指以煤基或天然气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生产丙烯的化工工艺技术。 甲醇制烯烃技术源于甲醇制汽油。在甲醇合成汽油过程中,发现C2~C4 烯烃是过程的中间产物。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等)和调整催化剂的组成,就能使反应停留在生产乙烯等低碳烃的阶段。显然,催化剂的研究则是MTO 技术的核心。 目前世界上,对研制MTO催化剂卓有成效,因而具备工业化和商业转让条件的甲醇制低碳烯烃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和挪威海德鲁(Hydro)公司共同开发的UOP/Hydro MTO 工艺;德国鲁奇公司开发的Lurgi MTP 工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D M TO 工艺。 1.2 MTO技术特点 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和再生器,连续稳定操作;采用专有催化剂,催化剂需要在线再生,保持活性;甲醇的转化率达100%,低碳烯烃选择性超过85%,主要产物为乙烯和丙烯;可以灵活调节乙烯/丙烯的比例;乙烯和丙烯达到聚合级。

1.3 MTP技术特点 采用固定床由甲醇生产丙烯,首先将甲醇转化为二甲醚和水,然后在三个MTP反应器中进行转化为丙烯。催化剂系采用南方化学开发的改进ZSM-5催化剂,有较高的丙烯选择性。甲醇和DME的转化率均大于99%,对丙烯的收率则约为71%。产物中除丙烯外还将有液化石油气、汽油和水。 从技术上讲,MTO和MTP技术已经成熟可行,具备工业化推广的条件。 1.4 基本反应历程 MTP、MTO反应历程通常认为可分成三个步骤: (1)甲醇首先脱掉一分子水生成二甲醚。甲醇和二甲醚迅速形成平衡混合物。甲醇/二甲醚分子与分子筛上酸性位作用生成甲氧基.(2)甲氧基中一个C.H质子化生成C-H+,与甲醇分子中-OH.作用形成氢键,然后生成已基氧缝,进而生成C=C键。 (3)C=C键继续发生链增长生成(CH2)n。反应过程以分子筛作催化剂时,产物分布比较简单,以C2--一C4(特别是乙烯、丙烯)为主。MTP、MTO过程的关键技术是催化剂,由于反应过程中有大量的水存在,且催化剂运行中需要在较高温度下频繁再生烧炭,因而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及水热稳定性是影响化学寿命的决定因素。 二.国内外MTO、MTP技术介绍 2.1 UOP/Hydro 甲醇制烯烃工艺 2.1.1工艺简介

(完整word版)催化精馏技术研究进展

催化精馏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催化精馏的发展史开始说起,进而介绍了催化精馏塔的内部件及其催化剂的装填方式。综述了国内催化精馏技术在醚化、酯化、加氢、烷基化、酯交换、水解等反应中的新应用与研究进展.指出探索出具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更寿命的催化剂仍是催化精馏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引言 反应精馏是化学反应与蒸馏技术相耦合的化工过程。最早的反应精馏研究始于1921年,之后,随着对反应精馏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反应精馏研究突破了均相体系,扩大到非均相体系,即出现了所谓的“催化精馏”工艺.催化精馏的特点是将催化剂引入精馏塔,固体催化剂在催化精馏工艺中既作为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又作为填料或塔内件提供传质表面。由于催化反应和精馏过程的高度耦合,反应过程中可以连续移出反应产物,使得催化精馏工艺具有高选择性,高生产能力、高收率、低耗能和低投资等优点。 最早工业化的催化精馏工艺是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该工艺由美国Chemical Research & Licensing公司于1978年开发,1981年在美国休斯敦炼厂工业化应用。1985年CR&L公司开始研究将催化精馏用于芳烃的烷基化反应,如用丙烯使苯烷基化制异丙苯。日本旭化成公司也于1984年开发成功了甲醛和甲醇催化精馏合成甲缩醛的技术,建立了工业装置.由于催化精馏技术的诸多优势,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2、催化精馏塔及其填料方式 2。1催化精馏塔 催化精馏塔是催化精馏过程的主要设备,常见的催化精馏塔结构如图2-1 所示.催化精馏塔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依次为精馏段、反应段和提馏段,原料送入到反应段后先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中的轻重组分再分别进入精馏段和提馏段进行

(完整word版)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考点汇总(历年真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题 1.催化剂 答: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Gibbs自由焓变化。 2.催化作用 答: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Gibbs自由焓变化.将这种催化剂引起的作用称之为催化作用. 3.催化反应 答: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Gibbs自由焓变化。把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之为催化反应. 4.活化能 答: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5.表观活化能 答:对于复杂反应,如果得到有明确级数的总反应速率方程,则总反应的活化能是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代数和,即:a=E1+1/2E2+E—1这时Ea称为总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6.催化剂的失活 答:催化剂在长期的受热和化学作用下,经受了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化学的变化,如:晶相变化、晶粒分散度的变化、易挥发组分的流失、易熔物的熔融等.这些过程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其失活过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中毒失活,积碳堵塞失活,烧结、挥发与

剥落失活。 7.催化剂载体 答:载体是催化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物或支撑体,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载体有以下功能:1.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维持活性组分高分散度)。2.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形状。3.改善催化剂的传导性。4。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5。减少活性组分的含量.6。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 8.原子经济反应 答: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以及化学反应的一个专有名词。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是指,在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原材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最终产物中。 原子经济性/%=(被利用原子的质量/反应中所用全部反应物原子的质量)X 100 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反应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或者说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 举例: 环氧丙烷是生产聚氨酯塑料的重要原料,传统上主要采用二步反应的氯醇法,不仅使用可能带来危险的氯气,而且还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含氯化钙废水,国内外均在开发催化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原子经济反应新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