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是一种理论模型,用于计算乙醛、乙醇、水三元混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的汽液平衡条件。这一理论模型是在许多工业应用和热力学研究中使用的,能够有效地测量和预测混合物的物性及全热效应,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物性和动力学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方法,包括理论及计算基础、参数的选取和数据处理等,为研究和利用乙醛乙醇水三元混合物提供重要参考。

一、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基本理论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一般是基于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的概念和相平衡方程来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状态的。根据熵的定义,即“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状态是混合物元素的最大熵混合物”,所以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需要考虑三元混合物中各组成物

的比例关系,据此来计算混合物的实际比例。

二、参数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需要以温度和压强为参数来计算

混合物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平衡状态,由于混合物的特性不同,温度和压强的选取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恒定的温度和气压下,乙醇和水的概率比例可以明显不同,所以温度和压强的选取应有别于其他混合物。

此外,用于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数据也需要特别处理。由于混合物的组成物质不同,每个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汽液平

衡参数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和准确处理数据,以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三、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实例

以下是典型的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实例过程:

1.取温度和压强参数:假设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2.算混合物的比例:根据温度和压强参数,利用乙醛乙醇水三元相平衡方程,计算出混合物在25℃、1 atm下的比例;

3.算混合物的物性及全热效应:根据混合物的组成物、温度和压强,利用混合物物性相关模型,可以计算出混合物的物性及全热效应,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以上就是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它能够提供直观的、可靠的结果,为混合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是一种理论模型,它基于熵概念和相平衡方程来计算乙醛乙醇水三元混合物物性及全热效应,以及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状态。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先确定温度和压强参数,并正确处理混合物数据。此外,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结果也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工业应用

和热力学研究。

乙醛氧化制备乙酸分离工段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1.1 乙酸的工业现状 (1) 1.2 工艺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2) 1.3 原料及产品规格 (2) 1.4 三废处理 (2) 1.4.1 废气处理 (2) 1.4.2 废水处理 (2) 1.5 确定方案 (3) 1.5.1 设计依据 (3) 1.5.2 设计方法 (3) 1.5.3 设计流程 (3) 1.6 操作条件的确定 (4) 1.6.1 塔板类型的选取 (4) 1.6.2 进料状态 (4) 1.6.3 加热方式的选择 (4) 2 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5) 2.1 物性数据 (5)

2.1.1 粗醋酸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 ................................. 5 2.1.2醋酸水溶液气-液平衡关系表 ................................ 5 2.1.3水和醋酸的安托尼常数 t C B A P +- =0lg ....................... 5 2.2 物料平衡 ................................................... 6 2.3氧化塔物料衡算 ............................................. 6 2.4 蒸发器物料衡算 ............................................. 9 2.5精馏塔T101物料衡算 ....................................... 10 2.5.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 10 2.5.2物料衡算 ................................................ 10 2.5.3塔顶,进料和塔釜温度的计算 .............................. 10 2.5.4平均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 11 2.5.5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和适宜回流比的确定及 ..................... 11 2.5.6最小理论塔板数确定 ...................................... 12 2.5.7全塔理论塔板数 .......................................... 12 2.5.8实际塔板数和进料位置 .................................... 12 2.6精馏塔T102的物料衡算 ..................................... 13 2.7 醋酸回收塔物料衡算 (13) 3 精馏塔主要尺寸计算 (15) 3.1精馏塔T101设备计算 ....................................... 15 3.1.1操作压强 ................................................ 15 3.1.2操作温度 ................................................ 15 3.1.3平均分子量 . (15)

化工热力学样题

简答题 1. 当压力趋近于零时,实际气体趋近于理想气体,根据剩余性质的定义,能否说其剩余体积趋近于零? 不能。V R =(Z-1)RT/p, Z 为T,p 的函数,在等温下对p →0展开得到维里方程:Z=1+(B/RT)*p+(C-B 2)/(RT) 2*p 2+o(p 3) 因此当p →0时,(Z-1)/p →B/RT, V R →B 2. 理想气体分别经等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后,何者焓值为高?试在压焓图上标示。 等熵。在气相区压焓图上的斜率:等温线为负值而等熵线为正值。 ln 1S p H pV ???= ????,ln 1(1)T p H pV T β???= ? ?-??,对理想气体βT=1,压焓图上等温线为竖直线。 3. 某二元体系A+B ,以Lewis-Randall 规则为基准定义活度,若活度系数一为正偏差(γA >1),一为负偏差(γB <1),是否不符合Gibbs-Duhem 关系? 可能出现,并不破坏Gibbs-Duhem 关系。如Margules 模型参数一正一负时。 4. 常温下一密闭容器中水与其蒸气达到平衡,若向其中充入惰性气体,若保持温度不变,请问水蒸气的量会增加还是减少? 增加。判断逸度之消长。液相逸度与压力的关系,Poynting 因子。 5. 说明空气中水的饱和湿度关系y=P sat (T)/P 的成立条件。其中y 为空气中水的摩尔分数,P sat 为温度T 下的饱和蒸汽压,T 和P 为环境温度、压力。 空气中的水蒸汽(T,P,y )与其凝结液相(T,P,x)中的水达到平衡,则逸度相等:??g l w w f f = 气相视作理想气体混合物:??(,,) g w w f T p y py py ?=≈ 液相视为纯水并忽略压力的影响:* **?(,)(,)sat p liq l sat sat sat w w p V f f T p T p p dp p RT ?==≈? 6. 二元体系A+B 在等温等压下处于气液平衡,由1mol 液相(x A =0.4)和0.1mol (y A =0.7)汽相组成。若向该系统加入0.5mol 的A ,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当再次达到平衡时会出现什么变化?(提示:数量与组成) 组成不变,液相量减少。 根据气液平衡的自由度可知两相组成不变。通过质量守恒可计算得到液相量减少。 (两种概念化设想可不通过计算判断: 1.设想加入xA=0.4或xA=0.7混合物时如何变化; 2. 设想液相0.4挥发为气相0.7,液相xA 会下降,这正好可以通过加入的A 补充;反之若气相冷凝,其A 含量会更高,这时加入的A 无处可去)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是一种理论模型,用于计算乙醛、乙醇、水三元混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的汽液平衡条件。这一理论模型是在许多工业应用和热力学研究中使用的,能够有效地测量和预测混合物的物性及全热效应,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物性和动力学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方法,包括理论及计算基础、参数的选取和数据处理等,为研究和利用乙醛乙醇水三元混合物提供重要参考。 一、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基本理论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一般是基于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熵的概念和相平衡方程来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状态的。根据熵的定义,即“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状态是混合物元素的最大熵混合物”,所以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需要考虑三元混合物中各组成物 的比例关系,据此来计算混合物的实际比例。 二、参数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需要以温度和压强为参数来计算 混合物在不同物理状态下的平衡状态,由于混合物的特性不同,温度和压强的选取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恒定的温度和气压下,乙醇和水的概率比例可以明显不同,所以温度和压强的选取应有别于其他混合物。 此外,用于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数据也需要特别处理。由于混合物的组成物质不同,每个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汽液平

衡参数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收集和准确处理数据,以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三、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实例 以下是典型的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实例过程: 1.取温度和压强参数:假设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2.算混合物的比例:根据温度和压强参数,利用乙醛乙醇水三元相平衡方程,计算出混合物在25℃、1 atm下的比例; 3.算混合物的物性及全热效应:根据混合物的组成物、温度和压强,利用混合物物性相关模型,可以计算出混合物的物性及全热效应,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以上就是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它能够提供直观的、可靠的结果,为混合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是一种理论模型,它基于熵概念和相平衡方程来计算乙醛乙醇水三元混合物物性及全热效应,以及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混合物的汽液平衡状态。在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先确定温度和压强参数,并正确处理混合物数据。此外,乙醛乙醇水三元汽液平衡计算的结果也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工业应用 和热力学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溶液板式精馏塔设计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醇-水溶液板式精馏塔设计 学生姓名:牛璐 学号:2015212054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3班指导教师:张传玲 设计时间:2018.7.2-2018.7.1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年处理44000 吨乙醇- 水溶液系统 1.料液含乙醇50% ,馏出液含乙醇不少于94%,残液含乙醇不大于0.5%(wt %) 2.操作条件: (1)泡点进料,回流比自选。 (2)塔釜加热蒸汽压力:间接0.2MPa(表压),直接0.1MPa (绝压)。 (3)塔顶全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20℃,出口温度50℃。 (4)常压操作。年工作日300天,每天工作24小时。 (5)设备形式筛板塔。 任务来源:某中药厂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主体设备条件图(1#图纸)一张,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 图纸)一张。

摘要 工业上乙醇-水分离的过程是在精馏塔中进行的。乙醇-水分离过程为物理过程。回流是构成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必要条件,而板式精馏塔的设备设计是关键部分。此次课程设计是用于分离乙醇-水的筛板式精馏塔的设计,进料口处乙醇的流量为236.16kmol/h。设计的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2倍,精馏塔径为1.2 m,全塔高度为27.62 m。最后经设计校核后,此次课程我们设计出了安全且满足生产要求的板式精馏塔。 关键词:乙醇;回流;筛板式;精馏塔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ethanol-water separation is carried out in a rectification column. The ethanol-water separation process is a physical process. Reflow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gas-liquid two-phase contact mass transfer, and the equipment design of the plate rectification column is a key part. The course design was design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ethanol-water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the flow rate of ethanol at the feed port was 236.16 kmol/h. The designed reflux ratio is 1.2 times the minimum reflux ratio,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diameter is 1.2 m, and the full tower height is 27.62 m. After the final design review, we designed a plate rectification tower that is safe and meets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Keywords:benzene, toluene, plate type, distillation column

共沸精馏

实验一共沸精馏 精馏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它是利用气-液两相的传质和传热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分离对象,精馏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分离乙醇和水的二元物系,由于乙醇和水可以形成共沸物,而且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和乙醇的沸点温度极为相近,所以采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乙醇和水的混合物,而无法得到无水乙醇。为此,在乙醇-水系统中加入第三种物质,该物质被称为共沸剂。共沸剂具有能和被分离系统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成最共沸物的特性。在精馏过程中共沸剂将以共沸物的形式从塔顶蒸出,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这种方法就称作共沸精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精馏设备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3.能够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 4.学会使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液体组成。 二.实验原理 乙醇—水系统加入共沸剂苯以后可以形成四种共沸物。现将它们在常压下的共沸温度、共沸组成列于表1。 为了便于比较,再将乙醇、水、苯三种纯物质常压下的沸点列于表2。 表1乙醇-水-苯三元共沸物性质 表2乙醇、水、苯的常压沸点 从表1和表2列出的沸点看,出乙醇—水二元共沸物的共沸点与乙醇沸点相近之外,其余三种共沸物的广泛的与乙醇沸点均有10℃左右的温度差。因此,可以设法使水和苯以共沸物的方式从塔顶分离出来,塔釜则得到无水乙醇。整个精馏过程可以用图6-1来说明。

图1-1共沸精馏原理图 图中A、B、W分别为乙醇、苯和水的英文字头;ABZ、AWZ、BWZ代表三个二元共沸物。图中的曲线为25℃下乙醇、水、苯三元混合物的溶解度曲线。该曲线下方为两相区,上方为均相区。图中标出的三元共沸组成点T是处在两相区内。以T为中心,连接三种纯物质A、B、W及三个二元共沸组成点ABZ、AWZ、BWZ,将该图分为六个小三角形。如果原料液的组成点落在某个小三角形内,当塔顶采用混相回流时临近六的最终结果只能得到这个小三角形三个顶点所代表的物质。故要想得到无水乙醇,就应该保证原料的组成落在包含顶点A 的小三角形内,即在ΔATABZ或ΔATAWZ内,从沸点看,乙醇—水的共沸点和乙醇的沸点仅差0.15℃,就本实验的技术条件无法将它们分开。而乙醇—苯的共沸点相差10.06℃,很容易将它们分离开来。所以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原料液的组成控制在ΔATABZ中。图6—1中F 代表未加共沸物时原料乙醇、水混合物的组成。随着共沸剂苯的加入,原料液的总组成将沿着FB连线变化,并与AT线交与H点,这是共沸剂苯的加入量称作理论共沸剂用量,它是 达到目次所需最少的共沸剂量。 上述分析仅限于混相回流情况,即回流液的组成等于塔顶上升蒸汽组成的情况。而塔顶采用分相回流时,由于富苯相中苯的含量很高,可以循环使用,因而苯的用量可以低于理论共沸剂的用量。分相回流也是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共沸剂的用量沸剂。 三.实验装置、流程及试剂 四.1.装置 本实验所用的精馏塔为内径φ20×2000mm的玻璃塔。内装θ网环行φ2×2mm的高效散装填料。填料层高度1.5mm。塔釜由一只三口烧瓶组成。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口与塔身相连;另一个口插入一只放有测温热电阻的玻璃套管,用于测量塔釜液相温度;第三个口作为出料口。塔釜采用电加热,并用一台自动温控仪控制电加热包使塔釜的传热量基本保持不变。塔釜加热沸腾后产生的蒸汽经填料层到达塔顶全凝器。为了满足各种不同操作方式的需要,在全凝器与回流管之间设置了一个特殊构造的容器。在进行分相回流时,它可以用作分相器兼回流比调节器;当进行混相回流时,它又可以单纯地作为回流比调节器使用。这样的设计既实现了连续精馏操作,又可进行间歇精馏操作。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进行分相回流时,分相器中会出现两层液体。上层为富苯相、下层为富水相。实验中,富苯相由溢流口回流入塔,富水相可在实验结取出。 2.流程具体实验流程见图1-2。

环氧乙烷清洗方案

环氧乙烷装置化学清洗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西瑞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3月11日

目录 一、方案编制的依据和说明 二、化学清洗的必要性 三、化学清洗的范围和方式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五、化学清洗临时系统 六、化学清洗工艺过程及分析监测 七、清洗废液处理 八、清洗总结 九、组织机构职责 十、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附件1、主要设施、设备和清洗药剂附件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附件3、管线清洗清单 附件4、设备清洗清单 附件5、循环清洗

一、方案编制的依据和说明 本方案是在初步考察清洗现场后参考中国兵器集团辽宁盘锦20万吨/年环氧乙烷开车前化学清洗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 上根据以下文件资料编制而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部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2.甲方提供《环氧乙烷装置的化学清洗范围和要求》 3. 山西瑞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化学清洗质量保证手册》 4. 山西瑞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5. 相关设计文件及甲方要求 本方案中涉及的各种清洗用设备、材料、分析监测仪器、仪表和各种药剂,均由山西瑞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二、化学清洗的必要性 在工业生产中,为加快生产反应速度、提高生产,许多生产工序都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是价格昂贵的具有活性成分的特殊材料,对生产环节中的污垢和杂质敏感,杂质较多将可能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甚至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活,使转化率降低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根据环氧乙烷装置的特殊性要求,本装置对物料中铁离子含量有较严格的控制要求,必须控制系统中铁离子含量,防止催化剂与铁离子发生自催化聚合,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

热力学大作业 水-乙醇共沸分析

化工热力学结业小论文 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2012/12/3

1、计算101.325kpa 下,乙醇(1)-水(2)体系气液平衡数据 2、判断是否有共沸组成并计算该点组成及温度;并与文献数据对比 3、怎样才能从20wt%稀酒精得到无水乙醇以作为汽车燃料? 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方法(步骤): 1、由C2H5OH 以及H2O ,查得两物质临界参数Tc1、Tc2、Pc1、Pc2、ω查得antonio 方程中C2H5OH 和H2O 参数A1,B1,C1,A2,B2,C2,进入2 2、利用总压强P 总=101.325kpa ,带入antonio 方程i i i s i C T B A p +- =ln 得T1,T2,进入3 3、假设x1,x2数据,从小到大假设,并取0.01为间隔,逐次递增,由T=T1*x1+T2*x2, 并另各V i ??初值均为1,进入4 4、将T 值带入antonio 方程i i i s i C T B A p +- =ln 可得Ps1和Ps2,进入5 5、选择NRTL 方程,计算γi ,进入6 6、利用两物质临界参数以及T 、P 值计算Tr1,Tr2,Prs1,Prs2,再利用对比态法(计算逸度系数的对比态法)计算气态混合物各组元i 的逸度系数,进入7 7、利用平衡方程,V i s i S i i i i P P x y ? ?γ?=计算y1、y2,进入8 8、计算y1+y2的值,并判断是否进行迭代 9、将yi 归一化,利用混合物维里方程(计算混合物逸度系数的维里方程)结合 混合规则计算各V i ??,返回7 10、判断y1+y2是否与8的值不同,“是”返回6,“否”进入11 11、计算y1+y2,判断是否为1,“否”进入12,“是”进入13 12、调整T 值,如果y1+y2大于1,则把T 值变小,如果y1+y2小于1,则把T 值变大,并返回4 13、得出T 、所有yi 值,并列出表格,进入14 14、将所有按从小到大顺序假设的Xi 值所对应的Yi 值求出,并作出T-X-Y 图,进入15 15、结束

应用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计算三元体系气液平衡

应用Wilson,Nrtl和Uniquac模型计算三元体系气液平衡安晓晓;王海彦;商育伟;李树新;郭文莉 【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利用液相单循环气液相平衡釜,测定了298.15、303.15、308.15、313.15 K下一氯甲烷-异丁烯-异戊二烯三元体系的常压气液平衡数据.选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的Data Regression运行模式对该体系Wilson,Nrtl和Uniquac方程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反过来用于气液平衡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用3个方程计算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平均误差都不大于2%,该结果可为相关研究及工业设计提供帮助. 【总页数】4页(P19-21,25) 【作者】安晓晓;王海彦;商育伟;李树新;郭文莉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院,辽宁,抚顺,113001;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 京,10261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1026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2.4 【相关文献】 1.基于Wilson、UNIQUAC和NRTL活度系数模型的离子液体体系的相平衡比较[J], 王皓;陆康;彭璇

2.应用NRTL和UNIQUAC模型计算含全氟烃体系液液相平衡 [J], 范天博;王利生 3.NRTL方程与SRK方程在非理想体系的气液平衡计算 [J], 蒋晓伟;汪洋;关春欣 4.NULL—NRTL模型在三元体系离子交换平衡中的应用 [J], 万金保 5.水-异丙醇-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三元体系气液平衡测定及模型化研究(英文) [J], 邓东顺;乔玉珍;姬登祥;葛筠;章连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定向攻克试卷(附答案详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CO与O2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2、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丁的化学式为2H2O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的乙、丙、丁均为氧化物D.该转化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3、硝酸铅(Pb(NO 3)2)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2222Pb NO 2PbO+xNO +O 加热(),则x 为 A .2 B .3 C .4 D .5 4、下列关于N 2 + O 2放电2NO 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表示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B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氮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4∶15 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224Ag+2H S+O =2X+2H 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 2S 是一种无毒气体 B .X 的化学式是Ag 2S C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变化 D .参加反应的H 2S 和O 2的质量比为17:8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B .镁在氧气中燃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混合物

目录 一、前言---------------------------------------------------------------------4 二、设计说明书符号表---------------------------------------------------5 三、设计方案的确定------------------------------------------------------6 四、物性参数---------------------------------------------------------------6 五、回收塔的物料衡算---------------------------------------------------8 六、回收塔理论板数Nt的确定----------------------------------------9 七、回收塔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计算---------------------------11 八、回收塔主要工艺尺寸计算-----------------------------------------13 九、液体分布器及其他设备简要设计--------------------------------14 十、回收塔的辅助设备计算--------------------------------------------18 十一、设计计算结果总表------------------------------------------------21 十二、参考资料-------------------------------------------------------------21

乙醇—水连续精馏系统实施方案

设计说明 设计课程: 班级名称: 课题名称: 学生名称: 指导老师: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系(部):班级:学生姓名: 设计题目: 乙醇——水连续精馏系统地设计 设计任务: 一、原始资料: (一)、工艺参数:原料乙醇地含量为30+0.5%n(n为本人序号,n为奇数时取“+”,n为偶数时取“—” 产品要求:X D=0.95 X W=0.03 F=5000㎏/h (二)、工艺操作条件:常压精馏塔底间接加热,泡点进料,泡点回流,R=(1.2~2.0) 二、提交内容: (一)、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封面书、任务书、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成绩评定表) (二)、设计图纸一张(工艺流程示意图) 指导老师:(签字)年月日 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摘要 精馏所进行地是气(汽)、液两相之间地传质,而作为气(汽)、液两相传质所用地塔设备,首先必须要能使气(汽)、液两相得到充分地接触,以达到较高地传质效率.不同地塔型各有某些独特地优点,设计时应根据物系性质和具体要求,抓住主要矛盾,进行选型.本论文设计了乙醇和水地分离过程连续精馏塔,设计满足毕业设计地要求,对精馏塔进行物料衡算和塔地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对塔体、塔板工艺尺寸作了计算.b5E2R。 关键词:精馏塔计算设备

Abstract The distillation is gas (vapor), liquid two-phase between the mass transfer, and as a gas (vapor), liquid two of the tower equipment used it, we should first can contentious (vapor), liquid two-phase get sufficient contact,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mass transfer efficiency. Different tower each have some unique advantages,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nature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seiz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selection. This paper designed the ethanol and water separation process of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desig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 column of material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tower of process conditions and physical property data are calculated, and the tower body, tower board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size.p1Ean。 Keywords:columncalculationequipmen t

中南大学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4章 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

第6章化学平衡热力学原理 1. 1000 K,101.325kPa时,反应2SO3(g) ==== 2SO2(g)+O2(g)的Kc=3.54 mol·m-3。 (1)求此反应的 Kp和Ky;(2)求反应SO3(g)==== SO2(g)+1/2O2(g)的Kp和Kc。 (答案:①K p= 29.43 kPa,K Y= 0.29,②K p= 171.6 kPa,K c= 1.88 mol1/2·m-3/2) 解:(1) 2SO3(g)==== 2SO2(g)+O2(g) K p=Kc(RT)∑νβ=3.54×8.314×1000=29.43×103 Pa=29.43kPa K y= K p·P-∑νβ=29430×(101325)-1=0.29 (2) SO3(g)==== SO2(g)+1/2O2(g) = = 2.在温度T容积V的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3mol I2,设平衡后有x mol HI生成。若再加入2mol H2,则平衡后HI的物质的量为2x mol。试计算Kp值。 (答案:4) 解:已知平衡时生成HI摩尔数为x H2(g) + I2(g) ==== 2HI 反应前摩尔数 1 3 0 平衡时摩尔数1-0.5x 3-0.5xx 总摩尔数∑n=1- 0.5x +3- 0.5x + x = 4mol ∵∑νB = 0 若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2摩尔H2 H2(g) + I2(g) ==== 2HI

重新平衡时摩尔数3-x 3-x 2x 总摩尔数=3-x+3-x+2x = 6 在同一温度T,, ∴,解此方程得:x =1.5,故 3.将含有50% CO、25% CO2、25% H2(均为摩尔分数)的混合气体通入1 173 K的炉子中,总压为202.65 kPa。试计算平衡气相的组成。已知反应 CO2(g)+H2(g)===H2O(g)+CO(g)在1 173 K时,Kp=1.22。 (答案:CO2:18.03%,H2:18.03%,H2O:6.97%;CO:56.97%) 解:CO2(g)+H2(g) === H2O(g)+CO(g) 反应前物质的量0.25 0.25 0 0.5 mol 平衡时0.25-x 0.25-xx 0.5+x ∑n1= 0.25-x + 0.25-x + x + 0.5+x =1 0.22x2-1.11x + 0.07625 = 0 ,x = 0.0697 所以H2O%=6.97% CO% = (0.5+0.0697)×100% = 56.97% CO2% = H2% = (0.25-0.0697)×100% = 18.03% 4.PCl5的分解反应为PCl5(g) ==== PCl3(g)+Cl2(g),在523.2 K、101.325 kPa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st1:chmetcnv UnitName="kg" SourceValue="2.695"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24届下学期高三化学试题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24届下学期高三化学试题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 A 为阿伏加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H2O 含有10N A个质子 B.1 mol 苯含有3N A 个碳碳双键 C.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3 分子 D.常温下,112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 中生成3N A个SO2 分子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依次经过以下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灼烧海带 B.将海带灰溶解后分离出不溶性杂质 C.制备Cl2,并将I-氧化为I2

D.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O3标准溶液滴定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的电子 4、“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5、在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场航站楼使用的玻璃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机场航站楼使用的隔震支座由橡胶和钢板相互粘结而成,属于新型无机材料 C.机场航站楼采用的钢铁属于合金材料 D.机场高速采用了新型自融冰雪路面技术,减少了常规融雪剂使用对环境和桥梁结构所造成的破坏 6、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精准训练——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专练(直击考点:N2H4的考查)【精编精炼】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N2H4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1.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研究氮的化合物的反应 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肼(N2H4)与四氧化二氮分别是火箭发射器中最常用的燃料与氧化剂。已知3.2g 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热量61.25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尾气中的NO2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的方法来处理,其中能生成NaNO2等物质,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773K时,分别将2.00mol N2和6.00mol H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 器中发生反应生成NH3,气体混合物中c(N2)、c(H2)、c(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v 正(N2)=3v 逆 (H2) b.体系压强不变 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气体密度不变 ②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00mol N2和12.00mol H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________(选填字母)。 (4)在373K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真空容器中充入0.40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 2NO2(g)⇌N2O4(g)ΔH=−56.9kJ·mol−1 测得NO2的体积分数[φ(NO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020406080 φ(NO2) 1.00.750.520.400.40 ①计算0~20min时,v(N2O4)=________。

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溶液中的多种平衡体系(含解析)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 ——溶液中的多种平衡体系(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B. 将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C. 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D.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苯中含个氢原子 B. 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共转移个电子 C. 氯化铜溶液中的数目小于 D. 铁在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3.常温下,浓度均为的三种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 B. 水电离出的: C.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D. 和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4.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的溶液中:、、、 B. 的溶液中:、、、 C. 溶液中:、、、 D. 常温下,在水水的溶液中:、、、 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 B. 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D. 二氧化硅可做半导体材料 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室温下的某 NaF 溶液中,,说明 NaF 使水的电离 减弱 B.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 纯碱溶于热水中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D. 反应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 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下列过程表达式中,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 A. B. C. D. 8.关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加酚酞后溶液均变红 B. 滴加饱和澄清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 C. 滴加氯水均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所含阳离子的总浓度相等 9.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中含有碘 C. 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 用碘酒检验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 10.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 B. 常温下,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NO和各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D. 盐酸和足量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B. 加热溶液,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C. 1 L 1 的NaClO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D.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传质分离过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 绪论 略 第二章习题 1. 计算在0.1013MPa 和378.47K 下苯(1)-甲苯(2)-对二甲苯(3)三元系,当x 1 = 0.3125、x 2 =0.2978、x 3 =0.3897时的K 值。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并与完全理想系的 K 值比较。已知三个二元系的wilson 方程参数(单位: J/mol ): λ12-λ11=-1035.33; λ12-λ22=977.83 λ23-λ22=442.15; λ23-λ33=-460.05 λ13-λ11=1510.14; λ13-λ33=-1642.81 在T =378.4 K 时液相摩尔体积(m 3/kmol )为: =100.91×10 -3 ; =177.55×10 -3 ; =136.69×10 -3 安托尼公式为(p s :Pa ; T :K ): 苯:1n =20.7936-2788.51/(T -52.36); 甲苯:1n =20.9065-3096.52/(T -53.67); 对 -二甲苯:1n =20.989 1-3346.65/(T -57.84); 解: 由Wilson 方程得: Λ12=l l V V 12exp[-(λ12-λ11)/RT] =3 3 1091.1001055.177⨯⨯×exp[-(1035.33)/(8.314×378.47)]=2.4450 Λ21=0.4165 Λ13=0.8382 Λ 31 =1.2443

Λ23=0.6689 Λ32=1.5034 ln γ 1 =1-ln(Λ 12 X 2+Λ 13 X 3)-[ 3 32231131323322112 2131321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Λ+ΛΛ+Λ++ΛA +Λ+Λ+] =0.054488 γ1=1.056 同理,γ2=1.029; γ3=1.007 lnP 1S =20.7936-2788.51/(378.47-52.36)=12.2428, P 1S =0.2075Mpa lnP 2S =20.9062-3096.52/(378.47-53.67)=11.3729, P 2S =0.0869Mpa lnP 3S =20.9891-3346.65/(378.47-57.84)=10.5514, P 3S =0.0382Mpa 作为理想气体实际溶液, K 1=P P S 11γ=2.16, K 2=0.88, K 3=0.38003 若完全为理想系, K 1=P P S 1=2.0484 K 2=0.8578 K 3=0.3771 2. 在361K 和4136.8kPa 下,甲烷和正丁烷二元系呈汽液平衡,汽相含甲烷0.60387%( mol ),与其平衡的液相含甲烷0.1304%。用R -K 方程计算 和 Ki 值。 解:a 11=1 1 5 .2 242748.0c c p T R ⨯=3.222MPa • dm 6 • k 0.5 • mol -2 a 22=2 2 5 .2 242748.0c c p T R ⨯=28.9926 MPa •dm 6•k 0.5•mol -2 b 1= 1 1 208664.0c c p T R ⨯=0.0298 dm 3mo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