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指称

意义与指称
意义与指称

浅析现代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完整版)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 课程名称:语言哲学概论 任课教师:李洪儒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 学分: 所在教学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号/姓名:2110822 / 韩丹丹 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现代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 摘要: 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并在语言哲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历来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在指称理论的研究中,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和克里普克的指称理论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弗雷格作为传统指称论的代表,认为专名既有内涵又有外延,涵义决定指称。对此,罗素则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支持,但随着理论的深入研究,反对的意见也增长起来,维特根斯坦后期的理论、斯特劳森和克里普克的观点均是如此。后期维特根斯坦从他的功能论的意义理论出发,对罗素等人的指称论的意义理论做了彻底的决裂,并进行了细致的批驳;斯特劳森批判、继承并发展了罗素的指称理论,主张语境论;克里普克批判摹状词理论,并提出了历史因果理论。本文将简要系统阐述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和克里普克的指称理论。 关键词:指称理论;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斯特劳森;克里普克 一、前言 人们普遍认为, 语言是和世界相关的, 有两层含义, 第一, 语言能够描述或者指向实在, 第二, 语言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和实在相对应的。关于前者存在的争论是, 语言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指向实在; 关于后者存在的问题是, 语言的哪种结构与世界发生关系, 是主谓词结构、原子命题还是专有名词或者其他。由此在现代哲学的背景下产生了指称理论的研究。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帮助我们理解许多语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指称主要是指专名(proper names)和通名(general names)所指的对象,也包括限定摹状词(definite descriptions)、不定摹状词(indefinite descriptions)以及语句所指的对象。二、弗雷格指称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弗雷格的指称理论中,专名是广义的专名,他把摹状词也包括在专名之内。在他看来,任何指称单一对象的表达式,无论是词还是复合符号,都是专名。比如,“马克思”、“英国航空公司”、“中国最长的河流”这些都是专名。专名有指称,即该专名所表示的对象,对象就是专名的客观对应物。在弗雷格看来,

词语1

词性转换和词汇变换 词语的指称意义具有多重性,即一词多义。词语搭配关系是辨析词语多重义项的依据之一,也是翻译中理解词义的重要手段。 方法: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搭配关系和语境进行全面分析。(1)他对事情的进展情况也还满意。 He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the way things went. 从上下文选择词义 说来话长 It’s a long story. 这可真说不过去 This is really inexcusable. 他姓什么,我一时说不上了。 I can’t recall at the moment what his name is. 我看出他的心事。 I could read his mind. 从他的话音里,我能听出点东西。 I could tell something from the tone of his voice. (2) 他是我父亲。 这姑娘是漂亮。 此人是书就读。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古非今 He is my father. This girl is really beautiful. This man reads every book he can reach. If this can be tolerated, what cannot? praise the past to condemn the present 确定词语蕴涵意义 词语的蕴涵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月亮——团圆、爱情、故乡(中国)

moon ——反复无常的性格、阴森的气氛、月圆之夜现身的狼人。(英美) 玉——珍贵,高洁 jade: 英语中如果指女性,比喻意义是“不名誉的女子,荡妇” 词语的蕴涵意义是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主要体现在词语的修辞色彩、文体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应不影响指称意义传达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在译文中反映处原文独特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 (3)他是个纸老虎。 He is a paper tiger. (4)……只因生得妩媚风流,满学中都送了个两个外号:一个叫“香怜”,一个叫“玉爱”。 Version A: But on account of their good looks and charm they were nicknamed Sweetie and Lovely. (杨宪益、戴乃迭译) Version B: …because of their glamorous looks and affected manners, were universally known by the nickname of Darling and Precious. (David Hawkes译) 某某夫人:Lady xxx (Lady Wang) 某某家的:Mrs. Xxx or xxx’s wife (Mrs. Zhou or Zhou Rui’s wife)? (5) ……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the countless taverns and music halls. (6) …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称一个阳文的“八”字。 …and his shoulder blades stuck out so sharply, an inverted V seemed stamped there. Compare: character “eight” cut in releif Compare the following translated versions, chose the one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第三章 指示词语及其功能

第三章指示词语及其功能 ?什么叫指示词语 ?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 ?指示词语的类别 ?指示词语的功能 ?思考与分析 一、什么叫指示词语 1、英语“deixis”的汉译 英语“deixis”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为“指点(pointing)”或“标示(indicating)”。 作为语用学术语,其汉译,语用学者有人译作“指示词语”,有人译作“指别”。我们认为应译为“指示词语及其功能”才比较确切。 2、指示词语的定义 指示词语,也称指示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即巴尔-希勒尔所谓的“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指示词或指示句。”(见教材第39页)指示信息,就是指示词语所表达的指称意义或者隐含意义。包括人称、时间、空间、移动等概念;也指话语进程、会话双方、相互识别及相互关系等。 指示词语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 指示词语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 3、指示系统的组织方式 在面对面的言语交际中,指示系统一般是以自我(说话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指示语的指示中心:①中心人物一般是说话人;②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③中心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④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 ⑤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相对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 指示词语用例 (1)我一个小时后回来。 假设你在某教室看到这样一张没有落款和时间的纸条,你会选择等待还是离开?我们不能确定那个“我”究竟是谁,不知道“一个小时后”是什么时候,因为“我”和“一个小时后”都是指示语,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留下了这张纸条。当这些基本的语境信息缺失时,我们无法断定这句话中指示语的意义。 2)下周同一时间在老地方跟我碰头,把我要的东西带来。 假设你在校园某个僻静的角落拣到这样一张没有落款和时间但已经发黄的纸条,上面的留言中“下周同一时间”、“老地方”、“我”和“我要的东西”都是指示语。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谁在什么情况下约谁在什么地方见面、要什么东西。由于留言人和拾者之间也许隔了几个月,也许隔了好几年,基本的语境信息缺失,故我们无从破译这张纸条中指示语的意义。 可见当指示信息不明或者完全缺失时,我们对话语的理解会遇到困难,甚至完全无法进行,所以指示词语对于语言交流至关重要,指示词语的研究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 二、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

论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及其翻译

论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及其翻译 论文关键词:动物词汇象征含义翻译策略 论文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们常借用动物词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由于文化差异,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当注意对这些动物词汇的正确处理。 在浩瀚的英语词汇中,有一个大家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有关动物的词汇。这些词汇受到动物各自不同的形态、特征,以及不同国家历史文化的影响,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樊清华,2007)。这就使得动物词汇的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所谓动物词汇,是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Brewer:1870)。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它们已融入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所接受并广泛使用。本文将对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进行讨论,并就其翻译方法提出一些见解,从中既可见中西语言中动物词汇象征含义的差异,也可发现其相通之处。 一、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含义及其构词类型 1.表示动物的单词。 (1)bee:蜜蜂,象征勤劳,人们常用as busy as a bee来形容某人忙忙碌碌。 (2)beetle:甲虫,象征盲目,当作名词用时可以指近视眼,当作不及物动词时可以指某人乱撞、瞎撞。 (3)cat:猫,象征欺骗,常用来形容某人心地恶毒。 (4)goose:鹅,象征自负、愚蠢,常用来指某人是呆头鹅或傻瓜。 (5)monkey:猴子,象征诡计,可指某人捣鬼、瞎弄。 (6)nightingale:夜莺,象征悲寂,诗人济慈就曾写下《夜莺颂》以抒发悲寂、忧伤的心情。 (7)swan:天鹅,象征优雅或才华横溢,因此人们也用the Swan of Avon(艾冯河畔的天鹅)指Shakespeare。 (8)chicken:小鸡,象征胆小、懦弱的人。 2.由动物单词构成的复合词。 (1)dog:狗,象征忠诚。如:dog-1ike常用来指某人像狗一样地忠于主人。 (2)dove:鸽子(一般指小野鸽),象征天真无邪,无害于人。如:dove-eyed(双眼温柔无邪的),dove-like((鸽子般)纯洁可爱的,温柔的)。 (3)eagle:鹰,象征灵感,敏锐。如:eagle-eyed(眼力敏锐的,目光炯炯的)。 (4)hare:野免,象征胆小。如:hare-hearted指人胆小的,易受惊的。 (5)hawk:鹰,象征贪婪,敏锐。如:hawk-eyed(目光锐利的),hawk-nosed(长着鹰钩鼻子的。)(6)owl:猫头鹰,象征智慧。如:owl-wise指像猫头鹰一样聪慧。 (7)pigeon:鸽子(常指家鸽),象征胆怯。如:pigeon-hearted(怯懦的),pigeon-livered(温柔的)。 (8)puppy:小狗,象征自负,幼稚。如:puppy-love(初恋)。 3.由动物单词构成的短语、成语 (1)bull:公牛,象征直来直去和力量。常见于以下短语中:to bull in a china shop指动辄闯祸者,笨拙的粗人,to bull into(仓促地投入(某事);鲁莽地参加某事),to bull through (硬挤),bull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李庆祥 颜色只不过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感觉 有的称之为色彩感觉,如日本人的原始色彩感觉 是赤为明、黑为暗、白为显、青为晕,这与我国古代 用颜色代表“五行”“五方”如出一辙。人给每一种 色彩感觉都确定了名称,而记载这些颜色名称的 词就是颜色词。颜色的名称多源于能够提炼染料 的自然物质,如与植物有关的红色类颜色词,汉语 中有:枣红、石榴红、桃红、玫瑰红、山碴红等;日语 中有:极色、杠梅色、桃色、蔷薇色、珊瑚色、撅子 色、毒色、茜色等。与矿产物质有关的黄色类颜色 词,汉语中有:金黄、土黄、蜡黄等;日语中有:雄 黄、黄土色、象牙色、生壁色等。与动物有关的颜 色词,汉语中有:鹅黄、鸡冠红、猩红、鱼肚白、鹦鹉绿、乌黑等;日语中有:鸭色、娃色、梅鼠、猩猩耕、 海老茶、狐色、胳鸵色、雀色、莺色、氛羽色等。也 有的是人通过想象、联想而以自然物确定的。这 一类的颜色词,汉语中有:天蓝、水绿、苔青、月白、 雪白、火红、水红等;日语中有:廿夕了工口一(阳 光色)、苔色、苗色、水色、空色等。因为中日两国 丝染纺织业历史悠久兴旺发达,大部分颜色词与 丝染纺织业有密切关系。《说文解字》系部有关丝 帛的颜色词就有很多,如“红、绿、紫、绛、维、缉、绢(白色)、缥(白青色)、堤(丹黄色)、细(黑色)、素” 等;日语中除了与汉语相同的“红、绿、紫、绛、啡、给、缥”等外,还有“棘色、洗朱、瓶视、一斤染”等。在古代,绢是中国特有的丝织物,唐·颜师古注: “绢,生白增,似嫌而疏者也。”所以用它来代表白 色,反映出中国丝织文化的背景。而日语把酿酒 用的拥霉的颜色叫做“翅魔”,这是一种略带灰的 黄绿色,是日本的禁色之一,反映出日本酿造文化 的背景。类似上述许多颜色词,它不仅表示出不 同的色彩,而且还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不同民族的 文化和生活的特征。 3.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 中日颜色词都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 感情色彩,所以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客观事物的 色彩联想而生发出来的,即人们常说的看到某种 颜色就会产生某种联想。所以,不同的颜色词具 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同一个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 语言中其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某些颜色词即使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杜鹃——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精美赞美词汇

一、关于色彩的感情与象征意义的赞美之词 任何色彩都有其象征意义,把握对方服装色彩、家居布置色彩、坐骑色彩、日用品色彩,而使用恰当的赞美之词,必能赞美恰当打动人心。 红:开朗,喜庆,兴奋 橙:光明,动感,阳光,跳跃,靓丽,具有流行性 黄:光明,收获,华丽,富丽堂皇 绿:舒服,青春,环保,有朝气 蓝:理智,天空,海洋,智慧,开朗,澄静,宁静 紫:高贵,神秘,温柔,妩媚,熏衣草,勿忘我,神秘,女性化 白:纯洁,洁净 黑:成熟,高贵,气魄,国际化(大气),深度 灰:坦诚,舒适,质朴,有品味 二、赞美从头开始——让对方做“头面人物” 头发:油光可鉴、柔软顺滑、乌黑透亮、发行新颖、齐眉刘海、纤细长辫、缕缕短发、头发溜光、油量光洁、浓密柔润、齐耳短发。 眉毛:眉宇宽阔、眉清目秀、长眉细眼、眉舒目展、俊眉俊眼、眉毛乌黑、眉分八彩、眉峰舒展、眉如春山、眉如柳叶、眉如新月、扬眉吐气、眉开眼笑、浓眉大眼、喜上眉梢。 眼睛:含情脉脉、温柔恬静、慈眉善目、目光清澈、目光犀利、眼闪秋波、目光温和、和蔼、炯炯有神、忽闪忽闪、清凉有神、火眼金睛、剑目凤眼、柳眉杏眼、高鼻蓝眼、明眸皓齿、目光专注、坚定、敏脱、慈祥、如电、如炬、秀眉俊目、浓眉朗目、炯炯发光、眼如秋水、两颗星星、目光深邃、眉目传情、眉清目秀、双目晶莹。 鼻子:鼻梁高挺、鼻直口方、细巧挺秀、端正阔大、鼻子挺直、微微上翘、鼻梁高耸。

口齿:唇红齿白、光洁善良、明眸皓齿、洁白饱满、伶牙俐齿、嘴甜手巧、整齐洁白、牙排玉碎。 脸庞:白皙、红润、白净、恬静、俊美、俏丽、端庄、秀丽、文静、英俊、动人、灵秀、慈祥、文雅、秀媚、秀气、可爱、标志、水灵、俊秀、油量、娇嫩、妩媚、俊俏、美丽、漂亮、细腻、圆润、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容光焕发、白净柔嫩、脸颊丰满、脸色红润、满面春风、面庞清秀、和颜悦色、面容俊俏、满面红光、白白净净、富有弹性、白里透红、五官端正、容貌秀丽。 三、赞美对方身姿——让对方身心灵动 身材:身材高挑、体魄健壮、仪态万方、雍容大度、年轻貌美、气宇轩昂、肌肉隆起、腰身健美、四肢匀称、亭亭玉立、身材魁梧、身强力壮、威武健壮、矫健结实、纤细轻盈、苗条、丰满、伟岸。 四肢:玉手、指如玉葱、纤细白手、眼明手快、双手灵巧、举手投足、步态轻盈、步态从容、自由驰骋。 服饰:利落、俏丽、讲究、靓丽、大方、整洁、得体、合体、漂亮、时髦、洋气、整齐、洁净、笔挺、美观、新奇、艳丽、帅气、新颖、雅致。 四、赞美女孩要从外貌、气质、修养处着眼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千娇百媚淡扫峨眉清艳脱俗 香肌玉肤婉风流转美撼凡尘俏丽多姿风姿卓越顾盼流转 清丝纠缠举步轻摇剪水双瞳美艳绝伦神仙玉骨如花似玉 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红粉佳人红粉青娥天生尤物天仙化人 姑射神人绝色美人月里嫦娥人面桃花天生丽质天香国色 仙资玉质妍资艳质夭桃秾李色艳桃李华如桃李桃羞杏让 如花似月羞花闭月花容月貌芙蓉如面粉白黛黑娇艳惊人 冠觉群芳风华绝代秀色可餐沉渔落雁倾国倾城明眸皓齿 粉妆玉琢桃腮杏脸樱桃小口婀娜多姿丰姿绰约国色天姿

Chapter 3 词汇翻译(二)for students

Chapter 3 词汇翻译(二) ——汉英词汇对比 一、英汉词义对比 一)指称意义对比 1.英汉词语指称意义完全对等 2、英汉词语指称意义部分对应的情况 所谓部分对应指的是词语在各自语言中所涵盖的意义不尽相同,其中仅有一个或若干个词义对应相同,而在其他方面所指意义截然不同。例如: Marry Uncle Aunt 介绍 借 工厂 部分对应的情况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遵循语境原则,即根据语境来判断某个词与目的语中的哪个词对应、而后确定如何翻译。 1)他已订了去北京的火车票。 2)双方订了停火协议。 3)他们已订了明年的生产计划。 4)我要订一部《水浒传》。 5)我们和他们订了条约。 6)她给自己订了块比萨饼。 3.词汇空缺 音译法和部分音译法 部分音译法可分两种:1)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极为简洁的解释性文字。如:Sardine 沙丁鱼 2)对专有名词用音译,实义词用意译。 天安门广场 遵义会议 唐朝 北宋 贵州省 二)、英汉词语联想意义对比 1、英汉词语联想意义相像的情况 2、英汉词语联想意义相悖的情况 丧家犬 落水狗 异化和归化原则 如:1)the Trojan Horse 归化: 内部颠覆者、起内部破坏作用的因素 异化:

特洛伊木马计 2)她在戏中扮演包公。 二、汉英词汇对比 (一)汉英名词对比 1、形式变化 英语可以直接用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来表达模糊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而汉语中,则要使用其他手段,如用数量词组、名词重叠形式以及带数字的固定词组等等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1)一条条新修的公路把这个小镇和外界连在一起。 2)这个古旧的小寨座落在青秀的群山之中。 3)清冷的夜空繁星密布。 2.名词的句法功能 在英汉语中,英汉语名词(名词词组)语法功能的差异在英语名词不能作谓语用,而汉语名词可以。例如: 1) 明天星期天。 2)莎拉澳洲人。 3)小张上海人。 4)星期三春节。 5)大米五块钱一斤。 (二)汉英动词对比 1、形式变化 英语动词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语法意义的实现由上下文、词汇(时间词、副词、助词等)、语调等体现。 1)他睡着了,孩子依旧在他旁边玩自己的小手指。 2)我这般年纪的人,哪个没吃过苦,受过难。 3)小伙子们正玩得起劲,忽然,辞里啪啦,电线着火了。 2、句法功能 汉语除了动词谓语句外,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比比皆是。汉译英时,对于非动词谓语句,必须根据意义的需要,增加适当的动词。 1)我头疼,想休息一下。 2)新版的《新英汉词典》五十块钱一本。 3)老张高个子,老李矮个子。 4)今天国庆节。 3.英汉语动词及物性对比 英语及物动词带宾语具有强制性,汉语及物动词的宾语则常常不出现。汉译英时,可遵循“增词原则”,增加相应的词语作宾语。如: 1)后面的同学听得清楚吗? 2)我看到了,你看到没有? 3)你这么快就吃完了。 4.英汉语动词使用频率对比 据统计,英语中动词使用的频率要低于名词,汉语中动词的频率偏高于名词;就英汉两种语言相对比,汉语动词的使用频率要高于英语动词。在英汉互译中,可遵循“词类转换原则”来进行语言转换。

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

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及其翻译 发表时间:2014-11-26T10:20:08.9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0月总第134期供稿作者:殷艺曼陈伯平[导读] 动物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朋友,动物类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重要材料。 殷艺曼陈伯平高台县职业中专甘肃张掖734300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样在翻译上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上的错误。本文试图将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分类分析,探究英语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溯源,并对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英语动物词汇象征意义溯源翻译 一、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 1.象征人物 动物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朋友,动物类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重要材料。漫漫数千年,人们在与动物的接触中,通过对它们长期的驯化、使用与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它们不仅仅是单纯的、死板指某一动物,而且与人文环境至为关照,借以指具有某种动物特征的人,把某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由来描述有关人的品质特征,或褒或贬,寓意深长,使表达更贴切生动,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如一个人生性怯懦胆小怕事叫“rabbit”,描述一个人残暴成性、贪婪可用“wolf”;一个人伸长脖子像鹤一样,望称“to crane”,侧着身子似蟹一般走路叫“to crab”。 2.象征事物的特征 动物体态特征各异,人们在与动物长期接触过程中发现,生活当中的一些事情与动物的某些外型体态和局部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人们便以动物的名称来指代该事物。如:ferret,雪貂,电磁探测飞机;rabbit,兔子,走私货;bug,臭虫,窃听器;duck soup,鸭汤,特别容易、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white elephant,白象,大而无用的东西……有时,人们也用动物某个有外型特征的部位来指某事物。如:作战用的掩体“猫耳洞”,英语用foxhole来表示;goose bump,鸡皮疙瘩;wild goose chase,追逐大雁,最早出自莎士比亚,是追逐像大雁一样不可能抓住的东西;hawk-nosed,长着鹰钩鼻子的;蚂蚁象征节俭(frugality)与预见(prevision)。 3.象征动作 英语中有几大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名词化倾向。但是动物词汇经常名词动词化,用某种动物的典型动作来准确描述人的行为特征,十分传神。如:to buffalo,摆野牛阵,迷惑人,吓唬人;ducking,浮上潜下的鸭潜,躲避;Cat and dog life,争吵不休的生活。 二、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策略 1.直译法 英汉两种文化都讲究我们古人说的“赋”、“比”、“兴”,这其中都不乏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及习语。其中有一些意义相通的,翻译时可以用直译的方法。直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它有不少的优点,所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由此可见直译法之重要。人们的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因此英汉动物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相似的词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似或相近,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直译。比如:He is a fox.就可以翻译为:他是只“狐狸”。其形象、喻体和喻意都是对等的。“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可译为“披着羊皮的狼”,“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译为“拿某人当猴耍”。还有 as foolish as a donkey,像驴子一样愚蠢;as meek as a lamb,如羊一样温顺;as happy as a lark,像百灵鸟一样快乐……直译既保留了原语中生动的动物形象,同时表达了其内在的意义,也使得读者更易于明白。 2.替代法 英文中的“She is a cat”就不能翻译成“她是只猫”,因为英语中cat喻意为“藏着祸心的女人”,汉语中“猫”则没有这层意思。两者形象、喻体虽然相同,但是喻意不同,因而直接翻译就不能被中国文化所接受。这个例子最好译为:“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在遇到含有动物词汇的这种比喻中,我们往往不能直译,而是要找到译语文化中有相同含义的词语、习语来代替,这样才能既使文章显得生动,又使得文化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以更好的传递。比如“as stupid as a goose”,我们不能译为“蠢得像只鸡”,而是应该译为“蠢得像头猪”。这其中用汉文化中的“猪”来同英文化中的“goose”替代就很恰当。 3.意译法 指根据原文大意来翻译,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时使用较多,由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同一动物的认同感不同,在表达相同或不同的意义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所以说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与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能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王寅《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67页。 [2]李信《动物文化比较概论》[J].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1,第5页。 [3]顾嘉祖《语言与文化》[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9页。

名字的意义解析

名字的意义解析 人名是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人名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和语言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许慎《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许慎的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名的起源,还告诉人们名最初是以口相传的,点明了原始人名的口语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产生后,人名相应的也可以书写,于是人名又有了书面形式。人名的书面形式记载和传播着人类的文化,表现了一定的语义特征。 人名的意义:只要是人,就一定有名称,人名的核心功能就在于指称一个个特定的人。“名者,实之宾也”,人名首先是一个人特定的符号标记,这一点是认识

人名意义的基础。同时,人名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名又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标记。所以,只有把人名的符号性和文化性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人名的意义,我们把人名的意义分为指称意义,符号意义,美名意义和泛化意义4种类型,下面分别讨论。 1、指称意义; 人名的指称意义就是指人名的特指性。例如,曹雪芹就是指称《红楼梦》的作者,曹操就是指称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1)、人名和所指称的对象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名称可以指称若干人,这属于同名现象。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同名的绝对数量虽然较大,但在一定的交际环境当中,同名几率相对较小,一般不会引起大的误会。 (2)、一人多名的情况比较复杂。 比如一个人有小名,学名,小名指在小时候使用,若非亲朋好友,长大后别人大多不知道,这种情况就不存在误会的问题。 再如一个人可能会有绰号,宋江绰号及时雨,李逵绰号黑旋风,吴用绰号智多星,这些名称不但不会混淆名实,反而加深了人们对宋江,李逵和吴用的认识,使

小说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作用

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作用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义项。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 所谓“文中”可以有两种含义: 1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 2是指具体的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 什么是语境呢? 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 所谓内部语境,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上下篇等,它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 而“外部语境”,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二、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作用 (1)词语和语句的含义: ①词语或语句的表层含义,联系上下文的相应内容; ③深层含义:联系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2)词语和句子的作用 从四个方面思考:修辞或者表达技巧、结构、人物或环境描写、表情达意。 ①修辞或者表达技巧的作用(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A.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答题步骤: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现象,表达了……思想感情。 B.拟人:将所描之物(景)赋予人的特征,具体形象,阐明事理或抒发感情。 答题步骤:

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现象,表达了……思想感情。 C.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D.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E.对比用什么与什么相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F.反复:“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升华主题。 G.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H.对词语的感情色彩的理解: 指某些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答题步骤: a.判定感情色彩变化 b.解释词语原义 c.根据语境(人物言行和主题)确定临时义 d.作用:亲昵或讽刺地表达了。。。。。。情感。 ②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的句子:总起全文、点明中心;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中间的句子:承上启下(过渡),概括上文某一内容,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作铺垫。 结尾的句子: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启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 ③人物或环境描写(作用人物形象分析)

论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的再现

2010年12月第12卷第4期 1引言 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 —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1]。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完整再现原语的信息与风格,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这种再现只能做到大致对等,翻译过程中产生信息损失不可避免。在翻译中,译者应发挥创造性劳动,在“语义相符、风格相近”的前提下,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使翻译中信息的损失降至最低,并尽量弥补信息差。 翻译主要是指对“意义”的再现。在译语中如何实现对“意义”的表达,实现原语信息与译语信息最大程度的等值,尽可能消除信息差,是翻译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词语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历来被认为是翻译的基础,是制约可译性(translatability)的一个要素。本文旨在就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方法做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2词语意义的分类 美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莫里斯区分了符号关系的三方面,指出:符号与其所指或描写的实体与事件 论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的再现 ◎胡爱国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 [关键词]词语指称意义;再现;词语字面意义;语境;翻译策略 [摘要]根据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意义分为言内意义、语用意义、指称意义。指称意义为语言符号最基本内容,是其他意义的 基础,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再现指称意义。由于英汉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两者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思维方式、文化等诸多方 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翻译中完整再现指称意义并非易事。通过对词语的指称意义与字面意义之间的差异、语境对词语指称意 义的制约、词语指称意义翻译策略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再现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912(2010)04-0087-05 Reproduction of Word Referential Meaning in Translation HU Ai-guo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63,China) Key words:word referential meaning;reproduction;word literal meaning;context;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stract:Referential meaning is the most essential content of linguistic signs,and the basis of other meanings.The basic requirement in translation exists in reproduction of referential meaning.Due to differences in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erms of phonetics,vocabulary,syntax,ways of thinking,and culture,it is a hard nut to crack to reproduce referential meaning.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study how to reproduce word referential meaning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ferential meaning and literal meaning,the role that context plays in determining referential meaning,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referential meaning. [收稿日期]2010-04-06 [修回日期]2010-07-13 [作者简介]胡爱国(1965—),男,江西临川人,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87

古代象征子孙的词语

古代象征子孙的词语 【篇一:古代象征子孙的词语】 古代寓意好的成语大全,吉祥名字大全,吉祥话语大全,祝福语大全,先知中国命名网 白头富贵:牡丹树上站着两只白头翁。牡丹寓意富贵,两只白头翁 表示夫妻,寓意夫妻白头到老,富贵到头。 百子图:由一百个形态各异的童子构成,表示人丁兴旺、子孙多, 同时寓意祝贺多子孙。 长春白头:长春花枝头站着白头翁,寓意夫妻和谐、长春不老,彼 此席哪个伴到白头。 吹萧引凤:又称弄玉吹萧、肖史弄玉。相传秦穆王有一女,名弄玉,善吹萧,一日梦见一英俊青年戴羽冠、披鹤氅、骑彩凤,由天而降,自称为华山之主,要娶弄玉。秦穆王在华山寻得此人,名肖史,相 貌出众,也善吹萧,弄玉也非常喜欢。八月十五完婚后肖史乘龙、 弄玉乘凤双双腾云而去。人称女婿为乘龙快婿,新娘为吹萧引凤。 娥皇女英:娥皇、女英是古帝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舜为妃,后舜南 巡湘江,死于苍梧。娥皇、女皇闻讯赶来,悲痛万分,也死于江、 湘之间。传说娥皇、女英的眼泪将竹子染成斑痕,现称潇湘竹和湘 妃竹。九嶷山,又称苍梧山的潇巷竹最多。 夫妻和合:由鸳鸯和荷花表示夫妻相处和好、相亲、相爱之意。 夫荣妻贵:由芙蓉和桂花组成,寓意丈夫荣耀,妻子位置也随之优越。 瓜瓞绵绵:大者曰瓜,小者曰瓞。瓜,籽多藤长,大小瓜结在绵长 的藤上象征着子孙万代、世代绵长,又指良缘之喜。常常用累累的 大瓜和绵长蔓表示。 和合如意:由荷、盒、灵芝组成,寓意和谐美好,称心如意。 和合万年:和谐、美好、长久的意义。 红拂:也称风尘三侠,红拂原是长安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妾,卫公李 靖以布衣身份拜见杨素时与红拂相见,彼此十分景慕。红拂女扮男 装随李靖私奔,并结为夫妻,途中在客店与侠士张仲坚结为兄妹, 后李靖在红拂的帮助下为唐朝立下大功。 花好月圆:莫思身外,且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后 成为祝贺新婚的贺词,常常用盛开的花朵和圆月表示。

名称指称理论

目录 第1章名称指称理论的历时渊源 1.1 名称指称理论的基本概述 第2章名称指称的描述理论 2.1 弗雷格的名称指称理论 2.2 罗素的描述理论 第3章名称指称理论的哲学影响 3.1 国内外学者对两种理论的述评 3.2 两种名称指称理论的比较 第4章结语

名称指称理论研究 摘要:名称的指称问题一直是逻辑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焦点,特别是现代,这一问题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形成了名称指称的描述理论.历史因果理论本文就是以名称指称理论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探讨了这两种不同的名称指称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另外一个方面也希望通过本文对名称指称理论的研究和梳理,可以更好从整体上把握名称理论的发展方向。 代表描述理论的哲学家主要有弗宙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他们认为名称具有各自的内涵和外延,专名和通名实际有一些缩略的和伪装的摹状词,名称的外延是由名称的内涵决定的,或者说名称的指称是由名称的含义决定的.代表历史因果的哲学家是克里普克和普特南,他们以“命名仪式”来解释专名的形成,否认专名和通名具有各自的内涵和含义,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每个可能世界都指称同一个对象。他们认为我们在给事物命名的时候,不是依据我们对名称的意义的了解,而是依据这个专名与某种命名活动的因果联系。 关键词:名称指称描述理论历时因果论 语言哲学是一门以哲学语一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语言分析,澄清语词和语句的意义,使我们能够以适当的、准确的方式使用哲学语言,从而有效的表达我们的哲学思想。语言哲学不同于语言学,语言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考察语言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不考察某种民族语言的具体特征;而语言学则侧重考察一切语言或者某种特定语言的具体特征,研究语句的构成及其演变过程等等。语言哲学着重从哲学角度研究语言的一般性质和状态,研究语言的一般

论涵义和指称

论涵义和指称 学号:2010301610039 姓名:易添星 摘要:弗雷格明确的将涵义和指称进行区分,但是弗雷格并没有精确地定义涵义,因此理解涵义便成了理解弗雷格涵义和指称理论的核心。本文试图梳理弗雷格的涵义的作用,以至于帮助读者理解涵义。 关键词:涵义,指称,弗雷格 1892年,弗雷格发表了《论涵义和指称》一文。弗雷格通过讨论专名、概念词和句子这三种语言表达式的涵义和指称及其区别阐释了他的涵义和指称理论的思想。专名是指涉一个特定对象的符号或名称,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单称词项,逻辑中的个体常项,如鲁迅。在语句中起到专名作用的成分的是指称一个特定的对象的词组,如,柏拉图的老师。指称一个对象的名称、指称一个特定对象的词组,在弗雷格看来都是专名。一个专名是一定有涵义的,一个专名常常对应唯一一个对象,即是这个专名的指称。有的专名有涵义但是没有指称,例如,孙悟空。那么弗雷格是如何说明涵义和指称是不同的呢?弗雷格从认知方面进行了论证。 弗雷格先从同一关系着手谈到对涵义和指称的概括。他认为同一是一种关系。文章中他提出了两种同一。一种是a=a,另一种是a=b。设想同一是对象之间的等同关系,如果a之所以等于b是因为a和b都指同一个对象,a=b表示的是对象与其自身的同一,但是a=a表示的也是

对象与其自身的同一。而a=a和a=b显然不同,至少在认识论上有不同的意义:a=a是同一律,从逻辑上我们便可以确立;而a=b却不是先验知识,例如晨星就是暮星便是天文学上的发现,是经验知识。所以直观上我们感觉a=b说的东西更多一些,所以二者不同。同样,“晨星是人类看到的一颗星”,“暮星是人类看到的一颗星”,虽然这两个句子由于“晨星”和“暮星”的指称相同而真值相同,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是不同的,因为不知道晨星就是暮星的人,会以为这两个句子中一个是真的,而另一句是假的。因此,对于认知者而言,这两个句子认知意义是不同的。(把这个例子变一下会发现问题更大:“晨星是人类早上看到的一颗星”,“暮星是人类早上看到的一颗星”,这两个句子指称相同,但我们感觉真值不同。因为说人类在早上看到暮星好像很有点奇怪。会不会是晨星和暮星本身的指称就不同呢?一个专名的指称除了这个对象本身,还是不是应该包括这个对象所处的状态呢?比如金星在早上叫晨星,在晚上叫暮星,晨星和暮星是不同的对象,只不过共享同一个物质实体。如果这样理解,鲁迅和周树人似乎指称也不同,是两个不同对象共享鲁迅的物质实体。这是我的一个疑问,希望老师解惑。) 因此,弗雷格对涵义和指称做出了区分,并且明确指出,专名的指称就是专名所命名的对象;概念词的指称是概念,概念的外延是对象;陈述句的指称是它的真值,陈述句的涵义是它包含的思想。但却没有明确指出专名和概念词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定义涵义。下面我们通过梳理涵义的作用来理解涵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