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东丰县二龙山乡中心校赵杰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

我校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的后几名。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势必影响到学校的考试成绩,影响到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质量考核,影响到学校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我校青年教师人数较多,上进心强,乐于学习,不怕吃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往往一筹莫展,处理突发事件时也经常方法单一、粗暴。这既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班风、校风,降低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

和老师进行沟通,达到品德符合社会规范之目的。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人处事,面对生活。另外还要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开发他们的潜能,改善学习方法,发展其学习能力,最终成为学业有进步,人格发展健全的人。

研究内容:“后进生”心里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实践;预防、矫治与赞赏、激励;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互动。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2、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结合家庭和社区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从中分析研究造成“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特点和规律,培养“后进生”的健康心理。即在课题研究中,由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3、个案法:由学生心理咨询室负责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通过对个案分析、追踪研究,探索心理问题的监护、预防措施。

4、调查问卷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需求等进行调查。

5、访谈法: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和对“后进生”的典型行为观察;对“后进生”进行理性确定,转化跟踪;调整策略,激励进步。

6、经验总结法:通过分析概括课题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进行整理和科学分析,使之上升到理论认识高度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题实验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创造的新的教育手段及其积累的丰富经验,是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师分阶段的进行经验总结。

(二)创新点:

1、通过研究,达到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优化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使教师学会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2、课题旨在对初中后进生的心理成因进行研究和分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利于创造师生关系融洽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与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4、探索出“后进生”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矫治的有效途径与对策,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和生活态度。

五、理论支撑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分广狭两义。广义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者被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但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多方面的功用。

后进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后进生的转化只有在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参与下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因此,我们讲后进生的转化仅注重开发智力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眼光放到尚未充分开发而蕴藏着极大潜能的非智力心理因素领域。

六、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广泛宣传、对学生摸底调查,确定后进生名单,名单确定后,对这些后进生进行观察访问,分析归纳后进生心理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后进生心理偏差的表现。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研究工作,研究在校的中高年级后进生形成的心理原因和转化方法,针对个案拿出具体转化的措施,进行转化,并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各个学科、各种活动之中,大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氛围。

七、后进生成因

关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比较重要的是:

1、学生自身因素

(1)智力因素: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可能性或学习潜力就大,智力与学力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后进生”中有个别情况是与智力不高有关的。

(2)非智力因素

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吃苦精神。

2、家庭因素: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把家庭因素看作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学生的家庭里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后进生的产生呢?

(1)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对孩子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漠不关心,养成了孩子自私、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想法得不到实现,便任性胡闹,导致学习下降。

(2)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考试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就严加训斥,导致孩子厌学。

(3)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长生活情趣低下,只顾自己享乐等等,这些家长的做法,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4)有的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都会让孩子在家中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5)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农村常见的留守学生。十五、六岁的孩子心理上处于半独立状态,而生活上又完全依赖于家长,他们自身的自制力很不稳定,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纵容,街头巷尾的游戏机室对他们

又有了太多的诱惑,只要有不良分子怂恿,他们想不学坏都难!

3、学校因素:

(1)老师缺少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合理指导。

(2)有些数学老师上课方式单调乏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

(3)个别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因此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掌握了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1)帮助树立信心,诱发并强化学习动机。

(2)建立适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的认知结构,并不断使之强化。。

(3)强化记忆训练,条理有序,训练到位,及时复习巩固。

(4)熟悉和运用所有记忆方法,并筛选适合学生性格和个性的学习方法。

(5)掌握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并尝试应用。

(6)教师讲课要幽默生动,讲概念要创设情境;抽象推力要有过程,概括要准确、适度,思考问题要教会分析、表述结果要教会综合,要做综合性的记忆训练。

九、研究成果

1、后进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文化文化课成绩或多或少有提高。

2、教师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能够做到对“后进生”投入同样的爱心,甚至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教师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3、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得到了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十、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两年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转困经验。但是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艰难的研究课题,由于实验人员水平有限,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现象。尚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另外,因为研究周期较短,有些结果得到实践论证;但更多的处在摸索探究阶段,甚至有一些是体会反思需要在更大范围研究论证。

我们坚信,在以后的实践中定能不断完善,切实做好后进生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英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的研究》[J].科学教育,2006.1

2、李少兰.《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J].文教资料,2007.4(下)

3、刘万玲.学习困难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1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海萍 一、课题的背景: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 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 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转化“后进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细的 论述。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我校地理位置偏僻,虽然说是一所城镇中学,但实质上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现在农村撤点 并校,在加之农民进城打工,将之女带进城就读,学生源于大部农村,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 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 问题。 3、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 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 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探索、实验、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决定开展关于“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1、后进生:指的是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他们在道德、行 为和学习成绩方面与一般学生拉开了差距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出自由散漫、贪玩、不诚实、懒惰,对学 习没有兴趣,课堂上不听讲,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有抵抗情绪,甚至违法乱纪。 2、心理行为的转化及“后进生”心理行为的转化是指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是研究对象的意识 而且是行为,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来达到转化的目的。转变后进生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调整学习状态,挖掘内在潜能,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问题学生学会做人、学 会生活、学会学习,尽快成为进步学生,真正把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形成良 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探索学校、家庭、社会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针对“后进生”身心发展及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主心、自信心和自律能力,提高他 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特点,探索创新德育和教育常规管理和教育,把摸索的方法渗透到常规管理中,以充分体现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教育公平。 (1)通过研究与实践可以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弘扬学生主体性人格力量,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潜能的理念得以确立。

激励后进生的几种方法

激励后进生的几种方法 如何对待后进生的问题,关键是从激励入手,让他们感到温暖,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用“激励”的措施来转化后进生。 第一、榜样激励。通过介绍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后进生产生一种感染和激励作用。后进生一般比较注重具体的,实际的东西,对老师空洞的说教,常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所以,单凭说理是难以见效的。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常向他们讲述徐悲鸿、华罗庚、爱因斯坦等名人原来学习基础也不算多好,由于发奋努力,才成就了大事业。同时,应特别注意在本校本班级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尤其对那些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快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号召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样做,不仅促使这些学生加倍努力,而且也使后进生看到进步的希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宣传榜样,树立典型,对后进生的教育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成功激励。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获得成功是人们普遍的心理愿望。后进生在看到班上其他同学取得成功之后,内心羡慕之余,也会产生获得成功的欲望,也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各项活动中,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遇。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的策略,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这样,通过成功激励,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的转化。 第三、关怀激励。就是对后进生真心爱护,热心关怀,用爱心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差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而更多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无微不至的耐心关怀,用一点点小事触发他们,使他们改变落后的观念,积极上进。 第四、表扬激励。荣誉是人自尊心的需要,恰当而又适当地给差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在平时,我们要多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坏,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有的虽然纪律观念淡薄,但能积极劳动,不怕苦,不怕脏,带头完成任务;有的对班集体不够关心,但常常能 第1页共2页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报告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报告 ——岭下镇中学赵剑禄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背景: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能力比较差等等。造成他们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观、父母的日常言行、社会不良“细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软弱单一以及学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们成为学校头痛、家长怜惜、社会憎恶的“另类”人。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后进生”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

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 2、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

激励后进生的方法与技巧

激励后进生的方法与技巧 遂溪县建新初中周尚明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成因 ⑴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在同学身上寻找报复。 ⑵自由散漫型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因为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可能厌恶自己的家庭,因此到处游荡,行为散漫。 ⑶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离异父母的冷落,或从小受到外界过多的批评,因此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感强,渐渐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不善交流,喜欢独处,自我欣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自我中心,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与,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 ⑷意志薄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办代替。由于受到的外控过多,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因此自制力差,做事也没有自觉的行动目标,遇到困难不是软弱退缩,就是随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去战胜困难。认识学生、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教育他们,使他们各有发展。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迅速发展,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好的影响,但是一部分特殊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或家庭环境的影响,可能向双差生的方向分化,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尤其对有严重心理缺陷或单亲家庭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感受

学习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矫正

怎样对学习后进生进行德育教育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万雪芳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人数不等的差生出现,而差生总会爱到同学们的嘲笑和其他方面的压力,长期的精神压抑,使他们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若不能及时矫正,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患,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方法,矫正其不良心理的障碍。 一、心理障碍表现 1、自卑心理。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因素,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在后面,课上回答问题总是出错,上交作业一改再改。经过努力,也无明显起色,于是便灰心丧气,失去了奋斗的勇气和信心自我否定,不如别人。沉重的精神负担压得整日愁眉不展,笼罩在一种消极悲观的阴影里抬不起头来。个别教师对优秀生是偏爱有佳,而对后进生却冷落不理;同学们热烈的学习研究讨论,使后进生感到自己被排外,被嘲笑;家长一再的训骂,小伙伴一再的取笑,损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所有这些,无疑是学习后进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学习后进生自卑心理的情绪表现有两种:一是仰郁型。郁郁寡观,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很难看见笑脸,也不与同学说笑,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出独来独往的样子;二是躁动型。情绪反差起落很大,对错误表现出满不在乎,调皮打架,故意捣乱,引起茅盾。对老师的批评不服气,难以与周围同学友好相互。学习后进生的性格表现为:冷漠、怪僻、孤独无竞争意识,意志软弱,自制力差,缺乏理想,无目标无追求强烈的自卑往往发展为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是一种负向心理活动。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的不满。往往对教育采取逆向反应。久而久之,发展成为固执,孤僻消极拒绝等心理习惯。 学习后进后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后进生屡遭学习上的挫折,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教师的教育不再信任。②学习后进生自身价值长期得不到展示,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便反其道而行之,与教师唱对台戏。③个别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欠妥,批评生硬,没有采取谈心、交朋友、激励等各种方法,激化师生情绪上对抗,于是“破罐子破摔”无理取闹。④长期压抑,沉闷情绪的渲泄。 3、厌学心理。由于考试总也考不好,同学们经常会报来嘲笑的目光,家长也批评训斥,所以后进生压力非常大,在班内无伙伴。心中的痛苦无人诉说长期的压抑使他们感到学习再也无乐趣,没意思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认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一)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第1篇(一)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要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 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 却往往不显著。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达到品德符合社会规范之目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如何转化后进生》学习心得

《如何转化后进生》学习心得 《如何转化后进生》学习心得 临高一小吴维宁 XX年9月12日下午,聆听了王小芬老师的精彩讲座,触动很大,下面浅谈如何转化小学英语后进生的几点心得。 一、了解、掌握后进生心理,建立师生感情 高尔基曾说过:“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教师首先要对后进生倾注“爱心”,“爱”是抚平他们“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也是促使他们形成完整的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伤害这些后进生的自尊心。这些后进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他们心里免不了有一种压抑感,自信心不强。我们要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他们进行外语学习的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外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不失时机的激励、鼓舞他们,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动力和自信心,从而扬起学习的风帆。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后进生 班上的学英语气氛浓愈,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大

的教育力量。我充分利用黑板,让学生学一个新单词、新句子就写在黑板上,并且每天安排值日生带领大家朗读。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集体荣誉感的,他们都想要为班级争光。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热爱集体,才是真正对集体对国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班级里学英语的气氛浓,对那一部分后进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英语都能学得好,为什么我不能?在强烈的学英语气氛感染下,他不好意思不学好英语。后进生们也在一天天的熏陶中实现着由不会、不熟、会、熟、很熟、非常熟的过程。 三、督促后进生课后复习,及时对学生辅导 对后进生的作业我经常是面批,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每次上课,我都要检查他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单元结束后我要帮助他们归纳重点,并且及时检查,叮嘱后进后千万不要把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更大的差距 四、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伟大的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喜悦是一种非常好的动力,它能促使儿童产生努力学习的愿望。”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进步,如能及时肯定,便会有一种经常性的成功感,使他们努力提高成绩,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和进取心。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多次地体

后进生激励法

1、激励后进生进步提高。 激励是教育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得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强化人们的行为习惯或行为倾向,增强其发生行为的动力。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给予适当的激励,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并受到鼓舞,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激励是促使其奋发进取的最有效的推动力。激励是一种艺术,需要教育者巧妙运用,时机和环境都要注意选择。如:后进生失利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加以鼓励,帮助树立信心;取得成绩,要及时指出其成功和不足,提出下阶段新的目标,激发起更大的斗志。激励的场合既可以是课堂问答,也可以是课后交流;既可以是群体活动,也可以是单独相处。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语言交流,作业点评,物质奖励等。激励需要强化,对后进生的行为给予某种刺激——奖励或惩罚,促使其增强、减弱、激发或抑制。一般来说,奖励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惩罚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境之中,产生焦虑,不仅破坏当前的学习状态,而且还可能导致对整个知识领域的厌恶,导致对学习的自暴自弃或适得其反的不切实际的志向水平。奖励能引起后进生成功的体验,不仅对动机起强化作用,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自我满足感,愉悦整个身心。正强化更有利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激励最好能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教师的一种故意安排,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们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后进生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理性的、分阶段性地总结和分析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成绩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与调整。对于后进学生来说,由于长期遭受到轻视和压抑,缺乏自信心和主体的自豪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支持和鼓励,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之后,老师应当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满足后进学生的主体存在心理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这种阶段性肯定的姿态,可以起到充电的作用,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促进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增强他们的主体自豪感,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功与进步。在充分肯定后进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针对学生自身尚存的不良习惯,要进行适时的提醒,使他们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可喜变化,又能够感觉到自我更新的巨大潜力,自觉地加以改正。 (三)巧妙地进行激励心理学研究发现, 三、激发后进生的热情 实践证明,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委任一些他们可以胜任的职务,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心理,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激情。当他们在班务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应抓住时机同他们谈话,树立他们全心全意为全班同学服务的意识,要求他们作为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不论在学习、工作中都要起榜样作用,这样为了让其他(她) 同学对他们的工作心服口服,他们在学习上一般都比过去更加努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便利用别人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我让后进生自己选择敬佩的班干部成为同桌,采取迂回战术,在这些干部身上下功夫,对其严格要求,使他们能很好地感染周围的人,让“近朱者亦”从而去改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同时,我让后进生展开竞赛,要求后进生每天为自己做好评价记录,具体内容是: 1.1 课上不扰别人; 1.2 课间不吵架; 1.3 按时写成作业,及时订正; 1.4 值日认真。 刚开始时,每天只要达到三项就奖给他本子、笔、书签等,过一段时间后要求四项全部达到才得到奖品。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让学生自己做记录,就让他们感到了老师的信任,会自觉改掉缺点。否则,让别人做记录,他们始终感到处于监视之中,易出现逆反心理。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我又采用了向家长打“表扬电话”的形式,给予学生精神奖励。这样,我得到了学生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结题报告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生的需要 目前,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兴趣、意志、动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加之目前尚不完善的教育体制以及教师、家长所实施的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等外因作用,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素质、智能发展的优劣。尽管这些学生只占较少的比例,但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孩子本身来说会影响其终身的发展。所以,我提出了“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这一课题。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理论价值 “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2)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2、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结合家庭和社区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从中分析研究造成“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特点和规律,培养“后进生”的健康心理。即在课题研究中,由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3、个案法:由学生心理咨询室负责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通过对个案分析、追踪研究,探索心理问题的监护、预防措施。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 东丰县二龙山乡中心校赵杰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 我校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的后几名。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势必影响到学校的考试成绩,影响到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质量考核,影响到学校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我校青年教师人数较多,上进心强,乐于学习,不怕吃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往往一筹莫展,处理突发事件时也经常方法单一、粗暴。这既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班风、校风,降低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第1篇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的需要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达到品德符合社会规范之目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2、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如何提高小学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发展不同,学习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学生,有的思想品德差,有的学习差等。面对教学中这类学生,我们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关键词】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 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能改变小学后进生已成了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难点,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这是搞好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因而对占有一定比例的后进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素质教育主要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后进生问题,后进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大量的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后进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后进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比如许多在校的优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一定工作就很出色,而有一些所谓在校时的后进生,倒还表现出了创造性。这说明:唯有坚持“面向全体”,特别是面向后进生才是切切实实的素质教育。 “后进生”在学校和社会的地位如何呢?答案是肯定的:受到歧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后进生”只能坐在角落里,这本身就让后进生体会到了人生的不平等,人格缺陷,扭曲和对社会的仇视,由此而起。 (2)“后进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辱骂,是输在起跑线的群体,他们还没有冲出起跑线,就遭受到了失败的打击,成为心理最脆弱的懦夫。 (3)“后进生”不仅受老师的批评和辱骂。还会受“优生”的迫害和欺凌。学校班级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社会,因为后进生往往是老师关注和收拾的对象,所以“优生们”都知道,即便是自己做了错事,老师也会原谅的,而“后进生”做了错事,往往会受到老师的责骂和惩罚。优生会有意无意借用这一点,来迫害和欺凌后进生,让“后进生”产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评价观,形成一些仇恨心理,这些仇恨心理很容易变成犯罪心理。 (4)虽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后进生的期望值过高,就会采用不正当和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导致后进生心理失衡,长期以往,形成心理偏差。 (5)“后进生”由于受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歧视,其心理,人格,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受到扭曲,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现代教育中如何对待和转化“后进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厚爱后进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后进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处理

用“激励”的措施来转化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用“激励”的措施来转化后进生-后进生 转化 用激励的措施来转化后进生 前面研究了很多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用激励的方法入手也是很关键的,这样会让他们感到温暖,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 第一、榜样激励。通过介绍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后进生产生一种感染和激励作用。后进生一般比较注重具体的,实际的东西,对老师空洞的说教,常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所以,单凭说理是难以见效的。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常向他们讲述徐悲鸿、华罗庚、爱因斯坦等名人原来学习基础也不算多好,由于发奋努力,才成就了大事业。同时,应特别注意在本校本班级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尤其对那些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快的同学给予大力表扬,号召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样做,不仅促使这些学生加倍努力,而且也使后进生看到进步的希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宣传榜样,树立典型,对后进生的教育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成功激励。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获得成功是人们普遍的心理愿望。后进生在看到班上其他同学取得成功之后,内心羡慕之余,也会产生获得成功的欲望,也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各项活动中,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遇。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的策略,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这样,通过成功激励,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的转化。 第三、关怀激励。就是对后进生真心爱护,热心关怀,用爱心温暖他们冰冷的心,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差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而更多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无微不至的耐心关怀,用一点点小事触发他们,使他们改变落后的观念,积极上进。 第四、表扬激励。荣誉是人自尊心的需要,恰当而又适当地给差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在平时,我们要多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坏,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有的虽然纪律观念淡薄,但能积极劳动,不怕苦,不怕脏,带头完成任务;有的对班 1

好老师激励后进生的21个课堂技巧读后感

《好老师激励后进生的21个课堂技巧》读后感 从教几年来,细数自己读过的教育教学类书籍简直太少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些严谨的理论让自己有点望而生畏。作为一线教师,我总是想,这样的问题专家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样把深刻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上的。所以一直以来,我更多的是像老教师们请教各种做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感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不足,似乎内心的一切都已掏空,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瓶颈期”吧。 恰逢此时,在好友的推荐下,我在假期中看了一本书——《好老师激励后进生的21个课堂技巧》。这本书是美国最著名的“问题学生”教育家里奇·考伯34年的经验分享。书中21个高效课堂管理策略,有案例,有方法,能快速激发后进生学习热情。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书中更多的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这些方法正是我们一线老师面对后进生时所急需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逆转厌学情绪;有效控制课堂,降低问题学生不当行为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和后进生建立双赢关系;减少后进生违纪行为;疏导后进生心理障碍……列数阅读此书的种种益处,简直是如数家珍。 合上书,在我脑中萦绕的却不仅仅是书中处理问题学生的这些方法。我们都知道,后进生也好,问题学生也罢,这都是每一位老师在教师生涯中不可避免要面对的。我们也同样清楚,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要善用教学技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包括后进生、问题学生找到自信,找回学习乐趣,提高学习动力。除了方法之外,关键还在于,我们老师的耐心和宽容度。此时我想起了爱因斯坦,他10岁时,进入了慕尼黑的路提波德中学。他喜欢上了数学,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没过多久,数学老师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常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有一次,数学老师公开对他说:“如果班上没有你这个学生,我会非常愉快。”“你提的问题经常使我心神不定。”除了对数学的爱好,爱因斯坦对路提波德中学并没有留下好印象。那些死记硬背的功课,全都引不起他的兴趣,成绩也都很不好。老师们嫌他“生性孤辟,智力迟钝”,责备他“不守纪律,想入非非”。在老师的眼中爱因斯坦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后进生。有一次父亲赫尔曼问学校的训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应从事什么职业,这位主任直截了当地回答:“做什么都没关系。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最后这位教导主任还勒令其退学。路提波德中学直接关上了

对后进生学生心理激励的研究开题报告马艳

对后进生学生心理激励的研究开题报告马艳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对后进生学生心理激励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惠市米沙子镇沃皮中心小学马艳 (一)课题研究的界定 后进生就是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的学生,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 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这些学生很多都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后进生行列,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因为是后进生,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了班级可有可无的人;因为是后进生,他们很少见到父母的笑颜,成了家长的“心病”。他们无法与父母沟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浓重的厌学情绪,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后进生在学校教育中大量存在,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个考验。如果处理不当,总会在这些学校闹出爆炸性的社会新闻;而有的学校则发生学生和学校闹纠纷,最后发生学生家长刺死校长的可悲事情的;更多的则是学生未走出校门就走进了牢门的这样惨痛的事。这些让人揪心的事不禁会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怎样才能化解校园暴力从而构建和谐的校园,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们沃皮小学作为普通小学,学校也有部分后进学生,这些学生在发展上总的来说 是处于暂时落后状态的。这些后进生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厌学情绪较重,学习成绩提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后进生转化的道路,这样才能师生和谐、校园和

关于初中后进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0001

关于初中后进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 ——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 2011年10月8日起,我到化州市第三中学进行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我做了一次有关初中后进生情况的调查。由于我是单独实习,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调查的范围仅限于三中的初中部三个年级的部分学生。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国内,提素质教育已经很久了。可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存在着一些与素质教育不相符合的教育现象。其中对学生进行以分数来评优劣,把一部分成绩交差的学生定为后进生的现象引起我的关注,也是做这次调查的起因。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初中后进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的一些看法。 其实很多学生的对后进生的看法,都比较模糊,就是考试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此,我想有必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后进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但是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没有能得到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因此没有达到以特定成绩为标准,且长期处于成绩落后的学生群体。 据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更喜欢关注优等生,而对后进生缺乏耐心。确实,在教学上,优等生稍加指点就收到成效,从而在感情上也容易亲近。后进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常常缺乏足够的关心,甚至冷处理。对这一群体,我们应该给予

足够的关怀和耐心,努力帮助他们塑造完善的人格,坚实的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 从调查和谈话结果整理中,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表 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都有一定的共性。从而为进一步实现对他们的帮助找到切入点。 后进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群体性特征。有些后进生不仅 在考试中成绩差,而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具体到学习方面这一块,群体性的表现特征是:首先考试成绩往往处于参加考试人数的底部,至少低于考试的平均水平;其次在课堂上,学习纪律较为散漫,精神常常不集中,没有勇气积极与老师互动,请教问题或回答问题;课后,作业不积极完成,或独自没有足够的知识完成;学习动机不够强,不够热切,对学习问题存在偏差。上面的种种行为表现是最直观具体的材料。这些的材料对于隐藏在下面的后进生学习心理状况具有揭示和表现的意义。随着我们对后进生群体特性的认识加深,可以看到后进生的智力因素,或者说智力潜能没有问题。 后进生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在实际上有重要的联系。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后进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成正相关。学生的的学习成绩存在的千差万别,正是在这一点上说明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然不是智力因素差异的导致的结果,那么就不是可以通过靠增加教学时间长度,练习量的增大,练习强度的提高,就能药到病除。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分析出来后,联系了班中几个学生做了访谈。通

谈后进生学习的心理激励策略

谈后进生学习的心理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13-12-11T14:41:40.43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12月供稿作者:常俭丽[导读]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常俭丽 作为教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有学习障碍、在学习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尤其要充满爱心,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策略,保护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成长。为此,针对学习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可以采用如下教育教学策略。 1 有效激励,激发学习动力 学习障碍学生,首要的问题是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同时也没有目标和对未来的规划。这一问题导致了他们对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习上的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对学习上的挫折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们可以根据课前对学习障碍学生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适合他们解答的问题,或者他们演示一些相对容易的实验。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和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他们取得一些进步的时候,再逐步提出高一些的要求。对学习障碍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多发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在他们犯错误或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能急于下判断,要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情况,慎重的做出评价,力求客观公正。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课堂教学,更应注意启发诱导,以他们喜闻乐见、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教师循循善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步步自我体验、自我提高、成功地接受和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这将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良好心情的愉悦。 2 主动关爱,点燃学习热情 往往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不爱学习甚至会逃学,他们经常会违反学生行为规范。通过调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缺乏一个完整和谐的家。一般都是父母工作不稳定而到处奔波或者父母离异,父母经常不在孩子身边,没有时间真正的了解孩子,关心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却无法获得他们这个年纪最需要的是父母长辈的爱,因此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于是逐步形成学习障碍,这种情况在整个学校几乎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存在。这些学生往往表现为忧郁、焦虑、敌对、偏执和敏感,这些心理特点与他们长期生活在被忽视、被冷落、受歧视、被排斥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抱有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的正确态度,才能把他们少儿微、隐而藏的闪光点发现出来,并像园丁爱护幼苗那样,珍惜他们的点滴进步,用心加以培养。”因而,对学习障碍学生,我们尤其要建立师生平等、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他们营造爱的氛围,才能使他们在被关注、被爱护、尊重平等的环境中,逐步从忧郁、冷漠、敌对、偏执的心灵荒漠中走出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错。对学习障碍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动手操作失误时,教师要耐心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切忌发火,这一点是教师最需要注意的方面,决不能用粗暴的语言和行为再去打击这些几乎已经处于精神即将崩溃下的幼小心灵。 3 加强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个体将遭到一系列的行为、情绪和适应问题,降低自我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学习障碍学生,因其心理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散漫的学习作风,自我控制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他们通常不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遵守校纪班规,这些行为问题反过来又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学习障碍学生往往自我了解不够、自我要求不高,因而自我控制不紧,自我管理不佳。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习障碍学生有目的地制定一些通过他们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分层制定目标,先将目标定得低一些,容易一些,将他们产生学习挫折的频率减至最低点;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独立完成,督促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最终逐步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4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后进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造成学习困难。大多数学生不会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将教学和学法融入日常教师活动中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具体做法是:一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案”。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二是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包括学生如何听、如何看、如何想、如何记忆、如何理解、如何分析、如何集中注意力等。三是督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充分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要帮助学生制订上课、自习、作业、复习、思考、考试和作息等七个方面的优良习惯要求,并通过严格、有序的反复训练强化落实。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