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论文

电子产品论文
电子产品论文

电子产品及生产流程概论论文

电子产品及生产流程概论主要讲了关于一些现代常用电子产品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生产流程。它包括计算机产品,通信类产品,广播电视及仪器仪表产品,电子器件产品,电子元件产品和集成电路等七大类。电子产品生产流程主要从材料准备,材料测试,SMT,装配与焊接,整机测试等几个方面来说明。课程以多媒体视频及PPT板书和实物观察及实物使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特点是实用性,简单性。作为市场营销专业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电子产品及生产流程概论其主要原因是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常用电子

类产品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以便今后更好地从事电子类销售。

电子产品是以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产品统称。其分类主要有:雷达及无线导航,电子元器,通讯产品,电子设计加工,广播,电视设备,金融电子,数控设备,商业电子,仪器、仪表,电线等。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级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总之,技术进步从1916年开始生产电子管起,无线电工业经历了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进步,正在向巨型、微型、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应用范围广电子工业产品进入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各个领域。知识、技术、资金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已突破制造业的范围,形成了软件、服务、信息等新兴产业;许多国家都把电子工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一个带头产业。而电子产品主要有6大发展趋势:1.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2.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3.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和大容量方向发展。4.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5.软件技术网络化,智能化,软件无线互联技术实用化。

6.显示技术向大屏幕,平板方向发展。

下面就对5种常见电子产品做主要说明。

1)计算机类产品

计算机按构成元件经历的四个时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进入大发展时期。计算机可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按用途又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按其规模、速度和功能等又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及单片机。这些类型之间的基本区别通常在于其体积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功率消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和设备、软件配置等的不同。计算机类产品

的主要特点有1.有自动控制能力2.处理速度快3.记忆能力强4.能进行逻辑判断5.支持人机互动6.通用性强。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1)运算速度(2)字长(3)内存储器的容量(4)外存储器的容量。

具体内容有:PC是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就是个人计算机.

主板,又叫主机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性能指标(1)支持CPU的类型与频率范围(2)对内存的支持 (3)对显示卡的支持(4)对硬盘与光驱的支持(5)扩展性能与外围接口(6)BIOS技术电脑外设就是除主机外的大部分硬件设备都可称作外部设备,或叫外围设备,简称外设。计算机系统没有输入输出设备,就如计算机系统没有软件一样,是毫无意义的。

外部设备大致可分为三类:1.人机交互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绘图仪,语言合成器。2.计算机信息的存储设备,如磁盘,光盘,磁带。3.机-机通信设备。USB硬盘是移动存储设备的一种,它是用一个专门的控制芯片实现USB接口与IDE接口之间的通讯,在这个芯片的基础上就可以通过安装不同容量的硬盘,并利用USB进行移动存储,而且由于硬盘容量比较容易提升,因此可以通过USB-IDE技术轻松地实现高容量移动存储。

显卡就是显示卡,负责输出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到显示器。它的性能指标主要有显卡核心型号,核心频率,顶点阴影和象素阴影数量,渲染管道数量,显存型号,显存频率,显存位宽,显存容量,接口类型

打印机可以文档和图片打印出来的机器,打印机一般是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几种最为常用。

2)通讯类产品

通信类产品:GSM手机、无线电寻呼系统、卫星通信、卫星定位应用产品、遥控答录电视机、话路终端机、通信、网络线缆、智能化锂电池、冲电器、手机轴、手机镜片、手机外壳、电机马达、驻极体话筒等。

目前手机从性能分: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大多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一样使用英国ARM公司架构的CPU,但是智能手机的主频高,非智能

手机的主频低。手机国产的主要有魅族,联想,华为等。欧美主要有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等.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能相互通信,主要是由三部分协调工作的结果,分别为射频部分、逻辑部分和电源部分。手机的性能指标:屏幕分辨率;摄像头像素是否自动对焦;手机材质外观;多媒体功能;待机时间,是否支持java扩展,上网类型和速度,操作系统,待机时间。

GPS卫星接收机种类很多,根据型号分为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手持型、集成型;根据用途分为车载式、船载式、机载式、星载式、弹载式。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无线电空间定位系统,它利用导航卫星和地面站为全球提供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三维坐标(纬度,经度,海拔)、三维速度和定位信息,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均可以用于定位和导航。

遥控器分红外遥控器,声控遥控器,无线电遥控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微处理器芯片IC1内部的振荡器通过2、3脚与外部的振荡晶体X组成一个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480kHz)。此信号送入定时信号发生器后产生40KHz的正弦信号和定时脉冲信号。正弦信号送入编码调制器作为载波信号;定时脉冲信号送制扫信号发生器、键控输入编码器和指令编码器作为这些电路的时间标准信号。

电话机产品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普通按键电话机、主叫号码显示电话机、录音电话机、免提电话机、短信电话机、无绳电话机等。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3)广播电视及仪器仪表产品

电视产品按成像的原理来分类,有阴极射线管(CRT)电视机、液晶(LCD)电视机、等离子(PDP)电视及有机电致发光体(OEL)电视机之分。电视机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线,接收到电视台发射过来的高频电视信号---经过高频头选频,选到所需要的电台频率,再经过变频,变成中频信号----送给电视机的中放电路---放大、处理后将音频、视频和同步信号分离----音频信号送给功放放大---推动喇叭发出声音。----视频信号送视频解码器-分离出红、绿、兰、信号,分别送给显像管的R\G\B电子枪,驱动显像管,还原图像。-----同步信号分离后,分别送给行、场扫描电路,控制电视机本身的行、场扫描频率和电视台发送过来的频率保持一致。同时,电视机内部还有电源电路为机器提供能源。行、场扫描电路为显像管提供各种所需要的电压。行场电路类似人的画笔,根据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画出不同的固定画面,以每秒25张的速度(隔行扫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因为速度很快,肉眼看起来,就是活动画面了。电视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安全性2.电、光、声、色性能3.干扰特性4.电视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值5.电视机的温度稳定性6.机械强度。

仪器仪表产品是用于检查、测量、控制、分析、计算和显示被测对象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电参数、几何量及其运动状况的器具或装置。仪表性能指标通常用精确度(又称精度)、变差、灵敏度来描述。

液晶电视机主要的厂家有三星,海尔等。它的工作原理:首先液晶显示器必须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萤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

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因此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液晶电视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液晶板面,对比度,亮度,响应时间等。

等离子电视机是指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等离子电视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当使用涂有三原色(也称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出的光则呈红、绿、蓝三原色。当每一原色单元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现。最突出特点就是“大而薄”。

多媒体保安监控系统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利用最新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并融合电视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了多方位、多功能、综合性的监视报警系统。

电子测量仪器有模拟电压表、数字电压表、数字万用表、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函数发生器、电子计数器、通用示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电桥、高频Q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失真度测试仪、扫频仪、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和虚拟仪器等。

4)电子器件产品,电子元件产品和电子材料产品

电子元器件种类包括二级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指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成分的成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器。电子器件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包括主动器件和分立器件。

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包括介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压电与铁电材料、导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的二端器件,有电子二极管和晶体二极管之分。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主要利用外加正偏电压和外加反偏电压,二极管加正向电压的时候它像一个小的电阻一样,电流可以通过,电路是通的;当加反向电压的时候,它是截止的,对电路来讲相当于断路。

三级管主要是作为放大器来工作的,它可分为高频三级管,低频三极管等,它主要是利用PN结将小电流放大

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种变化规律调节的电阻元件。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当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即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的器件或装置。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

5)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将“管”和“路”紧密结合的器件,它以半导体单晶硅为芯片,应用半导体制造工艺把晶体管、场效应管、电阻、小容量电容等许多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线都做在同一芯片上,然后封装在管壳里。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按其特点又可分为集成运算放大器等。集成电路主要的元件有晶体管,电阻,电容。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由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组成的高增益模拟集成电路。它的增益高,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低,共模抑制比高,失调与飘移小,而且还具有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亦为零的特点,适用于正,负两种极性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按其参数可分为:通用型运算放大器,高阻型运算放大器,低温漂型运算放大器,高速型运算放大器,低功耗型运算放大器,高压大功率型运算放大器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储存器RA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通常根据应用领域、总线类型来分可分为工控型/家电型,总线型/非总线型,通用型/专用型。除运算,时钟控制等功能外,还自带存储功能。

最后是关于电子产品生产流程,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常用工具,专用设备,基本材料准备,各种焊接工艺和各种测试方法等。

电路板组件的装配工艺,在电路板组装中,可以划分为机器自动装配和人工装配两类。机器装配主要指自动铁皮装配(SMT)、自动插件装配(AI)和自动焊接,人工装配指手工插件、手工补焊、修理和检验等。1.生产准备是将要投入生产的原材料、元器件进行整形,如元件剪脚、弯曲成需要的形状,导线整理成所需的长度,装上插接端子等等。这些工作是必须在流水线开工以前就完成的。2.自动贴片是将贴片封装的元器件用SMT技术贴装到印制板上,经回流焊工艺固定焊接在印制板上。3.经装贴有表面封装元器件的电路板,送到自动插件机上,机器将可以机插的元器件插到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经机器弯角初步固定后就可转交到手工插接线上去了。4.人工将那些不适合机插、机贴的元器件插好,经检验后送入波峰焊机或浸焊炉中焊接,焊接后的电路板个别不合格部分由人工进行补焊、修理,然后进行ICT静态测试,功能性能的检测和调试,外观检测等检测工序,完成以上工序的电路板即可进入整机装配了。

电子产品设计报告

题目自动调光灯的设计 姓名丁贺学号 0903130128 系(院)电子电气工程系 班级 P09电子信息 指导教师冯泽虎 二O一一年一月六日

摘要: 自动调光灯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能让我们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 关键词:自动调光灯的安装、调试、工作原理。 一、引言:有时侯我们自以为简单的事情,当做起来时才知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要了解一项工种,掌握焊接和电子工艺的操作技术,光靠看书本和讲解是不行的。所谓实习就是要我们自己实际的去练习,去操作。要真正的把从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到实际操作、实践中去。还有就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操作, 电路原理:利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触发电路调光灯电路,交流电经过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变成直流触发电压,加在晶闸管的电极上,直到脉动经过滑动变阻器,电阻,向电容充电,当充至一定值时,晶闸管开通,灯泡发光,当双向晶闸管的电压过零时,晶闸管管断,不断重复以上过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容的充电速率,所以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灯泡正电流的有效值发生变化。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所需的基本工具:电烙铁(焊枪)、烙铁架、松香、万用表、镊子、偏口钳、螺丝刀。 焊接工艺要求: 1、在焊接之前要仔细的查看个元件的个数,以及用万能表测试个元件性能是否为良好的。2、要清楚的识别元件种类和作用3、在撤离电烙铁的同时要保证电路板不要晃动以免产生虚焊。4、在焊接三极管的时候要注意分清它的集电极、基础极和发射极。5、在焊接中要服从后级向前级安装,先小后大的原则。 焊接工艺实训的体会:在电焊的收音机的时候,学会电焊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焊接的体会,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温度和时间,焊接时要使电烙铁的温度高于焊锡,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铁接头的松香刚刚冒烟为好,焊接的时间不能太短。 三、自动调光灯的电路方框图,电路图如下: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报告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 班级:08电子信息工程(应电方向) 院系:应用技术学院 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应用技术学院综合实验室 指导老师:王悦善职称:讲师 成绩: ( 2011年6月2日 )

目录 目录 (1)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艺设计 (2) 普通装配导线加工 (5) 电子产品装配准备工艺 (6) 电子产品基板手工焊接工艺 (9) 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工艺 (13) 电子产品整机调试工艺 (15) 电子产品整机检验工艺 (17)

题目: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认识常用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 2.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3.掌握电子线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流程和要点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对于学生做电子工艺实习来说,主要是学习怎样填写工艺文件,学习电子工艺的基本流程,因此对于焊接方法因考虑经济、方便、对焊接技术要求不高的方案,下面就对一些方案进行讨论: 方案一、手工焊接 手工焊接适合于产品试制、电子产品的小批量生产、电子产品的调试与维修以及某些不适合自动焊接的场合。该方式对焊接工具要求简单,焊接步骤简单,容易掌握,主要适合电子元件管脚不多的情况。 方案二、浸焊 浸焊的特点:操作简单,无漏焊现象,生产效率高;但容易造成虚焊等缺陷,需要补焊修正焊点;焊槽温度掌握不当时,会导致印制板起翘、变形,元器件损坏。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 方案三、波峰焊接 波峰焊的特点:生产效率高,最适应单面印制电路板的大批量地焊接;焊接的温度、时间、焊料及焊剂等的用量,均能得到较完善的控制。但波峰焊容易造成焊点桥接的现象,需要补焊修正。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方案四、再流焊(回流焊) 该技术主要用于贴片元器件的焊接上。被焊接的元器件受到的热冲击小,不会因过热造成元器件的损坏;无桥接缺陷,焊点的质量较高。该方案对焊接工具要求较高,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经济,焊接技术也不是很快能掌握的。 方案五、接触焊接(无锡焊接) 该方案对电缆接接线柱等场合比较实用,对于焊接收音机没有实际价值,对学生来说也不经济。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手工焊接对学生来说比较经济,对焊接技术要求不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改方案。 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第一章概述 1.1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1.1.1现代电子设备的特点 当前,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超小型化元器件和中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推广,使电子设备在电路上和结构上产生巨大的变化。小型化、超小型化、微型化结构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的设计方法逐渐被机电结合、光点结合等新技术所取代,再加上电子设备要适应更加广泛的用途和恶劣苛刻的工作环境,就使当代电子设备具有不同于过去的特点。这些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设备组成较复杂,组装密度大 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具有多种功能,设备组成较复杂,元器件、零部件数量多,且设备体积要小,组装密度大。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衍生的各种功能模块的出现,使电子设备的组装密度较过去提高了很多。 2.设备使用范围广,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复杂。 现代电子设备往往要在恶劣而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有时要承受高温、低温和巨大温差变化;高湿度和低气压;强烈的冲击和振动;外界的电磁干扰等。这些都会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3.设备可靠性要求高、寿命长 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足够的工作寿命。可靠性低的电子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高可靠性的电子设备,不仅元器件质量要求高,在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中都要作出较大的努力。 4.设备要求高精度、多功能和自动化

现代电子设备往往要求高精度、多功能和自动化,有的还引入了计算机系统,因而其控制系统较为复杂。精密机械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一大特点。自控技术、遥控遥测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精密机械的紧密结合,有的电子设备要求有智能实现人机交流,使电子设备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上述电子设备的特点,只是对整体而言,具体到某种设备又各具自己的特点。由于当代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特点,对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要求更高了,设计、生产人员充分了解电子设备的特点,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十分必要的。 1.1.2 电子设备的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 工艺工作是企业生产技术的中心环节,是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它的内容是确定产品的制造方案并完善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在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它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指导符合设计要求的加工生产,直至出厂为止而采取的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工艺工作按内容可分为工艺技术和工艺管理,前者是生产实践劳动技能和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总结,是工艺工作的核心;后者是对工艺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与实施,是保证工艺技术在生产中贯彻和发展的管理科学。工艺技术的实现和发展是由科学的工艺管理工作来保证和实现的。工艺工作将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的着眼点就是促进每项工作操作简单、流畅、高效率、低强度。 设计和制造电子设备,除满足工作性能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加工制造的要求,电路性能指标的实现,要通过具体的产品结构体现出来。电子设备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其结构和构成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初期的设备较简陋,考虑的主要问题是电路设计。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了将复杂设备分为若干部件,树立起结构级别的先进想法;为防止气候影响,研制出密封外壳;为防止机械过载而研制出减振器,设备结构功能进一步完善,结构设计成为电子设备设计的内容。随后,由于军用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野战的需要,结构设计的内容逐步丰富起来。目前,结构设计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占有较大的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论文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论文 一、概述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针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技术发展及岗位需求,注重描写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装配、焊接、调试和质量控制,详细介绍电子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SMT工艺中的印刷、贴片、焊接(包括当前的工艺热点无铅焊接)、检测技术及相关工具(如ICT、AOI、BGA植球器等)的调试与使用;生产过程的防静电问题;作为检验人员应该熟悉的知识与方法;作为工艺人员编写工艺文件、管理技术档案的知识;为企业出口产品而参加各种认证的工作等。 二、电子工艺技术入门 (1)、主要介绍了电子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在研究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过程中材料、设备方法、操作者和管理者这几个要素是电子工艺的基本特点,通常用“4m+m”来简化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要素。 (2)、了解电子工艺学具有涉及众多科学技术领域,形成时间较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及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薄弱环节。 (3)、熟悉了电子产品工艺操作安全的知识,了解电子产品中电路板生产的基本流程如下: 1.生产设备 2.自动贴片 3.再流焊 4.自动插件 5.人工插件 6.波峰焊(浸焊) 7.手工补焊 8.修理 9.检验测试 10.包装 三、从工艺的角度认识电子元器件 通常说来,在电子行业,元件是指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接插件和开关等无源元件:器件是指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有源元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两者不严格区别,统称电子元件即可。 ( 1)、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型号命名以及标注方法。通常电子元件的名称反映他们的种类、材料、特征、型号、生产序号及区别代号,并且能够表示出主要的电气参数。电子元器件的名称有字母和数字组成。而其型号和各种参数应当尽可能的在元器件的表面上标注出来。常用的标注方法有三种: 直标法: 把元器件的主要参数直接印制在元器件的表面上即直标法。这种方法直观,只能用于体积较大的元器件。例如:电阻器的表面上印有RXYC-50-T-1K5-+10%(-10%),表示其种类为耐潮披釉线绕可调电阻器,额定功率50W,阻值为1.5千欧,允许偏差为正负10%。 文字符号法: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论文

电子密码锁设计 一、功能介绍 密码锁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在没有任何按键时候,显示一句问候语,HI!Good Moring,到了下午又变为HI! Good Afternoon 2.按下任何键的时候,提醒你”Please Input code” 3.此时可以输入预设的密码”123456”如果输入错误时,扬声器发出两声 警告,灯闪烁,显示”Input again 2” 提醒用户还有两次输入机会如果再次输入密码又不对,重复上次的显示,并提醒用户还只有一次机会,当第三次输入又错误时,扬示器会发30秒的报警声,同时灯闪烁,显示乱码 如图3.2.3b不所示,30秒后会自动恢复欢迎 4.,如果输入6个密码正确时,扬声器会发一声提醒,同时会显示,“――――OK―――”之后自动显示“Change time or mm” 5.此时可以选择更改密码,当第一次输后会显示“Input again”当再次输入后,如果两次输入相同,则会出现,“ Code ok”发出一声,如果两次输入不相同 会显示”Code fail”发出两声警告。 无论两次输入正确否,系统后自动进入欢迎介面。 二、原理 1、原理框图 采用一种是用以AT89S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利用单片机灵活的编程

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及其控制的准确性,不但能实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还能添加调电存储、声光提示液晶显示电路甚至添加遥控控制功能。其原理如图 2、开锁机构 通过单片机送给开锁执行机构,电路驱动电磁锁吸合,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密码锁开锁机构示意图 电路驱动和开锁两级组成。由D5、R1、T10组成驱动电路,其中T10可以选择普通的小功率三极管如9014、9018都可以满足要求。D5作为开锁的提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规范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针对电子产品维修试验员、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设计测试助理工程师、电子生产工艺助理工程师所从事典型工作任务(比如: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采购电子元器件(询价与下单)、分拣与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装配电子产品、检验电子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为其所需求的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调试、检测、维修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低频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是直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应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力结构中的电子产品生产装配、调试和生产管理能力,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为后续课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和《单片机设计》等技术做基础,课程的设计衔接服务于培养目标。 1.2课程基本理念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合一。 1.3课程设计思路 (1)首先针对专业岗位群进行企业调研 针对电子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包括电子产品装接工、调试工、检验员、维修工等)进行深入调研,先后访问了不同岗位上的多名领导和员工,针对其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确定行动领域 根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调研结果,和企业专家一起进行归纳汇总,得到了“电子元 器件检测与识别、元器件插接、手工焊接、自动焊接、整机装配、电子电路制图、电子电路制版、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检验与包装等”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 过程与方法、工作的对象和工具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将“电子元器件检测与识别、元器 件插接、手工焊接、自动焊接、整机装配等”相互关联的几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类,即得到了“电子产品的装配、检验与调试”等实践项目内容。 (3)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课程标准 在课程主讲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下,根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国家职业标准,明确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对各内容的掌握要求。然后,根据典型工 作任务的特点,将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解构。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将本课

电子产品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张键班级:电子1202学号:201215034设计题目:红外防盗报警系统 一、设计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不仅希望拥有舒适、温馨的住所,而且对其安全性、智能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盗窃、入室抢劫等刑事案件也呈现出了增长趋势,并且危害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有一个安全生活的空间,但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甚至采用一些高科技的作案手段,使得以往那种依靠安装防盗门窗、或靠人防的防范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常防范的要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型的家庭安全防范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各种险情并通知户主,以便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防盗报警器系统大部分是国外品牌,国内防盗报警器产品厂商发展时间比较短,真正取得长足发展也是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在2004年国内有些厂商迅速成长,投资规模和企业规模都在迅速发展和扩大。但是与国外厂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阶段,大部分工程商安装防盗报警产品时倾向于国外品牌,其中,安装的国外产品主要来自于美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的产品占据我国报警市场的近80%的份额。这主要是因为,在产品供给市场上,绝大部分国外品牌来自美国和日韩,防盗报警产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已

经非常成熟,产品功能稳定,性能完善,再加上进入我国是时间较早,所以在我国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因此我做这个产品的目的在于,使每个人都能用上性价比好的产品,让更少的人受到财产的损失。 二、工作原理: 在门的边框上,安装红外对射管,用以检测是否有人通过。在门钥匙处有一个触发开关,用来判断是否是正常开门。当门钥匙没有打开,而且有人通过时,也就是非正常进入,红外对管没有检测到信号,输入高电平到单片机,单片机输出信号到蜂鸣器和红色的LED灯,同时LCD1602显示“W ARING!THE THIEF ARE COMING”,告诉用户有小偷闯入,提醒注意,只有通过按下复位开关警报才可以解除。当钥匙打开门,并且有人通过时,也就是正常开门,单片机输出信号到绿色LED灯上,同时LCD1602上显示“SAFETY WELCOME MASTER”告诉用户是正常开门,欢迎回来。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关键器件介绍: 1.LCD1602简介: 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是由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和行间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能很好地显示图形。LCD1602是指显示的内容为16*2,即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

电子工艺论文

概述电子产品的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为电子材料、元器件、配件(整件、部件)、整机和系统;工艺是生产者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 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最后成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艺术,它是人类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 的操作经验和技术能力。 一、电子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电子产品系统是由整机、整机是由部件、部件是由零件、元器件等组成。 由整机组成系统的工作主要是连接和调试。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是指整机的生产工艺。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是先将零件、元器件组装成部件 ,再将部件组装成整机,其核心工作是将元器件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板部件或叫组件(PCBA)。电子工艺基本上是指电路板组件的 装配工艺。在电路板组装中,可以划分为机器自动装配和人工装配两类。机器装配主要指自动铁皮装配(SMT)、自动插件装配(AI)和 自动焊接,人工装配指手工插件、手工补焊、修理和检验等。生产准备是将要投入生产的原材料、元器件进行整形,如元件剪脚、弯曲 成需要的形状,导线整理成所需的长度,装上插接端子等等。自动贴片是将贴片封装的元器件用SMT技术贴装到印制板上,经回流焊工艺 固定焊接在印制板上。经装贴有表面封装元器件的电路板,送到自动插件机上,机器将可以机插的元器件插到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经机 器弯角初步固定后就可转交到手工插接线上去了。人工将那些不适合机插、机贴的元器件插好,经检验后送入波峰焊机或浸焊炉中焊接, 焊接后的电路板个别不合格部分由人工进行补焊、修理,然后进行ICT静态测试,功能性能的检测和调试,外观检测等检测工序 完成以上工序的电路板即可进入整机装配了。 二、单片机实验板的工艺流程:(1)单片机实验板是用于学习51型号的单片机实验设备。常见配套有硬件、实验程序源码、电路原理图、电路PCB图等学习资料。拥有USB、RS232 串口、PS/2 多种通信接口,编程器、实验板 !只需一根USB 数据线,就能搞定所有的供电、通信、程序烧录(全自动完成复位、擦写、编程等操作,简单、方便、易操作)单片机 I/O和外部资源接口以模块化的方式完全开放,空前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受任何硬件电路的束缚,能深挖至单片机的每个脚落! 三,表面组装技术(SMT):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 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SMT基本工艺要素:印刷(或点胶)>贴装>(固化)>回流焊接>清洗>检测>返修。印刷: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单片机实验板贴片PCB的焊盘上, 为贴片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所用设备为印刷机。点胶:将胶水滴到PCB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将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设备为点胶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或检测设备的后面。贴装: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设备为贴片机,位于SMT生产线中印刷机的后面。固化:将贴片胶融化,从而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设备为固化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设备为

电子产品设计报告

《电子产品设计》 设计报告 设计时间: 班级: 姓名: 报告页数: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姓名 成绩评定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

打印采用A4纸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二、设计方案及比较(设计可行性分析) 三、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四、系统原理框图及工作原理分析 五、系统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主要元器件介绍及选择以及数据指标的测 量 六、画出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七、产品制作及调试 八、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九、结论(设计分析) 十、问题与讨论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 2、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 3、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写出设计报告; 4、选做:①闹钟系统。②整点报时。③日历系统。

三、方案选择和论证: 1.分秒功能的实现:用两片74290组成60进制递增计数器 2.时功能的实现:用两片74290组成24进制递增计数器 3.定点报时:当分秒同时出现为0时,灯亮。 4.日历系统:月跟日分别用2片74192实现,月份就接成12进制,日则接成31进制,星期由1片74192组成7进制,从星期一至星期天。 四、方案的设计: 1、可调时钟模块: 秒、分、时分别为60、60和24进制计数器。用两片74LS290做一个二十四进制, 输入计数脉冲CP加在CLKA’端,把QA与与CPLB’从外部连接起来,电路将对CP按照8421BCD码进行异步加法计数。通过反馈端,控制清零端清零,其中个位接成二进制形式,十位接成四进制形式。其电路图如下: 同理利用两片74290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如下图所示

电子产品论文

电子产品及生产流程概论论文 电子产品及生产流程概论主要讲了关于一些现代常用电子产品的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生产流程。它包括计算机产品,通信类产品,广播电视及仪器仪表产品,电子器件产品,电子元件产品和集成电路等七大类。电子产品生产流程主要从材料准备,材料测试,SMT,装配与焊接,整机测试等几个方面来说明。课程以多媒体视频及PPT板书和实物观察及实物使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特点是实用性,简单性。作为市场营销专业非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电子产品及生产流程概论其主要原因是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常用电子 类产品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以便今后更好地从事电子类销售。 电子产品是以电子元器件组成的产品统称。其分类主要有:雷达及无线导航,电子元器,通讯产品,电子设计加工,广播,电视设备,金融电子,数控设备,商业电子,仪器、仪表,电线等。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级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总之,技术进步从1916年开始生产电子管起,无线电工业经历了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进步,正在向巨型、微型、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应用范围广电子工业产品进入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各个领域。知识、技术、资金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已突破制造业的范围,形成了软件、服务、信息等新兴产业;许多国家都把电子工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一个带头产业。而电子产品主要有6大发展趋势:1.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2.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3.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和大容量方向发展。4.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5.软件技术网络化,智能化,软件无线互联技术实用化。 6.显示技术向大屏幕,平板方向发展。 下面就对5种常见电子产品做主要说明。 1)计算机类产品 计算机按构成元件经历的四个时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进入大发展时期。计算机可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按用途又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按其规模、速度和功能等又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及单片机。这些类型之间的基本区别通常在于其体积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功率消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和设备、软件配置等的不同。计算机类产品

电子组装工艺论文

无铅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电子产品生产中传统的焊接材料为锡铅合金,铅属于有毒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早在1999年,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已经提出了电子产品无铅化工艺,我国也在2003年做出了无铅化生产的相关规定,但由于无铅焊接工艺推广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国内好多企业一直没有改变传统的焊接工艺,本文就无铅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阐述无铅焊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无铅焊接发展现状 Sn/Pb合金发展趋势元器件 PCB 助焊剂焊接设备 引言 铅是一种多亲害性、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主要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铅中毒也是引发白血病、肾病、心脏病、精神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铅毒不仅对水污染,而且对土壤、空气均可产生污染,一旦环境产生严重铅污染,其治理的难度很大、周期甚长、经费支出巨大。电子制造业中大量使用的锡铅合金焊料(Sn/Pb) 是污染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根源之一。实现电子制造的全面无铅化,以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绿色制造竞争能力,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绿色电子产品的需求,是我国电子制造业以后势在必行的举措。 1、无铅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无铅焊料的成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通常是以锡为主体,添加其他金属,近几年来有关无铅焊料的研究工作发展很迅速。世界各大著名集团公司和研究机构都投人了相当的力量开展无铅焊料的研发。替代Sn/Pb合金的无铅焊锡合金材料有多种。目前已经得到应用的主要有Sn-Ag系列、Sn-Zn 系列、Sn-Bi系列焊料三大类。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最有可能替代锡铅合金焊料的无毒合金是锡( Sn)基合金。无铅焊料主要以锡为主,添加Ag、Zn、Cn、Sd、Bi、In 等几种金属元素,通过焊料合金化来改善合金性能,提高可焊性。由于Sn-ln系合金蠕变性差,In极易氧化,且成本太高,Sn—Sb 系合金润湿性差、Sb还稍带毒性,这两种合金体系的开发和应用较少。实际上二元系合金要做成为能满足各种特性的基本材料是不完善的。目前最常见的无铅焊料,主要是以Sn-Ag、Sn-Zn、Sn-Bi为基体,在其中添加适量的其他金属元素所组成的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他们与传统的Sn-Pb共晶合金焊锡比较如下表。现在市场上主要以锡/银/铜合金为主,取代锡/铅焊料的锡/银/铜合金可有不同的配比形式。日本倾向于96.5%锡/3.0%银/0.5%铜,北美更倾向于95.5%锡/3.9%银/0.6%铜,EU倾向于95.5%锡/3.8%银/0.7%铜。IPC推荐的三种焊料合金是:96.5%锡/3.0%银/0.5%铜,95.5%锡/3.8%银/0.7%铜,95.5%锡/4.0%银/0.5%铜。每种配比形式,供应商都做了大量实验分析,每一家都认为自己的焊料是取代锡/铅焊料的最佳选择。除此之外,表中列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无铅焊料(用于回流焊的焊膏,用于波峰焊的合金棒,用于手工焊接的焊锡丝)。目前日本TUMURA、朝日、千住金属等公司的无铅焊膏、焊棒和焊丝等已经系列化。

电子产品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XXXXXX产品 设计方案论证报告拟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型号名称 3号黑体) 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1 线路设计(5号黑体) 1.1 引言(5号黑体) 瞬时中频频率(IIFM)测量组件是频率探测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该组件完成对前端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的频率的测量,直接决定了频率探测系统理论上的测频速度,精度和测量噪声指标。 1.2 项目来源及开发的意义(5号黑体) (含用途和使用范围。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 1.3 国内外同类产品大发展动向及技术水平(5号黑体) (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 考察瞬时中频测频(IIFM)组件技术在最近二十年间发展动向,传统的模拟电路鉴频器和各种比较、积分式测频电路由于受线性度较差,响应较慢,受温度漂移、噪声干扰等外部影响较难消除等固有问题的困扰,已经被逐渐淘汰,同时,随着高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多种基于现代数字系统的频率测量方法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远超过了模拟方式提供的响应速度,而且线性度高,温漂、噪声干扰小,已成为当今IIFM技术的主流。 国外IIFM的报道具体指标多数比较模糊,代表性的有美国《Journal of Electronic

Defense》 2002年报道的使用IIFM技术的IFM接收机,中频DC~30MHz,分辨率1KHz,测频时间约100nS。《Microwave Division》杂志2007年的报道,中频工作频段2~18GHz,测频时间最大400nS。国内相关研究近年较多,如2002年航天科工25所的报道,中频24~25MHz,测频时间1us,精度0.1Hz。2006年《电子测量技术》的报道,中频50~950MHz,测频时间最小400nS,误差约0.3MHz。 1.4 项目合同的技术指标要求(5号黑体) 1.工作频率70MHz±4MHz ,10.2M±1MHz 2.测频精度 2KHz,1KHz 3.测频速度 200nS 4.工作温度范围-40o C~85o C 1.5 样品解剖情况(5号黑体) (使用于仿制产品,正向设计产品略。示例如下。格式要求,5号宋体,1.25倍行距)a)样品电路原理图、基本工作原理及关键元器件的主要参数指标; b)样品主要技术指标(规范值,实测数据); c)芯片照片、面积、版图极限尺寸(最小线宽、最小间距)及封装特点; d)样品电路工艺设计、线路设计、版图设计特点及其分析。 1.6 产品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方案(5号黑体) a)功能框图和详细单元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工艺论文

高职类“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要:“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是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引导,再认知,用项目做纲领,用任务做驱动,配合必要的评价指导来完成教学。这种教学方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引导教学认知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过程考试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是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对生产电子产品设备的结构和加工工艺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电子线路知识与制造工艺知识的能力[1]。“电子产品工生产艺与管理”是一门理论知识少,实践性强的课程。它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直接进“理实一体的实验室”,该实验室应配有黑板,投影仪,工位,实习工具和设备,检测用的仪器仪表。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且要练中学,学中教,教中练,“练、学、教”综合统一。教学方案采用先引导,再认知,用项目做纲领,用任务做驱动,配合必要的评价指导来完成教学。 1.1引导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先导 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东西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激发兴趣,有的放矢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引导教学是提高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引导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1.1 观看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教学影片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教学影片中涉及“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的装配和焊接”、“印刷电路板制作技术”、“现代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学影片的观看使学生对《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有感性认识。 1.1.2 实物展示 我们将以往学生的优秀作品做成展台,让学生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他们将知道自己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成果。随后我们对学生做学习前的思想动员,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干劲,让他们好好学习,争取使自己的作品也能进入展台。 2.1认知性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2.1.1电子元器件的认知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认知实训包括电阻的色环读法,二极管的阴阳极判别,三极管的三极判别,电容、电位器、晶闸管、扬声器、变压器等等的检测。这些认知性教学,我们应该配以简单电路实际搭接讲解,使用万用表检测和验证结果。 2.1.2生产过程和管理的认知 我们带领学生参观西门子、长虹、三星等电子公司。这样使会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生产环境,流水生产过程,生产分工,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生产中检测的仪器设备等内容有一个感性、详实的认识。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再次加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1.3 课程培养目标的认知 学生应该了解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是围绕三种能力来展开——社会能力、专业能力、自我拓展能力【2】。能力的培养是课程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领域体现的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与人配合,与人共处;学会必要知识和技能;学会自我学习,学会工作。 3.1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是课程实施的纲领和手段

电子产品设计报告

题目气体烟雾报警器 姓名周凤学号201003110306 系(院)电子电气工程院班级p10电气三班指导教师朱相磊职称教授 2011 年12 月20 日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其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烟雾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文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这一烟雾监控系统。。 本论文以电阻式烟雾传感器和单片机技术为核心并与其他电子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技术水平较好的烟雾报警器。其中选用MQ-2型半导体可燃气体敏感元件烟雾传感器实现烟雾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且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选用的STC12C5410AD单片机,其整合了A/D转换、硬件乘法器、硬件脉宽调制器等资源,具有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等优点,是目前同类技术中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以STC12C5410AD单片机和MQ-2型半导体电阻式烟雾传感器为核心设计的烟雾报警器可实现声光报警、故障自诊断、浓度显示、报警限设置、延时报警及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等功能。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智能化的烟雾报警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烟雾,报警器,STC12C5410,传感器

Abstract While “information age” the arrival, obtained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as the gain information method - - sensor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domain is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is more and more high to its request, the demand is more and more urgent.The sensor technology has become weighs one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of development important symbols.Therefore, understood and grasps each kind of sensor the basic structure, the principle of work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enhance to the sensor understand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in particular to the smog sensor thorough research as well as its usage and the use, based on practical, widespread and the model principle has designed this system.This article used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union sensor technology to develop has designed this smog supervisory system.。 The present paper take leaves the minor smog sensor and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unifies as the core and with oth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signs one kind of technical level good smog alarm apparatus.In which selects the 2M007 semiconductor resistance type smog sensor realization smog the examination, has the sensitivity high, responds, the antijamming ability quickly strong and so on the merits, moreover the price is inexpensive,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Selects the STC12C5410AD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ts conformity A/D transformed, the hardware multiplier, resources and so on hardware PDM keyer, has high speed, low merits and so on power loss, ultra strong antijamming, is the present similar technology neutral price quite high product. May realize the acousto-optics take the STC12C5410AD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he 2M007 semiconductor resistance type gas sensor as the core design smog alarm apparatus to report to the police, the breakdown from the diagnosis, the density demonstrated, reports to the police limits the establishment, the time delay reports to the police and with functions and so in position machine serial port correspondence.Is one kind of structure simple, the performance stable, the easy to operate, the price inexpensive, the intellectualized smog alarm apparatus.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 Smog, alarm apparatus, STC12C5410, sensor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 1 电子工艺工作 1.1 工艺工作概述 什么叫工艺工作呢?工艺工作是对时间、速度、能源、方法、程序、生产手段、工作环境、组织机构、劳动管理、质量监控等生产因素科学研究的总结。 工艺工作的内容又可分为工艺技术和工艺管理两大类。 1.2 电子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1 电子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图 电子产品从研究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方案论证阶段、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和生产定型阶段。在各阶段中都存在着工艺方面的工艺规程,图3.1是电子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图 搜集有关技术文献,调查实际使用的技术要求 编制研究任务书,拟定研究方案 专项研究课题分析计算 论证设计方案,下达设计任务书,提出产品设计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进行初步设计和理论计算 进行技术设计和样机制造 现场实验与鉴定,编写技术说明书,修改设计文件 审查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并加以修改与补充 样机试生产 召开设计定型会 编制和完善全套工艺文件,制订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 培训人员,组织指导批量生产 工艺标准化和工艺质量审查 召开生产定型会 方案论证阶段 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生 产定型阶段

1 电子产品工艺工作流程图 2 方案论证阶段的工艺工作 3 工程设计阶段的工艺工作 4 设计定型阶段的工艺工作 5 生产定型阶段的工艺工作 2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技术 2.1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的种类 对电子产品制造来讲,工艺技术有很多种,工厂生产规模、设备、技术力量和生产产品的不同,工艺技术种类也不同。以下简要介绍几种一般工艺技术。 1. 机械加工工艺 电子产品很多结构件是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的,机械类工艺包括车、钳、刨、铣、镗、磨、插齿、冷作、铸造、锻打、冲裁、挤压、引伸、滚齿、轧丝等。其主要功能是改变材料的几何形状,使之满足产品的装配连接。 2. 表面加工工艺 表面加工包括刷丝、抛光、印刷、油漆、电镀、氧化、铭牌制作等工艺。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表面装饰性,使产品具有新颖感,同时也起到防腐抗蚀的作用。 3. 连接工艺 电子设备在生产制造中有许多连接方法,实现电气连接的工艺主要是焊接(手工和机器焊接)。除焊接外,压接、绕接、胶接等连接工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4. 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包括电镀、浸渍、灌注、三防、油漆、胶木化、助焊剂、防氧化等工艺。其主要功能是防腐抗蚀、装饰美观等。 5. 塑料工艺 塑料工艺主要分为压塑、注塑及部分吹塑。 6. 总装工艺 总装工艺包括总装配、装联、调试、包装以及总装前的预加工工艺和胶合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