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离心技术

第四章  离心技术
第四章  离心技术

第四章 离心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物体高速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使置于该旋转体中的悬浮颗粒发生沉降或漂浮,从而使某些颗粒达到浓缩或与其他颗粒分离之目的。离心机的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本章只介绍生物离心机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医学检验上的应用。

一、离心理论

1、离心分离的原理

将处于悬浮状态的细胞、细胞器、病

毒和生物大分子等称为―颗粒‖。每个颗粒

都有一定大小、形状、密度和质量。当离

心机转子高速旋转时这些颗粒在介质中

发生沉降或漂浮,它的沉降速度与作用在

颗粒上的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有关。颗粒

除受到离心力(F c )外,还受到颗粒在介质

中移动时的摩擦阻力(F f )、与离心力方向

相反的浮力(F B )、颗粒处于重力场之下的

重力(F g )和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浮力(F b )。各

力的作用方向见图4—1。此外,颗粒还受

到周围介质小分子的作用力,当颗粒很小

时,介质分子对颗粒的作用力十分明显,要使这种小颗粒沉降,需要更大的离心力。本节只讨论比介质分子大得多的颗粒,因此介质作用力不予考虑。下面将对各个力作详细的分析。

1)离心力

离心力(F c )的大小等于离心加速度ω2R 与颗粒质量m 的乘积,即:

F c =mω2R (4–1)

其中ω是旋转角速度(弧度/秒),R 是颗粒离旋转中心的距离(cm ),m 是质量(克)。

2)重力

重力(F g )是颗粒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用下式表示:

F g =mg (4–2)

重力的方向与离心力的方向互相垂直,同离心力相比显得十分小,可以忽略不计。例如:离开旋转中心12cm 的颗粒,在N =1,000转/分时离心,产生的离心力比重力大134倍。因为:

F c /F g =mω2R/mg =ω2R/g =(2πN/60)2R/980=(2×3.1416×1000/60)2×12/980=134

如在超速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其离心力更大,重力更可以忽略不计。同时颗粒由重力而产生的浮力(F b )也可忽略不计。

3)介质的摩擦阻力

b F g F C F B

F f

介质对颗粒的摩擦阻力(F f)用Stocke阻力方程表示:

F f=6πηr p dR/dt (4–3)

其中η是介质的粘滞系数(厘泊,cP);r p是颗粒的半径(cm);dR/dt是颗粒在介质中的移动速度(cm/s),又称为沉降速度,即单位时间内颗粒沉降的距离。上述方程只适用于球形颗粒,但不少生物颗粒并非球形,有椭球形、扁球形、棒形或线形等,这使情况更复杂。对于椭球形颗粒的Stocke阻力方程应改写成为:

F f=6πηr p(dR/dt)f/f0(4–4)

其中f0为球形摩擦系数,f为同球形等体积的扁球形或椭球形的摩擦系数。从f/f0可以得出,颗粒偏离球形程度越大,f越大,则阻力F f值也越大。

4)浮力

在重力场中,浮力的定义是指被物体所排开周围介质的重量。但在离心场的情况下,颗粒的浮力与离心力方向相反,为颗粒排开介质的质量与离心加速度之乘积。用下式表示:

F B=P m(m/P p)ω2R=P m/P p mω2R (4–5)

其中P p为颗粒密度(g/cm3),P m为介质密度(g/cm3),m/P p为介质的体积,Pm (m/P p)为颗粒排开介质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离心场中,作用于颗粒上的力主要有离心力F c、浮力F B和摩擦阻力F f。当离心转子从静止状态加速旋转时,原来处于悬浮状态的颗粒如果密度大于周围介质的密度,则颗粒离开轴心方向移动,即发生沉降;如果颗粒密度低于周围介质的密度,则颗粒朝向轴心方向移动,即发生漂浮。无论沉降或漂浮,离心力的方向与摩擦阻力和浮力方向相反;当离心力增大时,反向的两个力也增大,到最后离心力与摩擦阻力和浮力平衡,颗粒的沉降(或漂浮速度)达到某一极限速度,这时颗粒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dx/dt变成恒速运动。那么

F c=F B+F f(4–6)

将式4–1,4–3,4–5代入式4–6得

mω2R=6πηr p dR/dt+(P m/P p)mω2R (4–7)

其中球形体积V为4πr p3/3,m=VP p=(4πr3p/3)P p故4–7式可写成:

(4πr p3/3)(P p)(ω2R)=6πηr p dR/dt+(4πr3/3)(P p)(ω2R)

整理后得:

dR/dt=4r p2 (P p-P m)/18ηω2R (4–8)

或者:

V=dR/dt=d2(P p-P m)18ηω2R (4–9)

上式d为颗粒直径(厘米),对于非球形颗粒还应考虑f/f0的摩擦系数比,得:

dR/dt=d2(P p-P m)/(18ηf/f0)ω2R (4–10)

从式4–10可见:①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平方、颗粒与介质的密度差和离心加速度成正比,而与介质的粘滞度、颗粒偏离球形的程度成反比;②当颗粒的密度P p大于介质密度P m 颗粒发生沉降;当P p<P m时,颗粒漂浮;当P p=P m时,颗粒不沉不浮;③在离心加速度ω2R不

变的情况下,颗粒的沉降速度主要决定于颗粒的直径大小和颗粒的形状,而颗粒的密度所起的作用较小。

2、沉降系数

1924年,Svedberg定义沉降系数为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即:

S=(dR/dt)/ω2R (4–11)

沉降系数的物理意义是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到达极限速度所经过的时间。沉降系数的单位用svedberg表示,量纲为秒,1 svednerg=10-13秒,简称S。

将式4–10二边同除以ω2R,得到沉降系数的表示式:

S=(dR/dt)/ω2R=d2(P p-P m)/(18ηf/f0) (4–12)

从上式可知:在给定的介质中沉降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由颗粒直径的平方和摩擦系数f/f0所决定。

3、相对离心力和离心时间

1)相对离心力(RCF):是指在离心力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心力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倍数。重力加速度g=980厘米/秒2。故RCF的公式如下:

RCF=Fc/F g=mω2R/mg=ω2R/g

=(2πrpm/60)2R/980=1.118×10-5R(rpm)2

如以N代表rpm,同上式可转化为:

RCF=1.118×10-5RN2(4–13)

其中R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cm),N为转速(转/分)。

一般情况下,低速离心时常以rpm来表示,超速离心则以g表示。计算颗粒的相对离心力时,应注意离心管与旋转中心的距离R。由于转子的形状及设计差异,离心管的口部和底部到旋转轴中心距离差异很大。如:离心管口R=4.8厘米,管底R=8.0厘米,rpm=12000

RCF口部=1.118×10-5×(12000)2×4.8=7737×g

RCF底部=1.118×10-5×(12000)2×8.0=12891×g

由此所见,作用于离心管口部和底部的离心力相差近乎一倍。这不仅说明了超速离心时用g 代替rpm的原因,也说明了R应指旋转轴中心到某被分离物质颗粒在离心管中所处位置的距离,该颗粒所受到离心力随其在管中的移动而变化。科技文献中,离心力的数据常指其平均值,即离心管中点的离心力。

为了便于进行转速和相对离心力之间的换算,Dole和Cotzias在式4–13的基础上制作了三者关系的列线计算图4–2,图示法较公式法计算方便。已知离心转子的半径、转速和相对离心力中的任意两个数值,可以求得第三个数值。在列线计算图中找到两数值对应的点位置,过两点作直线,直线与第三条列线相交,交点的数值即为所求第三者的值。

2)沉降时间(t):在某一个介质中使一种球形颗粒从液体的弯月面沉降到离心管底部所需要的离心时间。沉降时间与沉降速度成反比。

t=18η/[ω2d2(P p-P m)]ln(R max/R min) (4—14)

Rmax和Rmin分别代表转轴中心至离心管底部和液面的距离。

转子半径相对离心力转速

图4–2 离心机转数与离心力的列线图

如果已知某种颗粒的沉降系数(S),则可估计其沉降时间(t)

t=1/S[(lnR max-1nR min)/ω2](4—15)

离心时间是由实验要求所决定,为了避免不稳定颗粒的凝聚、挤压损伤或变性失活,并使扩散所导致的区带加宽现象减弱,在保证分离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离心时间。相反,分离某些沉降较快的大颗粒时,为了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往往使用粘度较大的梯度,以阻止颗粒的过度沉降,并延长离心时间。

4、离心机的分类

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内常用的离心机种类繁多,按其离心转子能达到最高转速分类有:低速离心机(在6,000rpm以下)、高速离心机(在25,000rpm以下)和超速离心机(在30,000rpm以上)。目前商售大型超高速离心机最高转速达100,000rpm,相对离心力803000×g。在超速离心机中,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制备型超速离心机、分析型超速离心机及制备分析两用型超速离心机。近年制备型与分析型界限在逐步消失,出现制备分析两用机,通过更换转子和装上光学附件进行分析工作。用制备型的区带转子或水平转子,运用密度技术可测定颗粒沉降系数、病毒或核酸的浮力密度,部分代替了分析型超速离心机功能。

表4—1 三种不同级别的制备离心机的比较类型普通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

最大转速(rpm) 6,000 25,000 30,000以上

最大RCF(g) 6,000 89,000 可达510,000以上

分离形式差速离心差速离心密度梯度区带分离或差速沉降分离

离心管平衡

允许误差

0.25克0.1克0.1克

转子角式和外摆式转子角式,外摆式转子等角式,外摆式,区带转子等

仪器结构、性能和特点速度控制不严格,

多数室温下操作

有致冷装置,有较准确速度

和温度控制系统

有真空和冷却系统,精确的温度

和速度控制、监测系统,保证转

子正常运转的传动和制动装置。

应用收集易沉降的大颗

粒(如RBC,酵母细

胞等)

收集微生物、细胞碎片、大

细胞、硫酸铵沉淀物和免疫

沉淀物等。但不能有效沉淀

病毒、小细胞器(如核糖体)、

蛋白质等大分子

主要分离细胞器,病毒,核酸蛋

白质,多糖等甚至能分开分子量

相近的同位素标记物15N—DNA

和未标记的DNA

二、离心分离的种类

根据离心原理,可设计出各种离心方法,归纳起来有二大类(表4–2)。分析型超速离心方法在这里我们不予讨论。

表4–2离心分离法的分类

离心方法差速离心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

速度区带离心等密度离心

颗粒沉降系数相差大(1~n个数量

级)

相差较少(2%或更少)。或分

子量相差3倍的蛋白质

离心特点短时间、多次采用不

同速度和离心时间

进行分段离心

①沉降速度主要依赖于颗粒

的形状和大小 ②离心时间

较短,颗粒沉降速度不可能

为零,若时间过长,分离开

的区带有可能在管底重新靠

扰 ③颗粒密度不等于周围

介质密度

①沉降平衡主要依赖于颗

粒的密度 ②离心时间较

长,一般大于15h,平衡时

沉降速度为零,形成稳定的

区带 ③沉降平衡时,颗粒

密度一定等于周围介质的

密度

适用范围分子量(或大小)相差

大,不稳定,易变性、

易受梯度介质损伤

的颗粒。常用于从组

织匀浆中分离细胞

器及分离病毒

大小不同而密度相似,受差

速离心挤压变形,受低浓度

梯度介质损伤较少的颗粒。

一次分离量较少,宜作分析

分离。可分离核酸、蛋白质、

核糖体亚基及其它成份(如整

细胞、脂蛋白)

大小相同而密度不同,稳

定、不受高浓度介质损伤的

颗粒。一次分离样品量大,

用于制备及分析分离。可分

离核酸、亚细胞器、整细胞,

也可分离复合蛋白质,但简

单蛋白质不适用

1、差速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是指通过不断增加相对离心力,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颗粒,在不同离心速度及不同离心时间下分批离心方法。差速离心法一般用于分离沉降系数相差较大的颗粒。

进行差速离心时,首先要选择好颗粒沉降所需要的离心力和离心时间。离心力过大或离心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大部分或全部颗粒沉降及颗粒被挤压损伤。当一定离心力在一定的离心时间内进行离心时,在离心管底部就会得到最大和最重颗粒的沉淀,分出的上清液进一步加大转速再次进行离心,又得到第二部分较大、较重颗粒的―沉淀‖及含更小更轻颗粒的―上清液‖。如此多次离心处理,即能把流体中的不同颗粒较好地分离开,此法所得沉淀是不均一的,仍杂有其它成份,需经再悬浮和再离心(2~3次),才能得到较纯的颗粒。

差速离心法主要用于分离细胞器和病毒。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液与沉淀分开,并可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缺点是:(1)分离效果差,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

(2)管壁效应严重。特别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出现沉淀。(3)颗粒被挤压,离心力过大,离心时间过长会使颗粒变形、聚集而失活。差速离心的分辨率不高,沉降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颗粒不容易分开,它常用于其他分离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各种颗粒的沉降速度遵循式4—10。颗粒愈大,沉降速度也愈大,离心后沉淀到离心和底部所需的时间愈短。

1、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包括速度区带和等密度离心二种方法。后者又可分为预制梯度等密度及自形成梯度等密度两种方法,现分别叙述如下:

1)速度区带离心法

速度区带离心法是在离心前离心管内先装入密度梯度介质(如蔗糖、甘油、KBr、CsCl等),待分离的样品铺在梯度液的顶部或梯度层中间,同梯度液一起离心。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往下沉降越快,所呈的区带也越低。沉降系数较小的颗粒,则在较上部分依次出现。在离心过程中,区带的位置和形状(或宽度)随时间而改变,因此区带的宽度不仅取决于样品组分的数量、梯度的斜率、颗粒的扩散作用和均一性,也与离心时间有关。时间越长,区带越宽,适当增加离心力可缩短离心时间,并减少扩散所导致的区带加宽现象,增加区带面的稳定性。

归纳起来有两种密度梯度液,一种密度随管长或半径呈阶梯式增加,为不连续梯度。另一种是密度随管长或半径逐渐增加为连续梯度。

不连续密度梯度制备:通常先配好一系列不同密度的溶液,然后用移液管将梯度介质由浓到稀沿管壁小心加入,或用一加细管的注射器针头插到管底,从稀到浓一层层地铺到离心管中,即可产生一个不连续的密度梯度。

连续密度梯度制备:最简单的设备包括两个柱形的容器。中间装一连通管,连通管上安装有活塞开关,两边为储存室和混合室,后者内装有搅拌器,通过导液管使混合液流入离心管中。离心管顶部和底部所需要的两种不同密度溶液,分别装入储存室和混合室内。将较浓的溶液放在混合室中,较稀的溶液放在储存室中。开动搅拌器,打开接通管活塞,控制流速。导液管口必须紧贴离心管壁,(或导液管口插到管底部位并位于其中心),因为这样从混合室中流出蔗糖溶液的浓度以线性速率减低,使溶液沿离心管壁流下,可以避免扰乱已形成的密度梯度。

2)等密度离心法

某些密度梯度介质经过离心后会自身形成梯度,如Percoll则可迅速形成梯度,CsCl、Cs2SO4和三碘苯甲酰葡萄糖胺经长时间离心后也可产生稳定的梯度。需要离心分离的样品可和梯度介质先均匀混合,梯度介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逐渐形成管底部浓而管顶稀的密度梯度,与此同时原来分布均匀的颗粒也发生重新分布。当管底介质的密度大于颗粒的密度即ρm>ρp时,颗粒上浮;当管顶介质的密度小于颗粒的密度即ρp>ρm时,则颗粒沉降;最后颗粒进入到一个它本身的密度位置即ρp=ρm,颗粒不再移动,形成稳定的区带。等密度离心法需时间较长,一般为十几小时至几十小时。

梯度材料的选择原则①对被分离的生物样品无作用,不会使生物样品失活;②在溶液中稳

定,在离心作用下不会解离或聚合;③在使用的密度范围中,粘度低,渗透压小,离子强度及pH值变化小;④易与被分离的颗粒分开;⑤不会对离心机设备发生腐蚀作用;⑥便于浓度测定等等。这些原则当然比较理想,完全符合每种性能的梯度材料几乎是没有的。下面介绍几种基本上符合上述原则的梯度材料:

(1)糖类:蔗糖、甘油、聚蔗糖(ficoll)、右旋糖酐、糖原等。

(2)无机盐类:CsCl(氯化铯)、RbCl(氯化铷)、NaCl、KBr等。

(3)有机碘化物:三磺苯甲酰葡萄糖胺(martizamide)等。

(4)硅溶胶:Ludox的各种类型,如Percoll。

梯度液的收集离心后颗粒在梯度液中分层,小心取出离心管,防止振摇以避免分层的

颗粒混和。收集梯度液中颗粒的方法很多,有管底穿孔计滴法、插管虹吸计滴法,浓液顶替法和注射器穿孔抽取法等。

3、离心转头的种类

超速离心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转子;(2)驱动和速度控制部分;(3)温度控制系统;(4)真空系统。其结构特点是有完善的冷却和真空系统,以消除摩擦热,保护转子和离心样品。高速离心机没有真空系统。

制备超速离心机常用的离心转子有三种:①固定角度转子(fixed-angle rotor);②水平转子(swing-out rotor或swing-backet rotor);③垂直转子(vertical rotor)。这三种转子的性能及用途有一定差异,正确选择转子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固定角度转子:离心管放置的位置与旋转轴心形成固定角度。角度范围在14°~40°之间。

水平转子:开始处于垂直方向的离心管由于离心时转子高速旋转,受离心力作用,盛离心管的吊桶(backets),使离心管甩成水平方向,颗粒的沉淀方向同旋转半径方向基本一致。

垂直转子:离心管与旋转轴心成0角度。

转子都有一定的使用速度和使用限度,任何转子都不允许在满额或超额转速下运转,有人建议使用转速为最大额定速的75%,以保证安全,延长使用寿命。随着使用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转子长期疲劳必然引起运转额定速度下降。所以使用转子时,必须设立档案,记录每次的使用时间,一定时间或次数后,应重新估算其最大允许速度,以保障使用安全。各制造厂和生产的转子均已标明其保证在最大转速下使用1,000次或2,500小时或5年,此后转速降低10%后又能再用1,000次或2,500小时。

转子通常用(铝)合金、铝(镍)合金或塑料制成。塑料转子(如聚氯苯,聚四氟乙烯)的固有弱点是强度低,使用速度仅限于6,000rpm以下;铝合金具有轻便、价廉、易加工、有一定强度和抗暴性能等优点。但不能加热消毒,易氧化,抗化学腐蚀性差,此外,抗金属疲劳损伤的性能也差。钛合金转子虽然价格昂贵,加工困难,内含的铜可能抑制一些酶的活性,也比较笨重,但它强度大,耐用,能经受冷冻及高温消毒处理,抗化学腐蚀和应变侵蚀的性能强,是当前最理想的转子。

实验十一血浆HDL-Ch含量的测定(肝素-Mn法) 目的

1、掌握测定血浆HDL—胆固醇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血浆HDL—胆固醇临床意义,进一步加深对脂蛋白结构与代谢有关内容的理解

原理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的一种,起初由肝脏和小肠合成,分泌至血液循环时呈圆盘状称为新生HDL。在循环中或组织细胞中LCAT(磷脂酰胆碱—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新生的HDL与其它脂蛋白相互作用,使颗粒表面的胆固醇接受磷脂转移酶转移来的脂酸转变为胆固醇酯,此非极性的胆固醇酯进入疏水核心,使盘状的HDL逐渐转变成球形的成熟的HDL。HDL 不仅能与其它脂蛋白互相作用转移其组成成分,而且能将组织细胞的胆固醇运输到肝脏而排泄(或变成胆酸而排泄)。HDL是由蛋白质、磷酯、胆固醇、甘油三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大量流行

病学研究表明,血浆HDL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高水平HDL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一定浓度的肝素—Mn混合液在一定条件下可选择性地使血浆中VLDL及LDL沉淀起来,而HDL仍留在上清液中,从而使HDL与LDL及VLDL分开。HDL中含有一定的胆固醇。利用胆固醇的类脂性质,可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然后取一定量抽提液蒸干,加入冰醋酸,利用Zak 氏三氯化铁显色法,使溶解于冰醋酸中的胆固醇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高铁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红色物质。此物质在560nm波长有最大吸收,可作定量分析。

试剂

1、标准胆固醇液:

a. 贮存液(1000μg/ml):准确称取胆固醇标准100mg溶于100ml三氯化铁冰醋酸溶液中。

b. 应用液:(80μg/ml):取贮存液4ml加三氯化铁冰醋酸至50ml。

2、三氯化铁冰醋溶液:

a. 贮存液(125mg/ml):取1.25克三氯化铁溶于100ml冰醋酸中

b. 应用液(1mg/ml):取贮存液2ml加冰醋酸至250ml

3、浓H2SO4(要求AR)

4、丙酮—乙醇混合液(按1:1比例配制V/V)

5、肝素—Mn混合液

a. 1.06mol/L氯化锰液(MnCl2·4H2O,MW198):取209.9克MnCl2·4H2O溶于1000mlH2O中

b. 肝素液(280mg/ml):取肝素280mg溶于1.0ml水溶液中。

c. 肝素—Mn混合液:取a液10ml+b液0.6ml混匀即成。

临用前配制,放冰箱保存,至多用一个月。

操作

1、HDL的分离

取干燥离心管一支,取0.5ml血浆加肝素—Mn混合液0.05ml,混匀后室温静置10min。3000转/分离心10min。沉淀部分为VLDL和LDL,而HDL存在于上清液中。

2、HDL—胆固醇的提取(有机溶剂抽提法)

取肝素—Mn沉淀后的上清液0.1ml,加酮醇混合液2.5ml(快速加入,使沉淀均匀),3000 转/分离心5~6min。取上清液2 ml于沸水中蒸干,此为样品管(沉淀部分为蛋白质)。

3、胆固醇测定取短试管三支,按下表操作,注意加H2SO4时需将试管斜置,沿管壁加入

试剂(ml)管号空白样品标准(80μg/ml)三氯化铁冰醋酸溶液 1.5 1.5 0.5 标准胆固醇(ml) —— 1.0

浓硫酸(ml) 1.0 1.0 1.0

摇匀,60℃水浴10分钟,560nm比色。记录吸光度。

计算公式:

血清HDL—胆固醇(mg%)=A样/A标×C标×K(mg/dl)

K=(0.5+0.05)/0.5×(0.1+2.5)/2×1/0.1×100/1000=1.1×1.3=1.43 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正常人血浆总胆固醇为125~200mg%,HDL中所含的胆固醇占总胆固醇的1/3~1/4,人们常用HDL中胆固醇的含量表示HDL的量。

HDL—胆固醇水平愈高,愈有利于将组织中的胆固醇运输出来,对人们健康长寿十分有益,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者,其血浆HDL胆固醇较一般人为高,冠心病者比一般正常人低,临床在测定血脂时也测定HDL—胆固醇的含量,对于诊断冠心病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实验十二 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

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和亚细胞器很不稳定,在分离过程中要求温度低,操作温和,不能应用一般的化学分离方法,因此需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如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亚细胞器、线粒体、微粒体和细胞核等,在分离亚细胞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地保存其原来活性和结构形态。

试剂:

1、0.25mol/L 蔗糖液100ml ,pH7.5

称取蔗糖8.6g 溶于少量重蒸馏水,用1mol/LNaOH 调整pH7.5,1mol/LNaOH 的用量约0.75ml ,再加蒸馏水至100ml 即可。4℃可保存一周。

2、MA 液:4℃保存1~2周。

0.25mol/L 蔗糖液8.6g/100ml

10mmol/L Tris-HCL 液0.12g Tris/100ml 用HCL 调pH8.0(约1mol/L HCL0.215ml)

3mMMgCl 20.061g/100ml

先配制Tris-HCL 液,用该溶液溶解蔗糖和MgCl 2至100ml

3、MB 液:4℃保存1~2周

配制同MA 液,在MA 溶液中加0.1ml Triton X-100/100ml

4、MC 液:4℃保存1~2周

2.2mol/L 蔗糖75.3g/100ml

5、0.4mol/L KCl 溶液:2.98g/100ml

6、10%过氯酸(PCA):取99.8%过氯酸100ml 加水至100ml

7、二苯胺—冰乙酸溶液:(新鲜配制)

称二苯胺1.5g 溶于100ml 冰乙酸中,再加浓硫酸1.5ml

8、1mol/L NaOH

9、0.01%甲烯兰溶液

操作

(一)细胞器的分离过程

1、肝匀浆制备:将大鼠断头放血处死,迅速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冲净肝脏表面的血液,剔去结缔组织,称取1.0克肝组织,剪碎放入盛有0.25mol/L 蔗糖液3ml 的Tefion-glass 匀浆器内,上清液(弃去) 沉淀(含线粒体) 沉淀 上清液(弃去)

上清液(弃去)

50

10000rpm,30min 上清液(含线粒体)

2500rpm,10min+2ml pH7.

加0.25mol 蔗糖3ml

甲烯兰液于对照

37℃静置15-MA 液5ml,摇匀,15000rpm,1h

沉淀 加10%过氯酸上清液(含DNA ) 沉淀(

接上电动马达匀浆,直至无肉眼可见的组织残块,再把匀浆倒入离心管,用0.25mol/l 蔗糖液2ml 冲洗匀浆管,一并放入离心管。

2、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分离,按表操作。

(二)细胞器的鉴定:

1、线粒体的鉴定:在线粒体内有由氧化还原酶类组成的呼吸链,包括NADH 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在生理条件下,底物脱下的氢可经呼吸链彻底氧化生成H 2O ,并释放出能量。

但在体外可用甲烯兰(MB)作为受氢体。MB 按受H 2则变成甲烯白(MBH 2),颜色由兰色变白色。

2、细胞核的鉴定:

(1)显微镜观察:用HE 染色法,在镜下观察核的形态。

(2)用Burten's 法测定DNA 浓度:DNA 是细胞核内的特征性物质。各种动物的细胞核所含的DNA 量是十分恒定的,不受生理条件、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因此可用测定DNA 含量来鉴定细胞核。

取水解上清液1ml 放入T 管,取10%过氯酸1ml 放入B 管,分别加二苯胺液4ml 于T 、B 管中摇匀后,置80℃水浴10min ,取出冷却后,在分光光度计上(600nm)测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或用标准管直接计算。

磷酸

含氮碱

脱氧核糖 H +

△ ω-羟-γ-酮戊糖 二苯胺 兰色化合物

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 离心技术是根据颗粒在匀迷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 1.用于工业生产的,如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大型制备用的离心技术,转速都在每分钟5000转以下。 2.用于生物、医学、化学等实验室分析研究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到几万转以上,此类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分离和纯化样品,以及对纯化样品的有关性能进行研究。 一、基本原理 1.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 (F) F=mω2r ω:旋转角速度(弧度/秒) r:旋转体离旋转轴的距离(cm) m:颗粒质量 2.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 (RCF) RCF 就是实际离心力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RCF=F离心力/F重力 = mω2r/mg= ω2r/g g为重力加速度(980.70g/sec2) 同为转于旋转一周等于2π弧度,因此转子的角速度以每分钟旋转的次数(每分钟转数n 或r/min)表示: 一般情况下,低速离心时常以r/min来表示,高速离心时则以g(或数字Xg)表示。 用“X g”表示每分钟转速可以真实反映颗粒在离心管不同位置的离心力。Dole&Cotzias 制作了转子速度和半径相对应的离心力列线图(图2—15)。 3.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S) 当转子内样品绕着旋转轴离心时,样品沉降率是由样品颗粒的大小、形状、密度和溶剂的粘度、密度以及离心加速度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样品的沉降特征可以用沉降系数来表示: S:是指单位离心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 S的物理意义是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从静止状态到达等速运动所经过的时间。 S在实际应用时常在10-13秒左右,故把沉降系数10-13秒称为一个Svedberg单位,简写S,单位为秒,1S二1×10-13秒。对一定的样品,在一定的介质中,样品沉降系数S 也常保持不变。文献中常用沉降系数以描述某些生物大分子或亚细胞器大小。 二、离心设备 离心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是由离心转子、离心管及附件等组成。 (一)离心机 1. 低速离心机 一般最高转速在6000r/min以下。实验室中常用于分离制备。 2.高速离心机带有能够冷却的离心腔制冷设备,这类离心机的速度控制比上述的低速离心机来得准确,工作时的实际速度和温度可通过仪表显示;配有一定类型及规格的转子,可根据需要选用。此类离心机的最高转速在25000r/min以下,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制备。

泵技术协议书(模板)Word版

技术协议书 甲方: 乙方:

1.总则 1.1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 1.2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主要技术标准 1.GB/T16907《离心泵技术条件》 2.GB3216《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3.GB1088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4. GB/T4297《泵涂漆技术条件》 5. GB3215《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6.GB9439《灰铸铁件》 7.GB/T13006《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 8.GB/T13007《离心泵效率》 9.GB75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10.GB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11.GB4942-1《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 12.GB4942-1《电机与外壳保护等级》 13. JB/T6879-93《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件尺寸公差》 14. JB/T6880.2-93《泵用铸钢件》 15. JB/T6880.1-93《泵用铸铁件》 16. JB/T8097-95《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17. JB/T8098-95《泵的噪音测量与评价方法》 18. GB/T3214-91《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3.甲方设计和运行条件 3.1自然与公用工程条件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室外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

平均气压: KPa 厂区地震设防烈度:级 3.2 循环冷却水参数: 进水压力: MPa(G) 回水压力: MPa(G) 进水温度:℃ 回水温度:℃ 3.3本次采购的设备技术参数及数量(见如下数据表) 4.设备制造的技术要求及其验收要求 4.1泵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使其运行效率处于高效率区。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性能,都予以保证,且不应有负偏差。流量在额定值时,扬程偏差应在+3%范围内变化,关死点扬程允许偏差±3%。 4.2泵的性能曲线(流量—扬程曲线)变化应当平缓,从额定流量到零流量扬程升高不超过额定流量时扬程的25%。 4.3泵组在正常运行时(设计点),其轴承处振动值双幅不大于0.05mm(保证值),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 4.4泵的第一临界转速不低于额定转速的125%。乙方提供的支撑系统(底座、机身及轴承箱),在额定转速<10%的变化范围内不得产生共振。 4.5每台泵出厂前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标准工厂测试,包括机械运行测试和性能测试。 4.6要求NPSHa- NPSHr>1m。 4.7乙方应针对本设备制造特点进行制造难点、风险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以此制订详细的设备制造、检验方案。

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心得体会

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心得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人们已经从过去所认为的体育只能造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转变成“少年强则国强”的感悟。因此体育课以成为学校里的重要课程。但由于教师或学校出于担心学生的人生安全,怕自找麻烦,所以体育课一直被禁固在单调的跑、跳、掷及简单的球类教学中。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体育课的价值。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我们尝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各种领域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就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谈谈个人的认识: 1、多年来,本人尝试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应用于体育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图、文、声、像相结合,教学效果更明显。并且,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备课过程发现的问题随时修正,课后可以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修改补充,达到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本人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完成了两个课件,一个是《篮球简介》这是一堂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技术介绍篮球的起源、发展及比赛场地、规则、竞赛要求。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成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内容,将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针对性融为一体,使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比以前在教室里只靠教师讲,粉笔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另一个是《篮球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这是一堂室外课的内容,通过先期给学生们进行多媒体信息讲解、演示,在上实践课时,学生们掌握技术的能力大大增强。经过这两次的教学,笔者感受到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 3、在实践课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先期通过多媒体课件,

泵技术协议书(模板)

泵技术协议书(模板) 技术协议书甲方乙方11.总则1.1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 1.2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主要技术标准1.GB/T16907《离心泵技术条件》2.GB3216《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3.GB1088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4.GB/T4297《泵涂漆技术条件》5.GB3215《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6.GB9439《灰铸铁件》7.GB/T13006《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8.GB/T13007《离心泵效率》9.GB75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条件》10.GB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11.GB4942-1《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12.GB4942-1《电机与外壳保护等级》1 3.JB/T6879-93《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件尺寸公差》1 4.JB/T6880.2-93《泵用铸钢件》 15.JB/T6880.1-93《泵用铸铁件》16.JB/T8097-95《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17.JB/T8098-95《泵的噪音测量与评价方法》 18.GB/T3214-91《泵流量的测定方法》3.甲方设计和运行条件3.1自然与公用工程条件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室外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压KPa2厂区地震设防烈度级3.2循环冷却水参数:进水压力MPa(G)回水压力MPa(G)进水温度℃回水温度℃3.3本

次采购的设备技术参数及数量(见如下数据表)名称数量型号参数主要材质电机流量m3/h扬程m效率%叶轮壳体轴4.设备制造的技术要求及其验收要求4.1泵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使其运行效率处于高效率区。 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性能,都予以保证,且不应有负偏差。 流量在额定值时,扬程偏差应在+3%范围内变化,关死点扬程允许偏差±3%。 4.2泵的性能曲线(流量—扬程曲线)变化应当平缓,从额定流量到零流量扬程升高不超过额定流量时扬程的25%。 4.3泵组在正常运行时(设计点),其轴承处振动值双幅不大于0.05mm(保证值),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0℃。 4.4泵的第一临界转速不低于额定转速的125%。 乙方提供的支撑系统(底座、机身及轴承箱),在额定转速<10%的变化范围内不得产生共振。 4.5每台泵出厂前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标准工厂测试,包括机械运行测试和性能测试。 4.6要求NPSHa-NPSHr>1m。 4.7乙方应针对本设备制造特点进行制造难点、风险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以此制订详细的设备制造、检验方案。 4.8泵的叶轮、转子或其它可拆部件与同型号泵应具有互换性。

体育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体育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感觉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是格格不入的,然而当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后,才发现信息技术在体育学科教学上有着巨大的帮助。可以说在体育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就决定了是否能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它能使很多我在教学中无法做到的动作完整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将动作分解、放慢,直到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动作。现代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优越条件更是语言难以形容,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构建起了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对体育教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配合。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兴趣,开阔视野,调动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功能,我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文字,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我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使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体验。例如:在讲解快速跑的动作要领时,让

学生通过观看收集的一些资料和图片,像我国110米跨栏名将刘翔在奥运会上夺金的一幕即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了解到正确跑姿,通过相关课件中的动画效果,了解动作的生理原理,让学生了解在摆臂过程中,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最佳运动角度是多少,为什么这样的摆动角度才是最佳角度,它在整个跑的技术动作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学生明白了整个动作的来龙去脉时,学生就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我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体位感觉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整个技术动作的学习会得到质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应用技术使动作化难为易。 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快速的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起着积极作用。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我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象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的建立起动作的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离心技术的应用

离心技术的应用 离心技术(centrifugal technique)是根据颗粒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这项技术应用很广,诸如分离出化学反应后的沉淀物,天然的生物大分子、无机物、有机物,在生物化学以及其它的生物学领域常用来收集细胞、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物质。 一、基本原理的分类 (一)基本原理 ⒈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Fc)离心作用是根据在一定角度速度下作圆周运动的任何物体都受到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进行的。离心力(Fc)的大小等于离心加速度ω2X与颗粒质量m的乘积,即: 其中ω是旋转角速度,以弧度/秒为单位;X是颗粒离开旋转中心的距离,以cm为单位;m是质量,以克为单位。 ⒉相对离心力(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RCF)由于各种离心机转子的半径或者离心管至旋转轴中心的距离不同,离心力而受变化,因此在文献中常用“相对离心力”或“数字×g”表示离心力,只要RCF值不变,一个样品可以在不同的离心机上获得相同的结果。 RCF就是实际离心场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式中X为离心转子的半径距离,以cm为单位;g为地球重力加速度 (980cm/sec2);n为转子每分钟的转数(rpm)。 在上式的基础上,Dole和Cotzias制作了与转子速度和半径相对应的离心力的转换列线图,见图16-4,在用图16-4将离心机转数换成相对离心力时,先在离心机半径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半径和在转数标尺上取已知的离心机转数,然后将这两点间划一条直线,在图中间RCF标尺上的交叉点,即为相应的离心力数值。例已知离心机转数为2500rpm,离心机的半径为7.7cm,将两点连接起来交于RCF标尺,此交点500×g即是RCF值。

水泵技术协议

XXXXXX项目 供货技术协议 业主: 设计院: 买方: 卖方: 2019-12

目录 1总则 2 2 设计、制造、验收、试验所采用的标准及规范 2 3 现场及公用工程条件 4 4 技术要求 4 5 检验与试验7 6 保证8 7 供货范围8 8 资料图纸要求及交付10 9 现场服务12 10涂漆、标志及包装12 11 分供应商清单12 12 技术偏离12 13 联系方式13

1总则 XXXXX(以下简称业主)、XXXXX(以下简称设计院)、XXXX(以下简称买方)及XXXX(以下简称卖方)就XXXXX工程所需采暖循环泵、差量水箱循环泵、消防泵(柴油/电动)及控制巡检泵组、饮用水供水泵、污水泵的设计、制造、检验及验收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及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业主、设计院及买方所参加的过程监造、验收和确认,并不减轻买方在合同中所承担的责任。在依据本技术协议签订合同之后,业主、设计院及买方保留对本技术协议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制造方应承诺予以配合。变更、补充及澄清事宜均需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并签署相应的技术文件作为本技术协议的附加文件,以最终签署的附加文件为准。 技术协议未规定事宜,可通过中间设计审查会并以书面形式确认作为技术协议的补充。 本技术协议作为商务合同附件与之同时生效,并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设计、制造、验收、试验所采用的标准及规范 2.1 材料标准 参照API61010th,对于含硫化氢介质需执行NACE MR0175标准和API610第5.12.1.12条款。2.2 离心泵 GB/T5657-2013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GB6245-2006 消防泵 2.3 润滑油系统 API614 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润滑、轴密封和控制油系统及辅助设备 2.4 联轴器 API671 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特殊用途联轴器 2.5 机械密封 API682 离心泵与转子泵的轴封系统 JB/T1472-2011 泵用机械密封 2.6 监测系统 API670 机组保护系统 2.7 转子平衡 ISO1940、API610-2004中有关章节 2.8 电机及电气设备 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可以把信息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育要淡化技能,术与体育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大脑各区交替处于兴奋状态,创设思维活跃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让学生们反复观看。再将多种错误动作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本来这些示范动作是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的,现在有了多媒体,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形象地解决了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增强了教学效果。为主要手段的课”“?“体育是一门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以身体练习程,室外课占绝对多数课时,我们不可能将体育课搬到室内以网络信息化方式去上课。在新课标下,如何做到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呢?在本文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在保持原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大胆的把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的一些做法或见解。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和运用的情况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机和兴学的现代化教学手

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趣,深化学生对动作技术概念和体育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体育教学也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就截然不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是生动的、直观的印象,教学中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传统讲解示范的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和学生一瞬间 很难看清楚的技术环节,通过各种手段将复杂的技术以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认识,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在现代教育改革趋势下,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多媒体的出现与运用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考虑它的辅助性、合理性。 作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各年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当课件通过多媒体进行呈现的同时,可以通过音响系统进行讲解,使

水泵技术协议

雨水强排泵站混流泵技术要求 一、设备清单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潜水混流泵900HQ-35外带30m防水电缆套15 2 潜水混流泵700HQ-35外带30m防水电缆套 5 2 钢制井筒δ≥12mm含三通部分~11m/套套20 6 地脚螺栓等附件套配套若干 7 就地按钮箱304不锈钢户外防雨型套20 (一)、水泵主设备技术要求 1、水泵技术参数: 泵:1设计流量5182~4744~4073m3/h,设计扬程H=10.93~14.03~17.37m,泵底座至吸水口长度:11.10m 泵234设计流量9109.4~8239.7~7082.3m3/h,设计扬程H=11.8~15.3~18.8m,泵底座至吸水口长度:10.90m 2、配套电机参数:泵1:250KW,泵234:500KW;10KV;F级环氧;IP68; 3、水泵机组在额定转速、设计扬程工况时,应能保证机组长时间连续运行,其流量应在偏差允许范围内; 4、水泵组在发生首次故障前,累计运行至少12000 h ;电泵淹没水下不开机间隔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没有外加条件),泵组仍能安全起动运行。 5、水泵临界汽蚀余量(NPSH)应不大于GB/TB13006-91《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汽蚀余量》标准。汽蚀损坏保证期为累计运行6000 h,水泵叶轮在汽蚀保证期内总失重量不超过0.75D2kg(D 为叶轮直径以米计),叶轮室及导叶的汽蚀总失量重在保证期内不超过叶轮总失量重保证值的1.5倍。汽蚀损坏失重的测定和计算应按照IEC609-1978或JB/DQ1428-88标准中有关进行,在保证期内,损坏失重超限,则认为供方违约,供方应及时免费用更耐汽蚀的材料负责修补,修补包括补焊,打磨直至更换被汽蚀损坏的部件。 (二)、水泵结构要求 1、结构件 泵组结构应适合雨污水的腐蚀环境,达到防腐要求,主要构件如泵壳、泵盖、导叶体等为耐腐蚀球墨铸铁QT500-7。 2、叶轮部件

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信息技 术为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现在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教学,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要实现信 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也已成为当前 学校体育学科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体育课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观点与做法: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 的教师,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录音等,可以创设与教 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学生产 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锻炼变得轻松,有效提高学生的愉快 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对教学更起作用。例如,在“立定跳远” 中有站立的姿势、摆臂、收腹屈膝、落地四个动作过程,在执教过程中 起跳、落地动作是一个重难点,一瞬间的起跳、腾空、落地过程。对学 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一些模糊印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制作课件分别将如何站立、如何摆臂、腾空、落 地四个动作过程用动画形式进行演示,采用慢动作演示、停止画面、重 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看清楚动作的 技术细节,突出了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提高了教学过程,缩短了教学 过程。 其次体育教学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他们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也可以 利用多媒体来纠正错误的动作,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再去做练习,比老师手把手教学更有效。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用来传输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传 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 教学,使其成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利器,发挥应有的作用。转 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实现教学与提高的有 机结合,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提高体育课堂教。

超离心技术简介

超离心技术简介 超速离心机的离心速度为每分钟60000转或更多,离心力约为重力加速度的500000倍。在操作技术上,最常用的是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前者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欲分离沉降系数接近的物质,则广泛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这种方法使用一种密度能形成梯度(在离心管中,其密度从上到下连续增高)又不会使所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凝聚或失活的溶剂系统,离心后各物质颗粒能按其各自的比重平衡在相应的溶剂密度中形成区带。 一、差速离心 差速离心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离心速度较低,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原理:不同沉降系数的组分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沉降的速度不同,以此用来分离亚细胞组份。物体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离心力越大,被离心物质沉降得越快。 应用:此法多用于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亚细胞组分,用低渗匀浆、超声破碎或研磨等方法可使细胞质膜破损,形成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细胞组分组成的混合

匀浆,再通过差速离心将各种质量和密度不同的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分开。

二、密度梯度离心 密度梯度离心使用一种密度能形成梯度(在离心管中,其密度从上到下连续增高)又不会使所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凝聚或失活的溶剂系统,离心后各物质颗粒能按其各自的比重平衡在相应的溶剂密度中形成区带。常用的密度梯度溶剂是蔗糖或氯化铯(CsCl)溶液。用蔗糖时,先将蔗糖溶液制成密度梯度溶液,再在其顶端加样品。离心后,如欲收集所分离的组分,可在离心管的下端刺一小洞,然后分部收集。如用CsCl这种密度大又扩散迅速的溶剂系统时,可将样品均匀地混合于溶剂中。离心达到平衡后, CsCl溶液形成密度梯度,样品中各组分也在相应密度处形成区带。 原理:离心介质以连续密度梯度分布,通过离心、每种物种悬浮到与自己密度相当的介质区。当不同颗粒存在浮力密度差时,在离心力场下,在密度梯度介质中,颗粒或向下沉降,或向上浮起,一直移动到与它们各自的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在这里颗粒没有重量,不管离心多长时间,它们再也不移动了,形成一系列密度区。从而使不同浮力密度的物质得到分离。 应用:此法常用CsCl、蔗糖、甘油等做介质,一般应用于物质的大小相近,而密度差异较大时。常用来分离提取核酸、富含AT和富含GC的DNA、亚细胞器和质粒等。

净化离心泵技术技术协议

兖矿鲁南化肥厂 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 离心泵(P6207AB) 技术协议书 买方:兖矿鲁南化肥厂 卖方: 二○○六年八月十一日

兖矿鲁南化肥厂(买方)和(卖方)就兖矿鲁南化肥厂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高压锅炉给水泵的技术问题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此技术协议作为经济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与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泵型号、性能参数 2、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标准 2.1、GB/T16907-1997《离心泵技术条件》 2.2、GB3215《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2.3、GB3216《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2.4、JB/T8097-199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2.5、JB/T8098-1999《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2.6、JB/T4297-92 《泵涂漆技术条件》 2.7、JB/T 6880.1-1993《泵用灰铸铁件》 2.8、GB/T13006-91《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 2.9、GB/T13007-91《离心泵效率》 2.10、GB755-2000《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2.11、GB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2.12、GB4942-1《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 2.13、GB4942-1《电机与外壳保护等级》 3、泵的技术要求 3.1、泵在正常运行工况下,使其运行效率处于高效率区。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性能,都予以保证,且不应有负偏差。流量在预定值时,扬程偏差应在±3%范围内变化。关死点扬程为允许偏差±3%。 3.2、泵的第一临界转速不高于额定转速的125%。卖方提供的支撑系统(底座、机身及轴承箱),在额定转速10%的变化范围内不得产生共振。 3.3、泵组的连续运行周期不低于8000小时。除易损件外,泵组的使用寿命大于30年。 3.4、泵的机械密封寿命累计运行小时数不低于20000小时,连续运行小时数不低于

设备(离心泵)采购技术协议

***** 技术协议需方:*******有限公司 供方:*******有限公司

1、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有限公外**项目设备采购项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 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买方在本技术协议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 用的标准,卖方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协议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 卖方所供产品必须满足其要求。卖方在相关文件中提供同类型设备近两年的供货及运行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处理以及针对本工程所做的改进措施。 1.3 卖方须执行本技术协议书所列标准。当卖方所执行标准与本技术协议书所列标准有 矛盾时,按照技术要求较严格的条款所在的标准执行。 1.4 若卖方所提供的工程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 量为原则,由买方确定。 1.5 按本技术协议书要求,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 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由买方确认。 1.6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 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7 卖方保证提供的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能适应安装地高湿度、高 盐雾环境条件。卖方对成套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部技术及质量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买方有权参加分包、外购设备的招标和技术谈判,卖方和买方协商,最终由买方确定分包厂家,但技术上由卖方负责归口协调。 1.8 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 在设备投料生产前,卖方在设计上给予修改。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

设备(离心泵)采购技术协议

***** 技术协议需方:******* 供方:*******

1、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有限公外**项目设备采购项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 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买方在本技术协议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 的标准,卖方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协议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 卖方所供产品必须满足其要求。卖方在相关文件中提供同类型设备近两年的供货及运行情况、对出现问题的处理以及针对本工程所做的改进措施。 1.3 卖方须执行本技术协议书所列标准。当卖方所执行标准与本技术协议书所列标准有矛 盾时,按照技术要求较严格的条款所在的标准执行。 1.4 若卖方所提供的工程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 为原则,由买方确定。 1.5 按本技术协议书要求,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 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由买方确认。 1.6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承 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7 卖方保证提供的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能适应安装地高湿度、高盐 雾环境条件。卖方对成套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部技术及质量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买方有权参加分包、外购设备的招标和技术谈判,卖方和买方协商,最终由买方确定分包厂家,但技术上由卖方负责归口协调。 1.8 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育要淡化技能,可以把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大脑各区交替处于兴奋状态,创设思维活跃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让学生们反复观看。再将多种错误动作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本来这些示范动作是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的,现在有了多媒体,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形象地解决了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增强了教学效果。 体育是一门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室外课占绝对多数课时,我们不可能将体育课搬到室内以网络信息化方式去上课。在新课标下,如何做到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呢在本文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在保持原有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大胆的把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的一些做法或见解。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

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和运用的情况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深化学生对动作技术概念和体育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体育教学也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就截然不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是生动的、直观的印象,教学中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传统讲解示范的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和学生一瞬间很难看清楚的技术环节,通过各种手段将复杂的技术以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认识,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在现代教育改革趋势下,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多媒体的出现与运用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考虑它的辅助性、合理性。 作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各年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

离心泵、潜水泵技术协议.

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备---潜水泵、离心泵技术协议 甲方:XXXXXX公司 乙方: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XXXXXX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委托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设计、制造污水处理工程所需潜水泵、离心泵,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同意按以下条款签订本技术协议。 一、设备采购一般规定 1 供货范围及一般要求 1.1 供货范围 乙方应提供一套完整的机械设备,包括主机、所有附件和零部件以及必要的控制系统和 必要的专用工具。保证所供机械设备在安装、试车过程中不需添置任何其他附件和零部件。 乙方供货范围内的材料,全部由乙方供货。乙方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全新的并有原厂的出 厂证明书,所选材料必须是符合标准、规范的、适用的。对于外购件,乙方应提供制造商名 单。 除规格书中有具体要求外,现场安装不属乙方供货范围,但乙方应免费派遣合格的技术人员到现场作指导安装、调试,以保证安装后的设备能正常、稳定运转。售后服务工作包含 在乙方的工作范围。 设备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如发生问题,供货商应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处理,一般不 得超过24小时。两年内由于乙方的原因,设备发生质量问题,供货商应负责免费维修,维 修达不到要求的,无条件更换。 1.2 一般要求 乙方必须提供足使合同包内设备单体运行所需的附件、软件等,确保功能的实现。如果 乙方发现甲方提出的技术规格书、设计文件存在缺陷,将妨碍上述要求的实现,乙方有义务 明确提出修正建议,由甲方确定是否采纳。 当工程进一步展开或外部条件变化后,甲方有权对本技术规定的内容作少量调整,调整将在乙方发出采购单之前确定。 2 采购要求

1)乙方必须保证所供设备在操作条件下,高效、安全、稳定、连续地运行。乙方所供设 备必须有三年以上的运行经验,并提供至少两个以上已投产使用其设备的用户业绩。 2)当协议中没有规定制造标准,乙方可按国标、行业标准或制造厂标准进行生产。 3) 除非另有规定,机械设备及其所有辅助设备应在指定的最低和最高环境温度下适用 于户外或水下启动和连续操作,连续运转周期应不低于12000小时,寿命不少于15年。 4) 同类设备及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5) 电动机 本工程所述的驱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为380V;频率50HZ。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大于最大实耗功率15%。 除非另有规定,电动机的防护等级:室外为IP56;室内为IP54;水下为IP68。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为F级。 电机轴承寿命不少于10万小时。 电机应有过载保护,其信号的类别应明确,应能满足自控或电气专业的接线要求。 电机表面防护应能长期适应于各种气候条件、各种工况和电机的最大温升要求。 6) 减速机 除非另有规定,减速机的服务系数不得低于 2.0。 减速机轴承寿命不少于10万小时。 减速机表面防护应能长期适应于各种气候条件和减速机的最大温升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电动机与减速机为直联方式。 (天津苏州乙方应注明所选用电机及减速机的具体型号及品牌,要求在SEW-EURODRIVE 广州)有限公司产品、弗兰德机电传动(天津)有限公司、伦茨(上海)机电传动有限公 司产品中或同等产品中选用。 7) 随设备成套供应的电气配电及控制系统 随设备成套供应的电气配电及控制系统应在能保证设备及其辅助装置正常生产和/或自身安全保护的范围内。乙方必须对所有随设备成套供应的电气配电及控制系统全面负责,包括其设计、供货、安装调试与投运指导以及要求的技术文件的交付等。 电气配电及控制系统的选型设计等必须与主装置保持一致。对于甲方认为不符合工程实 际情况或惯例的,乙方必须无条件地予以更换。 电气配电及控制系统均应以完整单元形式供应,包括为完成所述功能而必须采用的各类 附件与相互连接用材料等。甲方只需接通电源,所述系统和电气即可进行正常工作。 电气配电及控制系统应按成套设备要求配置电气输入输出接点,输出接点应为干接点, 容量不低与AC220V 3A。 控制柜柜体及支架材料采用不锈钢。

实验三 离心的技术

实验三离心技术 一.概念 生物样品悬浮液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悬浮的微小颗粒(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的一种技术。沉降速度取决于颗粒的质量、大小和密度。主要应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 二.基本原理 1.离心力(F) F = m·a =m·ω2r2 a:粒子旋转的加速度m:粒子的有效质量克为单位 ω:粒子旋转的角速度弧度/秒为单位r:粒子的旋转半径cm为单位2.相对离心力(RCF)relative centrifuge force 通常离心力常用地球的引力的倍数来表示,因而称为相对离心力(RCF)。或者用数字×g 来表示,例如:13,000g,则表示相对离心力为13,000。相对离心力指在离心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心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倍数,单位是重力加速度g(980cm/s2)。 RCF=ma/ mg= mω2r2/mg=ω2r2/g ω=2π×rpm/60 ∴RCF=1.119×10-5×(rpm)2r 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为每分钟转数 由上式可知,只要给出旋转半径r,则RCF和rpm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由于转头的形状及结构的差异,每台离心机的离心管从管口至管底的各点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计算时规定旋转半径均用平均半径r av代替:rav=(r min+r max)/2 低速离心时常以转速rpm来表示,高速离心时则以g表示。报告离心条件时使用RCF 比rpm要科学,因为它可以真实地反映颗粒在离心管内不同位置的离心力及其动态变化。三.离心机的主要构造和类型 1.离心机的分类 工业用离心机 制备性离心机:分离各种生物材料、分离的样品量比较大 实验用离心机 分析性离心机:研究纯的生物大分子和颗粒的理化性质,一般有光学系统, 可监测粒子在离心场中的行为,能推断物质的纯度、形状和分子量等,都是 超速离心机 制备性离心机分为: (1)普通离心机 最大转速6000rpm左右,最大RCF接近6000g,容量为几十毫升至几升,分离形式是固液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讲座稿 富源中心学校于海洋 [内容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生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利用网上资源,挖掘创新因素、拓展学生思维。小学体育学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的功能,整合、共享体育教学资源,是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新的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教师认识和感受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功能的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和视频图象等信息技术集于一体,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怎样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体会和感悟: 一、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使用既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体育的历史、发展,再具体一些,操场是什么样的,篮球场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成品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老师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少一些点枯燥无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步骤,换一个方法同样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达到快乐体育教育目的。简单地讲,我们教师制作一些幻灯课件,在体育课是完全可以用的上的,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看的有意思,俗话说,好玩儿,就想看、想学,这样我们就已经达到了上体育的目的。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