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篇】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篇】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篇】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三篇】

【《除法的初步理解》】课前准备:

(1)预习课本第18页的内容。

(2)准备12根小棒,18个圆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4.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理解”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时从熊猫分竹笋引入,通过度竹笋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还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理解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水平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和初步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学习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小棒。

学具:每人18个图形卡片和1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平均分吗?(指名回答)那平均分的方法是什么呢?(指名回答)大家的表现真不错!现在老师有两道题想让大家动手来分一分,考考大家对前面的知识真的掌握了没有?

请看题目

1.2组做第一题,

3.4组做第二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吧!学生汇报结果。

4.咱们二(5)班的同学真优秀!现在老师还想考一考大家,你们都喜欢动物吗?那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大熊猫),大家真聪明!今天,熊猫贝贝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然后用课件出示)它遇到了一个难题:它想把12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

盘里,不知道每盘放几个?你们能帮帮它吗?现在请大家用12根小棒

代替12根竹笋,自己动手分一分吧?

5.汇报结果:每盘放3个。师:像这样,把12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

问题,属于平均分,在数学王国里我们能够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示,

那就是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理解(板题)

二、新授

1.除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是一种运算方法,它也有自己的符号,它的符号叫做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

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短横要平直,两点要圆,并且要对齐。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3个,这道除

法算式怎么列呢?(1)首先,我们看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

12写在除号的前面。(2)把12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把4写在除

号的后面。(3)分得的结果每份是几呢?(4)这个算式的结果是3

所以12÷4就等于3.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这个算式

读作:12除以4等于3.读的时候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它数字不变。(齐读两边)

3.思考: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呢?动手分一分,分完后,师问:谁能列出一道除法算式呢?(指名回答)

三、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

多少能够用除法计算。巩固练习:出示课本第18页做一做,让学生用

18张圆片代替18块饼自己动手先摆一摆,再列出除法算式,指名3位同学板演。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看来大家都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了,也会列除法算式了,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3.请看第一题(课件出示第一题):(1).开火车,读算式。

8÷4215÷5310÷2512÷346÷329÷33(2)请写出除法算式。6除以3等于2。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有12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3人。有9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3个。(3).先说说题目意思,再列算式。课件出示后师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4)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能够用除法计算,我们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及表示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

四、今天的作业是小册子:第9页1,2,3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理解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12÷43除号读作:12除以4等于3.

【《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理解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准确判断简单物体或图形的运动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准确地区分物体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理解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找准旋转物体的旋转点或旋转轴。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画面上是什么?出示PPT(

2、

3、

4、

5、6),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如果语言表达有问题,能够用手势表示。

2、评价一下小朋友的表现,下面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体运动的

照片,你能说出它们是怎么运动的吗?(出示PPT7)它们的运动方式

是一样的吗?如果不同,请说出它们的不同。

二、探索平移和旋转现象

1.、探索平移

(1)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想一下

为什么这样分?(PPT8出示分类情况,从而口头揭示出这些物体的平移、旋转现象PPT9)

(2)小结:像轮船、升旗、吊车、滑滑梯电梯、缆车、火车这

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它们总是这样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物体的平移,能够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请看:PPT(10)。(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平移现象。揭示“平移”。)

(3)练习:出示PPT(11),让学生自己判断。刚才小朋友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平移运动。那么物体的旋转运动是怎样的?出示PPT (12)

2、探索旋转

(1)出示PPT(13),你玩过这些吗?了解物体的旋转运动。

(2)分别说说图上的物体绕什么旋转。出示PPT(14、15、16、)让学生指出物体的旋转点。

(3)练习:出示PPT(17),请小朋友指出下面哪些是旋转现象并说出旋转物体的旋转点在哪儿?(巩固旋转物体的旋转点。)

(4)出示PPT(18)小结: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小车等它们这样绕着一个点或者一条轴做圆周运动的

叫旋转。

3、寻找平移与旋转

(1)、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现象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和

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3)、完成PPT(19),你能再用手势表示一下平移和旋转吗?

(4)、总结平移与旋转

板书设计:

平移:直线移动,方向不变

旋转: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巩固平移与旋转。

1、完成课后练习第4、5题。

2、完成课后练习第6、7、8题。

四、总结全课

1、学生谈收获。

2、总结学生的表现

3、布置作业(PPT24)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能准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让学生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使学生感受对称美、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

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教具学具:

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一说本单元学习了那些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分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十六第2题。

判断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把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练习十六第3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数学书,分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然后再书上连线。

4、练习十六第4题。

观察老师准备的图片,分别看看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练习十五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做练习你学到了什么?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以后再观察物体的时候,要多从几个方向看一看。

四、课堂检测

再往桌面上摆一个立方体,让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看到的形状与上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说出看到的具体形状?

(2)分别把你所看到的形状画下来教师逐个检查。

【北京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米和厘米 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 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 40厘米 ?厘米 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 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6-3=3厘米。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 (顶点) (边) 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 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6、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作 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与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北京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北京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8题;共28分) 1. (3分)大约1米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图中∠1=________度 3. (4分)口算 13×70=________124×2=________250×4=________30×13=________ 4. (6分)看图列式并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把________个,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________个. 5. (4分)横线最大可以填几? 5小时________分< 359分15小时-________小时<8小时 80分+________分<3小时________小时﹣9小时<16小时 6. (2分)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________度,6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________角。

7. (6分)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三________十八四________二十八五________四十________八三十二 ________九四十五六________四十二 8. (2分)填上合适的单位.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________. 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大约是120________. 二、选一选。 (共4题;共8分) 9. (2分)一只老母鸡重4()。 A . 克 B . 千克 C . 吨 10. (2分)平角的两条边()。 A . 在一条直线上 B . 在两条直线上 C . 无法确定 11. (2分)汽车从上午8:10跑到10:30,共跑了()分钟。 A . 140 B . 150 C . 160 12. (2分)一斤桃子4元钱,买9斤桃子多少钱,比较简单的算法是用() A . 加法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 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生喜欢且自己能够看懂的连环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和划定长的线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联想、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6-9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引出乘、除法计算的两步式题,学生正确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两步式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个部分名称,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正确的口算,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评议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辩证观点。通过创生情境,学生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调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能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有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会利用口诀求积,求商,能较迅速的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组织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恰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线段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直观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一填。(共24分) (共8题;共24分) 1. (2分)我们食指指尖的宽度约是1________。粉笔盒的宽度大约是1________。 2. (4分) (2018二上·韶关期中)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列式:________ 答:________ 3. (4分)下图中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是直角。 A.2 B.3 C.4 D.5 4. (4分) (2020二上·镇原期末) 5+5+5=________×________ 9+9=________×________ 4+4+4+4=________×________ 5. (2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①3.6________3.60 1.03________1.30 0.97________0.99 65角________6元5分

②2.01米________2米1分米0.5时________20分 4吨500千克________4.05吨 6. (2分)下面有3种果汁、2种纯净水,王青想从中选1瓶果汁和1瓶纯净水,有________种选法。 7. (4分)把向日葵上的数按规律补充完整。 ________ 8. (2分)每束有________个气球,有________束,一共有________个气球。 加法算式:________(个) 乘法算式:________(个) 二、选一选。(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9. (2分) (2019二下·云南期末) 一根电线长50米,先用去13米,又用去17米,还剩多少米?错误的算式是()。 A . 50-13+17 B . 50-13-17 C . 50-(13+17)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课练及答案(全册)

北京课改版2数上衔接题 1.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1)在()里填上长度单位。 (2)①你能尝试着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吗? 我们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把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很轻,好像手上没有放东西一样,这枚2分硬币的质量就约重1克。 “千克”是用来表示较重物品质量的单位。两袋(每袋食用盐500克)食用盐的质量是1千克,也就是1千克=()克。 ②连一连。

③排排队。 ④下面的物体有多重?读一读,填一填。 ⑤算一算,填一填。 8千克=()克 7000克=()千克 9千克=3千克+()克6000克=2000克+()克 2800克+200克=()千克 3千克+1千克=()千克 4.(1)连一连。 ①小动物找气球。 ②

③找朋友。 (2)想一想,摆一摆。 ①把6个,每2个摆一盘,摆()盘。列式为:()。 ②7个,每2个摆一盘呢?先摆一摆,再回答问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后,还剩()个,这一个不够摆一盘。这里的“1”就是余数。 用算式表示平均分7个草莓的过程:7÷2=3(盘)……1(个) ③圈一圈,填一填。 9只铅笔,每人分4根,可以分给()人,还剩()支。 9÷4=□(人)……□(支) b. 20个☆,3个3个地圈。

☆☆☆☆☆☆☆☆☆☆☆☆☆☆☆☆☆☆☆☆ 圈了()组,剩下()个。 20÷3=□(组)……□(个) 扎成5束,平均每束()个,还剩()个。 □÷□=□(个)……□(个) d.观察以上3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余数(也就是平均分剩下的部分),分别是1根铅笔、2个☆、1个气球,均比相应的除数4、3、5小,故余数一定()除数。 ④a.在除法算式()÷8=3……()中,余数最大是();在除法算式()÷()=2……6中,除数最小是()。 b.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5< 36 ()×7< 43 ()×8< 28 40> ()×6 ()×2< 15 ()×9< 70 4×()< 30 50> 8×()c.你能用小兔子身上的号码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 ⑤看图列式计算。 ⑥生活中的数学。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二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16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2份) 2. 第二单元使用(2份) 3. 第三单元使用(2份) 4. 第四单元使用(2份) 5. 第五单元使用(2份) 6. 第六单元使用(2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5刻度是( )厘米,从4刻度到10刻度是( )

3.把一条线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 4.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尺子的(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刻度的地方。 5.50米+7米=( )米 1米-40厘米=( )厘米 72厘米-6厘米=( )厘米 30厘米+70厘米=( )厘米 6. 左图中有( )条线段。 7.乐乐身高80厘米,再长( )厘米就到1米了。 二、判一判。(对的画“ ,错的画“?”) 1.60厘米与6米一样长。 ( ) 2.桌子面是由4 条线段围成的。 ( ) 3.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 ) 4.操场一圈的长大约是400米。 ( ) 5. 左图中有3条线段。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 ①文具盒 ②电视机 ③数学书 2.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3.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台灯 ②写字台 ③教室的门 4.一支铅笔大约长( )。 ①15米 ②15厘米 ③51厘米 5.右图中线段的长度是( )。 ①5厘米 ②4厘米 ③3厘米 四、火眼金睛辨一辨。 1.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在下面的( )画“”。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66人,二①班32人,二②班34人。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本学期要继续抓好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5、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6、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

2019-2020年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 教学目标: 掌握2~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学生学会看图,弄懂题意,能够找到有关的条件进行列式计算,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看图,弄懂题意,找到有关的条件。能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4×8 3×8 5×4 4×9 5×5 9×5 3×9 2×9 (一)算式说说各算是表示什么? (二)直接说结果 (三)用了哪句口诀 二、训练: (一)看图,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二)学校按下表发给各班体育用品: 跳绳球拍毽子沙包 3根 2副 5个 4个 1、6个班需要多少副球拍? 2、4个班需要几根跳绳?说题意,知道是求几个几。 3、学校有48个毽子,发给9个班够不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三)口算卡: 1.直接说 4×7 5×6 3×9 8×4 2×5 3×3 6×4 5×7 9×4 3×1 4×5 6×3 对口诀,师生对,生生对 2、完成口算卡 (四)出示学生课外活动图:(说说你通过看图都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三、作业:完成帮数上相应的练习。 课后反思:对于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有的学生不会看图,不懂题意,找有关的条

件进行列式计算有困难,个别学生单位名称找不准。 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背口诀,对口令。 三三()()二四()()二三()() 四四()()三五()()二二()() 一四()()三四()()四五()() (二)算一算,说口诀。 4×1 2×3 3×3 4×2 1×3 5×4 3×5 4×3 5×1 5×5 (四)列式。 1、3乘4得多少? 2、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 3、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多少? 4、5乘3再加上6得多少? 二、拓展练习: (一)在圆圈里填上“+”、“-”、“×”。 2 1=2 3 2=6 4 2=8 2 2=4 3 3=6 4 4=8 3 3=0 3 3=9 3 5=15 5 2=3 5 2=10 3 5=8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竞赛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填。(16分,每小题2分,有说明的除外) (4分)24÷4 ○ 18÷3 12÷3 ○ 3 7×3 ○ 7+3 90厘米○1米 6. □里最小能填几? □×6>36 □÷4>6 7.有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列式: 如果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列式: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9×4的积是36。 ……( ) 2.45÷9=5表示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5。( ) 3.按规律填数1,4,9,○,25。○里可以填14。( ) 4.抛起的硬币,落下后一定是正面朝上。 …( ) 5.4+4+4+4可以写成4×4。 …( ) 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写成式子是( )。 A 、3+4+3+4+3+4 B 、3+4 C 、3×4 2.笑笑向东走100米,接着向南走100米,笑笑现在背向 ( )。A 、北 B 、南 C 、东 D 、西 四、连一连。(3分) 五、我会算。(25分) 63÷9= 48÷8= 56÷7= 27÷3= 28÷4= 9×2= 72+9= 6×7= 5×7= 9×8= 6×9= 81÷9= 36-6= 6×5= 8÷2= 36÷4= 27- 9= 4×8= 8×5= 18÷3= 5×□=40 □÷7=9 25÷□=5 64=□×□ 36=□×□ 六、到游乐园,我能解决数学问题。(12分) 1.智慧老人要买3张票要多少钱? (元) 2.请你算算:8人需要几艘飞船? (艘) 3.请你算算:飞9圈要多少分钟?(分钟) 七、我能解决问题。(18分) 1.一本书共36页。(1)小红每天看6页,几天看完? (2)小东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 一壶水正好倒满6小杯。这壶水也正好倒满3大杯。1大杯水能倒满多少只小杯?(6分) 爸爸今年多少岁? □○□=□( ) 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 ) 爸爸比爷爷少多少岁? □○□=□( ) 八、观察发现:(12分) 3+3+3+3+3=□×□ 5×4=□+□+□+□ 3×6+3=□×□ 4×8-8=□×□ 12、16、20、( )、( ) 81、72、63、( )、( )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课时练

1.1 认识厘米 1.看一看,填一填。 大约有( )个长。 大约有( )个长。 大约有( )个长。 大约有( )个长。 2.细心的师傅,粗心的徒弟。 你认为徒弟为书生做的衣服穿起来合适吗?在正确解答下面画“?”。 3.想一想,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测量。 (2)我们食指指甲的宽大约是( )厘米,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 )。 (3)说一说,尺子上从0刻度到6刻度是( )厘米;从0刻度到3刻度是( )厘米。

答案提示 1.6 2 5 4 2.不合适下面打? 3.(1)尺子(2)1 厘米(3)6 3 1.2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1.下面的物体各有多长? 剪刀长( )厘米邮票长( )厘米 2.估一估,量一量。 (1)①号铅笔大约有( )个长,实际测量长( )厘米。 (2)②号铅笔大约有( )个长,实际测量长( )厘米。 (3)③号铅笔大约有( )个长,实际测量长( )厘米。 3.看一看,填一填。 (1)一支铅笔长约10厘米,一张桌子的一条边有5支铅笔长,这张桌子的这条边长约( )厘米。 (2)一个鞋底长约20厘米,两个挡板之间有3个鞋底长,挡板间长约

( )厘米。 4.看一看下面哪根绳子长。

答案提示 1.6 4 2.(1)3 6 (2)2 4 (3)5 10 3.(1)50 (2)60 4.11 9 第一根绳子长 1.3 认识米 1.想一想,连一连。 2.圈出合适的长度单位。 3.算一算。 3米=( )厘米1米-40厘米=( )厘米

48米-8米=( )米35厘米-7厘米=( )厘米 4.在里填上“>”“<”或“=”。 99厘米1米6厘米6米2米60厘米3米2米80厘米60厘米4米1米40厘米140厘米 答案提示 1.桌子连1米30厘米、小刀连10厘米、篮球场连28米。 2.厘米厘米米米 3.300 60 40 28 4.< < < > < = 1.4 认识、测量线段 1.动手量一量。 2.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有1个端点。( ) (2)线段不能测量出长度。 ( ) (3)凡是有2个端点的线都是线段。( )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数学

第一单元 知识点: 1、认识厘米、米 2、会用尺子测量 3、会进行换算 4、会比较大小,进行计算 5、会用尺子画线断 知识梳理: 例题: 1、师:测量长度的单位用什么?(米、厘米) 用字母如何表示?(m、cm) 练习:P119 11(书)P8 1(书)2、师:1米=()厘米 200cm=()m 5m=()cm 3、师:比较大小和进行换算时要注意什么? 单位名称要统一,在进行数字比较。 练习:P9 5 P118 10(书) 2米( )200厘米1米()90厘米 3米()3厘米15厘米()3米 4、师:用尺子测量时注意什么? (1)从0刻度起点。 (2)物体要贴紧直尺。 练习:P119 12 P8 2(书) 5、什么是线段,怎样画线 注意:线段要有端点。 练习:P8 3(书) 第三单元、六单元合并知识点: 1、1---9的口诀熟记 2、会用1—9的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 3、初步了解乘除法含义 4、会读、会写乘除法算式,直到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6、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够应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初步学会乘除法竖式的写法 8、进行混合运算,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9、用1—9的口诀解决问题 知识梳理: 1、每天进行口算练习。 2、师: 看图说图意,想: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进行计算生:加:2+2+2=6 乘:2×3=6 或 3×2=6 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计算更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说出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练习:2+2+2+2 4+2+4+4 5+3+6 7+7+7 哪些算是可以改写成乘法?为什么? 判断: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练习:P56 1、2 P57 5 P58 11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I)卷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会算(共35分) (共2题;共33分) 1. (18分)直接写出得数. 53+8= 2×6=4×5= 86-20= 4×4= 3×5= 2+6= 24+6= 43-6= 7 0-4= 17-9= 20+36= 6×6= 18-0= 5×1= 2×4+4=3×6-6= 4×4-9= 6×4+5= 34-6 +8= 2. (15分)直接写出得数。 9×5=18+20= 58-47= 4×5=8×7-7= 24+25= 35+12= 6×3=26+13= 3×2×9= 5×7=36-27= 45+13= 4×8=68-19+19= 7+8= 14-13= 8×8= 36+2= 24+6+12= 二、我会填(共30分) (共14题;共30分) 3. (1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高约70________ 长约18________ 长约2________ 高约60________ 4. (2.0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5________. (2)操场长300________. (3)楼房高20________. (4)妹妹身高130________. (5)旗杆高10________. 5. (3分)分针从“12”走到“9”走了________分钟,从“9”走到“12”走了________分钟。 6. (3分)计算

________ 7. (5分)买早餐。 (1)每盒牛奶多少元? (2)每袋面包多少元? 8. (1分)乐乐送给欢欢4盒苹果,每盒9个,共有苹果________个。 9. (1分)用3、4、6、2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________个个位是双数的两位数。 10. (2分)小时=________分钟;吨=________千克. 11. (2分)下图中有________条线段,有________个锐角,有________个直角,有________钝角。 12. (4分)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时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过一刻是________ 13. (1分)在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册数学教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所体现新课标思想: 1、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数学应是学生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工具,学生学到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学习过程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4、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 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数学第3册教学进度安排

入学教育 目的: 1、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初步认识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说话,初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初步了解学生的习惯。 3、使学生尽早的回到课堂。 过程: 一、欢迎词: 欢迎大家成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靳老师,希望我可以成为你们的朋友,你能把你介绍给我吗? 一、自我介绍: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要求: (一)坐姿: (二)站姿 (三)看书的姿势 (四)本子的使用 (五)回家的要求 三、了解本册教材的内容

2020年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认识厘米和米 【例1】指出下面哪个图形是线段,请在()里标上“是”或“不是”。 解析: 判断一个图形是线段的要素:中间的部分是直的,有 两个端点。并且端点决定线段的长度。 解答: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是 【例2】在()里填上cm或m。 解析: 一些比较短的物体在测量时用厘米作单位,比如我们的 铅笔盒、小刀等,厘米可以用“cm”表示;而一些比较长的物体在测量时用米作单位,比如我们的教室、操场等,米可以用“m”表示。 解答: cm m mm cm cm 【例3】下面各物体大约有多长? 要点提示: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要点提示: 线段是一段直直的线, 两端有端点。

解析: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着物体的一端,再把尺和物体的另一端对齐,看物体的另一端落在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解答: 2 4 3 5 【例4】判断,下面的测量对吗,对的在( )里画√,错的在()里画×。 解析: 测量线段的长度时,要把尺子放平,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线段长几厘米,(1)×,错在线段的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线;线段的一端不对着尺的0刻度时,用线段两端所对应的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线段的长度,(2)中线段两端分别对准刻度1和4,两者之间的差值是4-1=3,是3厘米,故(2)×。解答:(1)× (2)× 【例5】连一连。 要点提示: 测量物体时,一般把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 线。 要点提示: 物体两端所对的直尺刻度的差值是物体的长度。

当测量长度不超过1米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当测量长度是1米或超过1米时,要用“米”作单位。 本题是实际测量的练习,其中桌子的长度超过1米,并且接近1米,大约是1米30厘米;小刀的长度不超过1米,大约是10厘米;篮球场的长度超过1米,并且比1米长得多得多,大约是28米。 解答: 【例6】 解析: 测量昆虫跳远的长度时,要把尺子放平,把尺的刻度0 对准昆虫起跳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昆虫跳远 就是几厘米;昆虫起跳的一端不对着尺的0刻度时, 用昆虫跳远长度的两端所对应的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 昆虫跳远的长度,。 解答: 11 9 【例7】算一算。 14米-6米=()米 9厘米+7厘米=()厘米45厘米+55厘米=()厘米=()米 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 要点提示: 表示物体的高度或长度,一要看清楚单位前面的数,二要用正确的单位。 要点提示:物体两端所对应的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5)各单元测试卷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5刻度是( )厘米,从4刻度到10刻度是( )厘米。 3.把一条线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 4.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可以从尺子的( )刻度开始画起,画到( )刻度的地方。 5.50米+7米=( )米 1米-40厘米=( )厘米 72厘米-6厘米=( )厘米 30厘米+70厘米=( )厘米 6.左图中有( )条线段。 7.乐乐身高80厘米,再长( )厘米就到1米了。 二、判一判。(对的画“ ”,错的画“?”) 1.60厘米与6米一样长。( ) 2.桌子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 ) 3.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 4.操场一圈的长大约是400米。( ) 5.左图中有3条线段。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物体中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文具盒②电视机③数学书 2.下面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3.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台灯②写字台③教室的门 4.一支铅笔大约长( )。 ①15米②15厘米③51厘米 5.右图中线段的长度是( )。 ①5厘米②4厘米③3厘米 四、火眼金睛辨一辨。 1.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在下面的( )画“ ”。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五、量出下面图形中每条边的长度。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七、比一比我能行! 1.在里填上“>”“<”或“=”。

1米90厘米6米600厘米35厘米+5厘米4米 30厘米1米-70厘米50厘米5米 2米80厘米3米 2.把下列数量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1米6厘米6米60厘米 八、量一量,画一画。 1.小兔子要去外婆家。 (1)分别量出下面每条路的长度。 ①号路长( )厘米;②号路长( )厘米。 (2)小兔子走( )号路近些。 2.小老鼠的新家刚刚建成,为了自己出入方便,它想在家里的粮仓、卧室、厨房和卫生间之间修通道。小老鼠最多能修几条通道呢?请你帮它设计一下吧。 九、生活多棱镜。 1.蚯蚓有大地的“犁耙”和“耕耘者”、大自然的“化学家”和“肥料”、植物营养的“供应者”和“环保的功臣”等美称。(9分)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1.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一支粉笔长8(____)。旗杆高18(____)。操场跑道长400(____)。2.直尺上从0刻度到4刻度的长度是(____)厘米。 3.计算8×3和3×8都用口诀(______)来解答。 4.63÷(____)=9,63是(____)数,(____)是除数,(____)是商。5.在○里填上“>”“<”或“=”。 7×5○36 5+1○5×1 4×6○9×3 45cm+55cm○1 m 25cm+12cm○20cm+15 cm 6.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___).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5+5=×5 7×9-9=×9 6×6+6=×6 8.按规律填数。 (1)1、4、9、(____)、25、(____) (2)36、30、24、(____)、(____) 9.63÷7=,里填8。(____) 10.2个4相乘,列式是2×4。(____) 11.3×3表示3个3相加,3+3也表示3个3相加。(____) 12.8是4的2倍。(____) 13.电梯的下降是平移现象。(____) 14.根据口诀“五六三十”可以写出( )。 A.两道加法算式 B.两道减法算式 C.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15.从63里减去9,连续减( )次,结果是0。 A.54 B.7 C.0 16.如图所示,从右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17.×6<47, 里最大能填( )。 A.6 B.7 C.8 18.下面( )是长度单位。 A.米 B.时 C.分 19.直接写出得数。 8×7= 30÷5= 36÷4= 30÷5×2= 6×4÷3= 36÷9÷2= 20.算一算。 2×9=×3 6×=4×9 3×4=2× 1×9=×3 2×2=×1 4×4=×2 21.填一填。 22.填一填。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1. 1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 在下面的尺子上:从刻度线0到刻度线1,长度是()厘米;从刻度线3到刻度线8,长度是()厘米;从刻度线2到刻度线5长度是()厘米。 2. 判断:小明高3厘米。 ( ) 3. 在○里填上“>”“<”或“=”。 65厘米○56厘米 33厘米○40厘米 4.量一量,填一填。 纸条长()厘米纸条长()厘米 【答案】 1. 1 5 3 2. × 3. >< 4. 4 5 1. 2 认识米用米量 1. 我们已经学习了()和()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 2. 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蜡笔长10() (2)一条裤子长1() (3)姐姐身高是1()46() 4.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排列。 40厘米 3米28米 1米 【答案】 1. 厘米米 2. ><>=<> 3. (1)厘米(2)米(3)米厘米 4. 28米>3米>1米>40厘米 1. 3 认识线段 1.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线段,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 判断:线段是不可以测量长度的。() 3. 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A. B. C. 4.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答案】 1. ②④⑥ 2. × 3. B 4. 2.1 乘法的初步认识 1. 2+2+2+2+2=10,表示有()个(),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2. 判断:5+5写成乘法算式是5×5。() 3. 4个6相加列式是()。 A.4×6 B.6×4 C.4+6 4. 看图列式计算。 ()+()+()=() ()×()=()或()×()=() 【答案】 1. 5 2 5 2 10 2 5 10 2. × 3. B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案例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十几减9教案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一、认识厘米和米《认识厘米和米》 (2) 一、认识厘米和米《身上的“尺子”》 (12)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21)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一)《2-5的乘法口诀》 (27)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35) 二、表内乘法和除法(一)《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39) 《三、观察物体》 (47) 《四、平移和旋转》 (53) 五、表内乘法和除法(二)《6-9的乘法口诀》 (58) 五、表内乘法和除法(二)《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68) 五、表内乘法和除法(二)《探索规律》 (74) 五、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去游乐场》 (83) 六、数学百花园《有趣的数》 (89) 七、总复习《表内乘法和除法》 (97) 七、总复习《观察物体》 (100) 七、总复习《平移与旋转》 (106)

一、认识厘米和米《认识厘米和米》 1教学目标 1、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况下遇到问题灵活解决的意识。 2、通过调研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以及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3、通过实践、交流提高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2学情分析 “认识厘米和米”是二年级3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这一单的内容之后,学生基本具备了测量物体的能力,并在课后实践活动“身上的尺子”内容学习中学会用身体帮助自己估测物体长度的方法。在本课中,学生可以通过测量活动巩固测量方法;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健康、体育”老师等活动,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课上汇报交流,提高表达及沟通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在面对问题时,可以认真观察、思考,在现有情况下找到办法,解决问题。3重点难点 1. 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况下遇到问题灵活解决的意识。 2.通过调研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以及搜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4教学过程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水平测试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六、到游乐园,我能解决数学问题。 一、我会填。 1.5×6=( ),读作( ),表示( )个( )相 加,也可以表示( )的( )倍是多少。 2.每枝铅笔 6 角钱,4 元钱最多能买( )枝铅笔。 3.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楼房高 12( ),铅笔长 15( )。 4.从 前面看,看到的是( )形,从后面看,看到的 是( )形,要看到“ ”形,应从长方体的( )面看。 5.在○中填入“>”“<”或“=”。 24÷4 ○ 18÷3 12÷3 ○ 3 56÷8○7 1.智慧老人要买 3 张票要多少钱? (元) 7×3 ○ 7+3 90 厘米○1 米 7 米+2 米○100 厘米 2.请你算算:8人需要几艘飞船? (艘) 6. □里最小能填几? ×6>36 ÷4>6 3.请你算算:飞 9圈要多少分钟? (分钟) 7.有 12个 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 ),列式: 七、我能解决问题。 如果每 2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列式: 1.一本书共 36页。(1)小红每天看 6页,几天看 完?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9×4的积是 36。 ( ) (2)小东 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45÷9=5表示把 45平均分成 9份,每份是 5。 ( ) 3.按规律填数 1,4,9,○,25。○里可以填 14。 ( ) 2. 一壶水正好倒满 6小杯。这壶水也正好倒满 3大杯。1大杯 4.抛起的硬币,落下后一定是正面朝上。 ( ) 水能倒满多少只小杯?(6分) 5.4+4+4+4可以写成 4×4。 ( ) 6.直升飞机飞行过程中螺旋桨和机身都在做旋转运动。 ( ) 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 1.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写成算式是()。 A 、3+4+3+4+3+4 B 、3+4 C 、3×4 我今年 63 岁 我今年 7 岁 我的年龄是 小明的 5 倍 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四、连一连。 爸爸今年多少岁? ( ) 4×6 4个6相加 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 ) 6×4 ★★★★★★ 6个4相加 4+4+4+4+4+4 五、我会算。 ★★★★★★ ★★★★★★ ★★★★★★ 6+6+6+6 4+6 爸爸比爷爷少多少岁? ( ) 八、观察发现: 3+3+3+3+3=□×□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