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

一一 基于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的分析

高一兴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盐城224002)

[收稿日期]2017-07-12

[作者简介]高兴(1978-)?男?安徽枞阳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左联 社团记忆研究 (17BZW154)

[摘一要]一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已被应用于诸多学科?但在文学研究领域?作家口述史研究的独特价值和主要功能尚缺乏明晰的阐述?借鉴学术界影响甚大的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透视1960年前后的中国作家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发现:运用集体记忆理论有益于探究社会框架对作家记忆效果和口述方式的规约作用?参考文化记忆理论有助于理解作家口述效应与身份认同机制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一口述史一作家一记忆理论一邵洵美一狱中嘱托

[中图分类号]I207 6一一[文章编号]1002-3054(2018)03-0093-08[文献标识码]A

[DOI]10 13262/j bjsshkxy bjshkx 180310

一一

口述史 (OralHistory)又名 口碑

史 ?是 亲历者叙述的历史 ?[1](P86)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口述史由美国历史学家艾伦 芮文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中国 真正的口述史学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P60)目前? 口述 研究广泛应用于历史学二人类学二社会学二民俗学二文学等诸多学科?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作家留下了口述档案?胡适二舒芜二黄药眠二萧乾二浩然等人的口述自传已正式出版?然而?不少研究者对于作家口述史价值的理解不够透彻?甚至误解了作家口述史的内涵

及功能?众所周知? 口述 离不开 记忆 ?但现有研究基本上还停留于作家记忆现象的表层描述?而普遍忽视了记忆 理论 的运用?以及作家记忆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构型?中国现代作家邵洵美在1961年前后的

狱中嘱托 事件?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作家口述史研究的主要功能和学术价值?阐述学术界反响强烈的两种记忆理论(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和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理论)对于作家口述史研究的借鉴意义?

39

一二扑朔迷离的文坛公案

邵洵美 狱中嘱托

一一在对作家口述史进行理论分析之前?先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众说纷纭的公案?即作家邵洵美在监狱中嘱托贾植芳先生为其还原历史面目的事件?

1989年?贾植芳在?上海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的难友邵洵美?的文章?该文后来被收进?历史背影?一书?又以?狱友邵洵美?之名编入?狱里狱外?和?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文中复述同一件往事:1960年冬至1961年春?因卷入胡风一案而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的贾植芳?与邵洵美等一群 老犯人 同监?这些失去人身自由的知识分子常在一起 低声交谈 ?或使用多 语种 相互 窃窃私语 ?由于邵洵美和贾植芳 有两面之谊?又都属于同一行业 文化界 ?两人 交谈的机会就更多一些 ?邵洵美对贾植芳提起自己早年的 奢华生活 ?譬如他每次过生日都要在上海 一品香 西菜馆 定做一只像真老虎那样大 的奶油蛋糕?[3](P181-184)文章还提到?邵洵美委托贾植芳出狱后替他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1933年英国作家萧伯纳抵沪访问?世界笔会中国分会在 功德林 摆了一桌素菜招待不吃荤的萧伯纳?蔡元培二宋庆龄二鲁迅二林语堂二杨杏佛二邵洵美参加了宴会?邵洵美作为笔会成员负责此次接待工作?最后由他个人支付 四十六块银元 的餐费?可是 当时上海的大小报纸的新闻报道中 没有邵洵美的名字?他 一直耿耿于怀 ?希望贾植芳出狱后撰文澄清此事?另一件事是邵洵美认为鲁迅批评他为 捐班 ?讽刺他 花钱雇人代写 系 轻信流言 ?他辩称文章 实实在在 是 自己写的 ?对鲁迅 误会 自己 感到遗憾 ? 拜托 贾植芳代为 说明 ?[3](P184-185)

近30年之后?贾植芳将邵洵美的嘱托转化为文字?没想到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竟然造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 的效应?在学界引发热议?人们争议的焦点是邵洵美叙说的第一件事?即邵洵美支付萧伯纳等人餐费之举?信其 有 者纷纷呼应此文?对邵洵美被 遮蔽 的历史形象和被 低估 的文化地位大鸣不平?斥其 无 者质询邵洵美的回忆效果和嘱托动机?乃至怀疑贾植芳记忆的准确性?论争的双方除了邵洵美的亲属二朋友之外?还包括从事历史二文学二艺术二出版等专业的社会各界人士?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对邵洵美嘱托之事作出判断的论者有:朱正二倪墨炎二韩石山二邵燕祥二李辉二倪平二林淇二林达祖二季小波二毕克官二张芙鸣二张昌华二胡学常二王京芳二邵文菁二张建安二李毅民二陶方宣二李伶伶二艾以二赵柏田二王晖二施立松 这个名单还会继续生成下去?

确信邵洵美宴请萧伯纳的人士当中?邵洵美之女邵绡红对此事的还原和论证最为细致和周全?据她在专著?我的爸爸邵洵美?中所述?萧伯纳于1933年2月17日到达上海?招待萧伯纳的 东道主 是上海笔会?那天中午?萧伯纳 应宋庆龄之邀 ?在宋宅举行素宴?陪同者有宋庆龄二蔡元培二鲁迅二杨杏佛二林语堂和邵洵美?笔会 没有什么经费 ? 花销常常由当时任秘书的洵美个人掏腰包 ?这次午餐依然由邵洵美付费?邵洵美傍晚回家?告诉妻子盛佩玉:他不仅招待了萧伯纳 尝尝功德林的味道 ?还邀请在屋檐下避雨的鲁迅 上自己的汽车送他回去 ?[4](P97)值得注意的是?邵绡红列举了几位颇有分量的 证人 ?首先是邵洵美的家人: 至于招待大文豪萧伯纳的事?爸爸当天归来就向妈妈谈起席上细节?哥哥也在场听到?这是当时友人共知的?可惜作陪的几位都已作古? 邵绡红还从漫画家季小波的文章中找到邵洵美与宋庆龄

49

北京社会科学一2018年第3期

一同招待萧伯纳 的描述?并且援引 九十高龄的老作家施蛰存 的原话为证: 当然是洵美请的! [4](P319)根据邵绡红的记述?邵洵美的家庭成员和季小波二施蛰存均能认定邵洵美参与接待萧伯纳并且支付了午宴菜金?邵绡红的举证具体二明确?是对贾植芳回忆邵洵美嘱托内容最有力的佐证与诠释?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和沿用邵洵美请客之说?这与邵绡红对历史当事人 认证 材料的发掘与阐扬有很大关系?也有学者对贾植芳回忆内容的个别细节有所怀疑?但是对邵洵美付费一说予以采信?譬如研究鲁迅的专家朱正?他对照了鲁迅日记的内容?认为贾植芳所说的用餐地点虽属 误记 ?而邵洵美拿出接待费用则 是可信的 ?[5]

对邵洵美请客之说的 反驳 最为严谨者?是倪墨炎和倪平?倪墨炎以鲁迅等人的日记二文章二照片和当时的报刊内容作为甄别凭据?阐明接待萧伯纳 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一次重要活动 而不是以笔会为东道主?他推测邵洵美提到的 四十六块银元 并非午餐费?而是赠送萧伯纳戏剧脸谱和戏装所付的钱?时间相隔久远?邵洵美 把向萧伯纳送礼和功德林吃饭?像电影中的叠影那样叠在一起了 ?倪墨炎还指出该事件被歪曲的主观根源在于 回忆之回忆 的 差错 ?因为 邵洵美在五十年代的牢里回忆三十年代的事?中间隔了二十多年?贾植芳在八十年代凭回忆写了邵洵美的谈话?中间又隔了三十多年 ?这必然会 出点差错 ?[6](P1-11)倪平查阅了鲁迅二林语堂二宋庆龄和邵洵美本人的文章内容?参照鲁迅日记和民国报刊记录?核查了萧伯纳抵沪当天的日程二天气及接待情况?对 功德林 共餐二邵洵美掏腰包二邵洵美驾车送鲁迅二邵洵美遭新闻界歧视二邵洵美定做 老虎 蛋糕等说法逐一反驳?将问题的症结归因于当事人记忆的重组:邵洵美与贾植芳在牢狱环境中的谈话不 系统 ?贾植芳30余年后回顾旧事? 当年零零碎碎的谈话?就成了记忆的碎片 ?只能将 想像 当作 黏合剂 对记忆的 碎片 加以 串联 ?而 想像 不仅受 政治气候 的冲击?也 受到生理现象 记忆力强弱的限制 ?[7]倪墨炎和倪平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邵洵美请客的故事进行 证伪 ?其考证和雄辩颇具说服力?

一方面是邵洵美亲属好友和历史见证人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是研究者基于史料考释的断然否决?邵洵美究竟有没有出资宴请萧伯纳?口述史研究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二二历史话语可信度探测

对各类证据的辨析

一一唐纳德 里奇在?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中界定的 口述历史 ?是指 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访谈者要向受访者 提出问题 ?还要以 录音或录影 的方式记录?再制作成 抄本 摘要 图片 纪录片 等信息资料?[8](P2)单从技术层面来看?贾植芳对邵洵美狱中嘱托的追忆和记录?不太符合口述史操作规程?他在监狱中不可能获得完备的记录条件?然而?笔者认为谈话能否被称之为 口述史 ?关键是看交谈者是否具备 口述史 意识?贾植芳对于邵洵美嘱托的 滞后性 记录仍属口述史性质?我们不能陷入 技术决定论 的怪圈(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笔录二录音或录影设备没有价值)?

贾植芳对 口述历史的核心 亦即 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 [8](P2)非常敏感?回忆录?狱里狱外?便是他在20世纪90年代 经口授录音整理 而成?陈思和感叹: 这部回忆录只出版了上卷?下卷因为涉及先生在 文革 中的悲惨遭遇?大量口述资料还都封尘在录音带上?不知道将来有否机会再见天日? [9](P270-271)贾植芳在该著的 序 中写道: 我在这个世

59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 基于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的分析

界里的追求二爱憎二信念以及种种个人遭遇?都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为青年及后代提供一些比正史二官书更加丰富和实在的东西? [3](P2)贾植芳的口述观念不可能在晚年凭空突现?他应当早就有了口述史的意识萌芽?

邵洵美的历史意识远超常人?抗战结束不久?邵洵美立即发表时评?赶快写定我们的战史??他批评传统史学观念之僵化?倡导国人撰写 新的二活的历史?为现代人所懂得二适合于现代人意识形态的历史 ?[10](P283)标举突破现实表象二展示现代人文精神二可被人类意识调控的历史?记忆的价值在邵洵美著作中备受推崇?邵洵美提出: 回忆是使历史真确不可少的因素?也是推论和判断前不可少的程序? [11](P120)记忆力量发挥的历史塑造作用令邵洵美感触万端?

由?我的难友邵洵美?一文得知?贾植芳与邵洵美在狱中交谈甚多?既然 口述历史访谈是与人对话?是采集或挖掘人的生平记忆 ?[12](P5)那么这两位历史感知敏锐二记忆意识强烈的文人一旦发生对话?就会形成一种未配置物质设备的 口述史 实践?在此过程中?贾植芳以脑为笔?以心为纸?从历史深处重新召回邵洵美的话语?又将其嵌入自己 口授录音整理 的回忆录?不经意之间为后人演示了一次 概念版 的口述史前例?那些以回忆的不可靠性来否定 狱中嘱托 口述性质的教条主义者?将在下文的阐述中遭到反诘:连报刊二日记二照片等载体也无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贾植芳是否当场记录邵洵美原话?又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呢?

确认贾植芳以特殊方式( 回溯式 复述)完成了邵洵美口述记录?再来检视邵洵美的嘱托内容?会发现:倘若以真实性和可靠性作为评价邵洵美口述的最终目标?我们肯定会失望?因为口述内容不是理想化的史学分析材料?其中包含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作家口述更是如此?邵绡红二倪墨炎二倪平等人关于邵洵美口述内容的正反论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

方?双方的论证均不完满?

邵绡红申述:邵洵美接待萧伯纳的当日便

将详情告诉妻子盛佩玉?其子邵潮(后来改名

邵祖丞)是旁听者?盛佩玉本人在?盛氏家

族 邵洵美与我?等回忆性文字中为何没有提

及此事?她反而公开谈到邵洵美 丢失帽子二

手套二围巾二钢笔之类的东西 是 经常的

事 ?[13]1933年的邵祖丞年仅6岁?邵洵美偶然发出的 萧伯纳 功德林 等语音是否激

起他识记的兴趣?季小波 介绍 关于 邵洵

美亲口说过自己接待萧翁的事 ?[14](P64)意味着他转述了邵洵美的自述内容?二次传播的话语是否可靠?用邵洵美的个人自白去证明他的私人经历?岂不是犯了 循环论证 的逻辑失误?邵绡红向90多岁的施蛰存了解60余年前的事件?预先给施蛰存浏览她 带去的剪报 ?[4](P319)这已降低了当事人判断的可信度?因为她出示的 剪报 对施蛰存的回忆构成一种 先见 之干涉?接受邵绡红访谈的近20年前?也就是在1980年至1981年?施蛰存对萧伯纳来沪事件已有一番回忆:他坦承自己 没有参加 欢迎萧伯纳的活动?而是从林语堂那里获悉 用笔会名义招待萧伯纳?只是在世界社的一小事?真正的主人却是宋庆龄和蔡元培 ?[15]施蛰存先前的回忆大大削弱了邵洵美作为东道主招待萧伯纳的合理性?

倪墨炎二倪平等学者批驳邵洵美午宴 付

账 之说?主要依据是鲁迅二林语堂二宋庆龄

等人的日记二书信二散文以及?申报??晨报??论语??中央日报?等民国报刊?这些史料的可信度真的优于当事人的口述吗??过去的声音 口述史?的作者保尔 汤普逊指出:报纸供稿者常常怀有 偏见 ?再经过 选择二定型和过滤 ?易导致 来源的可能不准确 ?书信 很少写给一位试图像访谈者一样中立的收信人 ?往往呈现为 一种夸张的形式 ?照片和影片也可能 被相当小心地构成 ?[16](P127-132)以萧伯纳1933

69

北京社会科学一2018年第3期

年访沪为例观之?保尔 汤普逊的部分观点已被证实:萧伯纳与鲁迅等人在宴后合影的照片曾遭修改?林语堂和伊罗生被删?[17](P81)鲁迅关于萧伯纳在沪活动的日记二书信和文章也有不确切的地方:鲁迅1933年2月17日的日记与散文?看萧和 看萧的人们 记?所记载的笔会活动时间约有 二十分钟以上?一小时以内 的差距?[5]鲁迅在致台静农的信件中声称自己和萧伯纳 讲了一句话 ?而日记与文章对此均未说明?鲁迅在信件二日记和文章中分别交代当时拍摄了一张二二张二三张照片?3次提供的照片数量竟然不一致?[18](P170-171)鲁迅日记对于赴宴者人数以及同席者伊罗生名字的描述不够精确?[17](P81)宋庆龄的文章只说当天午餐时 同盟的几位会员都在座 ?[19](P537)并不意味着他们饭后 付款 ?宋庆龄的信函透露那次宴会是 在我寓所设的午餐会 ?[20](P122)不足以排除邵洵美馈赠菜肴的可能性?可见?日记二书信甚至照片亦非绝对可靠?若将其作为否定邵洵美支付午餐费的凭证?同样存在可议之处?

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表明:历史当事人的口述内容不宜作为具体事实来认定?各类文献史料的可信度也不一定强于当事人口述的可信度?笔者在此申明:本文写作目的不在于查实邵洵美嘱托内容的真假?

三二作家的回忆与口述史

记忆理论的适用性

一一既然当事人的口述内容不能被视为客观事实?也很难用其他史料为据来辨识其真伪?那么?口述史的价值何在?保尔 汤普逊提出: 历史学不仅是有关事件?或者结构?或者行为模式的?而是有关这些东西如何被经历和在想象中如何被记住的? [16](P171)充盈着 想象 和 记忆 因素的 历史 与善于形象思维和艺术再现的文学拉近了距离?陈墨宣布 口述历史工作属于 人学 研究领域 ? 口述历史是人学工程 ?[12](P9)文学是典型的 人学 ?在口述史研究的主体对象方面?作家可能比其他社会成员拥有更多优势?有学者呼吁: 我们不只是把口述内容当作历史来理解?而是要从这些材料中揭示出更丰富的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以及结构和象征的意义? [21](P195)作家本来就擅长社会体验二文化书写和象征表达?作家口述史材料更适合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多维解读?正因如此?笔者建议借鉴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来推进作家口述史研究?

国内外的口述史研究者均承认口述与记忆的关联?约翰 托什断定 口述史是社会记忆的原材料 ?[22](P16)王明珂将口述历史资料看成一种 社会记忆 ?[22](P66)陈墨倡导依托口述史来建设 人类个体记忆库 ?[12](P19)宣明 追究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及其真实信息固然重要?而通过口述历史?了解个人对社会事实的记忆建构?同样重要 ?[12](P155)中外学者对记忆因素在口述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观点?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大多立足于自身的学术背景和理论视阈?指出 个体记忆 或

社会记忆 之于口述史研究的重大意义?却未能将当代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引入口述史领域?致使记忆维度的口述史研究缺乏学术深度?有鉴于此?本文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双重理论视角?解析邵洵美 狱中嘱托 的微言大义?

集体记忆理论由法国社会学家二涂尔干学派传人莫里斯 哈布瓦赫创立?该理论主张:记忆并非纯粹的个人生理现象?只有在 社会 中才能 进行回忆二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 ? 过去 不能原封不动地被保留?每个人只有将记忆纳入到 社会框架 之内? 过去 才能在 现在的基础 上 被重新建构 ?[23](P69-71)个体记忆一旦与集体记忆失去联系?便沦为 失语症患者 ?因而 不再能获得社会表述的形式 ?而 这种社会表述的形

79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 基于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的分析

式是通过某种观念二某个图示?或某种姿势二某个事物的符号反映出来的 ?[23](P77)莫里斯 哈布瓦赫关于记忆现象的理解对于作家口述史的研究很有启示意义?借用集体记忆理论来推断:口述者的记忆受社会框架的规约?却能利用自身所处的社会情境实现对 过去 的重构?口述者如果脱离了社会?就不能与他人共享记忆?也不能使用社会公认的方式或符号正常地表达?逐渐变成一个边缘化的 失语 者?处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政治语境中?昔日的文坛 孟尝君 邵洵美在监狱里被切断了社会联系?他很可能陷入了 失语症 的精神危机?急切地寻找一种契合当时社会框架的文化符号和表述方式?在那个反常的年代?

鲁迅 之名成为政治神话的象征符号?为了融入既定的社会框架而避免被抛入幽暗的历史深渊?与鲁迅曾经有过论争的邵洵美必须重建世人对他的形象记忆?他嘱托贾植芳的两件事其实都与鲁迅有关?与萧伯纳无涉?换言之?邵洵美之所以强调自己支付了午餐费?因为这是一个可以注解他曾与鲁迅 共事 的罕见标志?我们与其穷究邵洵美记忆与口述的准确性?毋宁体察那个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沉浮中的人生苦难和心理悲剧?

德国学者扬 阿斯曼和阿莱达 阿斯曼奠立的文化记忆理论在当代学界广受赞誉?由文化记忆理论得知:人类的记忆包括 交往记忆 和 文化记忆 ?交往记忆 随着它的承载者而产生并消失 ?是 口述历史 的研究对象之一?文化记忆则是 被创建 出来的 高度成型 的记忆?它促使社会群体维系 身份认同 ?回忆模式包括 巩固根基式回忆 和 生平式回忆 ?前者借助 被固定下来的客观外化物 即 符号系统 发挥作用?后者是在 社会互动 中实现功能?[24](P44-47)创作者能否 被纳入经典化的文化文本的长期记忆 ?最终 取决于社会机构的奉承和亵渎二尊重和鄙弃 ?如果文化记忆的主体遭受不公正对待?便可能患有 结构性失忆症 ?[25](P60)邵洵美对贾植芳口述的两件事都属于 交往记忆 ?他委托别人代为公开 交往记忆 ?意在将 生平式回忆 转化为 巩固根基式回忆 ?需要强化 鲁迅 四十六块银元 捐班 的符号效用?贾植芳感慨: 因为多年来?在

左 的文艺思潮和路线的统治下?他的名字和作品久已从文学史和出版物中消失了?被遗忘了? [26](P40)在文化记忆的理论视阈中?贾植芳写这篇文章不仅履行了人际交往的诚信原则和道德责任?也是为了矫正极 左 思潮给社会酿成的 结构性失忆症 ?其后? 狱中嘱托 事件在邵绡红的?我的爸爸邵洵美?二林淇的?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二王京芳的?邵洵美年表?等大量著述中广为流播?传记二年谱二年表等规范性和定型性文本都是文化记忆的载体? 狱中嘱托 信息在这些文本中的增减和衍变将重塑人们对邵洵美的记忆与认同?从而超出贾植芳 纠左 的初始意阈? 文化记忆不可能与历史现实完全吻合 ?[24](P371)倪墨炎二倪平等学者对 狱中嘱托 事件的 证伪 无论产生何等学术影响?都不会改变大众对邵洵美 选择性 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理问题?人们对邵洵美文学成就和文化史地位(例如他对中国出版业所做的巨大贡献)的记忆?与 狱中嘱托 事件之真假无关?可是也要看到?某些论者将该事件作为丑化和声讨历史人物(尤其是与邵洵美有矛盾的人物)的 武器 ?这显然有些偏颇?

以上关于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的个案分析?显示了记忆 理论 对于作家口述史研究的适用性和特有价值:集体记忆理论表明作家所处的社会框架制约其记忆效果和口述方式?文化记忆理论有助于解读作家口述效应与身份认同机制的深层关系?

89

北京社会科学一2018年第3期

四二结语:作家口述史的

学术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一一对口述材料的分析 不能希冀从中获取完整的或完全真实的事实证据 ?其侧重点应当 置于时间性二主体性二建构性以及象征与解释性之上 ?需要 剖析口述者那样讲述历史的深层原因 ?[21](P196)作家口述史研究更应如此?在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从当事人的彼此交谈到文字记录的中间环节?植入了贾植芳20多年的记忆?考虑到贾二邵二人均有强烈的口述历史意识?该事件仍可视为作家口述史案例?邵洵美的记忆和被记忆仍具有口述史意义?

与贾植芳 记忆 有关的另一件公案?有助于我们加深对 被回忆的历史事实 的理解?那便是 贾拒认舒 (贾植芳拒认舒芜)事件?据李辉回忆?此事发生于1984年?[27](P402)贾植芳在当时的日记中对此事 一字未提 ?[9](P261-262)20年以后?他又在日记中补叙了当日情景?[28](P105-106)另一位当事人舒芜予以否认?并以 版本考 方式得出结论: 他记忆之有?不足以否定我记忆之无? [29](P167) 记忆 能否还原事实二揭示真相?余斌断言: 事实 不等于 真相 ? 事实只须考证? 真相 则离不开阐释?何况考证之中也还隐含着阐释 ?[30]笔者以为: 真相 与考证无关? 真相 就在人们的心中?倾听当事人诉说往昔?领略当事人重温的旧梦?直面作家摆脱了文字规训之后表露的自我本真?体悟无数话语碎片按照各种意图拼合的人性 真相 ?或许这便是作家口述史的主要价值之所在?

本文探讨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记忆理论对于作家口述史研究的借鉴意义?运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将作家口述的个体行为纳入社会框架之内进行系统分析?能够深化对作家记忆重构二意向表述和话语选择的认识?扬 阿斯曼和阿莱达 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提醒我们区分作家个人的 交往记忆 与社会大众的 文化记忆 ?从而深刻地理解作家的身份认同意识以及社会群体对该作家的选择性记忆现象?

注释:

[1]程中原.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钱茂伟.史学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贾植芳.狱里狱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4]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5]朱正.鲁迅与邵洵美[J].新文学史料?2006(1). [6]倪墨炎.文人文事辨[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7]倪平.所谓 邵洵美狱中重托 是虚构的故事[J].新文学史料?2010(1).

[8][美]唐纳德 里奇(DonaldA.Ritchie)著?王芝

芝二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9]陈思和.思和文存(第一卷):传统与当代立场[M].合肥:黄山书社?2013.

[10]邵洵美.时代讲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11]邵洵美.儒林新史:回忆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12]陈墨.口述史学研究:多学科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3]盛佩玉.我和邵洵美[J].湖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14]毕克官.写画六十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99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 基于邵洵美 狱中嘱托 事件的分析

[15]施蛰存:?现代?杂忆(二)[J].新文学史料?1981(2).

[16][英]保尔 汤普逊(PaulThompson)著?覃方明等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

出版社?2000.

[17]王兆成.历史学家茶座(第14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8]王景山.鲁迅书信考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19]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0]中国福利会.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 [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

[21]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2]定宜庄等.口述史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3][法]莫里斯 哈布瓦赫(HalbwachsMaurice)著?

毕然二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

[24][德]扬 阿斯曼(JanAssmann)著?金寿福二黄晓晨译.文化记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5][德]阿莱达 阿斯曼(AleidaAssmann)著?潘璐译.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6.

[26]贾植芳.历史背影[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27]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28]文汇报笔会.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9]舒芜.牺牲的享与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30]余斌.一封信?一面 想到舒芜先生[J].读书?2010(3).

OnMemoryTheoriesandtheStudyofWriters OralHistory:

BasedontheAnalysisofShaoXunmei sVerbalEntrustmentinthePrison

GAOXing

(SchoolofLiterature?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Yancheng224002?China)Abstract:Oralhistoricalresearchmethodshavebeenappliedtomanysubjects.Inthefieldofliteraryresearch?however?theuniquevalueandmainfunctionsofwriters oralhistoryhavenotbeenclarifiedyet.TaketheverbalentrustmentofaChinesewriternamedShaoXunmeiintheprisonaround1960asanexample?newdiscoveriescanbemadebyusingcollectivememorytheoryandculturalmemorytheoryforreference?whichhavehadagreatinfluenceinacademiccircles.Ontheonehand?theapplicationofcollectivememorytheoryisbeneficialtothestudyoftheinfluenceofsocialframeworkonwriters memoryeffectandoralmode?ontheotherhand?thereferenceofculturalmemorytheoryishelpfultounderstandthedeeprelationshipbetweenwriters oraleffectandidentitymechanism.

Keywords:oralhistory?writers?memorytheories?ShaoXunmei?verbalentrustmentintheprison

001

北京社会科学一2018年第3期

记忆深处的母校(初稿最新版文末附录中有插图2013-9-18)

记忆深处的母校 位于二中北面仅一墙之隔的东林书院,其知名度比小娄巷还要高得多,它闻名海内外。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东林领袖顾宪成等人曾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力持清正,伸张正义,这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习俗形成截然相反之势,体现了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顾宪成撰写的千古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爱国知识分子。 二中校园与久负盛名的东林书院为邻,使每一个二中学子都得益匪浅,在这个近在咫尺的书院里,可以见到千古名联的真迹,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中校园的围墙西边是南北走向的苏家弄(见下图5)。 苏家弄位于人民路与崇宁路之间,长约500多米,它的南端与崇宁弄的北端相连。这两条里弄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苏家弄背靠东林书院,相传苏东坡的后裔曾外迁至此居住,苏家弄东边的东林小学名气不小;崇宁弄东边则有另一所江南名校一女中,以及也有点名气的新庙前小学(现名崇宁路小学)。其中,一女中位于二中南面,也是一墙之隔,校园里布满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非常雅致。苏家弄和崇宁弄两条弄堂连起来总长不足800米,却集结了4所名校,难怪到了上学、放学的时候,这里总是熙熙攘攘、闹个不停。 图5:二中“一区”校舍西边的苏家弄(摄于2011年) 那些年,我家住在花园弄,距二中约1里之遥。每天上学,出弄堂口沿人民路向东走,步行约3分钟,向右拐就进入苏家弄,再朝南走约2分钟,便可进入二中校门。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每天背着书包轻松上学的感觉真好! 母校故园忆旧貌 走进二中校门,右手边是传达室,其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安全保卫,访客登记,收发信件、报刊、包裹等事项。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刘杨 王立荣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性产业,就应该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入手。然而,设计艺术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框架,分析设计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改变中国“中国制造”的格局,构建“中国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理论,就成为目前设计艺术创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艺术 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和芬兰 也都是在经济十分发达之后,才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 展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创意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 上海、长沙、深圳等,其经济发展水平也都相对东北较 高。因此,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第一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又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质经济满足的人们,逐渐显现出对精神层面的诉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就渗透到商品中在交换的各个环 节中产生改变社会意识的因素;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 的高涨催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能满 足人们的精神诉求,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都能通过引 入文化艺术创造力来提升它经济附加值。 3.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来源于个人的创意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活 动结果,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来生产创造性的文化 产品,促进社会整体生活环境的发展。英国在世界范围 内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其中它包含了 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音乐、 舞蹈、影象、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领域。之后, 创意产业又扩大到文化、艺术和娱乐等各个方面。通过 英国的案例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创意产业立足于三个基 本条件;第一基于个人思维与创造力等相关领域。创意 的结果是难以复制的,是个人思维的一种价值表达。第 二是符合自然资源的市场生产经营的产品。第三通过知 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流通获得的商业价值 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三个基本条件下,各个国家更加强 调个人创意思维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市场 和消费者自身的推动力,同时又在不断地策划市场,激 发市场活力,设计艺术产业也是如此。此外,创意产业的 发展呈现多维化多层次的趋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 拓展模式,把文化创意当做产业来组织、管理、生产和流 通,是商业化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建 立在新经济全球化属性下,以创意、创造、创新为表达手 段的产业,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为社会 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的新产业形态。由此可见,文化作者简介:刘杨(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王立荣(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义界 人类原始发展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语言。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事迹,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这既与各民族的文化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教育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谷梁传》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环境,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文学了。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但文字形式一定要有录音为依据。以口述史料为主编写成的历史为口述史。 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即是口述史料,其可信度与文字史料相等,可以归入档案类别。将原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判断口述史书可以用两个标准:一是要有原始录音,以供核对;二是要符合史学的基本原则,排除幻想乱编的内容。口述史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口述能够纠正文字的偏见,生动形象,特别适用于表述人类生活中各种基本联系。口述的心理效果是远胜于呆板的文字的;文字组成的一句话并不能够反映其中语气的深浅份量。当然口述史并不是要取代文字史,它们各有其适用度,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 (二)口述史重视的是重现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重现历史是现代历史学界的主流工作,尤其在假冒伪劣“历史商品”太多的时候。 (三)口述史所运用的口述史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能象传统史学那样仅在书房中翻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开放的电影史观 ——读《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电影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研究者既要有丰富的影像积累,同时又需具备深厚的史学功底。与关注作家作品的文学史不同,电影史的研究需要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艾伦和戈梅里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开篇便提出“电影史学家并不分析某部影片或思考所有电影的本性和潜质,而是试图解释电影自起源以来所发生的变革,并说明一些经久未的电影外观。”即是将各种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从而找出推动电影发展的机制。这些因素中又大致分为美学、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 在研究电影史的方法上,过去人们一直信奉着某种历史的“经验论”,相信过去的事实不依赖于历史学家的心智而存在。历史学家只是从中选取适用于他的材料,他自身的理念在历史学研究中无足轻重。但若是不加入自己的论点,而纯粹采用叙事性的方法撰写电影史,对电影史研究将没有任何价值。充其量只能算作理清电影发展脉络的资料,对于它们怎样发生,为什么发生等问题没有给出答案。因此,电影史的撰写不应该是叙事性的,而应该是阐释性的,不应该把电影史演进的脉络简化为某些关键节点上的历史事实。虽然历史的真实确是由这些事实显露出来,但真正需要挖掘和探索的是促成这些现象背后的推动机制。 本书第一章中引用了英国哲学家罗伊·巴斯克的话“世界由机制构成,而不是由事件构成。”从而引出一种研究电影史的新方法,即实在论。实在论所要解释的不仅包含对现实可预见层面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产生事件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索。由于特定历史事实的产生错在一定偶然性,往往不能代表普遍现象,顺着该事件探索出的原因可能无法说明该时期的真实状况,因此需要借助实在论方法,研究其生成的大环境下的总体机制,不是某一封闭的事件,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空间。这种研究并不是史学家的假设性观点,而是需要大量论据资料的支撑,从中抽象出一个可以回答“为什么发生”的知识范型,并在非特定时代的语境中加以检验。判断任何一种史学论点优劣的标准都是看支持其结论的有关证据的多寡与分量。我们不必抱怨早期影像资料的缺失而会对研究造成困扰,虽然这的确令人遗憾,但可供电影史研究的资料远不止于此。历史的生成机制并不是孤立作用的,李欧梵先生可以从早起上海的文学作品、美女月份牌甚至舞女的开销清单中提炼出上海的现代性特征,我们也可以从电影公司档案、行业报刊等各种非影片资料中重组起当时电影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市场规律。有时候影片的评论资料甚至比影片本身的内容更能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下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在美学电影史中,唯杰作论和作者论的观点都有着悠久的传统。某些被奉为经典的影片经过众多研究者的分解和剖析后已经有过度阐释,但却还有更多的人乐此不疲的研究。一些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的一系列作品也被视为现象集中研究,即所谓的大师研究,但这对电影史研究帮助并不大,反而使更多带有时代特征却不那么知名的影片被忽略和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确一部伟大的作品所产生的超时间性令人非常着迷,但它们对于电影史而言却并不一定是必然出现的。过分关注于这些独立个体反而会忽略了影片之间的连结,以及它们的出现可能受到的技术或经济、社会方面的影响,无意间将其从历史语境中隔离出来。 想要重建美学电影史就必须从同一时期的所有影片中寻找共性,找到审美机制与市场价值取向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具有普遍性的范型。“历史地认识一部影片将意味着把这部影片理解为背景或生成机制的特殊结合物。”从中必定能够找到某些固定的与观众传统价值取向想一致的元素。而影片之间的区别则是这些元素不同的排列组合,因此甚至在不同时期的影片中,我们也能找到许多共同点。例如二十年代拯救了明星公司资金链的影片《孤儿救祖记》与三十年代初联华公司发起的“国片复兴”运动中打头阵的影片《故都春梦》、从这两部大受好评同时又引领市场风向的影片本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故事架构中的共同点。两片同为家庭剧,从最初的家庭和美资产颇丰到因男主人公听计于他人而赶走作为儿媳或妻子的具有善良贤淑等典型东方美德的女主人公。女人隐忍离开,受尽磨难,

记忆深处作文800字完美版

记忆深处作文800字 在记忆的深处,藏着一个不期而遇的美。 ——题记 星光,正亮得迷人;清风,正舞得妩媚。曾不知月夜的美,竟被悄悄珍藏在了记忆的深处。 记得那次去金沙江边宿营,住在了河边的帐篷里。激动的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我到江边走了走。 对岸的渔灯正摇曳不定,在水面上投下了橘黄色的黄晕。江面不时泛起微波,悄悄拍打岸边的木船。月光下树影婆娑,好似少女的长发在水中飘荡。抬头仰望,群星璀璨,没有了霓虹灯的星空,夜空竟然如此地清亮,亮到了记忆的深处。 眼眸中,朔月摇曳。 凝望,那栀子花色的月。恰似弯勾,亦真亦幻。江面上腾起的薄雾,更为她蒙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面纱。闭起双眸,使劲吸一口夜的空气。是陈酒?是花香?是香茶?都不是,那是夜的味道。那个没有声音、宁静的夜晚,竟然如此的静,静到了记忆的深处。 耳畔,竖琴飘扬。 谛听,那竖琴般悠扬的风声。风好似仙女的竖琴,由远及近,由小到大。近了,近了!是那醉人的天籁,是那轻扬的旋律。夏夜的风,刮走了热气,带来了清凉。“今日星辰今夜风”,原来,那个有着清风的夜晚,竟如此地美,美到了记忆深处。 头顶,星河深邃。 仰望,那壮丽的银河。雄伟的银河横跨天幕,横穿苍穹。牛郎、织女正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史诗般逾越千年的爱情早已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站在天穹的底下,我们显得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伴随在银河两岸,默默地为迷航的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夏季的星空,是如此的灿烂。原来,那个群星密布,星月相随的夜晚,竟是如此的美,美到了记忆的深处。 曾经的那个我,从未见过几次真正的星空与宁静的夜,只有作业伴随左右,形影不离。以前,夜对我来说代表了黑暗,可这个观念竟被那个不期而遇的美轻而易举地打破了。也许,只是也许,如果那晚我没有因好奇而去江边,也不会有那个美,那样美的夜。我十分珍惜那次与星空的际遇,因为美,从来只在不期而遇。

口述传统与口述史学的发展

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的文化机制 陈梦熊(西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00700 摘要: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得以形成的文化机制,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是神话和史诗,二者共同构建起口述传统影响“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在神话和史诗写定之后,口述传统并为退场,它的延续和保存为“口述史学”提供了成为现代学科的基础材料。我们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讨论了“口述史学”的学科构成要件,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口述传统;口述史学;口述;案头 中国史学界近年来开始关注“口述史学”学科的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就“口述史学”的学科定位、“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等相关问题发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两个层面来界定“口述史学”:“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史学的分支学科或综合性学科)”,又或者“将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论)。”1上述界定方式立足于方法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口述史学”的形成机理。我们认为“口述史学”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有关,它是文字形成之前人类用以保存本民族的文化所唯一可以利用的方式(所谓“结绳记事”则是处于口述与案头之间的过渡阶段)。本文尝试从“口述传统”的角度分析口述史学的逻辑缘起,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内在文化机制。 一、神话与史诗——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 口述史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上古时期,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口述传统逐渐让位于案头形式的史书撰述。《礼记·玉藻》即有“左史记动,右史记言”之说;而《汉书·艺文志》又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其说难以确考,惟可肯定者是中国很早就设置了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并由此形成润泽后世的“史官文化”。今日被视为史学最早形态者不过是文字进入成熟阶段后,当时人或后世人的补录,却非历史的早期面貌。中国上古社会最早的历史已经无法看到文字记录,仅可从神话、史诗中一窥其貌,而神话与史诗正是中国口述史学的最早形态。 中国学术界对神话、史诗的关注始于20世纪初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术反思。蒋智由在1903年的《新民丛报》发文指出:“如‘盘古开辟天地,头为山岳,肉为原野,血为河流,毛发为草木,目为日月,声为雷霆,呼吸为风云’等类,最简枯而乏崇大高秀、庄严灵异之致。”2所谓“简枯”是强调中国早期神话的杂乱面貌,显现不出体系性,明显与西方神话不同。鲁迅先生也说:“自古以来,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第用为诗文藻饰,而于小说中常见其迹象而已。”3他认为中国神话、史诗都保存在“小说”中,而神话、史诗正是上古历史的口述表现形式。当时学术界纠结于中国神话为何不发达和汉民族为何为形成史诗的问题,并未关注“神话”、“史诗”的理论本体意义。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我们展现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宏大面貌,不仅证明中国却有史诗的存在,也印证了口述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的强大生命力。 以史诗为例,它是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的例证。“在得到写定之前,它与书面语言并无什么关联。神话、传说和民族历史构成了史诗的材料,而民间的传唱活动孕育了史诗, 1徐国利、王志龙:《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9页. 2《新民丛报谈丛》第36号,1903年。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留在记忆深处的

留在记忆深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补充后的题目可以是一个以写人为主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以记事为主的题目,也可以是你看过的一篇文章。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使我忘不掉的事,可是有一件事确深深地刻到我的心中…… 那是一个暑假,我和我的朋友小明去公园玩,我们两个乘着公交车去。公交车里的人很多,座位没了,我们不得不站着,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很多不安全,我们抓紧了公交扶手。没过多久公交车就要到了,就在这个站台停得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上了车,我想公交车摇摇摆摆得老人能站稳吗,我心想。谁知,老人上车后没有一个人理睬这个老人,整个车

里的人都把头扭过去装做看风景,一个年轻地哥哥首先离开了座位,没想到被别人给占了,人们都在议论他,又有一个中年叔叔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在叔叔离开座椅时,分明多了几分笑容,就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看到那个叔叔让座后,车厢里坐着的人都低下头,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让座。没多久,车箱里的气氛变得很活跃,我眼角闪出了晶莹的泪花,车厢里一下子变得暖和了许多。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奉献了就有回报,我们不能不劳而获。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使我不能忘记。

个人都会有许多记忆深处的事。我也有一件让我永远也忘记不了的事。在读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旁边小店,举行了摸奖活动。放学回家时,我摸了摸口袋,发觉有5元钱,我兴奋地走进小店。我先给店主一元钱,然后我走到摸奖的地点,把手伸进箱子里,再用手掏了掏箱子里的纸条,我随手拿了一张,随后,我把手慢慢地拿出来,最后,我打开纸条一看,“啊,不会吧?是谢谢您。”我气愤地说。看着,别的同学摸到奖后,甜滋滋的样子,心里很难过。我瞥了一眼摸到奖的同学,不服气的说:“有

在我的记忆深处高一优秀作文800字

在我的记忆深处高一优秀作文800字 儿时最深的记忆,莫过于厨房里朦胧的人影。蒸汽丝丝缕缕,飘来一阵浓郁的醇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在我的记忆深处为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在我的记忆深处为题的高中作文篇1 岁月蹉跑,如同花落,时间逃走落花满径…… ——题记 在某个起风的时刻,记忆的涟漪层层漾开;自深处而来的记忆就那么毫无保留地显现。一嗅;馨声依然朱色重门依然深锁“嗒嗒嗒……”我喜欢走老宅旁的石板路,像马蹄经过。微湿的路面让每个步子都弹出淡淡的愉悦。 石板路通向老宅,它的朱门颜色有些许斑驳劳边有青色藤枝垂落-“太祖婆,我想吃……”我似个小型导弹,冲入她苍老而温暖的怀抱,太祖婆笑着应好,她笑的时候,皱纹间像能挤出阳光。 喜欢缠在太祖婆身边看着她和面,打水,下锅,起锅,所有动作都被我的记忆小心珍藏收纳。记忆深处、朱色重门里的世界太多欢笑,温存,被深锁,被怀念。 一树梨花已然飘零。

曾为春日里一阵飞雪驻足,挽着她的手;就像挽住了一个世界。太祖婆是爱花的;老家的院子里绚丽缤纷,春花姣好。倚墙东有一树梨花,太祖婆牵着我走到树下,沉稳而苍老地吟起一首《次韵梨花》,“人面桃花各相红,不如天然玉容”。 然后“簌簌……”一阵清风习将似雪若霜的精灵吹来,扑入我和太祖婆的怀抱,我们都笑了,颤动的肩将梨花悠悠抖落。我学会欣赏一些雅致之物,是太祖婆这份淡若梨花的人教会我的。 记忆深处山,一树梨花下,温文尔雅的太祖婆在我心上绣了淡淡梨真花。 而今;梨花已悄然飘零…… 蓝色手绢已尘封。 她悠悠然,戴上老花镜,麻利地抄起针线,开始忘我“创作”,不时地抬眼慈祥一笑,老花镜停留在鼻梁竟有些可爱。她持一块蓝色的布,在上面勾画描绘,一枝轻吐芬芳的红色花朵慢慢呈现,她细致地匀边上色,念叨着:“小姑娘要有一块像样的手绢,大大方主的……”我在一旁惊奇于她走针上线,落线生花。她还告诉我,一个小姑娘要优雅大方,谈吐不俗……那个午后,时光也慢悠悠地着上蓝色。 记忆深处,捧着蓝色手绢爱不释手的我和她依旧温热的语言,而今,手绢已然尘封。

在我记忆深处的一个人范文

篇一:《小学作文记忆深处的一个人》 记忆深处的一个人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个人始终印在我的心中,她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她是我在公交车上碰到的。她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学生,穿着一身粉红色的运动装,还带着一个大书包。 记得那是去年暑假中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沧州看病,在公交车上,人特别多,“站客”也陆陆续续地出现了。那个大姐姐和一个中年妇女小声地交谈起来了,有说有笑的,看样子那的中年妇女是她的妈妈。过了一会儿,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上了车。售票员阿姨大声说“谁给老奶奶让个座!谁给老奶奶让个座!”售票员阿姨的叫声打断了大姐姐的对话。她抬起头来,看了看年迈的老奶奶,又看了看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让个座。他立即站起来,走上前去,扶着老奶奶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嘴里说“老奶奶您坐。”老奶奶说“谢谢你啊!真是一个好姑娘。”大姐姐笑了笑说“不用谢。”爸爸对我说“现在像她那样的年轻人真不多了,唉。”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可我仍然记忆犹新。这个大姐姐的举动谈不上惊天动地,甚至说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篇二:《记忆深处的一个人》 记忆深处的一个人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个人始终印在我的心中。他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他,是我在汽车上碰到的。大概是十{在我记忆深处的一个人}. 六、七岁的高中生。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件黑色的上衣和一条白色的裤子,胳膊下还夹着一本砖头般厚的书。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同爸爸乘车去奶奶家里,那时正赶上赶集,所以乘客特别多。我们上车找到了仅存的两个位子,车上陆续出现了“站客”。那个戴眼镜的哥哥就坐在我的前面。他捧着书,旁若无人的看了起来。他看了一会儿,又低头沉思一会儿,忽而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不久,又接着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那求知的样子就像久旱的小苗遇到了甘雨;又像饿极了的小牛犊闯进了菜园子。一个刹车,上来一位老奶奶,她拄着拐棍抓着扶手,吃力地爬上车来,从她满头银白色的头发和脸上的皱纹足以看出她的年龄不小了。靠边门的售票员阿姨看见了,放开嗓子喊道“谁给老人让个座!谁给老人让个座!”售票员阿姨的喊声惊醒了正看书看得入迷的大哥哥,他才看到那位年{在我记忆深处的一个人}. 迈的老奶奶,再看看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他立即站起来,走上前去,扶着老奶奶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嘴里说道“奶奶,您坐。”“小伙子。那你呢?”“没事,没事,您坐吧,我站着没事。”“小伙子,谢谢你喽!”“不用谢,我年轻,站着没事。”这时全车乘客向他投去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马海霞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的行业分析、区域分析、比较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等。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偏重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关注较少;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比较研究;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以及缺少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1-0089-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以来,为适应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于是关于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加。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国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研究的具体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国内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日益显示 出对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等的积极作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本质特性、范围划分,结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联系区别,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解决方案及发展对策。 (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构建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一直成为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畴。我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如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 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可分为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还可以分成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以精神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无形性、地域差异性、更新和发展性、无限性的特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的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开发有两种形式:单项文化资源开发和多项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 吴圣刚提出, 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样重要。资源有价,文化资源的“自然成本”与“使用成本”,应纳入文化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核算。以文化为资源基础的产业,必须为资源的使用与消耗付费,把生产能力的增长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观之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收稿日期:2007-09-14 作者简介:马海霞(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8年3月 第29卷第1期 Mar.,2008Vol.29,No.1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 作者:郭萃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10期 文/解放军92857部队郭萃 【摘要】本文结合《张学良口述历史》,并对口述史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使读 者对口述历史这种史学理论方法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历史在口述者的描述中立刻生动起来, 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历史的固有的刻板的印象。 【关键词】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口述史学,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使用口述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由来已久。西方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东方则有司马迁的《史记》。现代口述史学一般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开端。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有完善的就 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 保存,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 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必须对以往历 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完整的档案,强调对历 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所谓口述历史 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 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 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世人皆知。 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 问题上,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著作、日记,如果有自传,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并记录在准 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日)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 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 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 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 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 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

记忆深处的那个人

记忆深处的那个人 在奶奶家,我无意中看见桌子上摞着几个厚厚的本子。牛皮纸做的封面,用棕色的棉线装订着,捧在手里沉甸甸的。翻开本子,扉页上用钢笔写着“股票知识学习笔记”八个大字。翻开笔记,字迹工工整整,记录的密密麻麻。我数了数,一共有六个这样的本子,每个都记得满满当当。也许你会好奇,这是谁的笔记呢? 它们的主人就是我的爷爷!别看我的爷爷已年逾古稀,但热爱学习的精神非常让人敬佩。 爷爷常说,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前些年,爷爷就开始学习炒股、学习中医知识。这两年,爷爷又开始学习使用电脑,用电脑上网。很快爷爷就学会了怎样使用鼠标、怎样打开文档、网页,怎样安装软件,杀电脑病毒。用电脑看新闻、学养生、学做菜,打游戏更不在话下。每当我遇到什么不知道的问题,爷爷就会说,百度一下嘛!不过,对于快八十岁的爷爷来说,打字可是个难题。在尝试过手写、语音输入法后,爷爷都因为这些方法速度慢、用起来不方便而放弃。后来,爷爷做出一个让我们吃惊的决定,他要学习拼音输入法。那些天,爷爷每天都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跟着视频从a、o、e开始练习发音,看着爷爷学发音的样子,觉得爷爷既可爱又可敬。爷爷买了一本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认真地记笔记、写字母。为了便于记忆,爷爷在每个字母的后面

标注上相同发音的汉字。有时候,他弄不清声母和韵母怎么组合,弄不清双韵母的顺序,就虚心的请教我和爸爸。不仅如此,他还让我下载了练习打字的软件,学习标准的指法。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爷爷竟然学会了拼音,打字的速度也明显提高,从最开始几分钟输入一个字,到现在可以和我在QQ上正常聊天了! 爷爷还是养生节目《养生堂》的“忠实粉丝”!每天晚上五点四十分,爷爷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爷爷目光专注地盯着电视,时而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时而飞快地在本上记下重要的内容。一期节目下来,几百字的笔记就从爷爷的笔下倾泻而出。日积月累,又形成了一本本厚厚的学习笔记。 爷爷热爱学习、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我学习上的好榜样。每当我在学习中想偷懒的时候,只要一想起爷爷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我就会回在书桌前,专心开始学习。每当我遇到难题想放弃的时候,只要一想起爷爷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我就会继续拿起笔,直到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 每个人记忆中都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个性鲜明的人,爷爷就是我记忆深处那个乐学勤思的、学而不厌的、永远值得我学习的那个人。

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作文600字_作文

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作文600字傍晚的阳光照在书桌的几张照片上,我静静地看着照片上笑得灿烂的我和李哥,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去了,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的只剩下几张照片。 前年暑假,我奉命回外婆家照顾外婆,也就跟那里的伙伴们打成了一片,在这小村里,我们就像鱼儿一样在青瓦绿树下钻来钻去。 在这十几个伙伴中,有一个“领头羊”——李哥,当时比我大5岁,我却能和他玩在一起。一次,李哥提议玩“抓人”的游戏。因为是江南的小村,都是青砖红瓦盖的房,到处是小巷和后院,又有大树郁郁葱葱,很适合玩。但是,我跑得太快,脚下一滑,身体一倾便摔在地上。正在这时,抓捕的李哥跑了过来,我急坏了,结果李哥二话不说把我扶了起来,我问:“你不抓我?”李哥呵呵一笑:“朋友嘛!先扶再抓喽!给你4秒跑!然后我就抓住你啦!”谁知这一幕,这温暖的一刹被外婆抓怕并永久保留了。 江南小村免不了有小吃,但我不吃也没钱吃,外婆生活节俭,连那部只能拍照和打电话的手机都是妈妈非要买的。李哥其实早就看穿了我的馋相。一天中午,他拿着零花钱说:“走,我们去吃好吃的!”我可不敢占别人便宜,便连连推辞。他一拍胸脯:“就算我请你!”他拉着我来到一家炸酱面馆,我一闻,香气扑鼻,毫不顾吃相,狼吞虎咽,边吃边聊,一声“咔嚓”,这张照片洗出来了! 那是我最后一天住在小村,妈妈见外婆的病没有好,便让外

婆搬到武汉去,李哥是舍不得我的,向外婆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跟我拍一张合照。于是,第三张照片产生了。 我仍坐在桌前,回忆着过去的往事,注视着那三张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照片。因为我走后,那个江南小村被拆了,开始重建了。但也许在我的记忆深处,江南小村还在,我和李哥还有伙伴们的欢呼声,也在。 作者:袁圣杰 五年级实验班指导老师:焦老师 老师点评:本文称得上是一篇佳作,语言清新典雅,描述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动人。

作家写的春节的文章:北京的春节(老舍)

作家写的春节的文章:北京的春节(老舍) 作家写的春节的文章:北京的春节(老舍) 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帖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起码月初六才开张。假期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妇都穿起新衣,门外帖好红红的对联,屋里帖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推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

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夥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帖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入入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全。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口述史_历史_价值与方法

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 多学科领域延伸。然而,口述史虽然人人都可以做,却要遵循严格的口述史操作规范。 关键词: 口述史;口头证据;史料;操作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1-0077-05 一 “口述史就像历史本身一样古老。它是第一种类型的历史。并且只是在相当晚近,处理口头证据的技能才不再是伟大历史学家的标志之一。”[1]但奇怪的是,似乎伟大历史学家更倚重官方的历史文献,而觉得口述史这种田野工作上不了台面。英国史学家保尔?汤普逊在其《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中提到,1942年出版了《历史写作史》(H ist ory of H ist orical W riting)的史学家詹姆斯?威斯特法尔?汤普逊(James W estfall Thomp s on),竟这样评价19世纪中叶法国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JulesM ichelet)引证了大量搜集来的“口头证据”的《法国革命史》(The H ist ory of the French Rovoluti on1847—1853):“这似乎像是收集历史资料的一种奇怪方法。”汤普逊继而发出疑问:“这种倒退是如何发生的?口述史通过什么阶段丧失了它原先的显赫地位?”[2] 在文字社会有文献传播之前,一切历史都是口述史。而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口述史似乎只被当成是对正史的有限补充,无法撼动文献作为终极权威的存在。 现代口述史无疑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发端的,哥伦比亚大学在东亚研究所所长韦慕庭(M artin W ilbur)的领导下,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部”,陆续约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胡适、李宗仁、顾维钧、陈立夫、张学良等人,以“由自己决定公开发表时机”为条件做口述回忆,其中最为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由张学良口述的数十小时的录音资料。现在这些材料均已在海内外陆续公开出版,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的史料来源[3]。这项工作使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成为现代最早搞中国口述历史的第一人,他从1957年开始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工作,完成的口述史著作有《胡适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在全世界发行百万册以上。 继哥伦比亚大学之后,1953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也成立了类似的口述历史档案馆———地方口述历史办公室。195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建立了口述历史项目。同时,面对传统史学家们的极力反对,美国口述史学界开始注意口述史学的正规化发展,组建了全美口述历史协会,并于1966年老舍去世那年的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罗黑德湖举行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以后定期召开年会。1967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美国口述历史学会正式成立。此外,还有新英格兰口述历史协会、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得克萨斯口述历史协会等。到1967年,全美就已经建立起90多个研究口述史学的专门机构。 美国的口述史学经历了“缓慢发展”、“大突破”和“纵深发展”三个阶段。最初,由于没有录音机等先进的采访设备,亚伦?内文斯只能带着秘书,由秘书将采访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用打字机打印出来,再交给受访者修改。 随着对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的开展,美国的口述史学得到了很大的推动。这期间,不仅有很多的历史学家参与了口述历史的搜集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受“正史”歧视的“口述凭证”,已经作为历史研究的资料被正式引用,甚至有些历史著作全部是口述历史资料。在这方面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哈里?威廉姆斯自信地说:“我越来越深信口述史的正确性。口述史不仅是编撰近代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使我们能特别详细地研究历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新史学”的兴盛,历史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政治史至上出现式微,社会研究开始占上风,长期不受重视的黑人史、印第安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的研究,异常活跃起来。更有一些观念激进的史学家,干脆提出彻底摆脱传统史学只注重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历史观,要求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下层平民,以“重新创造那些过去一直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这样一来,就开创出了美国口述历史研究的“人民化”局面。到1971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已拥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会员1400余名。1973年,官方的《口述历史评论》和《口述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