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写诗歌

写作训练——写诗歌
写作训练——写诗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教案

诗歌与心灵

【训练目标】

1.学习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追求美好事物的热情。

【训练重点】

能完整地写出一首诗歌,阐述自己的心灵,表达自己的情感。注意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意境。

【训练过程方法】

采用知识导引法、例文思路启迪法开展训练,通过讨论、赏析、练习、模仿、展示、评价、借鉴、修改等途径掌握写诗歌的方法。

【导入新课】

喜欢诗歌吗,亲爱的同学们?真挚的情感,迷人的意境,优美的语言,绚丽的想象,这一切都那么令人痴迷,令人愉悦。呵呵,想到这些,心中有些痒痒的,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其实都有那么一颗诗意的种子哦!现在就让它发芽、成长,开出迷人的花朵吧!【知识导引】

(一)诗歌是什么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赵缺《无咎诗三百序》曰:“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简言之,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

(二)诗歌特点。

1.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2.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3.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

(三)诗歌的写作手法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常见的写作手法一般包括三个层面: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2.修辞手法(修辞格)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

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3.表现手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象征等。

【例文导学】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下面是某位同学初学写诗时,写的题位《朋友》的诗:亲爱的朋友,

你的快乐,

我们一同分享;

你的悲伤,

我也愿意,

和你一起分担。

因为

我们是朋友。

这里的初稿,已经有了诗的样子。如果要写得诗味浓一些,可以借助形象,并融入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下面是他在初稿的基础上写的修改稿:

亲爱的朋友,

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

是记忆中的宝石,

历经时光磨砺,

散发璀璨的光彩;

我们相互分担的悲伤,

是岁月中的松柏,

见证冬的寒冷,

和春的明媚。

这一切的美好和深刻,

都因为

我们是朋友。

这里借助“记忆中的宝石”和“岁月中的松柏”,来表现朋友之间经历的快乐和悲伤,是不是显得更有诗味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诗意有诗味的诗呢?

先让我们种下一颗诗意的种子——形象

诗歌的表达不是空幻的,它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形象,写诗就是要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学会提炼主题,再将这个主题寄托在鲜明的形象上。

再让我们灌注清纯的露珠——情感

诗歌没有情感是不可想象的。人总是有感情的,而诗歌是最注重抒情的文学形式。因为,诗歌常常是有感而发的,而且,优美的诗篇也总是产生在感情激荡的时候。

再让我们精心施肥、锄犁——语言

诗歌是讲究语言的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诗歌的语言比其他文体要精练,我们要注意把握这一不同之处,捕捉生活中的镜头,用精练的语言勾画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语言富有韵律感,我们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诗给人以美的感受。

最后还需要一点点细致的打理——修辞

写诗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名作清赏】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赏析:梅雨时节,江南悠长的小巷,营造出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丁香一样的姑娘”寓示着美好的理想。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梦境中的姑娘,她的离开也粉碎了梦境。

【下水示例】

雨说

欧阳中谁

只要你真心喜欢我,

就能体验到我的温柔。

如果你觉得疲倦,

就袒露你的心田,

我为你冲开甘泉。

如果你感到烦恼,

就开放你的心空,

我为你洒下甘霖。

如果你感受快乐,

就维护你的心湖,

我为你倾注汪洋。

只要你真心想念我,

我的温柔就在你的心头。

窗说

欧阳中谁

清静的夜晚,

我借一束月光,

为你照亮梦醒后的忧伤。

只要你愿意,

拿一半我来分担。

风雨后的早上,

我叫鸟儿歌唱,

为你唤起沉睡中的太阳。

只要你乐意,

靠着我尽情欣赏。

【佳作共赏】

梦的孩子

尹荣崎

朦胧的夜晚已经过去

梦的孩子

何必又将梦中的美景给我

是山的鲜花还没开放

还是依依杨柳没有长大

缭绕的夜雾已经散去

梦的孩子

何必又将梦中的歌曲留给我

是百灵鸟儿歌声还没有唱响

还是青蛙的演唱会仍然余音袅袅

洁朗冰轮即将东下

梦的孩子

何必又将梦中的故事留给我

是外婆的故事没讲完

还是蝈蝈儿的耳语没结束

即将醒来的太阳会告诉我新的方向

梦的孩子

要将梦中的美好伴随我

点评:诗中“梦的孩子”即诗人自己。该诗选取“山的鲜花”“百灵鸟儿歌声”“青蛙的演唱会”“外婆的故事”等意象,写出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图景描绘得鲜活形象、具体可感。长短句相结合,反复手法的运用,使诗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此外,这四节诗分别以“朦胧的夜晚已经过去”“缭绕的夜雾已经散去”“洁朗冰轮即将东下”“即将醒来的太阳会告诉我新的方

向”为开头,以时间为线贯穿始终,有条不紊。总之,全诗想象新奇,语言精美,结构奇巧,感情真挚,极富童真意趣。

【写作实践】

一、以《说》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并发挥想象,写一首小诗。

【提示】

1.可以借鉴第一个单元学过的《雨说》,选择合适的表现主体,并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云说》《桥说》《灯说》等。

2.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并借助具体形象的来写。

二、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露的泉水。自拟题目,写一首诗,表达你的思想感情。

【提示】

1.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那些让你触动的人和事,以你当时的情感,将这些作为诗歌表现的内容。

2.可以借助一些形象表达自己的感情。

3.注意语言凝练,最好富有节奏和韵律。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农田今年又获丰收,自己在幕府多空闲,交代了拜访朋友的背景。 B. “乘兴乃无恒”一句,表达了诗人不能够常常乘兴拜访朋友的遗憾之情。 C. 诗人觉得对待杨七山人的款待无以回报,只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致谢。 D. 这首诗叙事兼有抒情,语言未刻意雕琢,却能够于质朴中表达真性情。 (2)诗的颈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C (2)第一问:小巷冷僻简陋,树木掩映;斋院深深,古藤缠绕。营造了深远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第二问: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强化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情蓄势、铺垫。 【解析】【分析】(1)C项曲解诗意。“无以回报”“只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致谢”错误。此项是对诗歌尾联的理解赏析。本诗借拜访朋友来抒发心中“块垒”,尾联是借酒浇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心情。故选C。 (2)本题中,颈联是写景,意象“穷巷”“乔木”“深斋”“古藤”,营造了古朴幽深的意境为;这两句诗在结构上点题,为尾联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心情”蓄势,作铺垫。按照意境赏析题的答题规范整理答出即可。 故答案为:⑴C; ⑵第一问:小巷冷僻简陋,树木掩映;斋院深深,古藤缠绕。营造了深远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第二问: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强化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情蓄势、铺垫。 【点评】⑴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理解、诗歌主旨、诗歌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要读懂诗意,注意情感、形象、技巧等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古诗大多以景写情,从景物表明季节特点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来分析。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点明季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解析】【分析】(1)第二句诗的意思是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这句诗中“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据此可作答。 (2)三四句的意思是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据此可作答。本题也可以从比喻的角度进行赏析。 故答案为:⑴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⑵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运用比喻修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的遣词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理解句意,从意境上进行分析,注意方法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安要求作答。 2.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解释“次”和“客路”的含义。 (2)尾联抒发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2)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面”,“次”的意思是“停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诗人回忆了与老朋友曾经共饮的美好时光,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B.颔联,诗人借助“浮云”、“流水”这两个常见的意象,抒发了阔别十年的感慨。C.颈联,点题,写相逢时的欢笑,开怀畅饮,把酒言欢,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D.尾联,笔锋一转,秋色中红树满山,令人留恋。表达与友人携手同游的愿望。 【参考答案】14. C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准确,情感不只有欢笑,还有老去无为的悲伤。颈联的出句又回到诗题,写这次相会的"欢笑"之态。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他们也像十年前那样,有痛饮之事。然而这喜悦,只能说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暂时的,所以对句又将笔宕开,写两鬓萧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于言表,漂泊之感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笔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 15.试赏析本诗中的对比手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首联每每出游宴饮必定扶醉而归的欢乐与相别后的黯淡对比,心中不觉黯然,让人生发出岁月不饶人的无限感慨。(2)颔 联“一别”与“十年”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一别十年的伤感。让人产生世事沧桑,人生无定,岁月蹉跎之感。(3)颈联相逢 时畅饮的喜悦与两鬓苍苍、青春不再的衰老之态相对照,一喜一悲,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题专项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题专项训练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 1.日积月累。 春日 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的其他作品有________。 (3)请你想象《春日》中所描绘的景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你可以把自己当作诗人,以"我"的口吻写。? 2.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草色 B.鲜花 (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4)这首诗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A.您笑着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把我带到座位上,对我说:“我是方老师。”B.……然后握着我的手,捏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 C.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1)通过这三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着重对方老师的________进行了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________的方老师。 (2)请对你难忘的一位老师进行一处重点的动作描写,并通过一个情境突出老师的特点。4.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诗歌写作教案

《诗歌写作》教案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大家都喜欢诗,但真正认识诗的同学就少,知道怎样写诗的同学则少之又少,所以要将诗歌仿写教学设计得通俗易懂,可触可摸可感,在品位诗歌时领悟方法,从而掌握仿写诗歌的基本方法(品—悟—写),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三、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四、教学过程 1、营造诗的氛围,感受诗的魅力。欣赏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选这一首,一者熟悉,二者这首诗的意象之优美、情感之浓郁、节奏旋律之美妙,可谓诗中上品。通过朗诵,一种氛围自然形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诗歌上。 2、品味诗歌、领悟方法,学会仿写。 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 总结写诗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 写法归纳: (1)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 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儿童诗歌课程教案设计

儿童诗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正确使用语句创作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体验儿童诗的创作过程,共同交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所以对于写诗并不陌生,只要让学生明白了儿童诗的特点,再引导会改写,能补充诗,并创造意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就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类型的诗,所以对诗并不陌生,在前几学期的学习中经常会联系仿写一些简单的小诗或是诗歌中的一个小节。但是并没有特别系统地学习过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所以用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写。 四、教学过程(课前学生自由诵读) (一)解读儿童诗,把握基本特征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过许多诗歌,最近,我们就刚刚学完两首儿童诗———《我想》《儿童的水墨画》,我也听说,最近,同学们课下也阅读了许多儿童诗歌,谁愿意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向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位同学朗诵)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看出,大家很喜欢儿童诗。那么,儿童诗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大家不妨结合自己读诗的感受谈一谈。 (鼓励大家谈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课件出示: 格式自由情感饱满 语言凝练意境优美 想象丰富巧用修辞 格式提醒:可以是像《儿童的水墨画》那样以组诗的形式来写,但要注意围绕一个主题,表现一个中心。 (二)赏析儿童诗,领悟精妙构思 刚才,从同学们的交流看,大家既爱读,又会读,真有一双慧眼啊!其实,儿童诗本来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诗歌,我们看着倍觉亲切。这些诗,构思精巧、缜密。这些诗,不但大人能写,而且我们儿童也能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儿童诗。板书:学写儿童诗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首儿童诗,来学习儿童诗的构思方法。 大海睡着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 B. 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 C. 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 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D (2)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解析】【分析】(1)ABC赏析正确。D错在“后四句感时抒怀”,应是表达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2)结合诗歌题目及内容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是“送道标上人归南岳”,最后两联的意思是:道标商人要离开了,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组流畅的林山云水镜头,写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上人,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故答案为:⑴ D; ⑵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内容、主题、感情等方面。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此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具体的语句表达出来,因此理解诗歌的语句内容是体会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全诗内容仔细揣摩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词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________。 (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 (2)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 【解析】【分析】(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胜”的意思是“胜过”。“胜”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突出了花的艳丽。 (2)从结构上来看,“江南好”是对江南美景的总体赞美,与结尾句呼应;从内容上来看,“能不忆江南”的意思是“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写出了对江南的热爱与眷恋。 故答案为:⑴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 ⑵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考生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句理解词义。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作用的理解和赏析。考生要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感悟诗人的情感,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进行作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2)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训练4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训练40篇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丸”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诗歌先以“________,________”统领全篇,赞美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接着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_ ③渡________ ④夺________ ⑤翻________。 (3)“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________心情。 2.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人________。(2)解释词语: 题:________缘:________不识: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3.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苏联的________。 (2)这两节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来描写了美丽的白桦。

四年级诗歌习作训练歌教学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四年级诗歌习作训练歌教学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童诗:从快乐出发——童诗习作课的一次尝试 陈婕 教学目标: 四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习作训练,在语言表这方面有了较强的能力。他们的生活无忧无虑,想象特别丰富。本次教学,我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发挥想象,写写关于快乐的小诗,让儿童从此懂得发现和享受快乐,这样的诗化教育在于培育一颗健康的心。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两个目标:其一,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愿意把快乐和别人分享;其二,发挥想象,让学生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感受快乐 导人: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公开课,你们快乐吗? 快乐其实很简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教师播放课件:一组体现快乐的图片。 看,他们多快乐啊!我们似乎都听到了他们快乐的笑声。同学们,你们的生活肯定也充满了快乐,愿意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板书:分享快乐 二、分享快乐 同桌交流:你生活中有哪些快乐呢?可以说说你曾经的、现在的或是你想要的快乐。 教师指名说,相机板书。 学生纷纷表达:快乐是竞选胜出时同学们响起的掌声,快乐是旅游中欣赏到的美景,快乐是为劳累的父母捶捶背,快乐是与家人的欢聚…… 总结: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快乐在哪里呢?快乐就在你的书声中,快乐就在你的笑声

里,快乐就在你急匆匆的脚步间。快乐也许只是同学一句真诚的问候,快乐也许只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快乐也许只是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快乐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们刚刚已经合作完成了一小节诗。今天,老师想教你们用一种最浪漫的方式——诗歌,记下你们的快乐!你们愿意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快乐吗? 板书:学写小诗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板书,合作完成小诗的第一节: 快乐是竞选胜出时同学们响起的掌声/快乐是旅游中欣赏到的美景/快乐是为劳累的父母捶捶背/快乐是与家人的欢聚 想想这节小诗,我们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三、想象快乐 现在我们写第二节,咱们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大自然里美好的事物比喻快乐。 你会用哪些美好的事物来比喻快乐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乐像小鸟、小草、花儿、太阳…… 教师示范,出示句子:快乐像一尾活泼的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说? 学生:快乐像展翅的雄鹰自由飞翔;快乐像鲜艳的花朵尽情绽放;快乐像灿烂的阳光洒遍大地;快乐像森林的小草无处不在……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完成了第二节小诗。把第一节和第二节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了,你们真是了不起的小诗人!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板书,合作完成小诗的第二节: 快乐像展翅的雄鹰自由飞翔/快乐像鲜艳的花朵尽情绽放/快乐像灿烂的阳光洒遍大地/快乐像森林的小草无处不在 四、表达快乐 老师刚才也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写了一首富有文学色彩的小诗,你们想听吗? 出示课件:老师写的诗(配乐朗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案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教给学生写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研读诗歌,鼓励学生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诗歌创作,让学生在美的诗情和美的语言中沉潜,提升学生的 文学素养。 学法 指导 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 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五首诗歌,相信同学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余光中的《乡愁》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品读这么优美的诗句,你难道不想一试身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诗歌吧,相信你一定会诗兴大发。 环节二1.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象美和意境美)示例1: 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 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技法指导 我赞美你绿绿的草, 我赞美你绵绵的雨, 我赞美你蓝蓝的天。 迎春花 把我镶满你的皮肤 我要和你一起盛开 让我的嘴唇长成你的花瓣 让你的枝条长成我蓬松的头发 我呼吸着你的黄色在万物中通体透明 同样写春天,但前一首诗缺少意象,没有诗的味道;第二首诗诗人爱春天,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找到“迎春花”这个意象,与迎春花融为一体,来表达热爱春天的心情,诗味足,语言表现力强。 示例2: A. 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B.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A句是将毛泽东的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而同样表达此意的,冰心的《春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 (1)试一试:仿写冰心的这首小诗。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写时要注意,第一句选择某一“事物”而不是人,第二句写该事物的“缺点”,第三句写这个缺点造成的“危害”。 井底的蛙,你自鸣得意时,。 池塘的水, ,。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①金谷园:西晋豪富石崇的别墅。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③这首诗写作者途经金谷园故地,因见眼前的景象而引起的怀古之思。 (1).请赏析诗句“流水无情草自春”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4分) (2)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永州愚溪作者住宅以西。 (1)结合全诗,说说诗人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 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填空:(6分)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从体裁看属于诗。诗的韵脚是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

出了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__ 的心情。 (2)请赏析划线诗句中“出”和“斜”两词运用的妙处。(6分)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五.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其描写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一种心情?(3分)(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3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简析第三联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2分) (2)试简析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4分)

六年级古诗练习

六年级古诗练习1 一、根据上下文正确填写诗句 1、纤纤擢素手,。终日不成章, 2、,轻烟散入五侯家。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何时复西归?。 5、听君一席话,。莫道君行早, 6、,一字值千金,近山识鸟音 7、大漠沙如雪,。何当金络脑, 8、千锤万击出深山,。 9、,任尔东西南北风 10、行道迟迟,。我心伤悲,! 11、,西出阳关无故人。 12、随风潜入夜,。,江船火独明。 13、最是一年春好处,。 14、江上往来人,。君看一叶舟,。 15、,小扣柴扉久不开。 16、,。欲问行人去那边?。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7、,,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17、春归何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

二、了解作者及体裁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朝的,这是一首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作者是,他的父亲弟弟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另外五位是 3、《清平乐春归何处》的作者是,其中“清平乐”是这首词的 我还能写出几个类似的 4、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在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5、《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他的作品被称为 《马诗》的作者是被称为,《春夜喜雨》的作者是被称为 6、《石灰吟》《竹石》这两首诗在写法上都是“”,这样写法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六年级古诗练习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人,属于豪放派的是() A.辛弃疾 B.柳永 C.秦观 D.晏殊 3.《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4.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下句是() A.轻舟已过万重山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似曾相识燕归来 5.下面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A.春潮带雨晚来急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来江水绿如蓝 D.春风不度玉门关 6.“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髙。”这里的“三父子”指的() A.苏洵、苏轼、苏辙 B.曹操、曹丕、曹植 C.班彪、班固、挺超 7.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红”是() A.红色 B.花 C.树叶 D.树枝 8.下列写月的诗词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9.下面诗句属于劝人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A.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下面对诗句描写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独”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的妙处。 【答案】(1)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 (2)“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解析】【分析】(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描绘了夜深人静,诗人月下独坐,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独坐幽篁里”,这句话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故答案为:⑴夜深人寂、明月相伴;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雅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首先明确诗歌内容,找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体会表达的作者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结合诗句内容,明确句意,揣摩写出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表达的感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案】(1)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2)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

诗歌写作课堂实录

尝试诗歌创作—— “我创造我快乐”单元主题教学课堂实录(片段) 滨江中学校何永红陈顺斌蔡志松 一.导入: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我们作为诗性民族中的一员,和诗有着不解之缘。那什么是诗?如何写诗呢?却成了我们一个打不开的谜团,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朋友,对诗充满向往却又常常被它拒之门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诗歌,怎样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想学习写诗吗? 生:想!(学生齐声回答) 师:我们学习了《一个少年的笔记》一文,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作诗的方法? 生: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可以入诗。 生:生活中美好的情感体验可以促发我们作诗。 生: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物我相融。 生:《三棵老银杏》告诉我们有作诗的念头,就要大胆尝试。 生:《爬山虎的脚》教我们要仔细观察,生动描写…… 生:…… 二.尝试改写现代诗 师:真好!那我们把课文的优美语段改写成诗,谁愿意分享一下? 生:我改写的是《诗的材料》的第三段: 我是一朵荷花 雪白清香 翩翩起舞 宛如天鹅 风儿过了 蜻蜓在耳畔低语 小鱼在脚下倾诉 ……

师:写得真好!掌声送给他!还有吗? 生:我改写的是《我的“长生果”》里的第二段: 像蜂蝶飞过花丛 如泉水流经山泉 忆及少年时代 涌起愉悦之感 那读书生活 似流光溢彩的画页 如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 …… 师:真不错!是啊,其实诗歌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可入诗。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 三.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师:作诗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 现代诗还有以下三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师:亲爱的同学们,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 四.怎样写诗 师: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乡愁》)。 师: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3分)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4分)(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分)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 4.[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4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5.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2020年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00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________的特点。 (2)评“孤客”二字,“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这“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萧瑟凄凉 (2)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解析】【分析】⑴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诗句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 思造境。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由此表达了思乡的思想感情。 ⑵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 可想而知的。 故答案为:⑴萧瑟凄凉;⑵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点评】⑴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答题时应注意,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 面;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秋风、萧萧、雁群”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 ⑵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答题时应注意,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 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孤客”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远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①已在渺茫中,家在扶余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乙)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热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①扶桑:相传东海外有神木名为扶桑。是日出之地,亦为日本别名。 (1)关于这两首诗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描写时间为晚上,(乙)诗描写时间是清晨。

七年级语文下册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点: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二、内容新授 1、营造诗的氛围,感受诗的魅力。欣赏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选这一首,一者熟悉,二者这首诗的意象之优美、情感之浓郁、节奏旋律之美妙,可谓诗中上品。通过朗诵,一种氛围自然形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诗歌上。 2、品味诗歌、领悟方法,学会仿写。 1/6

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 总结写诗应该注意些什么?(多媒体显示) 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 二、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 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1)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多媒体显示)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这些诗句分别抒发的是爱国情、别离情、母子情、兄弟情、爱情、友情。)这些诗句为什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关键在于一个“情”字。无情即无诗,诗是跳出来的心。诗,首先以情动人,写诗,首先要酝酿感情。(2)写诗只要抓住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 有了感情是否就能写出美妙的诗句呢?(多媒体显示) 春天 春天啊,我赞美你-我赞美你红红的花, 2/6

初中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初中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 【答案】(1)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分析】(1)“微雨”写天气,“残秋”写季节,“微雨送残秋”是一幅秋雨萧瑟的画面;“落叶”一词让人想到落叶在萧瑟的秋风在飘飞的画面,而“落叶东西随水流”让人想到落叶飘落到水里,然后随着水流漂向远方的画面。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2)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分析最后两句话的含意,这是曾国藩赠给朋友凌十一的一首诗,从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分析,凌十一应该是到京城中谋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成功,因此可以说凌十一当时是失败而归,这让凌十一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当然心情非常的抑郁,因此作为朋友的曾国藩就写这首诗赠给他,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⑵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归纳:答题步骤:步骤一、抓住每个意象。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意象进行描述。具体做法,在此意象前加修饰词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步骤三、点出所用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阅读此题可知: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涨满的江水翻滚着白白的浪花,在烟雨迷蒙中传来了杜鹃阵阵的啼声。真是一派乡村四月生机盎然的景象。 ⑵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写作意图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写作意图,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