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坚持每天清扫水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每天清扫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蓄水池周围环境清洁;

3、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4、水房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5、水房内严禁饲养宠物和植物;

6、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水房及消毒间。

二、供管水人员上岗制度

1、必须持有《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体检时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 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三、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供水管理法规。

2、认真执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水房及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供水操作人员健康证到期,要及时体检、培训、换证。如发现供管水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 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4、要认真执行水池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并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每日要按时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定时巡查加氯机运转情况,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当余氯低于0.05mg/L要及时加消毒药,并做好记录。

6、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7、检修生活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8、要时常检查水箱通气孔网罩有无破损情况,如有要及时更换修理。

9、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执行。要及时汇报,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并配合卫生部门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四、蓄水池清洗制度

1、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消毒检测两次。

2、清洗蓄水池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源

3、清洁前严格检查清洗单位有无卫生资质。

4、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清洗水箱时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

6、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一、设专人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运转、保养等日常性卫生管理工作。

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三、每年应对二次供水用水箱进行l―2次全面清洗、消毒,设立清洗、消毒记录,水箱清洗、消毒应按照卫生监督部门的有关要求,按规范程序进行,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消毒工具及设备必须专管专用。

四、定期对二次供水的水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存档。

五、二次供水设施必须加盖加锁,周围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六、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如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卫生监督部门。

水污染防范措施

一、二次供水要有固定人员具体负责,并进行日常用水管理,该员工必须持有健康证。

二、二次供水水池、水箱必须加盖,并且上锁,防灰尘,小动物污染和人为投毒。

三、水箱、水池一年至少清洗一次,清洗单位必须有资质,并且取得水质化验合格证书。

四、一个月不少于一次对水箱供水水池的检查。

五、保持水箱、水池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做到无污染源。

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如果发生水污染事件,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单位负责人。

二、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二次水箱水的供应,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三、如果造成人员身体伤害的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

四、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五、如果有人为破坏的,应报告公安部门,由公安机关进行侦破-处置。

六、在水污染发生后,在取得卫生监督和公安机关同意的前提下,尽快把污染水排掉,将水池清洗干净并且消毒,然后将水池注满,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恢复正常供水。

七、污染事件过后,必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保存,从中取得教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6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 为保证二次供水过程中水质的清洁,特制定如下卫生管理制度。 1、二次供水水池定期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保持干净无污物; 2、从业人员必须持有《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并定期进行体检; 3、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得进入水池; 4、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清洗程序对水池进行消毒清洗,并作相应记录; 5、从业人员在水池内工作时着装应符合卫生要求; 6、保持水泵房内的整洁,以免灰尘等渗入水池; 7、清洗完毕后,由相关负责人取水样送有关政府部门化验,确保水质完全符合要求。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2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护业主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现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2、做到高、低水箱(池)周围1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确保水质卫生。 3、二次供水设施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4、每天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和现场余氯测定,有记录备

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5、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请专业清洗队伍,每年清洗、消毒二次,并接受区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6、积极、主动配合区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加强对本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3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长沙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作如下修改: 1、文首及第一段导语修改为“为确保我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作如下规定"。 2、第一条中"在其设计和选择使用的.材料、涂料等都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修改为"应保证在建设选址、设计、施工过程中及所使用的材料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消毒。" 3、第二条中"建设单位应向所在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申报,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已投入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也应向所在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申报,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向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方可上岗工作。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原第三条改为第四条,其中"应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检测。水池、水箱应封盖加锁,周围3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修改为"应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测。水池、水箱应封盖加锁,周围1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 6、原第四条改为第五条,其中,清洗消毒后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测验收,尔后方可继续使用"修改为"清洗消毒后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检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蓄水池(箱)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蓄水池(箱)管理制度 第一篇: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蓄水池(箱)管理制度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一、二次供水设施及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二、二次供水设施的公共场所须建立用水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水卫生管理工作。 三、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胧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工作。 五、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二次供水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必须上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六、二次供水水池应封盖加锁,并保持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的环境卫生,水池的排气孔溢流管孔应加装砂网。 七、二次供水的管线不得与市政管线直接接通,不得与非饮用水管直接连通,不得与大便器、小便斗直接相连。 八、水池至少每年清洗消毒二次。从事清洗消毒人员必须取得卫生知识培训证明及健康证明。 九、当二次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蓄水池(箱)管理制度 一、由工程部指派责任心强、持有健康证人员负责水池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水池结构坚实、牢固、光洁、不渗漏、耐腐蚀;水池人孔必须加盖加锁,钥匙由专人保管;水池溢流管口、通气孔口应有防蚊虫进入的不锈钢网;溢流管、排空管不得与下水道直接相连。 三、水池每年至少由专业清洗公司清洗消毒二次,并取得市水质监测中心水质检测合格证明。在水质二次污染高发期应适当增加清洗次数,定期投加适量消毒剂。 四、水池管道、阀门定期维护,发现跑、冒、滴、漏现象,应立即组织维修、更换。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开启或关闭水池阀门。 五、水池(箱)四周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杀;周围30米范围内,禁止设置旱厕或堆放垃圾堆。 第二篇: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结本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二次供水相关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2、做到二次供水泵房附近无工业、生活污染,确保水质卫生。 3、二次供水设施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9篇)

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9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1 一、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自备水学校应配备专(兼)职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确保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二、学校生活饮用水及自备水源,应经当地疾控中心对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加强对水源的防护,使用的涉水产品及设施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学校直饮水必须检测合格后方可提供使用。 三、定期对饮用水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四、从事二次供水的管理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使用的涉水产品应索取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等有关资料。 五、师生直接饮用的桶装水必须是标有生产日期和QS认证标志的,并向供水方索取检验报告。 六、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学校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部门。 七、锅炉房供水设备每学期使用前必须进行排污、清洗。锅炉房提供饮用的开水须保证达到100℃。提供给学生和幼儿直接饮用的开水应降温到60—70℃后存入保温桶。 八、学校应制定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要接受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2 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尤其是目前尚使用自备水的农村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使用城乡统一的自来水。对于目前不具备条件而只能使用自备水的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组织,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自备水的'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二、认真做好农村学校的改水工作。 自备水水质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备水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县教育列出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对农村学校自备水设施进行改造。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自备水水源尽可能选择深层地下水,凡选择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对于经卫生部门监测不合格的自备水,必须限期完成改造工作,并经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 配置高位蓄水池以满足供水需求的学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 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卫生部门要定期开展对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对水质监测不合格的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签订的学校安全责任书,必须有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内容。 五、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 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每年要对农村学校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3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7篇)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7篇)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1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障业主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一、仔细学习国家对二次供水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持有效卫生答应证供水,卫生答应证悬挂于醒目位置。 三、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学问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和卫生学问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四、二次供水设施应加盖加锁,防止饮水平安大事发生。 五、保持四周环境卫生,四周10米内不得有污物等污染源。 六、每半年至少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一次(全年不少于2次),并进行清洗消毒效果检测。 七、专(兼)人负责二次供水管理,管理档案完善,各项资料齐全。 八、当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马上实行措施,并准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2 1、水池结构坚实、坚固、光滑、不渗漏、耐腐蚀;水池人孔必需加盖加锁,锁匙由值班人员保管;水池溢流管口、通气孔口应有防蚊虫进入的不锈钢网;溢流管、排空管不得与下水道直接相连。 2、水池每年至少由专业清洗公司清洗消毒二次,并取得市水

质检测中心水质检测合格证明。在水质二次污染高发期应适当增加清洗次数,定期投加适量消毒剂。 3、水池管道、阀门定期维护,发觉跑、冒、滴、漏现象,应马上组织修理、更换。非管理人员不得随便开启或关闭水池阀门。 4、水池四周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杀;四周禁止设置旱厕或堆放垃圾堆。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3 市人民政府确定对《长沙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作如下修改: 1、文首及第一段导语修改为“为确保我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等有关规定,特作如下规定"。 2、第一条中"在其设计和选择使用的材料、涂料等都必需符合卫生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修改为"应保证在建设选址、设计、施工过程中及所使用的材料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消毒。" 3、其次条中"建设单位应向所在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申报,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已投入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也应向所在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申报,经检测合格后,方能连续使用"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向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取得《卫生答应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的.工作人员必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5篇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5篇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长沙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作如下修改: 1、文首及第一段导语修改为“为确保我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作如下规定"。 2、第一条中"在其设计和选择使用的材料、涂料等都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修改为"应保证在建设选址、设计、施工过程中及所使用的材料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消毒。" 3、第二条中"建设单位应向所在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申报,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现已投入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也应向所在区的卫生防疫部门申报,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向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方可上岗工作。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原第三条改为第四条,其中"应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检测。水池、水箱应封盖加锁,周围3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修改为"应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测。水池、水箱应封盖加锁,周围1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 6、原第四条改为第五条,其中,清洗消毒后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测验收,尔后方可继续使用"修改为"清洗消毒后须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7、原第五条改为第六条,其中"达不到标准的,卫生防疫部门要责令限期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可以查封停止使用和处以罚款,"修改为"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责令限期整改、停止使用或处以罚款;"供水卫生管理制度2 一、供管水人员应每天进行供水卫生检查。 二、供管水部门每周进行一次供水卫生检查。 三、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供水卫生检查。 四、各类检查应有检查记录。 五、发现问题或严重问题应有改进及奖惩记录。 六、检查供水场所各种设施、设备,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有记录,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供水卫生管理制度3

学校水池管理制度

学校水池管理制度 学校水池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水池的安全和环境卫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学校水池的管理包括水池的建设、维护、保养和清洁等一系列工作。 第三条学校水池管理遵循安全、健康、环保的原则,确保学生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学校水池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合作,提高水池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第五条水池管理工作由学校水池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学校行政相关部门、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完成。 第二章水池的建设 第六条学校水池的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规范和标准,经过审批手续后方可动工。 第七条水池的设计应合理,水池的形状、深度、容量和周围

环境应符合相关要求。 第八条水池的地基、结构和防水设计应严密可靠,确保水池 长期稳定使用。 第九条水池设有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醒目易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条水池周围应设有围栏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未经许可 无人随意接触水池。 第十一条水池的放水和排水设施应完善,以确保水池的排水 和维护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对水池进行维修和翻新,确保水池的使 用寿命,减少安全风险。 第三章水池的维护与保养 第十三条学校水池管理部门应制定水池维护保养计划,并按 计划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四条水池的水质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进行定期监测 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第十五条水池的水温、水位等参数应定期记录,确保水池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十六条学校水池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清除污物和杂质,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第十七条学校水池周围应保持整洁,禁止乱倒垃圾和堆放杂物,确保水池的环境卫生。 第十八条学校水池设有防滑设施,保证学生和员工在水池周围的安全。 第四章水池的安全管理 第十九条学校水池设置专职保安人员,加强水池的日常巡查和安全监控工作。 第二十条学校水池开放期间,设有专人负责引导学生和员工正确使用水池,保证人员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学校水池设有紧急救援设备和急救人员,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第二十二条学校水池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增强学生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五章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学校水池管理部门对违规使用水池的学生和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通报、停止使用等。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4篇)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每天清扫各车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定期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3、各车间严禁堆放杂物。 4、供水厂内严禁饲养宠物和植物。 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供水厂生产车间及供水车间。 二、供管水人员上岗制度 1、必须持有《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体检时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三、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城市供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2、认真执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泵房及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供管水操作人员健康证到期,要及时体检、培训、换证。如发现供管水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4、要认真执行蓄水池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并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每日按时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定时巡查加氯机运转情况,并做好消毒记录。 6、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7、检修供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8、定期检查水池通气孔网罩有无破损情况,如有要及时更换修理。 9、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执行。要及时汇报,并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配合卫生等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四、蓄水池清洗制度 1、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消毒检修一次。 2、清洗蓄水池必须使用____伏安全电源。 3、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4、清洗水箱时清洗人员要注意工作安全。 5、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3篇)

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制管水人员必须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和健康体检合格证明。 二、健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卫生管理人员,按要求建立、健全卫生档案。 三、水净化处理设备、设施必须满足净水工艺要求,必须有消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 四、输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应密封,严禁与排水及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相连接。 五、健全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网未稍应定期放水清洗。 七、水处理设备、设施、管网投产前或者修复后,必须严格冲洗、消毒,经水质卫生检验合格后方可供水。 八、必须设置水源卫生防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质卫生的设施和进行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活动。 九、生产区和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外围____米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管道。 十、必须配备相应的水质检测设备和人员,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供水。 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自觉遵守国家颁布的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二、做好供水设施、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确保周围____米内无污染和污染因素。 三、配备余氯比色计,随时对供水进行检测,发现余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补充。 四、加强供水设施卫生安全防护,蓄水设施应加盖加锁,进水孔、溢水孔、排污孔等有密封防护设施。 五、供水设施建设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每年两次,建立清洗消毒记录。 六、供水设施专人负责管理,从事管水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后方可上岗。 七、新建二次供水单位应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所用的涉水产品必须取得有效的产品批件。 八、发现饮用水被污染或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部门报告。 供、管水人员体检培训及工“五病”调离制度 一、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从事供管水工作。

水池管理制度范文

水池管理制度范文 水池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水池的管理,确保水池的安全、卫生和环境 保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水池管理,包括游泳池、鱼塘、垂钓池等,以下简称为水池。 第三条水池的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加强对水池的巡查和维护,保持水质清澈,提供良好的游泳环境。 第四条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水池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并 定期接受培训,确保具备应急处理和急救能力。 第五条员工在水池管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违 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二章水池设施管理 第六条管理人员应当保持水池周围环境整洁,确保设施完好 无损。 第七条游泳池应有清晰明显的标识,指示游泳区、非游泳区、

深浅区等。 第八条水池应设有足够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防滑设施、救生设备、急救箱等。 第九条水池水质应随时监测,保持水质清澈。管理人员应按照要求定期检查水质,并及时进行维护。 第十条水池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水质卫生。 第三章游客管理 第十一条游客入场前应购买入场券,并按照规定进行身份登记。 第十二条游泳池应设有最大容纳人数,禁止超员游泳。在高峰期限制人数,避免拥挤。 第十三条游客应注意礼仪,遵守游泳池的秩序和规定。 第十四条游客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等进入游泳池。 第十五条游客应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第十六条游客应注意安全,不得违规跳水、戏水等,禁止滑水、搏浪等危险行为。

第十七条游客发现他人有危险行为时,应及时报告给管理人员。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 第十八条突发事件包括游客溺水、火灾、地震、龙卷风等。 第十九条游泳池应设有报警装置,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 工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十条在突发事件中,管理人员应迅速组织疏散游客,并 报警求助。 第二十一条游泳池应设有相应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及时 进行急救措施。 第五章违规处理 第二十二条若游客违反游泳池的规定和规章制度,管理人员 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劝阻、警告、罚款等。 第二十三条若游客造成他人伤害或财产损失,应依法进行赔偿。 第六章管理人员责任 第二十四条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及时修复和维护。

喷泉水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喷泉水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喷泉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喷泉水池的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喷泉水池的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喷泉水池卫生管理工作应做到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全面性和公正性。 第四条涉及喷泉水池卫生管理的责任单位包括:喷泉水池管理部门、维护公司、卫生部门等。 第二章喷泉水池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喷泉水池水质应达到卫生标准,水池底部和壁面应保持清洁。 第六条喷泉水池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垃圾。 第七条喷泉水池的周围绿化应保持良好状态,有必要时进行修剪和清理。 第八条喷泉水池的电力设备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第九条喷泉水池应设立警示牌,提醒公众注意安全、文明游玩。 第三章喷泉水池卫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第十条喷泉水池管理部门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喷泉水池的 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喷泉水池应定期清洗,水体换水周期不得超过7天。 第十二条水池底部和壁面的清洁工作应定期进行,每周至少 清洗一次。 第十三条喷泉水池周围垃圾桶应定期清理,保持干净整洁。 第十四条喷泉水池周围绿化的养护工作应定期进行,修剪时 间一般为每季度一次。 第十五条喷泉水池底部的电力设备和设施应定期检查,每月 至少进行一次灯光检修。 第十六条喷泉水池周围应设立围栏或护栏,防止公众进入水 池区域。 第十七条喷泉水池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文明引导 和安全提醒,确保公众安全游玩。

第十八条喷泉水池管理部门应当与卫生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第四章喷泉水池卫生管理的监督与处罚 第十九条喷泉水池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喷泉水池卫生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第二十条对于发现的卫生问题,喷泉水池管理部门应当督促维护公司进行及时整改。 第二十一条喷泉水池管理部门应定期公开喷泉水池的卫生检查结果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喷泉水池管理部门有权进行处罚,包括警告、停业整顿、罚款等。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喷泉水池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二十四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喷泉水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总字数约800字。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池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1 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坚持每天清扫水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2、每天清扫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蓄水池周围环境清洁; 3、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4、水房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5、水房内严禁饲养宠物和植物; 6、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水房及消毒间。 二、供管水人员上岗制度 1、必须持有《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3、体检时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三、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供水管理法规。 2、认真执行供水卫生管理制度,每天清扫水房及蓄水池周围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3、供水操作人员健康证到期,要及时体检、培训、换证。如发现供管水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

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应立即调离本岗位。 4、要认真执行水池清洗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清洗情况,并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每日要按时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定时巡查加氯机运转情况,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当余氯低于0.05mg/L要及时加消毒药,并做好记录。 6、购买涉水材料时,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 7、检修生活水设施时,严禁使用卫生不合格产品,以防水污染,并做好维修记录。 8、要时常检查水箱通气孔网罩有无破损情况,如有要及时更换修理。 9、如发现意外水污染时,按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执行。要及时汇报,及时关闭相应供水阀门,并配合卫生部门调查,救治及其它工作。 四、蓄水池清洗制度 1、蓄水池每年至少清洗消毒检测两次。 2、清洗蓄水池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源。 3、清洁前严格检查清洗单位有无卫生资质。 4、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5、清洗水箱时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 6、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水池卫生管理制度2 一、设专人负责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运转、保养等日常性卫生管理工作。 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三、每年应对二次供水用水箱进行l—2次全面清洗、消毒,设立清洗、消毒记录,水箱清洗、消毒应按照卫生监督部门的有关要求,按规范程序进行,二次供水水箱的清洗、消毒工具及设备必须专管专用。

水池管理制度

水池管理制度 水池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环境,维护公共安全等,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依据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 1.水池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落实本管理制度,对水池的管理 和维护负直接责任。 2.水池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专家和社会组织代表组成,定 期召开会议,听取池塘管理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水池的日常管理 1.定期巡查水池的水质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水质的清洁和 健康。 2.维护水池周边环境的清洁,保持沉积物等杂质不进入水体。 3.完善水池的防护措施,设立明确的围栏和标志,以确保公共 安全。 4.定期清理水池内的水生植物和杂草,防止滋生蚊蝇等害虫。 5.设立告示牌,明确禁止非法捕捞、投放和排放污染物等行为。 四、水池的开放与使用 1.水池对公众开放时间为每天7:00-19:00。

2.开展水上活动需向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并遵守相关规定。 3.禁止在水池内投放、排放有害物质,不得违规捕捞和捕杀水 生动物。 4.禁止在水池周边乱丢垃圾,公共设施损坏需承担相应责任。 五、紧急处理措施 1.发现水质异常或有害物质投放等情况,应立即报告管理委员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追究责任。 2.紧急情况下,如水池出现水位异常、泄漏、溃堤等情况,应 立即报警,并及时疏散周边人员。 六、处罚与奖励 1.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如 口头警告、罚款、限制使用等。 2.对积极参与水池管理维护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和表彰, 鼓励广大公民共同参与水池的保护和管理。 七、附则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水池管理委员会所有,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是一份水池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规定和措施,能够保障水池的健康管理和公共安全。每个个体和组织都应当共同遵守,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水池管理环境。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1 一、游泳池卫生管理 游泳场所的管理: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与经常进行的药物处理相结合,保障游泳场所的清洁卫生。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清扫游泳池的周围,防止碎石、玻璃及其他杂物损伤人体或影响水质。水质的卫生管理。确保水池无杂物、无漂浮物。要按要求对水池进行消毒。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 (1)游泳池应当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 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 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 1.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 (2)对水和环境无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 (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较小; (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性小。

2. 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3. 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 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2 1、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必须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必须悬挂在场内显眼处。并按国家规定定期到卫生监督部门复核,逾期3个月未复核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2、新建、改建、扩建或变更许可项目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恪并取得卫生许可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须符台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4、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应协助、支持和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监测。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明”上岗,并按国家规定进行复检和复训。 6、泳客应持健康证入场,患性病、伤寒,痢疾、肝炎、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精神病和酗酒者严禁入场游泳。 7、室内泳场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游泳池卫生管理规定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一、游泳池救生员及工作人员凭健康证上岗. 二、保持游泳池水质卫生,按时清洗游泳池,对池底、池壁作彻底清洗,每天至少清洗过滤袋三次,保持PH值、BR值符合标准. 三、每天打扫游泳池外围,做到无异味,无杂物.每天及时更换浸脚消毒池的消毒药水. 四、周边的绿化经常修剪,防止枯枝腐叶吹落水池,造成污染. 五、做好游泳池区域所有设施如警示牌等的清洁保养工作,发现破损及时报工程部维修. 六、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须4小时更换一次,儿童浅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L. 七、泳池在开放时间内每日定时补充新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新水,保证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八、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红眼病、性病、肠道传染病、肺结核病、癣、脚癣、沙眼、中耳炎、眼结膜炎、咳嗽症状者、精神病及酗酒者严禁进场入池游泳. 九、严格健康证制度,努力做到无当年健康证者,谢绝入池游泳. 十、入游泳池前应将全身汗水、污泥冲洗干净,不得穿鞋进入场内、池内,不得在池内搓泥洗澡,不得带毛巾和肥皂入池,并且必须先淌过洗脚消毒池,确保池水质量. 十一、游泳者必需穿干净有色的游泳衣裤游泳. 十二、严禁在池内小便、吐痰、吸烟、乱扔果壳纸屑等

水质循环净化消毒操作程序 一水质净化消毒处理程序 1、沉淀:使用混凝剂使水中杂物凝固沉淀.按使用说明书投放聚合氯化铝,投放时将药物充分稀释后,再均匀洒入池面. 2、吸污:投放混凝剂后,运行循环系统半小时.当水中出现絮状沉淀后,静止6~8小时,再用吸污设备把沉淀物排出.吸污时要耐心细致,不要时间太长2小时内. 3、消毒:采用含氯类消毒药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等对池水进行消毒,药物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 二水质自动循环处理程序 1、投入混凝剂:罐前加药,用加药泵将混凝剂加到循环过滤罐前的管道中,以利过滤. 2、过滤:经过滤罐沙滤. 3、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4、补充吸污:对于少量沉入池底的污物,或者过滤不完全的沉淀物,可补充采用池底吸污. 5、注意事项: 1启动循环过滤系统进行水处理时,每天至少要开足2 个循环周期. 2定期定时进行过滤罐的反冲洗,经常清洗毛发过滤器. 3在罐前投入混凝剂,每天可投加少量聚合氯化铝,按克/平方

蓄水池清洗消毒制度

蓄水桶清洗消毒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食品卫生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坚持灭“四害”等病媒生物防治的常规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二、学校学生生活饮用水及自备水源,应经市疾控中心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加强对水源的防护,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水源50米以内不许存在污染源。水井要设有井盖,加固上锁,设专人定时供水。二次供水蓄水池要加盖、加锁,溢水口要加设网罩。 三、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学校的自来水供水蓄水池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样送市疾控中心检测一次。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四、从事二次供水蓄水池和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五、师生直接饮用的桶装水必须是标有生产日期和QS认证标志的,并每月向供水方索取检验报告,以确保广大师生用上安全、放心的纯净水。 六、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七、注意安全、节约用电。当天工作、学习结束后必须关闭房间所有电源,包括饮水机电源。严禁学生自行拆御饮水机,如有故障及时到总务处更换。 八、锅炉房供水设备每学期使用前必须进行排污、清洗。锅炉房提供师生饮用的开水须保证达到100℃。提供给学生和幼儿直接饮用的开水应降温到60-70℃后存入保温桶,确保学生和幼儿安全。 九、食堂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型肝炎、活动型肺结核以及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不得从事饮食工作。 十、学校应制定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并自觉接受当地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6篇)

供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水厂管理,严防发生水污染事故,确保出厂水质安全,结合水厂工作实际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一、水源地管理: 1、根据水厂所在地人民政府发布保护饮用水源的通告划定的水源保护范围作为该水厂水源保护区,水厂应每月定期巡查水源保护区并做好水源保护区巡查记录,必要时可增加巡查次数。 2、水厂应加强对当地群众宣传有关饮用水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在单井或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发现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难降解或剧毒的农药、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等危害水质安全的活动时,必须及时制止并上报,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3、加强对水源保护区有关标识的管理和维护。 二、取水构筑物及输水管道的管理 1、每周定期对取水构筑物及引水管道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2、及时清理维护取水物筑物,保持取水点干净、卫生,确保正常取水。 3、加强对输水管道的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危及配水管道运行的情况。 三、水厂卫生管理 1、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规范,卫生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按规范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供水设施和周围环境外围____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水净化处理设备、设施应满足净水工艺要求,有必要的卫生防护、消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

3、集中式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不得在生产场所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活动。 4、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源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5、水厂应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加强质量管理,建立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保证供水水质。 6、新建水处理设备、设施、管网投产前或者旧设备、旧管网修复后,应严格清洗、消毒,经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通水。;输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应密封,严禁与排水设施及非生活饮用水的管网相连接。 7、应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加强管理,建立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制度及操作规程,各类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管网末稍应定期放水清洗,防止水质污染。 8、应建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与供水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仪器设备;负责检验水源水、净化构筑物出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水质检验记录应当完整,档案资料保存完好。 9、应建立水质检测资料的月报、年报、污染应急报告制度,水质检测资料应按有关规定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部门。 10、凡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供水设备及用品,应当无毒无害,不得污染水质;在购入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时,应索取产品的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并进行验收。 11、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供水、管水或者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等工作。

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1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障业主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一、认真学习国家对二次供水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供水,卫生许可证悬挂于醒目位置。 三、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四、二次供水设施应加盖加锁,防止饮水安全事件发生。 五、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周围10米内不得有污物等污染源。 六、每半年至少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一次(全年不少于2次),并进行清洗消毒效果检测。 七、专(兼)人负责二次供水管理,管理档案完善,各项资料齐全。 八、当供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向当地卫生、供水部门报告。 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2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和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加强对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次供水管理由后勤资产管理处工程(修缮)管理科水电保障中心负责,水电保障中心安排专人管理,对二次供水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保养,使其处于安全稳定的

运行状态,保证每天24小时供水。 2、二次供水从业人员必须持有《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每年进行一次身体体检,具有身体合格证后上岗。 3、二次供水水池每年在寒暑假期间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保持干净无污物;清洗完毕后,由相关负责人取水样送有关政府部门化验,确保水质完全符合要求 4、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得进入水池; 5、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清洗程序对水池进行消毒清洗,并作二次供水清洗及消毒等相应记录; 6、每年定期检查二次供水设施,做到有盖加锁,密封完好,防止意外发生,保持水池周围环境整洁,溢水管及排气孔网罩完好; 7、从业人员在水池内工作时着装应符合卫生要求。 学校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篇3 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加强二次供水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协调等工作,成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领导小组。 组长:刘锦铭(副校长) 副组长:刘应思、袁晓斌、郑卓明 成员:魏春忠、陈丽娜、卢根香、王林军、陈森标、鲁仕涛、郑仕栋、王吉洲、张尧光、张星雄 二、安全防范责任制 领导小组建立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可能导致我校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发生的因素,及时通报。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 (一)二次供水加压泵站安全措施 1、严禁外来人员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